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材

論精備教材是備好課的基礎

教材1.76W

論精備教材是備好課的基礎

論精備教材是備好課的基礎

要備好課,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首先必須與教材進行對話,備好教材。教材包括教科書、教師參考用書、教學掛圖、教學儀器設備、學生練習等形形色色的圖書教材、視聽教材、電子教材等。無論這些教材是由怎樣的權威機構提供,教師對待教材較爲科學的態度便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依據自身的實踐與研究,探討學科課程與教材,以課程、內容的創造性使用爲前提,深度開發教材資源,把知識傳授與其他育人功能結合在一起,實現教材功能的最優化

(一)整體把握教材

在備課中,教師應通讀整套的教材,在頭腦中建立整套教材的印象,這是備好課的基礎和前提。

1、把握教材特色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材建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基礎教育各學科都推出了多種教材,教材的內容和體系都煥然一新。總體看來,這些教材在內容總量都得到了控制,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基本克服了以往“繁、難、偏、舊”的弊病。把握了教材的特色,教師才能與教材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準確理解編寫者的意圖,進人教材的內在天地。

2、瞭解編排體系

在把握教材特色的同時,教師還應瞭解整套教材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結構,把握教科書的知識體系。從整套教材確切瞭解各個年級教學內容的分佈情況,統觀全局,明確各部分內容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聯繫;在單元(或章節)與單元(或章節)之間瞻前顧後,從單元序列中看教學內容的連續性,把握教材編排的縱向聯繫;在單元(或章節)的內部左顧右盼,把握教材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方面有哪些程度上的差別。

教師理解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把握了教材內容的主旨,認識到了所教內容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具體位置,才能進一步形成一定教學背景下的個性化的教學構想,展開教學的思路。整個教材就猶如一個曲徑通幽的花園,在你未能掌握其巧妙的佈局、合理的安排之前,你只能在迷宮般的小徑中迷失了自己,永遠無法真正領略其中美妙的風景。

(二)吃透教材重點

在整體認識教材的基礎上,教師還應理清、吃透具體的教學內容,爲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預設教學活動奠定思路。

1、吃透教材的具體內容

在通覽教材的基礎上把握具體教材內容在整個單元,在全冊書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這一具體內容的前後聯繫,把具體內容的`教學納入整個課程的教學體系之中,進行統籌的規劃和安排。南宋著名學者陳善曾說:“讀書須知出人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則是入書法;用得透脫,則是出書法。”備課也有此“出人之法”。只有當教師“入”得教材,解讀出其中的內涵和價值,纔可能在教學中“用”好教材,這是進行備課的重要基礎要求。只有當教師自己對教學內容有了較深的感受和體悟,纔有可能在教學中縱橫捭闔,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在交流中帶動學生進行體驗感悟。否則只能生搬硬套,教師難有激情,教學了無生趣。

2、注重三維目標的統一

教師在備教材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目標,而且要進一步整體把握教材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因素,設置全面而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師備教材時應突出基礎性,使學生在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個性的發展;體現發展性,使學生的能力尤其是實踐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體現可接受性,教學內容的難度應處在學生髮展的“最近發展區”,學生可以“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實”。做到這幾點,最終都集中體現在所選取的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上。一般來說,重點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就教材而言,是指教材內容的重點。就知識類型而言,具有理論性、基礎性、結構性、典型性的知識是重點。難點指的是學生難於理解和掌握的內容。難點的形成,一是教材因素;二是學生認識和接受能力的限制。關鍵點,是指教材中對順利地學習其他內容,包括重點、難點,起決定性作用的知識。它是與衆多知識點相比較而凸顯出來的,抓住了關鍵點往往可以引導學生順利理解、掌握某一部分內容或解決某一類問題的突破口,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中介與橋樑。

(三)拓展延伸教材

教師需要根據自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在吃透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發揮教師的能動作用,對教科書進行適當的剪裁、組合、改造,創新、重組教材,爲學生的學習提供更爲充分的材料。

我們即不能拘泥於教科書,把教科書視爲神聖不可侵犯的聖經,又不能在盲目自大中使教學步入失範混亂的窘境。我們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超越教材,從教材所呈現的知識、能力、情意等系統引發開去,向其他學科、其他時空開放和延伸,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突破教學的有限空間。

比如,可以由課內向課外拓展延伸,這樣可以有助於教師和學生開闊視野,增加閱讀量,促進課內所學向課外運用的遷移。

向其他學科拓展延伸,使本學科與其他學科學習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實現學習內容的整合,提高了教學的整體效益。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拓展延伸。我們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探索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在教學設計與實施中,利用各種媒體的信息資源與共享技術優勢,把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中,使信息技術變成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工具。

向生活拓展延伸。教材、教室、學校並不是知識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世界都是精彩的教材,教師在注重紙質平面媒體的教材開發的同時,還應向立體的豐富多彩的生活教材進行拓展延伸,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提高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