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國中歷史學科教學設計範文

歷史2.89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中歷史學科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國中歷史學科教學設計範文

國中歷史學科教學設計範文1

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歷史,包括埃及、巴比倫、印度等文明古國的相關歷史知識。

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整合教材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充分利用地圖和相關地理知識,培養學生轉換思維視角,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金字塔既是埃及國王奴役勞動人民的歷史見證,更是古代埃及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創造的一大世界奇觀。

重難點

重 點: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化遺存; 金字塔的建造;漢謨拉比法典.。

難 點:爲什麼說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種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時代的階級關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示目標(2分鐘)

1)、導入新課:利用課文導言中的獅身人面像的故事導入新課。

2)、出示學習目標:(教師解讀)

1、學生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的文明特色,掌握三大流域文明的精髓。

2、大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人類文明具有多樣性。

3、世界上的文明雖然各具特色但作爲創造文明的人,卻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以此培養學生樹立國際意識和世界主義精神。

  二、學生自學,質疑問難(8分鐘左右)

1)顯示自學提綱:

1、古埃及何時出現奴隸制小國?何時出現統一的國家?國王叫什麼?陵墓又叫什麼?公元前6世紀被哪國所滅?

2、“新月沃地”有兩條河叫什麼?什麼人何時在兩河流域建立奴隸制小國?公元前18世紀,是誰統一了兩河流域?並頒佈了哪一法典?

3、古印度何時出現奴隸制小國?雅利安人進入後,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什麼制度?每個等級名稱叫什麼?由哪些階層組成?

4、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國?各有哪些文化遺存?

2)、按自學提綱自學。自學時,對不會的問題要做好批註,作爲合作探究的問題進行探究。

3)、教師檢查學情,指導學生自學,並適當點撥。

三、合作探究,建構知識(15--20分鐘)

1、組內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在組內互相交流。組內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質疑時提出,聽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2、師生互探。對自學提綱中重點的內容及學習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展示、糾錯和點撥。

3、教學內容:

一、金字塔的國度 利用多媒體手段,放映有關尼羅河風光、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的資料,讓學生儘可能多角度地獲得課本外的知識信息。

2組織學生討論:利用課文的“動腦筋”,用多媒體打出討論題:

問題一:爲什麼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

問題二:金字塔是通過什麼方式建築的?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

1.兩河流域的自然條件和尼羅河流域相比,有什麼共同點?

2.簡單講述兩河流域人類文明的產生,着重向學生介紹蘇美爾人的城市國家和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

3教師重點從三方面講述漢謨拉比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1、教師結合課本《古代印度》和插圖《印度河流域的古城遺址》講清古代印度地理範圍,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條件,並簡述古印度文明的產生、發展。

2、種姓制度:教師講授印度的種姓制度,組織學生討論:

問題一:種姓制度是怎樣產生的?四個等級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創造的? 問題二:不同等級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有什麼區別?種姓制度的實質是什麼?對印度未來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4.課後小結:通過本課學習,瞭解了世界三大文明古國的建立、發展以及它們的文化遺存。

5、學生熟記本課知識點:朗讀或默記:3—5分鐘

  四、鞏固新知,學會運用(13分鐘)

1、教師多媒體出示訓練題、提高題。學生當堂回答,及時鞏固新知識。

2.佈置課堂作業:《基礎訓練》第2課部分重點內容,學生當堂完成。

3、教師檢查學生課堂作業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自主學習第3課:西方文明之源 自主備課記錄

自主備課記錄

教研活動記錄

教研活動記錄

板書

設計 第2課 人類文明的搖籃

一、金字塔的國度1.尼羅河的饋贈 2.金字塔與木乃伊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1.兩河流域2.古巴比倫王國3. 《漢謨拉比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1.印度河、恆河流域2.雅利安人與種姓制度

國中歷史學科教學設計範文2

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人類形成的歷史,包括人類出現的概況、氏族社會形成的原因及特點、原始社會的解體等。

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整合教材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人類起源的問題,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人文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分析氏族社會的產生和原始社會解體等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文化的進步是人類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

重難點

重 點:氏族社會的產生及其特點和作用

難 點:人類是怎樣由古猿進化而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示目標(2分鐘)

1)、導入新課:複習舊課。

2)、出示學習目標:(教師解讀)

1、要求學生了解人類從古猿到人的演變歷程,明白火的使用、直立行走和製造並使用工具對人產生的作用,同時掌握氏族社會的特徵。

2、引導學生討論,用辯論的方式探討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必然性。

3、通過對人類起源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教育,培養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加強學生對人類自身的認識。

  二、學生自學,質疑問難(8分鐘左右)

1)顯示自學提綱:1、現代人類是從哪一洲發展而來?南方古猿屬於什麼人?人類距今約多少萬年形成?

2、中國人類學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爲哪四個進化階段?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屬於哪一階段?人種的差異在哪一階段出現?

3、世界上的人類分爲哪三大人種?人種的差異是什麼原因影響的?

4、母系、父系社會各有什麼特徵?

2)、按自學提綱自學。自學時,對不會的問題要做好批註,作爲合作探究的問題進行探究。

3)、教師檢查學情,指導學生自學,並適當點撥。

三、合作探究,建構知識(15--20分鐘)

1、組內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在組內互相交流。組內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質疑時提出,聽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2、師生互探。對自學提綱中重點的內容及學習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展示、糾錯和點撥。

3、教學內容:

(一)人類的出現

1.“完全形成的人”現今所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兒?“完全形成的人”又分爲哪幾個階段?結合中國的歷史,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中國的古人類有哪些,他們分別屬於哪個階段。

2.人種的差異 現代人種何時出現?世界上的人類有哪些人種?

(二) 氏族社會

1.母系氏族社會(原始農業、畜牧業出現)

2.父系氏族社會(原始農業、畜牧業分離,出現手工業和商品生產)

人類早期爲什麼要過羣居生活?

爲什麼最早出現的氏族社會是母系氏族社會?

那麼父系氏族社會又是怎樣出現的?有什麼特點?

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標誌着原始社會逐漸解體,人類社會開始進入階級社會。奴隸社會是人類歷第一個階級社會。

4.課後小結:通過本課學習,瞭解了人類的形成、氏族社會的發展。

5、學生熟記本課知識點:朗讀或默記:3—5分鐘

  四、鞏固新知,學會運用(13分鐘)

1、教師多媒體出示訓練題、提高題(《基礎訓練》1課)。學生當堂回答,及時鞏固新知識。

2.佈置課堂作業:《基礎訓練》第1課部分重點內容,學生當堂完成。

3、教師檢查學生課堂作業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自主學習第2課:

自主備課記錄

自主備課記錄

教研活動記錄

教研活動記錄

板書

設計

第1課 人類的形成

一、人類的出現 1.“完全形成的人” 2.人種的差異

二 氏族社會1.母系氏族社會(原始農業、畜牧業出現)

2.父系氏族社會(原始農業、畜牧業分離,出現手工業和商品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