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參與型教學法在培養各專業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學習興趣的應用研究論文

職業1.99W

摘要:主要闡述參與型教學模式在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重點分析了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如何提高對計算機類課程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問題。通過課堂教學這一主要途徑,以主體性、活動性的教學思想爲指導,變革計算機課程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使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活動中得到全面和主動發展。

參與型教學法在培養各專業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學習興趣的應用研究論文

關鍵詞:參與型教學;計算機;學習興趣

一、參與型教學法的內涵及理論基礎

參與型教學就是以主體教育思想爲指導,讓學生進入教學活動,能動地、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的傾向性表現行爲。它是把主體教育理念轉變成學生主體人格的一種有效機制。就是在教師的指導和組織下,把教和學的過程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以增加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操作的教學過程。

參與型課型以建構主義和認知理論研究爲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知識的獲取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逐漸形成認知結構的結果,並且這一過程是永恆的。導致形成認知結構的主要因素是同化作用,這種作用使主體(學生)在新的概念性表象層次上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還認爲,學生學習過程是認知思維活動的主動建構過程,是通過自身原有的知識能力與外界環境進行交互活動的認知過程。在建構新知識的過程中,學習者不是知識活動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外界施加信息只有經過學習者的主動建構才能變成自身的知識。同樣,認知學習理論也強調學習者的主體作用,認爲學習是學習者與外部環境的交互作用,通過主體與外部刺激的同化來順應和平衡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認知結構強調學習者個體的中樞活動包含兩個互爲前提、互相促進的認知結構和情感狀態兩個方面,認識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同時發生,交互作用,共同組成學習心理的兩個不同方面。從而由不同角度對學習活動施於重大影響,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無疑,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認知學習理論爲參與型教學法的可行性提供了科學的、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傳統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現實的主流教學仍然以知識授受爲其目標定位,口耳相傳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沉浸在教師嚴肅的講述和學生呆板地聽講的氣氛中,規訓色彩濃厚的教學格調沒有給學生的主動參與留下多少餘地。學生的學習不是爲了實現自己的發展,而是爲了應付成人的各種要求,他們個性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傳統教學方式嚴重製約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將很難地適應中國未來改革發展的需要,這與 21 世紀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是相悖的。普通高校教學的任務是培養符合社會需求、具有綜合素質的實用型人才。因此,我們必須改變舊的教育觀念,全面貫徹主體參與型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參與型教學法的應用與實施

1.主體參與是教學中實施的關鍵。參與型教學最重要的實現是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教師必須從一個講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轉化爲一個指導者、組織者、協助者的角色。學生必須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轉換爲一個自主、探究學習者的角色。這兩種轉換實質是學生自主完成的體驗式學習的過程。

2.創設有啓發性、創造性的教學情境。首先,要圍繞教學目標,挖掘教材內涵,整合教學內容,把知識點轉化爲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課內學習活動。創設的教學情境必須具有新穎性,面向社會現實生活,貼近學生的原有知識、思想情感和生活經驗。創造性是主體性的最高表現。參與型課型就是要以探索嘗試爲核心設計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深入思考,提出新觀點,使學生成爲探索、創新的主體。例如,在《計算機應用技能》課程中,學生完成了“個人簡歷.ppt”的製作後,教師要根據練習的要求,對學生完成的作業中是否有“滾動字幕”、“圖片動畫效果”等內容進行評述,對於共性的問題應向全班學生進行講解、演示。在過程性評價中,不僅僅由教師提出意見,也可以讓學生參與評價,對於學生的創新之處和參與熱情要適時對提出鼓勵,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實踐是參與型教學的必由之路。參與型教學模式將克服以往說教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弊端,增強課程的時代感、貼近感,而且也增強理論對現實的詮釋能力。同時,通過實踐活動也爲理論研究提出了新問題,提高了師生理論研究的動力和能力。例如,在《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從前幾屆學生對這門課程學習的情況統計來看,大部分學生認爲這門課程屬於講解型課程,就是教師講學生聽,然後上機調試程序。運用參與型教學法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分組討論後派代表來講解,其他人可作補充,小組將研究過程和方法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進行概括、整理、歸納和總結,將零星的知識點用主線串聯起來使學生有條理、有層次、準確系統地掌握了學習內容,最後教師進行總結。在教學中採用參與型教學法以後,學生們普遍認爲確實通過學習能夠學以致用、解決問題,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4.激發學生興趣,注意分層參與。興趣是人學習活動的動力機制,它能有效地引發學生處於活躍興奮狀態,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同時,參與是每一個學生的權利,是教育對每一個學生的要求和目的。教師的責任就在於創設恰當的方法使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不漏掉任何一個學生。例如,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學習速度有快有慢,這就要求教師要照顧到全體學生,分層對待,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在目標、方法、評價等方面體現出層次性,使全體學生參與學習。

四、運用參與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1.發揮主導作用,落實主體地位研究表明,學生學習活動的'自由度是與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成正比的。參與教學活動的自由度越大,對教師的施教要求越高,越需要教師以更高的施教能力和更優化的施教藝術參與教學活動。

2.注重實效,避免形式主義。參與型教學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讓學生上講臺講講課,而是要教師在教學的各環節進行精心設計,把主體教育思想充分體現出來。參與型教學並不是教師的擔子輕鬆了,而是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用觀念指導行爲。

3.加強課堂管理,確保教學質量。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就要給學生以自由,自由是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最高境界。但自由不等於隨便,教師更應該加強課堂管理,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調控,讓學生在輕鬆、 活潑、 有序的教學環境中掌握知識,獲得能力,培養主體人格。

4.教師平等地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一起自由地選擇問題、設計方案、討論問題,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給學生以啓發、誘導,給學生以平等和認同感,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總結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從師生不同的角度來看,教師應通過評價激勵,及時把學生參與學習的結果反饋給學生,同時教師也可以從學生反饋來的信息中看到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多看、多聽、多記、多感,回收來自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信息,及時採取組織討論、練習訓練等調節手段,調整教學,又要將回收的信息及時反饋給學生。參與型教學法由於符合人類學習過程的心理學規律,因而更有利於培養出有獨立思考能力,有創新精神,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人才。隨着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知識結構更新加快,計算機教學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突出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真正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