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有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模板合集五篇

職業1.48W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模板合集五篇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1

摘要: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與實施,是人才培養落到實處的重要基礎。本文立足於高職會計專業的建設現狀,從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內容、方案實施的措施兩個方面,闡述了新時期高職會計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實施措施

人才培養方案是指導教育教學,落實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依託。高職會計專業在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應突出人才培養方案的導向性,並充分落實到教學之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

一是要突出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屬性,以服務學生就業爲重點,強化課程體系的優化;

二是契合會計專業特性,落實“理論”+“實踐”的教學構建,以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在培養方案的落實中,落實條件的創設,特別是教師隊伍與精品課程的建設、教學管理改革的推進,都是落實人才培養方案所需的具體措施。因此,從培養方案的構建,到方案的實施,應立足高職院校的教育屬性、會計專業的特性,兼顧統一、全面部署,有效落實。

一、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

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關鍵在於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完善的課程內容體系,強化目標導向下,人才培養措施的有效落實。高職院校應突出專業能力的培養,以能力本位理念爲指導,實現綜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

1.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的導向性尤爲重要,是教育教學構建的重要基礎。對於高職院校而言,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爲核心,突出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雙重兼顧。從市場需求而言,人才培養目標的構建,應突出就業目標的定位,以專業特色爲亮點,拓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面對不同的就業劃分、不同的市場氛圍,人才培養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更強調“專業+能力+就業”的集中體現。專業特色要突出會計的專業特徵,強化崗位能力的培養。

2.課程內容體系。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落實,具體體現在課程內體系統的構建之中。高職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因此,課程內容體系要實現“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兩大板塊,通過“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突出人才培養的實效性。如圖1-1所示,是某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課程內容體系。在該體系中,強調理論知識內容的同時,也突出專業模塊的構建,通過“專業模塊課程羣”,學生不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習、也有實踐實訓的空間,“理論”+“實踐”的教學環境得到優化,實現對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有效培養。

二、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

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是方案發揮作用的重要基礎。而如何確保方案實施到位,並有良好的實施環境,強調高職院校應積極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強化精品課程建設、教學管理改革,夯實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基礎。

1.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應依託教師隊伍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更適應當前會計專業的發展需求,並滿足專業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高職院校一是要注重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二是切實做好人才引進工作,依託綜合型應用人才的引進,壯大現有的教師隊伍。

2.推進精品課程建設。基於專業發展、人才培養的視角出發,高職院校應強化精品課程建設,提高專業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對於高職院校而言,可以立足於院校的專業特色,結合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開發契合學校實際的專業教材,建設具有特色的精品課程,更好地服務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對於地方高職院校而言,應在特色專業的基礎之上,大力強化精品課程建設,深化會計專業發展。

3.深化教學管理改革。人才培養是變化的過程,僵化的教學管理顯然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爲此,高職院校可以在傳統教學管理的基礎之上,實施“彈性學制”,爲學生專業學習創設更加寬鬆的環境。在學分與學年的關係上,允許學生在2-4年間完成。並且,針對教學的實際需求,合理調整課程內容體系,確保教學內容體系能夠滿足並服務好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契合當前高職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總而言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與實施,是一個系統而複雜的工作,強調方案構建的科學性、實施的有效性,才能確保方案在人才培養中的導向作用。在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中,應強化人才培養目標的目標,基於職業教育的特性,強化“就業、市場”在目標中的體現。而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着力點在於夯實實施的基礎,創設良好的內外環境。依託精品課程建設、雙師型教師建設等實施措施,確保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建玲.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實施[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xx(03).

[2]周豔.中高職教育銜接視角下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和實施[J].商業會計,20xx(02).

[3]劉波.以能力爲主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J].武漢電力職業學院學報,20xx(07).

[4]李輝.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五段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實施[J].財會月刊,20xx(03).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2

摘要:通過對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對相關指標進行量化分析,以職業市場爲導向制訂出具有地域和專業特色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幾年的實施,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用人單位滿意度顯著提高;實踐證明:依據職業市場需求動態調整制訂高職高專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就業

高等職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就業教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模式必須緊緊圍繞學生就業這個目標,滿足社會、經濟、崗位的需求的前提下制訂,最大程度地實現學生就業。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通過對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以就業市場的需求爲導向,制訂了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就業率連續四年均保持在98%以上,畢業生得到社會用人單位的認可。

l工程造價畢業生市場需求情況分析

1.1近三屆畢業生就業崗位流向調查

通過對20xx屆畢業生就業崗位專業流向問卷調查,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主要流向的崗位爲建築工程造價員、安裝工程造價員、水利工程造價員、市政、裝飾、及園林造價員崗位。

1.2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調查

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指標設計爲25小項,每小項分4個等級,評價標準和分值分別爲:好,3分;較好,2分;一般,1分;差,0分;滿分爲75分。25個小項規類分別歸爲以下6個大項: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效果評價、專業知i,nvak平教育培養評價、能力培養效果評價、身體素質評價、內在素質評價和工作適應度評價。其中六項評價指標的得分情況分別如下:1O.58±0.46、8.204-0.33、10.40±0.41、5.70±0.28、3.50±0.42、0.70±0.35,調查數據爲90個。

1.3畢業生專業對口率

通過對20xx屆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的問卷調查,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爲74.4%。

2以職業市場爲導向制訂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問卷調查後,將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從新調整和設計,緊緊圍繞用人單位的需求、崗位的需求,以就業爲核心制訂了適合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2.1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總體目標

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總體目標爲:與浙江省經濟建設相適應,面向浙江省範圍內的施工、建設、中介、造價主管部門等企事業單位造價員崗位,培養具有工程造價員職業能力的應用性人才。

2.2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

建築工程造價、安裝工程造價、水利工程造價是浙水專畢業生就業最多的崗位。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思路按照“一個核心,四大模塊,多元拓展”方案進行,即,以造價員職業崗位能力爲人才培養的核心;以土建工程造價員、安裝工程造價員、水利工程造價員、市政園林工程造價員爲人才專業崗位技能培養模塊;向建築工程管理與工程經濟兩個方向進行專業知識拓展模塊的培養,實現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多方位就業的目標。

2-3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要求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專業知識水平教育培養評價度較好。對畢業生能力素質和工作適應度的評價較低。通過走訪衆多用人單位,具體分析了不同的崗位對知識、能力、技能等水平的需求,制訂了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具體的人才培養的標準:

2.3.1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要求:掌握應用寫作知識;b.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自然科學基礎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Ic.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d.瞭解我國基本國情及國家對建築行業的方針、政策及法規;e.瞭解水利、建築、裝飾、安裝材料及製品的名稱、規格性能、質量標準、檢驗方法、儲備保管、使用等方面的知識;掌握水利、建築、市政園林工程施工圖的識讀;掌握給排水、通風空調、電氣照明工程施工圖的識讀;掌握工業與民用建築、結構的一般構造及施工工藝;掌握水工建築物的一般構造及施工工藝;掌握給排水、通風空調、電氣照明工程的系統組成、工作原理和施工工藝;£掌握建築工程造價、安裝工程造價、水利工程造價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方法;熟悉工程招投標的基本流程;熟悉工程造價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建設工程法規制度;昏掌握建築企業財務報表的編制方法,瞭解建築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識、掌握建築工程項目管理的一般內容和方法等相關專業知識。

2l3.2崗位基本技能要求:a.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一定的應用文寫作能力;b.熟悉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的擬定Ic.熟悉計算機應用,掌握ofice辦公軟件,能用計算機完成各類文字處理、表格設計和數據處理等工作;熟悉相關工程造價軟件的操作;d.能結合建築工程、安裝工程、水利工程施工生產活動過程,從事工程造價計價和控制工作。e.具有良好溝通與協作能力。

2.3_3崗位綜合技能或技術應用能力要求:具備編制工程技術標書的能力.b.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工程統計主要指標的計算和初步分析,能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依法辦事案例分析.c.具備工程造價商務標書編制的能力;d.具備土建、安裝、水利造價員的基本技術與技能。

2.3.4執業素質要求:注重自身修養。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養.b.具有勇於開拓的創業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c.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真誠奉獻社會的意識;d.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與變革,具有靈活的社會適應能力.e.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在工作中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我;f-具有勤于思考、不斷探索新知識、勇於創新的意識與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2.3.5職業資格證書要求:學生畢業時除獲得畢業證書外,並要取得至少一種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有:造價員、施工員、資料員、質檢員、材料員、監理員等。

根據上述具體標準,合理科學地規劃了三年教學的學習內容,在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環節上緊緊圍繞上述標準,制訂了詳細周密的課程名目、教學內容、教學大綱、考覈指標,並編制了各種教材、指導書、任務書等等。

2.4人才培養方案科學性評價指標

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否科學、適當,最終以三項評價指標來檢驗其合理性:畢業生就業率、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畢業生專業對口率。

2.5文中資料和數據的統計學處理方法

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均採用spssl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p

3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前後的比較分析

3.1調整前後就業率的變化

20xx至20xx年浙水專工程造價專業就業率分別爲98.8%,98%、98.6%,就業形勢良好。

3.2調整前後畢業生就業崗位流向分析比照

20xx至20xx屆三屆畢業生就業崗位逐年向建築造價員、安裝造價員、水利造價員、市政造價員、裝飾造價員、園林造價員遞增,集中在建築、安裝、水利三個造價員崗位。

3_3調整前後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評價分析比照

近三年用人單位對浙水專工程造價畢業生的六項評價指標分值均有所上升,其中能力培養指標上升最快,由此引發畢業生對工作的適應性的評價也在逐年遞增。

3.4調整前後專業對口率比照

20xx至20xx屆學生專業對口率分別爲74.4%、83.91%、86.05%。

4對高職高專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一些思考

4.1現狀及問題

工程造價具體業務的操作具有非常鮮明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其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都應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和行業特色。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建立在合理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上,如何制訂符合本地區要求的人才培養總體目標,必須摸清畢業生的流向和崗位需求情況,而這種數據信息的收集必須是及時的、新鮮的,對數據處理要體現嚴肅性和科學性,要使用必要的統計處理方法,目前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制訂工作上尚缺以上的操作。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指標設定的合理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雖然每個地區每個企業對人才滿意度均有相同性,但也要考慮到地域和企業對人才期望值的個別需求,因此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也兼顧到地域、企業的個別性。

4.2經驗和體會

浙水專從20xx年開始,每年都進行畢業生就業情況系列調查,同時走訪用人單位,根據本省工程造價專業發展的行情,及時調整我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並及時調整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結合每個學生即將從事的崗位來確定該學生的畢業設計任務和題目,對於就業崗位已明確的學生結合其畢業實習、頂崗實習的其體工程確定畢業設計任務和題目,通過兒年的運行,畢業生就業率顯著提高,用人單位滿意度不斷上升,畢業生專業技能水平逐年提高。

4.3結論

科學準確的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創建符合市場需求的特色辦學模式、教學計劃的動態管理是高職高專院校提升教育質量、走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依託行業、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依據就業需求制訂高職高專工程造價人才培養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3

1 我國高校金融專業的研究現狀

我國金融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爲具有極強的理論素養、實踐能力,並且富有國際化的創新意識的全能型人才,但是由於我國部分金融院校長期以來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定位尚不清晰,金融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以及教育資源等多方面的建設較爲欠缺,導致高校金融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很難找到與之相適應的工作,同時金融市場難以招聘到人才,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學生、金融市場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學生難以滿足金融市場的用人需求,而學生也面臨着就業難的局面。如何提高金融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時又滿足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這就要求將校急需對金融專業現有的教學模式、管理制度等進行改革創新,將高等院校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能夠從市場需求出發,達到國際化的金融水平,進而滿足金融行業的用人需求。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金融專業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金融專業教學現狀

首先,部分高校的金融學專業缺乏強有力的高素質教學團隊,或者現有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影響。雖然很多金融院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更新教師團隊,增加金融教師的比例等,但是大部分的金融教師都是從金融院校畢業直接應聘到學校教學,這類教師缺乏足夠的金融經驗,加之從金融企業、部門等聘請的教師有限,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力量不足,影響教學質量。其次,金融專業的課程具有技能性、技術性以及實用性等特點,按理說對學生的吸引力應該比較強,但由於教師的授課模式枯燥、單一,從而大幅度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老師注重講述,不注重學生的實踐培養,導致學生長期被動地接受知識,再加上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所以難以提高教學效果 。

1.2 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現狀

目前,高校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管理制度較死板,缺乏靈活性,因此創新教學管理模式,重視課堂網絡教學、課堂討論以及課後作業等有效融合,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同時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也要遵循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理清金融專業教學的基本思路,通過轉變教學觀念,添加教學內容以及設置合理的教學課程、創新教學模式及手段等各個方面,實現金融人才培養的目的 。

2 金融專業管理制度現存的幾個問題

2.1 教學管理模式單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金融專業,主要採取課堂教學的模式,雖然也藉助了多媒體等手段,但高校的現代化教學優勢並沒有被充分體現出現,也未對師生之間的科學互動給予重視,使得案例教學、實際調研等沒有落到實處,而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方面缺乏培養,進而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2.2 教學管理競爭機制缺乏

良性競爭能夠促進金融教師中和水平不斷提高,而金融專業教學管理中缺乏合理的競爭制度,而且師資人才引進制度欠缺,使得教師之間無競爭壓力,難以發揮益性競爭的效果。此外,部分教師熱衷於科研,這就會分散一定的教學精力,加之輔教人員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嚴重影響[3]。

2.3 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制度

對教師教學質量進修科學評價,並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能夠爲教學質量提供基本保障。部分高校雖然建立了教學質量的評價機制,但並沒有落到實處,再加上配套制度的缺乏,例如信息化評教制度、評價結果量化考覈以及評價結果公開制等,不利於教學水平、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 金融專業教學管理的改革路徑

3.1 對高校金融專業的教師團隊建立長效機制

針對高校金融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可以從引進教師、保障教學質量兩方面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應根據教師團隊的需求建立教師團隊的管理制度,將教師分爲固定編制、流動編制兩大類,其中固定編制可以按照專職教師、實驗人員、管理人員等崗位進行分類,進而確保教師團隊的可持續性;其次,爲了激發教師教育熱情,高校需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同時將配套制度建設完善,例如學生評價機制等,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也可以通過其他專業人員進行評價,然後由學校根據評價結果爲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懲罰[4]。

3.2 創新學生實踐制度

爲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校環境,激勵其參與到創新實踐當中,高校應當結合金融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改善學生創新實踐的激勵制度:第一,加強建設學術科技、創新創業機制。高校可以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及創新教育等實踐基地、平臺,並且爲該機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學生參與到創新及實踐項目當中,比如建立一套與創新實踐有關的評價制度,並且對積極參與其中的學生給予實質性的獎勵,對具有一定創新成績的學生給予特殊獎勵,例如學習成績加分、成績對等替換學分等機制或者免除學生選修其他課程等,通過一系列的鼓勵,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的熱情與積極性。第二,不斷深化並改革學生的獎學金機制。高校可以積極爭取更多社會支持,藉助捐贈、輔助等手段設立更多獎學金項目,加強學習獎學金對學生的積極制度,並不斷擴大受激勵的羣體。比如學校可以與一些金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爲學生提供實踐平臺,通過校企合作的平臺針對金融專業學生設立相應獎學金,藉助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同時豐富學生的經驗,有助於其將日常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進而爲學生將來的就業奠定牢固基礎[5]。

3.3 創建教學質量監督、控制、評價制度

第一,高校可以設立一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邀請3~4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授來成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專門對教學質量進行研究、評價。同時負責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教學管理措施,並對教師的日常教學質量展開抽查及評價,這樣有助於及時發現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便於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來解決教學問題;第二,對教學質量實行量化考評,有教學質量管理中心制定金融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考評方法,對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指導、畢業設計等進行考察,加強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的監督與評價,然後根據教師的教學效果時實施量化考評,進而金融專業的教學質量實施綜合評價,有助於教師團隊綜合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增強金融專業的師資力量[6]。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承擔着向國家、向社會輸送人才的責任,應當重視對人才綜合素質、專業技能的培養,從而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隨着國際金融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金融專業教學更應當以金融市場需求爲教學出發點,加強對學生的教學及管理,通過制定相關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強化教師的教學意識。合理、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能夠爲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力保障,所以高校金融專業應當給予重視並不斷對現有的管理模式、教學方法等進行創新,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金融專業學生全面發展,進而爲國家、社會等培養出更多具有極強的創新、實踐能力且具有國際化金融水平的人才,爲我國的金融行業注入更多新鮮活力,以促進金融行業穩定、持續地發展。金融學作爲一門經濟類學科,其教學效果一直備受關注,可以說金融與我國經濟發展有着密切關聯,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金融行業的發展推動着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增長。金融學與國家未來經濟戰略需求、社會發展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而金融人才的緊缺也會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高校金融專業承擔着向國家、向社會輸送金融人才的責任,對於全能型金融人才的培養,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基於我國金融市場迅猛發展的現狀以及對金融人才的緊缺,金融院校應務必加強教學管理力度及教學改革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培養金融專業的學生具備極強的創新及實戰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及專業能力,便於向國家金融市場輸送大批全能型金融人才,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穩定、持續發展。

1 我國高校金融專業的研究現狀阿

我國金融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爲具有極強的理論素養、實踐能力,並且富有國際化的創新意識的全能型人才,但是由於我國部分金融院校長期以來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定位尚不清晰,金融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以及教育資源等多方面的建設較爲欠缺,導致高校金融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很難找到與之相適應的工作,同時金融市場難以招聘到人才,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學生、金融市場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學生難以滿足金融市場的用人需求,而學生也面臨着就業難的局面。如何提高金融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時又滿足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這就要求將校急需對金融專業現有的教學模式、管理制度等進行改革創新,將高等院校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能夠從市場需求出發,達到國際化的金融水平,進而滿足金融行業的用人需求。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金融專業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金融專業教學現狀

首先,部分高校的金融學專業缺乏強有力的高素質教學團隊,或者現有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影響。雖然很多金融院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更新教師團隊,增加金融教師的比例等,但是大部分的金融教師都是從金融院校畢業直接應聘到學校教學,這類教師缺乏足夠的金融經驗,加之從金融企業、部門等聘請的教師有限,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力量不足,影響教學質量。其次,金融專業的課程具有技能性、技術性以及實用性等特點,按理說對學生的吸引力應該比較強,但由於教師的授課模式枯燥、單一,從而大幅度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老師注重講述,不注重學生的實踐培養,導致學生長期被動地接受知識,再加上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所以難以提高教學效果 。

1.2 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現狀

目前,高校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管理制度較死板,缺乏靈活性,因此創新教學管理模式,重視課堂網絡教學、課堂討論以及課後作業等有效融合,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同時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也要遵循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理清金融專業教學的基本思路,通過轉變教學觀念,添加教學內容以及設置合理的教學課程、創新教學模式及手段等各個方面,實現金融人才培養的目的 。

2 金融專業管理制度現存的幾個問題

2.1 教學管理模式單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金融專業,主要採取課堂教學的模式,雖然也藉助了多媒體等手段,但高校的現代化教學優勢並沒有被充分體現出現,也未對師生之間的科學互動給予重視,使得案例教學、實際調研等沒有落到實處,而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方面缺乏培養,進而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2.2 教學管理競爭機制缺乏

良性競爭能夠促進金融教師中和水平不斷提高,而金融專業教學管理中缺乏合理的競爭制度,而且師資人才引進制度欠缺,使得教師之間無競爭壓力,難以發揮益性競爭的效果。此外,部分教師熱衷於科研,這就會分散一定的教學精力,加之輔教人員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嚴重影響[3]。

2.3 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制度

對教師教學質量進修科學評價,並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能夠爲教學質量提供基本保障。部分高校雖然建立了教學質量的評價機制,但並沒有落到實處,再加上配套制度的缺乏,例如信息化評教制度、評價結果量化考覈以及評價結果公開制等,不利於教學水平、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 金融專業教學管理的改革路徑

3.1 對高校金融專業的教師團隊建立長效機制

針對高校金融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可以從引進教師、保障教學質量兩方面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應根據教師團隊的需求建立教師團隊的管理制度,將教師分爲固定編制、流動編制兩大類,其中固定編制可以按照專職教師、實驗人員、管理人員等崗位進行分類,進而確保教師團隊的可持續性;其次,爲了激發教師教育熱情,高校需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同時將配套制度建設完善,例如學生評價機制等,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也可以通過其他專業人員進行評價,然後由學校根據評價結果爲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懲罰[4]。

3.2 創新學生實踐制度

爲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校環境,激勵其參與到創新實踐當中,高校應當結合金融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改善學生創新實踐的激勵制度:第一,加強建設學術科技、創新創業機制。高校可以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及創新教育等實踐基地、平臺,並且爲該機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學生參與到創新及實踐項目當中,比如建立一套與創新實踐有關的評價制度,並且對積極參與其中的學生給予實質性的獎勵,對具有一定創新成績的學生給予特殊獎勵,例如學習成績加分、成績對等替換學分等機制或者免除學生選修其他課程等,通過一系列的鼓勵,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的熱情與積極性。第二,不斷深化並改革學生的獎學金機制。高校可以積極爭取更多社會支持,藉助捐贈、輔助等手段設立更多獎學金項目,加強學習獎學金對學生的積極制度,並不斷擴大受激勵的羣體。比如學校可以與一些金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爲學生提供實踐平臺,通過校企合作的平臺針對金融專業學生設立相應獎學金,藉助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同時豐富學生的經驗,有助於其將日常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進而爲學生將來的就業奠定牢固基礎[5]。

3.3 創建教學質量監督、控制、評價制度

第一,高校可以設立一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邀請3~4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授來成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專門對教學質量進行研究、評價。同時負責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教學管理措施,並對教師的日常教學質量展開抽查及評價,這樣有助於及時發現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便於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來解決教學問題;第二,對教學質量實行量化考評,有教學質量管理中心制定金融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考評方法,對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指導、畢業設計等進行考察,加強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的監督與評價,然後根據教師的教學效果時實施量化考評,進而金融專業的教學質量實施綜合評價,有助於教師團隊綜合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增強金融專業的師資力量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4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軟件工程的基礎知識及應用知識,具有軟件開發能力以及軟件開發實踐的初步經驗和項目組織的基本能力,瞭解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的基礎知識,能從事軟件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開發、管理、服務等工作、能在醫院從事醫藥信息系統規劃、建設與運行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離散數學、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操作系統、Java程序設計、軟件工程、軟件建模技術、軟件項目管理、軟件測試、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課程設計、醫學信息學等。

培養要求:

1.知識結構要求

(1)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掌握高等數學、離散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組成與結構等多門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

(2)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數據庫、操作系統、網絡技術等基本理論及應用。

(3)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軟件工程、軟件建模技術、軟件項目管理、軟件測試、人機交互、系統集成與體系結構、Web系統與技術等基本理論及應用。

(4)瞭解國家關於計算機軟件產品的設計、研發、維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瞭解軟件工程的新理論及相關邊緣學科知識,瞭解新技術、新理論的發展動態。

2.能力結構要求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專業道德和心裏素質,社會責任感強。

(2)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所需的數學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系統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

(3)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瞭解本本科的核心概念、知識結構和典型方法。

(4)掌握軟件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軟件需求分析、設計、實現、評審、測試、維護以及過程與管理的方法和技術,瞭解軟件工程規範和標準。

(5)經過系統化的軟件工程基本訓練,具有參與實際軟件開發項目的經歷,具有作爲軟件工程師從事工程實踐的專業能力。

(6)具有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權衡和選擇各種設計方案,使用適當的軟件工程工具設計和開發軟件系統,能夠建立規範的系統文檔。

(7)充分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具備個人工作和團隊協作的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8)熟悉中醫藥學及現代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從事醫藥信息處理及軟件系統開發的工作能力。

(9)瞭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中藥法律法規及方針與政策、理解軟件工程技術倫理的基本要求。

(10)瞭解軟件工程學科的前沿技術和軟件行業的發展動態,在基礎研發、工程設計和實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1)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對系統的各種解決方案進行合理的判斷和選擇,具備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12)具備自我終身學習的能力,自學學習隨時涌現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術,使自己的專業能力保持和學科的發展同步。

通過“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社交中能夠有效地用英語交際,同時,着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文化修養,以適應社會發展之國際化需求。

3.素質結構要求

學生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文學藝術修養、較強的現代意識和人際交往意識;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專業學科意識、綜合分析的素養、求真求實創新精神、不懼困難持之以恆的毅力;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質。

素質拓展“八個一”工程中的八個項目均爲學生必修,學生可結合自身需求、興趣自主選擇具體修習內容,至少修滿6學分。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5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礎理論和相關的農(林)業科學基礎知識,掌握農(林)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類農(林)業企業、教育科研單位和各級政府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市場營銷、行政管理、金融財會、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本理論以及相關的農(林)業科學基本知識,受到調查、策劃、技術經濟分析、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政策研究、三農問題分析和解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有相關的農(林)業科學知識和較寬廣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2.掌握農業經濟、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3.掌握技術經濟分析、經濟覈算、社會調查等基本方法;

4.具有獨立獲取知識、計算機應用和信息處理、較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組織協調、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5.熟悉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瞭解農(林)業經濟科學的理論前沿和農(林)業企業經營管理的發展動態;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學制與學位

修業年限:4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學位

四、主幹學科

經濟學、管理學

五、主要課程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發展經濟學、農業經濟學、農業技術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資源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