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材

新舊高中地理教材對比思路論文

教材1.97W

1知識、能力、情感並重的課程目標

新舊高中地理教材對比思路論文

新課改提出了三維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遵循課改精神編寫的新教材注重了對學生能力、方法、情感的培養。[1]圖1爲新教材課後知識拓展,圖2爲舊教材的課後習題。由上圖比較可知:舊教材的課後練習較爲關注學生對“五帶”、“時區”等地理識記性知識的掌握,而新教材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原理,而且還要求通過學生自己閱讀材料,查閱信息,推斷月球上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強調學生的體驗,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2時代性、實用性的教學內容

2.1力求與時俱進

追求時代性是地理教材的生命力。[2]一方面,地理教材要選擇地理科學的新理論、新成果。例如爲了與地理科學的新成果保持同步,地理新教材將舊教材中所講的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更正爲“八大行星”,既確保了教材內容的科學性,又加強了教材內容的鮮活性。

2.2注重學以致用

地理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地理。[3]注重實用性是教材內容注重適應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具體表現。一方面地理教材要向學生呈現對社會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另一方面地理教材的內容也要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表1爲新舊教材第一章(單元)目錄比較,左爲新教材,右爲舊教材。根據表1我們可以發現,新教材刪除了老教材中《人類認識的宇宙》、《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等與人類生活聯繫不甚緊密的內容,並且四節內容都是圍繞地球展開的,把本章的重點由從遙遠的宇宙空間轉移到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地球,體現了以人地關係爲主線的教材編寫理念,增強了地理教材的生活性、實用性。

3邏輯清晰、欄目多樣的結構體系

3.1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新教材的編寫力求做到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材編寫時力求做到直觀具體。比如第一章的二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教材將本節內容分爲:“爲地球提供能量”和“太陽輻射影響地球”兩個部分,“爲地球提供能量”其實主要講解的是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學生有較爲直觀的體驗,而與之相比學生對“太陽活動影響地球”這部分知識就相對了解較少。因此在對本節知識點的順序進行編排時,將“爲地球提供能量”安排在前,而“太陽輻射影響地球”在後,符合學生由直觀到抽象的認知規律。

3.2注重欄目的多樣性

與只有正文和“活動”欄目的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新增了內容提要、讀圖思考、閱讀、活動案例、問題研究等欄目,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教材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使教材變得豐富多彩。一方面它提高了教材的可讀性,激發學生預讀和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多種欄目組合也很好的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這充分體現了新教材尊重學生差異,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的新理念。

4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

4.1圖片數量增多,突出地理學科特色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以前的地理教材過多使用文字表述,這種方式較難體現學科特色,特別是生澀的文字表達往往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新教材在進行知識點的表述上,儘量使用色彩鮮豔、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體現了教材的地理性,也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例如在介紹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時:舊教材運用了一張表格,將這些行星的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公轉週期、自轉週期等數據詳細的羅列了出來。而新教材則將這幾種行星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可以很直觀地從圖中看到水星的體積最小、木星和土星最大,海王星是一顆天藍色的行星,以及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有光等等。

4.2文字表達簡明扼要、生動活潑

《行星地球》是整個高中地理教材中較抽象的一章內容。因其抽象性,教材的編寫要做到深入淺出,使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直觀化,這樣學生纔不至於因爲理解上的困難而對地理學科望而卻步,進而對其喪失興趣。《行星地球》是高中地理教材的第一章,本章內容能否做到生動、有趣將直接影響學生今後對地理課的學習積極性。在本章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中,舊教材給學生安排了閱讀材料:“探索地外文明”。文字表達過於書面化、專業化,顯得較爲枯燥。而新教材卻將這段文字的標題改成了高中生們喜聞樂道的話題:“到哪裏尋找外星人?”新教材在語言的表述上做到了生動活潑,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本文來自於《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