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工業

機械效率說課稿

工業1.09W

《機械效率》——說課稿

機械效率說課稿

—— 徐中:趙斌

  一、教材分析

本章內容大致可以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簡單機械——槓桿和滑輪;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功——做功的多少,做功的快慢,做功的效率。機械效率是在前面簡單機械,功,功率的基礎上進行得更深一層的學習。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效率的概念已廣泛應用於工作,生活和學習等方面,有必要讓學生去探究,理解。

機械效率的概念涉及面廣,內容抽象,教材通過再次探究動滑輪的活動,讓學生親自體會什麼是有用功,什麼是總功,通過比較有用功和總功的大小,認識機械效率的物理意義和現實意義,計算公式,知道實際的機械效率不可能是100%,並找出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從而增強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責任感。同時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態度。

  二、學情分析

針對普通班的學生,應由淺入深。從學生已學知識出發,循序漸進,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採用“問題討論法”和“實驗探究法”相結合,觀察爲輔的方法進行教學,即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討論分析,解決問題,獲取知識,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各種能力,特別是實驗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一)、知識目標:

1、理解有用功、總功、額外功,並理解三者之間的關係。

2、理解機械效率的定義,理解實際使用機械時由於額外功總是存在,η< 100%。

3、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再探動滑輪理解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2、通過再探動滑輪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建立於實驗基礎上的分析能力。

3、培養學生利用公式進行計算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本節課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是實驗探究法,將學習中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從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發現規律。其次還有討論法,通過學生自主討論得出結論也是物理學習常用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1、有目的複習功(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公式、單位),爲下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2、通過再探動滑輪,更深入探究使用動滑輪過程中做功的情況。(這裏可以先展示用手提升鉤碼,問學生有沒有力對做功,學生可以自然分析出手克服鉤碼重力G做功了,所做功的大小就等於Gh,達到了將重物G提升h的目的,接下去可以提問學生除了直接用力提升重物外,還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提升重物?學生會分析用槓桿、滑輪(包括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然後請學生選擇一種簡便而省力的提升辦法,學生一般會選擇動滑輪。然後在黑板上畫出動滑輪提重物的簡易圖,爲等會形象標出F、S、G、h,及相關力做功打好基礎。接下去請學生分析在使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時有沒有力做功,拉力做功、動滑輪克服重力做功,來比一比利用動滑輪提升時能否省功,請學生一起探討如何測量做功的多少,並怎樣設計記錄表格,因爲前面有探究斜面做功時設計過的表格爲基礎,所以學生應該有這個經驗,老師在這裏只要適當引導,並注意表格設計的規範,(如測量物理量在前面列,需計算的量放在後面,相關物理量的單位,

實驗次數至少三次,並板書設計出的表格::

實驗次數

G/N

h/m

F/N

S/m

Gh/J

FS/J

1

2

3

注意點1、佈置實驗前先分析三次

實驗的安排,根據學生要求第二次增加距離,第三次增加物重,便於等會分析實驗數據的規律,併爲分析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打下伏筆。

2、距離利用S和h的關係,只需測量h,S=2h。

3、採集兩組學生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1)、FS>Gh,使用動滑輪提升重物,動力F做的功FS大於重物被提升所需做的功Gh,爲完

成提升重物這個任務,如果直接用手提升重物,需要做功Gh,爲完成此目的而做的功稱爲有用功,

記作W有用=Gh,使用機械後同樣要完成提升重物G到h的高度,同樣地爲完成此目的做的功稱

爲有用功記作W有用=Gh,分析:利用機械可以省力,但有沒有省功呢?力F總共需要做的'功爲

FS,記作W總=FS,,W總>W有用,結論:利用機械沒有省功,也就是說總功中有一部分是有用功,

還有一部分是使用機械後造成的額外多做的功,並得出W額外=W總-W有用,總結得出:使用機械

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但並沒有省功,不但沒有省而且還多做了一部分額外功,並請學生通過回憶實

驗過程分析額外功存在的原因,(摩擦、動滑輪的重)(2)、通過聯繫生活實際,額外功是沒有

用的,應儘量減小,而有用功的部分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由此引入機械效率的概念。花這麼多

時間分析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明確區分有用功和總功,因爲根據以往經驗這兩個功的區分是個難

點,後面的定義計算等反而一般不會錯。

5、定義機械效率:

我們就用有用功佔總功的比例來表示機械效率,=W有用/W總×100%,對於實際機械由於額外

功總是存在,η< 100%,機械效率的高低反映了使用機械時有用功的比例,機械效率越高可以反映出機械性能越優。

6、討論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請學生體會實驗過程,通過對實驗中做功情況的分析,得出提高機械效率的辦法,(減

小摩擦、減輕動滑輪的重),特別注意對增加物重提高機械效率的引導。(在使用同一個機械,在機械本身因素不能改變的情況下,能否提高機械的效率,並利用計算表格三次實驗的機械效率並加以適當的引導得出增加物重可以增大機械效率。並加以板書明確3個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六、學習評價

1、對用吊桶提水的分析,體會有用功、總功、額外功。

2、在課外練習和下一節的複習裏,有意識地將機械效率和功率相區分,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

機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佔總功的比例,功率大並不一定效率高,兩者沒有必然聯繫。

  七、板書設計:

二、機械效率

  一、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1.有用功:W有用=G·h

2.總功:W總=F·S

3.額外功:克服摩擦和機械自重所做的功。

4.W總=W有用+W額外

  二、機械效率

1.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

2.η=W有用/W總×100%

3.說明:機械效率無單位,常用百分數表示,η<1

  三、作業佈置

1.閱讀教材,加深概念認識。

2.嘗試解決課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