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聽《倍數和因數》有感[薦]

觀後感2.15W

今天有幸學習了支老師的《倍數和因數》一課,受益匪淺。下面把我聽課過程中的一些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倍數和因數”的教材編排跟老教材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處,最大的不同在於老教材是先讓學生認識整除,然後在整除的基礎上引出倍數和因數的定義。概念的揭示從抽象到抽象,沒有學生經歷的過程,也無須學生藉助原有經驗的自主建構。新教材是從操作活動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引入的,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從而導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支老師所設計的每個課堂教學環節都是建立在深度把握教材體系和學生學情的基礎之上的,每個環節都有其強烈的目的性,思路清晰,把這節課上得樸實,而樸實中卻彰顯着深刻。

聽《倍數和因數》有感[薦]

感受之一:捕捉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繫,幫助學生理解因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着數學思想,關鍵是教師是否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聯繫生活實際,從生活中採擷數學實例,在生活中提煉數學知識,爲課堂教學服務。因此教師要創設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要善於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於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因數和倍數是揭示兩個整數之間的一種相互依存關係,在課前談話中支老師利用師生關係、父子關係、夫妻關係有效引入,從而滲透相互依存的關係。通過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遷移到數學中的數和數之間的關係,這樣設計自然又貼切,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感受之二:在教學中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新知識。

數學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較難教,支老師在充分估計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採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建立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如:課的開始,支老師從操作活動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引入,先動一動,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從而導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這裏老師充分學習、利用、挖掘教材,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引出了新知識,過渡自然。接着充分利用寫出的三道乘法算式教學倍數和因數的意義,通過同桌合作學習,舉一反三體會倍數和因數的意義,爲學生設計了“接受、領會—模仿、理解”的學習過程:先結合算式4×3=12介紹“12是4的倍數,12也是3的倍數,4和3都是12的因數”,讓學生讀讀、想想這幾句話的意思;接着要求學生根據6×2=12、1×12=12說說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倍數(或因數),其中12是12的因數、1是12的因數,12是12的倍數等特例,爲後面的教學掃除難點。再通過對反例的辨析,使學生的感受更加深刻。同桌之間各自出題,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既達到了鞏固的目的,來自學生自身的材料又更加真實,學生更容易接受。最後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a×b=c,讓學生從內涵上加深對倍數和因數意義的理解。這樣的設計是有梯度的,由形到數,再由數到形,學生自主體驗其中的關係,爲倍數因數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感受之三:豐富多彩的文化信息。

關於本堂課散發的文化氣息,相信大家都能感受的到,支老師也一定查閱了不少的資料,進行了創造性的組合和優化,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大有好處的。神奇的完美數,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數學的奧祕。只有有了文化氣息,數學才變得有了靈魂,而再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只會樂在其中。

總感覺這堂課的尾巴略顯倉促了些,也許是考慮到時間的關係,匆匆收尾。個人覺得是否可以把最後的輕鬆遊戲(利用學號玩兒遊戲這一環節)控制一下時間,這樣可以有充分時間去感受完美數,使得課尾更厚重些,以此激勵學生保持一顆好奇心,去探尋更多的數學奧祕。

標籤:有感 因數 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