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八年級力教學設計

設計1.2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力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力教學設計

八年級力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色彩對人產生的心理聯想,掌握色彩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加深對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比欣賞、體驗探究、小組討論等學習方式,體驗感受不同風格繪畫作品中色彩所傳達的情感和內在含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不同風格藝術形式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識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瞭解色彩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及其特點;

2、如何從色彩角度分析鑑賞美術作品。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手段:PPT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㈠情境激趣,導入新課引導學生欣賞音頻資料,請學生說說樂曲中體現出的藝術感染力可以用什麼樣的色彩進行表現,導入課題。

㈡欣賞作品,初步瞭解色彩的心理聯想

1、欣賞圖片,感受大自然和美術作品中的色彩表達主觀情感。

2、討論探究:嘗試用一些詞彙來描述以下幾種色彩給人的心理聯想。

㈢欣賞體驗,瞭解色彩的表現形式及其特點

1、欣賞三幅繪畫作品,說說畫家在運用色彩表現對象上有什麼不同?

2、課堂反饋,欣賞探究作品,掌握色彩的三種表現形式。

㈣欣賞實踐,體驗感受不同風格繪畫作品中色彩所傳達的情感。

鑑賞一組作品,教師設計問題,指導學生鑑賞作品:

圖片展示,教師提示鑑賞角度:從內容、色彩特點、情感表達幾方面交流對作品的分析感受。

①作品描繪了怎樣的場景?

②畫面中色彩的主色調是什麼,主要運用了哪種色彩表現形式?

③你從作品中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思想情感?

㈤課後拓展,佈置作業:

1、觀察生活中運用色彩的現象,體會其運用色彩過程所傳達出的情感。

2、結合本節課的所學,嘗試運用色彩來創作一幅小畫,表達自己某種心理感受。

八年級力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形成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的認識。

(2)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

(4)知道力所產生的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改變物體的形狀。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

(2)通過學生親自實驗,體驗並認識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過常見事例和實驗認識力所產生的效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之間的實驗,能夠進行合作與交流。

(2)在經歷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和歸納能力。

(3)體會透過衆多的物理現象分析和歸納出本質的認識論的觀點。

(4)從力的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認識科學方法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力的概念

難點: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教具

演示:兩個蹄形磁鐵和兩個小車、一個蹄形磁鐵、大頭針、兩根彈簧、籃球、小鋼球、微小形變演示儀

學生:30把刻度尺教學過程引入新課提出問題:“神舟五號”火箭爲什麼能離開地球,升上天空,實現我國的飛天夢?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工農業生產中常常提到“力”這個字。如一個人推了別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學們上課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隊的戰鬥力等。請學生說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學中所說的`力的含義與生活中所說的力的含義有很大的區別。那麼,究竟什麼是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吧!

一、力是什麼

1.展示並羅列現象

用課件上的圖展示日常生活中、體育活動中以及工農業生產中與力有關的現象: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學生實驗:左手拍右手、手拍打桌子)。人推車?(學生舉例)

(2)體育運動中:足球運動員踢球,舉重運動員舉起槓鈴、排球運動員託球?(學生舉例)上面這些有力出現的實例中都與人有關,都伴隨有肌肉緊張,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緊張而來的。如果沒有人是不是就沒有力的作用呢?

(3)工農業生產中:汽車拉拖車,起重機吊起貨物?(學生舉例)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並且物體是直接接觸的。沒有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有沒有力的作用呢?演示實驗:磁鐵吸引大頭針;地球吸引籃球。舉例地球吸引月球、太陽吸引地球?

2.分析羅列的現象

可以從語文的主語、謂語、賓語的角度來分析。

3.歸納總結歸納

以上現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體-作用-物體。有力存在時,總有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發生了作用,推、拉、擠、打擊、吸引、舉、排斥等等都是對這些作用的具體描繪。所以,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4.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

一個力必然聯繫着兩個物體,對一個力來說,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學生舉例:並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鞏固對“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的理解。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1)實驗探究演示實驗籃球由靜止變爲運動;豎直上拋的籃球向上運動得越來越慢,向下運動得越來越快;用投影儀演示運動的小鋼珠在磁鐵的作用下,改變了運動方向。讓學生說明其原因。

(2)用圖片進一步說明用圖片展示,學生描繪:足球靜止在地面上,運動員A用腳踢它時給它一個力,足球受到這個力由靜止變爲運動;運動員B用頭衝頂足球,足球受到這個力而改變運動方向;運動員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這個力之後由運動變爲靜止。

(3)歸納總結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以及運動快慢和方向的改變,都被認爲它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上面的例子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4)學生舉例(各種球類運動)力還有別的作用效果嗎?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1)實驗探究

演示實驗:用手將彈簧拉長;用手壓皮球。學生實驗:學生用手使刻度尺變彎曲。

(2)投影圖片,舉例說明

①跳水運動員站在跳板上。

②射箭。

(3)歸納總結: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學生舉例

(4)進一步理解

通過學生實驗說明,用較大的力和用較小的力使刻度尺發生彎曲,彎曲的程度相同嗎?明確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形變就越大。

進一步明確,用很小很小的力,物體也會發生形變,只不過形變很小,用眼睛看不出來。

三、力的三要素

(一)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1.過渡語:我們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麼又有哪些因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呢?請同學們猜想一下。

2.老師有選擇的板書

總結:我們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3設疑:那麼,我們身邊又有哪些例子是力的三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呢?

4.前後呼應:在上課前,老師說在掰腕遊戲中失敗的同學,也能反敗爲勝,你現在有辦法了嗎?我們再試一下。學生討論猜想。學生瀏覽後,思考回答:學生舉例

學生再次遊戲,體驗作用點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二)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長短表示力大小;

箭頭表示力方向,線段起點和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1、教師指導:強化作示意圖方法

2、學生板演作力的示意圖是力學的重點,在這裏由學生自主搜索,並結合了一些實物分析,然後進行訓練。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從生活中的經驗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時,會感到水桶也同時向下拉手;用腳踢球時,腳也會感到疼。爲什麼我們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自己也會有受力的感覺呢?

1.實驗探究演示實驗:

(1)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用投影儀演示)把兩塊蹄形磁鐵固定在小車上,讓它們的同名磁極相對,將兩個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靠攏。要求學生注意觀察以下三種情況下的現象。①按住磁鐵A,釋放磁鐵B;②按住磁鐵B,釋放磁鐵A;③同時釋放兩個磁鐵。

現象表明了,磁鐵A對磁鐵B施加排斥力的同時,磁鐵B也對磁鐵A施加排斥力。

(2)兩隻彈簧互相拉伸讓兩個彈簧對拉,有什麼現象發生。這表明一個彈簧對另一個彈簧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一個彈簧的力。

學生實驗:

(1)用手拍桌子。

(2)學生兩隻手互相拍打。問問學生的感受,分析原因。

2.歸納總結

一個物體在對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要受到別的物體對它施加的力,因此,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總是成對出現的,我們把其中的一個力叫做作用力,另一個力叫做反作用力。

學生舉例分析:投影“用手拍桌子”的圖片,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說明兩個物體互爲施力物,互爲受力物。

小結

知識小結本節課你有什麼體會?

本節課你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教學反思

一、“運動狀態改變”對學生來說較爲抽象,具體應用時不是判斷不準就是考慮不全面。要想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較好的做法是在新課教學中通過全面列舉來幫助學生理解。包括:

1、由靜到動

2、由動到靜

3、加速運動

4、減速運動

5、轉彎。無論哪一方面發生了變化,都叫做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又可以概括爲兩點:

1、速度變化

2、方向變化。在平時學生解題時出現考慮不全面時要及時給予糾正和強調,通過“反覆”來加深理解。

二、學生對“一個巴掌拍不響”和“用力拍桌子手也疼”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判斷不準或出現混淆。關鍵點分析:前者只有一個物體——單個物體不會產生力的作用,力產生在兩個物體之間,亦即“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後者包含兩個物體——二者互爲施力物體,亦即“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八年級力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2、經過舉例理解並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3、形成從實際現象中分析並獲得物理規律的推理意識。

教學設想重點:

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難點:

理解並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教法:

實驗探究式教學準備小車木板鉤碼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小聰和小明在光滑的冰面上沿同一直線去拉靜止的小車,在下列情況下,小車將怎樣運動呢?

1.小聰和小明都向右拉小車,小車將向xx方向運動。

2.小聰比小明用力小,小聰向左拉,小明向右拉,小車將向xx方向運動。

3.小聰和小明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拉小車,小車所受的合力爲xx,靜止的小車將xx。

從而引入二力平衡課題。

二、講授新課

定義:同時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我們就說這兩個力爲一對平衡力,稱爲二力平衡。

上題第3題中,小聰和小明對小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可以看出小車原來靜止,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小車仍然保持靜止狀態,因此平衡力不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二力平衡的現象到處可見,下圖中的船舶和汽車有平衡力的作用,請同學們找出它們所受的平衡力,請同學們找出平時生活當中的二力平衡的事例。如在空中勻速下降的降落傘、靜止在地面的課桌等。

由事例可以看出,若同時作用在物體上只有兩個力,且此二力平衡,因合力爲零,就等效於物體上沒有外力的作用。

在一般情況下,物體會同時受到幾個力的作用,若這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即合力爲零,就稱這幾個力爲平衡力,等效於物體上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三、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二力平衡的概念,通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和同學們的探究實驗,體驗到了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推理的實驗方法的作用,大家完成課後練習,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本節課所學內容。

四、作業佈置

課堂作業:學習指導用書

家庭作業:補充習題板書設計:二力平衡

平衡狀態: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二力平衡: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

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八年級力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教材以學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色彩入手,引導學生對色彩展開豐富的聯想,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參與積極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不同色彩搭配在視覺傳達中所起的感情影響。

(2)運用色彩語言,嘗試進行情感表達。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圖例欣賞並分析不同色彩傳達的信息、傳遞的情感和表達思想的目的。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欣賞色彩作品,瞭解色彩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好的色彩搭配、和諧的視覺效果可以帶給人們愉悅的心情和不同的心理感受。學會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從感性到理性去認識色彩,並會運用不同色彩搭配傳達信息、傳遞情感和表達思想目的。

教學難點:

理解並體會色彩語言如何對人們心理及情感的`影響,瞭解不同風格流派對色彩感染力的詮釋。

教學過程:

複習鞏固:美術的主要表現手法

1、激趣導入

A、談話,引起學生興趣。

什麼是色彩語言?

在多姿多彩的色彩世界中,你喜歡什麼顏色?

教師小結:

(1)大家都很有想法,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

(2)這種顏色能給你帶來什麼感覺?談談自己的感覺。

(3)通過同學們的分析,你們體會並感覺到不同色彩有不同的情感與心理感染。

2、邂逅色彩

A、兩幅食物圖對比哪一幅更誘人?

通過食物圖片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總結好的色彩搭配、和諧的視覺效果可以帶給人們愉悅的心情和不同的心理感受。

B、中西方色彩圖片欣賞並分析

千里江山圖

荷花圖

玉蘭黃鸝圖

乾草垛(莫奈)

靜物(馬蒂斯)

無題(德庫寧)

土地(羅爾純)

烏鴉羣飛的麥田(梵高)

思考:中國畫中色彩應用的特點

思考:西畫中色彩應用的特點

思考:你認爲哪件作品在色彩表現力上最具有感染力,爲什麼?

3、感受色彩

色彩色相:暖色、冷色

聯想並感受不同顏色對情感和心理的感染

紅色黃色藍色綠色

把知識的學習置於具體生動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充分的聯想,大膽地表達交流自己的思想。提高對色彩的感性認識。

欣賞圖片:舞蹈(馬蒂斯)

說一說:這個畫面藍色、綠色、紅色都代表了什麼?

4、實踐色彩

用不同色彩來表達:喜怒哀樂

作品展示

課後小結

瞭解繪畫的語言和表現方法,能更好地幫助我們欣賞和創作美術作品。

八年級力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欣賞評述課。教材從線條、明暗、體量和空間四方面介紹了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涵蓋建築、雕塑、繪畫和工藝等藝術形式。旨在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引導學生勒腳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欣賞感受、比較分析、交流評述等學習形式,鑑賞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現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不同類型美術作品的造型表現力,發現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

教學重點:

造型基本要素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造型要素分析藝術作品。

教學準備:

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播放一組圖片。

藝術家在創作美術作品時,除了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還要運用多種藝術手段來表現。造型作爲創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二、發展階段

1、造型表現的基本要素:線條、明暗、體量、空間

線條:展示一組圖片:我們回顧人類藝術的發展,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線條作爲重要的造型要素,貫穿了世界藝術的發展史。無論是原詩繪畫,還是現代繪畫;無論是原始繪畫,還是西方藝術,都將線條作爲重要表現語言。線條究竟有何魅力吸引着我們?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出示一組作品,提出問題:

比較下列作品中的線條,分別帶給你了什麼樣的感受?

《韓元仙仗圖卷》中國畫局部宋代武宗元

《菩薩立像》石雕唐代

《宴罷》裝飾畫古希臘

總結:線條是美術創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繪畫、設計、建築、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2、明暗:出示作品《聖母瑪利亞》素描達芬奇意大利

《女人像》線描馬蒂斯法國

提問:兩幅作品的表現方法各是什麼?各有什麼特點?

總結,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光線照射必然會造成物體受光的不規則性,從而產生明暗變化。自達芬奇總結出,“明暗轉移法”後,他就成爲西方繪畫表現力題乾的重要藝術語言之一。

體量:指建築物或雕塑作品等實物的物質體積。體量的差異可以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

上海世博會沙特場館(建築)

雙環(雕塑)

空間

建築、雕塑以實體空間關係體現不同的視覺效果,而繪畫作品則是在二維的平面上虛擬性地表現出空間感。

《阿爾讓特伊的大道》

三、小結拓展

總結本節課知識點,爲下節課教學做好鋪墊。

標籤:八年級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