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農業院校輔導員開展心理輔導現狀分析論文

論文摘要:農業院校輔導員在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時,相對其它院校輔導員而言,他們的輔導對象從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獨特之處。因此,農業院校輔導員在應用普通心理輔導理論基礎上,還需要以有針對性的方式來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此外,輔導員隊伍是近幾年高校的新生力量,他們參與心理輔導工作的現狀喜憂參半。本文就農業院校學生及輔導員工作現狀,結合實際案例,從優勢和劣勢兩方面來對當前農業院校輔導員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提出建議。

農業院校輔導員開展心理輔導現狀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農業院校輔導員心理輔導

近幾年,隨着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高校在關注大學生學習、思想健康的同時,越來越關注日益突顯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大學校園中“輔導員”隊伍伴隨着這種現象應運而生。作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線工作人員,輔導員在開展心理輔導工作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況。尤其是農業院校的輔導員,他們面對的大學生羣體與其它院校的大學生羣體從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特殊之處。

一、案例

小A,大二女生。大二上學期期末與舍友因口角在宿舍發生打架。事發當時,被打的小B因在衛生間洗衣服時潑水濺溼了同在衛生間的小A的一條褲腿。小A認爲小B是故意的,於時發生了爭吵,最終小A把小B打翻在地。事情發生後,其所在學院領導、班主任、輔導員多次與其談話。經瞭解,小A來自某邊疆小鎮。父母早年離異且現在又各組家庭。小A八年級以前都與外婆和母親住在一起,後外婆去世後便形成與父親的新家庭住一段時間又與母親的新家庭住一段時間的局面。考上大學後,每年春節便成爲她最難過的時候,覺得自己無論父親還是母親的新家都無法融入其中。父親的性格比較粗暴,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母親很能幹,但感情生活很不幸福。自己從小不喜歡別人談論自己父母離婚的事情,會以吵罵的方式對待這些人。從進入大學後,與本宿舍的同學先後發生爭執,人際關係緊張。此事發生後,學院請其母親來到學校,與小A一起面對這件事。進入大二下學期,小A努力從性格、學習上修正自己,補考科目全部通過,參加本班辯論隊。但在下學期開學一個多月後,與舍友小C又因誤用飯盒的.問題發生口角。此事經瞭解,小A和小C都有過錯且小C過錯在前,學院沒有追究二人的責任。目前小A正在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且有小進步。但在整個過程中,小A最愛的講的兩句話是“我太累了”和“我知道該怎麼做,可我就是做不到”。

案例分析:小A因幼時父母離異,又與無限寵愛自己的外婆生活在一起,當時的家人因對其的經歷有愧疚,對其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但其本身較爲敏感,且從小從父親身上習得了武力解決問題的習慣,造成她人際緊張的根源。在面對其父母各組重組家庭及外婆去世等多個變故後,原來家庭的平衡關係被打破,不能適應這種新環境,於是開始覺得父母不愛自己,用離經叛道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以證明他們的愛。行爲出現偏差,自我中心嚴重。

二、農業院校輔導員進行心理輔導的優勢

(一)與學生關係緊密,能較大範圍地瞭解學生思想動態。工作位置處於學生工作第一線,日常工作就是與管理學生、服務學生。因此,輔導員工作性質決定他們經常與學生打交道,熟悉當前學生的思想動態,易於掌握學生的心理,並從日常工作中篩選出心理有問題的同學,及時發現危機及時做疏導。

(二)能將心理健康知識較大範圍的傳播。輔導員因工作便利,能在日常管理中通過個人談話、團體輔導等多種形式將心理學知識在學生中傳播,使心理輔導“助人自助”的理念得以實現。

(三)易於掌握學生心理健康數據。輔導員在協助學校開展心理普查或心理實驗等工作的同時,也有利於掌握學生的心理數據,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展開工作。

(四)年齡優勢。就目前輔導員的年齡段來看,60%以上的輔導員年齡處於比在校大學生年長5-10歲這一階段,可以說是他們的同齡人。學生在接受談話時較易受感染,接受輔導員的提議。

  三、農業院校輔導員進行心理輔導的劣勢

(一)難於共情,且學生易移情。與學生談話,一般都是院領導、班主任、輔導員三級分別進行與同時進行的模式。在同時談話過程中,一個學生同時面對3-4位老師,在這種情況下,輔導員很難於學生之間建立諮詢關係中的“共情”,即使輔導員做到了共情,但學生在整個談話過程中人數處於弱勢,很容易將事件中的不良情緒帶進談話中,出現移情甚至阻抗,導致談話效果不佳。

(二)受制因素多,目標控制較難掌握進度。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後,所制訂的諮詢目標,很可能與班主任等其他參與輔導的老師之間有所不同。因此,學生在同時處理這些目標過程中,不但學生自己難於掌握進度,輔導員也難於對學生的目標進程做出及時指導。

(三)心理諮詢的保密原則與輔導工作內容公開的矛盾。心理諮詢的首要原則就是保密,對學生談及的內容除非有危及社會、個人等內容時,不能對任何人談及這些談話內容。但是輔導工作往往是多個人同時進行的,對學生的談話內容是公開討論還是保守祕密,難於掌握。

(四)學生心理健康意識薄弱,主動求助少。農業院校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自小沒有關注心理健康的習慣。再加上外環境對心理健康的誤導,學生以爲心理不健康就是“瘋子”、“變態”等觀念較爲普遍。因此,學生即使覺察自己或身邊的同學心態異常,也較少會主動求助。以至要發展到上述案例一樣,矛盾激化後纔會被發現。這種狀態下的輔導工作難度更大。

四、建議

(一)提高輔導員的心理學知識水平。輔導員的心理學背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引導至關重要。因爲輔導員在輔導過程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如果輔導員自身缺點較多,不能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的心理問題所在,就難於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甚至加重學生的不健康水平。

(二)協調“思想輔導”與“心理諮詢”二者之間的關係。我國學者肖瓊等人從工作對象、工作範圍、工作深度、工作目的、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和工作場所等7個方面對輔導員和心理諮詢老師作了比較,由此輔導員在進行心理輔導時就從這7個方面注意協調“思想輔導”和“心理諮詢”之間的關係,有效達到共情,避免學生移情;心理治療目標結合思想輔導目標,多與班主任等參與輔導人員交流,對制訂的目標進度靈活掌握,及時校正。

(三)加大心理學知識的普及。除正規課程外,利用大學生協會組織,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學習,糾正學生對心理健忘的認識誤區,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肖瓊等.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心理學思考[J].理論導刊,2010(10):84-87.

[2]任璐穎.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輔導的現狀與對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0(4):103-105.

[3]韓廣梅,黃勵.中美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比較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2):74-76.

[4]鞏惠玲,柏晴.關於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的思考與分析[J].科技資訊,2009(29):246-247.

[5]郝志,申應濤.高校輔導員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思考[J].出國與就業,2010(9)89-90.

[6]郭念鋒主編.心理諮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7]李偉主編.心理成長教程[M].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