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集合8篇

職業2.81W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集合8篇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1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比較紮實的英漢雙語基礎知識和語言基本技能,具有較爲系統的翻譯理論知識、比較紮實的翻譯基本功、較爲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的翻譯批評和翻譯鑑賞能力,能夠基本勝任不同領域基本難度的文學翻譯、商務翻譯、典籍翻譯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語言和翻譯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漢語和英語兩方面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的訓練,掌握跨文化交際和英漢互譯的基本技能,具備口筆譯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良好的道德素質與文化修養;

(2) 掌握語言知識和能力,包括英語語音、詞彙、語法知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漢語知識與寫作能力,演講與辯論能力,語言學習能力;

(3)掌握翻譯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能力,包括口筆譯技能、口筆譯理論、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譯者綜合素質;

(4)掌握翻譯需要的相關知識和能力,包括中外社會文化知識,語言學與文學知識,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翻譯工具的知識,國際商務知識,公共外交知識;

(5)瞭解翻譯學的理論前沿和應用前景,瞭解翻譯專業的行業需求和發展動態;

(6)熟悉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7)具有較強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

(8)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三、專業方向

本專業設文學翻譯、商務翻譯和典籍翻譯三個方向。

1. 文學翻譯方向

學生能夠了解文學文體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文學鑑賞能力,掌握文學翻譯的技能與知識,能對各種體裁和題材的文學作品進行翻譯實踐和初步的理論研究,具備對文學翻譯進行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後能夠獨立從事一般難度的文學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

2. 商務翻譯方向

學生能夠了解商務翻譯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商務知識,掌握商務翻譯的技能與知識,能對各種商務文本進行翻譯實踐和初步的理論研究,具備對商務翻譯進行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後能夠獨立從事一般難度的商務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

3. 典籍翻譯方向

學生能夠了解不同體裁和題材的典籍特點,具有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掌握典籍翻譯的技能與知識,能對各種典籍文本進行翻譯實踐和初步的理論研究,具備對典籍翻譯進行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後能夠獨立從事一般難度的典籍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2

 論文摘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質量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各高職院校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調整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突出高職特色,加強管理,促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質量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高職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爲社會培養了大批急需的各類專門人才,但縱觀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全局,還存在着諸多問題,如辦學特色不鮮明,課程及教育內容體系不合理等,嚴重影響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導致高職就業缺乏競爭力。爲改變這一現狀,各高職院校正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筆者擬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爲切入點,來談談通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改革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工作的總體設計和實施藍圖,是學校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和評價的基本依據,可以說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與制(修)訂,是高職院校所有改革與建設工作的“總綱”,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突出高職特色,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突出高職特色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人才培養方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人才培養目標是整個高職教育的領航塔,引領着高職教育前進的方向。雖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職教育有了很大發展,但發展過程舉步維艱,到目前仍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環節,發展不平衡,吸引力不強,高職教育的入口——招生和出口——就業,都處境艱難,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更是由於高職教育在其本身的發展過程中,未能準確定位,不能彰顯其人才培養的特色。當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在育人方面,很多地方仍然是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簡單複製,或是普通中專的合併與升格,相對於本科而言,高職教育“職”的類型特色不明顯;相對於中職而言,高職教育的“高”又無處體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沒有與中等職業教育或普通本科教育形成差異化競爭。

高等職業教育作爲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種類型,有其自身的特點與規律,它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爲根本任務。與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相比,它的教育模式是以職業能力爲中心,而不是以學科知識的內部邏輯體系爲中心,高職教育中的“職”決定培養出來的學生必須具有突出的實踐操作能力;與中等職業教育相比,它是高層次的職業教育,高職教育中的“高”決定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是隻會動手的技術工人,還應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還可以向更高層次的崗位發展。因此,必須根據高職教育的本質特徵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首先,在人才培養目標總體定位中應滿足如下要素:(1)滿足職業崗位(羣)所必需的職業技能及職業素質;(2)滿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屬性應使學生具備的職業發展與遷移所必需的某一專業技術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理論;(3)滿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屬性應儘可能在人文素質、思維方法及終身學習能力等方面,爲學生成就其人生的事業打好一定的基礎。

其次,面對繁多的就業崗位需求,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要向多元化轉變,要研究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不同職業針對性的具體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完善符合客觀需求的多元化目標體系。由於我國區域廣闊,經濟社會的區域差異十分顯著,高職教育作爲直接服務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教育類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應根據區域差異的不同而進行調整,每一所職業院校在確定其培養目標時,都應該充分考慮學校所在地的區域經濟,如廣東地區,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達且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面向廣東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應定位於培養具有精湛技藝和創新能力,掌握現代服務技術的高技能人才。

  二、構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職課程體系

課程是所有教學理念的承載者和體現者,合理的課程設置是整個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當前,高職學生就業缺乏競爭力,原因之一就是課程設置不合理,導致培養的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不合理,無法滿足職業崗位(羣)的要求,一些學校的課程設置趨向於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形成了“本科壓縮型”的學科型課程體系,使得大量的知識學而無用,不能支撐就業技能的發展需要,有些學校則將職業教育的定位和含義狹隘化,課程設置過分強調職業發展要求,形成了培訓課程體系,導致學生擇業能力差,自我完善和發展的知識基礎薄弱,職業遷移困難,無法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因此,加快高職課程建設改革,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按照現代教育學的課程概念,應從兩個層面入手,一是課程體系的建設,二是每一門課程的建設。

第一,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上,要打破依據知識本身的邏輯設置課程和組織內容的傳統學科課程模式,要根據崗位定位進行職業能力分析,按照職業崗位(羣)的任職要求設計專業課程體系。首先,通過市場調查分析,明確專業所對應的核心就業崗位,並預測分析經過3-5年的工作後,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可能,確定其發展崗位。其次,進行崗位能力分析,明確專業的能力目標,核心崗位所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就是該專業的核心能力,發展崗位所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就是該專業的拓展能力。最後,在崗位能力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確定4-6門專業核心課程,形成核心課程系統,根據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確定5門左右的專業拓展課,形成拓展課程系統。公共基礎課程也要適時進行改革,根據職業崗位對人才的職業素質要求,完善職業素質課程體系,作爲通識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態度、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樣,組成通識課程、核心課程、拓展課程科學組合的現代高職課程體系。

第二,在具體每一門課程的建設上,首先,每一門課程要與整個課程體系相一致,課程與課程之間,要體現職業能力培養的邏輯主線,前後銜接,內容不脫節。每一門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作用,主要解決什麼問題,主要講授哪些知識點,要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都必須明確。其次,進行課程內容整合,根據實際的職業崗位工作過程,把相關的理論知識、技能訓練進行任務式或項目化的整合,不斷提高課程教學過程與實際工作過程的仿真度,從而提高整個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再次,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要摒棄以往的學科型理論化教學模式,要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爲目標,注重強化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訓練,建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行、互動的教學內容體系。

  三、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執行管理

以現代高職教育理念爲指導,制(修)訂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切實貫徹到真正的學校教學活動中,才能真正在人才培養中發揮作用。因此,強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執行管理至關重要。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雙師”素質教學團隊

師資隊伍素質的高低是人才培養方案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人才培養方案需要通過教師去實施,如果沒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去實施,再完美的人才培養方案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建設和培養一批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首要任務,對高職院校而言,就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這是由高職教育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高職教育是類型性(實踐性)和層次性(高教性)兼具的一種教育類型,其培養的人才既要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應對職業崗位繁雜多樣且靈活多變的形勢,又要具備一定的適應未來職業技術變化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些都決定着高職的師資隊伍既要有比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動手能力,既要能“教學生動手”,又要能“教學生動腦”。

培養具有“雙師”素質的師資隊伍,應採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的雙重策略,與行業企業合作培養專業教師,將具有行業企業工作經歷作爲新引進專業教師的必要條件,引進行業企業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對已有的專業教師實行下企業掛職鍛鍊的制度,以保證其實踐能力和對產業行業的瞭解,強化其職業教學能力。

2.加強實訓基地建設,保障實踐教學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一線應用性人才,這類人才的鮮明特徵在於不僅應具有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具有過硬的、優於其他教育類型的專業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在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具有獨特功能與價值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高職教育區別於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主要標誌。有效的實踐教學需要學校軟硬件資源的共同支持,一是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它是實踐教學的物質載體,二是實踐教學以何種方式組織實施。

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是實踐教學的物質保障,各高職院校要加大實訓基地建設的力度,開拓校企合作途徑,高職教育實訓基地的建設需要高昂的投入,單靠學校一己之力,很難承擔,學校應積極開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引入能代表區域支柱產業的實力型企業,建設生產性校內實訓基地,共同制(修)訂實踐教學計劃,共同開發實踐教學特色課程,呈現真實的職業環境,企業補充設備、師資、技術、管理,讓企業生產與學校育人有機結合,互惠共贏。另一方面,積極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爲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實際的生產、工作過程創造條件,把實踐教學搬進企業,在工作崗位上對學生進行實際訓練,使學生熟悉現代化生產工藝,學會運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積累實際操作經驗,增強創新能力,真正形成“第一線、應用性、高素質、技能型、零距離”的實踐教學特色。

3.加強人才培養方案執行過程的監督管理與指導

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權威性的基本教學文件,各教學單位必須嚴格執行,需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落實每一門課程的授課教師、教學大綱、教材,安排好各教學環節,並以此進行規範的教學管理。爲了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應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實施管理規定,對執行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教學計劃的調整和各個環節落實都要作出明確的規定,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的課程、學時及開課學期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申請同意不得隨意變更,定期進行教學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強化執行過程的監督管理與指導,確保人才培養方案的有效實施。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3

摘要:隨着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質量有了明顯提升,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實踐性強的專業,但培養方案已不能滿足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借鑑國外相關高校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出針對我國高校實際的本科生人才培養方式,以此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海外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實踐;通識教育;創新能力培養

一、海外高校人才培養目標

海外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非常明確。主要包括:(1)發現問題並利用所學知識和實驗室已有設備解決問題,通過解決一些專業問題,達到展示和設計實驗項目所需的基本技能的目的[1],這個過程是與國內高校培養的主要差別。(2)提供電子工程基礎知識以及輔助的數學、科學、計算機知識,通過這些基礎知識學校,爲後續專業課程學習奠定良好基礎。(3)對於海外高校而言,他們培養的學生直接面向社會,很多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了一些專業基礎課程,通過這些課程學習,能夠爲他們本科與研究生,甚至在工作崗位上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4)海外高校同時還非常注重社會服務,很多高校在開設專業課的過程中,嵌入一些專業實踐環節,這些專業化實踐課程能夠爲大學生提供廣泛的接觸社會的機會,這些內容主要包括團隊合作、領導力、服務和專業化的組織等方面。

二、海外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簡介

在美國高校當中,對於工程類專業的本科培養方案而言,大學要求學生在四年內修滿120至180的學分。在這些學分中,基礎課程學分一般佔總學分的1/3,而且必須修滿60學分的專業課程;修滿8-12學分的實驗和課程設計;對於獨立項目或研究計劃,要求高年級學生用1年至1.5年的時間參加指導老師的科研項目,以此作爲課外實踐。近年來,美國高校的課程設置已經不是以往的工科專業課程爲主,隨着科技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很多美國人和高校發現了通識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美國高校甚至把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這也是目前相當多的美國高校的本科人才培養特色。與此同時,美國高校的電子工程專業對本科生的要求是,在四年內必須修滿180個學分,其中數學和科學課程加起來大於等於45個學分。工程課程加起來大於等於68個學分,包括專業基礎課、必修課程、專業寫作、特殊領域課程、設計類課程及選修課程等。剩下的其他課程加起來大於等於60個學分,包括人文科學、通識教育、語言等課程。

三、海外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特點

(一)每學期的總學分數適中,確保學生有充足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海外高校通常將每個學年分爲三個學期,在每個學期內,學生的學分數一般在12-18學分左右,換句話說,學生每星期只上12-18節課,其餘時間參與學術研討、自學和工程實踐等活動。

(二)數學、科學課程與工程學專業課相配套,且專業課涉及面較廣

在給學生開設專業課程前,開設與專業對應的數學課程作爲數學工具,同時開設科學課程作爲專業基礎。在這些課程當中,不僅包括了一般專業基礎課程(如信號與信息處理),而且包括仿生視覺、機器視覺等課程內容,這些課程反映了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專業素養,發展超前的專業視野。

(三)通識教育課程在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不可輕視

很多海外高校爲了學生全面素養,開設了一些通識教育課程,學生在四年時間內必須從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應用科學與技術、人類和社會學四大領域,選擇學習多門通識教育課程。

(四)爲了填補工科學生表達能力的不足,高校開設專業英文寫作課程

在前面三年的學習中,每一年的一個學期開設寫作課程,而且是專業英語寫作。在專業實踐方面,讓學生參與實驗的室科學研究工作,讓學生親身經歷電子工程科學研究過程,將理論學習與工程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此外,爲了給學生提供接觸實踐的平臺與機會,很多高校聯合電子企業爲學生就業提供指導。甚至有些美國高校要求學生修滿12個學分的項目,爲此鼓勵一些優秀的本科生參與教師的研究項目。

四、思考與啓發

(一)應用型與創新型相結合原則

應用型與創新型是同一目標下的兩個不同側面,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創新驅動,以及創新意識的訓練、創新成果的轉化,而不斷創新才能確保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

(二)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原則

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擴大學生的選擇權。適當壓縮學分學時,爲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合理設置專業選修課課程羣和跨學科專業選修課,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修讀輔修專業學位等多種途徑,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能力的複合化。

(三)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原則,凸現與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對接

立足人才培養目標,處理好通識教育課、學科共同課、專業課和實踐教學環節的關係,系統優化課程結構。以教學內容的科學性、適用性與前沿性爲着力點,加大課程重組和整合力度,重點解決課程內容過時、分割過細等問題,增設社會經濟發展最新需求的課程,構建邏輯嚴密、前瞻性強的課程體系,注重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豐富課程形式,鼓勵開設講座式課程。

(四)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原則

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客觀需要和“雙創”人才培養的要求,將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貫穿於人才培養全過程。發揮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在創新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在強調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教學的同時,還需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方法和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白鵬飛.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xx(6).

[2]葉紅.美國高校電子工程類專業本科培養方案淺析[J].高等理科教育,20xx(6).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4

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實施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性計劃,體現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育人理念。獨立學院辦學方法和人才培養目標、方案與普通高校存在着差別,獨立學院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不同於研究型大學的一本院校,也不同於教學研究型大學的二本院校,它更注重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同時,獨立學院又屬於本科院校,不同於強調技能的高職高專,它的辦學目標是爲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培養具有較強綜合能力的本科應用型人才。因此,獨立院校應根據自身辦學特點,從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專業特色、課程體系等方面不斷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本文以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爲例,探析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

  一、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設置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高等院校設置最普遍的文科專業之一,爲國家培養了大量從事文祕、記者、編輯、教師等相關工作的人才。隨着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綜合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等教育也隨之轉變爲精英教育與大衆教育的結合體。以新機制、新模式設立的獨立學院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面臨新的挑戰。獨立學院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人才,關係到傳統專業向現代專業轉型和發展的問題。

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目前普遍存在着專業定位與培養目標不夠明確的問題。大多數獨立學院在設置漢語言文學專業初期,人才培養目標往往完全參照一本、二本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照搬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追求理論系統性、完整性,以學科理論爲中心,注重傳授知識。而獨立學院的綜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的素質基礎與一本、二本院校有許多差異,完全照搬其人才培養方案,不僅會影響獨立學院綜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更會導致所培養的學生缺乏鮮明專業特色和實用技能。

  二、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意義

獨立學院的發展已初具規模,改革與實施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在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提升自己競爭優勢和滿足社會需求方面有着重要的意義。隨着社會的發展,只有在實施過程中對已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地調整和創新,才能較好地滿足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解決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使他們在工作中儘早地適應崗位。同時,應在對已畢業的學生就業情況進行追蹤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獨立學院的辦學宗旨,其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在理論能力方面應比高職高專學生強,在職業技能方面又要比一本、二本院校的學生強。既要具備本科的理論專業知識,又能把知識運用於實踐,具有一定的職業技能,這是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獨立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既要重視理論課程的教學,又要重視職業技能的培養。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施,人才的多元化培養,在原來專業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加強相關技能的培訓,尋找專業教學與社會需求的切合點,拓展專業就業方向,充分發揮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理論技能與應用能力,使學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有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以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具體措施

與着重培養研究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的一本、二本院校不同,獨立學院的學生理論知識要求有所降低,但實踐能力要求有所增強。與專門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高專也不同,獨立學院的畢業生應是理論基礎相對紮實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漢語言文學作爲應用型專業,找準定位、設置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成爲專業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

獨立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爲:改革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素質教育的體系,以構建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素質結構。爲達到這一目標,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應以課程改革爲核心,優化課程內容,增加實踐環節,調整並優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模塊的結構比例,構建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並付諸實施。

  (一)優化課程,建立和完善教學保障機制

實施綜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除了擴大自有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隊伍,加大自有師資隊伍培訓力度,還應從電臺、電視臺、報社等單位聘請具有雙師素質的兼職教師任教,建立一支專兼結合,以白有專職教師爲主、兼職教師爲輔,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修訂教學計劃,全面實施課程改革,優化課程,增加實踐環節,建立以“應用”爲特徵的理論教學體系,以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爲主線的實踐教學體系,採用以基地、學校、行業結合爲主的教學模式,建立漢語言文學專業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合作機制,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提高應用能力。

  (二)調整課程模塊比例,注重實踐教學

教學計劃的修訂、課程的調整,既要滿足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又要滿足學生個人未來的發展,使學生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實用的專業技

能。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組織專家修訂教學計劃,優化課程體系,注重實踐、應用性課程的開設。構建“教學+實踐”的課程體系,根據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基礎課、專業技能和人文社會科學有關課程的設置,增加技能課的開設,多方位拓展專業方向。一方面,根據學生就業興趣和計劃,優化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爲學生進入某工作領域發展打好基礎,做到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另一方面,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有選擇地傳授新聞宣傳、文書檔案、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並進行相關技能培訓,使學生具有從事相應工作的能力。爲突出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養,設置相關職業課程,例如言語藝術、祕書學、公共關係學、文祕寫作、新聞採訪與寫作、檔案學、實用禮儀等課程,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技能,提高學生採編寫、組織、協調、交流溝通等能力。爲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職業競爭力,學院鼓勵學生在完成規定課程教學後參加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考試、測試,取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要求學生參加科技創新與素質拓展活動以獲得相應學分,如普通話測試。此外,根據學生就業興趣和計劃,開設多門選修課,如速記學、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原理等課程,滿足將來從事不同工作的學生有目的地選擇相關課程,使學生成爲具有實用技能的複合型人才。

目前,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中專業課佔45%以上,文化類和教育理論類課程佔25%,實踐課程僅佔5%,這樣的設置很難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必須對現有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結構和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增加實踐環節和實踐時間,形成以實踐應用能力爲主、突出學生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適應能力以及學生在生存中求發展的能力,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充分體現獨立學院的辦學特色。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調整並優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模塊的結構比例,實踐課程學時增加15%以上,第一學年設置爲期2周的社會調查或文學採風活動,第二學年設置爲期2周的社會工作實習,第三學年設置爲期4周的社會工作實習,第四學年設置爲期2個月的畢業實習。同時,構築並實施綜合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培養體系,通過加強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爲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如與一些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共建實習基地,已建好的語音實驗室、線性編輯實驗室、攝影攝像實驗室和《天行健》校刊、《晨曦報》、廣播站等爲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

  (三)發揮學生社團作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獨立學院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除了要加強校內外的實訓、實習基地建設,還要充分利用校內資源,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學生社團是發揮學生組織協調、管理溝通能力的重要平臺,在社團活動中,學生可以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可以發揮活動能力強、參與意識強的特點,提升自我培養意識和能力。因此,獨立學院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應致力於發揮學生社團作用。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爲目的,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爲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該學院在第二課堂組織開展衆多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與專業相結合,以求實創新、鍛鍊自我爲宗旨的特色活動,使學生的潛能、才華及創新精神得以盡情施展與發揮。學院定期舉辦社團活動、班級特色活動、學科創新活動,充分挖掘、發揮學生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形成“人人有舞臺”的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促使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總之,獨立院校應根據自身辦學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和改革,在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下,充分利用地方優勢資源,強化專業特點,使培養目標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5

近年來,隨着國家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及產業結構的調整,逐漸由製造中國向創造中國邁進,我國進入創新的關鍵時期。因此,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企業對產業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勢必要求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進行相應調整。作爲高職院校從事應用電子專業教學的教師,如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地方產業結構的調研,如何做好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如何做出人才培養的定位以及制訂出更科學的人才培養方安和人才培養的相關制度是應用電子專業人才是亟待研究改革及解決的問題。筆記通過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相關的行業企業深入調研和對有關(行業)企業的職業崗位的能力需要進行深入分析,以審視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專業培養目標、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實訓條件、考覈方式等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

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瞭解該專業面向的行業與企業的發展情況,掌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技術能力和職業能力,具有較強的識圖、識別電路、儀器儀表的操作能力,具有解決應用電子技術所對應的維修、裝配、設計及工藝改進等實際問題的能力;瞭解電子技術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知識;在電子信息製造業從事電子產品方面的設計生產、檢測、維修、管理和銷售等工作;有一定的工程方案製作和管理能力,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技能技術型人才。

二、專業教學模式的建立

1.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一是引企入校,用學校資源換取企業爲人才培養服務,也可以說爲學院購買企業服務,如,探索爲企業提供優惠的實訓廠房、爲進入學校的企業享受教育用電的優惠政策等,學院利用這些資源換取企業爲學校人才培養提供實習實訓崗位、實習實訓項目、兼職教師、勤工儉學崗位等。校企合作不僅能解決學校教學資源不足問題,而且能獲取校企合作更大的主動權。二是與企業合作共建“工作室”“工程研究院”等技術型平臺,再通過項目方式將專業的興趣班、優生培育方式與工作室、工程研究院融合在一起,實現實訓室、工作室、研發平臺三者結合,也能將企業技術研發人員、學院專業教師、學生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體現和感受現代企業的職業氛圍與現代管理的思想理念,通過通過“6S”管理理念,明確標準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養良好的職業行爲習慣;瞭解或掌握電子技術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理論,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的中的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行爲能力。

2.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和踐行校企合作的“六個對接”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崗位需求對接,教師角色與師傅角色對接,思想素質教育與職業文化素養對接,教學內容與生產項目對接,能力考覈與企業評價對接,實訓環境與企業文化對接。首先是學院和企業實行“互兼互聘、雙向交流”的校企合作模式,這樣學校就可以從企業聘請高級管理者和技術能手作爲電子產品生產測試、生產、維修等實習實訓的現場指導教師,讓學生及時瞭解和掌握現代智能電子產品中應用到的新技術。

3.建立“工作室”項目導學的模式。所謂“工作室”導學模式,就是爲優秀教師、技能能手建立教師工作室,爲教師搭建教研教改和技術研究的個人平臺,工作室建設採取校企共建、學院自建、校校共建三種方式,分研發型和教改試驗型,爲專任教師提升技術服務能力提供實踐平臺。並通過制訂和實施《工作室建設與管理辦法》《教師工作室考覈辦法》等制度,明確工作室的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任務以及工作室的考覈與評價辦法引導教師做“立地”的科研,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改良與創新。以實際產品作爲項目,並以該項目爲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創新能力。

三、課程體系構建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專業,分支比較多,不同的學校定位,必需結合服務相關行業與地方經濟,以專業複合方向爲突破口,以工學結合、模塊化進行課程體系整合。構建專業基礎課模塊、專業模塊和專業方向模塊三個課程體系。

1.專業基礎課模塊。涵蓋電子元器件、電路、測量儀器和計算機編程等方面的知識,如,電路分析、電子技術、單片機技術、電子設計技術、計算機編程技術、測量技術、數據採集技術等,通過這些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初步掌握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爲學生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在這個階段的課程實施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比例爲5:5,做到理論夠用,而實踐課程以實驗認證性爲主,輔以簡單模塊的實訓課程,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爲後續專業模塊課程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專業基礎。

2.專業模塊。該模塊突出實用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緊跟智能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的新動向,以項目爲載體,項目中要體現現有的電子技術最先進的課程,如智能卡技術、SOPC編程技術、ARM嵌入技術、DSP應用技術、網絡技術等,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將項目的引入、過程和考覈緊密結合,做到理實一體化,達到教學做三合一。

3.專業方向。體現專業的前沿性、先進性等特點,以公開課、專題報告的形式作爲專業方向課程的載體,介紹電子技術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知識。通過專業方向課程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爲學生學習提供一個明確的方向。

四、實踐教學方式改革

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場所,由於現代技術的發展,將校外實訓條件向校內轉移,一是引企入校構建校中廠的實踐條件建設模式,二是通過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建立“工作室”“工程研究院”等專業技術平臺方式完善實踐教學條件。以任務爲中心將實踐環節分五個階段完成:一是認識實習;二是適應性崗位實習;三是職業技能鑑定專業訓練;四是生產性崗位實習;五是就業性崗位實習。將學生的職業技能形成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疊加遞進的方式來訓練和培養。以產品爲載體、以學生爲中心,堅持“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採用現場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建立課程教材網絡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方便學生在網絡中自主學習。建設專業對口的、工學結合的校內外實訓基地,使實踐教學由過去的模擬教學轉變爲在真實的職業工作環境下的教學。同時鼓勵教師下企業進行實踐鍛鍊,以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在技能訓練實踐性教學環節當中,要求組織學生實訓過程中,嚴格遵守現代企業的“7S”管理要素,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五、強化考覈與評價

考覈辦法對職業教育的質量監控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不同教學模塊,提出一種動態考覈辦法,筆試與面試的比例隨教學模塊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在進行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學習時,考覈以筆試爲主,面試爲輔,總成績由平時成績、筆試成績和麪試成績組成。專業模塊則以面試爲主,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筆試;專業方向課以提交論文的形式考覈,面試主要是實踐操作考試;平時成績由過程評價成績(25%)+教師與學生互評成績(10%)+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考覈成績(15%)組成,做到過程和結果同等重要,改善學生重結果不重過程,重理論不重實踐的現象。在整個考覈過程中,要堅持教考分離原則,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監控,提高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質量。

六、結語

明確培養目標,根據複合化方向整合課程體系,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加強校企合作,突出實踐環節的教學,制定合理的考覈辦法,不斷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能力、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更多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6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才兼備、具有創新意識與國際視野的通用型翻譯專業人才。畢業生應具有紮實的雙語基礎、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跨文化交際素養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瞭解中外社會文化,熟悉翻譯基礎理論,較好地掌握口筆譯專業技能,能熟練運用翻譯工具,瞭解翻譯及其相關行業的運作流程,並具備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勝任外事、商務、教育、文化、科技、軍事等領域中一般難度的筆譯、口譯或其它跨文化交流工作,能夠成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戰略,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與文化的生力軍,適應地方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需要。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語言和翻譯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漢語和外語兩方面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的訓練,掌握跨文化交際和漢外口筆譯基本技能,具備口筆譯基本能力,並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從事翻譯、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專業水平及較好的素質和較強的能力。具體要求如下:

1.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具有改革創新意識和國際競爭意識,具有奉獻精神和團隊精神;具備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個人行爲規範,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意識;

2.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與海內外人士交往的社交能力,以及使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不斷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專業知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

3.掌握語言知識與能力,包括外語語音、詞彙、語法知識、外語聽說讀寫能力,漢語知識與寫作能力,演講與辯論能力,語言學習能力;

4. 掌握翻譯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能力,包括口筆譯技能、口筆譯理論、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譯者綜合素質;

5.具有第二外語實際應用能力,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和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

6.掌握翻譯需要的相關知識與能力,包括中外社會文化知識,語言學與文學知識,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翻譯工具的知識、國際商務知識、公共外交知識;

7.具有較強的外漢語轉換能力。

三、學制與學位

學制:4年,實行3到6年的彈性學制。

學位:文學學士

四、核心課程

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寫作、現代漢語、古代漢語、高級漢語寫作、翻譯概論、英漢翻譯、漢英翻譯、應用翻譯、聯絡口譯、交替傳譯、中國文化概覽、英語國家概況、跨文化交際。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7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軟件工程的基礎知識及應用知識,具有軟件開發能力以及軟件開發實踐的初步經驗和項目組織的基本能力,瞭解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的基礎知識,能從事軟件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開發、管理、服務等工作、能在醫院從事醫藥信息系統規劃、建設與運行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離散數學、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操作系統、Java程序設計、軟件工程、軟件建模技術、軟件項目管理、軟件測試、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課程設計、醫學信息學等。

培養要求:

1.知識結構要求

(1)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掌握高等數學、離散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組成與結構等多門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

(2)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數據庫、操作系統、網絡技術等基本理論及應用。

(3)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軟件工程、軟件建模技術、軟件項目管理、軟件測試、人機交互、系統集成與體系結構、Web系統與技術等基本理論及應用。

(4)瞭解國家關於計算機軟件產品的設計、研發、維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瞭解軟件工程的新理論及相關邊緣學科知識,瞭解新技術、新理論的發展動態。

2.能力結構要求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專業道德和心裏素質,社會責任感強。

(2)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所需的數學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系統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

(3)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瞭解本本科的核心概念、知識結構和典型方法。

(4)掌握軟件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軟件需求分析、設計、實現、評審、測試、維護以及過程與管理的方法和技術,瞭解軟件工程規範和標準。

(5)經過系統化的軟件工程基本訓練,具有參與實際軟件開發項目的經歷,具有作爲軟件工程師從事工程實踐的專業能力。

(6)具有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權衡和選擇各種設計方案,使用適當的軟件工程工具設計和開發軟件系統,能夠建立規範的系統文檔。

(7)充分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具備個人工作和團隊協作的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8)熟悉中醫藥學及現代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從事醫藥信息處理及軟件系統開發的工作能力。

(9)瞭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中藥法律法規及方針與政策、理解軟件工程技術倫理的基本要求。

(10)瞭解軟件工程學科的前沿技術和軟件行業的發展動態,在基礎研發、工程設計和實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1)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對系統的各種解決方案進行合理的判斷和選擇,具備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12)具備自我終身學習的能力,自學學習隨時涌現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術,使自己的專業能力保持和學科的發展同步。

通過“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社交中能夠有效地用英語交際,同時,着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文化修養,以適應社會發展之國際化需求。

3.素質結構要求

學生應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誠信意識;較高的文化素養和文學藝術修養、較強的現代意識和人際交往意識;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專業學科意識、綜合分析的素養、求真求實創新精神、不懼困難持之以恆的毅力;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質。

素質拓展“八個一”工程中的八個項目均爲學生必修,學生可結合自身需求、興趣自主選擇具體修習內容,至少修滿6學分。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8

摘要:針對非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過程中出現的定位不清,缺乏系統性等問題,提出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三個前提:一定要弄清軟件工程專業與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的不同,進而把握軟件工程專業的內涵;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層次,因材施教;一定要了解社會需求,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在非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方法方面針對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方法,按專業知識點整合講授內容的方法,面向工程的培養方法,如何體現人才自身特色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示範性軟件工程;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前提

一、引言

自從教育部、國家計委發文(教高[20xx]6號)《關於批准有關高等學校試辦示範性軟件學院的通知》批准設立35所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學院以來,軟件工程專業經歷了從無到有、發展壯大的歷程。從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層次來看,大體可將軟件工程本科專業分爲國家示範性軟件工程專業和其他本科學校的軟件工程專業兩類,其中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工程專業大多分佈在985工程院校中,這類學校對學生的培養基本上都清晰地定位爲高端軟件人才,其課程體系雖然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差別很大,但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來說理論教學仍然在其課程體系中佔有很高的比重,這與其學生的素質好、教師的水平高、教學投入大是密不可分的。與這些985工程院校相比,大多數普通本科院校在開設軟件工程專業時面臨着學生的層次多、教師總體上綜合能力弱和教學投入不足等更多的約束,如何在這些約束中更好地培養學生、滿足社會需求就成爲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保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質量的綱領性文件,是人才培養規格要求的總體設計藍圖和總體實施方案,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的主要依據,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人才培養定位的具體體現。因此,在制訂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找準定位,體現因材施教,展示特色,滿足社會需求,最大限度地發掘學校自身培養人才的潛能。

二、軟件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制訂的幾個前提

社會對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不同學校的學生層次差別很大,不同專業的內涵不同,尤其是學科基礎相近的專業之間更需要體現不同專業的內涵。因此,在制訂軟件工程專業培養方案時應該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要制訂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必須弄清軟件工程的內涵。軟件工程脫胎於計算機軟件技術,隨着軟件應用日益廣泛、軟件規模日益擴大,人們開發、使用、維護軟件不得不採用工程的方法,以求經濟有效地解決軟件問題。藉助於計算機科學技術、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諸多學科,今天的軟件工程己由最初的一個學科方向發展成爲以計算機科學技術爲基礎的一個新興交叉學科。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工程性是軟件工程有別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最大差別,而二者採用的計算機理論和技術是相同的。因此,在軟件工程專業培養方案中一定要有體現工程性的課程和訓練內容。

要制訂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必須要因材施教。我國現行的大學聯考制度決定了不同層次的高等學校生源水平差距很大,簡單地用現行的本科、高職、技校來劃分學生的培養層次對本科生的培養是不合適的,如在遼寧一本和二本的分數線差距就達到100分左右,即使是在一本學校中985院校和其他學校的分數差距也少則幾十分,多則上百分之多。因此,所有各學校在制訂本校軟件工程專業培養方案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層次和接受水平。要制訂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必須瞭解社會需求。軟件工程專業人才採用工程化的方法分析、設計、開發和維護軟件系統,在這些具體的領域內也存在低、中、高端人才的劃分,因此各學校在培養人才時必須有針對性,要有市場細分的意識。

三、非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制訂方法

(一)培養目標的確定方法

教學管理者在制訂專業培養目標時應該在考慮學生的層次、所在專業的優勢研究方向、學校的教學投入和社會需求的基礎上體現本專業的內涵。

我國各地教育水平的不均衡造成了各高校同一專業入學學生的成績存在重大差距,這種差距直接導致了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在制訂培養方案時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來安排理論課程的比重,不同高校可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安排,以便做到因材施教。極端的情況的下甚至可以考慮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制訂不同的培養方案。

所在專業的優勢研究方向對學生培養目標的確定也是一個現實的約束,我們應該量體裁衣,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長確定學生的培養目標,揚長避短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更優質的教學指導和訓練。

專業的發展和建設與學校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軟件工程專業是否爲學校重點發展的專業關係到學校的軟硬件投入,因此我們在制訂培養方案時應該對學校的投入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不能制訂太脫離實際的培養目標,以免造成後續試驗環境難以搭建問題的出現。

目前,非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工程專業培養的學生本科畢業後絕大多數都要走上工作崗位,要求具備軟件開發、測試等技術能力,這就要求在制訂培養方案時對技術能力培養給予高度重視,以便學生順利就業。當然,更爲全面、細緻的市場人才需求調研對專業目標的制訂具有契合實際的指導作用。

軟件工程專業是以工程性爲其專業特徵的,因此必須注重工程素質的訓練才能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軟件工程師。

此外,在確定培養目標時必須綜合考慮以上幾個方面內容,例如雖然學生整體素質不高,但培養方案也要爲其中少部分高素質的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知識和訓練;工程師素質的訓練要與技術的學習相結合;學生就業和其長遠發展相結合等。

(二)按培養目標確定學習知識點,整合課程內容

軟件工程專業雖然是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理論體系爲背景,但在本科階段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卻不同於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既要能整體上把握計算機學科的理論體系,又要學習軟件工程方面的理論和技術,所以制訂軟件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第一步就是確定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包括計算機學科的知識點和軟件工程學科的知識點兩部分。

目前,在非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之一是不按知識點確定講授內容,而是把計算機專業的課程直接照搬到軟件工程專業開設,如計算機專業開設的操作系統、編譯原理等課程,這種方法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軟件工程專業需要講授的課程過多,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而應該學習的軟件工程方面的知識如需求工程、軟件工程過程等又沒有時間講授。

(三)面向工程的培養方法

工程不是科學,甚至也不是“應用科學”。科學是分析性的,是努力去了解自然;而工程是綜合的,是努力去創造,但受自然、成本、安全關注、環境影響、人類工程學、可靠性、生產能力、可維護性等方面的制約。因此,工程要求在制約中進行設計。國際著名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培養大綱將工程畢業生的能力分爲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要求以綜合的培養方式使學生在這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的目標。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三個層面是對所有工程學科通用的,在制訂軟件工程專業培養方案時可以參考美國工程教育認證組織ABET於1996年制訂的EC20xx等認證標準來實施。而軟件工程專業基礎知識部分一定要體現工程的設計性,要安排儘可能多的設計性學習內容,將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和綜合能力訓練、紮實的課程學習和廣泛的探索興趣結合起來,安排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綜合設計、實際項目來培養學生。

(四)體現自身培養特色

特色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強,在人才培養方案中也應該體現特色。特色的確定可根據自身的積累,也可根據市場需求和可行性來確定。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軟件學院是全國煤炭類院校中唯一一家軟件學院,多年來爲煤炭企業開發了很多軟件,熟悉煤炭行業特點,瞭解煤炭企業運行機制,所以其打造的第一個特色就是面向煤炭行業軟件開發的能力和優勢。遼寧抓住世界信息產業地域轉移的機會,提出打造軟件外包強省的目標,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立足於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目標,決定培養面向對日外包領域的軟件人才。語言是對日軟件外包中最重要的一項基本技能,所以開設了128學時的日語課程,爲學生從事對日外包開發打下堅實基礎。

實踐證明,面向煤炭行業和麪向對日外包的培養模式對學生的就業和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

(五)課程設置要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提高培養質量的關鍵是要尊重教育規律,學習最主要的動力來自興趣,所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是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在培養方案中可以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來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熱情。在入學之初可採用興趣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考慮開發一個軟件系統,教師將各個模塊編程實現,然後在課堂上講授軟件系統的功能,在實驗中指導通過設計基本的參數將各個模塊組裝成實際可用的系統,讓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產生興趣。在後續的某一方向課程中做課程內的實驗,以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熱情。大三下學期和大四階段可通過就業壓力和工作之後達到的美好前景督促和引導學生努力學習,最終向社會輸送合格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

四、結束語

非國家級示範性軟件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自身的特點,在制訂培養方案時一定要理解軟件工程專業自身的內涵,認清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區別,從而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生素質來確定培養人才的目標、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培養方法和特色,進而採用必要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儘可能地提高培養質量。在此基礎上,還要認識到軟件工程專業是一個快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的專業領域,所以,還要有動態更新培養方案的機制,以便適應社會需求和技術潮流。

標籤:人才培養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