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後感(通用3篇)

讀後感3.1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後感(通用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後感(通用3篇)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後感1

世界上的書籍千千萬萬,但是隻有一種讓人當七年級見鍾情,之後則要常常拿起——哪怕撫摩一下也好,這種書往往蘸着生命的汁液用心寫就。《蘇霍姆林斯基選集》無疑屬於這樣的精品。

我把這本書當成是我一生的財富,那是因爲:這是一本讀來親切的書讀目下的多數教育書籍,包括媒體上的某些論文,簡直是比自己寫文章還要累,幾近“眼睛的牢獄”與“心靈的折磨”。

但《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不!蘇霍姆林斯基沒有、大概也不想以教育家的身份,用校長的口吻(儘管他就是校長)對教師進行空洞的說教和長篇大論的理論闡釋!儘管選集中的每一本都一本書都厚重如磚,但蘇霍姆林斯基提煉出教師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棘手難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每一條建議都結合生動的教育實踐來說,因此他就好像坐在你的身邊,微笑着,與你娓娓而談,真可謂是“坐而論困,起而新教”。

奧蘇霍姆林斯卡婭教授在致教育科學出版社的信中這樣評價他的父親: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師、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們的。他把自己的思維、思索、建議和見解全部傾注在了他的著作當中,即怎樣培養“真正的人”。教師和父母應當歷經何等艱難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長爲好學上進、聰穎、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因此,這不是方法、技術之作,而是實踐大作、心血鑄就

因此,我常常是把《蘇霍姆林斯基選集》當成睡前難得的思想與精神的享受來對待的。

“思想應該像高大的橡樹一樣堅強,像出弦的箭一樣有力,像烈火一樣鮮明。真理的堅定性,真相的鮮明性和思想的不可動搖性,是從同一個名叫困難的源泉中涌出的泉水。”

“親愛的朋友,請記住,學生的自尊心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極爲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因爲在要摘掉這朵花時,不可抖掉那閃耀着小太陽的透明露珠。”

“正因爲有一條鮮明的對象、畫畫、知覺、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斷地流進兒童的心田,所以兒童的記憶才那麼敏銳和牢固。”

……讀着這樣的書,我不免會忘記自己是在讀書,彷彿倘佯在情感的無邊礦野,飛翔在思想的萬里晴空,品味着一首首燦爛的教育詩篇,觀賞着一片片絢麗的人文風景……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後感2

蘇霍姆林斯基是教育史上的傳奇英雄。

懷着敬畏,我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其中“思考的過程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才能成爲名副其實的腦力勞動。”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我認爲教師一定要有思考力。

教師備課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目標知識(學科),有關學生的知識,學科教育知識。這些都是由上而下的進行的。而學生學習則是從個人經驗、前備知識、知識表達方式解答三方面由下而上進行的。教師以一定的方式表達目標知識,並通過教學活動促成學生形成的期望的理解。這就引起師生對接矛盾。因爲學生是經由自主建構興盛“學生理解的知識”,主要通過課堂提問,課堂練習,回家作業,測驗考試等形式在一定情境下表達“學生理解的知識”。教師與目標知識對照發現差異,修正教學材料或過程。教師用重複練習,提供變式,澄清概念,關聯強化等形式提供反饋及採取措施,修正偏差。所以教師要思考,要從學生經驗出發設計課堂。課堂教學應以教學目標爲本,不管教學理念如何轉變,教學方式如何變革,但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一定要服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這一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課堂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要緊緊環繞教學目標展開。

有一點應該銘記:教師只有提升自己的素質,加強各方面的學習才能防患於未然,一以概之就是要會讀書,有思考力。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讀後感3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他幾十年如一日紮根基礎教育教學工作,在理論與實踐上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筆寶貴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用心去繼承。《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是他一生心血築就的紀念碑。人們在這紀念碑面前,可以玲聽到許多燴炙人口的有益教誨;可以汲取到許多用來豐富和指導自己工作的理論和經驗;它可以作爲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啓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人的教科書、素質教育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鑑。我選了其中一段話,來談談我讀書的心得。一個好教師意味着什麼

蘇霍坶林斯基認爲:

第一,一個好教師首先意味着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爲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

我一直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也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要用愛去感化學生;用愛去啓迪學生。然而愛學生,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複雜”。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蘇霍坶林斯基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爲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第二,一個好教師應精通他所教的科目建立的那門科學,熱愛這門科學,並瞭解它的發展情況——最新的發現,正在進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

一個好教師應精通他所教的科目,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同時教師應有淵博的知識,由於知識淵博,教師纔可以在課堂上將注意的中心放在學生上,如果教師只侷限於教科書,而不打開學生的科學視野,就會讓他們失去任何求知慾。這樣會扼殺學生的智力素質和才能。淵博的知識從何而來?“閱讀,閱讀,再閱讀”。

第三,一個好教師要精通心理學和教育學,懂得而且能體會到缺乏教育科學知識就無法做好孩子們的工作。

教師和其他行業的從業者相比,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教師除了具有專業的知識以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教育工作首先是與人打交道,所謂“育人先育心”。懂得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人並善於運用的教師,工作起來就像《莊子—養生主》中的那個十九年才換一把刀廚子一樣遊刃有餘;而不懂得或不善於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人則像一個月就更換一把刀的普通廚師一樣吃力不討好,因爲它只是用力做事,而不是用心做事。

第四,一個好教師要精通某項勞動技能,並且是這項工作的能手。

過去有一句流行語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這就話永遠也不會過時。勞動是一種智慧和汗水的付出,但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勞動能給人精神創造的幸福,勞動的快樂也就在於此。

做最好的教師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最初願望,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終極目標。作爲教師的我要以藍天般廣闊的胸懷去容忍孩子的錯誤,要把師愛平等的、毫無保留的給予我們的學生,把教育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從而獲得學生的尊重與擁護。以愛作爲教育的鑰匙,讓愛融於課堂,讓課堂變成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才藝展示的平臺。

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這本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一個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