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關於馬氏“文化基因”的理論新探

文化2.8W

《紅樓文化基因探祕》是一部系統從“文化基因”理論入手,研究《紅樓夢》的書,馬氏“文化基因”理論新探。其實作者馬經義先生早在《中國紅學概論》中,就有零星的篇章在做這樣的探索。

關於馬氏“文化基因”的理論新探

今年暑假,苦苦尋求“從文化基因研究《紅樓夢》”究竟用了哪一種學術方法而未果,於是初步下了一條結論,它既不同於小說批評,也不同於文學考證。

然而,一種新的治學方法的產生必然有它的背景和原因,“文化基因”也不例外,特別是目前還處於依靠《紅樓夢》闡述觀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一種紅學觀來給它“巧立名目”,找到門戶。

索隱派的治學方法被先哲胡適先生定爲“猜謎”,這個詞語帶有點調侃的味道,問題是憑藉胡適整理國故,將乾嘉考據說和杜威實驗主義合流治學的本事,他不可能不知道,他創立的“紅學考證派”也是“索隱”中的一種,他不會對“索隱”如此看輕。再加上他批的蔡元培公也是名流碩儒,一代教育大家,又怎會玩起“猜謎”的把式。實際上,這個“猜謎”正是“索隱治學”的特點,諸君切莫以感情色彩看待。傳統學術中,註解經學是根正苗紅的高貴學問,孔子作《春秋》,撮其要,減其繁,每一個字猶如千鈞之重,此乃“春秋大義”,爲了闡述這部《春秋》,後世用了汗牛充棟的文字,仍然難解其中的皮裏陽秋。這也成了史學模板,《史記》很好的學習到了這種筆法。久而久之,經過漢代經學的發展,又變成兩派,“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都是索解著作中隱去的東西,只不過使用的方法不同。“紅學索隱派”承襲“今文經學”發展而來,“今文經學”的特點在“索隱派”中屢見不鮮。不同的.時代能夠給出不同的“讀後感”。清人的“皇親國戚家世說”,民國的“政治小說說”,當今的“秦學”,“曹雪芹刺殺雍正說”。從這個角度看,“紅學”真可以與《詩經》,《書經》並列。享受到了經學的待遇。

考證派的治學方法在於實證,直接來源於乾嘉考據說,更遠則出自古文經學。因爲曹雪芹家世考,續書作者考,版本學都是在《紅樓夢》之外,被稱爲“紅外學”不足爲奇。因爲很多人認爲“紅學”就是研究《紅樓夢》的學問,其實不然。“紅學”不可以與《紅樓夢》劃上等號,“紅學”很多時候研究的不是小說《紅樓夢》,而是把她當做一部“經書”來對待的。這樣既提高了小說在傳統學術的地位,也使得我國傳統學術在《紅樓夢》得到了很好的延續,也使得大批懷舊的學者可以借《紅樓夢》繼續治傳統學術,讀後感《馬氏“文化基因”理論新探》。

爲什麼我們說索隱,考證是傳統學術中的“門戶”之一呢?因爲公認的傳統學術三大基石“詞章”,“義理”,“考據”,索隱和考證用的方法就是“考據”,一個是考別傳,一個是考自傳。

馬經義先生曾說過,“紅學”是傳統學術和現代學術的分水嶺,區別於任何一種學術。那麼兩百餘年的“紅學”是否有“詞章”,“義理”的治學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清代的題詠派,小說批評派(不同於王國維的治學方法),周汝昌先生《紅樓奪目紅》,《紅樓別樣紅》等隨筆著作中的部分篇章(對有些句子,詞彙的解析,很似“訓詁”的方法,但我對“國小”沒有基礎,不敢確認這就是“訓詁”)就是從“詞章”角度看《紅樓夢》。至於“義理”,周汝昌先生八十年代提出的“紅樓夢與中華文化”,就是從學術義理的角度打開的一條路子。那麼“紅學”是否有現代學術呢?答案也是肯定的。王國維先生的《紅樓夢評論》,是現代學術的開山鼻祖,也爲現代小說批評打下了良好的開端。後世的小說批評,其實都無出王先生其右。

基本梳理完“紅學”流派和各自的治學方法,我們就從“文化基因”的治學步驟來看她採用的方法究竟是什麼。說來其實很簡單,“文化基因”理論的治學方法可以追溯至胡適的“考證”,俞平伯延伸爲“文學考證”,反過來我們就將胡適的“考證”準確的稱呼爲“歷史考證”。周汝昌晚年還是沒有走出胡適的門下,其晚年隨筆體文章走進了《紅樓夢》,用的正是“文學考證”的例子。我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元”和“一”,“探”和“三”,曹公這裏的命名暗示了什麼?則我們要從以前的例子中來找尋求證這樣使用的巧妙。“元”表示“一”的地方,古代文化中很多,“狀元”,“元旦”等等。那麼“探”表示“三”的地方,除了“探花”以外,還能不能有新的證據呢?這剛好就用了考證的方法。“文化基因”理論的治學方法雖然是以胡適爲鼻祖,實際上是反其道而行之。比如“看儒家的文化基因”爲例,他是用《紅樓夢》中的例子來求證書中“儒家文化”的存在。這個舉措不僅僅已經不侷限在《紅樓夢》裏,一方面在落實周汝昌提出“紅樓夢與中華文化”觀,另一方面與余英時提出的“新典範”,找尋作品內部存在的有機結構,若合符契,有點“紅學革命”的苗頭了。另外這種方法也落實了“義理”,讓我們看到這部作品延展開去,能夠廣爲拓展,欣欣向榮。

這樣看來,“文化基因”理論結合了“考據”,“義理”,當然不乏現代小說批評方法的零星點綴。這種方法走出《紅樓夢》後,又能取得什麼樣的成果,又能有什麼生命力,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