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

設計2.59W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遊子吟》

2、通過課文內容,理解《遊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看到”、“忙着”造句。

2、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上節課,我們都認真的讀了《母親的恩情》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母親的恩情,孟郊一直銘記在心,他對母親的愛和思念都凝聚在了《遊子吟》這首詩裏。

出示古詩,齊讀,指名讀

過渡:這首流傳千年的古詩背後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下面就讓我們走入這個故事。

二、民主導學: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母親對孟郊的恩情表現在哪裏?

把你找到得句子,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下來,試着讀一讀,也可以在旁邊寫一寫你的感受。

生小組討論交流。

全班交流。

生髮揮想象,母親縫衣時的神情,動作以及心理活動。

指導朗讀“忙着”,“夜深了,一針針一線線”,體會母親的恩情。

(1)“一針針一線線”,是啊,她縫得多認真啊,縫補的針腳怎麼樣?(又細又密)爲什麼要縫得這麼密啊?(在古代,有一種風俗,家裏人要出門,母親或妻子爲他縫補衣服,必須針腳密密的,這樣出門的人才能早點回家。這包含了愛,也包含了祝福平安。)你能讀好這個詞語嗎?

(2)“還在”,母親勞作了一天,可是沒有休息,還在縫補衣服。

(3)“夜深了”,人們都進入了夢鄉,連星星都困了,可是母親不肯停下來。

(4)母親把期盼、把擔心都縫在了衣服裏。這就是:出示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5)我們一起來讀這幾句詩。指名讀,男女生分讀,齊讀。讀出母親的牽掛。

過渡:“兒行千里母擔憂”,分別的時間到了,讓我們一起來到村外感受離別的情景。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送兒送到村子口,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子就要去遠行,母親有千言萬語在心頭。再聽,她還會對兒子說什麼?

2、面對母親擔憂的叮囑,看到已是滿頭白髮的母親,假如你是孟郊,你會說些什麼?

3、多麼感人的畫面,誰來讀好這段話?(個別——齊讀)

4、母子分別,孟郊爲什麼眼睛溼潤了?

5、師:母愛是偉大的,又是平凡的,她的愛就體現在這些細微的事情上,齊讀第一、二自然段。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孟郊告別了母親,獨自一人上路了,這一路上,孟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請你讀讀課文第三小節,說一說!

2、理解“生機勃勃”:生機:充滿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樣子。文中指沐浴在陽光下的小草,綠油油的,充滿了生命力。

練習造句: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3、孟郊看到小草之後,是怎麼做的?“撫摸”兩個字都是提手旁,做做動作,你爲什麼要這麼摸?讓我們記住這個詞,一起來寫一寫。

看着這沐浴在陽光下的小草,孟郊想到了什麼?

讀着讀着,你想說些什麼?

4、我們就像那一株小草,在陽光般母愛的滋養下,變得朝氣蓬勃,母親的這份恩情是我們永遠也報答不了的。誰願意來讀一讀這段話?

5、沒有陽光,就沒有小草的生長;沒有母親對我們的關愛,就沒有我們的茁壯成長。讓我們一起來讀。

6、孟郊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出示古詩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短短的一首詩,共30個字,字字句句流露出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兒子對母親的感恩,齊讀。

(四)感情延伸課堂小結

1、聯繫生活或學習,說說我們該怎樣回報母親。

2、讓我們一起用心來感受這樣一首讚美媽媽的歌曲!

全天下的父母的愛都是無私的,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恩情。平時幫父母做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

三、檢測導結:

1、背誦《遊子吟》

2、完成寫話

板書設計:

母親的恩情

母親縫衣、送兒

孟郊銘記在心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遊子吟》。

2、理解《遊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

3、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反覆朗讀第一至三自然段,結合插圖想象當時的情境,體會母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兒子對母親的感激、敬愛之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借文悟詩,理解《遊子吟》的意思。能體會到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古詩,初步感知

⒈上節課我們初步知道孟郊把母親的恩情銘記在心,在他50歲時寫了著名的詩篇《遊子吟》。千百年來,多少遊子吟誦這首詩時都會心靈震顫,熱淚滾滾,因爲他道出了每個遊子的心聲,哪位同學願意爲在座的同學和老師吟誦這首詩。

出示古詩:指名朗讀。

這首詩爲什麼如此動人心絃?它蘊涵着怎樣的深意呢?讓我們帶着這首詩走進課文中去細細地品位,去感悟。

二、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快速默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一件什麼事?

出示: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母親忙着給他縫補衣裳。

2、孟郊的母親是怎麼爲他縫補衣服的?

結合詞語“夜深了”,“一針針一線線”體會。

說明:在孟郊的家鄉有這樣一個習俗,家裏有人出遠門,爲出門人做衣服,必須做得針腳細密,要不然,出門人回來的日子就會延遲。媽媽爲了讓兒子早日歸來,所以也給孩子的`衣服縫上細密的針腳。時間就在這一針針一線線中不知不覺的流逝,此刻夜已經很深很深了。瞧,她向前傾着身子,依然在爲兒子縫補着衣裳,請同學們想一想:這麼長時間的縫呀縫,年老的母親中間可能會有些什麼動作?(揉眼、捶背、擦汗)誰願意把母親此刻的動作表演出來呢?(動作展示)

3.看到這位母親細密的針腳和她勞累的身影,你有什麼話要說呢

師:假如你就是孟郊,親眼目睹了母親在深夜裏一針針一線線密密縫衣裳的情景,此時此刻,你會怎麼想?

生:母親真好!

生:母親對我的愛真深啊!

師:母親熬夜逢衣爲的是……(兒子),心裏時時刻刻牽掛着的還是……(兒子)

師:這麼深深的愛,這麼濃濃的情,就是——“恩情”,指名有感情地讀好詞語“恩情”。

4、這細密的針腳透着母親深深的愛,誰能把這句話讀好呢?(指名讀,齊讀)

5、此刻媽媽的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6、誰能體會此刻孟郊媽媽的心,用朗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好嗎?(試讀、指名讀,齊讀)

7、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沒有說什麼感人的話,卻用針線把自己對兒子的關愛縫進了衣服。這就是(出示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濃濃的感情就融會在詩句中,讓我們一邊朗誦一邊體會。齊讀古詩

學習第二自然段

1、天不知不覺就亮了,一晃眼就到了第二天清早,母親早早的起來送兒子上路了,這一路她有太多太多的話要對兒子說,所以她送呀送,一直送到村口的路旁。同學們想一想:這一路母親可能會說什麼呢?出示圖片(村口送別),

2、學生交流

生:郊兒,你一個人在外,要好好照顧自己,當心生病。

生:郊兒,你遠行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生:郊兒,你可要時常給家裏寫信呀,娘會一直盼着你的來信的呀!

生:郊兒,你晚上看書學習不要太熬夜,要當心身體。

3、師:千言萬語只匯成了一句話,那就是出示句子:“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

4、這句話中包含着母親的不捨和母親的期盼,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

(一生讀)師:這就是孃的叮嚀呀!

(一生讀)師:這就是孃的囑託呀!

(齊讀)師:這就是母親的恩情啊!

5、聽了母親的話,詩人是怎麼做的呢?(不住的點頭)。

6、望着母親頭上新生的白髮,爲什麼詩人的眼睛會溼潤了呢?

(母親呀,這是爲兒子操勞而增添的呀!您的白髮就是爲我的結果啊!)

7、此時此刻,他會說些什麼來和母親告別呢?(多懂事的孩子;多體貼的郊兒)

8、母子倆彼此掛念,多麼讓人感動的一幕呀!這裏,哪句話也特別能體現詩句意恐遲遲歸的意思?

過渡:雖然母子倆難捨難分,但千里相送終有一別,於是孟郊穿着母親縫製的衣服,帶着母親的叮囑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慨萬千,在晨曦中他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呢?請同學們結合圖片自讀第三小節。

學習第三自然段出示圖片

1、詩人看到了什麼?(綠色的小草、和太陽)你覺得小草長得怎麼樣?我們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呢?理解詞語“生機勃勃”。小草生機盎然的樣子你能讀出來嗎。屏顯句子指名讀

2、小草爲什麼能長得這樣生機勃勃呢?(有太陽的照耀)相機出示:太陽出來了,路邊的小草更顯得生機勃勃。

3、看着沐浴着陽光的小草,孟郊想了什麼?

出示: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裏太陽的光輝嗎?

4、這是一個什麼句子,你能把它轉變成陳述句嗎?(母親的慈愛,就像這春天裏太陽的光輝。)

5、比較一下兩句話,哪句好?說說爲什麼?

出示句子

母親的慈愛,不就是春天裏太陽的光輝嗎?

母親的慈愛,就像這春天裏太陽的光輝。

6、詩人爲什麼說母親的慈愛就像春天裏太陽的光輝呢?他們有什麼共同之處呢?(都讓人感到溫暖)

7、詩人從什麼地方也感受到了母親給予的溫暖?

相機出示句子“孟郊撫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視着那又細又密的針腳”

8、這裏有兩個表示動作的詞語,你能把動作展示出來嗎?從這兩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詩人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練讀這句話,齊讀。

教學反思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學校大門口寫上“愛你的媽媽”來教育學生,激發學生固有的愛心。而對於本課的教學,我想要通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讓他們走進文本,感悟母親偉大無私的愛。

感悟品味,美讀移情,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關鍵。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處於感性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直覺體驗、整體接收、綜合感受,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這一思維特點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直接地、全方位地、整體觸摸語言現象中,有所感悟,並在“悟”中自得。同時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覆品味,體會表達的精妙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啓迪、美的薰陶。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3

  一、導入:

同學們,每天爲你整理衣裝的人是——母親;每天爲你洗衣做飯的人——母親;每天爲你忙碌操勞的人——母親;

是呀,母親,我們各有不同的喊法,但天下的母親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對自己孩子的無私的愛,千百年來,什麼都在改變,不變的只有這濃濃的母愛。每個孩子都沐浴着這偉大的母愛成長着,生活着。現在讓我們走進第9課,進一步體會並記住母親的恩情吧。請同學們伸出你的小巧手,跟老師寫課題。(邊寫邊解:母親的恩情就是指那無私的愛)深情地讀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

現在請聽老師講這個動人的故事。看誰聽得最認真。

從同學們那專注的表情就知道你們都被感動了,那就自己讀讀課文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有一組新的生字詞想和你交朋友,你有信心交到這些新朋友嗎?(同學們讀得真標準,那去掉小帽子還認識它們嗎?)老師來做幾個動作大家來猜是個什麼詞。(撫摸:用手所以是提手旁、縫補:一般是縫用到線,所以縫是絞絲旁,一般補衣服所以是衣部旁)

2、生字朋友都記住了。我相信課文讀得會更好。課文共幾個自然段?找5個同學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水平。(可以說優點,可以說建議)

  二、細讀課文。

從剛纔大家的朗讀聲中,從課文中、從詩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情感,是什麼?(生)

是呀,母親的恩情孟郊一直銘記在心,他把對母親的敬愛與思念都凝聚在了《遊子吟》這首詩裏,讓我們師生齊讀這首小詩。

大家都有詩人的氣質,慢慢地,緩緩地,讀出了詩的味道。從詩中你讀出了什麼?是呀,就因爲有一次孟郊要遠行,母親對兒子的關愛令他難忘,他才寫成了這首小詩。讓我們快樂地來自學課文的1、討論交流: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母親對兒子的關愛?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溫馨提示:交流可以這樣說:我劃下的句子是_______,我從中體會到——)

全班交流:

A、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獨出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着。[學生談體會](看圖:看母親正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的縫着。你們知道母親爲什麼要這樣一針針一線線地縫呢?(在古代,有一種民間風俗,家裏有人出遠門,母親或妻子爲出門人做衣服,做得針腳細密,人就會早早歸來,反之回來得就晚。母親把針腳縫得細密,就是希望讓兒子早日歸來。)

所以,雖然,油燈昏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可——(讀這句)

孟郊即將遠行,母親將自己的不捨、盼望全縫進了衣服,所以——(讀這句)

母親邊縫衣服邊想什麼呢?(生談)

想着讀着,讀着想着,我們就能把書讀懂了。讓我們用聲音讀出母親的擔憂吧。(讀這句)

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呀。母親的關愛還從那句看出來?

B、她望着兒子說:“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追問你感受到了什麼?)

縫衣到深夜,第二天清早,母親又早起送兒子到村外。誰來當這位萬分不捨的母親?(一句話一顆心,這就是母親的叮嚀,誰再來讀?我聽出了母親多想讓兒子早些回家,這就是母親的囑託。是呀,千言萬語就匯成了一句話:齊讀)

是呀,聽着這叮嚀這囑咐,孟郊已經說不出話,只是(齊讀)

孟郊望着母親的白髮,縱有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現在你就是孟郊,你在想什麼?(多懂事的孩子;多體貼的郊兒)

母愛就是這樣偉大而又平凡,母親深夜縫衣,清晨送兒,(板書)她的愛就體現在那些細微的事情上。50歲的孟郊難忘這一幕幕,不由地寫下了這些的詩句:(齊讀)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帶着母親的叮囑孟郊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溉萬千,自己默讀第三自然段,用“——”劃出孟郊看到的,用“”劃出想到的。

A、看到:太陽出來了,小草生機勃勃。指圖:小草長得很茂盛,這就是“生機勃勃”。

B、孟郊看到此情此景,孟郊想到了什麼?(學生交流)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裏太陽的光輝嗎?沐浴着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

你又從中什麼到了什麼?

孟郊觸景生情,於是,誰是讀一下?(出示句子讀)

50歲的孟郊難忘此情引景,寫下了這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似山高似海深的愛就是——(引讀)母親的恩情。

母親的恩情我們永遠報答不了,也永遠銘記在心。孟郊更是如此。齊讀最後一段。(孟郊40歲才當上了江蘇溧陽的一個小官,接着就把母親接到身邊,50歲寫下了小詩《遊子吟》。同學們,在我們在跟隨孟郊回到臨行前的那一夜。

夜深了,煤油燈忽明忽暗,母親揉揉酸澀的眼睛,一針針一線線地縫着兒子的衣服,女生動情地說——(齊背《遊子吟》)

師:清晨,母親送兒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外,還不住的叮嚀早回來,男生真情地說——(齊背《遊子吟》)

這就是生活中那細微的母愛。在災難來臨時,母愛卻是偉大而沉重的。在汶川大地震來臨時,我們看到了這樣一位母親:

早已沒有呼吸的她雙膝跪着,整個上身向前趴着,雙手扶地支撐着身體,身體被壓得變形了。救援人員們發現她身下還有一個3、4個月大的孩子,孩子在母親的保護下依然睡得很香甜。孩子身上的手機上有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救援人員,卻在這一刻落淚了。

這就是我們的母親呀,在災難面前毫不退縮,把生的希望留給我們。此時此刻,你一定有許多話要說。(生談)母親愛孩子可以不辭辛苦,不惜生命。我們又該怎樣做呢?(生談)據說小烏鴉長大後,當母親老了飛不動找不到食物時,他就四處找可口的食物嘴對嘴地喂母親,回報母親。一直到老烏鴉死去。這就是烏鴉反哺。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人呢。更應該懂得:出示齊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四、學寫生字。

撫摸。

  五、佈置作業:

1、深情地背《遊子吟》給媽媽聽。

2、想一想媽媽是怎樣對自己的?做一個體貼媽媽孝敬媽媽的好孩子

標籤:恩情 教學 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