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精選3篇)

讀後感2.03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好的告別》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精選3篇)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1

在我過往的三十年中,歷經過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爺爺的離開,那種親人般離去私心裂肺的痛還長留心間。去年,我更遭受過我的第一個孩子在我腹中,未滿三個月就已經胎停的打擊。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離去及其愛人的永別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這是都我不可迴避的事實。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規律面前,無能爲力。

於是我拾起了這本書《最好的告別》。作者阿圖本身是一名醫學工作者。在書中既有作爲醫者的專業角度,也有作者作爲子女,朋友的角度。全書更多的是對讓我們很羨慕美國完善的養老機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無趣的講述養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還有作者的父親在罹難腫瘤的案例,我讀到最後真的是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

關於衰老,首先我要承認是一種不可逆的現象,我想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老了就要承認,但是在老的過程中要學會如何優雅從容的老去,該放手的時候就應該坦然地去放手。

關於死亡,我從來不知道爲什麼我會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會死去,再也見不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就會感到一種難以呼吸的痛。我們總以爲我們時間多到無聊,總以爲有時間讓我們任性一回……誰讓那時候的自己年輕呢?現在的我,時間不在是“畢業遙遙無期”的那種慵懶,帶給我更多的是一種緊迫感,我也終於意識到生命從開始就已經意味着結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嘗試,多經歷,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爲我還有還多未完成的心願,可能真的捨不得死,因爲留下太多遺憾。在書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面對死亡的勇氣,雖然在死亡面前,我們是那麼的無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實。

結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學教育工作,在中學階段開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學生正確認識死亡,消除和減少危險因素的影響,進一步明確健康和生命的意義。類似C同學的慘劇將不會在學校發生。更重要的要學生尊重生命的價值。瞭解死亡並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並不會讓人消極和悲觀,反而會促使人更加積極地思考該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氣,更有尊嚴的走向生命的終點。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別離,當臍帶被剪斷那一刻,寶寶和媽媽經歷了第一次“別離”。斷奶,寶寶和媽媽的第二次“分離”。上學時我們的第三次“別離”,孩子的青春期,我們的第四次“別離”。愛情使我們第五次的“別離”。永別是我們最後一次“別離”。一次次別離,一次次成長。

皮像再漂亮也會衰老,不變的應該是有趣而深刻的靈魂。多看書,看好書,也是變美的修行。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2

這是一本關於衰老與死亡的書,讓所有人恐懼的命題,這兩者所帶來的陰影同時也迫使人去思考終極的哲學問題:關於人生的意義、個人對於人生的期望、怎樣取捨、怎樣保留對於生命的控制。

即便在少年時期,衰老和死亡對於我們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無可避免地,我們幾乎都經歷過親人離去的過程,有時候這過程甚至至爲漫長,即便只是旁觀,也能夠隱約感受到那種痛苦。

在80歲之前,我外婆始終是整個家庭的掌控者,她獨力支撐,一手帶大了三個女兒,在女兒成人之前,她的收入就是家裏的所有經濟來源,她也習慣於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即使成年之後,她也習慣於按自己的要求規範女兒們的行爲,甚至包括晾衣服的方式、換衣服的頻率、吃飯的坐姿等,最喜歡給孫輩們講的是二十四孝裏割肉求母的故事。後來衰老逐漸剝奪了她外出的能力、自己洗澡的能力,她對零食的熱愛隨着身體狀況的惡化也變成了一種經常無法被滿足的任性要求。

後來每一次見她,我都更多地感受到她正在失去對生命的控制:她不能再到門衛那裏參加每天下午兩點的牌局;她不再出門,女兒們來選擇用輪椅推她出門溜達的時機;她喜歡的甜食沒能吃完就會被拿走;她後來用上了尿不溼,在每次弄髒牀鋪的時候都羞愧得像做錯事的孩子……

而我的記憶裏,還是70歲時拄着柺杖在廚房裏指揮女兒們置辦宴席的外婆,即便只是一次家宴,她也帶出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勢,那時候的她,眼睛裏面是有光的。今年,96歲的她住進了醫院,醫生對於她超出正常指標數十倍的血樣檢測結果無能爲力。住院一週以後我外婆堅決要求出院,她幾乎近於哀求地不斷催促我媽媽去問小姨,能不能讓她回家去,躺在她自己的牀上。小姨當着她的麪點頭,外婆才露出了她入院以來的第一個笑容,她緊繃的神經一下子鬆了下來,疲憊而寧靜地躺在牀上,像一個瞌睡的嬰兒。

儘管回家以後她的情況時好時壞,她糊塗的時候甚至誰也不認識,但在短暫的清醒的時間裏,她從未後悔過自己離開醫院的決定,她很高興是所有家人陪着她離開醫院,我們也都很清楚她生命終結的那一刻一定是在她熟悉的牀上,一定會有人握着她的手。

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太過於關注結果,醫學的作用僅僅侷限於延長生命,而不是給予安慰和陪伴;我們太執着於問題得以被解決,而忽略了這一過程中所要經歷的痛苦。

我並不能像一個年邁或瀕死的人一樣,深切地體會獨自等待最黑暗一刻來臨的孤獨。但我很清楚人類對於自己掌控人生的需求。在人只能聽任他人擺佈的時候,總是驚疑憂懼或是歇斯底里的,就像嬰兒在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大聲啼哭,少年倔強時總是以決絕的姿態對抗,不惜與全世界爲敵。青春期的叛逆只是一場鬧劇,回過頭去看,激烈反抗的都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有時,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可能並不是真的想要穿着破了洞的牛仔褲耀武揚威,並不是想頂着非主流的亂髮抽一根菸。想來,任何時候我們都只是在變換着方式喊“我在這啊!”,只是希望那些我們在乎的人能夠轉過頭來看一看,哪怕他們對我們的困境也無能爲力,但是試圖理解並試圖給你你想要的,這種行爲本身就已經是最好的安慰了。

如今突出的醫患矛盾也好,城管和小販的矛盾也好,其實都和人類面對衰老和死亡的恐慌類似,人生之中的困境無處不在,儘管有各種爲了規避風險而存在的制度,儘管社會努力去克服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和黑暗面,很多人還是常常忘記了,處於矛盾中心位置的還是一個個鮮活的人,他們有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小販和病人處於弱勢,他們更需要被傾聽,被理解,被需要。任何職業的實質其實都一樣,都是爲人或社會提供服務,社會又是人的社會,所以即便從事專業技術行業,其核心還是關注人的發展和需求。即便不用直接和人打交道,如果在專注於技術精進和達成目標的同時,能關注到消費者、使用者或接受服務者的感受,能嘗試理解並設法改善對方的體驗,必然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作爲翻譯的好處之一是可以時常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與文化,甚至翻譯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別人理解並接納對方的不同,所以這份職業給予我更多的可能,先更多地瞭解,再理解和轉達。甚至肢體語言和表情上的細微差別都能帶來情感交流結果的明顯差異。

  《最好的告別》讀後感3

這本書提出並解答了許多我們不願意仔細思考的問題:人們到底該如何坦然面對(親人或者自己的)衰老和死亡?好死真的不如賴活着嗎?醫療的終極意義僅僅是爲了延長生命嗎?明知道時日無多,迴天乏力,還有沒有必要竭盡全力救治?如何才能做到有意義地活着和體面地離開?

以下是本書譯者的精彩總結

作者在書中主要討論了三大話題:臨終醫療、護理和養老。透過作者提供的一個個案例,讀者可以看到美國人享受到的良好、充分的醫療,美國病人和醫生的互動過程。作者對美國養老歷史及現狀的考察,讓我們看到美國老年人普遍享有比較體面、舒適的老年生活。養老的社會化既保證老年人受到專業、可靠的照顧,又不增加兒女事務性的負擔;類型多樣、選擇豐富的養老機構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醫療、生活、社交等方面的需求,而且這些機構還在不斷地改進,往更人性化、更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以我一箇中國人的視角看,美國的醫療和養老狀況令人豔羨。不過,作者寫這本書可不是爲了讚揚美國的成就,而是對美國醫學界提出了嚴厲、深刻的批評——他認爲美國醫學界沒有做好照顧臨終患者和老年人的準備:醫務人員對臨終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瞭解和關懷得不夠,常常不關心治療是不是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即有意義地活着;他批評醫生在明知治療已經沒有意義的時候,還在繼續提供治療方案,提供虛假希望,導致病人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死去,他認爲這樣的治療很野蠻,是對病人的折磨。他描寫的那些被過度、無效治療折磨的病例是在“奢侈地遭罪”,讀之令人不寒而慄。

標籤:讀後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