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法律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教學方案設計

法律2.63W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教學方案設計

教學目標

 《古羅馬的政制與法律》教學方案設計

課程標準規定的的本課教學內容標準是:瞭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繫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根據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對教學內容的分析,確定教學目標爲:理解羅馬法的概念,掌握羅馬法產生和發展的基本背景,掌握羅馬法發展的基本進程,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和影響,體會和感悟羅馬法的歷史與現實價值,樹立尊重法律、法律至上的基本觀念。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的古羅馬的政治發展及政治制度的演變;二是羅馬法。如何處理兩部分內容之間的關係?根據課程標準的規定,第一部分顯然不是教學的重點,但教材又寫了近一半的內容,怎麼處理?根據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我認爲可以作爲羅馬法產生、發展的政治背景來看待。

學情分析

由於時空久遠及法律概念的缺乏,加上剛上高一,學生的歷史學習還處於迷茫階段,故應設置好歷史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概念和史實,並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羅馬法的內容和影響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法、問題引導法

教學過程

導入:俗話說“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上一節我們領略了古希臘的光榮,現在我們一起感受古羅馬的偉大。

那麼羅馬的偉大體現在哪裏呢?遼闊的疆域、強大的軍團、宏偉的建築等等,打開教材,首先與偉大相關的詞彙是——“帝國”。

出示《羅馬帝國版圖》,感受羅馬帝國的遼闊。

問題1:那麼,羅馬是怎樣從一個蕞爾小邦向超級帝國發展的呢?在這個過程中它的政體發生怎樣的變化呢?請同學們依據教材梳理羅馬國家版圖和政體的演變情況。

在學生討論、展示和質證的基礎上,得出以下基本結論:

時間

羅馬帝國分裂爲西羅馬帝國(前395至476年)和東羅馬帝國(395至1453年)。

問題2:面對不斷擴大的疆域,羅馬國家是怎樣進行有效統治的呢?

學生思考回答。

老師:主要有三種方式:一、依靠羅馬軍團,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來加強統治。二、建立行省體制,當然不是元朝的行省制啦,實際上一種相對獨立的地方首長制。三、當然是靠古代世界最完備的法律體系啦。

提供材料:

“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着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爲持久的征服。”

——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羅馬法精神》

一、羅馬法的概念

問題3:那麼,什麼是羅馬法?爲什麼羅馬法會成爲“最爲持久的征服”?

給出羅馬法的基本定義,理解羅馬法的概念,爲本課學習界定好時空範圍。

羅馬法: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國家制定和實施的全部法律。

請同學們仔細理解、辨別時範圍。時間是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7世紀,長達一年多年的時間。國家主體包括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和公元前7世紀以前的東羅馬帝國。這樣學生才能理解我們所要研究的羅馬法包括哪裏內容。

爲什麼羅馬法會成爲“最爲持久的征服”等學習完羅馬法的主要內容之後再來探討。我們先來探討,在一千多年的時間裏,羅馬法是怎樣產生、發展和走向完備的?我們結合羅馬法產生髮展的歷史,結合人教版教材的有關內容來進行梳理,爲了更好地幫助大家理解羅馬法的發展進程及內容的演變,我們虛擬了一個歷史情境。

二、羅馬法的發展進程

1、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任何一種法律的發展都歷經了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過程。

所謂習慣法,就是人們接受並默認的具有強制執行力的行爲規則。沒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貴族爲維護自己利益常常隨意解釋。羅馬法早期也經歷了這麼一個階段,大致是在羅馬共和國早期。

情境理解:

情境一: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洛死後,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假如這一案件發生在共和國早期,請問法官會怎麼判呢?

顯然,法官會依據習慣法做出有利於貴族而不利於士兵家人的判決。

爲反抗這種不公平的局面,於是平民和貴族展開鬥爭,最後以局面的形式的形式將鬥爭成果固定下來,於是出現了成文法。

所謂成文法是立法機關正式通過並公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明確的條文。《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

問題4:椐教材,概述《十二銅表法》的主要內容,並對其作簡要評價。

意圖:培養學生概括教材內容的能力和有序地敘述教材知識的能力。

主要內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法等

評價:維護私有財產權和貴族的既得利益;限制貴族隨意解釋習慣法,是平民的勝利;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是古羅馬的基本法;維繫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

情境理解:根據情境和《十二銅表法》的有關規定,請你斷案:

情境二: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洛死後,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假如這一案件發生公元前4世紀,請問法官會怎麼判呢?

材料一:第5表凡以遺囑處分自己的財產,或對其家屬指定監護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摘自《十二銅表法》

顯然,此時法官必須做出有利士兵的判決,因爲有成文法的明確規定,法官不能隨意解釋法律。

共和國時期的法律主要是解決羅馬公民之間的法律糾紛,我們這類法律規範叫公民法。看下列材料:

材料二:公民法是羅馬及其公民的法律,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羅馬法律。公民法包括元老院的法令、元首的敕令、大法官的公告,此外還包括某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古代習慣。 ——P.L.拉爾夫等《世界文明史》

理解公民法的含義,它只能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法律關係。對沒有羅馬公民權的人不適用。

情境理解:

情境三: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洛死後,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假如這一案件發生在公元前4世紀,案件中的戰士是外邦人,請問法官會怎麼判呢?

法官將無法判斷。因公民法不適用於外邦人,法官只能駁回起訴。

《十二銅表法》是典型的公民法,此後在平民的鬥爭和爭取下,公民法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保護平民權益的法律,如平等的公民權、平等的`婚姻權利、平等的土地權利和廢除債務奴隸制等,對維繫社會穩定、國家統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進入帝國時期,隨着疆域的擴大,被征服地區的自由民(外邦人)越來越多,他們之間、他們與羅馬公民之間經常發展法律關係,但羅馬統治者又不願意外邦人享受公民法的特權。那麼,應該適用什麼要的法律來解決外邦人之間、外邦人與羅馬人之間的關係呢?於是一種新的法律體系——萬民法不斷形成。

2、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萬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繼公民法之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羅馬司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和外邦人之間以及外邦人和外邦人之間民事法律關係的羅馬法律。主要是帝國時期興起、發展的。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敕令》頒佈之後,羅馬公民與外邦人之間的差別消失,所有自由人統一適用萬民法。

情境理解:

情境四: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洛死後,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假如這一案件發生在公元3世紀中期,案件中的戰士是外邦人,請問法官會怎麼判呢?

法官應該適用萬民法,做出有利於士兵家人的判決。

萬民法的典型代表是查士丁尼法典。它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時期的法律彙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歷代皇帝敕令)、《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民法和訴訟法彙編)、《查士丁尼學說彙纂》(法學家的法律解說)和《查士丁尼新敕》(查士丁尼時期的各種敕令)。

問題5:據教材歸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規定了哪些基本的民事法律關係?《民法大全》的編纂有何重要意義?

內容:主要對私法領域的人身、財產、婚姻、侵權等行爲做出了嚴密的規定

意義:標誌着羅馬法發展到完備階段。

在學習羅馬法時,還有兩個概念要理解,即

3、制定法與自然法

制定法,也叫人定法,主要是指人們制定的具體的法律條文。如《十二銅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的具體的法律規定(規範)。

自然法,自然和社會都應遵守的理性和正義原則,不是具體的法律條文,而是一種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它高於一切人定法和人爲權力。是羅馬法學走向成熟的標誌。如羅馬法中關於簽定契約的平等、自願原則,保護幼小的原則等。

顯然,羅馬法不僅有比較完備的具體的法律規定,也有一系列基本的法律原則。

那麼,如此完備、成熟的法律對歷史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三、羅馬法的影響

請同學們先根據教材有序地概述其影響:

對當時:調節羅馬社會矛盾,維護羅馬國家統治

對後世:

長期在拜占庭帝國實行,且爲西歐大多數封建國家採用。

近代歐洲大多數國家以羅馬法爲基礎制定了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拿破崙法典》《德國民法典》。

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訴訟原則及基本法理均源於羅馬法。

對近代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和法治觀念的形成有一定影響。

再給出下列材料,理解羅馬法的精神及其對今天的影響:

材料五:

寧可漏網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拷問用於查明犯罪真相,但不應作爲首選方式。因此,首先應當求助於證據;如果當事人涉嫌犯罪,則可以通過拷問迫使他供出同謀與罪行。

武力和畏懼完全與自願的同意背道而馳,而後者及誠實契約這根基;容許任何此類行爲都是悖逆道德的。

任何人不能僅因爲思想而受懲罰。

判刑時必須始終考慮罪犯的年齡與涉世不深。

拷問不得施加於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民法大全》節選

問題6:那麼,是哪些因素推動了羅馬法不斷向前發展並走向完備的呢?請結合教材內容和所學知識予以解釋。

學生討論、展示,最後總結以下大致因素:

羅馬國家疆域的擴大、平民與貴族的鬥爭、羅馬國家境內經濟交流頻繁(商品經濟發展)、羅馬國家統治者重視法律建設、法學家和裁判官的貢獻等等。

問題7:羅馬法爲什麼會產生持久的“世界性”影響呢?

學生討論、展示,最後總結如下:

羅馬帝國疆域廣闊,羅馬法被帶到各地、立法原則先進,立法技術細緻、嚴密、調整簡單商品生產中各類關係,內涵豐富、不斷調整和發展,能適應新情況等等。

問題8:學習本課後,你有哪些體會與認識?

學生自由表達,可以從歷史經驗教訓上去談,可以從法律的價值和意義上談,還可以從歷史學的方法上談,如史證意識、實事求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