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日”部字的文化意蘊芻議

文化2.61W

【摘 要】分析“日”部字的分類,透過研究“日”部字的語義和使用情況,闡述其與漢民族曆法的制定、農業生產的經驗以及精神生活的密切聯繫,反映出漢民族“天人合一,貴在和諧”的民族心理。

“日”部字的文化意蘊芻議

【關鍵詞】《說文解字》 “日”部 文化意蘊 民族文化

《說文解字》是東漢許慎寫的一本以漢字部首爲編排的字典。《說文解字·日部》:“日,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從囗一。象形。凡日之屬皆從日。”“日”部字根據不同的語義場可以分爲四個大類別,分別爲:與太陽有關的天氣狀況相關;與太陽運行的動作、狀態、時間相關;與日光及日照狀態相關;因太陽而延伸的其他字。其中與運行的動作、狀態、時間相關的“日”部字這一大類別還可以細分爲日出、日行、日落與時間表達四個小部分。

  一、“日”部字的分類

(一)與太陽有關的天氣狀況相關的“日”部字

太陽是萬物生長之靈,太陽影響了四季的變化以及天氣狀況的變幻,漢先民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在記錄生活之時就將這一認識反映在造字之上。“??”“晏”表示天空晴朗的狀態,“??”是下雨後放晴的天象,“晏”則是萬里無雲的晴空。例如,揚雄《羽獵賦》:“於是天清日晏。”“旱”“暑”“曬”“??”等字表示氣候乾旱溼熱的狀態。“旱”在《穀梁傳·僖公十一年》的解釋爲“不得雨而曰旱。”“暑”的本義是熱,《韓非子·人間訓》說:“冬日則寒凍,夏日則暑傷。”由“旱”與“暑”二者共同作用就會產生旱災,“曬”“??”都是表示旱災的狀態。曬的本義是乾燥的意思,後發展出動詞用法,意爲在陽光下曝幹或取暖。

(二)與太陽運行的動作、狀態、時間相關的“日”部字

時間的變化主要是依據太陽運行來計算,與太陽運行的動作、狀態、時間相關的“日”部字根據不同的語義場還可細分爲日出、日行、日落、時間表達四個部分。

“早”“昧”“旭”“?D”等字都是表示日出的時候。“早”,段玉裁注:“甲象人頭。在其上,則早之意也。”“早”的本義指破曉日出之時,後引申出比一定的時間靠前、在預期的時間以前的意思,詞義有了擴大。“昧”的本義是日將出,昏暗不明。“旭”是指太陽剛出的樣子。陶淵明《歸園田居》:“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D谷,古稱日出之處,《淮南子·地形》上說:“?D谷搏桑在東方。”?D谷與太陽神話有着諸多的聯繫。

“??”“??”“昃”等字表現了太陽運行中的狀態。“??”指太陽在空中出現了。“??”是太陽徐徐移動的樣子。“昃”的本義是太陽西斜,昃食宵衣,舊時稱頌帝王勤於政事的'客套話,太陽偏西時才吃飯,天未亮就穿衣。

“旰”“晚”“莫”“昏”等字則是表示日落的時候。“旰”的本義是晚。旰食宵衣,同“昃食宵衣”,用以稱諛帝王勤勞政事。“晚”本義是傍晚、黃昏的時候。“晚”詞義發展擴大,後引申出一個時期的後段,在一定時間以後的意思,與“早”意義相對。如晚年、晚節等。例如《老子》:“大器晚成。”舊時官場後輩對前輩、下級對上級稱晚生,簡言曰晚。多用於自謙、書信,如《儒林外史》寫道:“恕治晚不能躬送了。”“莫”也表示日落之時,是“暮”的本字。但現在“莫”已經不用作日落之意,而是表示否定,相當於“不”。“昏”是會意字,本義表示日已下沉,黃昏。因古時婚禮多在黃昏時進行,所以“昏”在古時又引申爲“婚”,如《禮記·昏義》:“昏禮者,將合姓之好,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昏”的引申義還有昏聵、惑亂、昏庸。《三國演義》:“蜀主劉禪昏暗,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必矣。”現在除黃昏這個本義外,“昏”字較多使用的是其昏聵、昏庸、惑亂的引申義。

“?F”“時”“晦”“昨”“暫”等字則表現了時間。“?F”本義爲秋天。《爾雅·釋天》疏曰:“秋,萬物成熟,皆有文章,故曰?F天。”由此可見,古人對季節的認識與農作物的生長規律的分不開的。“時”的本義是季節、季度。現在“時”的用法很廣泛,在本義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不少引申義,如時辰、時候、時機、時運、時俗等。“晦”字以日作旁,本義爲陰曆每月最後一天,與日月的運行都相關。“晦”後引申爲昏暗、晦澀之義。如歐陽修《醉翁亭記》:“晦明變化。”“昨”的本義是昨天,也泛指過去,往日。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覺今是而昨非。”“暫”表示時間短,暫時。

(三)與日光及日照狀態相關的“日”部字

“昭”“曠”“曉”等字表示日光照射的明亮狀態。“昭”的本義是明亮,現引申爲明顯、明白的意思,常用的詞組有昭然若揭、昭示、昭雪等。“曠”的本義爲光明,明朗,引申爲空曠,開闊。至今仍經常使用這個引申義,如陶淵明《桃花源記》:“土地平曠。”“曉”本義是光明,今專指天剛亮,拂曉。“曉”的引申義是明白、瞭解,作動詞用。“暗”“普”等字表示日無光無色。“暗”本義爲沒有光,與“明”相對。“暗”的引申義爲隱藏不露的、不公開的,如暗藏、暗號、暗殺、明察暗訪等。“普”的本義是日無光,今義爲普遍、普通,常用詞組有普及、普遍、陽光普照等。“景”“暉”“晷”等字表示日光或日影。“景”本義指日光。引申義爲風景、景緻,今多用此義。歐陽修《醉翁亭記》:“四時之景不同。”“景”還有其他的引申義,如時光、佈景、景象等。“暉”本義爲日光,指日月周圍的光圈。范仲淹《岳陽樓記》:“朝暉夕陰。”

(四)因太陽而延伸的其他字

在《說文解字·日部》中還有一部分的字的產生與太陽相關但不直接表示太陽狀態,而是表達一些因太陽而延伸出來的事物與狀態。

“晤”本義爲聰明,明白,引申爲覺悟,受啓發而明白。段玉裁注:“晤者,啓之明也。”“晉”本義長進、上進,後引申爲晉升。例如,《易·序卦》:“晉者,進也。”()“昌”本義爲美言,引申爲興旺,與“亡”相對。例如,《史記·太史公自序》:“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昔”本義爲乾肉,假借爲“昨”,過去、從前,與“今”相對。例如,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昆”上日下比,本義爲一起、共同。“昆”亦有胞兄、哥哥的意思。

  二、“日”部字的文化內涵

漢字是漢民族祖先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漢字猶如一塊塊化石,在它們的身上凝聚着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積澱。漢字中蘊涵着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折射出社會的意識形態、審美情趣、價值取向、民族心態、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是研究社會生活的翔實材料。“日”部字的文化內涵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日”部字與漢民族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以及“日”部字所反映出漢民族的心理狀態。

(一)“日”部字與漢民族日常生活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耕國家,漢先民的日常生活和太陽的循環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在方方面面影響着漢民族的日常生活。“日”部字在天文曆法、指導農業生產和詩詞歌賦等方面使用廣泛。

1.“日”部字與天文曆法。在具有太陽崇拜信仰的民族裏,太陽曆法往往是比較發達的。古人很早就發現太陽每天東昇西落這一規律,於是他們根據太陽的這一規律記錄大致的時間,方便日常生活。隨着漢先民活動範圍的擴大和日常事務的增多,簡單的計時方法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漢先民從經驗中總結出一種更加精確的表示時間的方法——日晷計時。漢先民最初可能是立竿見影,通過對豎立在地面上竹竿的投影的觀察,他們發現竹竿的影子隨着太陽的移動而改變,每日周而復始。在立竿見影的基礎上,漢先民發明了日晷,《說文解字注箋·日部》:“日影謂之晷,因名之測影之儀器曰晷也。”並且不斷改進和完善日晷錶盤,最終將日晷的錶盤分十二等分,將一日劃分爲十二個時辰,來計量“日”以內的時間。這樣的劃分是以先人們記錄的日影長度爲依據的,是長期實踐總結的智慧結晶。

昴,白虎宿星。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體黃道、赤道附近的恆星分成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東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二十八星宿是古人觀測日月運行的座標,同時還是古人測定季節、天氣變化依據。古人相信天文與人事是緊密聯繫的,於是將二十八星宿設置分野,將其指派於十二個州國,目的在於通過觀測天文現象的變化占卜預知人間的吉凶禍福和政治、農業的異象。古籍中關於“昴”宿的記載,例如,《爾雅·釋天》曰:“大梁昴也,西陸昴也。”《史記·天官書》:“昴曰髦頭,胡星也,爲白衣會。”由此可見,漢先民對天文學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系統的研究。

2.“日”部字與農業生產。陰曆,也俗稱農曆,除記錄時間這個功能外,更重要的貢獻是指導農業生產。中國古代是一個農耕爲主的社會,古人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因此很關注四時變化,因爲其關係着農業生產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的春種秋收。“時”的本義是季節、季度,指春夏秋冬四季。《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戰國後期,隨着曆法的日趨詳密,四時的順序才最終確定爲春夏秋冬。《爾雅·釋天》雲:“春爲蒼天,夏爲昊天,秋爲?F天,冬爲上天。”勞動人民在四季的基礎上細分出二十四節氣,用於指導農業精耕細作,爲方便記憶還編寫了二十四節氣歌。

農時季節決定農業生產的整體安排和收成豐歉,因此古人特別注意把握時候,保證農業豐收。關於“時”的論述,可見之於大量古代文獻,如《孟子·篇敘》:“三時者,成歲之要時。又,天時不如地利。”農時是立農之本,農業生產極強的時間性和收成對氣候的依賴性使人們意識到,任何對季節時序的違背,都會帶來極壞的結果。重農時就是重視天、地、人、物的和諧統一,農業生產要與自然時節、農作物生長規律相協調,這樣纔是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如此多的文獻記載“時”對於農業生產的影響,足見中國人民對立國之本的農業的重視。

3.“日”部字與詩詞歌賦。中國古代文人盛行以太陽爲意象運用在詩詞歌賦之中。以太陽爲意象,表達着中國古代文人複雜的情感。太陽是光明的使者,驅散黑暗爲人們帶來光明與溫暖,以日爲意象,可以帶給讀者溫馨的感官享受。如朱熹《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漢樂府《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文選·古樂府·長歌行》:“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暉。”這些詩句中的“景、暉、??”字都讓讀者感受到陽光普照大地,萬物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溫暖之象。中國古代文人也以“日”喻君王,將自己的身世與日月雲雨相勾連,表達自己對時勢命運的感懷。如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表現出作者對自己政治遭遇的認識和仕途不順壯志難酬之苦。

黃昏也是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既述離情別恨,又是感嘆人生境遇。《孔雀東南飛》:“????黃昏後,寂寂人定初。”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幾句詩詞都表現出濃濃的離情別恨、思鄉感懷。李商隱《樂遊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陸游《詠梅》:“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這些詩句都是感嘆人生苦短,時光易逝,所以他們要努力抓住有限的時光和一閃而過的機遇,實現自己遠大的抱負。

(二)“日”部字與漢民族精神狀態

一個民族的文字沉澱着這個民族的傳統,蘊涵着這個民族的精神。蘊藏在漢字背後的文化心理,包括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民族心態以及世界觀等,這種文化心理一方面制約着漢字 (下轉第117頁)(上接第75頁)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推動文化向漢字滲透。《說文解字·日部》字因日成字,體現着漢民族的日神信仰以及“天人合一,貴在和諧”的民族心理。

1.日神信仰。漢民族的日神信仰主要表現在對太陽的敬畏與祭祀,從地方到國家的祭日傳統,再到古籍中大量記載的太陽神話,全都表現着漢民族的精神是與太陽合二爲一的。在《山海經》《淮南子》《楚辭》等古籍文獻中記載了大量與太陽相關的神話,如盤古開天闢地後左眼化爲日、夸父追日、十日並出、后羿射日、三足烏,等等。射日神話是日神信仰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射日神話的產生前提是多日觀念的形成。酷熱難耐使得漢先民自然而然形成了反抗的意識——射殺多餘的、害人的太陽。抗旱便由一種古代英雄般超凡的行爲——射日表現出來,善使弓箭的后羿就成爲英雄的代表。后羿射九日的神話,其實反映了漢先民對太陽雙重感情:既需要太陽帶來的光明與溫暖,又害怕它造成的災難。正因爲漢先民對太陽有如此複雜的感情,太陽有靈成爲漢先民們的普遍認識,自然而然產生了日神信仰,視之爲神而加以禮敬或祭祀。

2.“天人合一,貴在和諧”的民族心理。漢民族敬畏太陽,卻也在信仰之下認識太陽的規律從而利用太陽,漢民族將與太陽相處之道延伸至自然界,順應規律、和諧相處,這正體現了漢民族“天人合一,貴在和諧”的民族心理特徵。“凡日之屬皆從日。”“日”部字的構成與太陽相關,從側面反映出漢民族嚮往光明、認識自然的慾望。漢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爲一。”古人以日爲陽,月爲陰;天爲陽,地爲陰,陰陽相生則爲和。“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觀念之義,有兩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二是天人相通。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孟子明確提出,他認爲人性與天相通。《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在孟子看來,天與人的本質具有內在的共同性、統一性。只有尊重自然萬物生長的規律,取之有時,用之有節,不過分掠奪與破壞,才能促進萬物的生長和與人類的共同發展。季羨林先生對“天人合一”解釋爲:“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合,就是互相理解,結成友誼。西方人總是企圖以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征服自然掠奪自然,而東方先哲卻告誡我們,人類只是天地萬物中的一個部分,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體。”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只有當人事順應自然發展規律時,才能達到真正的人與自然的和諧。

  【參考文獻】

[1]申小龍。漢語與中國文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嶽山嶽。“六書”與中國傳統文化[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3]陳楓。漢字義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04

[5]高福進。太陽崇拜與太陽神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周鳳玲。《說文解字》與古代天文學[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2003

[7]宋紅梅。論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太陽意象。[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03 (11)

[8]陳莎莎,孫黔蜀。說文日部字與古人的時間表達[J]。南方論刊,2006 (11)

[9]胡火金。中國古代天文學對傳統農業的影響[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1(1)

【作者簡介】蘇志澄 (1988- ),女,北海市衛生學校中專助理講師。

標籤:部字 芻議 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