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材

新舊教材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對比論文

教材2.37W

摘要:新課程標準前後的人教版化學教材在學生學習過程等方面有較大的變化。新課程理念下更強調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教與學有效的重要保證。

新舊教材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對比論文

關鍵詞:新舊教材;新課程理念;對比;差異性;學習過程;學習主體

以下是對新舊教材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對比的一些淺見,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指點迷津:在高中化學新教材實施過程中,通過我們的教學實踐,發現一些問題。由於大學聯考升學率的角逐,其中,在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舊教材中,部分教師不大注重聯繫實際創設情境,教學內容缺少時代性、人文性和教育性,教學模式呆板、方法單一,學生學習比較被動,缺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過程,思維層次較低,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乏味,缺乏興趣,難以主動地學習和發展。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認爲:教師不再是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交流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在過程與方法方面,舊教材中的能力是指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綜合應用的能力以及掌握科學探究能力;方法是指獲取信息、加工信息及學習科學的方法。新課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是指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探究的過程、較強的課題意識,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並深入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能對自己的化學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這爲培養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可持續性及終身學習打下了較堅實的基礎。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舊教材中關於情感態度方面的要求也提到了很多,但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對新課標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仔細品味,就會發現新課標充分體現了它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要素之一,也是學生能夠得以發展成爲“完整的人”的要求,新課標中更加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和科學態度以及熱愛祖國等責任感和使命感。

新課標前後的人教版化學教材在實驗的編排、設計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化,這也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改變起指引作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學科,對比人教版新課標前後的兩種教材中的實驗設計,有很多的變化。新舊教材在實驗數目上,新教材實驗總數比老教材略有增加,新、老教材各類實驗總數爲149和140。

老教材中演示實驗分佈在教學內容中,學生實驗卻放在書本的最後部分,而新教材中已沒了類似舊教材上的學生實驗。新教材中的課堂實驗、科學探究和實踐活動等實驗,除了《化學》必修2的第一章的一個實驗(鉀的燃燒、鉀與水的反應)特別強調由教師演示外,其它的實驗均可由學生獨立或分組完成。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要求學生做的實驗更多了。老教材中的學生實驗一般是課堂實驗的重複或驗證,大多是教師在講授新課時做過的演示實驗,其內容、現象、結論、化學方程式都是學生學過的或見過的,缺乏新穎性。故學生對實驗積極性不高,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學生實驗成了學生驗證教師的演示實驗,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力度和觀察力度都不大。因此,有些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一些細微現象、反常現象則觀而不察,使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受到制約,實驗也就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新教材中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活動等實驗則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實驗內容與生產生活實踐聯繫得更加緊密,實驗過程中的設備、用品也不完全拘泥於實驗室已有的設備、儀器等,這樣的實驗活動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自主性更大,興趣也更高。

教材改革的精神,引領我們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以學生爲本,高度重視探究性實驗的教學,變知識傳授爲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與創新精神,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通過對比新舊教材,筆者認爲新教材最直觀的改變是圖文並茂、使用彩印。圖片涉及自然、生產、生活諸多領域;還有就是教材中增添了許多欄目:聯想質疑、觀察思考、身邊的化學等等;而且概念名稱中引入了英語,讓學生提前接觸到化學的專業英語;增加了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實驗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化學的樂趣……此外,新教材還分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人教版、魯科版、蘇教版三種教材並行,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生的需要。在教學理念上,新教材把目光瞄向全體學生,重在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化學素養。新教材的必修模塊降低了難度,增加了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的密切聯繫以及重要應用,使學生能較自覺地關心環境、能源、材料、衛生、健康等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化學問題;舊教材注重傳授化學知識,忽視了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把培養化學專業人才作爲主要的課程任務。 在師生關係上,新教材以學生爲主體,教材的編寫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學習過程,語言生動活潑,採用了比喻等手法,注重層層引導,使教材本身具有啓發性,吸引學生自覺閱讀教材,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習過程更生動活潑。對某些問題的思維過程描寫得非常具體,非常貼近學生,有利於學生理解和自學。如人教版在引入氧化還原反應時,要求學生“用四種基本類型的分類方法分析:屬於哪種類型的反應”這種思維的引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又如在講解化學計算的例題時,增加了詳細的分析過程,引導學生注重學習的過程,這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舊教材是以教師爲主體的,強調教師的權威與作用,不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

通過以上新舊教材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對比可以看出,教學有效性要以促進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和自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爲主要目標,應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學習規律,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而新課程的要求就是從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精心設計教學,要思考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的智力參與、情感愉悅,其最高境界是讓學生在“玩”中學習,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高中課改教材則注重對學生在基礎知識、技能上的訓練。筆者打算在課堂上用“自主、合作、探究”這一學習方式,照顧一些傳統學習做法,儘可能留時間給學生練習和複習,消化新的課本知識,鼓勵學生髮表獨立見解,積極探究合作探究性學習,對一堂課學習的反思等。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實踐能力。經常與學生溝通,瞭解他們的接受情況,做有針對性的幫助,做好查漏補缺,特別要培養他們對化學的新奇感和興趣感,保護和調動他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對後進生多鼓勵,教、學案設計時想到他們,上課時對他們設計基礎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他們多進行鼓勵幫助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