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經典)

教師1.48W

在學習、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纔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經典)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

西安新概念未央區第一幼兒園結合園所的實際情況及教師的特長,積極申報了“幼兒園戶外活動中開展體育遊戲的策略研究”小課題,結合課題內容多方入手、開展各類活動,提升體育活動的成效,更爲了培養寶貝們從小愛鍛鍊身體的好習慣,特此編排了別出心裁的體操,新體操與以往體操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選材大膽、形式創新方面。

幼兒體操是一項集音樂、舞蹈、基本動作於一體的新興幼兒體育項目,是以學齡前兒童爲主要對象,形式包括徒手操、器械操,配上節奏鮮明歡快的音樂、集體協作完成的一種體育活動。

在新操的音樂選擇上,打破了以往的常規,向着幼兒需求的方向靠攏,《功夫小子》的選擇主要是針對幼兒園目前所存在的女性多而考慮選擇,目的是讓幼兒從新操的樂感中感受到男子的陽剛志氣,遇到困難時的不棄不餒,對生活的無限嚮往與追求。《馬蘭花兒開》選用傳統的民間童謠,民間童謠作爲一種傳統文化,有它自身的歷史意義與價值,目的是讓幼兒從小感知民間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祖先們的.睿智,不斷的去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

新操結合《指南》的教育方針,依據健康領域的教育目標進行編排深思熟慮的編排,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重點鍛鍊不同的肌肉羣,使各年齡階段幼兒的體能都能得到鍛鍊和接受。例如:《馬來花兒開》我們對小班、中班、大班進行了相同音樂不同器械的動作編排來吸引寶貝更加喜歡運動。

通過新的體操形式培養幼兒熱愛運動,像寶貝們傳遞運動無處不在,愛運動,愛生活,生活無限的精彩的情感。讓新概念的寶貝們在鍛鍊身體的同時做得到快樂、健康!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

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要想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將我們的教育要求轉化爲孩子們的需求。最近我發現孩子們在飯後擦嘴環節出現敷衍了事的現象。我對幼兒進行了仔細的觀察。我發現每次吃完炸醬麪後,孩子們的小嘴是最髒的。本週五又要吃炸醬麪了,我決定抓住這次機會。我有意在顯眼的位置掛了一面鏡子,開飯了,孩子們大口大口的吃着炸醬麪。飯後再看看孩子們的小嘴,嘿,不用說,就會知道今天吃了炸醬麪,我把然然小朋友叫到鏡子前對他說:然然,你看鏡子裏是誰呀?然然一看就咧嘴笑了起來,他這一笑其他小朋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好奇的跑過來。有的看着然然,有的孩子照鏡子。甜甜皺着眉頭說:哎呀,我的嘴沒擦乾淨。頓時,孩子們都爭着要看鏡子裏的自己。朋朋卻扭頭走了,不一會兒,他手裏拿着餐巾紙又跑回來說:我再重新擦擦。聽他這麼一說,孩子們興奮的每人又拿起一塊餐巾紙來,邊擦邊互相看着。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只有把教育要求轉化爲幼兒的切實需求,再加上老師的適時的'鼓勵和引導,孩子們纔會把這種要求變爲自覺地行動,從而鞏固自己的良好的習慣。

今天下午,在孩子們進各個區角活動的時候,幾個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會就傳來孩子們爭吵的聲音:"我當爸爸,我先來的!""不行!我也要當爸爸,我從沒當過爸爸!"原來是馬志宏和張子旋爲了當爸爸爭得面紅耳赤。只見張子旋一手抓着圍裙,一手緊拿着小鍋,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看着看着我萌發了看看他們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我躲到不遠處觀察。不一會當媽媽的欣宜也過來了,她想了想說:"你們倆個一人當一會吧?"這時馬志宏也想出了辦法:"要不今天你先當爸爸,明天我再來當爸爸,好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難題,孩子之間也難免發生爭執,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繞過這些煩惱,並努力爲孩子鋪平前進的道路。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恰恰就是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問題,給了孩子寶貴的發展機會,使他們學會處理與同伴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學會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發生問題的時候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解決問題的空間。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3

《小兔乖乖》的故事是我班幼兒最喜歡的童話故事之一,《小兔乖乖》的小畫書也成爲了小朋友們飯後最搶手的圖書之一,看到小朋友們如此鍾愛它,又適逢我班在開展《小兔乖乖》的主題,於是我就利用這難得的機會,由故事中的一個細節:通過尾巴辨認小動物,拓展成一節教學活動。

在此次的教學活動中,場景的佈置我選擇在娃娃家中進行,讓幼兒席地而坐,有可以打開的蘑菇門,有可以向外望的小窗戶,在圍欄周圍貼上蘑菇圖片,很有家的味道;由他們來扮演兔寶寶,和“兔媽媽”一起在歡快的兔子舞音樂聲中起舞,幼兒的'積極性很高,當大灰狼、老虎、獅子、兔子的尾巴分別從門縫裏伸進來時,他們都覺得很驚奇,像是自己真的成了童話故事裏的主角,真的有大灰狼、老虎、獅子等來敲門一樣,也由於小朋友對《小兔乖乖》的故事太過於熟悉了,在我問到:“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門外的是不是我們的朋友呀?”幼兒很快的就回答到“你把尾巴伸進來讓我們瞧瞧。”可見,幼兒對故事熟悉到可以把故事內的部分臺詞背出來,雖然在這節教學活動中,我的切入點是要從動物尾巴辨認小動物,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覺得這其實制約了幼兒的思維,將他們的思維固定在一個小小的圈子內,以至於提到這個問題,他們不會去多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而是第一反應就是故事裏用到的方法,使幼兒沒有了創新意識。

從此次的教學活動也可看出,也許是由於平時很少讓幼兒坐在墊子上進行教學活動,因此,部分幼兒總存在有新鮮感,在墊子上坐不住,我想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還是應該給幼兒進行多種的教學模式。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4

老師,節省點水吧

那天中午,輪到我做保育,孩子們吃完午飯,我便收拾好餐桌,到洗手間洗刷勺子和餐盤。因爲樓下班級也在用水,我把水龍頭擰到最大,水流卻依然很小,我便把水盆放到水龍頭下面接水。一會兒的工夫,水流突然變大了,衝到水盆裏嘩嘩作響,水盆裏的水漸漸滿上來了,我忙着給飲水機加水,也沒理會。

這時,淇淇來到洗手間:“老師,我要洗洗手。”我指了指旁邊空着的三個水龍頭,說:“你在老師旁邊洗吧。”他看了看空着的水龍頭,又看了看我這邊嘩嘩直響的水流,一聲不吭地走到我旁邊,把手伸到水盆上方的水龍頭下,洗了起來。

我很納悶,問他:“淇淇,洗手間這麼多空餘的`水龍頭,你爲什麼偏偏在老師這兒洗手呢?難道你沒看到老師正在洗餐盤嗎?”他不假思索地說:“原老師,你看,你這邊水龍頭的水嘩嘩地直流,都已經滿出來了,真可惜。我在你這邊洗手,就不用再浪費其他水龍頭的水了,這樣就能節省一點水了,你說是不是?”我一愣,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多麼可愛的孩子!水資源是寶貴的,他把節水的意識落實到了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面對孩子,我突然感到很慚愧。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5

一天,陰雨連綿過後,天空突然放晴,我讓孩子們畫雨後的春天。孩子們正在認真作畫,忽然活動室後面傳來吵鬧聲。我走了過去,只見幾個孩子正在取笑旭旭:“你見過天上有兩個太陽嗎?”“如果天上有兩個太陽,夏天怎麼辦?”“老師不是講過,古代有十個太陽被后羿射死九個,還剩一個嗎?”旭旭想說什麼卻又覺得百口莫辯,只是低着頭、撅着嘴。我向旭旭的作品望去,畫面上真的畫了兩個太陽:一大一小,大的雖只露了半張臉,卻能看見臉上的皺紋。顯得蒼老而又慈祥。而小太陽卻畫得天真、活潑。旭旭發現我在看他的畫,不知是怕我批評還是怕我修改,他馬上用雙手捂住畫面。要在以前,我真的會讓他擦掉一個太陽。可今天我沒有這麼做。我對孩子們說:“旭旭平時的想象就很豐富,今天他畫了兩個太陽,一定有他的道理。"然後,我蹲下身溫和地對旭旭說:“這畫裏一定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吧?能給我們講講嗎?”旭旭立即直起腰,大膽地講述起來:“這個大太陽是媽媽,最近她生病了,所以我們一直沒見她上班。小太陽是她的孩子。他覺得自己長大了,應該替媽媽分擔工作了。這不,今天是太陽寶寶第一天上班,媽媽不放心,她在一邊偷偷地看着呢!”多麼生動、感人的.故事啊!充滿了愛和責任。我激動得抱住旭旭說:“太陽寶寶真是個孝順的孩子!你畫得好,說得更好!”

這以後,我更加註重傾聽孩子,努力讀懂隱藏在孩子心靈深處的聲音。由此,我瞭解到了許多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妮妮大把大把地拋撒彩色積塑玩具,是想“下場五顏六色的雪”;濤濤拿走養在自然角的小蝌蚪,是打算“放回河裏,讓它長成會捉害蟲的小青蛙”;晨晨把太陽塗成綠色,是希望“太陽光不再刺傷人們的眼睛”……

有人說,“傾聽花開的聲音,我們能讀懂花兒的心思;傾聽溪水的歌聲,我們能讀懂山林的呼吸;傾聽孩子的心聲,我們能走進孩子的心靈。”確實,傾聽孩子,我有了與以往不一樣的發現:孩子的“嘰嘰喳喳”是一種“真知灼見”;孩子的“胡亂塗畫”是一種“妙筆生花”;孩子的“手舞足蹈”是一份“怡然自得”;孩子的“搗亂破壞”是一種“敢於探索”……驀然回首——我也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着!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6

記得我第一次下幼兒園見習時……

早上,我起了個大早來到幼兒園,跟主班老師打過招呼後,便來到洗手間洗手。這時第一位到園的孩子也來到洗手間洗手,小女孩望着我叫“老師”。“哎”我心裏高興的應着。不一會兒小女孩突然瞪着我說:“鄧老師昨天才說要節約水資源,洗手時不能開那麼大的水,你還開那麼大,哼!”我聽完她的話後又驚又羞地冒一身冷汗。愣了一下後,我連忙整理一下臉部尷尬的表情。蹲下來對孩子說:“不好意思,我昨天沒來聽課,不過謝謝你告訴我,我以後一定注意的。你真聰明,老師說過的'話都記着呢!”這時小女孩高興的對我說:“不用謝。”然後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真是深受教育啊……在幼兒園裏你的一行一舉都有這麼多的孩子在監督着,可不容得有一絲的錯誤和馬虎啊!

見習生活中,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7

今天剛來幼兒園不久,郭子儀小朋友就被媽媽抱着走進幼兒園,抱在懷裏的郭子儀還在又哭又鬧,他的媽媽嘴裏不時說“不聽話就讓老師關小屋”。孩子聽了她的話哭鬧的更加厲害。

我趕緊走過去抱過孩子,詢問孩子哭鬧的原因。郭子儀的媽媽生氣地對我說“早上不吃飯,我說不吃飯就讓老師關小屋,他就開始又哭又鬧”。我明白了孩子是怕自己在房子裏。爲了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我明確地告訴他老師會像媽媽一樣照顧小朋友,絕不會讓小朋友自己呆在一間房子裏。得到老師的承諾,郭子儀不再哭鬧,和其他小朋友去玩了。

“關小屋”這件事我還從別的家長中聽到,當時沒有在意,通過今天郭子儀哭鬧這件事情,使我明白必須要對孩子進行勇敢教育,讓他們坦然對待困難,勇敢面對很多事情。同時還要和家長達成共識,希望家長平時不要恐嚇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的性格。

“老師,天上飛來了什麼?”

今天的風很大,天空中不時會有颳起的土和小草。從廁所回活動室的路上,郭海洋突然指着天空大聲地喊起來:“快看哪,天上什麼飛來了?”。我和小朋友都隨着他指的的方向看去。只見從北方有一個很大的白色東西向南方飛來,隨着那個白色東西越來越近,小朋友有的說是飛機,有的說是大鳥,甚至有的小朋友還說是飛碟。白色的物體離我們很近了,終於看出了是一個很大的.白色塑料布,小朋友們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回到活動室,很多孩子還在討論着那個白色的塑料布。我見他們還對那塊塑料布那麼感興趣,就問他們塑料布怎麼會飛到天上去呢?通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風大了就會吹起來,很大的風會給人們帶來很多不便,甚至還會把大樹房子吹到等很多危害;但小一點的風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好處,例如發電,吹乾衣服等。我又問孩子們塑料布和塑料袋飄在空中好不好?有的孩子說很好看,可有的孩子說不講衛生。針對這些我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讓他們懂得塑料袋舊電池等這些東西,對環境破壞非常嚴重,不能隨便亂扔,看到垃圾要撿起來放到垃圾桶,從而培養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8

孩子們的小腦袋裏畫滿了科學探究的小問號,喜歡把瓶瓶罐罐裏的材料相互混合,觀察它們的變化,就像玩“過家家”一樣。當孩子們正在這樣做的時候,或許已經跟隨着小螞蟻弗雷德一起出發,去進行奇妙的科學探究之旅了。

《幼兒情境科學教育課程一一與弗雷德一起探索》系列叢書中的實驗,幾乎都源於孩子們的生活,通過孩子們感興趣的現象,激發他們主動探究、操作的慾望,通過自己的探究活動去發現科學的小祕密。看看,在這一期裏,小螞蟻弗雷德又做了些什麼呢?

故事分享:

弗雷德非常喜歡畫畫,你們知道最近他最喜歡畫什麼樣的畫嗎?對了,弗雷德非常喜歡畫他做實驗的畫。他想:“我要把畫放在保羅的枕頭旁邊,給他一個驚喜。”

爲了不讓其他螞蟻比保羅更早看到這幅畫,弗雷德想把自己的畫裝在一個信封裏封好。可是,他找遍了整個螞蟻沙丘,就是找不到膠水。

“那我就自己製作膠水吧,”弗雷德自言自語地說,“我的一位姨媽曾經告訴過我製作膠水的方法,但願我還能夠想起來那些重要的配料……”

小朋友們,你們能給健忘的弗雷德幫幫忙嗎?

探究開始:

其實,做這個實驗的材料很簡單。首先準備半杯純牛奶。注意:奶飲料裏的牛奶含量很少,基本上蛋白質含量也非常少,因此要準備純牛奶,這樣實驗效果纔會明顯。然後再準備兩勺醋、一小勺發酵粉,還要準備一塊濾布或網篩勺。最後,再準備一些紙條,用來測試一下我們做的膠水倒底黏不黏。

首先,在半杯牛奶中加入兩勺食醋,並攪拌均勻。然後用篩子或濾布過濾出牛奶和醋中形成的塊狀物體,放在一個杯子裏,並加入一點發酵粉,攪拌均勻。這樣,我們的膠水就做好了!弗雷德的姨媽告訴他的製作膠水的方法就是這樣的!

將做好的膠水塗抹在紙條上,看看效果怎麼樣吧。

寫給爸爸媽媽的話:

在家庭科學教育中,鼓勵家長與孩子在探究過程中交流合作,這種合作模式具有濃厚的民主氛圍、探究色彩、人本情懷等一系列鮮明的特徵。

在小螞蟻弗雷德的陪伴下,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實驗,慢慢會發現科學探究活動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合作,比如設計方案、準備材料、實際操作、觀察記錄、對結果的交流討論等。在合作過程中,孩子不但需要學會與家長相互交流、密切配合,還要學習如何表達、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對方聽懂和理解自己的意思。同時,孩子也要學會認真傾聽多方的發言,傾聽爸爸媽媽的意見,在愉快的探索中學會相互尊重、相互學習、齊心協力、共同創造,和爸爸媽媽一起感受成功,感受自己的價值,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爸爸媽媽在和孩子一起體驗科學探索的時候,要記得尊重孩子科學探究活動的年齡特點,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培養孩子對身邊科學現象的觀察興趣,鼓勵孩子主動提問,在問題的引導下,主動探索、發現、操作,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並將有趣的發現過程用照片、符號等記錄下來,和爸爸媽媽、小夥伴們一起分享、交流。

溫馨提示: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完成這個小實驗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主要步驟可以由爸爸媽媽來操作,但一些比較容易的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比如,牛奶中加入食醋後,可以讓孩子來攪拌;在攪拌的過程中,引導孩子觀察發生了哪些變化;最後,可以讓孩子試着把做好的膠水塗抹在紙條上。

五六歲的孩子,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爸爸媽媽要鼓勵孩子自己動手操作,並通過操作發現有趣的科學現象。同時,爸爸媽媽也要鼓勵孩子歸納整理實驗所需的材料,結合自身的感知和實驗結果進行趣味性的記錄,形成對不同科學現象的初步感知。這樣,孩子就會對科學實驗越來越有興趣,越來越愛動手動腦。

另外,不管對於哪個年齡段的孩子,爸爸媽媽都要注意,不要提前把實驗的步驟和結果一下子全都告訴孩子,這樣會使孩子對實驗的結果缺乏想象。

還可以怎麼做?

除了牛奶,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做成“膠水”呢?你們一定猜到了很多種辦法!比如,米飯剛做熟的時候就有很強的黏性,還有蜂蜜也很黏,這些材料都能很好地將紙條粘在一起。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9

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可能都感覺到有些孩子願意大喊大叫,剛剛告訴完不要大喊大叫一會兒孩子又忘記了,依然如故。這是怎麼回事呢?

對於孩子自己,說話音量過大,一會損壞喉嚨,影響聲帶的發育;二會給人留下不禮貌、沒教養的印象。即便是一句簡單的“你好!”,不同的音量,不同的語氣,都將產生不同的效果。誰又願意聽到那刺耳的問候呢?

如果在幼兒園或者是某個集體,若是天天生活在嘈雜的環境中,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聽覺,更加會影響他們的情緒以及注意力。有研究表明,一個人若是經常生活在嘈雜的環境中,易形成焦慮、煩躁不安的情緒。孩子的天性原本是無憂無慮、輕鬆自由的,可是卻過早地感染焦慮,那是對孩子多大的摧殘啊!

那麼,孩子爲何會大嗓門地說話呢?天生這樣嗎?遺傳的因素固然有,家庭的成長環境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受幼兒園或學校環境的影響。有時,幾個孩子在共同討論一個話題,大家都有很強的表現欲,都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於是爭先恐後,互不相讓,你一言我一語。而這時候,有的孩子爲了引起同伴的注意,往往會採用大聲嚷嚷的方法,以爲只要自己大聲地喊,就能超過別人的聲音,就能被大家所聽到。你的聲音這麼大,我的聲音比你還要大。這樣就造成了“一浪高一浪”的現象。

如果孩子產生這種現象,作爲老師其實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活動中、課堂上,如果教師忽視某些孩子的存在,無視他們的反應,無視他們的心理,更無視他們的語言。其實在某個角落裏,有一雙充滿期望的眼睛正在看着你。就因爲老師的忽視,而使他失去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剝奪了他表達的權利。這個時候,那些表現欲強烈的孩子往往會大聲地把自己的想法喊出來。因爲,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能引起老師的注意,纔會讓大家聽到自己的聲音。而有些老師,爲了維護自己的“主導”地位,爲了維持“你是學生,我是老師”的關係,則會用更高分貝的音量來壓倒孩子,穩定局面,覺得只有這樣做纔不失老師的尊嚴。久而久之,這一切都將成爲一個惡性循環。孩子的聲音越大,老師也就越想壓過他們。而老師的聲音越大,孩子也會試圖用更大的音量來引起老師的注意。

親愛的教師們,希望你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在注視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爲孩子效仿的對象。

蒙臺梭利教學法從產生到現在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能走過那麼多年 ,還能有如此衆多的追隨者、推崇者,自然有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學習。針對以上所提到的.現象,我覺得“蒙氏”教育給每個接觸過它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靜”和教師很少用語言只用眼神。孩子各得其所而又各得其樂,他們自由,但不會影響同伴,他們活動,但又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絲毫沒有喧譁的場面。如果有交談都是輕輕的、“溫柔”的。當然,我們不能盲目推崇任何一種教育方法,但是“蒙氏”所營造的這樣一種氛圍,是不是值得我們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有的孩子就能做到這樣?是天生的?不是!孩子的天性都一樣。那麼,既然孩子的差別不是主要問題,那幼兒園及教師的方法就值得探討了。我們認爲,教師的職責並不在於教導孩子,而是爲孩子準備一個豐裕而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假若教師、師生之間的交談都是輕輕的、溫柔的,那麼,我們的孩子還能大聲喊叫嗎?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0

每個孩子都有着各自的不同之處,他們就像是一本本有趣的書,但是真正想要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爲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可鑫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着爸爸的手不放,戀戀不捨地說:爸爸,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可鑫滿眼含淚地鬆開爸爸的手。可鑫的爸爸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可鑫吃飯的速度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可鑫。在活動區遊戲時,可鑫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於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可鑫,你喜歡玩什麼?她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可鑫高興得點點頭,於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着講着,可鑫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可鑫,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願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願意,於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可鑫講故事,可鑫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爲了減輕可鑫進餐的緊張心情,我們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後,可鑫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可鑫,你怎麼啦?我吃不下,可鑫,彆着急,你瞧,就剩下這麼一點點了,來,我幫你!可鑫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於把飯吃完了,儘管她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可鑫和爸爸一早就來到幼兒園,爸爸手裏還拿着幾本書,他對我說:老師,太謝謝你們了,可鑫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爸爸,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着可鑫爸爸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麼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1

“老師,你吵醒我了”

像往常一樣,下午上班時,我提早二十來分鐘到達班上,來到寢室。江老師正在幫幾個小朋友蓋好被子,我看到吳昊軒,突然想起了早上入園時他爺爺交待的事,說昊昊昨晚發燒,今天白天注意一下他。於是,我和江老師說起這件事,想了解一下昊昊午睡期間有什麼情況。這時,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來:“岑老師,你們怎麼講話呀,吵醒我了。”我一聽,才意識到自己犯“錯誤”了,平時,總在幼兒睡覺前重複叮囑孩子們:“睡覺時,寢室要靜悄悄,不能講話,否則會吵醒別人睡覺。”現在,自己卻打擾了幼兒午睡,實在是有損教師形象。在孩子率直的話面前,我連忙誠心地向孩子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向孩子們道歉。

是啊,平時我們總是教育孩子注意這樣,注意那樣,而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卻比較隨意。通過這件事,使我知道,在對孩子提要求的.同時,不能忘了全班有那麼多雙眼睛看着我們,關注我們一舉一動,有時候一些細小的環節,孩子們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甚至會模仿,所以,作爲爲人師表的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約束自己,當好孩子的榜樣。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2

我們班是個混齡班,“愛與幫助”是我們的生活主題。玉玉年齡不大,個頭卻不小,在班裏表現得比較要強。一天,我組織的活動馬上要開始了,只見玉玉硬拉住佳佳坐在她的身邊,佳佳不願意,但玉玉就是不鬆手。最後佳佳哭了,我走過去示意玉玉鬆手:“別人不願意和你做朋友,你就不能硬拉人家,現在佳佳哭了,以後更不願意和你做朋友了。”因爲急着組織活動,我沒有多說什麼。事情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接下來的幾天裏,玉玉又發生了幾次類似的情況。

一天午睡前,孩子們在脫外套,我看見玉玉在抱偉偉,眼看兩個人馬上都要摔倒了,我急步跑過去一把拉住他們,着急地對玉玉說:“馬上要睡覺了,你抱他幹嗎?差點摔倒,多危險!”玉玉委屈地說:“偉偉個子太小了,上牀有點困難,我想抱他上去。”聽到玉玉的話,我的內心頓時變得不安起來,原來玉玉是想幫助偉偉,可我卻粗暴地批評了她。她的心裏一定很委屈。我慢慢地蹲下來拉住玉玉的手,輕輕地對她說:“對不起,老師錯怪你了,謝謝你幫助小朋友!你幫助弟弟是對的,可是你抱不動弟弟,這樣你們都會摔倒,以後要小心。”聽了我的話,玉玉點點頭沒說什麼。我突然想到最近我班出現的問題好像有許多和幫助人有關:宇宇和龍龍搶着幫小朋友端水果,結果水果撒了一地;誠誠和欣欣搶着幫老師搬椅子,結果欣欣摔倒了;琦琦不想讓潤潤幫忙,擡手在潤潤的臉上抓了一把。我想問題在我們身上,是我們從來沒引導孩子懂得怎樣的幫助纔是真正的幫助、纔是別人需要的。

於是,我們組織孩子們討論“怎樣幫助人”,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這個說“我幫弟弟穿鞋”,那個說“我幫妹妹搬椅子”……孩子們都是熱心腸,特別愛關心身邊的人。接着我又問:“如果別人不願意你幫助,怎麼辦?”孩子們又討論開了,有的說“那就不幫助他”,有的說“不同意也要幫,因爲他需要幫助”,也有的說“要徵得別人的同意”……最後我們總結了幾條:幫助別人時,先要徵得別人的同意,要尊重別人;要看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沒辦法幫忙,就去找其他人幫助,要懂得保護自己;哥哥姐姐可以一塊兒幫助弟弟妹妹,要做一個熱心幫助別人的孩子,每個人都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雖然我們有時無法事先了解孩子某種行爲的用意,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是善良的、純潔的,這樣的觀念會在無意中影響和改變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爲,引導孩子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瞭解社會角色

班裏的足療部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區域。最近我們在這個區域又添了一些新材料,各種瓶瓶罐罐,並做上記號,用來代表各種足浴材料,如:牛奶、精油、姜花等等。孩子們看到了新材料就更感興趣了,紛紛要求去足療部。

可是活動開始以後,我發現原來足療部的“足浴師”們都會非常認真仔細地爲“顧客們”服務,可添了新材料以後,“足浴師”們的興趣都轉移到那些瓶瓶罐罐上去了。即使有“顧客”坐着等“足浴師”來服務,他們也會不由自主地去擺弄那些瓶瓶罐罐。於是我趁機挑了個空位坐下,並對“足浴師”說:“我要牛奶足浴。”估計因爲顧客是我,“足浴師”很快地拿好材料過來爲我提供服務了。我立刻表揚了他:“你可真像一位真正的足浴師,這麼熱情地接待客人,看見我來了你馬上就來爲我服務了,我下次還來你這裏。”這時,旁邊的“足浴師”聽見了馬上也拿了材料過來爲另一位顧客服務起來。接下來的活動中,幾乎只要有顧客光顧足療部,“足浴師”總會熱情地接待“顧客”,爲他們服務,可像一位真正的“足浴師”了。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China,我愛你

中國的英文名字叫china,意思就是陶瓷,說起陶瓷,人們就會想到中國。既然我們是中國人,既然幼兒園裏的小朋友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何不讓這些孩子接觸它呢?於是幼兒園在幾年前就開設了特色課程——陶藝。對幼兒陶藝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玩泥高手,一批批的孩子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都獲益良多。

快樂

老師說:“今天,我們要去陶藝……”話音未落,孩子們拍着雙手連忙叫好。老師問:“爲什麼這麼高興?”孩子說:“因爲又可以去做陶泥了呀!”一邊說還一邊傻傻地笑着。玩泥巴是孩子最開心的一件事。在每一個孩子的眼裏,世上的萬物只分爲好玩與不好玩,而陶藝無疑屬於好玩的行列。每當孩子們來到寬敞的陶藝室,通過隨意地揉捏、用力地敲打、自由地組合創作了一件件作品之後,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不正是他們所盼望擁有的嗎?

自信

當孩子發現自己不會製作的時候,嚷嚷着說:“老師老師,我不會。”老師會親切地告訴他:“你行的,試試看吧!”當孩子在製作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需要老師幫忙時,老師會主動地伸出大手。當孩子完成作品時,不管是粗糙還是精細,老師都會對着所有孩子大聲地說:“你們看,他的作品完成得真不錯!”學陶藝是手、眼、腦協調互動的過程,不僅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還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力、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靈,任憑孩子怎麼捏、揉都會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豐富,出現的作品就越是充滿童趣的美。當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後,一定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溫馨

老師:“明天,我們將開展親子陶藝製作比賽。”孩子們開始議論紛紛。老師:“記住,先和爸爸媽媽商量製作什麼,明天才不會手忙腳亂哦。”

第二天,陶藝室裏擠滿了大人與小孩,在大手與小手的共同努力下,豐富多彩的陶藝作品出爐啦!

大人們揣着兒時的夢想與孩子一起製作一件陶藝作品的.過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動手的過程又是親切的、溫馨的。這對親子關係的促進起着重要的作用。想到陶就會從心裏微笑出來,還會想到莫名其妙的聯想:樂陶陶、淘氣、桃花、逃之夭夭……都是些可愛的字眼兒,叫人喜歡,我想古人一定也有同樣的體會,纔會把tao發音的字都造得如此機靈有趣。手指深陷在陶土裏,沉浸在陶的世界,享受着陶的感覺,不禁感嘆:China,我愛你!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多觀察 真幫助

小迎在我班屬於小年齡孩子,運動能力較弱,經常不參加體育活動。我們一直鼓勵他,他總是說:“我不想玩,我看着他們玩。”但從他看同伴活動時羨慕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還是想參與運動的,只是有些害怕。

今天,我帶着孩子們玩大型玩具——蜂巢。孩子們鑽來鑽去的,玩得很開心。有幾個孩子還邊玩邊說“這個是我的家,紅色的”,“這個是我的家,綠色的”……這時,我觀察到小迎眼睛發亮,直直地盯着正在活動的同伴。我想,他已經有了想參加活動的意願了。於是,我走過去對他說:“小迎,你也想玩嗎?”他說:“是的,我也想爬上去。”聽到他這樣說,我開心極了,隨即說:“那快爬上去呀。”他的手剛剛搭上玩具,馬上說:“太危險了,我不敢。”看到他恐懼和無助的表情,我鼓勵他說:“不危險的,如果危險的話,老師就不會讓小朋友們玩了,而且老師就站在你身邊保護你。”說着,我就手把手地教他手腳如何配合,告訴他最關鍵的是手要抓緊。我還對他說:“先爬到第一格試試看,老師就在你身後保護你。”他轉身看到我真的站在他身後,似乎不那麼害怕了,就小心翼翼地把手搭了上去,按照我教他的方法,終於爬上了第一格。我馬上對他說:“老師的話沒錯吧,你順利地爬上來了。”他開心地笑了。我便趁熱打鐵,接着跟他說:“你再試試,一定可以爬到第二格。”大概是受到剛纔成功的鼓舞,他真的嘗試着爬上了第二格。這時,他卻說:“你把我抱下來吧,我不玩了。”我想,小迎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就沒再勉強他。我便說:“你自己下來吧,你可以的。”他說:“不行,太危險了,你抱我下來吧。”我沒有抱他下來,只是用一隻手扶着他,在我的幫助下,他迅速地爬了下來,然後笑嘻嘻地對我說:“下次我還玩。”在上述案例中,我通過多觀察,瞭解到小迎其實是有參加體育活動的意願的,只是因爲膽小、依賴性強而不敢嘗試。在繼續觀察中,我找到了契機,爲他提供了幫助,讓他克服了膽怯的心理,願意嘗試,最終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小迎的一句“下次我還玩”已經讓我們看到了他的進步。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幫助孩子做真實的自己

剛上幼兒園的多多比較內向、敏感,每天都會哭鬧。今天是爸爸送多多來園的,多多又照常拉着爸爸的手哭了起來,爸爸卻打了一下多多的手,大聲地說:“都多大的孩子了還哭,一點都不乖,有什麼好哭的,不許哭!”

這樣的場景我們並不少見。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情形,自然而然會有不同的感受。比如,自己的物品被同伴拿走了,他們會生氣;心愛的玩具丟了,他們會傷心;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他們會害怕。然而很多成人無法接納孩子的這些情緒表達,認爲這樣是不乖的表現,有些成人甚至禁止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殊不知,如果孩子的負面情緒長期找不到宣泄的渠道及解決的辦法,他們的負面情緒就會演變成負面行爲,使孩子成爲不敢面對自己、沒有自我、甚至心理不健康的人。因此,幫助孩子做真實的自己,即讓孩子瞭解自己的真實感受,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接受真實的自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記得繪本《怎麼會這樣》中的小女孩因爲失去了心愛之物,便雙眉緊鎖,滿面愁容,氣急敗壞地向人羣走去,她對着草地上、遊船裏的人們一遍遍地大聲喊道:“怎麼會這樣?”然而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羣友善又智慧的朋友,他們不僅接納了她的消極情緒,還幫她解決了問題。故事以懷念和眼淚開始,以擁抱和歡樂結束。繪本《生氣湯》中的媽媽更是鼓勵孩子盡情宣泄自己的情緒,使孩子感到放鬆和幸福。

通過閱讀相關的心理學及教育學書刊後,我們認識到,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我們首先要接受他們的感受,接納他們的情緒。比如,我們可以用“寶貝,你好像很生氣”“這一定讓你很失望”“心愛的小鳥突然不見了,你肯定很難過”等這些肯定孩子情緒的話語,來取代“你就知道生氣”“別爲這種小事難過了”“不就是死了只小鳥嗎,有什麼好難過的”等這些讓孩子難過的話語。然後,我們要幫助他們找到一個合理的宣泄情緒的渠道,如,鼓勵孩子去開拓視野、廣交朋友,教會他們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應對困難,等等,讓孩子內心強大起來。當然,作爲教師,我們更應該以“真”作爲自己的做人之本,展現給孩子真實的自我,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爲自信、勇敢、坦然的“真孩子”,而不是失去自我、擔驚受怕的“乖孩子”。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遊戲,幫助幼兒積累多種經驗

說到角色遊戲,很多人都覺得它能滿足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積極情緒,還能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其實,角色遊戲中還蘊涵着大量的教育契機,能幫助幼兒獲得各種經驗。娃娃家只有兩個男孩,一個在擺弄鍋碗瓢盆,一個跪在地上玩球。“醫院”裏的“醫生”來敲門:“爸爸,等會兒帶你的孩子來醫院檢查身體哦!”一個男孩頭也不回地回答:“我家沒孩子,我家只有我和一條狗!”好吧,原來那跪在地上的是一隻“小狗”哦……

第二天,科科不願再當“小狗”,他說:“做小狗,總是跪在地上,一點也不好玩,膝蓋都疼了!”這是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的經驗嗎?遊戲就是能給幼兒帶來如此豐富的感性體驗。爲了能玩得更開心,幼兒會更積極地參加遊戲活動。家長和孩子們星期天一起去參觀昆蟲館,昆蟲館中最吸引孩子的是那臺會說話、能回答問題和玩遊戲的多媒體電腦。回到幼兒園,孩子們玩起了“昆蟲館”的遊戲,他們也想要造一臺“多媒體電腦”。大家用一個大大的紙板箱製作“電腦”,還在“電腦”上安裝了一個大大的顯示屏,顯示屏上有數字,還有紅藍開關按鈕。孩子們說使用電腦時必須先按紅色按鈕,這樣機器才能正常運作,而使用完機器必須按藍色按鈕關機。怎麼讓這臺機器能講話呢?這可是個難題,不過男孩子們還是想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瞧,一個孩子躲進了紙板箱,前來使用電腦的孩子按對顯示屏上的數字,紙板箱裏的那個孩子就模仿機器人的聲音告訴他這個數字所對應的有關昆蟲的知識。躲在紙板箱裏的孩子會對按動按鈕的夥伴說:“你按的是5號圖片,這張圖片介紹的是螢火蟲,螢火蟲的屁股後面會發光,如果晚上你在黑夜裏走路怕黑的話,捉幾隻螢火蟲裝在玻璃瓶裏就像拿着手電筒一樣,亮亮的,就不害怕了。”

大衛最喜歡玩這臺“昆蟲電腦”,他喜歡鑽進紙板箱,模仿機器人發出那緩慢的、低沉的聲音,他也喜歡向夥伴們介紹自己知道的一些關於昆蟲的零星知識。這天,他又躲進了紙板箱,等待着夥伴們來遊戲。娃娃家的大姐姐丫丫來到“電腦”前,大衛看着丫丫走近“電腦”十分高興,他從紙板箱後面探出腦袋對丫丫說:“你按數字,我告訴你昆蟲的知識。不過,你不要按8號,8號的內容我不知道,你按9號吧,9號的內容我知道。”丫丫毫不介意,她快樂地按了9號按鈕,心滿意足地聽着大衛介紹蟬……

終於有一次,大衛碰到了一個不依不饒的小夥伴,他執意要按8號,不然就報告老師“這臺電腦出故障了”。大衛沒轍,他伸出腦袋嘟着嘴哀求道:“這臺電腦沒出故障,我明天會告訴你的!”在以後的日子裏,大衛把機器上十個數字所對應的昆蟲都研究了個遍,他終於可以“趾高氣揚”地成爲一臺“本領特棒”的電腦了!

在教師眼裏,大衛真的超可愛,他預先告訴夥伴“千萬不要按8號”,說明他清楚自己的“軟肋”。然而這樣的遊戲讓大衛獲得新經驗:原來,與有些人合作簡單明瞭,即使要求對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能獲得體諒;而與另一些人合作卻不那麼容易,面對不依不饒的夥伴,解決問題纔是“硬道理”。

分析大衛的轉變,很明顯,遊戲激發了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敦促大衛自發地走進那些未知的領域。據說,大衛還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新買了一本《昆蟲世界》,主動學習了好多種昆蟲的知識,他終於能夠遊刃有餘地應對所有夥伴的問題,成爲了一臺受人歡迎的、問不倒的“電腦”……

有人說“親身經歷,能收穫直接體驗”;還有人說“學自己想學的,這樣的過程最有效”—其實,遊戲就給了幼兒這樣的過程,自編、自導、自演的衆多情節中,有成功、滿足的體驗,也不乏失敗、沮喪的經歷,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而很多時候,爲了能玩得更帶勁兒,幼兒會自發面對問題、自覺開展學習,他們自主開動腦筋解決問題,顯示出無窮的學習潛力。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3

早晨,成軒帶了一本書來幼兒園,是最近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喜羊羊灰太狼》,我看了看說了句:"這本書真好看。"成軒看了我一眼,就得意的把書放到了書包裏,我說:"成軒,你可不可以把書放到圖書架上,也讓小朋友們看看啊?"他聽了我的話,極不情願的把書從書包裏拿出來,小心的擺在了書架上,然後戀戀不捨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午飯後,翔宇到圖書角去看書,一眼就看中了成軒帶來的新書,拿下來正準備看,成軒衝了過來,不把奪過書抱在懷裏,說:"書是我的!"翔宇小聲的說:"讓我看看吧!""不行!"成軒大聲的說。"那我和你一起看。"翔宇又說。"不行!"成軒很堅決。"老師。"翔宇無奈的跑到我的身邊,向我求助。我對成軒說:"你自己翻,讓翔宇在旁邊看,可以嗎?""不行,這是我媽媽剛給我買的。"看到成軒這樣堅決,我也不能強求,因爲書是他的,他有權利保護自己心愛的東西,與同伴分享應該建立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而不能靠老師的`權威來壓迫。

下午區域活動時,我拿出剛分的橡皮泥,對孩子們說:"誰願意玩橡皮泥的可以來老師這裏來領。"我知道成軒最喜歡玩橡皮泥了。這時,翔宇過來說:"老師,給我一桶,我想捏個大西瓜。"我說:"那天,翔宇拿來了一個大吊車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也給我玩了,那我的橡皮泥也給你玩!"我給了翔宇一桶,他高興到走到操作區玩去了。成軒坐不住了,只見他跑到圖書角拿下自己的新書走到我面前說:"老師,我的書也可以給小朋友們看!你也可以看!"我看了看成軒,說:"真的嗎?可以給小朋友們看?"他使勁的點了點頭,說:"我知道玩具要跟小朋友們分享,只是媽媽剛給我買的,我也沒看呢!"聽了這些,我說:"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啊!那好,我的橡皮泥也給你一桶!"成軒拿着橡皮泥高興的玩去了。

在平時的生活中,孩子們之間時常會發生一些這樣、那樣的事情,作爲老師就要走進兒童的世界,善於運用孩子的思維來處理孩子之間的糾紛,從而引導孩子們學會自己處理事情的方法。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4

懂事的孩子們

今天玄玄輕輕的一句,“老師,我喜歡你”,讓我興奮不已,像是吃了蜜棗一樣,心裏甜甜的。

玄玄是這學期從韓國來我們班的一個瘦小男孩,頭髮黃黃的、眼睛小小的、個子矮矮的、動作快快的、非常淘氣的小男孩。上課時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對什麼活動都不感興趣;下課時,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在教室裏打鬧亂跑。於是,我注意觀察他,鼓勵他,嘗試着走進他的世界。

一天,我在走廊上拖地,正好看到玄玄跟在媽媽的後邊,邊捉迷藏,邊走過來。於是我用親切的聲音跟他打招呼:“玄玄,早上好!”按常理來說,這時,孩子們一般都跑過來抱着老師向老師問候。可是玄玄卻躲在媽媽的身後,不肯跟我打招呼。我蹲在他的身邊細聲地說:“怎麼啦,玄玄,怎麼不跟老師問個好呢?今天你不開心嗎?還是你不喜歡老師?”玄玄不跟我說話,還是躲在媽媽身後。玄玄媽媽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對他生氣地說:“玄玄,快點跟老師問個好。”可孩子始終不開口。經驗告訴我,玄玄可能不喜歡我。後來我也跟玄玄有過幾次談話,他總是以沉默報之我的熱情,甚至是敵意的眼神,戒備的表情。是啊,萬事開頭難,面對新鮮的事物,每個人都有接受,熟悉的過程,特別是對於一個剛入園的孩子,讓他無條件地接受你,信任你總會有—個過程的。於是我不氣餒,仍像以前那樣在日常的一日活動中給他以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希望有一天他能對我有所改變。

上個月,我在智力區域裏發現給幼兒準備的材料溜溜球一天比一天少,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玄玄跑步的時候,褲兜裏總是響起溜溜球的聲音,於是我問他:“玄玄,這個溜溜球是怎麼來的呀?”“是我的呀!是媽媽給我買的。”這時,幾個孩子們說:“老師,不是他的,那個是區域裏的。”玄玄說:“不是,是我媽媽昨天給我買的。”我說:“是嗎?老師知道了,以後家裏的東西不要拿到幼兒園裏來,好嗎?”因爲教育孩子的事情不僅僅是幼兒園老師的事情,應該是家園共育,所以等孩子們離園的時候,我悄悄地問玄玄媽媽,她說:“沒給他買過溜溜球啊,我也問他溜溜球是怎麼來的,他說是幼兒園的朋友浩浩給他的呢?”於是我把這幾天觀察的情況和今天跟玄玄談話的內容跟家長說了一下,家長感到很驚訝,還有點半信半疑似地回去了。第二天家長不好意思地說: “回家問了玄玄,玄玄說他怕我說他就撒謊啦。老師,真謝謝您,您讓我及時地知道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的習慣,所以才能及時地改正,這是玄玄用他存錢罐裏的錢買的溜溜球。”玄玄很認真地把溜溜球放在了智力活動區域裏。自那以後,我發現玄玄特別在意溜溜球的數量。爲了培養他的責任心和管理能力,我讓他擔任那個區域的小組長,負責那裏的.材料整理和組員的紀律等等。一開始他,自己也管不好自己,何況管別人呢?我給他以足夠的耐心與時間,讓他慢慢成長起來。有一次玄玄很懂事地跟我說了一句:“我得好好表現表現,不能讓老師累着啊。”聽到這句話,我內心暖暖的,我摸摸他的頭,貼一貼他的臉,表現出我對他的愛和喜歡。

最近玄玄喜歡畫畫啦,美術區域裏他會靜靜地坐在那畫畫,我好奇地走過去看看他畫了什麼。我問:“玄玄今天畫什麼啦?”“嗯,我畫的是老師啊!”我看了半天,看不出是哪位老師,於是我問:“畫的是李老師?崔老師?還是樸老師呀?”“哎,看不出來嗎?我畫的可是你呦!你看看這衣服的顏色,還有褲子的樣子,再看看這個頭髮,不是跟你的一模一樣嗎?咦,這個鞋子也蠻像的嗎!”“你這麼一說還真是哈,可你爲什麼畫我呀?”“哎呀,我喜歡你唄,這個都不懂?”“爲什麼喜歡我呀?”“嘿嘿,不知道,我就是喜歡你,你說的話我全聽。”看到玄玄從不喜歡老師到發自內心的喜歡老師,這是一個多麼讓我們心動、開心的一件事情啊! 都說當老師很辛苦,尤其是幼兒園老師,可我想說,我越來越喜歡這個職業。它讓我從中體會到,每天和一羣天真無邪的孩子在一起,雖然很辛苦,但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讓我從中體味到快樂,品位到幸福,這樣的生活是美好的,令人羨慕的。因爲,孩子們喜歡我!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5

你會對別人的一個哈欠充滿好奇嗎?你會爲一隻小蟾蜍興奮不已嗎?你會爲了一朵小紅花拼命努力嗎?你輕笑:怎麼可能?

是啊,這些事都太小了,我們都長大了,再也不屑去做了,但是這些卻是幼兒園裏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幼兒園裏,有哭有笑,笑容是真的,眼淚也是真的。人生漫長,世界廣闊,多少悲歡離合,世事艱辛,而所有複雜故事的最初卻都是從這個簡單的世界裏開始的。

還記得那些現在想來過於幼稚當初卻想得認真的事嗎?還記得那些帶領我們走進這個世界的老師嗎?

——題記

1、《老師,咱們睡覺吧》

這學期我帶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傢伙們彷彿有無窮的精力。每個星期一的午睡時間,晨晨都特別興奮,就是不願意睡覺。由於晚上沒睡好覺,我忍不住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即,淚水充滿了眼眶。晨晨看見了,好奇的看着我,問:“老師,你怎麼哭了?”“我沒哭。”“沒哭怎麼眼裏都是眼淚啊?”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裏怎麼會有淚呢?”晨晨撓撓頭:“是因爲我不願意午睡嗎……對了,你剛纔打了個哈欠,所以你流淚了。”“對!晨晨真棒!觀察的可真仔細。那你知不知道老師打哈欠流眼淚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晨晨低下頭想了一會,說:“老師,你是不是困了呀,困了打哈欠可難受了,我們睡覺吧。”

2、《老師,是青蛙嗎》

今天早上剛上班,中一班傳來一陣喊叫聲,“是什麼呀?”“是小青蛙嗎?”。我過去一看,原來他們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小小的蟾蜍,他們班的劉老師想把它請出去,這個小東西卻氣的肚子鼓鼓的,肚皮透明的像是要破了,四條腿伸的直直的。“老師,讓它和我們玩兒一會兒吧?”李嘉怡小聲的說,“好吧,但是別用手去碰它。”劉老師停止驅趕,蹲下來和孩子們一起認真而仔細的打量着這個小傢伙,“瞧瞧,這到底是一隻小青蛙還是小癩蛤蟆呢?”劉老師也不敢確定了。“應該是一隻小蟾蜍吧!”我說“我也不敢確定,乾脆上網查查吧。”上網查了查,哈哈,還真是蟾蜍,這小傢伙也是一種益蟲,會吃蚊子等害蟲,有利於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及人類的健康,它還會分泌毒液,它的毒液還有腰用呢。哈哈,我和孩子們長見識了,謝謝這只不速之客——蟾蜍。

3、《午餐鹹菜的效應》

魏金昊小朋友最近感冒了,總是不好好吃午飯,每當我走到他身邊時,他爲了得到我的表揚,就使勁地吃飯,不吃菜。於是中午用餐時,我坐在他旁邊,看着他吃飯,希望他可以多吃點菜。我說:“今天青菜很香哦,來嘗一嘗。”魏金昊不情願地說:“我不喜歡吃。”我夾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給他看,魏金昊有點心動了,學着我的樣子夾起一點青菜,可是剛嚼了幾下就又吐了出來。看到這種情況,我十分擔心,不吃菜感冒怎麼能快點好呢?我對他說:“只要你吃一點菜,老師就給你鹹菜做獎勵,好嗎?”魏金昊十分高興,爽快地吃了自己的一口菜,我信守承諾給了他一小塊鹹菜。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每次午餐我都給魏金昊“加餐”,有時也會給其他小朋友,不知不覺中,孩子們都食慾大增。

4、《小蜻蜓是“英雄”》

今天孩子們出去喝水時,突然飛進來一隻蜻蜓,那是一隻漂亮的紅蜻蜓,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翅膀,飛上飛下的直惹得孩子們爭相追逐它。現在想讓場面安靜下來是不可能了。

於是,我大聲說:“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一種什麼昆蟲?有什麼特殊的本領?”“它是專門吃蚊子的'英雄。叫蜻蜓。”“真的嗎?老師,蚊子可壞了,它都叮了我好幾個皰。”“對呀,它還能傳播疾病呢。”聽了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我補充說:“蜻蜓的寶寶也吃蚊子的寶寶呢,真是大大的英雄,所以說它是一種益蟲,我們要好好保護它。讓它多吃壞蚊子。”噢,我們懂了,孩子們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對孩子的教育,其實並不難,只要我們抓住機會,利用身邊發生的小插曲,同樣能起到非一般的效果。

5、《“蹲下來”,做孩子的朋友》

和幼兒朝夕相處,我們每天都要講很多話,而我們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那就是“小朋友”。說多了似乎也就習以爲常,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其實,細細一推敲,它正是體現了師幼之間的一種“朋友”關係。

我們可以將關係親密的人稱爲“朋友”,那我們每天親切的稱幼兒爲“小朋友”時,不是也應該用對待朋友的態度感情去和幼兒交流嗎?只有我們將幼兒真正當作我們的“小朋友”,纔會用朋友的身份於幼兒交流情感和看法,虛心徵求和傾聽幼兒的意見,賞識幼兒的優點和進步,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他們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發現和行爲。

這種以平等融洽的關係提供的支持最易於幼兒溝通,也最容易被幼兒接納。

6、《弄髒的蔬菜印章畫》

王藝睿小朋友白白的皮膚、大大的眼睛,長得白白胖胖。自從入園第一天起,老師們都非常喜歡她。作爲她的班主任,每當看到她聰明可愛又調皮的樣子,我也會特別喜歡這個小丫頭。

每次區域活動時,她都積極參加,今天也不例外。

在益智區中,孩子們正在津津有味地用各種蔬菜做蔬菜印章畫。有的孩子印出的是小花被、有的孩子印出的是一座小房子。正在我聚精會神的欣賞孩子們的印章畫時,聽到了告狀聲:“老師,王藝睿把我的印章畫弄髒了、王藝睿把顏料瓶打翻了、王藝睿把顏料弄到我身上了。”針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批評她,而是給了她一個會意的微笑,同時又摸摸她的頭,對她說,老師相信你,不是故意要這樣做的,你只是想要幫助他們把印章畫印的更好、更漂亮,是不是啊?這時,我把他的印章畫給小朋友們展示了,並且對她的畫進行了表揚,她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別的孩子也都不怪她了。

這種間接地教育方式,我發現她特別容易接受。也使我在日常教學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從中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