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工程

國小心理輔導方案設計

工程4.35K

隨着社會的發展,關注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已成爲社會的共識及注意的熱點。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國小心理輔導方案設計!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國小心理輔導方案設計

  國小心理輔導方案設計

國小六年級學生在國小裏是一個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羣體,他們處於十二、三歲的年紀,即將告別熟悉的國小生活,邁向他們感到陌生的中學校園,正一步一步地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出現了其他年級學生所沒有的新特點和新問題。

他們的心理方面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興趣廣泛,充滿幻想。六年級的學生的興趣廣泛而多變,有的學生興趣屬於“持續發展型”,興趣專一,可望持續到成年;有的屬於“波動發展型”,開始喜歡美術,不久又熱衷於踢球,後來又轉回美術方面;有的屬於“一時熱衷型”,一會兒喜歡下棋,一會兒轉向寫小說;有的屬於“多角變化型”,什麼都喜歡,面面俱到。在興趣發展的同時,學生的腦海中也隨之產生各種幻想,因此教師需因勢利導,讓他們發展正當的興趣愛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觀。

2、男女有別,複雜敏感。六年級的學生在生理上開始進入青春發育時期,他們對身體所發生的變化,特別是性機能的發育,既好奇又怕羞,有些學生甚至爲此感到困惑和煩惱。女學生髮育早一些,首先由好動轉爲好靜,開始怕羞,喜歡談“美”了。由於個體發展的差異性,有些學生出現男女同學間暫時的反感(疏遠或互相指責),有些學生對男女生之間的交往則變得特別關注,喜歡談些“小道消息”,編派誰和誰是一對,還有個別學生對異性產生好感,甚至出現早戀的現象。

3、獨立願望強,能力提高快。六年級學生的“成人感”逐步得到發展,獨立自主的願望在各方面強烈地表現出來,有了對人、對己、對事物的評價標準,把自己看成是評論事物的尺度。他們喜歡與同伴一起活動,容易對“知己朋友”傾吐內心的祕密;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不希望大人對自己過多幹涉,隨着獨立願望的出現,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他們能較好地獨立處理不少日常問題,喜歡老師與他們平等地討論、交流,希望自己的看法得到認可。獨立的願望當然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那就是有些學生喜歡與長輩“頂撞”,做事經常自作主張,甚或喜歡“拉幫結派”,受不良風氣的影響而變得蠻不講理等。

4、精力充沛,情緒多變。六年級的學生精力充沛,好像總有用不盡的能量,總的來說,他們的活動能量超過認識水平。他們的情緒容易激動且多變,常因小事或振奮、激動,或憤怒、傷心,與人爭吵,甚至打架,情緒的表現開始由外露逐步轉向內隱,逐漸學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因此,教師需正確引導他們的“剩餘精力”,並留心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分析和探索他們的內心世界,及時作出指導。

5、思想易受暗示,分辨能力不高。六年級學生尚處於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初級階段,他們不像童年期那樣容易暴露思想,但波動性大,容易受到暗示。他們求知慾強,興趣廣泛,凡覺得新鮮的就想了解和吸收,因而他們接受的信息量多,獲得的知識紛繁複雜。但是,由於他們的社會實踐少,經驗不足,且辨別能力不強,思想免疫力較弱,看問題易帶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常常在學校要求和社會思潮、家長意見不一致時,感到困惑和煩惱,在良莠難辨的情況下,容易受到錯誤思想觀念的暗示和影響,出現跟風和效仿他人的現象。

6、重視學習,目的不一。大多數學生在升上六年級以後,都意識到自己即將告別國小生活,都把這個階段當作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來看待,因而對學習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但目的卻不太相同,有的是爲升中打下較紮實的基礎,有的是爲滿足家長的要求,報答父母和老師的期望,有的是爲了爭得榮譽,得到別人的讚賞。對此,教師應注意幫助他們調整心態,端正學習態度,消除顧慮,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作爲畢業班的班主任應該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幫助學生調適心態,培養能力,健康成長,順利地度過國小生活的最後階段呢?

一、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和“心醫”

隨着閱歷的豐富和獨立意識的增強,升入六年級的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信任有所選擇,不再像過去那樣盲目地崇拜和依賴老師,對老師的優劣有了自己的一套評價標準,喜歡老師把他們當作“小大人”看待,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對於粗暴的批評和壓制感到反感。通過調查發現,六年級的學生欣賞有才幹,工作作風民主平等的老師。親其師,方能信其道。班主任應努力改變自身的工作態度和方式,使自己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甚至是心理醫生,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使工作開展起來更有實效。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六年級學生精力充沛,交往願望強烈,喜歡錶現自我,渴望得到欣賞和認同,在班級中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學生人際交往和自我表現的需要,使學生充沛的精力有用武之地,同時通過組織各種活動能密切學生間的交往,增進學生間的學習和了解,起到促進自我認識,豐富情感體驗,發展興趣特長,提高實踐能力的作用,實現寓教育於活動,以活動促發展的目的。

1、參與班級管理。組織學生對班中問題進行討論,參與班目標的制定;採用班幹部競選的方式,實行競爭上崗;推行班務承包制,由各自動化小組對班中衛生、學習、紀律、文體活動、教室設備等進行承包管理。這些活動,爲學生提供自我管理、施展才乾的舞臺,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

2、開展組間競賽。引導各小組在紀律、學習、體育、團結友愛、安全衛生、活動設計等方面展開競賽,由班主任、科任老師、班幹部、學生代表組成評委團,每週根據小組表現進行量化評分,每月評選出優勝小組和進步小組。小組競賽,不但有利於形成小組的集體輿論,還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了學生的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自覺性。

3、組織興趣活動。通過組織朗讀、演講、講故事比賽等活動,促進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與書交朋友。興趣活動的組織和開展,豐富和充實了學生的課餘生活,使健康、正當的興趣愛好得到培養和強化。

另外,家長要配合老師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第一:不要給孩子制定不切實際的奮鬥目標,不要給孩子的行爲太多的約束。 如果不顧孩子的自身實際,只知道讓孩子這個拿第一,那個要優秀,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還有一些父母只 讓孩子學習,這也不讓幹,那也不讓幹,這隻會讓孩子感到 壓抑。第二:給孩子安排足夠的休息和娛樂時間。 如果孩子不能得到足夠的睡眠,休息不好就會感到身心疲勞,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最終使孩子感到緊張,給孩子帶 來壓力,娛樂是化解孩子壓力的較好途徑,與孩子一起做遊 戲,使孩子沉浸在快樂的事情當中,壓力就會被拋到九霄雲外。第三:積極鼓勵孩子。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做父母的還可以採取積極鼓勵的 態度,這也能大大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而父母對孩子的否 定態度則往往會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第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父母的善於觀察孩子,當孩子的情緒不好時,要注意 幫他調整,孩子有話,該說就讓他說,孩子委屈,該哭就讓他哭,孩子鬱悶,該喊就讓他喊。讓孩子暢所欲言,一吐爲快,幫助他解除心理壓力。第五:教孩子思維不要絕對化。家長往往把考上大學看作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很自然孩子就會潛移默化的接受家長的思想,一心一意努力奮鬥,爲上大學而學。那麼在競爭激烈強手如雲的考生中,如果孩子 一旦失利,沒有邁進大學的校門,那你想他會有出路嗎?他會有希望嗎?因爲他把出路和希望寄託在“一定”或 “必 須”上了因而後果可想而知。第六:教育孩子平時廣交朋友。若孩子能有善解人意、開明豁達的朋友,開導幫助他理 解父母的愛護和關心,那本來屬於不開心的苦惱以及對父母的責怪也許會轉化爲對父母的理解和感激。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各人所經歷的煩惱與憂愁、幸福與快樂,都能給人以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