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15篇)

設計2.72W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1

設計意圖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15篇)

《指南》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常和聯繫的過程。紙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在幼兒的世界裏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我帶領孩子以遊戲的方式來探索紙的承重特性,讓孩子們通過動手操作知道紙的摺疊方式不同它所承載的重量也不相同。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發現紙的承重特性。

2、探索紙的摺疊方式不同它所承載的重量不同。

3、體驗探索的樂趣,樂於探索。

活動重點

能探索出紙的摺疊方式不同它所承載的重量不同。

活動難點:

探索的過程。

活動準備

紙張摺疊成的扇形、長方體、三棱形、圓柱體、小畫冊若干、自制的實驗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談話:今天紙寶寶想請小朋友來當裁判,評判他們當中誰是大力士。

2、介紹參賽選手:他們分別是長方體寶寶、扇形寶寶、圓柱體寶寶、三棱形寶寶。

3、講解比賽規則:誰頂起的小畫冊最多誰就是大力士(強調每本小畫冊的重量必須是相同的,把比賽的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二、比賽開始(進行實驗)

1、分別實驗看誰頂起的小畫冊最多。(強調形狀不同,放的方式不同,承載重量的能力也不相同。)

2、宣佈比賽結果:圓柱體寶寶是大力士。

三、總結

通過比賽我們得出一個結論:紙的摺疊方式不同它所承載的重量也不同。

活動延伸:老師今天只選用了四中不同摺疊方式的紙寶寶來參加比賽,當然紙還有很多種不同的摺疊方式。小朋友還可以摺疊出更多種紙寶寶來比賽,看有沒有比圓柱體寶寶更厲害的大力士!

《小紙張大力士》微課活動反思

《小紙張大力士》是一節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本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具體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知道紙張的摺疊方式不同它的承重能力也不相同。本教育活動開始部分我讓幼兒給紙寶寶當裁判引起幼兒興趣,接着用遊戲的'方式介紹了參賽選手:扇形寶寶、三棱形寶寶、長方體寶寶、圓柱體寶寶。通過幼兒操作探究評選出大力士是圓柱體寶寶,最後因勢利導的延伸到摺疊更多的紙寶寶去探索有沒有比圓柱體寶寶更厲害的大力士?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對當裁判來評判紙寶寶們誰是大力士很感興趣。都能積極的去操作、探究,從而發展了幼兒的辯證思維能力。在活動中我發現我在操作示範的過程中有點急於求成的把一個探究活動結束去開展下一個探究活動。另外,在填寫試驗單這一環節的處理有些不足,在以後的教育活動中有待改進。總之,活動進行的比較順利,整節活動幼兒興趣很濃,每個幼兒都動起來了,活動目標也順利完成。從中我也得到了啓示:科學活動就得讓幼兒自己動起手來,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積極性,纔會讓孩子們熱愛探索、熱愛科學。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2

一、活動題目

有趣的竹蜻蜓

二、活動目標

通過製作竹蜻蜓,訓練幼兒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竹籤、卡紙(畫有竹蜻蜓的.葉片)、剪刀、飛機模型、風扇、橡筋、圖片(風車、排氣扇、輪船的驅動器)等。

五、活動過程

製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紙上的竹蜻蜓葉片,並用膠帶在中間纏一圈固定。

(2)將竹籤插在葉片中間,在竹籤穿入葉片的上下處,纏上膠帶以作固定。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3

活動內容:

麪粉是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食物,但這只是孩子與它的間接的接觸。我們的幼兒對它到底瞭解多少呢?於是我把麪粉深入到了教學活動中,和我的孩子們一起來分享麪粉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

爲幼兒創設寬鬆自由活動環境,提供多樣的操作材料,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運用多用方法辨別出真正的麪粉並做出記錄。

活動目標:

1、在“真假面粉”活動中,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的關心與熱愛,並從中體驗到探索的快樂。

2、在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時,讓幼兒形成較強的觀察力及初步的對比分析能力。

3、通過探索實踐,讓幼兒在四種白色粉狀物中辨別出面粉。

活動準備:

百寶箱 、麪粉、澱粉、糯米粉、水、鹽、饅頭、花捲、水餃皮、餛沌皮、電飯鍋、記錄表、筆

活動建議:

一、導入:通過遊戲“百寶箱”出示饅頭、花捲、水餃皮、餛沌皮引起幼兒對活動興趣。並提問幼兒:饅頭、花捲、水餃皮都是用什麼做成的?

幼兒:“麪粉”

教師依次出示麪粉、澱粉、糯米粉、鹽供幼兒猜想四種白色粉狀物品哪一種是真正的麪粉。

二、 展開:

幼兒的操作記錄分兩部分:

1)猜想記錄:要求幼兒只用眼觀察憑藉以往的`知識經驗判斷誰是真麪粉並做猜想記錄(四樣猜想物品分別用數字作爲各自標誌。1、麪粉、2、澱粉、3、糯米粉、4、鹽)如:

2)驗證真假並做記錄(在這裏我挑選麪粉、澱粉、糯米粉、鹽四樣食物是因爲它們1、在外觀上比較接近可供幼兒探索2、即使幼兒用品嚐的方法來驗證真正的麪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索交流)

驗證後的記錄:

三、 師幼交流驗證結果:(教師在黑板上做出真麪粉統計記錄總人數36人)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4

活動目標:

1、幼兒會用語言講述收集的廢品及收集中發生的趣事,嘗試用多種方法給廢品分類,拓寬幼兒的思維。

2、使幼兒在廢品利用中得到樂趣,在“變廢爲寶”製作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3、通過活動使幼兒懂得保護環境,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共同填寫的“廢品調查表”。

2、“奇妙的商店”的場景;大象、小猴、小貓、小豬、小狐狸、小雞的圖片及相關的禮物,各種廢物自制的玩具等。

3、幼兒收集的各種廢品。

活動過程:

1.以故事“奇妙的商店”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平時吃桃子、西瓜、葡萄時會將桃核、西瓜皮、葡萄籽如何處理?有位大象伯伯可能幹了,它將這些廢品變成一件件的禮物送給它的動物朋友,想知道是什麼禮物嗎?請聽故事“奇妙的商店”。

(2)提問:小動物們用什麼廢品製作了哪些禮物?大象伯伯開的“奇妙的商店”有什麼用?(利用廢品,變廢爲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

2.幼兒講述收集的廢品及收集趣事。

(1)在我們生活中每天也有許多廢品,前幾天我們還做過“收集廢品”的調查,請與你旁邊的小朋友互相說說你收集了哪些廢品,在收集過程中發生的有趣、好玩的事也可以說一說。

(2)請2-3位幼兒介紹調查表,說說收集中發生的趣事。

3.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給廢品分類。

(1)你們看,這些紙箱裏就是小朋友從家中收集來的廢品,這麼多擺放在一起很亂,有什麼好方法讓這些廢品擺放整齊?

幼兒說方法:如相同物品放一起.如瓶子一堆、盒子一堆等,幼兒動手擺放箱中

的廢品。你覺得還有哪些廢品擺放得不合適?請1-2位幼兒檢查擺放。

(2)除了這樣分,你還能想出其它更好的分法嗎?教師鼓勵幼兒想出各種不同分法如:盒子分(糖盒、牙膏盒、鞋盒);瓶子(洗髮瓶、藥瓶、飲料瓶)等。

(3)教師適時地抓住教育契機引導幼兒按廢品材料進行分類。如幼兒說:可以把紙做的東西放一起。找找還有哪些是紙做的'?看看還有的廢品是什麼材料做的?幼兒說出金屬類、玻璃類、塑料類等,並找找相關的廢品有哪些?商討分別放哪更合適?

幼兒按材料再次對廢品進行分類。師生共同檢查分類情況,對擺放不合適的廢品,請幼兒幫忙送到該類廢品材料中。

4.說說廢品的利用。

(1)提問:收集來的廢品怎樣利用?(有的廢品可以“變廢爲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有的廢品可以回收、利用,節約資源。)

(2)廢品的作用真大。森林裏的小動物們也學着大象伯伯用廢品做了很多有趣的禮物,我們一起去看看“奇妙的商店”有哪些玩具?看看他們用什麼材料做了什麼禮物?

5.活動延伸:

(1)小朋友想不想也來動手、動腦試一試,把我們收集來的這些廢品變成各種有用的東西送到大象伯伯的商店呢?

(2)幼兒手工,教師巡迴指導,幼兒互相交流製作中的經驗、協商遇到的難題想辦法解決。

(3)互相欣賞作品,將幼兒作品展示在kt板上,互相交流,體驗製作的樂趣及成功的喜

4多變的雲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雲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

2、使幼兒初步瞭解雲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

3、培養幼兒關注和探索天氣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平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各種各樣的雲;幼兒用書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到室外觀察天上的雲※教師:請你們看看現在外面的雲?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像什麼?(讓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雲會不會移動?怎樣移動?(引導幼兒注意觀察雲的位置移動等變化)想一想,云爲什麼會移動?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雲。

※教師:雲會不會變成其它的樣子?你有沒有見過別的雲?是什麼樣的?是什麼時候見到的?(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小結:如下雨前的烏雲,陰天的雲,傍晚時的雲彩等等。

※爲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雲呢?(讓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後,向幼兒介紹不同的雲是和天氣有關係的)

3、藉助幼兒用書畫面幫助幼兒認識雲的多變性。

※教師:這幅圖上的雲像什麼?你們見過嗎?分別說說這些雲像什麼?

4、討論雲會變成什麼。“誰知道雲會變成什麼?”(讓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後向幼兒介紹天上下雨就是雲變成的,冬天下雪也是雲變成的)

5、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戶外觀察天上的雲,分別說說天上的雲塊像什麼?並把它畫下來。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5

課程分析

新《綱要》科學領域中提出了: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大班的孩子對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常常會問許多的爲什麼,爲什麼積木會站起來?紙牌爲什麼站不起來?爲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設計了本次活動。整個活動以“朵拉”帶我們進入撲克牌城堡“爲線索,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不斷闖關挑戰,幼兒從一開始在做做、玩玩中探索讓撲克牌站起來的多種方法,到合作搭撲克牌高樓,充分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課程目標

1.探索讓撲克牌站立的方法,如:折、卷等。

2.能用摺疊、平鋪等多種技能搭撲克牌高樓,並發現如何搭得又高又穩的方法。

3.積極參與探索,體會合作遊戲的快樂。

課程準備電子白板課件、數量充足的撲克牌

課程過程

第一環節:動畫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播放動畫,引出撲克牌王國。幼兒觀看動畫。

第二環節:自由操作,探索讓撲克牌站立的方法。

1.師:如何讓這麼普通的撲克牌在不依靠任何東西的情況站立起來呢?

2.播放撲克牌魔法視頻。

第三環節:分組嘗試,探索搭樓房的方法。

1.師:請小朋友用15張撲克牌搭一座撲克牌樓房。

2.出示幼兒的作品並和幼兒總結評價。

3.小結:分享搭樓房的方法,沒有折過的撲克牌可以幫助我們搭樓房,起到支撐的'作用。1.幼兒嘗試自主搭樓房。

2.幼兒評價自己的建築作品。

第四環節:整合多種技能,合作搭撲克牌高樓。

1.師:這次我們要來挑戰一下,兩兩合作,搭出又高又穩的撲克牌高樓。大家先可以相互討論一下,兩個人可以怎樣合作,還要想一想怎樣搭,才能使樓房又高又穩?當一組的紅藍兩隊都完成挑戰後,先評選出一組又高又穩的建築作品。

2.請每組獲勝的幼兒講述獲勝的理由。

3.在四組獲勝隊伍中投票選出最後的總冠軍。

第五環節:欣賞視頻,拓展搭建思路。

師:撲克牌城堡大門後還有一個小祕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闖關挑戰的總冠軍開啓撲克牌城堡的大門,幼兒觀看動畫。

課程反思

在第一關的闖關環節,幼兒對於讓撲克牌站立起來的方法,想法比較單一,通過及時捕捉上傳功能,讓幼兒掌握了別人的一些不同方法,第一關結束播放魔發視頻,爲第二關的開展鋪墊了一些搭建樓房的技巧,故在第二關操作環節中,開展的比較順利,及時表揚鼓勵又增加了幼兒闖關的自信與樂趣。第三關在與同伴一起合作搭高樓的過程中幼兒感受到科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6

一、設計意圖

《指南》中科學領域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性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保護和發現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爲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實踐、交流,獲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生活經驗,提高動手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科學探索的慾望。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觀察、實驗、記錄,瞭解有關雞蛋在鹽水中變化的過程。

2、能用數字、圖畫或其他符號記錄實驗結果,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3、對科學實驗感興趣,並樂意與同伴協作完成實驗。

三、活動重點

1、通過自主觀察、實驗、記錄,瞭解有關雞蛋在鹽水中變化的過程。

2、對科學實驗感興趣,並樂意與同伴協作完成實驗。

四、活動難點

1、能用簡單的`圖畫或其他符號記錄實驗過程並能表述出來。

五、活動準備

PPT、燒杯2個、新鮮的生雞蛋兩個、食用鹽、玻璃棒一根、勺子、漏勺、溫水600mL、觀察記錄卡、彩筆一盒。

六、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故事導入:小兔媽媽在做飯時候把雞蛋掉到水桶裏,沉下去了,它撈不起來,想請我們小朋友們幫幫忙,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浮起來呢?

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自由討論說一說,看看大家都有些什麼辦法讓雞蛋寶寶從水桶裏浮起來。(幼兒自由發揮想想)

2、老師這裏有幾樣廚房裏用的材料,不知道可不可以幫助你們,出示鹽、等,可以請小朋友感知一下。讓幼兒想一想我們可以怎麼做?

3、幼兒分組實驗,觀察並記錄實驗過程。

4、幼兒小結實驗結果。

5、老師規範總結實驗結果。

6、出示死海中飄在海面的人並解釋這一奇特現象。

結束部分

我們已經想到了讓雞蛋浮起來的方法,快讓我們去告訴小兔媽媽吧!

七、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除了往水裏加鹽你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讓雞蛋浮起來呢?回去了想一想,下一節活動課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7

主題生成:

這幾天,我班幼兒特別喜歡看描寫消防員生活的電視劇《烈火雄心》,在戶外活動時,就聽欒希傑嘴裏振振有詞地說:“慈雲山出小車,出雲梯,出灑水車。”還有幾名幼兒也跟着嚷嚷着:“鑽石山出小車,灑水車。”邊說邊從大型滑梯中的滑桿上滑下在周圍忙碌着,把自己當作消防員。結合幼兒這一興趣點,又考慮到消防意識應從小培養,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於是,我組織了以《消防英雄》爲主題的探究性活動。

活動流程:

1.通過資料的收集、閱讀,瞭解消防員的工作裝備和工作對象。

2.在遇到災情時,消防員是如何去救人的,瞭解逃生的方法,認識幾種常見的標誌。

3.討論火情的發生原因,如何預防火情,學會設計簡單的安全標誌。

活動內容:

活動1:集中活動《消防員》

目的:

1、通過收集的資料,瞭解消防員的工作裝備和工作對象。

2、學習消防員機警、遇事不亂、大無畏的處事態度。

準備:

1、事先請幼兒收集有關消防的資料、圖片;

2、圖畫紙、彩筆

過程:

1、出示幼兒事先收集到的資料、圖片。

2、互相交流、討論圖片中的內容。瞭解消防員的工作裝備和工作對象。

於佳欣:我知道消防員戴的面具,可以防火;

張雨童:不對,那是頭盔,還有氧氣罩;

全英男:消防員還要穿防水衣,那個衣服還能防火呢;

欒希傑:消防員救火時用水管滅火,還有云梯;

李末男:還有滅火的滅火器;

安旭:消防員還要穿水鞋,戴着防火大手套;

孫雲昊:穿消防衣可以避開火,好去救人;

王治青:要是沒有這些衣服,消防員也會被燒死的。

朱心然:要是有人中毒了(煤氣)消防員也去救它們。

張雨童:山塌下來了消防員也要去救,用一個測試器就能測到。

姜瑰國:消防員還往大道上灑東西清理道路,(有污染的物體用石灰稀釋)

張文婷:我爸爸說:“5.7”空難時消防也去幫忙打撈;

3、請幼兒爲自己設計一套安全的消防設備。

4、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動2:小組活動《着火了!怎麼辦?》

目的:

1、讓幼兒掌握幾種初期火情的處理方法。

2、學會在火情中的自我保護方法及逃生方法。

3、認識幾個有關的公共標誌。

準備:

1、錄像機、《雪孩子》錄像帶;

2、請嘉賓(消防員)到班級來

過程:

1、請幼兒看錄像《雪孩子》中着火的那一部分。

2、討論:着火了!怎麼辦?

韓文苑:拿水把火弄滅;

孫雲昊:着火了,趕快往外跑;

李末男:用時的東西捂着嘴往外跑;

王嬋:用布把門縫堵上;

欒希傑:用溼的東西把火蓋住,它就自己滅了(窒息使火滅掉);

王博:就是把着火周圍的東西都清理乾淨,火就自己滅了;

孫英男:打119報警,用錘子把玻璃打碎,拿出滅火器(消防拴)滅火。

3、認識幾個有關的公共標誌,知道在火情中要結合一些標誌進行逃生。

4、嘉賓(消防員)給幼兒講解在火情中要怎樣做?並演示消防栓的啓動方法。

活動延伸:在區域中請幼兒嘗試着動手做實驗:如何使火熄滅?

活動3:小組活動《火》

目的:

1、知道火的益處與危害。

2、學會設計簡單的安全標誌。提高幼兒的防火意識。

3、教育幼兒從小不玩火。

準備:圖畫紙、彩筆

過程:

1、討論:火到底是好還是壞?知道火的益處與危害。

陳意茹:火能做飯;

盛思文:火還能烤羊肉串;

李呸東:火還能點蠟燭,還能取暖;

周昱璇:蠟燭光還能照亮呢;

張雨童:火能把房子燒了;

程彥淇:火還能把人燒死;

姜敏:火還能把樹給燒死;

王嬋:火能把房子燒了,還能爆炸呢。

2、找一找周圍能引起火情的'東西,教育幼兒從小不玩火,有防火意識。

於佳欣:告訴爸爸不要亂扔菸頭;

全英男:不再有易燃物的地方放鞭炮,點火玩;

李末男:還要把煤氣給關好;

程彥淇:還不能亂倒垃圾,那也能着火;

欒希傑:小孩不能玩火。

3、學會設計簡單的安全標誌,來提醒別人注意,加強安全宣傳。

4、共同將設計好的標誌,佈置成美麗的安全海報。

活動4:小組活動《我做消防員》

目的:

1、通過遊戲鞏固對消防員的工作流程。

2、通過遊戲掌握逃生路線與自救方法。

準備:

1、事先請有條件的家長帶幼兒去參觀消防局;

2、遊戲場地

過程:請去過消防局的幼兒介紹那裏的環境。

爲此設計了三種遊戲,遊戲由淺入深的進行。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8

活動目標:

1、瞭解水由於溫度的高低,會發生變化的物理現象。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成冰。

2、通過實驗驗證水的三態變化,發展探究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在家裏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實驗。

2、準備一隻酒精燈、水、燒杯。

3、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朗誦散文詩《會變的水》,引導幼兒思考水是否真的會變,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回憶生活經驗和在家做的“水變冰”的小實驗,講述“水是怎樣變成冰的”。

三、幼兒觀察水遇熱的變化

教師操作實驗,引導幼兒觀察:

1、你們發現水燒熱後有什麼變化?

2、你們看到杯口冒出了什麼?

3、水氣是從哪裏來的?

4、水變成水蒸汽後到哪裏去了?

5、杯子裏的水有沒有少?

6、水在什麼時候變成水蒸氣的?

四、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把水蒸氣變成水?”

1、提問:我們能不能把水蒸汽變成水?

2、幼兒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實驗材料進行操作驗證。

五、幫助幼兒梳理有關水的三態變化規律的經驗:當水的溫度在“0”度

以下時,水就變成冰。冰融化了變成水。水熱了就會變成水蒸氣了。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

六、跟讀散文詩《會變的水》,啓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觀察水的變化。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9

一、設計意圖:

蒼蠅和蚊子是幼兒比較熟悉且感興趣的昆蟲,它們與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昆蟲。但對於幼兒來說,他們對蒼蠅和蚊子的瞭解比較膚淺,只知道它們會飛,是人們討厭的昆蟲。至於爲什麼討厭以及對它們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的理解甚少。因此我設計了本次大班科學活動《蒼蠅和蚊子》,旨在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和師幼時間的互動交流,來進一步瞭解蒼蠅和蚊子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它們與人類的關係。

二、活動目標:

1.結合4月7日世界衛生日,幫助幼兒瞭解一些健康知識。

2.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

3、對比認識蒼蠅、蚊子的外形特徵,瞭解蒼蠅、蚊子生活習性及危害,並能區分它們。

4、能大膽表達、表現對蚊蠅的憎惡。

5、通過消滅蚊蠅的操作活動,初步感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瞭解蒼蠅和蚊子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以及它們對人類的危害。

2、難點:瞭解蒼蠅和蚊子對人類的危害以及如何消滅它們。

四、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

2、知識準備:課前豐富有關昆蟲的知識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猜謎語《蒼蠅》《蚊子》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長得像蜜蜂,腿上毛茸茸。渾身帶病菌,是個害人蟲。(蒼蠅)小小飛賊,武器是針。抽別人血,養自己身。(蚊子)

(二)基本部分:

1、對比認識蒼蠅蚊子的外形特徵。

(出示蒼蠅和蚊子對比幻燈片),教師介紹蚊蠅的共同特徵: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蒼蠅和一隻蚊子,它們都屬於昆蟲;有頭、胸、腹三部分;有翅膀;六條腿。教師:誰看到它們有什麼不同?

幼兒:“蒼蠅有兩對翅膀,蚊子有一對翅膀”;“蒼蠅腳上有毛刺,蚊子沒有”;“蒼蠅有一對又圓又大的眼睛和蚊子的眼睛不一樣”;“它們的嘴也不一樣,蚊子的嘴像針。”

2、認識蒼蠅的生活習性、危害,知道怎樣消滅蒼蠅。

(1)(出示蒼蠅吃食物幻燈片)蒼蠅最喜歡在什麼地方玩?髒,臭的地方。它是怎樣傳播細菌的?蒼蠅的腳停在髒地方。腳上的毛粘滿了細菌,又喜歡在飯菜和水果上停下,把細菌傳播開來。人吃了蒼蠅叮過的東西會怎樣?會生病,拉肚子,發燒。

(2)蒼蠅是害蟲,我們看見蒼蠅該怎麼辦?(出示打蒼蠅、不亂扔垃圾、洗手幻燈片)用蒼蠅拍把它打死,還要做到講衛生,不隨地亂扔果皮,吃東西前要洗手,洗乾淨水果。

3、認識蚊子的生活習性、危害,知道怎樣消滅蚊子。

(1)蚊子有什麼不好?(出示蚊子咬人幻燈片)吸血,咬了人之後特別的疼,還癢。蚊子怎樣吸血?用嘴裏的吸管吸血,他還會傳染疾病,吸了生病人的.血又去吸不生病人的血,這樣就會把疾病傳給別人,使別人生病。

(2)用什麼辦法來消滅蚊子呢?(幼兒討論)小結:蚊子喜歡在有污水的地方生長和活動,我們平時不要亂扔垃圾。要想辦法消滅它,可以點蚊香,噴殺蟲劑等。

4、總結:因爲蒼蠅傳播細菌,蚊子吸血,它們都是害蟲,所以我們平時不僅要消滅它們,還要講衛生。就讓我們消滅他們吧!

5、消滅蚊蠅。

(1)老師介紹電腦遊戲《打蒼蠅》、《芭比娃娃打蚊子》的玩法。

(2)幼兒自由選擇操作電腦遊戲《打蒼蠅》、《芭比娃娃打蚊子》。

(三)結束部分:

1、簡單講評幼兒的電腦操作。

2、佈置作業:幼兒回家告訴爸爸媽媽蒼蠅和蚊子的害處,並和爸爸媽媽一起想辦法來消滅害蟲。

活動延伸: 環境保護小衛兵:戶外遊戲《消滅蚊子》

玩法:

1.選一個幼兒當消滅蚊子的“小能手”,其餘的幼兒爲“蚊子”。

2.“蚊子”在圈內,“小能手”在圈外,想盡一切辦法去打“蚊子”,可用手拍打蚊子但身體的任何部分不能進內圈。“蚊子”想辦法不被打到,但不能出內圈。最後剩下的“蚊子”爲勝者。

建議:在遊戲過程中一定要遵守遊戲規則:“蚊子”不能出內圈,“小能手”不能進內圈,內圈的大小要根據幼兒的人數及手臂的長度來確定

推薦閱讀:

大班音樂遊戲教案《大水牛和小蚊子》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10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2、初步瞭解影子的作用,引發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慾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 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慾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麼樣的嗎?

師:今天我們準備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幼兒操作玩影子,瞭解影子與光線的關係。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個別幼兒演示並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示圖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爲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示圖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爲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誌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誌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我們什麼時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製作影子鍾

四、注意事項

爲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戶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知識背景材料:

影子產生條件: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爲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爲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樑設計師

綜合活動:小小橋樑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蘊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樑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愁不知怎麼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麼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一座什麼橋?在古代人們用什麼來建造橋樑的?小熊喜歡嗎?爲什麼?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麼區別?

3、它們來到了現代看見了什麼橋?鋼筋吊橋的用什麼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麼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麼作用呢?你們現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麼橋?現代立交橋建立在什麼地方?它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麼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樑。

三、我們看了這麼多橋樑,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爲什麼?

四、小熊現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樑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樑。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後一起送給小熊。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11

活動目標:

1.探究幾種線的特性。

2.按照幾種線的特性對活動中的線進行分類並記錄。

3.瞭解幾種線在生活中的應用, 激發對線的探究興趣。

活動準備

1.毛線、紅線繩、鋁線、橡皮筋線、毛根、麻繩、ppt。

2.幼兒已有生活中常用線的用途的經驗。

活動重點

掌握幾種線的特性並能夠按照特性對常見線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瞭解線在生活中的應用,對探究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小鹿和它的夥伴們一起去幫各自的媽媽買線了,他們把買好的線裝在同一個袋子裏,可是,回來的路上裝線的袋子爛了,丟了好多線。小鹿現在想讓我們一起跟着他沿途去幫媽媽把線找回來,讓我們一起去吧! 二、基本部分

(一)認識各種各樣的線。

以ppt動畫的形式引出各種線(毛線、毛根、紅線繩、橡皮筋、鋁線、麻繩)

(二)初步感知以上幾種線的特徵(幼兒用手摸一摸,說說各自的感覺)

(三)自主探索線的特性,進行分類並做好記錄

1.找出會變長的線:請把各種線按順序排列整齊,從中找出會變長的線。

2.找出會測量的線:請幼兒利用各種線測量出畫紙上兩條線的長度,從中找出能最準確測量長度的線。

3.找出既能彎曲又能定型的線。

(四)教師歸納總結

1.橡皮筋拉起來會變長,鬆手會變短,是因爲它是用橡膠做的,說明它有很好的彈性。

2.毛線和紅線繩可以準備的測量,是因爲它們很細很柔軟,可以完全按照紙上的曲線的彎曲度擺放,將它拉直之後就是曲線的長度了。

3.鋁線和毛根既能彎曲又能定型,是因爲它的柔韌性很好。

(五)幼兒利用以上幾種線進行手工操作遊戲,體驗線的有趣性,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探究興趣。

(六)出示這些線在生活中的應用,體驗它們與我們生活的聯繫。

三、結束部分。

出示除了以上幾種線外生活中其他線的應用。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尋找更多有用又有趣的線。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發展特點,藉助生活中常見幾種線以及幼兒的生活經驗展開活動。活動過程中以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幼兒積極思維,自主操作與探索。幼兒在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中,提升了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活動以卡通動物“小鹿”貫穿全程,滿足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整個過程以幼兒爲主體,教師只是作爲支持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充分體現了《綱要》中對幼兒科學教育的要求。但是,在活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結束部分,孩子的生活遷移應該更加豐富一些,幼兒活動前的相關的知識經驗還不夠豐富,應該加強引導。在幼兒操作的時候,可以分組進行,這樣可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另外,本節微課視頻的製作上還應該更加童趣性一點,這樣能夠更好的體現微課的教育價值。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12

【活動名稱】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透鏡”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不同透鏡的特徵,並用語言表達其發現。

2.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人手一份,各種顏色的透明紙若干。

2.哈哈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一副眼鏡。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玩透鏡

1.師:小朋友,老師爲大家每人準備了三塊奇妙的鏡片和各種透明紙、圖書等,請你們用鏡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們發現了什麼?

2.幼兒操作嘗試。

3.引導幼兒討論:剛纔用三塊奇妙的鏡片看的東西一樣嗎?

4.得出結論:

(1)不一樣,有的放大,有的縮小,有的不變;

(2)顏色不同的紙放在鏡片前看到東西也變顏色了,教師解釋說,我們在舞臺上看到的各種顏色的射燈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二、第二次嘗試:引導幼兒發現凹、凸透鏡、平面鏡的特徵

1.師:三塊小鏡片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真有趣,那爲什麼用它們看東西會不一樣呢?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哪種變大?哪種不變?請你們再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它們的樣子是不是一樣?

2.幼兒嘗試操作,發現不同的原因。

3.引導幼兒討論。

(1)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邊上厚中間薄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小)教師立即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凹透鏡(幼兒學說)。

(2)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大?(邊上薄中間厚的鏡片看東西變大)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凸透鏡(幼兒學說)。

(3)剩下哪種看東西不變?(剩下的邊上和中間一樣厚的看東西不變)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叫平面鏡(幼兒學說)。

(4)得出結論:不一樣的透鏡看東西也不一樣。

三、第三次嘗試:玩哈哈鏡,說說透鏡的用處

1.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發現了這麼多奧祕。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幾面奇妙的鏡子,你們看是什麼?(哈哈鏡)大家試試看,哈哈鏡裏的人和你一樣嗎?爲什麼會不一樣。

2.幼兒玩哈哈鏡。

3.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會不一樣?(圖爲哈哈鏡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4.得出結論:哈哈鏡是工人叔叔們利用凹透鏡、凸透鏡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鏡的後面塗上了一層水銀,而這就不是透鏡了,叫凹面鏡,凸面鏡。

5.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鏡子真奇妙,能把東西放大、縮小,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種鏡子呢?(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等等)幼兒說出各種鏡子,教師出示。

6.幼兒自由地玩望遠鏡、放大鏡、哈哈鏡等(自然結束)。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1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不同的液體倒入相同的水中的不同現象,激發幼兒初步的探究慾望。

2、會製作糖水飽和溶液。

3、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2個裝有自來水水的大杯子、1個裝有紅色顏料水的小杯子、抹布1塊、托盤2個、小木勺1個、白糖1杯。

活動過程:

一、故事情境導入:

1、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杜老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故事,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喜歡。

2、故事講述:森林裏的魔術節到了,兔媽媽帶着兔寶寶來觀看魔術表演,臺上的小狐狸左手拿着一杯紅色的液體,右手拿着一杯透明的水,小狐狸一邊說一邊做,它說,它要將紅色的液體倒入透明的水中,還要讓紅色的液體沉入杯底,要讓一杯水變成兩層,上面是透明的,下面是紅色的。

說着,小狐狸將紅色的液體慢慢倒入透明的水中,哇!好奇怪啊!真的變成兩層了,太神奇了。

“媽媽,媽媽,我也要學變魔術,太好玩了!”

3、演示:將糖水飽和溶液倒入裝有透明的水的杯中。

二、小兔學魔術——製作糖水飽和溶液

1、繼續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小兔自己在家裏做實驗不成功。(也可以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

教師演示用沒有加糖的紅色液體倒入透明的水中,一杯水都變成了紅色。

2、講述故事第三部分——兔媽媽解謎題。

教師一邊講述故事,一邊演示並製作糖水飽和溶液。

三、幼兒操作環節。

四、拓展環節:

幼兒在家裏變魔術給爸爸媽媽看。

附:

《小兔子學魔術》

森林裏的魔術節到了,兔媽媽帶着兔寶寶來觀看魔術表演,臺上的小狐狸左手拿着一杯紅色的液體,右手拿着一杯透明的水,小狐狸一邊說一邊做,它說,它要將紅色的液體倒入透明的水中,還要讓紅色的液體沉入杯底,要讓一杯水變成兩層,上面是透明的,下面是紅色的。

說着,小狐狸將紅色的液體慢慢倒入透明的水中,哇!好奇怪啊!真的變成兩層了,太神奇了。

“媽媽,媽媽,我也要學變魔術,太好玩了!”

“好啊!那咱們就回家去做吧!”

回到家後,小兔子迫不及待的做起實驗來,它也學着小狐狸,左手拿着紅色的液體,右手拿着透明的水,慢慢的將紅色的液體倒入水中,可是每次都是一整杯水變成了紅色。反反覆覆的做了好多遍,就是變不成兩層,都快急死小兔子了。

“嗚嗚嗚,嗚嗚嗚,媽媽,你快來幫幫我,我怎麼也變學不會,怎麼辦呢?”

兔媽媽走過來說:“不哭,不哭,你看媽媽怎麼做?”

說着,兔媽媽拿來一杯白糖,拿來很少的一小杯紅色的`液體,它把白糖大量的倒入紅色的液體中,又拿來一個小木勺,一邊攪拌,一邊說,白糖和紅色的液體加起來,攪拌後就變成了小狐狸手中的紅色液體了,這樣紅色的液體就會變重,倒入水中時候就會下沉。但是,你一定要加入大量的白糖,一定要讓液體變成像蜂蜜一樣粘稠纔可以倒入。

說着,兔媽媽提起小木勺看了看,又攪拌了好一陣子,又把小木勺提起來,看到小木勺上的液體變得粘稠,才放下小木勺。右手拿起透明的水,慢慢的將紅色的液體倒入水中,小兔子尖叫起來了,“媽媽,媽媽你真厲害,成功了,成功了!”說着,小兔子也做起來了……

課後反思

科學活動《奇妙的水》很適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強,也很想自己有機會動手製做出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本節課注重情境教學,整個活動過程童趣化、低幼化,讓幼兒在故事中學習科學道理。

本活動難度不大,但能夠很好的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並能夠讓幼兒體驗科學樂趣,孩子們通過成功的操作和體驗,加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本活動使幼兒在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也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14

教學目標

1、體驗矇眼觸摸的感覺,知道通過觸摸可以感知物體形狀。

2、能運用恰當的詞彙描述觸摸的感覺。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小桶一個

2、土豆、西紅柿、辣椒、胡蘿蔔、洋蔥實物個一各

3、玩具:溜溜球、小摩托車、小錢包、粘粘球、眼睛、小瓶子、剪刀、梳子各一個

4、紅領巾一條

教學過程

1、小朋友都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小眼睛每天帶我們去看大千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你們愛你們的眼睛麼?

2、如果有一天,你的小眼睛看不見東西了會怎麼樣?

3、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寶貝,一個神奇的'小桶,裏面滿滿的都是小寶貝,坐姿美老師就變出來(依次拿出蔬菜)

4、矇眼遊戲選一名幼兒,老師用光榮的紅領巾矇住其眼睛,從桶裏取出小朋友指定的物品,並分享摸東西時的感覺,通過觸摸感知物體形狀、質地

5、將一名幼兒矇住眼睛轉三圈,在確定看不見老師的情況下,帶他去觸摸教室的物品,並說出是什麼,其他小朋友不能告訴他

6、師小結:有時候我們的感官比眼睛更加值得我們信賴,通過感官我們可以知道物體的形狀和質地,我們都有一雙神奇的小手

7、結束教學。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15

活動名稱:科學:落葉樹和常綠樹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幾種常見樹木的認識,形成落葉樹、常綠樹的概念。

2、學習將對落葉樹與常綠樹進行分類。

3、發展幼兒觀察與比較的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幼兒收集各種樹葉,放在小籃子裏面。觀察認識各種常見樹葉。

活動過程:

1、複習對幾種樹木的認識

教師:我們小朋友每天上幼兒園都能看見許多樹,你見過哪些樹?你見過它們的名字嗎?

出示幼兒已認識的落葉樹與常綠樹的葉子,提問:這些是什麼樹的葉子?葉子是怎樣的?這些樹在秋天有些什麼變化?

2、觀察樹葉,按顏色歸類,瞭解樹葉的差異。

(1) 引導幼兒先說說自己帶來的樹葉,再按照樹葉的顏色進行分類。

(2) 比較不同顏色樹葉的差異。

教師:秋天到了,彩色的樹葉真美麗,黃樹葉、紅樹葉與綠樹葉,有什麼不同?

(3) 哪些樹木到了秋天會落葉?哪些樹木到了冬天光禿禿的?還有哪些一年四季是常綠的?

(4) 教師與幼兒一起概括常綠樹、落葉樹:

有些樹到了秋季,樹葉很快就枯黃落下來,最後樹枝上是光禿禿的,這些會落葉的樹,我們叫它們什麼樹呢?(落葉樹)

告訴幼兒常綠樹並不是不落葉,常綠樹的葉子長老了也會落下來,一次落下幾片,但新的`葉子也在不斷地長出來,所以樹上總有綠色的樹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帶來的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鼓勵幼兒上來,分別將常綠樹和落葉樹放在兩個筐子裏面,對樹葉進行分類活動。

4、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樹木,找一找:常綠樹和落葉樹。

在活動開始前,利用晨間活動,有意識的讓孩子觀察周圍的樹,活動結束後,利用戶外活動,讓孩子找找幼兒園裏的落葉樹和常綠樹。

活動反思:課後帶幼兒到校園裏去找校園裏的落葉樹和常綠樹,孩子們找到了桃樹、柳樹,枇杷樹,柳樹是落葉樹,桂花樹,松樹,廣玉蘭是常綠樹,結合課件裏的各種樹,梧桐樹、松樹、柏樹,使孩子對常綠樹和落葉樹有了更好的認識。有好多的問題,我都讓幼兒自己來回答,讓他們共同來分享各自的經驗,通過這種方法獲得的經驗,孩子們記憶深刻。

標籤:大班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