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物理讀書筆記[優]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理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物理讀書筆記[優]

物理讀書筆記1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張思明老師的《用心做教育》,感觸頗深,我爲張老師那種對學生對教育博大精深的愛所折服,驚歎張老師30年教師生涯的傳奇經歷,感佩張老師所取得的豐碩教育成果。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多麼樸實的一句話。這是張思明老師給我最好的啓發,也是我最大的收穫。我從事教育工作已經一年多了。當我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用心做教育了嗎?我有了深深的感悟:只有傾注真實情感的教育,纔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師應該時時提醒自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孩子是我的”,這樣,對於學生做出的種種事情,才能採取比較客觀公正的處理方法。教師要有一顆包容的心,既要包容學生的優點和成績,更要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

我們的工作很苦很累,也許很少能感到它的樂趣所在,但是我們仍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去努力工作,用愛心去幫助學生,用真心去打動學生,用百分之二百的心血去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感化我們的學生。通過我們的真情談話,揚起學生理想的風帆。用教師的真愛和點滴話語,不斷敲擊學生心靈的.鍵盤。也許我們的努力和話語在短期內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人心總是肉長的,我想日久天長,我們的學生總會由漫不經心到提高精神,由面無表情到有了笑容……

教師傳授的知識可能很快被遺忘,但教師做人、做事的態度,教師的人格卻常常對學生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用語言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不如力求用自己的行動,讓學生悟出做人和治學的道理。用心和用力是不一樣的。用心就是要努力認識、感悟教育的規律,努力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轉變成自己的教育實踐,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不僅看成是一項事業,而且是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斷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用心去聆聽學生的心聲,用心去觀察品味教育現象,用心去感悟教育中的規律、用心去施展教育的智慧,用心去創造學生髮展的廣闊空間,用心去實踐育人的過程等,均源自‘用心’。用心做教育方能留心觀察、細心品味;用心做教育方能專心實踐、恆心堅持;用心做教育方能達高致遠、榮辱不驚;用心做教育方能童心未泯,擁有愛心;用心做教育方能心懷感激、胸襟坦蕩;用心做教育方能展示自我、感悟生命。

張老師作爲一名教學能手,在教學上取得的成就更讓人羨慕,通過閱讀它的數學教學的諸多方法,我體會如下:

首先是我們自身的專業素質要過得去。以前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這個說法對現在和未來的教師已經不夠了。“桶”裏的水畢竟是“死水”,如果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會大大降低。作爲跨世紀的教師,我們要想辦法去開鑿並擁有“一眼泉”。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孤立的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搞花架子,而應該從教學內容出發找到學生的興奮點,旁敲側擊,從點到面,提倡發散思維,提供多種解法,擴大題型量,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深入學生,聽取他們的意見,那就會事半功倍。

其次是情感交流,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在與學生談心時,通過觀察學生的舉止言談,瞭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在與學生談話時要平等對話式的,多點鼓勵、少些責備,以便有針對性地教育他們。當學生有了進步時,應予以肯定的讚揚,鼓勵他們更上一層樓;當學生犯錯誤時,應與他們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幫助他們制訂改正的措施;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應該深入瞭解學生情況,幫助解決,從而使學生感到我們老師是可依賴的。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真誠地熱愛學生,才能激發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信任和親近,使學生對你所傳授的知識感興趣,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再次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思想教育。現代國小生見多識廣、思想活躍,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唯老師是從,常常將不合己意的灌輸拒之於心扉之外。所以老師要事事和學生同甘苦,參與到學生裏面去,指導他們,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拋棄那種反映出“師道尊嚴”的上對下的說教,尊重、關心和愛護每個學生,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師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況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溝通思想,增進雙方的相互瞭解、相互信任,從而在平時的課堂中互相配合,教學相長。

教育是心心相應的活動,是需要愛、需要尊重與理解的過程。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相信我們的真誠和良苦用心會換來學生的進步的。

物理讀書筆記2

這個學期我認教期間認真學習《國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結合自己二十七年的國中物理教學工作,對實施新課程談幾點學習體會。

一、教師要轉變教育新觀念。

1、轉變學生學習觀。過去傳統的教育只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教學是圍繞教師轉,教師教什麼學生聽什麼,學生根本沒有主動性,學生缺少體驗。新課程要求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積極建構者,應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特徵,讓他們得以充分發揮,並要轉變傳統的教師中心觀念。

2、教師要增強課程意識。長期以來,課程開發是遠離教師的,教師只是課程的解釋者和實施者,導致教師不關注課程,缺乏課程意識。教師在課程開發過程中始終處於被動地位。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培養課程意識,主動參與課程的開發。

3、教師要培養實施綜合課程的能力。如:學習到“能源問題”時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擁有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具備廣博的知識,而不能以傳統的分科課程實施方式去解釋和推行綜合課程。

作爲一線的物理教師,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視課改,注重對新課標、新教材的學習與研究,把握新課改的精髓,纔有可能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平時的教學。

二、教師要用三維目標進行反思教學,促進教與學方式改革。

1、要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着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新課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在構建物理課堂教學結構時,應以三維教學目標爲指向,以科學方法爲指導,創設物理情景,提出適當的問題、開展有控互動的教學程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着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例如,在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教學中要突出定律建立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感悟到科學的研究方法,瞭解這個定律發現是幾代科學家堅持不懈努力結果,從而實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

2、要重視實驗和探究教學,多給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三維目標能很好的實驗教學中得到體現。因此,教師平時教學過程中一定重視教材中的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課外小實驗),新課程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而科學探究是新課程的亮點,教師要把實驗教學作爲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由於各個地方、各個學校實驗器材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教師必須利用身邊器材。

給學生創造條件(如在槓桿的實驗中,我用教室裏的掃把做實驗,在探究流體與流速關係時讓學生自備硬幣和紙張),體現生活中物理實驗的思想。另外教師要將以往的教師演示實驗爲學生的分組實驗,把驗證實驗改爲探究性實驗,其目的是爲了多給學生動手機會和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教師要做好平時的教學五認真工作,特別是要做好備課和上課工作。備課不能只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學生主要圍繞備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備學生的知識基礎,備學生的經驗基礎和生活關注點,備學生的能力和興趣等內容展開的,還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師採取多種教學評價方法,發展好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個性差異。

要改變過去終結性評價的理念,把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不強調它的甄別與選拔功能,重視學生在活動、實驗、製作、討論等方面的表現,不要以書面考試作爲惟一評價方式,可以採用檔案袋的方法,採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和家長點評等評價方法,在評價時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要關注學生間的個體差異,總的一句話,評價是爲了激勵學生的發展,沒有客觀、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新課程物理教學的順利實施就沒有保障。

物理讀書筆記3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的一門科學。物理學既是一門實驗科學,又是一門具有嚴密邏輯體系和數學表述的理論科學。物理學從早期萌芽到近現代的發展,都以它的豐富的方法論和世界觀等充滿着哲理的物理思想,影響着人的思想、觀點和方法。因此,物理是一門帶有方法論性質的科學。”

正是因爲物理有着以上的特點,而國中生的思維主要還是感性認知爲主,理性認知爲輔,基於這兩個事實,就決定了物理的教學必須講科學、講嚴謹,講邏輯。物理概念和規律是物理的嚴謹性、邏輯性的最基本的體現。否則,學生會出現科學性錯誤、結論表述不夠嚴謹、過程分析思維混亂沒有邏輯性,學生越聽越亂,學習教學效率低下,長此以往導致學生養成脫離實際、浮躁不求甚解、生搬硬套的.習慣。

“物理概念和規律有以下特點,物理概念和規律是感性和理性的結合,是物理學體系的基礎……物理概念和規律的重要性有以下表現,培養能力、開發智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助於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和提升……物理概念來源於實驗和事實,並經過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產物。物理概念是人們在分析和觀察了一系列事實及實驗,抽象概括出了一系列具體現象的共同特徵,從共同特徵中抓住了其本質特徵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物理概念是來源於實驗和事實,並經過高度概括、抽象的產物。物理概念的建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國中生已經開始以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但水平還很低,處於經驗型向理論型過渡的時期,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是學生由感性認知上升爲理性認知的必由之路。物理還年反映物理事實的本質,是進入理性認識的第一步,在物理教學中,如果沒有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是認識上升到理論階段,物理事實瞭解得再多,也是沒有作用的。正是由於物理現象的複雜性和物理概念的特殊性、深刻性和抽象性,讓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認識不夠深刻,所以教師要採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比較、綜合、歸納、演繹、推理,把本質特性從非本質特性中抽象出來,從而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和昇華。

總之,物理概念和規律教學既是物理知識教學的核心內容,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物理概念和規律是物理學體系的基礎,在物理教學中,使學生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律是教師的基本任務。

物理讀書筆記4

20世紀上半年,愛因斯坦用相對論描述了空間和時間的運作方式,玻爾則用量子理論描述了物質的量子特性。20世紀下半葉,物理學家沿着這兩大理論指引的道路,展開了對宇宙構造與微觀基本粒子的探索。本節就是描述物理學家們關於宇宙結構研究的成果。

對宇宙的認識,是自人類產生以來從未停止的思考。“天似蒼穹,籠蓋四野”,是國人的總結。直觀來看,地在下,天在上,人在天地之間,是基本的人類理解圖式。《道德經》講: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其中的道大,是老子對先天地生的神祕宇宙的理解。在實驗、測量、計算和嚴格的推導之前,科學首先是一種視覺活動。科學思想得益於以新的方式“看”事物的能力。那麼,對宇宙的看法,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

最初的看法是,天與地被一分爲二,這種看法在世界各地許多神話中出現。接下來的看法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爲我們感到太陽、月亮和星辰都圍繞着我們轉。地球是一塊圓形的大石頭。在畢達哥拉斯、亞里士多德眼中就是如此。

再接下來的看法是,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中心是太陽。哥白尼是這一看法的先驅。

人類的看法還在不斷的進步,很快,我們發現太陽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恆星,太陽系也不過是不計其數的星系中的一個,相對於更爲廣闊的銀河系,太陽僅是滄海一粟。20世紀30年代,天文學家對星雲進行精確測量後發現,銀河系本身也只是衆多星系中的一顆塵埃。

從太空軌道上哈勃望遠鏡傳送回來的照片上,我們看到了一張佈滿黑點的照片,那每一個黑點都是一個星系,每一個星系都存在有無數個像太陽一樣的恆星,每個恆星周圍都有行星圍繞。

這片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並非一馬平川,而是彎曲的,就像波浪起伏的海綿一樣。望着這片無邊無際的大海,我們目前所知道的的是,這個佈滿星系、充滿彈性的浩瀚宇宙是大約150億年前,由一個極熱極密的小星雲演化而來的。它誕生時,就像一個乒乓球,大爆炸後一直膨脹,並且到今天還處在不斷膨脹之中,未來是什麼樣子,現在還不得而知。

佛經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此言是說,宇宙的奧妙,都藏在一朵尋常的花中。以此觀點,一個原子就是一個宇宙,一個星體也是一個宇宙。從上文所描述的我們對宇宙結構的.看法的演變過程中可以知道,由原子構成分子,由分子構成物質,由物質構成星體,由星體構成星系,由星系構成星團,由星團構成宏觀宇宙。宇宙結構的這種層次性,使我們從地球中心的狹隘認知中走出來,開始真正體會“一花一世界”所深藏的妙義。

從地球向外空擴展,宇宙的天體系統分別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以及由星系構成的星團。恆星和星雲是最基本的天體。太陽系中共有8大行星(原來構成9大行星的冥王星已經降爲矮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衛星繞轉。地球有一個衛星:月球;土星衛星最多,已經確認的有17顆。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都圍繞中心天體太陽運轉,構成太陽系。整個太陽系的直徑約爲120億千米。

太陽系外,大約有25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和星際物質構成銀河系,銀行系的直徑約爲10萬光年,位於銀河系的太陽距離銀河系的中心約3萬光年。銀河系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天際,現已觀測到類似於銀河系的天體約10億個。

而由這些巨大星系構成的星團,現已發現有上萬個。每一個星團約有萬餘個星系,直徑達上千萬光年。由若干星團構成的天體叫超星系團,其直徑可達數億光年。

目前,人類天文觀測範圍已經拓展到200億光年的廣闊空間,它稱爲總星系。時間尺度不斷擴展,是我們對所觀察到的宇宙結構的總印象,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現在還不清楚。科學家們認爲,宇宙還處在不斷的膨脹之中,形象的說,宇宙正處在少年時期……由此看來,我們人類在宇宙之中,只能算是微塵當中的微塵,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珍惜自己那眨眼即逝的生命呢?

物理讀書筆記5

一、轉變觀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爲素質而教”。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得正確關係,樹立“爲人得可持續發展而教”得教育觀念,完成從傳統得知識傳播者到學生髮展得促進者這一角色轉變。這是各學科教師今後發展得共同方向。在“以學生髮展爲本”得全新觀念下,教師得職責不再是單一得,而應是綜合得、多元化得。

二、終身學習,優化知識結構

物理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得自然學科,它要求物理教師具有豐富得物理知識和相關學科得知識,在專業素養方面成爲“一專多能”得複合型人才。新課程對物理教師得知識結構和能力都提出了新得要求,教師要通過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隨着科技得發展,物理研究得最新成果不斷涌現,並不斷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師要學習這些新知識,完善自己得知識結構;新課程注重物理得教育功能,主張通過物理教育對學生進行素質得培養。但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得影響,多數物理教師在人文素養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師要學習人類社會豐富得科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得人文素養;新課程對物理教師還提出了新得能力要求,如要具有與人交往合作得能力、教學研究能力、信息技術與教材得整合能力、課程設計與開發等能力。

在新課程內容框架下,絕大多數教師由於知識得綜合性與前瞻性不足,難以獨自很好地完成對學生課題得所有指導工作,要求教師之間必須建立起協作得工作思想。從僅僅關注本學科走向關注其他相關學科,從習慣於孤芳自賞到學會欣賞其他教師得工作和能力,從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到和其他教師一起取長補短。

在新形勢下,教師第一次處於被學生選擇得地位,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得知識結構,將終身學習內化爲自學行爲,時刻保持學習、研究、反思、發現、探究、創新及總結得態度,力求成爲一個學識淵博、具有紮實得基礎知識和現代化信息素質得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爲本,創新教學模式

俗話說: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得知識獲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養,不能單一種固定得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涉及知識、教師和學生三大要素,教與學是一個共同發展得動態過程,應明確教學過程得複雜性,綜合三大要素,權衡利弊,博採衆法之長,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既要改革創新,又要着眼實際,積極參與創設啓發式、開放式、範例式、合作式得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中,智力因素得開發並不是素質教育得全部,學生得學習目得、興趣、意志、態度、習慣等非智力因素是推進教學進程與實現教學效果得動力系統,對學生得學習過程起着發動、維持、調節得作用。在授課中重視物理實驗和物理知識得講授,結合介紹物理學家得故事,物理趣聞和物理史料,讓學生了解知識得產生和發展,體會物理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得作用;善於對比新舊知識得不同點,引發認知衝突,培養學生得質疑習慣,引導學生尋找當前問題與自己已有知識體系得內在聯繫,強化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最後還應通過比較、分類、類比、歸納演繹和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方法,向學生展示知識得來龍去脈,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物理讀書筆記6

書中介紹有關“折射定律”發現的歷史故事,以及我從書中領悟到的一些道理。

折射定律是萊頓的力學教授斯涅耳發現的。他從未公佈他的發現,但是,惠更斯和伊薩克。沃斯兩人聲稱曾審查過斯涅耳的手稿。他以不方便的形式把折射定律敘述如下:在相同的介質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餘割之比總是保持相同的值。由於餘割和正弦成反比,這個敘述等價於現代形式就很明顯了。迄今就我們所知,斯涅耳沒有試圖作這個定律的理論推導,但是他用實驗驗證了它。像在現代書本中看到的那種正弦定律,是笛卡兒於1637年在他的《屈光學》一書中作出的。他沒有提到斯涅耳,可能是他自己獨立地發現了這個定律。笛卡兒沒有做實驗,但他從如下的假定理論上推導了這個定律:

(1)光速在較密的介質中較大(現在知道,這是錯誤的);

(2)在相同介質裏,這些速度對各種入射角都有相同的比率;

(3)在折射時,平行於折射面速度分量保持不變(現在知道,這也是錯誤的)。這些假定不大可能是正確的,這引起了數學家費瑪和其他人着手去證明它。費瑪從下述假定推出了這個定律,即光以最少的時間從一種介質的某一點傳播到另一種介質的某一點,而且在較密的.介質中光速較小。

科學就是這樣,不斷地有人提出質疑,又不斷的推動理論的完善和進一步發展,人們總是走在趨近真理的道路上,在這條道路上會有曲折,但整個人類的步伐是不斷向前的。折射定律最終的提出者笛卡兒在三個假定理論上推導出了折射定律,但是在他假設的理論裏面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雖然得出了符合事實的結論,但是推導過程還是有待商榷的。這個也告訴我們任何一項定律的得出,只有實打實的數學推導或者切身的實驗觀察、總結和推理得出的結論才更真實更可靠。總之,物理是門講求嚴密和嚴謹的學科,不僅學習物理要如此,對待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更需如此,要不停的鞭策自己認真把每項工作做好,不管是簡單的工作還是複雜的工作,都不能掉以輕心、疏忽大意,時時刻刻保持嚴謹的生活和工作作風。

物理讀書筆記7

物理課程教育的核心是要學生獲取物理知識和實際能力,達到相應的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學習是學生自己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物理科學的學習就是這樣一個能動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描述事物、提出問題、闡明解釋,驗證這些解釋並與其他同學交流這些觀點,由此學生們構建起過硬的科學知識體系,用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學習怎樣清晰的交流並建立起批判的、邏輯的思維技能。

要使學生的物理課程學習達到這一目標即實現課程教學的價值,物理課程評價的過程就顯得極爲重要。

物理課程評價的目的與功能

㈠目的:讓學生成爲一個主動的探索者和學習者,一個訓練有素的思考者。

㈡功能:

⒈診斷性功能

物理課程評價的診斷性功能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具有強烈的指導性作用。

⒉調節性功能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物理課程評價,其反饋信息不斷的對施教者起到一個參考系的作用。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物理課程評價,施教者可以在物理課程中對已有的`教學方案設計和實施過程不斷作出調整,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更接近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評價的反饋信息對於學生充分利用課程學習以獲取知識和能力具有獨特的指導作用。

⒊激勵和反思功能

⒋鑑定和選拔功能

選拔不同特長的學生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向發展,正體現了教育的平等。社會發展需要多規格、多層次的人才,公平合理的選拔的選拔人才是社會進步的標誌。

課程改革要求我們面對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要否定學生間客觀存在的差異,不同的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習成效是客觀存在的。既然學生的學習存在如此多的差異,那麼對每個學生的物理學習給予公正的、實事求是的評判是完全必要的,這將幫助學生總結學習活動的成績,找到差距,爲繼續發展確定努力的方向。

因此,現代物理課程評價目標就是要突破重接受輕發展、重積累輕創造的評價傾向,使物理教學和學習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健康發展。

物理讀書筆記8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張思明教師的《用心做教育》,感觸頗深,我爲張教師那種對學生對教育博大精深的愛所折服,驚歎張教師30年教師生涯的傳奇經歷,感佩張教師所獲得的豐碩教育成果。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可以到達這個境界。”多麼樸實的一句話。這是張思明教師給我最好的啓發,也是我最大的收穫。我從事教育工作已經一年多了。當我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用心做教育了嗎?我有了深深的感悟:只有傾注真實情感的教育,纔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師應該時時提醒自己:“假設我是孩子,假設孩子是我的”,這樣,對於學生做出的種種事情,才能採取比較客觀公正的處理方法。教師要有一顆包容的心,既要包容學生的優點和成績,更要包容學生的缺點和缺乏。

我們的工作很苦很累,也許很少能感到它的樂趣所在,但是我們仍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去努力工作,用愛心去幫助學生,用真心去打動學生,用百分之二百的心血去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感化我們的學生。通過我們的真情談話,揚起學生理想的風帆。用教師的真愛和點滴話語,不斷敲擊學生心靈的鍵盤。也許我們的努力和話語在短期內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人心總是肉長的,我想日久天長,我們的學生總會由漫不經心到進步精神,由面無表情到有了笑容……

教師傳授的知識可能很快被遺忘,但教師做人、做事的態度,教師的人格卻常常對學消費生深遠持久的影響。用語言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不如力求用自己的行動,讓學生悟出做人和治學的道理。用心和用力是不一樣的。用心就是要努力認識、感悟教育的規律,努力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轉變成自己的教育理論,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不僅看成是一項事業,而且是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斷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用心去聆聽學生的`心聲,用心去觀察品味教育現象,用心去感悟教育中的規律、用心去施展教育的智慧,用心去創造學生開展的廣闊空間,用心去理論育人的過程等,均源自‘用心’。用心做教育方能留心觀察、細心品味;用心做教育方能專心理論、恆心堅持;用心做教育方能達高致遠、榮辱不驚;用心做教育方能童心未泯,擁有愛心;用心做教育方能心懷感謝、胸襟坦蕩;用心做教育方能展示自我、感悟生命。

張教師作爲一名教學能手,在教學上獲得的成就更讓人羨慕,通過閱讀它的數學教學的諸多方法,我體會如下:

首先是我們自身的專業素質要過得去。以前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這個說法對如今和將來的教師已經不夠了。“桶”裏的水畢竟是“死水”,假設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會大大降低。作爲跨世紀的教師,我們要想方法去開鑿並擁有“一眼泉”。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孤立的營造活潑的課堂氣氛,搞花架子,而應該從教學內容出發找到學生的興奮點,旁敲側擊,從點到面,提倡發散思維,提供多種解法,擴大題型量,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深化學生,聽取他們的意見,那就會事半功倍。

其次是情感交流,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在與學生談心時,通過觀察學生的舉止言談,理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在與學生談話時要平等對話式的,多點鼓勵、少些責備,以便有針對性地教育他們。當學生有了進步時,應予以肯定的讚揚,鼓勵他們更上一層樓;當學生犯錯誤時,應與他們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幫助他們制訂改正的措施;當學生遇到困其次是情感交流,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在與學生談心時,通過觀察學生的舉止言談,理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在與學生談話時要平等對話式的,多點鼓勵、少些責備,以便有針對性地教育他們。當學生有了進步時,應予以肯定的讚揚,鼓勵他們更上一層樓;當學生犯錯誤時,應與他們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幫助他們制訂改正的措施;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應該深化理解學生情況,幫助解決,從而使學生感到我們教師是可依賴的。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真誠地熱愛學生,才能激發學生對教師的尊敬、信任和親近,使學生對你所傳授的知識感興趣,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再次有必要對學生進展經常性的思想教育。現代國小生見多識廣、思想活潑,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唯教師是從,常常將不合己意的灌輸拒之於心扉之外。所以教師要事事和學生同甘苦,參與到學生裏面去,指導他們,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拋棄那種反映出“師道尊嚴”的上對下的說教,尊重、關心和保護每個學生,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師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況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溝通思想,增進雙方的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從而在平時的課堂中互相配合,教學相長。教育是心心相應的活動,是需要愛、需要尊重與理解的過程。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相信我們的真誠和良苦用心會換來學生的進步的。

讀了雷x、王x慶主編得《新課程理念下得國中物理創新教學設計》一文後,我深受啓發,知道了物理教學要表達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得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學生得探究活動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化。課堂教學要以人爲本,要充分發揮學生得積極性和主動性。

物理讀書筆記9

我一直認爲,物理和藝術是沒有交集的,它們的相碰不過是機緣巧合罷了。而我卻沒想到,這本書帶我走進了一個別樣的物理世界和藝術殿堂。

作者施大寧以一種抽象的意識,將每一章的內容用極其生動簡略的語言進行概括,例如“硬幣的兩面”、“持久的革命”等等。作者以藝術的表現形式解釋複雜的物理原理,用直觀的圖片來進一步闡釋抽象的道理。

美術畫作中有遠近事物的區分,因此藝術家對畫布上物體的大小就要好好斟酌。在解釋這個原理時,書中以著名畫家拉斐爾的作品《雅典學院》爲例,首先對畫中衆多人員站位做簡單的介紹,然後深入的比較遠近人物在位置擺放上的差別。簡練的語言,絕妙的圖釋,讓我這個文科生很快理解這種抽象的物理原理。同時也讓我明白,一幅看似簡單的畫裏原來深藏玄機,那些生活中我們看似簡單的事情,往往蘊含着深刻的科學道理。

施大寧兼以物理學家和藝術家的`視角,相互平行的闡述了人類圖像建立的發展歷程,以及對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時間、空間和光)的認識,讓普通人也能體會到物理的藝術之美。

這本書使我看到物理與藝術相得益彰的和諧之美。

物理讀書筆記10

你知道加速度定律嗎?你知道發電的現象如何產生的嗎?

平時我們經常玩的無線遙控模型車的工作原理嗎?你別看它的發動機很小,但是它們的`速度卻是快的驚人呢!這是因爲重量越小,加速度越大。假設一個物體的初速度是1M/S, 2秒後變成2M/S,因此這個物體的加速度就增加了1M/S,通過不斷的加速度,物體的前進速度也就不斷提高了。

雨天打雷閃電的時候,爲什麼轟隆隆的雷聲會讓房子也瑟瑟發抖呢?那是因爲閃電會產生出大量的熱,讓局部的空氣劇烈膨脹,從而迅速地擠升周圍的空氣,發出爆炸聲,這樣就產生了雷鳴。

上面這些知識都是我從一本叫《世界最軟最軟物理書》上學到的。這些物理知識不僅很有趣,而且在我以後的生活學習中都會很好的使用到。

作爲國小生的我,現在多讀一些是非常必要的,也爲以後的學習打下很好的基礎。

標籤:讀書筆記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