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經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6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1

蛤蟆本來是個有趣又閒散的富二代,在經歷了一些生活變故之後,他變得鬱鬱寡歡,每天只待在家裏喝悶酒,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好在他的幾個好朋友及時留意到了他的狀態,督促他去做了心理諮詢。

蛤蟆本以爲心理諮詢是不斷地接受說教,但事實並非如此,他的心理醫生蒼鷺經驗豐富,通過提出好問題不斷引導蛤蟆做自我覺察,他堅信每個動物都有自我療愈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似乎也跟着蛤蟆一起參加了這場心理療愈之旅。

首先要覺察自己的狀態,蒼鷺先是畫了一個狀態溫度計,上面的刻度從0到10,0-1代表常有自毀自殺傾向,5表示狀態一般,9-10表示很幸福,對自己十分滿意。蛤蟆不出所料地標在0-1之間,就如他狀態表現出來的一樣糟糕。我應該大部分時間都在5-6之間吧,有時候更低,但是很少有超過7的時候。

覺察到自己的狀態之後,蒼鷺引導我們去尋找抑鬱的原因。蛤蟆回憶起他的朋友對他的態度,還有他成長過程中經歷的來自家人的嚴苛要求及不被關愛,他傷心地哭了起來。蒼鷺強調了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我跟隨蛤蟆先生一起剖析自己痛苦的原因,追溯童年不快樂的回憶,看到一個敏感憂鬱的小孩在艱難的環境裏掙扎着長大,滿是痛苦和無奈。

童年的種種經歷對我的影響很大,很多事情我至今仍印象深刻。場景之一是幼兒園被校園霸凌,那時我和奶奶一起生活,她怕我頭上長蝨子給我剃了光頭(我並不怪奶奶,她其實一直對我很好),去學校的時候被所有人當做異類,被女同學擋在廁所外,被男同學嘲笑,以敲我的腦袋爲樂趣,甚至將吃完的口香糖粘在我頭上……後來我乾脆不願意去學校,不得已去了也躲在學校後面的磚廠裏不去上課。

這樣的場景很多,那時候我實在是太弱小了,只能被動受欺負。再加上我小時候就有深深的死亡焦慮,常常驚恐發作直接暈死過去,更被人所排擠。讀幼兒園的時候因爲驚恐發作了兩次,直接被送回家了。所以童年時我基本沒有朋友,鄰家的小孩也不願意和我玩,甚至有時還會在暗地裏使壞。

說起缺愛,也並不是因爲父母不愛我,事實上我相信他們都很愛我,只是我小時候經歷了太多,又十分敏感好強,再加上父母其實也是在一個壓迫和缺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初爲人父母總有很多顧及不到的地方。

我記得大概四歲時父親教我識數的一個場景,我總是寫不好數字8,他對我十分失望,便摔筆離去不再教我。那種失落感後來很多次重現,每次考試不如意的時候,被人否定的時候,我都找不到支撐,因爲自己好像一直都很糟糕一樣。

說來荒謬,那時爲了躲避計劃生育部門的追查,父母在我4歲時帶着剛出生的妹妹遠走他鄉。那時我有種強烈的被拋棄感,這種感覺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在我4-6歲期間,父母和妹妹一直在外不敢回家,而在家裏的我和奶奶,也因爲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蠻橫無理,欺凌弱小,只能一直過着提心吊膽,東躲西藏的日子。

那時他們基本就像什麼進村一樣挨家挨戶搜查,基本1-2個月就要來搜刮一次,每次沒拿到錢就不走人,後來我們實在拿不出錢了,家裏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搬走了,媽媽的嫁妝只剩下了一排搬不走的'組合櫃。奶奶不得不把豬圈在山洞裏養,我們每天要擡着豬食走兩個山窪去餵豬。

後來家裏的東西搬空了,他們就開始搞破壞,家裏的門被翹掉,屋頂的瓦被掀掉。有一次我和奶奶爬了兩座山想躲過去,卻在出山時被村幹部守個正着,我們就像做錯事的犯人一樣被押回去,最後還是去鄰居家借了錢才把他們打發走。

這些事情爲啥這麼多年了我還是能記得這麼清楚,一是因爲這羣人的所作所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心理創傷,他們用盡辦法欺凌弱小,搜刮財物的態勢一直印在我腦海裏。二是因爲這些所謂的政策讓我和家人的生活都過得支離破碎,我童年的種種不幸當然也和他們逃不了干係。

這樣的回憶我還能一直寫下去,在閱讀這一章時,我停留了很長時間,因爲我有太多的回憶可以追溯。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恐懼、悲傷、憤怒加上高敏感讓我的成長陷入加倍hard模式。

爲了博得家人的點點關注,我很小就懂得很多人情世故,俗稱“很懂事”,代價是真正的自我無法釋放,被持續壓抑,致使我現在很多時候還是分不清哪些是我的直覺,哪些是經過我無意識過濾後的反應。

我一直都是以我應該怎麼樣去規範自己的,真正的感受被我強勢地扔掉或者視而不見。我有很強的恐弱心理,不願意承認更不敢直視自己的弱點缺點,不允許自己犯錯,一旦犯錯了就會遭受自我猛烈的攻擊。

蒼鷺說:“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的關鍵線索”而我在回顧這些往事時還是會覺得難過。會很心疼小時候的自己,很想告訴她不需要那麼懂事的,可以哭可以鬧,允許自己犯錯和生氣,考試考不好也沒關係。

繼續後面的諮詢,我覺察到那時儘管我有很多的憤怒,但我表現出來的卻很安靜聽話。然而憤怒不會消失,它只是轉換成了另外的情緒—鬱悶、慪氣。我經常和自己慪氣,變現爲動不動就反省和自我攻擊。和家人慪氣時,我總是繃着臉一言不發,安靜得有些反常。有些孩子釋放憤怒的方式可能是任性、撒潑、叛逆,但這顯然是我很難做到的。我倒希望自己能這樣釋放出來。

循着蛤蟆和蒼鷺的對談,我瞭解了改變自己的前提是認識自己,唯有自己想要改變時才能真正改變。每個人都有兒童、父母及成人的狀態,三位一體,成人之所以痛苦,恰恰是因爲不在成人狀態。人生有四個座標,你選擇了什麼座標決定了你成爲什麼樣的人,“你好我好”是我們的終極奮鬥目標。最後的諮詢課上,我其實很想知道如何才能達到“你好我好”的狀態。

最後蒼鷺也給出來一些答案,比如充分了解自我,和自己的感情做聯結,這樣就能管理好情緒,發展自己的情智能力,實現從個體走向共生。糟糕的是,我似乎完全陷在了第一步,最後蛤蟆先生如願走出抑鬱狀態時,我又再次陷入焦慮。

我意識到自己好像沒有跟上後半程諮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溯過去上,時不時想起童年不快往事,最後成了我之所以變成這樣都是因爲我小時候有這麼多糟糕的經歷,然後一次又一次自證預言,給自己的逃避找藉口。我看到自己僞裝成一個受害者,又想用同樣的藉口去逃避真正的人生課題。

在我的成長經歷裏,這樣的時刻發生過很多次,這次我識破了自己的“騙術”,看到了逃避背後缺乏的是直面困境的勇氣。但我還是困惑,這勇氣從何而來呢?怎樣才能做出自我改變,用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諸多變故,我依舊在尋找答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小說,也是一本大衆心理學書。我沒有系統的學過心理學,有的僅是對心理學的些許熱情和對親子教育的關注,並在此基礎上對拓展區域的一些零散認知。但我仍然想以一個門外漢的角色談一談對這本書的理解。

蛤蟆先生因爲一系列的變故變得抑鬱起來,於是在好朋友的幫助下去看心理醫生蒼鷺。經過與蒼鷺的十多次見面,蛤蟆先生開始學會正視自己的問題,並在蒼鷺的幫助下,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做回了快樂的自己。

文章雖簡短,內容卻很豐富。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你認爲我會好起來嗎?”,諮詢師站定了,直視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其實心理諮詢師的作用便在於幫助諮詢者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直視自己過往所經歷的一切,找到根本原因,從而對症下藥。

如果我們理解了這些,就會發現,其實心理問題的解決,或者說情緒問題的解決,最終還是靠我們自己有改變現狀的勇氣和決心。第一步就是正視自己的過往。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和父母自我狀態。

所謂兒童自我狀態,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兒童來處理問題,比如遇到問題喜歡逃避;父母自我狀態即是把自己當成父母一樣來處理問題,比如像個法官一樣挑剔和教育別人,而成人自我狀態則是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三種狀態沒有絕對的好壞之稱,但我們只有處在成人自我狀態,才能更好的瞭解自我。

這些狀態和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非常大的關係。我們現在所存在的狀態是對過往經歷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經歷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這些經歷,這就好比同一父母所生的雙胞胎即使經歷相同,也會有不同的個性特徵,因爲他們對自己經歷的看法不同。

我們常說:三歲看老。一旦我們在童年的時候決定用什麼樣的態度和價值觀,我們就會在隨後的人生中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價值觀,變成我們存在的底層架構,於是我們便建構出一個世界,不斷確認和支持大腦裏的.信念和預期。換句話來說,我們把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自證預言”。打個通俗的比方,如果我們一直確信自己運氣差,就會發現,在經歷的所有事情中,我們都是運氣差的,即便有時候我們有可能中獎,也會因爲“某些原因”而與中獎失之交臂,而這種失去,大多與自己相關。

說了這麼多,最想表達的一點,就是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逃避,正視它,誠實的對待自己,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才能更好的處理,包括情緒問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3

這是之前無意間發現的一本好書,看完大約2小時。今天和大家分享它。

本書講蛤蟆先生狀態不好,朋友關心後認爲他病了,帶他去看心理醫生。蛤蟆與蒼鷺醫生的十次見面,最後治癒抑鬱症的故事。這本書能能讓普通讀者也能瞭解深奧的心理學理論,明白心理諮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讓經典童話《柳林風聲》的動物主角們演繹了一個心理諮詢療程的標準模板。這本書簡單概括爲:好的童年治癒一生。能治癒自己的只有自己。

以下是十次見面,可以看出蛤蟆先生心理上的變化。

1

蛤蟆先生的心理狀態:緊張、不安---但內心願意和諮詢師合作、試着找出悲慘的原因,以及能做什麼來改善這一切。在第一次面談後學到了一個道理:必須完成的事情,唯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總結語錄:

1.心理諮詢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詢師和來訪者都得出自自願。

2.爲諮詢負責的只能是你自己。

3.蒼鷺說:我無法保證事情一定會變好,但我可以承諾的是,我會對你傾注我全身心的關注,我也希望你對諮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們能一同努力,就能遇見積極的結果。

2

兩人的對話引出了蛤蟆先生的狀態是處於“兒童自我狀態”。

總結語錄:

1.兒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我們的基本行爲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換句話說就是一個成年人的行爲和感受都像一個孩子。兒童的基本情感:快樂、深情、憤怒、悲傷和恐懼。

2.在“兒童自我狀態”時,你會體驗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和壞的都有。你會再現過去的情形,再次體驗過去的情緒,可你學不到任何新的東西。

3.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關鍵線索,本我所在,本我相依。

3

蒼鷺和蛤蟆交談中,讓蛤蟆先生認識和理解“適應型兒童”,明白很多事情感到無助、無措時,學着調整自己的行爲來適應。

4

蛤蟆先生與蒼鷺談論自己的悲傷、抑鬱和憤怒的情緒,回憶起悲傷的童年。

總結語錄:

1.這次見面蛤蟆先生覺得比之前開心一點,睡眠好些了,而且多了一些做事情的興趣。這次主要是分析憤怒。(蛤蟆先生缺少的憤怒)憤怒本身是帶有攻擊性,但蛤蟆先生是用緩和的方式來釋放憤怒,讓別人幾乎覺察不到,這樣就不會讓任何人不安。

2.憤怒是和內疚感聯繫到一起:蛤蟆先生回憶起來一些事情,發現憤怒正在累積,強烈卻無力,無力是因爲他不確定他在對誰憤怒,或者對什麼事情憤怒,造成的結果是:他開始爲自己的憤怒感到內疚。

5

蛤蟆先生和蒼鷺討論適應型兒童,分析憤怒。

總結語錄:

1.如果你需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接,並理解這些情緒。

2.一個簡單的提問便能引發許多其他重要問題,這些問題對你的學習和領悟作用很大。

3.蛤蟆先生的父親是一個嚴厲而正直的人。母親很大程度受制於父親,把蛤蟆當一個小寶寶看待,即使長大了也是如此。

4.適應性兒童是改變了自己的行爲來應付嚴苛的父母,叫做“順從行爲”,其中就包括了同意,取悅,道歉,依賴,用這些行爲來抵禦父母的憤怒和攻擊。

5.兒童學習憤怒,有上百種方式。每個人都必須適應各自童年的特定情形,關聯着各種情感和情緒。

6

蛤蟆先生將獾的來訪、獾怎麼勸他退出董事會以及自己的感受一五一十都告訴蒼鷺。

總結語錄:

1.提到遊戲:PLOM:可憐弱小的我

2.蒼鷺解釋說獾處於“父母自我狀態”:包含了自出生起我們從父母那裏學到的所有價值觀和道德觀,還包含了對生活的評判標準,讓我們藉此判斷是非對錯。這些價值觀來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們行爲的人,他們的言行塑造了我們童年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對我們之後的人生產生影響。

3.“父母自我狀態”是什麼?“父母自我狀態”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別人。不管是哪種,你都是在用言行重複從父母那裏學來的觀念和價值觀,你會想證明給別人看,讓別人接受你的觀念和價值觀。這種確信無疑的狀態,就沒法給新知識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

(1)挑剔型父母:他們動不動就指責,焦慮得隨手會發脾氣,還想用不可能達到的標準來評判別人。

(2)養育型父母:能爲孩子提供情感指導,會給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能給孩子力量,讓孩子勇敢探索。

7

蛤蟆心裏有一些難過,但是他發現自身有變化--他的內心深處多了幾分力量,自覺精力充沛了些。心情變好了很多。

總結語錄:

1.蛤蟆先生沿着花園小徑,一邊走,一邊看,心情很好。

2.蛤蟆先生收到了河鼠和鼴鼠的午餐邀請。蛤蟆覺得天氣變好了,陽光每天都變得更溫暖了。開始能感受到外界萬物的存在了,對四周環境也非常敏感。會邊走邊檢視內心的感受。普通家常菜都會覺得很可口。

8

蛤蟆先生明顯比過去感到快樂。認識一種新的狀態:“成人自我狀態”。父母、兒童、成人狀態三位一體代表了人格的結構。

總結語錄:

1.成人自我狀態是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它讓我們能應對此時此刻的正在發生的現實狀況。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計劃、考慮、決定、行動,我們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處於這個狀態時,我們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能爲自己所用。會基於事實來決定要怎麼做。只有在“成人自我狀態”裏才能學到自我的新知識。

2.人們的痛苦和折磨都是自找的。

9

蛤蟆先生頭一次有機會面對一位專注的聽衆說出自己的人生故事。蒼鷺給蛤蟆先生介紹了什麼是“對世界的看法”。

總結語錄:

1.故事中講了祖父(人高馬大,相當有權勢)、父親(工作勤奮,上進心強,遵循着新教教規的職業道德,但是始終活在祖父的陰影之下,讓他不得不盡一切努力來證明自己的實力。父親很嚴厲,總是對蛤蟆不滿意、母親(對蛤蟆要慈愛得多,可她絕不會當着父親的面抱蛤蟆。父親在時,母親對蛤蟆就比平時嚴厲,讓蛤蟆感到內疚和擔憂。她也會陪蛤蟆玩,唱歌給他聽。

2.在敘述中,蛤蟆先生有機會全面回顧他的人生。他開始意識到,某些人,某件事在很多時間都是怎樣影響着他。他看到自己傾向於怎樣行事,也看到一個事件是怎樣引發另一件事。現在他漸漸獲得了一種能力,讓他在回憶時不再譴責自己。能知道時間之間的聯繫,能客觀地去看,不再感到內疚。換句話說:蛤蟆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並從中學習領悟。

3.如果我們都給自己童年的`某一天拍照的話,每個人的照片都會非常不同,不只是物理世界不同,而你內在的、包含着的情緒和情感的心理世界,那是通過你早年的經歷而形成的。童年的經歷如此強大、如此鮮活,便塑造了每個孩子對世界的獨特看法。

4.無論你對生活形成了怎樣的態度,你的行爲和幸福感都會受到影響。人要決心去改變。

5.“對世界的看法”一切的關鍵就在於那是人生座標。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用哪種態度和觀點,我們就會在隨後的人生裏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觀點變成我們存在的底層架構。

6.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座標並非靜止的狀態,而是動態的過程。你覺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別人是好的,那就得靠行爲和態度持續地對自己和別人展示出來。我好,你也好其實是一種發自內心信念的行爲,非常接近於人本注意的信條。信自己,信他人。

10

第十次:蛤蟆先生心情變好,會規劃未來,食慾回來了,睡眠也正常了。一切都越來越好,一切都回到正軌。不需要再來看心理醫生了。

這十次的會面,使蛤蟆先生逐漸在心理上得到成長和療愈,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積極、陽光。

變化:

1.第一次見面:情緒溫度計上打分是2分,現在是9分,其實可以打10分,但蛤蟆想給未來留些餘地,或許事情會變得更好。

2.第一次見面蛤蟆面癱看着很沮喪,現在卻顯得頭腦機敏、心情愉悅,神清氣爽,兩頰變紅潤,大眼睛也清澈明亮。

3.對他人的感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蛤蟆對朋友毫無興趣,也不關心他們在做什麼,現在蛤蟆對他們在做什麼很感興趣。

4.蛤蟆先生從依賴變成了對抗依賴,最終走入了獨立的狀態。

5.在諮詢中不僅要用頭腦去思考也要用情感去體驗。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爲,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過和自己的情緒做聯結。當蛤蟆對情緒的感受越來越清晰的時候或者說蛤蟆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會有成長的機會。

6.情感智力能讓蛤蟆在自我成長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遠,因爲它將帶蛤蟆從獨立的個體走向共生的關係。

如果你正好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或比不開心更嚴重的心情狀態,建議看看這本書。別人給你的是方法,能拯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4

故事概要:原本活潑開朗的蛤蟆先生突然變得情緒低落,整個人的狀態和以前都不一樣了,他的好朋友河鼠和鼴鼠在報紙上看到諮詢師蒼鷺的介紹,建議蛤蟆先生去和諮詢師蒼鷺交流試試。於是蛤蟆先生每週二上午去蒼鷺的諮詢室聊天,通過和蒼鷺的對話以及對話後的思考,蛤蟆先生漸漸探索自我、改變想法,脫離了抑鬱的情緒,重新振作起來,而且這時候的蛤蟆先生和抑鬱前的蛤蟆先生也大不一樣。

在蛤蟆先生和蒼鷺的諮詢溝通中,涉及了“兒童狀態”、“父母狀態”和“成人狀態”三個名詞。“兒童狀態”是指人對父母或其他人一直產生依賴情感,在面對、處理事務時運用自兒童時代形成的方式方法。兒童狀態還分爲“自然型兒童狀態”和“適應型兒童狀態”,後者是在幼小兒童時期爲了在強者父母手下生存而形成的一種狀態。處在“父母狀態”的人會經常性以強者、教育者的姿態對待他人,“挑剔型父母狀態”則會用指責、批評教育的方式,我覺得處在這種狀態的男性用現在流行詞來形容就是“爹味十足”;而“養育型父母”是用“我是爲你好”的態度對待他人。“成人狀態”相較於前兩者來說,是指能控制情緒、運用思考能力、理智地待人接物。未發生這一切前的蛤蟆先生處在“適應型兒童狀態”中,因爲他的父親一直以“挑剔型父母狀態”對待他,而他的父親去世後,蛤蟆先生的朋友獾(huan)也是處在“挑剔型父母狀態”的人,所以蛤蟆先生一直被這種愛挑刺、指責他人的人包圍。在接受了蒼鷺先生諮詢和幫助後的蛤蟆先生,理清自己的過往經歷和情緒,將自己調整到“成人狀態”,改變了從前對工作的看法,喚起了對朋友的關心和興趣。

蒼鷺在諮詢過程中通過詢問、引導蛤蟆先生思考、回顧過往經歷的方式,讓我聯想到Steve(史秀雄)在他的播客裏提及的課業故事。Steve說他有一門學科的考覈不是考試,是交一份論文,論文主題很特別,要求學生回顧自己出生以後的經歷並將這些經歷寫成論文。我當時聽到這段的時候,就覺得很別緻,也產生了寫寫自己的人生經歷的想法,然後這也就是想法,至今沒有動筆。不過後來我會在發呆的間隙裏回憶回憶之前發生的一些事情,結合當下自己處理事情的態度或方式,發現過往種種經歷對我現在的影響是有跡可循的。弗洛伊德主張的“原生家庭對人一生的影響”是真實的,但阿德勒提倡的“創造性自我即人可以有目的'的生活,有機會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合理的。從蛤蟆先生的經歷中,讀者可以發現這兩個理論共存且不矛盾。

書的後半段提到“自證預言”,關於這個概念我在《溝通的藝術》這本書裏也看到過。什麼叫“自證預言”呢?蒼鷺舉的例子是:如果蛤蟆先生認爲日子過得很糟糕,今天很難過,晚上喝了酒,大醉;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會頭痛欲裂、全身不得勁,這一天會繼續覺得糟糕。如此往復下去,就會像最初“預言”一樣,日子真的很糟糕。細想之下,“自證預言”帶有一定的心理暗示,潛意識中想法和態度會間接影響到人的行爲,這樣就彷佛冥冥之中命有定數一般,預言成真了。如此看來,雞湯文裏提倡的“每天清晨給自己一個微笑”、“對自己說你真棒”這些觀點,還真有一定的效果。

我特別喜歡閱讀過程中發現在讀的書裏內容和以往讀過的書、看過的文章、觀過的影視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雖然有着種種聯繫是正常且合理的,但當我自己發現這些相似點後會收穫微妙的成就感和喜悅,有一種畫面感:在我的腦海裏,各種亂糟糟記住的東西慢悠悠、顫巍巍地伸出一根細線,鏈接在一起,接着知識地圖一點點的顯露出輪廓。這樣的發現也讓我之前因爲“讀過書卻無法寫出滿意的讀後感”、“讀過書後記不住具體語句與內容”、或者“無法向他人介紹我讀過的書籍”這些情況,產生我讀了書卻什麼都無法獲得的焦慮感得到緩解。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的人物設定是沿用英國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童話書《柳林風聲》裏的人物,因爲前者在書裏提及了蛤蟆先生一段偷車、入獄、逃獄等驚險刺激的經歷,可都是一筆帶過,於是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準備之後閱讀《柳林風聲》一探究竟。巧的是,在新關注的公衆號裏有一篇文章中,作者曉雪引用了《柳林風聲》中的一段話:“文學、童話,在邏輯上都是寫的另一種生活。尤其是文學裏的童話,是鼓勵着人們不要只在真實的生活中來回徘徊,看盡瑣碎,那實在是很容易日漸狹小,日漸短淺,日漸猥瑣。”我很是喜歡,這不也是閱讀的妙處嗎?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5

前言

蛤蟆先生也許是很多人羨慕的樣子,家裏有個大莊園——蛤蟆莊園,是個富二代,不愁吃穿,愛開跑車,還非常幽默,是朋友們的開心果。風度翩翩、多金帥氣也許就是他的代名詞。但是他卻——抑鬱了。原來光鮮亮麗只是表象,內心有多麼脆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最後在蒼鷺醫生的幫助下,慢慢地重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不斷認清自己、接納自己、改變自己

聽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時,還是在很久以前,聽名字,有點像類似兒童繪本的兒童書籍,而事實上,其實這是一本非常深刻的,針對成人的心理療愈書籍。

分享下書中的兩個比較印象深刻的觀點:

Part 1

人生的3個狀態

書裏說到,一個完整的人生有三種狀態,分別是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和成人狀態。

這裏說的兒童、父母與成人,並不是指時間維度

這是三種不同的心理狀態,而這三種狀態分別有兒童、父母、以及成人的特點

1.1 什麼是兒童自我狀態?

行爲和感受表現得像個孩子,有時候笑得像個孩子,或者像孩子一樣委屈,指的就是如此。兒童自我狀態是由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包括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比如:快樂,深情,憤怒,悲傷,恐懼。

當一個人處於兒童自我狀態時,會下意識的進入到童年時期的狀態,例如小時候面對父母的批評責備等,悲傷委屈的情緒一下子就涌現出來,下意識用童年時的習慣作出反應。在這種狀態下,他會本能地順從和依賴他人,就像順從和依賴父母一樣。

1.2 什麼是父母自我狀態?

行爲表現得和父母一樣,愛批評人,憤怒,嚴厲。對別人說教,對別人管束,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方法行事等等

處在父母自我狀態的人,總是喜歡挑剔別人,甚至挑剔自己。當一個人處在父母狀態時,會利用兒時父母對我們自己說教時,傳授給我們的認知和價值觀,來想方設法讓別人接受我們的想法。

1.3 什麼是成人狀態?

成人狀態,指的是此時的自己非常冷靜、理性。沒有陷入童年的傷感等情緒,也沒有陷入說教的父母狀態。我們此時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較理性的看待問題。

這三個狀態並沒有好壞之分,僅僅是代表一個人此刻的狀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成人狀態,人在理性的狀態下,才能學習到新東西,接受新的事物。而在其他兩種狀態下,往往對新事物是排斥的。

1.4 怎樣才能進入成人狀態呢?

認識你自己。你需要不斷思考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到哪裏去、你該如何才能到那裏去。

想清楚明白之後,你知道自己想變成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做什麼事情。這樣你的頭腦和行動都會重歸平靜和理性,重新獲得力量

祝願你我,都能用“成人的狀態”去面對自己,成就自己。

Part 2

人生的4個座標

人生的四個座標,你選擇的座標決定了你成爲什麼樣的'人,“你好我好”是我們奮鬥的終極目標。

書中提到了兩個問題:

你是怎麼看自己的?你好嗎?第二個問題是:你是怎麼看別人的?他好嗎?

由這兩個問題衍生出了四種人生座標

2.1 我好,你不好

他們習慣於責怪他人,覺得別人不如自己,具有天然的優越感,這種性格屬於比較偏執的人格,通常出現在機構同事之間,上下級間,這種人格的偏執,嚴重時會導致殺人或傷人,或者是自殺,這種性格的人一般是不會抑鬱的,他自殺是出於“衆人皆醉我獨醒”的這種心理定位。

2.2 我不好,你好

此類人自我價值感比較低,習慣於自責,貶低自己,這種性格的人,還處於一種悲傷的兒童狀態,容易出現抑鬱和自殺,這種座標的人格和“我好你不好”的人格處於相愛相殺的狀態。

2.3 我不好,你也不好

處於這個座標的人更確切來說是“犯罪者”,既自卑又自大,既自我貶低也攻擊他人,情緒反覆無常,很容易產生報復社會的行爲。

2.4 我好,你也好

這不僅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選擇和承諾。你相信自己是好的,更相信別人是好的,通過行爲和態度,持續對自己和別人展現美好。

這句話,我們也可以用特蕾莎修女的一句經典名言來理解:

“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別人。愛生命裏一切需要愛的事物,無需理由。哪怕生命微小到只是一根細小的燈芯,燃燒了,就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甚至,你還可以嘗試去照亮一個世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書筆記6

一、只有當事人自己願意,心理諮詢纔會開啓和奏效

尊重每一個人是否主動尋求改變和接受心理諮詢的意願。這代表的是,不管別人怎麼說,你還是可以痛苦。如果沒有準備好,你就保留現在的狀態好了。

要承認這一點本身就需要勇氣,更何況是面對一個抑鬱的來訪者。在書中,諮詢師蒼鷺第一次和受訪者蛤蟆先生見面,仍然堅定地承認這一點,不把他當成一個弱者對待。

“誰痛苦誰改變,誰改變誰受益”。在首次會談結束後,蛤蟆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開始諮詢。臨走前他還是有許多疑惑與不安,於是問諮詢師:“你認爲我會好起來嗎?”此時蒼鷺直視着他的眼睛說: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我無法保證事情一定會變好,但我可以承諾的是,我會對你傾注我全身心的關注......但歸根結底,這一切都取決於你。”

關於心理諮詢中共同因素的研究也發現,對於諮詢本身的期待與希望,可以解釋諮詢效果中的15%,這算是非常大的比例了。

二、我們經常處於兒童或父母自我狀態,而很少保持成人狀態

不快樂的根源也許是自己依舊處於兒童狀態以及偶爾處於父母狀態,而不是處在所謂的成人狀態,導致無法自己快樂起來。

1、兒童自我狀態,指我們的行爲和感受都像一個孩子,不同於“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樣”,它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蹟搭建而成的。幼年時將剛出生就具備的幾種基本情感抓緊發展演化變成更微妙、更復雜的行爲,這些行爲感受融爲了自我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的一生。

簡單點說,就是我們在長大後,依舊自動做出和小時候一樣的反應,童年時的情感和行爲處理模式和小時候一樣,然後再次體驗到童年時候的感受,這種感受好的壞的'都有。許多感受與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有關。

2、父母自我狀態,就是表現的如同自己的父母,基本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別人,用言語重複從父母那學來的掛念和價值,會很想證明給別人看,讓別人接受你的觀念和價值觀。

父母狀態就讓自己猶如一個法官,一直在控訴別人,給他們定罪,然後懲罰他們,有時候甚至是自己判定自己的罪,譴責自己,但這些都是處於父母狀態。

3、成人自我狀態,是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兒童狀態和父母狀態都有情緒化的地方),它讓我們能應對此時此地正在發生的現實狀況,而不是重複兒童時的自動反應或是重複父母的處理方式。

在成人狀態下,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爲自己所用,行事可以理性而合理,能夠思考當下的事情,評估自己的行爲,或者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馬上駁斥。

(注:思維導圖引自豆瓣用戶“陌上花花兒開”)

三、是我們自己在潛意識裏選擇了不快樂

這類似於阿德勒的觀點:我們無法改變痛苦的經歷本身,但可以選擇改變看待經歷的看法。當蛤蟆責怪身邊的人如何錯待他、讓他不快樂的時候,心理醫生蒼鷺卻指出:沒有人能讓你不快樂,是你自己選擇了讓自己不快樂。

說到底,是我們自己選擇了自己的感受。我們選擇了憤怒,我們選擇了悲傷。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一個人怎麼能進入你的腦袋,強迫你產生任何情緒?那纔是真的不可能。別人或許會影響你說服你,可最後,是你自己在決定要選擇什麼樣的感受。請記住,“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看清這一點,才能逃脫我們給自己判下的、心理上的無期徒刑。

所以讓我們不再譴責自己的方式是,自己能找到事件之間的聯繫,能客觀地去看,並從經驗中學習,而不再只是陷入情緒的泥沼,感到無力、內疚和懊惱,慢慢地,我們就會開始理解爲什麼有些事情會以那樣的方式發生,以及它帶來怎樣的影響。換句話說,我們可以通過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深入記憶之流,並從中領悟和學習。

四、警惕自己完全不自知的“自我預言”和“心理遊戲”

“自證預言”是指一旦我們在童年時決定了用怎樣的態度和觀點,就會在以後的人生裏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樣的態度和觀點影響了我們的選擇行爲,構建了我們的底層架構,我們通過不斷確認和支持這些信念和預期,通過控制事情的發生,從而確保預言會成真,確保自己的世界和預期一樣。

就比如,某些人確信自己是不幸的,他隨時可以給你報出一連串他遭遇過的不幸的事情,有些人會忽略美好的時光而選擇性的記憶那些悲傷和不開心的事情。又比如某些人確信自己不夠優秀,陷入自卑與自責,或者說是困在“我不好,別人都好”的自我預設裏,所以潛意識裏做的行爲都是爲了印證這樣的預設,形成“贏了預言遊戲,輸了自己”的狀態。

“心理遊戲”是指在每個人的人生座標裏,爲了達到必然後果(自證預言)而採取的行動。最出乎意料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於自己正在進行的“自我預言”和“心理遊戲”完全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