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關於從心理學角度探析中學生的寫作病因的論文

心理學2.1W

在新課標的宣揚下,作文模塊已經見諸於各版語文教材中,但我們還是可以清楚地意識到中學生的寫作不管在質上還是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其中寫作心理問題佔據較大的比重。中學生寫作的自我效能感低;受思維定勢的影響,中學生寫作時缺少情感與創意;態度懶散,疏於練習。因此,喚醒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行適當的歸因;倡導多元價值觀,鼓勵學生的創新是必不可少的。

關於從心理學角度探析中學生的寫作病因的論文

曹丕曾在《典論·論文》中說過“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1],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老師們最難啃的“骨頭”,關於作文的研究早已屢見不鮮,“治標不治本”的措施、建議也已司空見慣,而“窺探”學生的寫作心理則成爲衆多研究者的着手點,在21世紀的今天,用一種全新的心理學視角去揣摩中學生的寫作心理是語文教師必備的工作,更是值得每一位教育研究者深入研討的話題。

一、學生寫作的真實心理

所謂的寫作心理,“是指從事寫作活動時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2]。爲了更直觀、準確地瞭解中學生的寫作心理,筆者從問卷調查、與學生和教師對話兩方面入手,綜合分析出中學生在行文前、行文中、行文後三階段的寫作心理大致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寫作的自我效能感低

學生對自己寫作能力和寫作成績的主觀判斷即寫作的自我效能感,很多學生排斥寫作就緣於寫作的自我效能感較低。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害怕寫作文,原因主要有幾種:一是拿到作文題目不知從何下手,雖內心想法頗多,但苦於語言表達及文字組織能力欠缺,常出現擬題目難、行文構思難、文章結尾難這種一文 “難”到底的現象,最後索性就堆砌文字、拼湊字數;二是覺得不管寫得好與壞,老師給的分數也相差無幾,因此不想在作文上浪費時間;三是固然有學生想通過惡補提高作文水平,但考慮到作文的提升速度慢,也就放任自流,敷衍了事。而這種種理由又直接造成他們對作文的態度——厭煩,厭惡的主要原因就是“怕”,他們怕寫不好作文,怕得不了高分,怕沒有回報,即自我效能感較低,而 “低效能感者往往……缺乏內在學習興趣,學業成就較低。”[3]

(二) 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學生寫作時缺少情感和創意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爲升學率教學,學生爲分數學習,很多語文教師爲學生傳授所謂的作文模板,這直接造成了學生寫作時的思維定勢,結果全班寫出來的東西大同小異,作文的字裏行間也極度缺乏真情實意,尤其是對於一些文筆較差的學生而言,其文章大多呈現出“假、大、空”的“特色”。寫作就像雕刻藝術品,只有付諸情感纔會有精緻的作品。觀之一些大家的作品,之所以堪稱佳作,原因之一就是文章中觸動人心的真情流露,如果文章是一碗甜湯,情感就相當於湯裏的蜜糖,沒有蜜糖的甜湯食之如泔水。試問:在這種沒有感情和創意的情況下,學生又如何能寫出優秀的文章?

(三) 態度懶散,疏於練習

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關於中學生作文量的規定也只是兩週一篇作文練習,這種小密度的練習量造成中學生心理上的一個巨大問題——對寫作的態度懶散,因爲在語文教學活動安排中,作文所佔有的時間少之又少,因而,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作文形成一種置若罔聞的心理誤解。在與學生交談中,筆者瞭解到大多數學生寫作文的模式是“抄”,很少有學生願意花大量的時間去寫作文,語文作爲一門特殊的課程,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不僅要積累大量的作文素材,而且還要積累多樣的行文思路,對於態度懶散,又疏於練習的學生來說,作文提高是一項考驗。

二、 優化中學生寫作心理的措施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要想讓中學生的寫作技能有所提高,毋庸置疑,必須要讓中學生的寫作心理有所優化,只有學生能有積極健康的寫作心理,最終才能呈現出好的作品。

(一) 喚醒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喪失了寫作興趣,那麼讓學生寫出好文章可謂天方夜譚,因此,喚醒學生的寫作興趣是當務之急。首先,鍛鍊學生對生活的感知能力。文章來自生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團體活動,讓學生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有所思有所感,鍛鍊學生的感知能力,“要讓學生學會觀察、善於觀察,學生平時看到的、聽到的,都可能成爲某次作文中的素

材”[4]。其次,教師可以設置積分制度,同學主動寫一篇作文,就累計相應的積分,最後採取積分兌換制。再者,讓學生自己擬題,不限定學生的寫作思路;最後,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將學生自批、同學互批、教師批融合起來,“在這樣的互改互評的過程中,學生既是‘作者’又是‘讀者’,還是‘老師’,各種角色不斷轉換,他們的寫作興趣將得到極大提高”[5]。

(二) 進行適當的歸因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韋納的歸因理論,人們對行爲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爲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態等因素,不同的歸因將會影響到行動者對下一次行爲的.期望、情緒和努力程度,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適的歸因,不能盲目的批評,也不能一味的表揚。對於一些作文成績優和未努力導致作文差的學生,教師要儘可能地將其歸因爲能力、努力等內部的可控的原因,讓學生知道他的成就是與努力掛鉤的,在下一次的作文中他就會付出努力。對於努力了卻寫不出好文章的學生,教師就應當歸因爲任務難度、運氣等外部的不可控的原因,一方面是爲了保持學生的努力狀態,另一方面不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狀況進行適當的歸因,切忌一概而論。

(三) 倡導多元價值觀,鼓勵學生創新

目前很多教師在給學生作文指導時喜歡擬定條條框框,僵硬地將學生往標準答案上引導,潛移默化中使全體學生走向單一的價值觀,卻忽略了“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萊特”的事實,久而久之,學生喪失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不敢抒發真情實感到不會抒發真情實感,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也在無形中被消磨殆盡。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開放的環境,積極倡導多元的價值觀,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見解,讓學生有膽量抒發自己的真感情。只有在這種大環境下學生才能在寫作上有所創新,但是,“作文指導的開放體系應該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爲着眼點,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思考,對寫作前學生寫作心理進行分析,”[6]而不是放任自流,一味地讓學生自由發揮。

結語

作爲語文教師,不僅要堅守在教育一線,還要致力於教育理論的探索,從教學實踐中總結、探索教學理論,再將教學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中去,如此往復,才能讓每一節語文課真真切切、確確實實充滿“語文味”,才能讓每一個學生紮紮實實、徹徹底底學到語文知識,本文雖對作文教學提出值得借鑑、實踐的構想,但作文改革之路艱辛而漫長,仍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