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職業

【實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3篇

職業1.85W

爲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3篇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1

一、專業名稱與編號

(一)專業名稱:會計

(二)專業編號:xx

二、招生對象、學制與學歷

(一)招生對象:普通高中畢業生

(二)學制:三年

(三)學歷:專科

三、專業分析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現代會計準則、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熟悉國家財經法規,能勝任會計覈算、會計管理、會計監督、財務管理以及出納崗位工作,具有較強職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會計人才。

(二)人才培養規格

本專業培養的人才應具有以下職業知識、技能、價值觀與態度。

1、職業知識

掌握會計的基本原理以及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必須的會計準則的基本理論與知識。

掌握出納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票據、銀行存款以及外匯等日常業務覈算與管理的基本知識。

掌握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的會計覈算方法及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

掌握會計法、稅法、票據法等相關財經法規的基本知識以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知識的基本要求。

掌握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分析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方法。

掌握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與知識,掌握企業投資決策、資產管理、資金籌集、收益分配的基本方法。

掌握企業成本覈算的基本知識以及成本計算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計算方法。

掌握涉稅業務的基本知識以及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所得稅等稅費的計算方法以及納稅申報程序。

掌握審計總則的基本知識與要求,掌握審計循環的符合性測試和報表項目實質性測試的審計方法。

掌握會計信息處理的基本知識以及會計電算化初始化、總賬、固定資產、工資、應收與應付、供應鏈等模塊的操作方法與要求。

掌握數據調查、數據整理以及統計數據分析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掌握與專業崗位相關的經營管理、理財、電子商務、市場營銷以及專業英語等基本知識。

掌握計算機以及互聯網運用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2、職業技能

具有審覈與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期末對賬以及會計報表編制與分析的能力。

具有開具各種票據、正確處理各種貨幣資金日常業務的能力。

具有運用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進行投資、籌資、分配決策以及編制財務預算與實施財務控制的基本能力。

具有選擇適當的成本覈算方法進行產品成本計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領購和使用xx、填制涉稅文書、進行網上納稅申報的能力。

具有運用各種審計方法,擬定審計方案、實施審計程序和撰寫審計報告基本的能力。

具有利用會計信息化軟件建立賬務應用環境以及選擇與運用財務專用模塊進行賬務處理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閱讀和翻譯專業英文資料的能力以及聽、說、寫的基本能力。

具有運用計算機工具進行信息處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更要有持續學習和不斷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3、職業價值觀與態度

具有維護公衆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高度責任感。

具有誠實守信品質和保持應有職業謹慎的態度。

具有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合作精神。

具有嚴格執行國家法律和會計法律法規的品質與自覺性。

具有不斷接受新事物的進取精神和終身學習的態度。

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認真細緻的工作作風。

具有熱情、主動的工作熱情與服務意識。

(三)職業面向

根據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總體目標,基於中小型企業等組織經濟業務規模和自身特點,以及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立足於會計職業崗位和工作過程分析,人才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職業性和綜合性現實,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向主要爲中小型企業、非營利組織以及社會中介機構。專業就業面向的定位要求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必須具備在中小型企業等單位一人多崗、多崗兼顧的能力。

四、畢業上崗標準。

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學習,達到基本考覈要求,成績合格,取得畢業證書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達到會計上崗要求。

五、教學計劃進程

教學計劃中的全部課程分爲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必修課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及素質和能力要求,規定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必修課由文化素質課、職業技術基礎課、職業技術核心課和職業能力體驗課組成。選修課程是爲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拓寬學生專業領域,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的課程。由本系開設的選修課和全院範圍開設的選修課程兩部分組成。

(三)實踐教學環節(產學結合)安排

1、實踐教學主要採取實訓作業、實訓設計、案例分析、上機操作、崗位模擬訓練、畢業實習等形式進行。評定成績。凡已經實行統一鑑定考試的專項技能課,必須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鑑定考試,並須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

2、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由系統一安排,實習結束後要完成畢業設計作業,並組織設計答辯。

六、教學組織與評價

1.教學組織

專業教學組織遵循以能力爲本位,注重職業技能培養的高職教育教學理念,採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校內仿真實訓、校外企業實習的教學組織形式。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以專任教師爲主、兼職教師爲輔,校內仿真實訓由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實訓指導教師共同完成,通過分崗實訓、混崗實訓相結合的形式組織實訓教學;校外實習以校外指導教師爲主、校內指導教師爲輔,通過認知、實踐等形式接觸企業的財務、經營管理等業務。

2.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包括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1)教學實施前,對學生進行調查瞭解,掌握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能力發展情況以及學習上的特點、優點與不足之處,瞭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思路設計學習領域、學習情境,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因材施教,順利實施教學。

(2)教學實施中,觀察學生學習狀況,發現在學習過程存在的問題,尋找教學實施方案本身存在的不足,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及時調整教學組織實施方案。

(3)教學實施後,評定學生學習成績,考覈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通過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就業單位意見反饋和社會評價,對專業標準的合理性、適應性和畢業生的質量以及教學組織的滿意度進行考察,爲修訂專業標準和教學實施方案提供依據。

3.考覈辦法與考覈標準

(1)學習領域課程考覈辦法

學習領域課程通過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對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進行綜合考覈。其中,理論知識由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考覈評定,實訓操作由教師根據學生操作過程和結果的考覈評定,課程綜合成績由理論知識成績與實訓操作成績按一定權重進行綜合評定。

(2)實訓課程考覈辦法

實訓課程主要包括:會計基本技能訓練、會計綜合實訓、會計電算化、ERP沙盤對抗模擬、會計信息化及其他實訓項目。實訓課程的考覈以實際操作考覈爲主,將過程考覈與結果考覈結合起來,既考慮學生個人實踐操作能力,也評定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2

 一、專業名稱

汽車運用與維修

 二、制定依據

《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國家職業標準》、《省職業學校教學管理規範》。

 三、招生對象與學制

1、招生對象

國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2、學制 三年

 四、專業定位

(一)專業定位

主要以汽車維修行業人才需求爲基本依據,面向汽車後市場相關企業各崗位,以提高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爲宗旨,倡導以學生爲本位的教育培訓理念和建立多樣性與選擇性相統一的教學機制,通過綜合的職業技術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實際工作經驗,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五、職業定位和崗位要求

(一)職業定位

本專業的畢業生可以進入汽車售後服務企業或汽車製造類企業,作爲汽車修理工、汽車維修電工、汽車檢測員、汽車維修業務接待員等技術工人,從事汽車機電維修、汽車電氣維修、汽車性能檢驗、汽車維修業務接待等工作。

序號

專業技能方向

(二)崗位要求

汽車維修技術工人崗位主要有:發動機維修、車身維修、電氣系統維修、自動變速器維修、車身清潔維護、塗漆、輪胎動平衡及修補、噴油泵、噴油器維修、曲軸修磨、氣缸鏜磨、空調維修、四輪定位檢測調整、噴油系統維護、散熱器維修、汽車裝潢、汽車玻璃安裝等各類專項維修等。

六、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爲規範,掌握汽車維修職業崗位羣必備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溝通與表達能力,牢固的生產安全和環境保護意識,養成規範嚴謹的操作習慣,達到汽車維修服務的專門化人才,能從事汽車運用與維修工作的應用型技能人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3

1 我國高校金融專業的研究現狀

我國金融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爲具有極強的理論素養、實踐能力,並且富有國際化的創新意識的全能型人才,但是由於我國部分金融院校長期以來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定位尚不清晰,金融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以及教育資源等多方面的建設較爲欠缺,導致高校金融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很難找到與之相適應的工作,同時金融市場難以招聘到人才,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學生、金融市場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學生難以滿足金融市場的用人需求,而學生也面臨着就業難的局面。如何提高金融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時又滿足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這就要求將校急需對金融專業現有的教學模式、管理制度等進行改革創新,將高等院校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能夠從市場需求出發,達到國際化的金融水平,進而滿足金融行業的用人需求。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金融專業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金融專業教學現狀

首先,部分高校的金融學專業缺乏強有力的高素質教學團隊,或者現有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影響。雖然很多金融院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更新教師團隊,增加金融教師的比例等,但是大部分的金融教師都是從金融院校畢業直接應聘到學校教學,這類教師缺乏足夠的金融經驗,加之從金融企業、部門等聘請的教師有限,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力量不足,影響教學質量。其次,金融專業的課程具有技能性、技術性以及實用性等特點,按理說對學生的吸引力應該比較強,但由於教師的授課模式枯燥、單一,從而大幅度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老師注重講述,不注重學生的實踐培養,導致學生長期被動地接受知識,再加上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所以難以提高教學效果 。

1.2 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現狀

目前,高校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管理制度較死板,缺乏靈活性,因此創新教學管理模式,重視課堂網絡教學、課堂討論以及課後作業等有效融合,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同時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也要遵循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理清金融專業教學的基本思路,通過轉變教學觀念,添加教學內容以及設置合理的教學課程、創新教學模式及手段等各個方面,實現金融人才培養的目的 。

2 金融專業管理制度現存的幾個問題

2.1 教學管理模式單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金融專業,主要採取課堂教學的模式,雖然也藉助了多媒體等手段,但高校的現代化教學優勢並沒有被充分體現出現,也未對師生之間的科學互動給予重視,使得案例教學、實際調研等沒有落到實處,而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方面缺乏培養,進而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2.2 教學管理競爭機制缺乏

良性競爭能夠促進金融教師中和水平不斷提高,而金融專業教學管理中缺乏合理的競爭制度,而且師資人才引進制度欠缺,使得教師之間無競爭壓力,難以發揮益性競爭的效果。此外,部分教師熱衷於科研,這就會分散一定的教學精力,加之輔教人員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嚴重影響[3]。

2.3 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制度

對教師教學質量進修科學評價,並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能夠爲教學質量提供基本保障。部分高校雖然建立了教學質量的評價機制,但並沒有落到實處,再加上配套制度的缺乏,例如信息化評教制度、評價結果量化考覈以及評價結果公開制等,不利於教學水平、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 金融專業教學管理的改革路徑

3.1 對高校金融專業的教師團隊建立長效機制

針對高校金融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可以從引進教師、保障教學質量兩方面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應根據教師團隊的需求建立教師團隊的管理制度,將教師分爲固定編制、流動編制兩大類,其中固定編制可以按照專職教師、實驗人員、管理人員等崗位進行分類,進而確保教師團隊的可持續性;其次,爲了激發教師教育熱情,高校需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同時將配套制度建設完善,例如學生評價機制等,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也可以通過其他專業人員進行評價,然後由學校根據評價結果爲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懲罰[4]。

3.2 創新學生實踐制度

爲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校環境,激勵其參與到創新實踐當中,高校應當結合金融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改善學生創新實踐的激勵制度:第一,加強建設學術科技、創新創業機制。高校可以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及創新教育等實踐基地、平臺,並且爲該機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學生參與到創新及實踐項目當中,比如建立一套與創新實踐有關的評價制度,並且對積極參與其中的學生給予實質性的獎勵,對具有一定創新成績的學生給予特殊獎勵,例如學習成績加分、成績對等替換學分等機制或者免除學生選修其他課程等,通過一系列的鼓勵,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的熱情與積極性。第二,不斷深化並改革學生的獎學金機制。高校可以積極爭取更多社會支持,藉助捐贈、輔助等手段設立更多獎學金項目,加強學習獎學金對學生的積極制度,並不斷擴大受激勵的羣體。比如學校可以與一些金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爲學生提供實踐平臺,通過校企合作的平臺針對金融專業學生設立相應獎學金,藉助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同時豐富學生的經驗,有助於其將日常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進而爲學生將來的就業奠定牢固基礎[5]。

3.3 創建教學質量監督、控制、評價制度

第一,高校可以設立一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邀請3~4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授來成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專門對教學質量進行研究、評價。同時負責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教學管理措施,並對教師的'日常教學質量展開抽查及評價,這樣有助於及時發現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便於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來解決教學問題;第二,對教學質量實行量化考評,有教學質量管理中心制定金融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考評方法,對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指導、畢業設計等進行考察,加強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的監督與評價,然後根據教師的教學效果時實施量化考評,進而金融專業的教學質量實施綜合評價,有助於教師團隊綜合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增強金融專業的師資力量[6]。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承擔着向國家、向社會輸送人才的責任,應當重視對人才綜合素質、專業技能的培養,從而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隨着國際金融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金融專業教學更應當以金融市場需求爲教學出發點,加強對學生的教學及管理,通過制定相關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強化教師的教學意識。合理、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能夠爲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力保障,所以高校金融專業應當給予重視並不斷對現有的管理模式、教學方法等進行創新,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金融專業學生全面發展,進而爲國家、社會等培養出更多具有極強的創新、實踐能力且具有國際化金融水平的人才,爲我國的金融行業注入更多新鮮活力,以促進金融行業穩定、持續地發展。金融學作爲一門經濟類學科,其教學效果一直備受關注,可以說金融與我國經濟發展有着密切關聯,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金融行業的發展推動着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增長。金融學與國家未來經濟戰略需求、社會發展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而金融人才的緊缺也會對金融市場的發展造成一定影響。高校金融專業承擔着向國家、向社會輸送金融人才的責任,對於全能型金融人才的培養,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基於我國金融市場迅猛發展的現狀以及對金融人才的緊缺,金融院校應務必加強教學管理力度及教學改革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培養金融專業的學生具備極強的創新及實戰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及專業能力,便於向國家金融市場輸送大批全能型金融人才,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穩定、持續發展。

1 我國高校金融專業的研究現狀阿

我國金融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爲具有極強的理論素養、實踐能力,並且富有國際化的創新意識的全能型人才,但是由於我國部分金融院校長期以來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定位尚不清晰,金融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以及教育資源等多方面的建設較爲欠缺,導致高校金融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很難找到與之相適應的工作,同時金融市場難以招聘到人才,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學生、金融市場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學生難以滿足金融市場的用人需求,而學生也面臨着就業難的局面。如何提高金融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時又滿足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這就要求將校急需對金融專業現有的教學模式、管理制度等進行改革創新,將高等院校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能夠從市場需求出發,達到國際化的金融水平,進而滿足金融行業的用人需求。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金融專業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金融專業教學現狀

首先,部分高校的金融學專業缺乏強有力的高素質教學團隊,或者現有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影響。雖然很多金融院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更新教師團隊,增加金融教師的比例等,但是大部分的金融教師都是從金融院校畢業直接應聘到學校教學,這類教師缺乏足夠的金融經驗,加之從金融企業、部門等聘請的教師有限,這就使得金融專業的教學力量不足,影響教學質量。其次,金融專業的課程具有技能性、技術性以及實用性等特點,按理說對學生的吸引力應該比較強,但由於教師的授課模式枯燥、單一,從而大幅度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難以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老師注重講述,不注重學生的實踐培養,導致學生長期被動地接受知識,再加上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所以難以提高教學效果 。

1.2 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現狀

目前,高校對於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管理制度較死板,缺乏靈活性,因此創新教學管理模式,重視課堂網絡教學、課堂討論以及課後作業等有效融合,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同時金融專業的教學管理也要遵循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理清金融專業教學的基本思路,通過轉變教學觀念,添加教學內容以及設置合理的教學課程、創新教學模式及手段等各個方面,實現金融人才培養的目的 。

2 金融專業管理制度現存的幾個問題

2.1 教學管理模式單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金融專業,主要採取課堂教學的模式,雖然也藉助了多媒體等手段,但高校的現代化教學優勢並沒有被充分體現出現,也未對師生之間的科學互動給予重視,使得案例教學、實際調研等沒有落到實處,而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等能力方面缺乏培養,進而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發展。

2.2 教學管理競爭機制缺乏

良性競爭能夠促進金融教師中和水平不斷提高,而金融專業教學管理中缺乏合理的競爭制度,而且師資人才引進制度欠缺,使得教師之間無競爭壓力,難以發揮益性競爭的效果。此外,部分教師熱衷於科研,這就會分散一定的教學精力,加之輔教人員不足等,均對金融專業教學造成了嚴重影響[3]。

2.3 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制度

對教師教學質量進修科學評價,並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能夠爲教學質量提供基本保障。部分高校雖然建立了教學質量的評價機制,但並沒有落到實處,再加上配套制度的缺乏,例如信息化評教制度、評價結果量化考覈以及評價結果公開制等,不利於教學水平、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 金融專業教學管理的改革路徑

3.1 對高校金融專業的教師團隊建立長效機制

針對高校金融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可以從引進教師、保障教學質量兩方面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應根據教師團隊的需求建立教師團隊的管理制度,將教師分爲固定編制、流動編制兩大類,其中固定編制可以按照專職教師、實驗人員、管理人員等崗位進行分類,進而確保教師團隊的可持續性;其次,爲了激發教師教育熱情,高校需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同時將配套制度建設完善,例如學生評價機制等,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也可以通過其他專業人員進行評價,然後由學校根據評價結果爲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懲罰[4]。

3.2 創新學生實踐制度

爲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校環境,激勵其參與到創新實踐當中,高校應當結合金融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改善學生創新實踐的激勵制度:第一,加強建設學術科技、創新創業機制。高校可以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及創新教育等實踐基地、平臺,並且爲該機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獎勵機制來鼓勵學生參與到創新及實踐項目當中,比如建立一套與創新實踐有關的評價制度,並且對積極參與其中的學生給予實質性的獎勵,對具有一定創新成績的學生給予特殊獎勵,例如學習成績加分、成績對等替換學分等機制或者免除學生選修其他課程等,通過一系列的鼓勵,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實踐的熱情與積極性。第二,不斷深化並改革學生的獎學金機制。高校可以積極爭取更多社會支持,藉助捐贈、輔助等手段設立更多獎學金項目,加強學習獎學金對學生的積極制度,並不斷擴大受激勵的羣體。比如學校可以與一些金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爲學生提供實踐平臺,通過校企合作的平臺針對金融專業學生設立相應獎學金,藉助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同時豐富學生的經驗,有助於其將日常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進而爲學生將來的就業奠定牢固基礎[5]。

3.3 創建教學質量監督、控制、評價制度

第一,高校可以設立一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邀請3~4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授來成立金融教學質量監督、控制及評價中心,專門對教學質量進行研究、評價。同時負責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教學管理措施,並對教師的日常教學質量展開抽查及評價,這樣有助於及時發現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便於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來解決教學問題;第二,對教學質量實行量化考評,有教學質量管理中心制定金融專業課程教學質量考評方法,對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指導、畢業設計等進行考察,加強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學質量的監督與評價,然後根據教師的教學效果時實施量化考評,進而金融專業的教學質量實施綜合評價,有助於教師團隊綜合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增強金融專業的師資力量

標籤:人才培養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