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

設計3.25W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上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知道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並進一步掌握剪紙的基本技能,培養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興趣。

2、重點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兒正確、靈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進幼兒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3、在動手剪紙的活動中,對青蛙有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

教學準備:

範例、剪刀、漿糊、蠟光紙、錄音機和故事帶。

教學過程:

一、猜謎遊戲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老師說一個謎語大家猜一猜是什麼小動物?請聽:"水邊有個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綠大衣,伸出舌頭把蟲抓。"(青蛙)對了。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現在我們就扮成可愛的小青蛙,到池塘邊做遊戲好不好?(幼兒聽音樂作模仿動作進教室)

2、請幼兒說出青蛙的`生活習性和特徵。

(綠色身體,兩隻大眼睛,四條腿,一張大嘴巴,生活在池塘邊,天天捕捉害蟲,是人類的好朋友。)

二、示範講解

1、教師出示範例"青蛙"並告訴幼兒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學習對稱紋樣剪紙法。

2、教師按步驟示範講解剪青蛙。

(1)與幼兒共同討論這個剪紙青蛙的特點。(對稱)(2)提問:對稱圖形應該怎樣摺紙。(對邊折)(3)爲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徵,在剪紙前,先將青蛙用筆輕輕的勾出來,然後再用剪刀依據輪廓線剪下。

(4)最後剪出眼睛、背部與腿部鏤空部位。要重點講解,多次示範。(先整體在部分)。

三、實踐操作

1、靈活幼兒手指,做手指操。

2、幼兒與老師一起念兒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摺紙,在劃線,按照輪廓細細剪,剪個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蟲!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選擇圖案剪紙;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注意安全。

4、幼兒剪紙,教師巡迴指導。

四、欣賞聯想

1、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青蛙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大腦袋,小尾巴,青蛙小時候叫蝌蚪)

2、聽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五、品德教育:小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我們小朋友要愛護青蛙,保護青蛙。

六、情景遊戲

歡樂的池塘幼兒動手用作品在大白紙上佈置出小蝌蚪找媽媽情景圖。幼兒扮成可愛得小青蛙在歡樂的池塘裏嬉戲,玩耍,捉蟲等自然結束本課。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花瓶形狀的認識,發揮自己的想象運用卷、粘的形式設計花瓶。

2、感受花圖案與線條的美,並能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3、喜歡擦襖做活動,能主動參與活動。

教學準備:

1、剪好的廢舊報紙若干

2、彩紙剪刀、固體膠、水彩筆

3、教師預先做好的一個花瓶、各種花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春天來到了,大地萬物復甦,樹木、小草都發芽了,還有好多好多的花兒都開得漂亮極了,老師實在忍不住跟春姑娘要了好多花送給我們小朋友當禮物呢?

2、教師把各種花朵分給幼兒。

3、那麼漂亮的.花兒,我們得用一個漂亮的花瓶來陪襯。

(二)教師示範操作

1、我先做好了一個花瓶,教師出示已經做好裝飾好的花瓶。

2、它是怎麼做的?(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講解方法:先用廢舊報紙以卷的形式捲成一個小棒,用固體膠固定,想好你要做的花瓶,用報紙卷好的小棒來粘出花瓶的輪廓,最後用水彩筆裝飾,畫上線條與圖案。

4、花瓶可不止一種形狀,還有很多漂亮的形狀呢,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花瓶。請幼兒參考。

5、你想要怎麼做?與旁邊幼兒討論。

(三)幼兒操作

1、教師提要求:

(1)與你的合作伙伴商量好,然後分工合作。

(2)製作好了花瓶要把桌子上的東西收拾乾淨,並把你們的作品放到前面向大家展示。

2、教師巡迴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適當提醒。

(四)講評

1、你們的作品都做得很不錯哦,你喜歡哪幅作品,爲什麼呢?

2、現在我們拿着自己的花朵到外面去插吧!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3

一、教學情況分析:

經上學年的美術教師介紹,該年級段想象能力極爲豐富,逐漸出現對美術極爲愛好的個別同學,該些學生無論在造型上、色彩、構圖、工藝上都有自己獨特見解,該年級段在欣賞上對一些美術家的介紹故事特爲感興趣。

但也有不足之處:

1、造型上普遍極差,缺乏觀察能力。

2、色彩能力上有點缺乏彩感,配製不夠準確。

3、工藝製作上不夠認真。

4、出現個別超常學生與後進學生懸疏越來越大。

二、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2、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學重點:

1、簡單的自然物和日常生活用品進行寫生。

2、學習用蠟筆水彩畫形式,硬筆線描,水彩平塗等方法,進行寫生或把觀察、記憶、想象中的事物表現出來。

3、繪製簡單的適合紋樣。

4、學習用樹葉、樹皮、蛋殼等材料拼貼圖形。

5、學習用多種材料進行初步浮雕製作。

6、觀賞自然風光,欣賞傳統圖案和優秀美術作品。

四、教學難點:

1、掌握蠟筆水彩畫技法,並能在寫生和創作中進行運用。

2、掌握適合紋樣規律,並能自如運用進行創作。

3、利用各種材料,巧妙構思,掌握拼貼和初步的浮雕技法。

五、措施:

1、加強造型能力的培養,對簡單的自然物進行寫生,並指導正確的觀察方法,以確定如何對事物進行造型處理。

2、面向全體學生,拉近個別超常學生與後進學生的距離,加強對後進學生美術上的培養。

3、適當滲入“色彩原理”的理論性知識,以加強他們分析觀察事物的顏色變化能力。

4、加強對工藝上的技巧能力培養。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2、瞭解勞動時的動態規律,初步學習畫人物動態的方法。

3、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人物動態千變萬化,在勞動時則會按一定的規律重複動作。各項勞動都有各自的運動規律,身體各部分之間爲保持平衡也會發生相關動態。因此,在勞動時常產生最典型和最美麗的動作瞬間。許多畫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創作出了充滿勞動激情和快樂的繪畫作品,讓人感受到勞動時的動態美。比如畫家王文彬的油畫《夯歌》是描繪一羣姑娘在打夯。在夯懸於半空,若起若落的最緊張的瞬間,表現了年輕姑娘蓬勃的朝氣和建設新農村的崇高理想。畫面構圖以傾斜的不穩定形式來加強打夯的`動勢,生動地表現出勞動的美感。

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感受勞動動態美,樹立熱愛勞動的情感。通過描繪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工具以及周圍環境,不僅可以提高造型表現能力,還能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這也是美術課程的學習價值之一。教材還重點展示了法國畫家米勒的油畫作品《拾穗》,目的是使學生在中外畫家對勞動動態美的不同風格的描繪作品中進行比較、欣賞。同時還選擇了一些素描、速寫和版畫作品,爲的是引導學生觀察、回憶、思考、體驗和想象人體活動時各部位的變化,體會各種勞動的動態。教材還演示了不同動作的動態線,讓學生對人體的動態有直觀的感悟。“試一試”和“提示”將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一一化解。“學生作業”的展示和“學習建議”都提示了對學生創作的要求。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人物動態的畫法。

難點: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現。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

(1)教師用課件播放《勞動最光榮》的音樂,展示各行各業人們辛勤工作的畫面。啓發學生:你們平時都參加過哪些勞動?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當時的心情怎樣?

(2)學生回憶並交流。

2、欣賞感受。

(1)教師用課件出示作品《夯歌》,請學生欣賞討論:作品中的人物在幹什麼?他們的勞動動作有什麼特點?

(2)教師小結:人在勞動時產生了有規律、有節奏的優美動態。

(3)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欣賞其他繪畫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種勞動動態及特點。

3、研究體驗。

(1)設問:人在勞動時身體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體驗:同桌互相模擬動態並觀察分析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尋找規律。

(3)展示:教師用課件演示人體勞動時的動作變化和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平衡關係。

(4)小結:任何動態都有他的動態特點,頭、軀幹和四肢之間相互配合,發生位置關係。人在活動時都有身體的活動趨向,從而身體產生了不同趨向的線,這就是動態線。繪畫時抓住表現出動態趨向的動態線,就很容易表達動態。

4、嘗試練習。

(1)作業要求:用記號筆嘗試描繪各種勞動的動態。

(2)提出建議:人體活動時肩胛線和骨盆線傾斜呈相反狀,可以參考書中的動態線範例。

5、作品交流。

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評價建議:作品是否表現了勞動時的動態?線條是否流暢、肯定?

6、課外拓展。

觀察各種勞動的場景,用速寫的形式記錄各種勞動動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體會。

(1)欣賞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關係。

(2)教師小結:選擇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和周圍的環境可以使畫面達到傳神的效果。

2、討論研究。

(1)小組活動: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勞動中哪些最典型的動作和環境來表現主題的?作品採用了什麼表現方法?你認爲這些作品哪些地方處理得特別好?

(2)彙報交流,教師小結。

3、創作表現。

(1)提出要求:畫一畫自己從事過的某種勞動。

(2)教師建議:除畫出自己勞動時最典型的動態外,還要畫出當時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圍的環境等。色彩的使用也應突出主題。

4、展示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

(2)同學互評,教師小結。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美術作品的選擇是以國內優秀藝術家作品爲主,同時結合其他國家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促進學生對人類優秀美術文化傳統的美好情感、積極態度的養成以及重視它們在人類文化傳承中的價值,同時認識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和社會的豐富性。在重點了解祖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與廣泛的文化情境聯繫在一起,才能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提高人文素養。

中學生由於性格、文化修養方面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和審美價值標準,審美意識也就逐漸形成。在教學中,要善於觀察學生,瞭解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欣賞活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和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

2、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清楚瞭解美術中繪畫的主要種類及藝術特點。

三、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繪畫不同種類的特點及區別。

難點:掌握繪畫的類別及不同角度的分類。

四、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相關的美術作品的圖片或事物

教師:相關美術圖片及課件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提問:在我們的美術課裏你想學到哪些東西?

學生回答:中國畫、水彩畫、素描、剪紙、設計……

師:大家把在國小學過的內容和你所知道的有關美術的內容進行分類。可以怎樣分?

生:……

師生總結:繪畫類、雕塑類、藝術設計類、手工藝……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美術,走進繪畫。

2、欣賞油畫作品《父親》、《開國大典》,請學生髮表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從作品的美術語言的角度,側重於觀察和分析作品的線條、色彩、構圖、明暗等是怎樣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賞張利、靳尚誼等名家作品,感受油畫的不同風格。

學生了解油畫工具材料,師生共同總結油畫特點:利用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現對象,達到豐富的色彩效果。

3、請學生說說對中國畫的瞭解?知道有哪些作者,哪些作品,哪些作畫技巧等。

欣賞作品《粒粒皆辛苦》、《鴛鴦戲水》,分析這兩張畫的區別,分別是人物畫、花鳥畫,寫意畫、工筆畫。

師生共同總結中國畫的種類、特點。

4、介紹版畫、水彩畫。

先做簡單的比較,再介紹版畫、水彩畫的各自分類及特點。

5、教師將課前準備的圖片讓學生辨別,也可結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強學生對畫種特點的掌握。

6、對學生收集的作品進行分類,由同學相互評價。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國中美術教案本單元傲雪梅花的學習內容是中國花鳥畫表現技法,出於對筆墨表現中的點、線組織,以及人格精神寄託等方面的考慮,選擇了傲雪梅花這一題材。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置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學習梅花的表現技法,熟悉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有意識地運用中國畫的表現語言來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教材選擇了不同顏色的梅花圖片和關山月先生的中國畫作品,引導學生進入“活動一”的學習,學生通過討論瞭解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從認識中國傳統繪畫表現角度出發,瞭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表現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以比較分析的方法感受畫家所寄託的人格精神。“活動一”以感受爲主,可以安排練習,讓學生通過嘗試體驗來學習使用國畫工具,進一步感受中國畫用筆用墨的特點。

中國傳統繪畫的教學中技法的學習很重要,因此教材引用關山月先生畫梅的過程圖片和勾花、點花的圖示,講解傳統的繪畫技法。選擇梅花畫法中筆墨運用、線條組織、枝幹和花瓣畫法的基本要領作爲技能學習內容,提示在教學過程中應作爲重點傳授。借鑑與臨摹是中國畫學習的重要方法,教材活動二中安排學生參照範畫的某個局部,學習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技法,嘗試畫一幅梅花,明示了學習過程中借鑑與臨摹方法的運用,以掌握規律,爲己所用。

教材中學生作業注意了不同的表現方法的選擇,以供學生參考。

在評價建議欄目中,從構思、用筆和水墨、色彩等方面爲學生提供進行自我評價、檢測學習效果的方法。資料庫中有關畫家、名詞和詩詞資料,擴展學生蒐集資料的範圍。

學習大空間一欄收集了齊白石的四幅作品,在學習梅花畫法的基礎上,將中國畫裏同樣表現人格精神的荷、菊、蘭、竹等題材介紹給學生,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的方法去嘗試表現不同的內容,拓展了學習的空間。

二、教學目標

*能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瞭解用線的表現方法,體會筆墨韻味。

*能整體把握畫面的虛實關係,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

*能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領會中國畫所寄託的人格精神。

三、教學思路

本單元包含中國花鳥畫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教材以欣賞、感受、體驗爲線索,提供了教學所需的圖片和文字資料。篇首選擇梅花圖片可以用於課題導入。

在“活動一”的基礎上設置嘗試表現的學習活動,選用關山月先生畫梅的步驟圖和勾花、點花的圖示,介紹中國畫用筆用墨的技法處理作爲知識傳授的重點,教學過程中應詳細講解,並根據需要可以選擇梅乾、梅枝的畫法圖例,構圖的處理也應結合圖例分析。

課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筆墨紙硯等中國畫工具,梅花題材的中國畫作品以及書法作品。學生準備的宣紙應稍大些,便於筆墨表現。

整個教學過程以欣賞感受、筆墨嘗試到創作表現爲線索逐步展開,以欣賞感受自然界和藝術表現中的梅花爲基礎進行筆墨嘗試,通過對傳統筆墨的體驗進一步理解藝術作品中所表達的意境,最後運用所學知識和繪畫技能進行創作表現。

首先可以選用有關梅花的詩歌、散文、圖片和中國畫作品設置情境導入。以提問、交流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梅花耐寒的生長習性,感受梅花挺直堅硬、生機勃勃的造型,體會梅花頑強、倔強和向上挺拔的精神。“活動一”應着重瞭解梅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表現的寓意和象徵精神,以及中國傳統藝術以物寄情的藝術表現方式。瞭解藝術作品和自然的關係,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藝術境界。在教學中可啓發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如描繪形態、色彩、情感的詞彙,有關生物常識和歷史故事等去形容、比喻、體會、理解自然界和藝術作品中的梅花給自己的感受。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思考,激發學生嘗試創造表現的慾望。

使用以書法用線爲主的造型手段是中國畫的重要特點,中國畫中的線抑揚頓挫,疏密穿插,結合墨色的變化具有深刻的審美意味。通過教師演示、講解,介紹書畫用筆、用墨的基本方法,結合作品欣賞和比較,分析中國畫作品中書法用筆的力度與韻律。教師演示作畫過程的直觀教學,在本課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樣,嘗試、體會筆墨和宣紙產生的特殊效果,對學生認識瞭解中國畫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設置筆墨表現的.練習,可以表現精神、情態的詞彙命題,嘗試運用水墨材料、工具,進一步感受、理解中國畫筆墨運用中表現的意味。佈置學生蒐集自己喜愛的梅花攝影作品和中國畫作品,以及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中對梅花的描寫,編輯成冊或製作小報。通過類似的活動,加深對傳統文化藝術中寓意、精神表現的理解和認識。

“活動二”以學生作業爲主要內容。在教師的輔導下,藉助梅花傳統畫法的學習,激勵學生在大膽嘗試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在這一過程中,作業的重點應該落實在對工具材料的嘗試,水墨變化的體會和對書法意味的線以及穿插、組合、疏密關係的理解上。啓發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參照優秀國畫作品和有關詩歌、散文,構思表現某種情趣主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想法,在表現技法方面進行提示,幫助學生完善創作構想,鼓勵他們大膽創作。在學畫梅花的基礎上,結合蘭、竹、菊、荷等傳統題材的國畫作品,以及有關詩詞、散文,指導學生進行交談和討論等形式的活動,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藝術在表現崇高人生境界方面的優秀文化傳統,並鼓勵他們進行繪畫嘗試。

關於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可採用展示、自評和互評等形式,應注意學習方法的導向,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藝術個性,重視評價對學生產生的激勵和鼓舞的作用,增強學生的自信。本單元是中國傳統繪畫課,對技法的掌握要有一定的要求,教師在分析作品、示範時應對用筆用墨重點講解,學生自評互評過程中可以參考教材的評價建議。

四、教學選擇

建議按照學習活動設置兩課時,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例如第一課時可以通過梅花題材的國畫局部臨摹,感受用筆用墨技法,第二課時嘗試畫一幅梅花,可以擴展到其他表現人格精神題材的創作。

學習水墨表現技法,除按照傳統繪畫程式進行以外,還可以根據學生興趣選擇其他方法。如:根據命題進行點、線組合的水墨抽象表現;參照書法造型局部結構、筆法構成畫面的水墨表現;體會音樂表現的情感,進行水墨表現等等。

爲更好地幫助學生體會中國傳統藝術以物寄情的藝術表現方式,可以用表達不同情感的詩和畫對應講解,也可以組織學生蒐集圖片和文字或依據圖片進行寫作,編輯成冊、製作賀卡等活動。

五、教學建議

1、關於教材處理的建議。

本單元選擇的畫家作品可供學生比較欣賞,但作爲學生臨摹的範畫難度偏高,而借鑑、臨摹是本課重要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選擇範圖時應考慮構圖簡潔,利於學生臨摹的作品。梅乾、梅枝的畫法教材予以了提示,教師示範時要邊畫邊講解,也可以結合圖示說明,用圖示明確基本畫法,例如梅乾的畫法有勾勒法、沒骨法、勾皴結合法。

2、關於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本單元選擇梅花爲表現題材,考慮了梅花象徵精神的因素,有意識說明國畫託物言志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應有效利用詩文、音樂來渲染氣氛,可以利用詠梅詩句設置懸念,導入課題;請學生朗誦詠梅佳句,感受梅花的個性;唱影視金曲,詮釋梅花的象徵意義;欣賞經典名曲,例如《梅花三弄》,感受音樂表現的意境。

3、關於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的建議。

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實際靈活處理,例如以欣賞教學,梅花圖片和國畫作品的欣賞貫穿課的始終,使學生感受直接,印象深刻;運用討論法促進學生間交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討論,能提高討論質量;運用演示法,及通過教師演示,使學生對作畫步驟、表現技法有進一步認識。

4、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本課涉及大量的圖片、作品欣賞,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有很大優勢,也可以準備作品掛圖,畫梅步驟圖,梅花、梅乾、梅枝畫法圖示,詠梅的書法作品等。

“書畫同源”,中國畫強調一個“寫”字,用筆、結構和佈局,都與書法藝術緊密關聯。通過練習書法可以提高對筆性的瞭解,可以準備書法作品的局部放大複印件,以供學生參考,體會用筆韻味。

5、關於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技法學習可以用講解、演示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梅的結構、造型、筆墨、色彩、構圖等基本知識講解和技法演示,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借鑑與臨摹也十分必要,通過臨摹掌握畫梅之道,先求其形似,才能得其神似。

學畫梅,可以先練習勾梅,以求對梅花的造型結構有基本的、正確的認識,用勾線筆以中鋒行筆來畫,行筆速度不要太快,力求穩健。用淡墨勾梅花,要注意花瓣間大小宜均勻些,不要大小過分懸殊,花瓣勾好後用濃墨勾花心和花托。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7

課前準備:

圖片、課件、筆、墨、紙、硯、調色盒以及範圖和示範用具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畫螃蟹和金魚的方法和步驟。

2.使學生熱愛中國畫,提高學生中國畫的表現能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 引導學生欣賞範圖和筆墨特點。

2. 教師一邊講螃蟹的結構,一邊示範。螃蟹的頭胸甲圓而帶方。,前闊後窄。用筆蘸濃墨點出,由三大點組成,用筆要聚在一起,不能分散。蟹性橫強,用濃墨點鉗柄,八條腿須用直線來表現它的堅實,鉗、爪要畫的銳利,最後用濃墨點眼。

四、 學生作業,教師巡迴輔導

作業要求:臨摹範圖畫一隻螃蟹。

輔導要點:

1.瞭解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作畫過程,對不符合要求的作業應及時糾正。

2.強調整體的描繪,用筆用墨一定要肯定、大膽。

3.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描繪出姿態各異、生動可愛的`螃蟹。

五、 小結:

作業做完後,教師可以總結學生作業上的得失,並對下一節課的內容作一定的要求。

第二節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是否齊全、擺放有序,安定學生情緒。

二、 講授新課

板書課題:金魚(中國畫)。

1. 引導學生欣賞範圖和筆墨特點。

2. 教師一邊講金魚的結構,一邊示範

大紅三角形畫頭,寬筆淡墨畫魚背。

魚鰓魚腹用線勾,四筆畫出金魚尾。

淡墨勾出大圓眼,重墨點睛再勾嘴。

3、 學生作業,教師巡迴輔導

作業要求:臨摹範圖畫幾條金魚

輔導要點:

1.瞭解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作畫過程,對不符合要求的作業應及時糾正。

2.強調整體的描繪,用筆用墨一定要肯定、大膽。

3.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描繪出姿態各異、生動可愛的金魚

三、 課後小結:

作業做完後,展示好作業。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的:

1、瞭解物體會跳的原理,學習設計會跳的玩具。

2、發展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學生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

三、教學難點:

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四、教學準備:

廢棄按壓式圓珠筆、彩卡紙、綵線、膠布、彩筆、剪刀等。

五、教學過程:

1、課前佈置學生預習,帶齊所需材料和工具。

2、談話:

(1)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爲什麼會跳?

(2)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爲什麼會跳?

3、引入課題:《會跳的玩具》(板書)

4、討論會跳的玩具的製作方法,點撥技法難點。

(1)討論會跳的玩具的製作方法

A、 你帶了什麼材料,準備怎樣製作?

B、 你覺得自己在製作時,哪一部分比較難?

(2)老師點撥技法難點:

A、 依靠彈簧的彈力,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B、 運用卡紙進行摺疊產生彈性,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5、提出製作要求:

A、 玩具會跳的`功能要體現出來。

B、 利用彩卡紙、綵線、膠布、彩筆等材料進行恰當的裝飾,使會跳的玩具更加漂亮。

C、 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衛生。

6、學生大膽設計製作,老師巡迴指導。

重點指導:

A、依靠材料的材質,巧妙設計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B、利用適當的材料進行給玩具進行恰當的裝飾。

7、展示作品,引導學生互相觀賞、評價。

8、延伸活動:遊戲“會跳的玩具大比拼”,讓學生通過遊戲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動手動腦保持行廢物再利用的熱情。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9

課前準備:

圖片、課件、四張紅色軟紙,一把剪刀,一段細鐵絲。

教學目標:

1、學習紙花的摺疊方法

2、學習翻花的粘貼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請同學們看課本中的紙花,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教師示範,學生操作

教師點明扎紙花的目的、意義、用途。

教師檢查準備的材料。

3、啓發學生說出扎紙花的六個步驟,教師示範,學生操作。(注意滲透安全教育)

(1)對摺。把四張軟紙理齊,對摺一次。

(2)來回折。從對摺的地方開始,啓發學生像摺扇子一樣,等寬來回折。

(3)捆紮。注意演示直觀,教師用一段細鐵絲在紙條中間處捆紮。

(4)剪圓弧。教師用一個紙板演示,把紙的兩端剪成圓弧狀。

(5)拉開。A、先拉出花形;B、啓發學生說出再怎樣做;C、先拉上層,再拉下層,最後把中間兩層拉開。

(6)整理成花。引導學生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滿意,把它整理整理,一朵漂亮

4、學生練習,老師輔導

教師讓學生根據扎紙花的方法再扎一朵紙花,通過練習,使學生形成技能。

三、課後小結

通過講評學生作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第二節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老師將翻花展時,並將解制作方法:

先用後紙按着課本的`圖例,刻出抹糨糊的模子兩張,分別編爲一、二號。

將第一號模子覆蓋在第一張白紙上,在模子的挖空出塗抹糨糊。

拿走模子,將第二張白紙年在第一張白紙上,再在第二張白紙上覆蓋第二號模子,並塗抹糊 抽取模子,將第三張白紙粘在第二張白紙上,再在第三張白紙上覆蓋第一號模子,並塗抹糨糊。

再在第三張白紙上年第四張白紙,並覆蓋第二號模子,並塗抹糨糊。

在粘第五張白紙,並用第一號模子塗抹糨糊。這樣依次類推,直到粘貼最少50張白紙爲止。

在粘完的成品上下各貼一張硬卡紙,壓實,待幹。

幹後,將這個粘好的成品剪成半圓形或半個葫蘆形,辦個燈籠形。

最後,再在上下各粘一根小棍

用水彩塗色乾透後,翻卷,蜂窩狀的彩花十分好看。

2、學生製作,教師輔導

提醒學生記住順序。

三、課後小結

表揚方法對,認真仔細的學生。

四、教學反思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全國各地各種名山大川的圖片,感受山的造型之美。

2.瞭解簡單的淺浮雕知識,嘗試用各種紙材,學習撕、剪、拼、貼等紙造型技法,表現重疊的山峯。

3.進一步認識大自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分欣賞和立體紙造型兩部分。旨在通過大量的自然風光、名山圖片的欣賞,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帶來的不同的美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用紙雕拼貼組合的形式再現山的美感,激發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愛國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帶來的不同美感。

難點:用立體紙造型表現重疊的山峯。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中國各地名山的攝影圖片,紙材、剪刀、雙面膠或膠水

(教師)課件、彩紙、剪刀、雙面膠或膠水

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啓發談話。

(1)出示有關黃山的圖片和畫作:說說自己的感受以及對黃山的認識。引入話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慾望。

看圖提問:你們去過這美麗的地方嗎?這是哪兒?(黃山)

(2)出示黃山其他景點的圖片,學生談談感受。

(3)說說自己熟悉的山區景色,談談印象深刻的景點。

(4)小結:各地的山都有不同的美感。

2.揭示課題:用紙造型表現重重疊疊的山。

3.示範製作,講授紙造型的創作方法。

(1)邊示範邊講解紙造型的製作步驟。

(2)討論如何組合紙造型山,感受不同的美感。

(3)學習重疊排列的方式。

4.觀察分析,交流表達。

(1)出示課件,播放全國各地的名山圖片。

(2)欣賞美景,感受不同的美感。學生用精煉的語言概括自己的感受。

教師小結:不同的山景都可以用紙造型的方式表現。

5.學生創作,表現創意。

(1)利用不同紙材的特點,設計製作紙造型山。

(2)選用不同的色紙進行創作,注意色彩的搭配。

6.作品展示評價。

可以將作品放置在盆中,添加植物裝飾,進行點綴美化。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瞭解皮影這種民間藝術的基本特點

2、通過皮影的學習,使學生得到美的薰陶。

3、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介紹和欣賞皮影

利用書中圖片介紹皮影的造型、製作過程。提醒同學注意皮影人的關節部位的製作必須是活動的。

2、教師示範

根據課本上的.範作講解設計規律、注意事項。

用剪刀沿着哈好的邊緣線將形象的各部分剪下來。

將各部分拼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形象。治以關節連接部分的重迭。

用針線連接,並在先兩頭打結。

3、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提醒學生,把整體造型分解,已有關節的部位爲界,注意留出關節部位的連接餘地。

爲各部位着色,色彩要強烈、明快。

剪刻時要細心,注意關節部位要留出餘地。

三、課後小結

表揚設計造型生動的同學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錯位的圖片》是國小美術課本第五冊中的一節設計活動。

教材以兒童喜愛的圖片形式,爲大家提供了二條活動的線索:第一,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展示了從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小圖片並經過了錯位處理,如摩托車、小女孩的照片等。第二,針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實際情況,附上了錯位圖片的製作步驟圖例指導學生。

學生分析

1、三年級的學生對美術課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同時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讓他們通過製作錯位的圖片培養創造力、想象力和動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學生具有了初步的設計能力和表達能力。

設計理念

1、在整個學習活動中,以同一張圖片經過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錯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樣製作錯位的圖片”的探索和設計並製作錯位的圖片的活動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組織學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動,體現教師是兒童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與自主操作的活動中,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兒童的相互認同、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和團結協作。

3、在大膽質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動中,引導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行自主性學習。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各種變化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一張圖片通過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美。

2、 通過製作錯位的圖片,培養學生培養創造美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3、 通過錯位圖片的製作,培養學生耐心、認真的學習品質。

教學流程

一、教學準備

(一)教師注意收集或網上下載與錯位圖片有關的資料,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圖形變化的知識。

(二)教師預計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的方法。

(三)教師確定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評價的方法及框架。

二、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的美術課老師帶來了許多漂亮的圖片,請大家仔細看,看看你們能發現什麼?

【教師使用了大量由一張圖片變化而成的圖片,並引導學生說說圖片的效果或教師介紹,生邊看有聲音的圖片演示邊發出陣陣感嘆聲,氣氛非常的熱鬧。同時也使學生了解到同樣一張圖片通過不同的變化可以產生不同的美。】

師:誰能說說看了這些圖片發現了什麼?

生:這些圖片都很漂亮。

有些圖片是分離的。

有些圖片是變色的。

……

師:大家都觀察得非常仔細,這些圖片是由一張圖片經過變化產生了不同的美。那麼這麼多圖片的變化我們一節課都能學會嗎?

生:能!

師:大家這麼自信,那老師今天可要考考你們了,我們先來這張圖片的變化吧,誰能說說它是怎樣變化出來的?

生:是割成一條一條後把它放起來的。

是錯開位置放的。

是隔一條錯開一定距離放起來的。

……

大家講得真棒!這張圖片是把它剪開後錯開位置粘貼起來的。(師邊講邊板書課題)

【由圖片變化的大環境,聚焦到變化的一種形式-錯位圖片,並由此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師:把圖片進行錯位只有這種方法嗎?

生:橫的`,豎的,斜的……

師:大家說得方法都很好,不過老師覺得還有很多方法,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同時想一想怎樣排列更美觀,怎樣剪得更快更好?(電腦顯示問題)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上述問題,師巡迴指導並點撥幾個小組。

【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討論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和教學效果。在小組討論中,可以自由發言,也可以輪流發言,通過雙向交流相互督促、檢查、啓迪和幫助。】

師:哪個小組代表先來說一說。

生:我們小組討論後認爲橫割成一條一條後,可以的條子像樓梯一樣排列。

師:斜向哪邊?

生:朝左邊。(師顯示出圖例)

師:除了朝左邊,還可以朝向哪邊?

生:朝向右邊。(師顯示出圖例)

師:橫條還可以怎樣排列呢?

生:像小河一樣彎曲的。

每一條拉開距離排列的。

像圖片上一樣隔一條再拉開距離排列的。

……

師:大家通過動腦筋,發現了這麼多橫條的排列方法,那豎條的呢?

生:像樓梯一樣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條再拉開距離排列的。

像波浪線一樣排列的。

……

師:斜條的呢?

生:……

師:剛纔我們大家發現了這麼多圖片錯位的排列方法,那麼要把圖片刻成一條一條,並且刻得又快又好,誰能有更好的辦法?

生:用尺子畫好,然後標上數字,再把它剪下來。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這用尺子畫的,也可以把圖片折成一條一條,然後標上數字,再剪下來的。

……

【在學生彙報交流時,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問題進行交流,教師對其彙報要有扶有放,積極調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並幫助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自主操作,完成作品。

接下來,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歡的錯位方法,做一張漂亮的錯位圖片。你可以在課本中錯位圖片的基礎上進行變化。也可以自已獨立設計或幾人合作進行設計圓形紋樣。做好的時候在圖片旁邊寫上一句或幾句自己的感受。(電腦顯示)

(學生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在自主操作中,正視學生的差異,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並通過獨立製作或小組成員合作,進行錯位圖片的製作,教師巡迴指導動手能力較薄弱的小組,並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同時通過製作錯位的圖片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精神。】

四、自主評價,課外延伸。

1、學生將自己做好的錯位圖片放在桌上,然後相互集體參觀。同時將寫三張欣賞卡送給你的同學(放在圖片旁邊)。

2、 課堂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呢?

生:我知道了一張圖片經過變化可以產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這節課我特別高興。

我能做錯位的圖片了。

……

師:這節課你感覺有不滿意的地方嗎?

生:我在刻圖片刻得還不齊,下次要練練刻圖片。

我的圖片是橫向錯位的,現在我發現豎向錯位會更好看些。

我覺得這節課的時間太短了。

3、 課外延伸。

師:前面同學們說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圖片變化學會,現在你們有什麼感受?

生:錯位圖片的變化我們學了一節課,它的變化原來有這麼多。

圖片的變化實在太多,要想在一節課內學完是不可能的。

……

師:同學們都講得對,圖片的變化是太多了,我們靠一節課時間是不可以學完的,不過大家可以在課後多學習幾種變化。然後用自己喜歡的變化形式,做一張漂亮的圖片。

課後反思

這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爲學生創設了生動、直觀的活動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探索的活動中,通過互相幫助、引導、啓迪,較好 地培養了學生如何進行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意識。在實施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注重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需要反思的是:對學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個學生說“排列”時,講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後再排列,只是一句帶過,而沒有大膽放手讓學生繼續深入。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13

課前準備:教學光盤、各種葉子、剪刀、膠棒、卡紙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在老師的輔導下,獨立完成貼畫和運用拓印方法完成作品。

2、訓練學生對自然形狀的概括和組合處理能力

3、提高學生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看光盤,感受樹葉。

2、講解樹葉拓印:

3、指導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樹葉,擺放成圖案,進行拓印練習。

提醒學生,拓印時如果某一部分模糊了,千萬不能反覆,月反覆越模糊。

用不同顏色的彩筆一部分一部分地拓印會有更好看的.畫面。

第二節課:

1.讓學生把各種樹葉自由組合。

2、儘量少用剪刀裁剪,如果才見過多就會失去了樹葉貼畫中“巧奪天工”的藝術魅力。

樹葉貼畫的底色襯紙要稍微粗糙些,厚些,以便於粘貼。對有創新的學生及時表揚,拓寬學生創作思路。

三、課後小結:表揚好作業。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14

課 題

第15課 幸福樂園

共 2 課時 第 2 課時

教 學目 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學習人物動態表現的記憶畫,以及主題建築場所想象設計表現的的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以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在各種場館活動的情景,並能想象、設計畫出理想中的幸福樂園,表現力強,想象豐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表達自己快樂學習、生活的情感及美好願望,能通過繪畫活動懂得珍惜快樂幸福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

1、畫少年宮活動的場景。

2、描繪不同建築物的`結構特點。

教法學法

創設情境、感悟認識、探究方法、自主創作、作品評價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一、欣賞討論

1、學生思考:你們覺得現在幸福嗎?

2、教師質疑:你們滿足現在的生活狀況嗎?說一說你的心目中幸福樂園是什麼樣的?你想象中的幸福樂園由哪些部分組成?他們都有什麼功能?

二、觀察討論

1、教師引導學生欣賞書中學生作品。

2、展示不同結構的建築作品。

教師小結:在畫你的幸福樂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樂園中的建築物少不了門、窗、柱、欄和好看的裝飾。

三、演示示範

教師小結設計描繪的方法、步驟,並在黑板上進行現場示範。

1、構思。 2、描繪。

四、學生活動二

1、閱讀創作要求:設計並畫出自己理想中的新福樂園。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

五、作品展示

將每一組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在全班展示,並讓作者說一說畫中的內容。

六、教師總結。

學生思考、自主回答。

1、學生分析書中作品。

2、分析、討論不同的外形及結構。

學生聽講、領會。

掌握建築描繪的方法、步驟。

嘗試創作,按要求完成作業。

小組內展示,評選出優秀作品。 師生共同評議。

教學反思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15

課題: 色彩的對比 (國小四年級上冊第5課)

課型:造型、表現,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掌握對比技巧。

2、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色彩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強烈對比效果。

教學重點:

感受色彩對比的效果,培養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於創作之中。

教學準備:

教師:資料圖片、課件、畫筆、顏料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複習舊知識、激趣導入

出示冷暖對比色兩幅圖片,圍繞下面問題師生對話交流。

1、請說說你對這兩幅畫的色彩感受。

2、組織學生用油畫棒按色彩推移排列成一個色環。

(課的開始以複習舊知識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冷暖色的表現力,以鞏固所學過的色彩知識。讓學生總結冷暖色的`特點,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過渡導入新知,並以排列色彩推移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新課

1、師引出對比色感念。

我們生活的環境裏,因爲有了鮮豔的色彩對比,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今天我們來認識在色彩中對比最強烈、最鮮明的顏色。我們稱兩個相互作爲補色的顏色爲對比色。

2、師出示色彩的對比圖片。學生了解色彩知識,直觀感悟。

3、欣賞和分析

(1)、欣賞民間年畫,談一談運用了哪些對比色?說一說你有什麼感受。

(2)、繪畫中色彩的運用(講解繪畫比對色彩的運用技巧)。

4、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爲小女孩配褲子、遊艇上的救生圈。

運用對比色配色,說說自己的配色習慣?爲什麼要選擇強烈的色彩?

5、師生總結梳理

四、鞏固練習:

運用色彩的對比爲一幅年畫配色。

五、展示與評價

作品展示,師生一起評價,評“個性鮮明、色彩運用合理、構思巧妙”之作。

標籤:上冊 美術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