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材

論對國小語文教材的認識

教材2.6W
  論對國小語文教材的認識

一、國小語文教科書在課程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論對國小語文教材的認識

教科書也稱課本,是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論領域,對教材的理解還存在着不同觀點,有的從教材的構成要素來界定教材的概念,如,“教材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根據一定學科的任務而編選和組織具有一定範圍和深度的知識和技能體系。”“教材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方式分門別類組成的可供學生閱讀、視聽和藉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材料,又是學生認識世界的媒體。”有的從教材的使用對象來予以規定,如,“教材是指教師教學用的主要書籍和材料,它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等。教材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教材作爲達到課程目的的手段,可以看作是爲學習者提供的有計劃的經驗,獲得預期學習結果所必需的知識,或必要的信念、理解力和習慣。”等等。儘管人們對教材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都將教材看作是實現課程目標,呈現課程內容的基本材料。

我國的國小語文教科書通常是“文選型”課本,即從人類文化寶庫中精心挑選出好的文章作爲“範文”,供學生學習,“範文”作爲例子,可以成爲學生讀更多同類文章的示範,在學習範文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語文知識,還得到技能的訓練,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陶冶,也就是說語文教科書承擔着示範、訓練、教育的作用,而語文教科書的編制也是以負載多種教育功能爲目的的。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教科書的使用有不同的態度和做法,有的把教科書僅僅看成是知識的載體,把語文知識點、技能點從一篇篇文章中“肢解”出來,導致教科書本身應有的教育功能“弱化”“窄化”;有的把教科書當做有限的文章彙集,忽略了可能由教科書“生髮”出來的.豐富語文教育資源,導致語文教學與語文生活的脫節;有的把教科書擺在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教師只能是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滿足於“趕進度”教完教科書上的內容以應付考試等等。教科書應有教育功能的正常發揮,一方面取決於教師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與教科書本身的編制有很大的關係,可以通過教科書的合理編制,創造有利的條件,使教科書成爲師生教學活動的指南和媒介,在教科書的引領下有效實現課程目標。

 二、國小語文教科書的基本結構及其教育功能負載

教科書的體例結構通常由三大系統組成,即助學系統、課文系統、習題系統。各系統包括多個要素,每個部分都擔負着一定的教育功能,對各個系統的設計關係到教科書的質量和效用。

(一)助學系統的設計

助學系統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方便的條件和必要的引領,如,目錄、卷首語、註釋、生字表、寫字表、筆畫名稱表。

1.重視助學系統的激勵作用

過去國小語文教科書中的助學系統往往只有目錄、註釋、生字表等項目,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條件。但僅此是不夠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願望是不可或缺的動力。現在一些教科書在助學系統中設置了新欄目,像“卷首語”,或“致小讀者”“編者的話”,在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方面,起着積極的作用。如,“卷首語”安排在教科書的前面,通常用富有親和力和感召力的話語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或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教科書中的精彩內容,引發學生的學習願望,還可以概述學習目的要求、說明學習方法等。學生在開學之初學習“卷首語”,可以產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在學期結束時閱讀“卷首語”,可以對本學期所學的內容進行回顧和總結

2. 發揮助學系統的引領作用

“文選型”教科書是聯繫漢語文的特點而編排的。漢語文博大精深,儘管漢語文當中有字法、詞法、章法、文章讀法和作法等原理性知識,但它們往往包孕在具體的文章當中,需要學習者認真地閱讀、領會才能感悟發現。而且漢語建構具有簡易性和組織方式靈活性的特點,漢語語詞單位的大小和性質往往無一定之規,可隨上下文自由運用。語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詞彙,詞組在鋪排包孕中形成千變萬化的句子格局。這就決定了語文學習不能是單純的“接受學習”和“語法學習”,學習者的多種語言實踐以及在語文學習中的感悟發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小生學習語文與成人學習語文有所區別,國小生由於知識經驗的有限和抽象概括能力的不足,在語文學習中要完全獨立地感悟發現、抽象概括往往是不太現實的,而教科書以及教師的適當引領就顯得十分必要。所謂“引領”有別於“直接告知”或“明示”,而是給學生的學習指明一個方向,提示學生作出某種探索和思考,通過自身的努力得到更大的收穫。

爲了發揮教科書的引領作用,可以保留類似“導讀”這樣的內容,把“導讀”放在閱讀課文或自讀課文的前面,或者放在一個單元的前面,在“導讀”中用感情充沛的話語來激發學生的閱讀願望,或向學生提示閱讀的基本要求等,使學生對即將進行的閱讀活動有明確的目標指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達到一個怎樣的結果等。也可以增加一些新的課文類型,像“批讀課文”,圍繞一篇課文,開闢獨立的批註欄目,欄目中既有編者批註的內容,給學習者必要的說明和幫助;又有編者用“這裏作者寫的是──”“作者使用的修辭手法是──”之類的表述,爲學習者提供批註的提示;還有在批註欄裏留出空白,爲學生獨立閱讀、自由批註創造條件。

3.注意助學系統的提示作用

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國小生學習與發展中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這是國小生在自身的學習過程之中不斷訓練、逐步養成的。通過教科書的適當提示,可以提醒國小生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關注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例如,一些教科書在呈現課文及相關內容的同時,出現“對話窗”,有的教科書還專門設計了一個“學習夥伴”,以“旁白”的方式,提醒學生注意學習要求,提示學習方法和策略,像寫字時提醒學生坐的姿勢、握筆的方法,讀書時提醒學生聯繫上下文或生活經驗理解課文內容,觀察時提醒學生觀察的順序等。這些提示往往是散落在教科書中的,將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方面的教育自然地滲透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不斷嘗試、認真體會,其教育效果遠遠優於生硬的要求與灌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