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集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8篇

讀後感3.02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集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8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1

不裝了,我是蛤蟆,我攤牌了......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這是一本心理輔導書,通過童話故事把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知識向我們展示出來。主人公是隻蛤蟆,你沒聽錯,是一隻蛤蟆,此書帶入感極強,誰讀此書誰就變成了蛤蟆。雖然是一本故事書,但是卻描寫出了我們成年人面對焦慮和抑鬱時最真實的感受,蛤蟆先生通過十次心理治療成功從困境走了出來,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原來,我很重要!

先來看一下蛤蟆先生抑鬱時的狀態:

“我感覺自己好像沒什麼價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很長時間裏,我時不時都會這麼想。當然,確實有些時候一切似乎都好起來了,好像我可以真正去幹點什麼。可隨後我的興致就低落下來,沒了做事情的勁頭,接着就跌入了我所熟悉的悲傷情緒裏。”

在第一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兒童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在我們出生時只具備幾種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時,這些基本情感逐漸發展演變成更微妙、更復雜的行爲模式,這些行爲模式成爲自我的核心,融爲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爲。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我們的基本行爲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

在第二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以情緒做媒介分析了蛤蟆先生的童年: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緒做聯結,並理解這些情緒。”

順從行爲:如果你被迫順從某個人,就意味着你不與他爭辯。你照他們說的去做,而且同意他們的想法。

依賴父母:對大多數人而言,成長的本質就是減少並最終打破依賴關係,這樣才能成爲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很少人能完全達成,而很多人會依賴一輩子。順從行爲可能導致有些人學會了把依賴當成生活方式。換句話說,這些人永遠都沒有真正長大成人。

在第三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解釋了蛤蟆先生的憤怒方式:

釋放憤怒:所有這些行爲策略實際上都是從我們童年發展而來的防禦機制,用來保護我們免於受到傷害,是孩子在權威之下無法隨心所欲才做出的反應。

在第四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父母自我狀態:

父母自我狀態:包含了自出生起,我們從父母那裏學到的所有價值觀和道德觀,還包含了對生活的評判標準,讓我們藉此判斷是非對錯。

在第五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成人自我狀態:

成人自我狀態: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它讓我們能應對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現實狀況。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能計劃、考慮、決定、行動,我們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兒童、成人、父母三種狀態就形成了自我狀態的三位一體。

在第八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人生座標:

人生座標: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用哪種態度和觀點,我們就會在隨後的人生裏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觀點,變成我們存在的底層架構。從那以後,我們便建構出一個世界,不斷確認和支持這些信念和預期。換一個詞來說,我們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

在第九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心理遊戲:

心理遊戲:這類遊戲的發起基本上都不是出於真誠,不像正常遊戲那樣只是讓人覺得興奮好玩,而是會產生非常戲劇化的結果。表面看起來實事求是,其實真正的意圖卻並不正大光明。遊戲體現在兩個層面上:在社交層面上,似乎一切都是公開誠實的。而遊戲玩家的真正動機卻隱藏在心理層面,同時也隱藏着欺騙。至於遊戲的必然後果呢,全都是讓人產生負面情緒。

舉例1:“我抓到你了,你個壞蛋”

這是人們經常在工作場合玩的遊戲,這種遊戲能讓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當的理由來發火,藉此證實“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座標。他們會證實別人根本上都是無能而不可信的,接下來,他們會把斥責和懲罰別人視爲己任。

舉例2:“你爲什麼總讓我失望”

這種遊戲能讓你自卑或者自責,從而證實——你一無是處,他高人一等。這會加強他的道德優越感。

舉例3:“我真不幸”

這種遊戲能讓低自尊的人常常覺得生活對他們不好,卻更善待別人。概括的說,處在“你好,我不好”人生座標的人,認爲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玩這個遊戲的人確信他們是不幸的,會隨時給你報出一長串遭遇過的不幸事件。

在第十次治療時蒼鷺諮詢師給了我們一個知識點——情感智力:

情感智力:也就是情商的世界,意思是理解你內心的情感世界,並且還能掌控它。概括而言,高情商的人都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瞭解自己的情感。他們能管理情緒,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能控制衝動,也懂得延遲滿足,從而避免輕率的決定和不妥的行爲。情商和理解別人有關,一個高情商的人能辨識他人的感受,這種技能稱爲“共情”。情感智力能讓你在自我成長和完善的路上走的更遠,因爲它能帶你從獨立的個體走向共生的關係。

從開始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到不願意面對,覺得丟臉恐懼,再到了解自己的成長中原生家庭的羈絆,童年中的虧欠,成年後憤怒背後的故事,最後說出“我好,你也好”。蛤蟆先生被治癒了,同時也治癒了你我。

爲什麼讀完這本書後我感到非常震撼?是因爲我發現自己前段時間也處於抑鬱階段,通過蛤蟆先生我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情況,我很慶幸此時讀了這本書,它帶給我很多正能量。我也堅信很多人都會感到焦慮和抑鬱而且無法擺脫困境,那麼這本書推薦給你。我是貧僧,謝謝您花時間觀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2

蛤蟆先生這個主人翁原本是英國一本童話書《柳林風聲》裏的動物主角,作者是一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他爲了方便人們理解,就借用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動物形象。故事以抑鬱的蛤蟆先生爲線索,講述了他在朋友們的幫助下,開啓了10次心理諮詢的詳細過程,隨着每週一次的心理諮詢,我們也逐漸走入了蛤蟆先生和心理諮詢師的世界。

蛤蟆先生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爲我會好起來嗎?”諮詢師直視着他的眼睛,篤定地對蛤蟆先生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蛤蟆問:“我的日子還很長,如果真有自我懲罰,我不要一直那樣下去,我想過得快樂一點,我該怎麼做,你能幫我嗎?”

“這麼說也許有些殘酷,蛤蟆,能幫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許多問題需要你問自己。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嗎?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能開始愛自己嗎?”

聽說過好多身陷抑鬱的人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彷彿被囚禁在無邊無際的沙漠中,永遠找不到出路。所以當蛤蟆先生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爲我會好起來嗎?”諮詢師直視着他的眼睛,篤定地對蛤蟆先生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對於絲毫看不到希望的人來說,這段話溫暖而有力量,彷彿在茫茫沙漠中發現綠洲;在乾枯的草叢中發現破土而出的嫩芽;在危險的叢林中發現直升飛機;在暗流洶動的大海中發現燈塔…….當你品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你漸漸走出了心的牢籠,去擁抱一個全新的自己。

整本書的結構,大概分爲3個層次,一是講述兒童自我狀態,二是父母自我狀態,三是成人自我狀態。最後在這3個層次的基礎上引申出“人生座標”的概念。

兒童自我狀態裏,兒童有天生的基本情感。如同我們面對的國小生一樣,他們充滿了朝氣,被快樂包圍。他們會因爲得不到滿足而憤怒,會因爲流浪狗被誤傷而流淚,會因爲夜晚怕鬼而恐懼。

因爲是兒童,毫無自保能力,所以依靠父母、信賴父母,所以從嬰兒時期到幼兒園畢業,我們會無條件地順從父母,比如同意父母的意見,試圖取悅父母。正如我不到3歲的兒子,他無條件地相信我、信賴我,彷彿我是他的整個世界。他會在我哭泣的時候,束手無策地陪我一起哭;他會在我大笑的時候,毫無理由地陪我一起笑;他會在我要求親親的時候,把他的額頭湊在我的脣邊。他全身心地愛着我,這個他在天堂精挑細選過的媽媽,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如果成年後,我們依然無條件地依賴某個人,說明我們還處在兒童自我狀態裏,沒有真正長大。

我們在社交場合中,如果也總是附和他人,如果每次道歉的都是自己,如果每次受了委屈咬碎牙往肚子裏咽的都是自己,這就意味着我們將小時候依附於大人的順從行爲帶到了成年,我們小時候的生存策略一直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裏,影響着我們的行爲。

父母自我狀態,是與兒童自我狀態截然不同的反應。兒童是弱小的,但父母是強大的。我們在原生家庭中與父母的相處模式,往往會和我們與自己兒女的相處模式相似。我們會潛移默化地習得父母爲人處世的態度。突然有一天,我發現我訓斥兒子的表情、動作、語氣,竟然與母親曾經訓斥我是那麼的相似,甚至如出一轍。

長大後,工作後,我們也會遇到看上去很權威,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勢的人,永遠都像法庭的審判長一樣,忙着給你定罪,忙着懲罰你,忙着操碎你那本就有點受傷的內心。就算是兒童狀態裏的人,他也有父母自我狀態的那一面,那個不斷批評和懲罰的'對象就是自己,自我批評、自我否定,自我懲罰,彷彿被永遠囚禁在沒有陽光的黑暗世界中。有一段時間,因爲工作上的原因,我就總覺得自己技不如人,對身邊的人和事都持有消極的態度。可是一次與權威的叫板中,一次心靈與心靈的碰撞中,一次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中,我決定自我救贖,放過自己,原諒自己。最終,我與平凡的自己和解。

最後一個層次就是成人狀態裏的我,我既不用緊張來自父母嚴厲的聲音,也不用蜷縮在卑微的兒童情緒裏。我身心放鬆、樂觀自信,能夠理性思考,能夠以一顆平和的心態對待周遭的一切,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個層次每個都有其必要,但就重要性來說,只有成人狀態下,我們纔會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兒童狀態奔波於情緒,父母狀態忙着批評教育,只有在成人狀態,我們才能活在當下。

蛤蟆問:“我的日子還很長,如果真有自我懲罰,我不要一直那樣下去,我想過得快樂一點,我該怎麼做,你能幫我嗎?”

“這麼說也許有些殘酷,蛤蟆,能幫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許多問題需要你問自己。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嗎?也許,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能開始愛自己嗎?”

這個問題我想我已有了答案,我要愛自己。有人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我要重新審視我的人生,我也慢慢學會感謝生命旅途中出現的所有人和事。感謝他們,讓我變成了我想成爲的樣子。

最後,感謝我成爲了藍色海共讀沙龍的小祕書,感謝恩師蘭梅老師對我的信任。願在成人狀態下的我:努力地向下沉澱,向上生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3

很快速的讀了一遍,對於這種心理學入門書籍也看了幾個版本,都是對話形式,從一個心理有問題的人物一步步從發現自我到解放自我的過程。這本書的一些觀念同樣蠻令人印象深刻的。

1、人生的三個心理狀態,兒童階段,父母階段,成人階段。只有處於成人階段才能實現心理成長。

反觀自己,其實在一天中都時刻處於不停地切換狀態中。

我工作上是偏理智的成人階段,不會感情用事,實事求是,以一種共贏的目標對密切聯繫,並能促其幫助的工作夥伴。但處於競爭狀態的同事,自己卻沒法抱着大度的心態去面對。所以每當有私心,過後都會自責和反省,但始終避免不了產生競爭的心理。

生活上,就更容易恢復本性,要嘛像愛挑剔的父母一樣,跟朋友聊天中侃侃而談,絲毫沒感受到自己在語氣上是凌駕於人的,最終免不了會產生分歧。雖然過後自己也會反省,但當時自己就會以這樣一種管教的狀態,自以爲自己纔是真理。

回想起自己跟親密的人相處,發現自己是最容易變身爲兒童型心態的,依賴,喜歡撒嬌,用一種慪氣,或者胡鬧的處理方式去處理自己不喜歡的事。但說自己不喜歡什麼,反倒是爲了表現這個情緒,而不是具體因爲什麼。就跟小孩子總會撒潑打滾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一樣,女生也時不時會作一下來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卻不曾想這樣的行爲還確實蠻兒童的,幼稚又不講道理。

心理學最終目的都是爲了探究本心,你瞭解你自己嗎,如何擺脫外力做自己。我是個自省的人,也能理解他人。但還是很難一天都維持成人狀態,做個情緒穩定,理智的人。雖然一直認爲當下的選擇最重要,但也不禁在想,是什麼導致自己會在面對不同的人和事上,顯現不一樣的面貌。我相信千人千面,爲了適應社會一個人也有不同的面貌,但問題行爲卻往往發生在自己最在意,也是心理最輕鬆的狀態中。對外人可以和顏悅色,對親密的人卻抱有挑剔的眼光和對你的無條件縱容。雙標的人是因爲夾雜着情感成分,還是潛意識就有這樣的觀念。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像蛤蟆先生一樣,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

小時候作爲家裏的老二,得到的關注和關懷都是最少的。所以也養成了樂觀,自得其樂的性格。現在對家裏人的態度也是一樣,從不奢望他們給到我什麼,就是這麼一種放養式的自由。自認爲自己是可以處理好親密關係的,因爲反省道歉,我做得一點都不拖泥帶水。但過程不斷地在消耗,結果再怎麼彌補也是有傷痕的。所謂的兒童狀態和父母狀態的自我,大多也是在親密關係中較常出現,說明自己在這種模式的相處關係中是很不成熟的,這跟我想成爲一個包容,大度,體貼是不相容的。

再往前思考,爲什麼會那麼在意親密關係。其實一直還蠻羨慕我爸媽的,這麼一對幾十年來一直相互陪伴,對彼此的關心勝過於對孩子的.。我沒有體會過爸媽全身心的關心,但對於爸媽的彼此關心我內心也是覺得幸福的,他們給了我自由,我可以隨心所欲的做我自己。所以內心也渴望有這麼一個親密伴侶,關心我多過於家裏人的。就跟我爸媽一樣,孩子始終會長大,而且也是獨立的個體,以後會有自己的生活,讓他們自己做主。但伴侶是要相伴一生的,不管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都應該是彼此的依靠。但現實是,兩個人在一起都會經歷從相識到熱戀到熟悉或者冷淡的時期,處理不好還會產生厭倦期。或者自己不喜歡太過於平淡,焦點慢慢從對方身上轉移,習以爲常的時期,所以自己就會切換不同狀態去作或者各種鬧騰,爲了讓對方的焦點可以重新迴歸到自己身上,再來用成人狀態去彌補解決。

如何去處理自己的問題行爲呢,蒼鷺給蛤蟆先生的建議是:下定決心去改變。意識到自己的狀態在發生改變,並且是有害無益的,認清它並做回成人的自己。於我也是一樣的,知道問題在哪,我要如何跟自己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的重視程度和解。史蒂夫柯維說過,人要以原則爲中心。你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在工作上,家庭上,生活中。不同職位都有自己的行事準則,這就是你人生的信條。不能僅僅以伴侶,以孩子家庭,或者工作爲核心,這樣遲早會有失偏頗。我也試着調整自己的人生準則,開始把精力分散給更多有意義的事,看很多的書,養成健身的習慣,看電影,聽歌,斷舍離過極簡生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人生的三個心理狀態,努力成爲爲自己人生負起責任來的成人狀態。

2、另外一個比較印象深刻的觀念是人生座標。

人跟人相處中,心理狀態都是不一樣的。處於我好,你不好的心理狀態,就會產生幸災樂禍,打壓,pua的對話模式中。感覺現在社會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纔會出現內卷,攀比競爭的心態。人是很難避免跟人交際的,不能設法改變別人,可以先改變自己的觀念。首先要學會跳脫開來,不管是上司還是長輩也好,總是想通過我好,你不好的挑剔型父母狀態,設法對你精神攻擊來達到一種管教的目的。這是他們慣常玩的遊戲,我們可以從局中人變成局外人去看待它,讓這個遊戲難以進行下去,正所謂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也有這樣一部分人,總是用一種祥林嫂的姿態,說自己的各種不如意,不順,社會壓力多大,通過抱怨自己的不好來獲取別人的認同。這個社會可抱怨的確實很多,但我相信也有這麼一些人,在自己的小時光裏,安心悠閒的活着。想要一個良好的狀態,就是讓自己調整爲我好,你也好的共贏心態。這是個團體性社會,朋友,家人,同事,生活總會圍繞着他人。以一種我希望自己好,並希望大家也好的狀態去面對人事物,所謂的競爭就變成互利,資源那麼多,共享才能實現心理健康的雙贏。

通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麼簡單的一個小故事,可以反觀自己的很多心理狀態也是需要調整的,最終都是爲了成爲更好的自己,開心的做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4

這本書是我在最近買的這幾本書中,唯一認真的翻看了一遍的,甚至在翻看第二遍做讀後感的時候發現有些話很感同身受。

我發現不管是我還是身邊很多人大部分都存在於兒童自我狀態中,也就是人生座標“我不好,你好”的座標軸中。比如,無論我們會認爲自己差勁,很在乎自己在他人那裏的感受;又或是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不會去先思考爲什麼這樣,而是會怨天尤人地覺得自己是太不幸了;再或是我們會一直處於無意識地焦慮中,不自信以及沮喪。然後在對待別人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去以一種自大的姿態審判別人的行爲與言語,這也就陷入了父母自我狀態中。特別喜歡裏面心理醫生的一句話“相比責怪,負起責任聽着如何?”這做起來應該挺難的,因爲大部分時間,我們不會認爲自己的不快樂是因爲自己怎麼了,而是會第一時間責怪事情,責怪別人。但是希望我未來可以先審視自己,對自己負責任,讓自己可以有力量去改變這種不快樂的處境。如果改變自己,就需要把自己調整到成人模式,有勇氣去回顧和麪對那些在童年和成長經歷過程中讓我們情緒低落的事情。而做到這些的,只能是我們自己。(心理學的書真的好有意思哦,有這種經歷的話,的確很好去懂。)

這本書也讓我想到了抑鬱症的話題,就是前些年微博上也看到很多這樣的案例。大概也像這本書裏說到的那樣,真正可以得到積極結果的,歸根到底都是取決於自己。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熱愛這個世界,或許這個世界很糟糕,試着諒解自己,諒解他人。

-你認爲我會好起來麼?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每一個春天都會到來,每一個人都值得被愛。”

一些摘抄:

情緒溫度計:溫度計有10個刻度,最低爲1,代表你感覺非常糟糕,可能還有自殺的想法。中間是5,代表你感覺還不算太糟糕。最高爲10,表示你非常愉悅。

處於什麼狀態-存在的方式是什麼?

兒童自我狀態:行爲和感受都感覺像一個孩子,不同於“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樣。這種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的,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生活中有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我們的基本行爲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像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兒童的基本情感包括:快樂和深情,憤怒,悲傷和恐懼。這些構成了自然型兒童狀態。除此之外,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也有其他因素參與進來,最重要的因素即父母,兒童會從經驗中學習,對於父母的行爲發展出一套行爲來應對父母和其他人的生存策略,這即適應性兒童狀態。

順從行爲的表現:同意,取悅,道歉,依賴。

釋放憤怒有攻擊性的,也有非攻擊性的(用緩和的方式來釋放憤怒)(比如說撒潑,慪氣,鬱悶等等)

父母自我狀態:處於父母自我狀態中,我們會表現的像自己的父母一樣。(我們可以把“父母狀態”想像成爲一個法官,這個法官在控訴別人,給他們頂定罪,然後就能順理成章地懲罰他們。)

挑剔型父母狀態表現:愛批評,憤怒,嚴厲,自我批判

成人自我狀態: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我們可以計劃,考慮,決定,行動,我們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所有的技能都可以爲自己所用,不再被腦子裏父母過去的聲音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相反,我們會思考當下情況,基於事實來決定要怎麼做。

關於人生座標:也就是說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用哪種態度和觀點,我們在隨後的人生裏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觀點,變成我們存在的底層架構。從那以後,我們便建構出一個世界,不斷確認和支持這些信念和預期(也即我們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自證預言—我們會控制事件的發生,從而確保預言會成真。我們會確保自己的世界和預期的一樣)就比如說酗酒這件事,人們時常會在生活不愉快的時候喝醉,喝酒過量的必然結果就是喝醉。(書中提到的一本書《人間遊戲》,我覺得很有意思,描述的都是一些心理遊戲,玩這類遊戲的必然後果就是玩家最終會產生糟糕的,不快樂的情緒。)

書中也提到了一些心理遊戲,在此列舉不同座標下的心理遊戲:

悲傷的兒童狀態(我不好,你好)-自殺

1、我真不幸

2、 PLOM(可憐弱小的我)

3、不論我做什麼都要愛我

挑剔型父母狀態(我好,你不好)-謀殺

1、NIGYYSOB(我抓到你了,你個壞蛋)

2、你怎麼敢!

情商和理解別人有關,一個高情商的人能辨識他人的感受,這種技能稱爲“共情”。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5

若不是小朋友極力推薦,這本書是不會出現在我的閱讀書單,但沒想到開卷一讀就手不釋卷,不斷打開一個個新視野。它不僅僅是一本成人童話書,更是一本有深度的心理療愈讀物。它是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根據自己多年心理諮詢經驗而撰寫的一本書。

翻開書來,一個個鮮活可愛的動物作主角,來演繹和詮釋一個心裏憂鬱的人去做心理諮詢療程的標準版本。隨着情節,跟蛤蟆先生一起做了十次心理諮詢。所以,它是一本關於心理諮詢的書,讀起來通俗易懂,溫暖而又治癒。故事講述了原本熱情時尚,喜愛冒險的蛤蟆先生由於原生家庭遭遇,深陷抑鬱不能自拔,後在動物好友河鼠、鼴鼠,還有獾子大哥的幫助下,通過蒼鷺心理諮詢師,終於重拾快樂,獲得新生。爲了更好地分享,結合故事情節細聊。

其一,蛤蟆不幸的根源和必然性。蛤蟆先生的童年不能簡單用幸運或不幸定義,若他與尚在生活底層、艱難謀生的人對比,至少他擁有富裕的生活;但若與被家庭的愛和溫暖包圍的人相比,他又是不幸的,所以,凡事都需辯證地去看待,沒有絕對唯一。蛤蟆,一個擁有劍橋大學學位,擁有顯赫家世,擁有豪華莊園物質生活的他卻患上了抑鬱症,何其幸?何其不幸?!智慧的心理諮詢師蒼鷺引領我們看到了他的不幸的`根源和必然性,第一是他父親的不認同、不信任、不肯定;第二是他母親不負責任的愛,第三是熟人的對比。第四是自活在外祖父生命的陰影之下,第五是牧師河鼠的否定和貶低,第六是牧師和樹獾的否定與貶低。林林總總的創傷堆積,讓蛤蟆日漸委屈壓抑,最終失望而抑鬱地活着。

其二,這世上,從來不缺帶傷的人。蛤蟆先生從小生長在沒有歡樂的家庭,從未感受過愛和溫暖,有的只是冷漠和責難。從七歲被送到私立學校到大學選擇專業,再到繼承家族產業,他人生中的每一步都是由他人決定的。原生家庭的傷讓他形成自卑且敏感的性格,生活中的一樁樁繼續折磨他的瑣事像一把把刻刀在他心裏劃下一道道深深淺淺的傷痕,他搶過馬,偷過錢,一路顛沛流離,最終被捕入獄。生活沒有善待他,終於,他內心的防線在出獄後徹底崩潰,患上抑鬱症。蛤蟆先生就是你我的現實寫照,在蛤蟆先生身上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畢竟,每個人都可能會經歷蛤蟆先生所面臨的沮喪、無助、掙扎和悲傷,如果你深陷消極情緒無法自拔,就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看不到自己生存的價值。但是,一旦蛤蟆先生重新換一個視角看待問題,從父母到朋友,再到自己,他覺得一切都變了——原來,所有的不快樂都源於自己的態度。跟隨蛤蟆先生的成長與改變,自己也經歷一場心理療愈:從孤獨到快樂,自己完全可以做到!

其三,面對生活的傷,與其等待治癒,不如學會治癒。蛤蟆徹底頹廢之後,一度想要輕生,幸虧好友河鼠及時制止了他,並給他推薦了心理醫生。在之後每週一次的問診中,蒼鷺只是拋出問題讓蛤蟆自己分析原因,他才明白,必須爲自己人生負責,不能指望別人來救贖自己。在蒼鷺醫生的引導下,蛤蟆開始正視內心的傷痕,開啓了人生、自我性格探索之旅。人生苦難重重,想要越過苦難,撫平傷痕,最終只能靠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醫生,與其等待治癒,不如學會自愈。

其四,生活只能治癒自己願意走出來的人,這也是心理諮詢的根據所在。幾個月後,獲得新生的蛤蟆即將結束他的治療之旅,他偶爾還會難過,爲過去的傷害耿耿於懷。爲此,蒼鷺在最後一次問診中告訴蛤蟆,如果你爲自己負責,你就會知道你有力量改變環境和自己。在自我療愈的過程中,蛤蟆不僅重拾快樂,還找回來魄力和勇氣。蛤蟆用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只能治癒自己願意走出來的人。想要掙脫厄運,旁人無能爲力,只有靠自己的覺醒和行動才能讓自己獲得救贖。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都源於我們的內心感受,而所有的治癒都要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擺脫生命中的傷痛,就要敢於邁出自己的第一步。在人生的長河裏,沒有誰是你的擺渡人,能夠擺渡過岸的只能是你自己。

其五,學會悅納自己。在書裏你會看到蒼鷺發人深省的問題: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嗎?你能對自己好一些嗎?你能開始愛自己嗎?正在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討論中,蛤蟆先生從兒童自我狀態與父母自我狀態逐漸轉變到成人自我狀態,開始重新定義自我,重新滿懷希望,用去行動與過去的自己和解,積極陽光地去生活、去探索、去出發。蛤蟆是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是芸芸衆生的畫像。與生活交手,我們都免不了創傷,倘若我們總被擊垮,失望在所難免。我們要做的是停止自我批判,對自己好一點,好好愛自己。與自己和解了,才能更好地出發,因爲生活就是一個與和自己和解的過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6

初次接觸這本書,是在實習楊妹妹實習期滿之時,這是一個很有心的妹妹,專門問了辦公室其他老師我的喜好,離開之時贈予我這樣一本心理相關書籍。

作業批完之後,有時在辦公室、在教室就翻翻這本書,一翻就被它深深吸引。

書中提到“父母是那麼固執地認定是非對錯,又遠比孩子強大得多,孩子們是怎麼在這場戰鬥中活下來的?”是啊,在父母眼裏的對錯,有時候並不真的就是對與錯。父母過於嚴苛,孩子得承受多大的壓力?難以想象孩子會如何應對這樣的壓力。平心而論,作爲父母,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學習做父母,又花了多少時間要求孩子?父母也許生活壓力很大,也許精神壓力很大,但父母畢竟是父母,孩子畢竟是孩子。孩子可以知道父母的壓力,但不一定能理解體會父母的壓力,這需要時間,在某一刻,孩子會突然長大,會自然長大。

“那兩個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還多,所有的事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賴他們,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們來滿足。他們通常都對你很好,你也用愛來回應他們。但有些時候,他們會對你生氣,這讓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們那麼高大有力,你感到很無助。”“因爲無處可逃,我們唯一可做的就是適應他們的每一次喜怒無常。”這些話讀着心裏不太好受,但事實就是如此,父母尚且無法管理自己的情緒,然而卻要求孩子做到心平氣和,做到不哭不鬧,做到不發脾氣,這確實不太合理。父母如果能做到不發脾氣,又能堅持多少天呢?一天、兩天還是三天?也許我們並未察覺自己的喜怒哀樂,卻時常記得孩子的喜怒哀樂。

“我想讓他們對我滿意,爲我驕傲。”“也許這就是我變得愛炫耀的原因。”原來,孩子愛炫耀有這麼一層原因,父母極少對孩子滿意,極少爲孩子驕傲。不過怎樣把握其中的度,適時誇讚孩子,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童年體驗到的最強烈的情緒,不可避免地變成我們成年後經常有的感受。”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較大,讓孩子度過快樂、輕鬆、美好的童年,還是悲傷、緊張、害怕的童年,我們成年人可以左右,而孩子卻沒辦法左右,也無從選擇。

“成長的本質就是要減少並打破依賴關係,這樣才能成爲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很少有人能完全達成這點,有些人能部分達成,而很多人則會依賴一輩子。”“順從行爲可能會導致有些人學會了把依賴當成生活方式。換句話說,這些人永遠都沒有長大成人。”我們享受着孩子對我們的依賴,也越來越滿足孩子對我們的.依賴,卻忘了成長意味着不再依賴。孩子只有越來越獨立自主,脫離對父母的依賴,學會獨當一面,纔會真正長大。就如,學生只有越來越獨立,不再依賴老師和家人,自主規劃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纔算是真正學會了學習,纔算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從當下的你,變成你想成爲的自己,必定要經歷行爲和態度的轉變,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需要勇氣和決心。”變成想成爲的自己,也許就是獨自前行,獨自堅持。懷揣着心底的那份信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哪怕有質疑,哪怕有委屈,哪怕跌倒,哪怕流淚,哪怕自己也質疑自己,但依舊不改初心,也許這樣就可以變成想成爲的自己,也許還有很長的路,一路上需要自己去尋找芬芳,去汲取力量,去邁步向前。

“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當我們自我批判時,自我懲罰時,那樣的懲罰比任何懲罰都要深刻。當一個人處在“父母自我狀態”,他就會時常自我懲罰,時常置身父母和自己相處的情境之中,表現得像父母一樣。人有三種自我狀態——兒童、成人、父母狀態。處在“兒童自我狀態”的人,哭鬧、放縱的時候較多,總把自己當做兒童一樣,表現得像個孩子。而處在“成人自我狀態”的人,既不像孩子,也不像父母,更像當下的自己,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因此,孩子不會是父母的複製品,他/她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或許會出現“父母自我狀態”,但他/她是獨特的自我,思維獨特、做法獨特的自我。

以前,我聽過許多教育相關講座,許多說法都存在一致,比如: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這一次,我第一次看到不同的觀點,也引發我不同的思考:孩子身上會有父母的影子,也會受到父母好的或不好的影響,但孩子的人生如何選擇,終究是父母無法左右的,就像孩子的伴侶如何選擇,也不會完全遵循父母的意願和喜好,他/她總有自己的判斷和抉擇。孩子的一生,不會複製誰的人生,他/她的一生,是屬於自己的一生。

這本書,適合父母閱讀,也適合成人閱讀,有許多心理專業相關知識,也有許多關於教育、個人成長的見解。心理健康知識總會幫助一個人瞭解自我,直面自我,學會自我調節,以最好的狀態活在當下,迎接未知。正如之前參加培訓聽到的一句話,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能夠面對孤獨。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7

最開始接觸這本書,是源於朋友的推薦。在此之前,我對這類型的書接觸不多,而這一種以敘事爲主,再逐步深入的,着實還是所見的第一本。

書籍篇幅不長,最具特色的是他的描寫方式。將讓外行人一看就暈的心理知識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理論與情節相結合,有停有頓,不會給人增添太多的閱讀疲勞感。

這是一隻患上抑鬱症的蛤蟆先生在朋友的鼓勵下去看心理醫生,接受治療最後獲得新生的故事。在看着蛤蟆先生逐漸變好的過程中,我覺得我也跟着接受了一場心靈治癒之旅。

我跟蛤蟆先生一樣,第一次接觸“兒童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等這一些看似簡單,實則真正貫徹卻需要細細品味的名詞。跟着蒼鷺醫生的節奏,循環漸進,像洋蔥一般,一層一層由淺到深。

這本書於我最大的收穫,其實在於聯繫書中內容,以新的角度對自己重新的認識和學習。蛤蟆先生在理解和聯想中,學會大多時候能夠以“成人自我狀態”來看待問題,學會打破自己給自己設的心理遊戲,改寫自己的.劇本獲得新生。我感受着他的心路歷程,又如一個陪伴者看着他治癒。在這過程中,我也學着回想我的過去,我的現在,試着將蒼鷺醫生所提到的東西與我自身聯繫起來,以另一種方式看待事物。

我曾聽一個網友說他對心理諮詢的看法,他曾簡單的概括爲“政治書”,給予你心理暗示,告訴你世界很好。但跟着蛤蟆先生走了這麼一遭後,我卻覺得這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他們與心靈打交道,將迷途的人們以一種溫和且堅定的方式帶回正軌。

我印象最深的是蛤蟆先生與蒼鷺醫生的第一次會談,僅僅只是簡單的幾個提問,卻頓時讓蛤蟆先生意識到心理諮詢的意義所在——是他想讓自己變好,不是別人,也不是出於其他目的。在更多的情況下,蒼鷺醫生都採用傾聽和詢問的方式,而不是單方面一味的灌輸思想,更多的是逐步引導蛤蟆先生主動訴說,給無助的人一個安心的發泄口。我想這就是心理諮詢的魅力所在。

這本書的幾處細節,也讓我不由聯想到的社會中一些真實的現象。

據統計,全球約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這又是爲什麼?就像書中河鼠、鼴鼠和獾三者對心理諮詢這一事的看法,保守的河鼠曾打過退堂鼓,覺得不如吃幾片阿司匹林來得有效;鼴鼠和獾也覺得心理諮詢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這和現實生活中那些對“心理諮詢”有偏見的人有着同樣的性質。而正是因爲這樣的偏見,才導致了抑鬱症、自閉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癒率依舊很低,不是不想治,而是不敢治或者沒有選擇正確的方式去治療。而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作爲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爲人類的第二大“殺手”。

精神疾病治癒率低是一類問題,然“爲什麼會產生精神疾病”這一問題又值得人們深思。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一話題也是熱議紛紛,著名主持人董卿也在多次訪談中提到這個話題。父母享有極大的權力,以塑造子女人格的雛形。然而在某些過於嚴苛的要求下,孩子卻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就如蛤蟆先生的父親對他總是一味的否認和斥責,這和他之後的自我否認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只能說我們沒辦法改變原生家庭,也沒辦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接受它,在重新認識它的過程中獲得希望和動力。

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只是一部分因素。心理問題的源頭,仍要追溯到個人本身。

許多人在遇到生活不順時,更多的是怪人怪事。蛤蟆先生將自己心靈受挫的大部分原因總結爲父親的嚴苛和獾的斥責,但卻忽略了一個事情——如果你不願意,沒有人能逼你做任何事情。在書中的第八次談話,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讓我眼前一亮——心理遊戲。當蒼鷺醫生解釋後,我發現在很多時候,我和蛤蟆先生一樣也處於“我真可憐”和“PLOM(可憐弱小的我)”這兩個遊戲中。

蛤蟆先生在慢慢分析自己的處境和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後,他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劇本。同時我也明白了,人生是自己的,別人享有建議權卻沒有支配權。怨人怨天只會讓人沉浸於失敗和低落中,也不要將所有的希望寄託給別人,因爲只有自己站起來了,纔是真正的站起來。

這本書不僅讓人們增加心理知識的瞭解,更是在糾正着人們對心理諮詢這一事物的認識。當人們真正陪着蛤蟆先生走過了“心理諮詢”這一遭,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對心理諮詢的接受程度也會更高。

當今時代人們對心裏健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校建立了“心理諮詢室”以及開放了相關課程,人們對心理諮詢的接受程度也不斷提高,這本書也與時代所需緊緊契合着。

我很榮幸能夠陪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與此同時,這躺心靈列車也在等着你們上站。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8

該書作者是英國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這本在英國暢銷了20多年的心理學著作,在20xx年8月由陳贏翻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中國正式發售。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我們可以學會用心理學的專業視角重新審視自我和人生、認識情緒、探索內心、提升情商、自助、助人。

《泰晤士報》評論說:“這是一本能夠幫助人們瞭解心理諮詢的指導手冊,沒有任何居高臨下的高談闊論,也沒有任何枯燥乏味的說教佈道——令你在閱讀一個可愛的故事的同時學到知識,這實非易事。”《獨立報》也提出:“這部作品不僅充滿教育意義,而且有些地方非常搞笑,同時依然忠實於原著(《柳林風聲》)歡快的田園牧歌式的精神氣質”

一向熱情愛冒險的蛤蟆先生,突然陷入抑鬱無法自拔,他一個人躲在屋子裏,連起牀的力氣都沒有了。朋友非常擔心,建議他去做心理諮詢。經過10次心理諮詢,蛤蟆先生在諮詢師蒼鷺的幫助下,一步步探索着自己的內心世界,變得越來越自信。在這本書裏,作者藉由蛤蟆和心理諮詢師蒼鷺的互動,探索了蛤蟆自卑、軟弱、愛炫耀的個性與抑鬱的情緒究竟來源於何處,讓讀者看到童年經歷的深刻影響,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長大成人,獨立、自信、充滿希望地生活。這就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講述的故事。

出版20年以來,這本書已經成了英國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跟中國人對於人生的理解很不一樣,比如曾國藩的《拙誠》裏講的那些。剛翻看時,你也會像我一樣,滿臉問號,心想,這是什麼鬼,童話故事嗎?其實,童話只是借用的表現形式,這是一本非常深刻的心理療愈讀物。蛤蟆第一次見諮詢師蒼鷺的時候,就發生了超出我想象的`事。蒼鷺得知諮詢費是蛤蟆的朋友出時,說道:那不行,你要自己付錢,不然我建議你今天之後就結束諮詢。蒼鷺這一招非常高明,心理諮詢是一個自發的過程,需要雙方自願,而不是爲了取悅別人,要真正合作,諮詢者才能成爲主動參與者,對諮詢負責。這本書裏能看到很多心理諮詢中的溝通、傾聽、共情技巧,也可以看到一個標準的心理諮詢流程的模板。就像親臨現場,體驗心理諮詢的每一個細節,見證療愈和改變的發生。

推薦理由:每個人都難免經歷低谷,失去信心和希望,當你不快樂的時候,你需要這本智慧而溫暖的小書,它會戳中你、治癒你,改變你,給你成長的力量。書中的蛤蟆先生會懷疑別人是不是都不喜歡我?我是不是一事無成?這樣的想法我偶爾也有,想到這些就特別沮喪。很慶幸讀到這本書,治癒了我很多。他是一本照見心靈的療愈之書,改變人生的勇氣之書,會幫你找回希望,笑對人生。

附部分內容:蒼鷺走進了房間,他個子很高,看上去富有智慧。他在蛤蟆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道過早安,接着便無聲地看着蛤蟆。蛤蟆早已習慣人們同他說話,正等着蒼鷺開啓一場冗長的訓誡,可什麼動靜也沒有。這一陣沉默讓蛤蟆感到血液涌上頭部,彷彿房間裏的緊張氣氛也瞬間加劇了。他開始感到相當不舒服。蒼鷺依然看着他,終於,蛤蟆再也忍不住了。他哀怨地問:"你不打算告訴我該做什麼嗎?""關於什麼?"蒼鷺答道。"呃,告訴我怎麼做才能覺得好受一些。""你感覺不好受?""是的,不好受。他們肯定把我的事都跟你說了吧?""'他們'是誰?"蒼鷺問。"哦,你知道的,獾、河鼠他們幾個。"說出這幾個字時,蛤蟆哭了起來,不快的感受也更洶涌地釋放出來。這不快,他竟不知不覺悶在心裏很久了。蒼鷺依然不語,只把一盒面巾紙推到了蛤蟆這裏。良久,蛤蟆的抽泣漸漸平息,他深吸一口氣,感覺好了一點兒。接着,蒼鷺開口了。"你能告訴我,爲什麼來這兒嗎?"蛤蟆說:"我來這兒,是他們讓我來的。他們從報紙上看到了你的名字,說我需要諮詢。現在我準備好聽你的。不管怎麼做,只要你覺得是好的,我都會照辦。我知道他們都是爲了我好。"諮詢師在椅子上挪了一下身體。"那麼,誰是我的來訪者?是你,還是他們?"蛤蟆不是很明白。"你看,"諮詢師說道,"你的朋友們想讓我給你做諮詢,以便減輕他們對你的擔憂。你似乎也想得到幫助,爲的是讓他們高興。所以依我看,你的那些朋友們纔是我真正的來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