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13篇(通用)

心理學2.22W

積極心理學 篇1

在《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句話:“許多教師剛入行的時候意氣風發,以三尺講臺爲事業,以培養人才爲己任,希望功成身退時桃李滿天下。但是,入行不久他們就發現這個職業不容易,投身教育事業的熱情很快被消磨了,職業倦怠感也就與日俱增。” 我想我就是走過這樣路的人。面對幾個簡單的算式,講解多遍算理情況下始終還是有記不住的孩子,耐心一點點的被瓦解,連帶着自己也開始急躁起來。但是,在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請教過後使用各種方法,卻也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時間長了,家長累、孩子厭惡,我也感到沒有職業幸福感。

積極心理學13篇(通用)

在讀完《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後,我感悟到:成功的關鍵不是消除各項弱點,而是充分激發個體內在的積極性的建設性力量和美德。投入、活力、奉獻、專注是人類共同的美德,教師更應該具有這樣的美德,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發揮這些美德,一定可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讓自己的職業人生豐富多彩,蓬勃發展。“積極心理學”,顧名思義,是教人如何積極面對人生,如何獲得幸福感與滿足感。這纔是現代社會的芸芸衆生日益荒漠化的心靈最需要的甘露。積極心理學倡導心理學研究的.積極取向,研究人類積極的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發展,試圖以新的理念,開放的姿態,詮釋與實踐心理學。正如積極心理學運動的發起者、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馬丁·賽裏格曼說:“當代心理學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轉折時期,心理學家扮演着極爲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進個人與社會的發展,幫助人們走向幸福,使兒童健康成長,使家庭幸福美滿,使員工心情舒暢,使公衆稱心如意”。

肖川有過這樣一句話:“流光在你的背後,生命期待着我們的驀然回首。當你以研究的姿態對待工作和學習時,春天的鮮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殘陽,都將以更爲美好的風姿走進我們日臻完滿的生活。”對比自己的每一個階段內的表現,真的感覺一個教師積極投入的工作狀態對教學效果、教育生活有着多麼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工作雖然是寫寫教室裏的故事、課堂裏的發現、讀書感悟,但願在本該採摘果實的季節再開出幾多芬芳的花來,充滿遠方的詩意。

積極心理學 篇2

上本門課程前,我以爲自己心理是很健康的,所以對心理學一直沒有什麼概念,也沒想過它是否能幫助自己。可是在上了老師的《積極心理學》課程以後,加上做了些小練習和對比案例,我漸漸發現自己心理健康程度也不是自己以爲的那麼好,感覺我還是缺少了“自我認同與自我接納”。以前以爲自己就是這樣:沒什麼特長,不夠帥,不夠高,不夠聰明,也沒什麼錢,對人生沒多大追求,過過小日子就得了。嘴上這麼說,心裏還是對自己不滿意,別人長相帥我就羨慕他生了一副好皮囊,別人個子高我就羨慕別人高,有錢的我也羨慕,智商高的我也羨慕。這時候難免對自己不滿,巴不得趕緊投胎轉世到一個有錢家庭,有一個完美的身體。這種心理我自己一直沒有注意到,直到我上了《積極心理學》

上本門課程以後,開始懂得了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我也開始對自己進行剖析,瞭解到自己的心理問題,並照着課堂上老師教的那些理論去想,我懂得了我是沒有接納自己,我不認可自己,我總是在羨慕別人,卻沒有嚮導其實自己也有那麼多的優點,根本不比從前羨慕的那些人差多少,只是我自己缺少對自己的信任和讚美。優秀的人,也會有不優秀的地方,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同之處,正視自己,接受自己,那纔是對自己最好的方式。

積極的自我。就以我自己爲一個例子,我從曾經的不懂得接納認同自己。自從開始學了《積極心理學》章課後,想通了其實優秀的並不只是別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在心中永遠可以欣賞自己的魅力,接納並認同自己。積極的認同自己,包括自己的缺點,正視自己的存在和完整性,不因爲自己有缺點或一件事做不好而過分自責。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未經過自己同意而出生的,既然出生了,我們就要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我們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在我們生命中三萬天的日子裏,我們只能對自己的生命充滿珍惜與感激,充滿熱愛與欣賞。作爲人,我們在人性上應該是積極的,在整體上是可愛的,在生命上是唯一的'。我們既然存在了,就別無選擇,只能爭取幸福和快樂,我們只能選擇有利於自己生命的樂觀精神。這種來自生命源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賞就是原本存在於人心深處的積極性,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只是現實中這種積極性特別容易受到壓抑。從前我並沒有做到“無條件地接納自我”,總是用自己的缺點去和別人的優點作比較,所以心裏藏着對自己的不滿意和對別人無休止的羨慕和欣賞,久而久之便不再相信自己是“那麼優秀”,不再做事那麼有積極性,開始懶惰,甚至放棄了很多好的鍛鍊機會,僅僅都只是因爲自己沒有去相信自己其實也是很優秀的。現在看來,以前的那些心理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我那時對於自己的態度是較爲苛刻的,總是在挑剔自我,只是有條件地接納自我,只是當自己的行動取得了成功、贏得了別人的讚許時纔會接納自己。可是如果根據一個人行爲表現不到這些條件時,就會貶低自己。這樣,從邏輯上說,貶低自己和夠定自己其實幾乎就是無法避免的。因爲你不可能永遠取得成功。其實,人無完人,是人就會犯錯誤,而且經常還會在比較重要的事情上犯錯誤,成功不少時候都是取決於外在條件,所以不應該太較真結果。

所以,我們要學會做一個積極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不會否定自己的人格和人性,從不對自己在整體上做消極的評論,我們要知道,作爲一個人是不能被否定的,正如一句名言“一個人,你可以消滅他,都是你永遠不能打敗他,我們要積極地勇敢地去譜寫自己的人生篇章。

面對自我時,對自己坦誠與從容來自一種內心的力量,這種自信導致一個人接納自我、肯定自我,擁有平凡而務實的精神。

積極心理學 篇3

最近讀了一些關於教師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非常有幸拜讀了周國韜先生的《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這本書,讀完之後,令我感觸頗深。爲此,我表達如下幾點自己對於這本書的理解。

這本書爲人們學會積極的心理調節、形成樂觀向上的心態提供了有益的知識和策略,掌握這些知識和策略對於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教師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針對中國小教師的實際選取了部分有助於教師心理調適的積極心理學內容,因此命名爲“積極心理學與教師心理調適”。我覺得非常合理。書中採用了一些心理測量工具和訓練程序,這些內容要求我們學習者進行練習。並且有很好的平臺對其內容進行輔導,以便使我們這些學習者更好地理解有關的知識,學會運用有關策略進行心理調適。

書中介紹了“學習能力感”概念、“習得性無力感”等相關內容。其實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介紹的有關“習得性無力感”的研究成果,已經被納入到積極心理學的領域之中。其中的情緒管理能力部分對於我們這些中學教師非常受用。情緒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控制情緒表達方式的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較強的人,一方面能夠在適當場合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另一方面也善於調節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例如,在正式聚會當中,適當表達喜悅的情緒,在悲傷的葬禮上適度表達悲傷的情緒,在人際衝突中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善於調節氣氛激發他人的積極情緒或者善於安慰他人的消極情緒。情緒管理能力由以下四種能力組成:對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保持開放心情的能力;根據對信息的判斷和利用,成熟地進入或遠離某種情緒的能力;成熟地覺察自己和他人相關情緒的能力;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地方,我會結合書中的方法與實際情況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感到他們真的需要我們,我們不僅是學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燈,還是他們性靈的創造者,更是他們靈魂的塑造者。我會用適當的方法與他們交流,減輕他們的壓力,同事緩解自己。希望我們在心與心的交流上,他們的學習,精神能更上一層樓。

積極心理學 篇4

一、積極心理學的內涵

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積極心理學,如其創始人美國心理學家塞裏格曼所倡導的那樣,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它打破了既往偏向重視治療和改善負面情緒的觀念和做法,轉而重視個人積極樂觀情緒、積極意義及內在動機等特質。積極心理學把研究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和美德爲出發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對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作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獲得美好生活。

從積極心理學出發,我們可以營造一種能夠促使學生的積極本性生長髮育的環境,通過良好的班級氛圍和影響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在快樂和成功中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自覺成長。

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生命自覺”班級構建

葉瀾教授認爲,“生命自覺”是人對價值性生命的自覺訴求,是人的精神世界能量可以達到的一種高級水平,它不僅使人在與外部世界溝通、實踐中具有主動性,而且對自我的發展具有主動性。 擁有“生命自覺”的人,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總是充滿進取精神,具有大局意識,善於爲他人着想,能“對他人生命自覺”。以培養人的生命自覺爲目的的教育,是使人走向自由、自主發展的教育,能使人在有限的世界中勃發生命活力。 []

濱海國小自建校之日起,便確立了“珍視童年價值,培育生命自覺”的辦學理念,着力將學生培養成具有“高尚情懷、開闊視野、自覺精神、合作能力”的人。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生命自覺”班級建設,旨在通過建設一個具有正確的人生信仰、濃厚的學習風氣、良好的班級紀律、同學間團結友愛、和諧相處的班集體,促使學生形成“健康、尊重、誠信、責任”的品質,進而實現全面發展。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積極心理學強調,教育並不只是讓學生糾正錯誤、改造問題、克服缺點,而是要發掘、研究學生的各種積極品質,並在實踐中擴展和培育這些品質。我們始終認爲,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具有積極的主觀能動性,作爲教師,我們應該想辦法挖掘學生的潛力,充分尊重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激發他們內心的自豪感。

制定班級公約。班級公約既是“生活育人、制度育人”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化解思想教育“言傳”脫離“身教”難題的重要抓手,還是實現學生自主管理與自我教育,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渠道,這源自班級公約所秉持的人人平等、自由意志、義務責任、誠實信用、對話協作等契約理念。

濱海國小在班級特色文化建設中推進“生命自覺”理念的構建,是建立在師生共同成長需要基礎上的順勢而爲,整個班級公約的形成過程,是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自我教育的過程。學生自主參與班級公約的制定,每一條班級公約都要經過學生的討論與認可,以此形成全體同學約定俗成的規章,便於學生自覺遵守。比如,一年級某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瞭如下公約:“你拍一我拍一,學校建成不容易。你拍二我拍二,團結友愛好夥伴。你拍三我拍三,保持安靜記心間。你拍四我拍四,牆壁不能亂寫字。你拍五我拍五,值日不能太馬虎。 你拍六我拍六,上下樓梯要靠右。你拍七我拍七,垃圾分類不亂棄。你拍八我拍八,愛護桌椅要常擦。你拍九我拍九,節約用水齊動手。你拍十我拍十,環境大家來保持。”這樣的班級公約,符合學生心理需求,條文不多,內容簡明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學生當然樂於執行和遵守。

設置班級小管家。濱海國小的“班級小管家”由學校大隊部組織少先隊員產生,其任務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管理心愛的班級。每個班設置文明協調員、衛生督察員、圖書管理員等職位,涵蓋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學生各司其職,分工明確,使管理真正落實到人。通過班級小管家管理體制,每個學生都承擔了管理和被管理者的雙重角色,人人都參與管理,人人都成爲班集體的主人。此舉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進取精神和工作熱情,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義務感和集體觀念,推動他們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新的發展。

 2.營造積極的班級環境文化氛圍

積極心理學主張培養組織成員的愉悅、興趣、自豪和滿足等積極情緒。因爲這些情緒不僅能使個人精神狀態改觀,還能給整個組織帶來變化,從而有助於組織的興旺和發展。將這一原理運用到“生命自覺”班級建設中,就要努力營造積極融洽的教育氛圍,形成有利於學生成長的環境。

濱海國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文化的設計,包括選擇班級象徵物、班徽、班級口號,甚至班級服裝的設計,也由學生共同完成。此外,學生還共同參與制定班級各項規章制度,如“值日班長責任制度”(每天設班長一人,具體負責當天的行爲規範等常規事務),還配套推行“班幹輪換制”(班幹、組長、科代表每學期調整一次,可民主選舉,也可毛遂自薦)。如此,通過營造積極民主的班級文化氛圍,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

3.在集體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

積極心理學認爲,人的經驗是在環境中體現出來的,而好的環境能夠塑造積極的品質。因此,積極心理學提倡,組織要努力創造一個能夠促進個體積極品質和正面思考的環境,通過集體影響個人,提升個體的動機和目標。對於學生而言,生命歷程中生動、有趣、令人興奮的集體活動,不僅能在當時獲得不同尋常的體驗,還有可能成爲成長中難以忘懷的記憶。

濱海國小獨具特色的“校長主講—主題班會—學生心得—家長參與”四段式“國旗下的課堂”,引發了同學們自覺反思自己的行爲。週一下午班會課上,各班學生暢所欲言,積極討論校長的講話,聯繫自己的行爲,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總結;一年一度的“七色童年,繽紛夢想”繽紛節系列活動,以班級學生全體參與爲宗旨,讓每個學生都有了上臺展示的機會,讓孩子們學會表達自己,欣賞別人,培育陽光、自信、包容的個性;父親俱樂部則針對當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父親缺位,父愛缺失的現實,以班級家長爲單位,倡議廣大父親參與到班級管理與家庭教育中來,每個學期學校都會舉行豐富多彩的俱樂部活動,如父子詩歌朗誦會、父子氣象觀測、父子同放風箏、父子登山活動等。

三、“生命自覺”班級量化考覈與評價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原則,因此,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生命自覺”班級考評體系更注重質性評價。質性評價是對整個教學過程作出真實、完整價值判斷的評價模式,具有重視評價過程中的生成價值、強調評價的真實性、尊重學生個性等特點。相較於量化評價,質性評價更關注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由注重甄別與選拔轉向關注個體生命的成長。我們認爲,“生命自覺”班級的評價,應強調對學生進行全面、深入、真實的觀察與描述,才能使教師更清楚地瞭解學生的成長過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注重多元評價,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

傳統的評價多是教師評學生的線性評價模式,評價主體單一,而且作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主體之一的“學生”始終處於被評價的地位。質性評價倡導多元主體的評價模式,消解了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對立狀態,作爲評價對象的教師和學生同時也是評價主體。

在“生命自覺”班級評價過程中,評價的主體是學生,作爲考評指導員的班主任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將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自評。班主任則從旁指導,對評價過程進行監控,引導學生不斷成長。班主任還注意組織學生開展互評,讓他們互相提醒,互相學習。放手讓學生操作評價,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提升學生對自我、他人的責任意識,也有利於教師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此外,主動參與評價顯然更有利於學生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形成正確的認識,這既是心理健康的標誌,也是生命自覺最爲基本的前提。

2.注重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成長

“生命自覺”班級評價不是以預定的目標、標準爲導向來評價對象的,而是將評價焦點由結果轉向過程,用動態的視角研究評價過程中的各種發展變化, 努力改變以往將評價活動看作是對教學目標達成程度進行檢驗的狹隘思維。

“生命自覺”班級評價強調診斷、重人、重發展的質性評價,作爲評價主體的教師,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的教育者,他們除了精心設計、精確定義“生命自覺”班級量化考覈指標外,更關注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獲得了怎樣的思維訓練、行爲養成,得到了怎樣的生命成長。

在教育創造中豐富、完善自我,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自覺提升,是教育事業賦予每一位教師的最高價值。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生命自覺”班級建設嘗試,既優化了學校的育人環境,更喚醒了學生的生命意識。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們將不斷努力前行。

積極心理學 篇5

積極心理學作爲高校教育體系中的一門新興課程,主要發展和研究學生的美德與潛能,也是大專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大專教育提出新的需要和要求,通過開展積極心理學教育活動,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改善教學效果。基於此,本文針對積極心理學在大專教育中的應用進行着重討論和分析,並提出部分有效舉措。

大專教育現階段,隨着素質教育的大力倡導,在大專教育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心理素質同樣重要,需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做好積極心理學教育工作。積極心理學倡導積極的人性論,主張運用開放、積極、寬容、欣賞的心態看待學生的各項潛能,尊重個人差異性,並幫助他們發現和挖掘自身潛力,這種積極理念與95後大專生的心理需求完美契合。

一、積極心理學生與大專生的切合

當前的大專生以95後爲主,與90後相比,更加年輕,思想更加活躍,視野開拓,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學習能力較強,而且自信獨立,敢於表現自己,不過也有一定的依賴性,在心理方面不夠成熟。在大專教育活動中,教育對象在成長與生活中並沒有遇到過溫飽問題,物質生活相對豐富,極易出現虛榮、攀比、拜金等不良心理。有的在城市中長大,接觸到的人更少,比較淡漠,這部分大專生內心空虛、孤獨寂寞。由於物質條件豐富,成長環境較好,受到父母的嬌生慣養,極少遇到挫折,抗挫能力較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強,而且社會閱歷較少,缺乏辨別能力,容易受到誘惑。在大專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教育,主要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如何變得積極、向上與正面,怎麼發揮其潛能,讓他們如何變得更加積極和幸福,並增強大專生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爲此,大專教師需轉變教育觀念,在積極心理學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以個人的積極心理去帶動和感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教育理念,一種不放棄、不拋棄的觀念,知足常樂且不抱怨。同時,教師需培養大專生積極心理的能力,改變行爲,讓他們變得真正積極、向上與正面。實踐十分關鍵,教師需引領學生不斷的參與生活實踐,提升其積極心理的能力,瞭解與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並加以學習。

二、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

現階段,在大專教育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用到一定量的.心理學知識,不過大多是消極的心理學,往往忽視學生的優勢與優點,以糾正他們的缺點和不足爲主。而積極心理學則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優勢與長處,讓他們在心理與生理上感到幸福,並逐漸發展其個人能力,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變得更加積極樂觀。爲此,在大專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需讓學生的內心充滿希望,在整個教育階段有各種各樣的學生,有的好動,有的安靜;有的懶惰,有的勤快;有的聰明,有的愚笨;有的成績優秀,有的則成績較差,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較爲明顯,都有着自身特點與優勢,只是在處理一些事情過程中不夠完美。積極心理學認爲每個學生在心中都存在兩種信念,一個是負面、消極的,另外一個則是正面、積極的。當學生出現錯誤,原因在於積極信念佔據優勢,假如此時教師放棄他們,就會使其也放棄自己,只有相信他們,給予希望,纔可爲學生帶來積極的心理體驗。同時,教師應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大專生,當他們獲得讚賞之後,會感到滿足、快樂,順着教師的欣賞努力發展,即爲快樂健康的方向。教師需挖掘學生的優勢與優點,爲其創設一個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環境,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被欣賞的喜悅之情;並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堅持因材施教,促進其個性得以和諧發展。

三、培養學生養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在大專教育活動中,積極心理學強調的是學生的優點,教師應及時發現與激發他們的健康、正面、向上、美好的積極心理品質,使其體會到快樂和幸福。積極的心理品質主要包括:勇敢,不畏困難、挑戰和威脅;善良,樂於助人;愛,與他人關係親密,相互關照和分享,以及感恩、自律、謹慎、謙虛、工作、正直和持久等。因此,大專教師在積極心理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關心、愛護和幫助別人,學會與同學之間公平競爭、和睦相處,擁有社會公德心,敢於詞肩負社會責任,讓他們認識到社會生活中不僅充滿競爭,也充滿包容和愛心,在互幫互中感受到快樂和幸福。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先教育學生該如何做人,在教他們怎麼做事,讓他們在學校中得以健康、快樂、幸福的學習和生活。同時,教師需培養大專生積極面對困難與挫折的心理狀態,挫折作爲每個人在成長與生活中必須經歷的部分,在現實中往往會回到一些挫折和困難,當遇到這些困境時,需正確對待。教師應讓學生明白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挫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所有人都會遇到,做好面對挫折的心理指導工作。另外,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只有這樣,在遇到挫折時,才能勇敢面對,敢於迎接挑戰,積極改進,戰勝困難,走出困境,而不是放任自流、自暴自棄、喪失信心,進而養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四、結語

在大專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是一個大膽而成功的嘗試,處於發展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完善。所以,積極心理學在大專教育中的應用仍需進一步研究和深化,教師從不同方面着手,進行積極心理學教育,促進學生養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積極心理學 篇6

摘 要: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興起的一場心理學運動,積極心理學關注人所具有的種種美德、積極品質、積極能力和積極潛力等人性中的積極方面,致力於使生活更加富有意義和幸福。積極心理學中那些體現人文關懷和代表時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對中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啓示意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融入積極心理學,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理念和實踐中,加入更多有關希望、快樂和幸福的要素。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積極心理學告訴人們幸福是有規律可尋的。積極、希望、快樂、幸福這些美好概念的出現,鮮明地反映了這門學科的主題---使一切生命過得更有意義和幸福。筆者試圖從積極心理學的主要思想出發,提出積極心理學融入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實踐的一些啓示。

一、積極心理學及其基本思想

(一)積極心理學的興起背景。

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興起了一個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這就是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是利用目前心理學中的較爲完善和有效的測量手段和實驗方法,來着重關注正常的人性、研究人類的力量、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在國際積極心理學網站的首頁上,明確的將積極心理學解釋爲是一種以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爲研究核心,致力於個體和社會走向繁榮的科學研究。

(二)積極心理學的基本思想。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重點包括三個主要內容:一是積極情緒的體驗,主要是探討人類的滿足感、快樂感和幸福感,以構建對於未來生活的樂觀主義態度。二是積極的人格特質,積極心理學主要提供積極的心理特徵,例如工作的能力、創造的勇氣、積極的人際關係、愛的能力、寬容和智慧靈性、審美體驗等等。三是積極組織系統,積極心理學在這方面則主要研究怎樣建立積極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等系統,從而使人的積極方面的潛力得到更充分發揮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幸福。

二、積極心理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遠離幸福,捕捉住個人幸福的青鳥,也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追求。離開了個人的希望、快樂、幸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能不說是一種奢談。積極心理學不僅僅發展了心理學理論,而且也體現了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更加關注,是更廣泛意義上的社會發展研究的一部分。積極心理學中那些體現人文關懷和代表時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很有必要走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中,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走向成熟。

(一)思想政治教育期待點燃希望。

思想政治教育應着重於思想層面,關鍵在於思想上的交流與溝通。而現行的高校思想教育則還是相當傳統的模式,即一味的給學生“灌輸”思想。思想要在相互交流和探討中方能進步,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正是缺乏這種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考覈也僅僅只是傳統的理論考覈模式,這就讓大學生們錯誤的認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思想政治只是流於表面,而並未真正深入思想,所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期待點燃希望。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應該充滿快樂。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90後,二十歲左右的他們大多數從小就生活在溫室裏,沒有經歷過風吹雨打,所缺乏的正是實踐能力。而正是缺乏,他們對於社會實踐是抱有極大的興趣,很多的大學生都喜歡放假的時候到學校外面去找兼職,這不僅僅是緩解經濟壓力,更是對社會的一種嚮往。所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結合社會實踐,在教學的同時,能夠讓他們感覺到社會實踐的快樂,我想這樣的教學是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因爲這不僅僅是作用於他們的表面,更是深深的進入了他們的內心,讓他們體會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快樂。

(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追求幸福。

點燃希望是前提,充滿快樂是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要追求幸福。現在的大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天之驕子,在常人眼中的幸福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稀鬆平常,生活的優越讓他們的思想也漸行漸遠,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讓他們明白社會的現實一面,讓他們理解幸福的含義,在離開家庭所給的關懷,自己要如何努力去追尋自己的幸福。

三、積極心理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實踐

(一)注意提高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從根本上講應着重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它是以人的需求爲前提,通過滿足了人的這種需求而達到思想的形成的過程。現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對人的束縛,而是應該要人解放,讓人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提出自己的訴求,滿足自己的需要。我們必須要轉變原有的觀點,用平等的、明主的思維來與大學生交流和溝通,用真正的自己的思想去引導他們,感化他們,從而達到影響他們思想的目的。

(二)善於挖掘大學生身上積極的個體性質。

古代先賢在《三字經》開篇語中就寫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體現出了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個體的人生下來都是具有善良的品質的,後天的環境造就了不一樣的性格和品質。現在的大學生大多都是九零後,他們從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大,基本上沒有被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所污染。據最近的大學生名義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思想還是健康、向上、積極的。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大學生的積極情緒是並沒有被髮掘和誘導,而是被打壓着。久而久之,負面的消極情緒就會佔到主導地位,於是大學生就徹底淪爲了大學制度下的奴役。所以我們要以挖掘和引導大學生本身所具有的積極品質爲主要工作。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樑,如果積極心理學能在大學時期把大學生們培養成誠實、守信、仁愛的人,那他日的中國必將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三)重視營造大學生積極學習的環境氛圍。

環境造就一個人的品質,中國有句古話“賊的兒子永遠是賊”,雖不敢苟同,但是也確實道出了生活學習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的重要影響。好的環境能夠讓人樂觀向上,壞的環境卻讓人自甘墮落。因此,大學校園裏必須要重視營造大學生積極學習的環境氛圍。

參考文獻

[1] 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卷[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7.

[2] 張倩,鄭涌.美國積極心理學介評.心理學探新,20xx.3:6-10

[3] 龔光軍,曹貴康.基於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教學研究,20xx(05)

積極心理學 篇7

人格(Personality),是一個人的才智、情緒、願望、價值觀和習慣的行爲方式的有機整合,也是人的價值觀、道德觀、思維方式和心理素質的綜合體現。健全人格(Perfect Personality)理想標準是人格四要素與外界社會的完美結合、平衡和協調,以辯證的態度對待世界、他人與自己,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及順境與逆境,成爲幸福的進取者。隨着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心理應激因素增加,健全人格培養日益成爲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重點和潮流。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在20世紀末興起,主要圍繞對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品質及積極社會關係開展研究,從而培養人自身的發展潛力、美德品質和內在的積極力量。美國哈佛大學於1999年最早開設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教授學生獲得幸福的方法,也稱爲“幸福課”,選課學生超過哈佛經典課程《經濟學導論》。通過積極心理學課程教學,對大學生人格塑造具有積極意義。

1 醫學生健全人格特點

不同職業或角色的個體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質和行爲模式,是職業道德、價值取向、精神素養、理想情操和行爲方式的綜合體。對醫學生而言,在校期間和學醫過程中,爲適應未來從事的醫療衛生事業,滿足醫學倫理道德和醫療職業行爲需求,所表現出來的尊嚴、責任、思維、價值及素質品格,稱爲醫學生人格。醫學生的健全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將左右個體的外顯和內隱行爲,適應社會發展的急劇變化以及醫學科技的迅猛發展,並有效地爲社會、患者服務。

鑑於醫學科學兼具社會與自然雙重屬性,醫學職業道德和醫學倫理規範對醫學生健全人格提出了非常高的標準和要求,既要具備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又應具有科學嚴謹、奮發進取、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態度,以及符合時代發展的價值觀、知識能力、思維方式和身心素質,基本特徵表現爲熱愛醫學事業,公正與公平地對待患者,廉潔奉公、文明行醫;善於學習、思維敏捷、積極進取、努力鑽研發展醫學科技;意志堅強、樂觀開朗、耐心細心,能夠帶給患者積極情緒等。

當前,大學生在面臨激烈社會競爭、醫學繁重學業以及複雜人際關係時,人格現狀不容樂觀,心理衝突和焦慮程度增加,表現爲缺乏克服困難的毅力和自信心,有知難而退的傾向,事業心和進取精神相對減弱,自我中心傾向,自我關注過度,果斷、獨立的自主精神不夠等狀況,對醫學生培養質量和醫療衛生事業有着不利影響。

2 對醫學生開設積極心理學的課程設計

2.1 課程目標

人格的形成是動態變化的發展過程,是可以通過教育和引導而改變和培養的。從積極心理學研究內容來看,主要包括積極情感體驗、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以及各種積極人格特質的作用及形成過程,特別是人產生積極行爲的能力和潛力是研究重點。通過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關注點落在醫學生積極的人格品質與人生態度培養,特別是主觀幸福感、自我決定性和樂觀三種積極人格特質的關注,包括內在成長的積極動機、積極人際關係、創造性思維品質培養等,激發引導其積極求知並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提升心理品質,開發潛能。

2.2 教學對象

通過問卷調查和學生座談,大學一、二年級的醫學生處於公共基礎、基礎醫學課程階段,與中學學習比較,需要記憶掌握的`知識點較多,且課程間相互聯繫緊密、環環相扣,學習壓力較重,加之剛進入醫學院校,學習方法和人際關係都未適應,這個時期的學生精神壓力大、心理負擔重。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降低,非常渴望有人能理解他們,能在學習生活方面給予指導,能在心理上適時進行疏導,幫助他們適應醫學院校的生活和環境,因而,積極心理學主要針對大一、二年級醫學生開設。

2.3 教學內容

本課程總計20學時,按照積極心理學研究中的積極情緒體驗、主觀幸福感和積極人格特質三個方面爲重點內容,以實用性爲主,針對低年級醫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選擇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學習樂觀,構築希望;學會感恩,製造幸福;播下積極情緒的種子,塑造陽光的心態;營造積極的關係,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培養心理彈性,積極應對生活挫折六個專題,既涵蓋了積極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開展積極認知、積極情感、積極行爲改變等方面的理論學習和行爲訓練,又關注了與醫學生健全人格密切相關的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積極的認知、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2.4 教學方法

六個專題內容主要採用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情景體驗和行爲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實施教學,要求學生課前查閱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真實案例,課中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課後閱讀材料和參考網站,促進學生自我學習。在每個專題結束前,都要安排行爲訓練活動,通過改變自身行爲,激發自身的積極力量和內在的優秀品質。比如,在“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章節,採用測驗法瞭解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引導真實認識自己,坦然接納並勇敢改變自己。在“營造積極關係”章節,理論講授積極關係的類型、影響因素和受歡迎的人的特質,通過課堂小測驗,瞭解自己受歡迎的程度,現場討論和體驗營造積極人際關係和讓自己受歡迎的方法。

總之,通過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和專題研討,深化理解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提升主觀幸福感的知識和方法;通過引導體驗式教學,內化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學習在不同的場景中採用積極的態度應對相應的問題;通過行爲訓練和角色體驗,激發積極潛能,提升主觀幸福感。

2.5 考覈評價

積極心理學課程與傳統學科課程不同,不以筆試或口試成績作爲評價標準,而更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體驗以及轉變。因此,在課程考覈評價上,注重形成性評價和行爲養成,學習成績由幸福筆記、案例分析、心理問卷和體會論文四部分組成。

3 結語及討論

醫學生人格培養渠道多樣,利用積極心理學這一新興學科的研究成果,設計開設專業指導課程,開展人格教育和訓練,是一個新的領域和探索,對醫學生健全人格培養有積極的促進功能。但是,受教學課時和醫學生培養方案限制,積極心理學目前多爲選修課程,引導和教育作用發揮還不完全,需要更加重視和加強積極心理學等人格教育實踐。從長遠來看,尤其隨着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教學內容將不斷變化和更新,醫學院校開設相關課程將逐漸成爲趨勢和潮流。同時,需要從事基礎教學、臨牀教學等專業教師,吸收積極心理學研究內涵,引入專業教學內容,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生產實踐,將對醫學生從業質量和醫療服務行業發展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積極心理學 篇8

作爲教師,常常會遇到一些非常“不懂事”的學生,他們有的會經常違反學校紀律,把老師的叮囑當成耳旁風;有的會在同學交往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顯露出自私、不爲別人着想的特點;還有的竟敢與老師頂撞,毫無尊師重道之言。這些學生令老師非常頭疼,費了很大的勁兒,收效卻甚微。

《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書中講到,“不懂事往往是沒有能夠將社會規範和準則內化爲自己的行爲標準,在交往和溝通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人的成熟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人通過社會實踐,得到了許多不同體驗的過程。那爲什麼有的孩子能夠遵守社會規則,有的就很困難呢?“不懂事的孩子大多是被寵壞了,或者與現實社會過度隔離造成的.。”聯想一下曾遇到的“不懂事”的學生,的確大多屬於這兩種情況。

記得有一個叫小江的學生,經常和同學鬧矛盾,每次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從來都不讓步,從不認爲自己是錯的。個人的自理能力很差,不會擦桌子,不會繫鞋帶,衣服總是穿得歪歪扭扭的。後來得知,他上國小之前跟奶奶一起過,奶奶非常寵他,事事以他爲中心,所以才養成他不知道考慮別人感受的不良習慣。對於這類學生,他其實本質上並不壞,只是缺少自我控制的訓練,在家庭教育中,從沒有明確生活中的原則,所以要在生活小事中訓練他的規則意識和合作能力。教師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讓步,必要時嚴格執行,強化認識,讓社會規範入腦入心。

還有一類學生與之相反,不是被寵溺過度,而是被隔離過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過於嚴格,與社會接觸較少,對周圍環境產生畏懼、恐懼或者敵意的心理。他們很敏感,一個微笑有可能被理解爲挖苦嘲笑,一個動作可以被誤解爲攻擊,他們自我防禦機制非常不成熟,常常以攻擊性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環境。記得有個學生叫小可,家教很嚴,在家寫完作業,就是隨便玩玩,但不允許去別人家玩,也不能帶朋友來自己家,如果出去玩,就會招來家長的辱罵。有一次上課時,有位同學衝他笑了笑,課下他就把那位同學打了,問原因,他說是因爲他被人嘲笑了。還有一位同學,和同學發生爭執,拉都拉不住,嘴裏還振振有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兩天不抽,皮肉發餿。”對於這類學生,不要指望短時間內就能改變。首先要從家庭開始改變,創設一個安全有愛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孩子有了安全感,便會卸下很多防備。在學校裏,要進行規範化要求,讓他們在合作交往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繼而總結經驗,改變之前的錯誤做法。

對於“不懂事”的學生,有時真得很上火,也很無奈,但終須要面對的,無論如何,不能放棄,不能貼標籤,以積極的心態、積極的方法去獲得積極的體驗,理解學生獨特行爲和背後的原因,找到解決方法,纔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積極心理學 篇9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

積極心理學是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思潮,它是致力於研究普通人的活力與美德的科學。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同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它要求心理學家以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

積極心理學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人閂身的積極因素方面,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同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和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行爲出發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閂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並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有問題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獲得良好的生活。積極心理學的主要觀點如下:

(l)認爲心理學應把幫助所有人追求幸福作爲閂己的價值追求。積極心理學認爲:心理學的注意力應該放在人類積極的層面,心理學應恢復閂己本來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並生活幸福;心理學應當更加註重積極心理品質培養,如樂觀、活躍、積極、有創意、果敢、堅定、充滿閂信,重視效率、勇於接受挑戰等。

(2)提倡用開放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人,並着力研究每一個人所具有的積極方面。積極心理學主要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關注積極的情緒和體驗,包括幸福感、滿足感、快樂感等;二是關注積極的人格特質。三是關注積極的社會環境。

(3)強調對問題作出積極的解釋或看到問題的積極方面來使閂己獲得積極的意義。積極心理學認爲問題本身雖然不能爲人類增添力量和優秀品質,但問題的出現也爲人類提供了一個展現閂己優秀品質和潛在能力的機會。當問題出現後,作爲一個自在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南來選擇閂己的思想,也就是說可以對問題作出各種閂己的理解。

二、考研的大學生心理的基本狀況

1.國內考研基本概況。近年來,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和在校生的大幅增加,大學本科生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高學歷的光環,不再被稱爲所謂的“稀缺”人才,社會上考研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不斷升溫,考研儼然已成爲當代中國社會的熱門詞彙,備受社會各方關注。

教育部發布了20xx年考研招生計劃,其中全國報考20xx年碩士研究生人數達到172萬人,雖然較20xx年少了4萬人,但已是連續10年人數破百萬,這也是1994年報考總數的14倍之多。20xx年全國高校研究生的錄取人數爲60.8萬人,考研報錄比約2.8:1.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近些年來,國家研究生擴招迅猛,考研熱居高不下。

2.考研的動機分析。

(l)自身因素。獲取知識,自我實現。有些大學生成就動機強,希望能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水平,深入研究某一學科領域,因而選擇了考研。興趣愛好。個人興趣愛好是引發大學生考研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有的學生認爲本科所學的專業不符合自己的意願,想通過考研重新選擇新的專業。

(2)家庭因素。有大學生選擇考研是由於來自家裏的壓力,而不是出於個人意願。父母往往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子女身上,認爲考研對孩子的發展、就業前景好。

(3)學校因素。積極引導、創造條件。學生在校的考研通過率反映出學校的教學水平,所以有些學校積極引導畢業生考研,爲學生考研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羣體效應。一些大學生最初不想考研,但看到周圍的同學爲了考研刻苦努力,雖然很辛苦,但是目標明確,生活充實,南於自身的目標不明確,爲了能融人到同學當中去,所以也找點事幹,而選擇了考研。

(4)社會因素。就業壓力。許多大學生及家長看來,如今本科生的就業形勢嚴峻,只有通過讀研,拿到碩士研究生文憑,才能增加就業競爭力,從而找到好工作。社會待遇。研究生不僅在學習期間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在畢業後也享受較好的福利待遇,甚至在一些地區出臺的人事選拔制度中,就崗位設置、福利待遇等規定只有碩士以上才能享受。

三、影響考研的消極心理品質

1.意志力不堅定。有些學生複習了一會,遇到難題,沒有前進的動力,看到別的同學找到了好工作,心裏癢癢的,心裏想考研那麼煎熬,不如我不考了,去找工作;看到同學出去旅遊了,也羨慕人家過的快活,總是三心二意的,沒有付出太多努力,怎麼可能考上?

2.畏懼的情緒。在考研複習的過程中,尤其是最後的衝刺階段,在連續做了幾套模擬題,而正確率較低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一種畏難情緒。這其實是對向己的一種懷疑,總覺得考研競爭激烈,擔心最後的結果不如意。這種情況下,考生要學會自己鼓勵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千萬不能鬆懈。

3.懈怠心理。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裏,有些學生認爲成績提高不了多少,在學習上就比前一階段有所放鬆,產生懈怠心理。這時候如果放鬆了很有可能功虧一簣,所以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點面結合,查漏補缺,全面複習。

4.自我效能感低。臨近考試,考生很容易產生緊張心理,感覺閂己近期突然效率不高,開始懷疑自己;和別人對比,覺得自己做題準確率太低,開始慌張。在這時候,千萬不要考慮太多不必要的問題。只需要調整計劃,按照自己的計劃認真複習就可以了。

四、把積極心理學運用到考研當中去

運用性分析。把積極心理品質運用到考研當中去。

(1)堅定的意志力。有的大學生目標明確,意志堅定,敢於挑戰困難,積極進取,學習自覺,自制力強,這些特徵有利於考研,畢竟國內的研究生考試考查範圍廣,難度大,尤其是英語,需要一定的功底,並且花費大量時間複習,考研是一場持久戰,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取得成功的。

(2)敏捷的思維。考生在複習的過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識太多了,有些知識要從感性的認識昇華爲理性的認識,通過分析、綜合、比較和分類,培養創造性思維,發揮向身的想象力,對掌握知識有重要作用。

(3)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考生應該保持樂觀向上、愉快的心態,遇到困難時,要先保持冷靜,勿激動,學會調控閂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4)提高記憶力。在識記材料時,有一個編碼、存儲、提取的過程,爲了能把知識存儲在長時記憶中,要把知識分好類,提高記憶的效率;並且掌握保持和遺忘規律,有效合理的組織複習,倒U型曲線表明識記最七年級段時間遺忘較快,以後逐漸減慢,也就是先快後慢。養成良好的記憶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5)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漫長的複習之路,堆積成山的複習資料,容易讓人喪失動力,失去信心,注意力分散,可以通過培養興趣,加強體育鍛煉,產生愉快感而提高注意力。

2.重要性分析。

(1)有利於大學生獲取考研的順利。把積極心理學運用到考研當中去,使人的知情意協調發展,提高記憶力,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創造性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取得成功,最後拿到碩士研究生的綠卡。

(2)有利於大學生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積極心理學認爲,獲得幸福的前提條件是要有美德和優勢。對於大學生來說,考研是一個艱辛但快樂地成長曆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強化學習的動機,以獲得智慧和知識;可以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樹立學生公平公正的意識;可以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力,面對困難,勇於挑戰,無所畏懼;可以培養學生的閂我控制能力以及謹慎的態度來實現學生的節制;可以引導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總而言之,把積極心理學運用到考研當中去可以培養大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積極心理學 篇10

摘要:目前,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的學習質量普遍提高,學校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越來越重視,過去被忽略了的“副科”教育,也重新被重視起來,特別是新課改以後,引入了很多教學手段和方法,例如在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在音樂教學中實現積極心理學的應用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更加強健的體魄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中。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音樂課堂;積極性

過去,很多學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採用的教學方法過於單一,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發展。尤其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幾乎沒有交流,音樂課的教學大多數的目的是爲了應付課程安排,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只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被動,這種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必須打破,否則只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打擊,不利於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激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以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文化課的興趣。

一、音樂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的意義

(一)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對心理學的提升,是一種創新。在心理學領域,積極心理學是一場新興的革命,是心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主要從積極角度更加深刻地研究傳統心理學所研究的東西。積極心理學採用更爲科學的'方法和原則來研究人們的幸福指數,引導人們對事物產生積極心理,研究人們積極的心理品質,從而使人類的發展和生活變得更加的和諧與健康。

(二)音樂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的意義

音樂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可以使學生們意識到音樂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樂趣,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互動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通過以學生爲主體,教師作爲引導的教學模式,開展積極心理學的教學,由過去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變爲成長式教育,在音樂課中從積極的角度進行教學並且不斷了解學生的想法,這不僅是一個教學創新的嘗試,也一個給學生們提供了綜合發揮、表現自我的平臺。

(三)音樂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的重要性

1.加強和鞏固專業基礎知識在以往音樂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基礎知識不夠牢固,甚至有的學生學了就忘。現在,通過在音樂課堂中引入積極心理學,學生能夠從積極的教學模式中學習音樂,從而加強和鞏固了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2.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過去的音樂課程學習是比較單一的;現在,音樂課堂中引入積極心理學,使學生能夠從積極的教學模式中學習音樂,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能夠更爲輕鬆有效地將所學的課程內容融合在一起,從而得以全面發展。3.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音樂課總是給人一種枯燥乏味而且顯得繁瑣的感覺;但是,音樂課堂中引入積極心理學,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課程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充滿興趣,從而對音樂學習產生熱愛之情。

二、音樂教學中積極心理學的應用

(一)通過運用積極心理學,學生的潛力得到開發

積極心理學是一種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傳統心理學所研究內容的學科。因此,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同樣可以運用積極心理學改變過去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通過運用積極心理學,學生的潛力得到開發,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例如,通過合唱的方式能夠帶動其他不喜歡音樂的學生一起學習音樂,這就體現了學生們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合唱的方式開發學生的組織能力等,用這樣積極的心理學方法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潛力,使學生的潛力得到開發,同時保持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二)通過運用積極心理學,學生的互動意識得到培養

過去,由於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比較單一,就侷限於鑑賞課本上的音樂,脫離了課本就對音樂學習無從下手,何況隨手對一首音樂進行簡單的鑑賞和分析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積極心理學,讓學生將課程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在課堂上模擬生活情景,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興趣和積極性。例如,生活中有些音樂是男女對唱型的,因此,在學習這類內容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A和學生B進行對唱,來達到通過積極心理學開展音樂教學的目的。又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積極組織興趣小組,學生憑藉愛好組成音樂小組、歌詞小組、樂器小組等,以相互合作學習的模式來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通過運用積極心理學,學生的課堂得以活躍

過去的教學模式大多都是由教師主導整個課堂的,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什麼交流的機會,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真正得到鍛鍊,甚至習慣了被動的學習模式以後就很難再學會獨立思考了,也會因此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可以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自己動腦思考後與教師互動,從而在課堂上能夠積極配合教師,踊躍回答問題。另外,積極心理學使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夠積極發言以外,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三、結語

音樂課是一個沒有界限的學科,它所包含的內容和涉及的領域是非常廣泛的,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不能墨守成規。通過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積極心理學,學生們的潛力得以開發,其互動意識和積極性也都得到提高。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積極心理學爲學生提供了一個能夠充分表現自己的空間和平臺。

參考文獻:

[1]樑虹.從內化感知到外化呈現———音樂認知心理學視閾下的鋼琴即興伴奏教學[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xx,36(2).

[2]韋佳佳.心理學與音樂教學的融合探究——評《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J].中國教育學刊,20xx(5).

[3]史影.基於人本主義教學觀的高中音樂鑑賞教材內容與教學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xx.

[4]餘小俊.對我國中國小音樂教育教學模式的反思———由音樂心理學課引發的思索[J].中華少年,20xx(25).

積極心理學 篇11

高職院校的道德教育是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現階段高職道德教育效果很差,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不高。對此選擇有效方法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成爲各高職院校關注的重點問題。對高職道德教育現狀進行深入概述,分析心理學教育在高職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面對現階段高校學生道德素質水平不高的現象,心理學指出這主要是由於道德教育與學生人性現狀相偏離,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針對性。因此,將心理學教育應用於高職道德教育當中十分必要。

一、高職道德教育現狀

有研究資料指出,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存在着嚴重的道德不良現象,失德行爲偏多。首先,在生活當中,學生對同學、教師甚至親人表現冷漠,缺乏必要的關心;其次,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學生的作弊現象極爲嚴重;此外學生暴力、侵權、計算機犯罪等失德行爲衆多,爲社會穩定及和諧造成不良影響。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高職院校的道德教育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首先,高職道德教育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且內容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很低,因此,教學無法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其次,教學模式較爲落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只注重講解,不注重實踐活動的展開,學生無法將所學內容應用於生活實踐當中;此外,高職道德教育不注重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缺乏針對性。

因此,將心理學教育應用於高職的教育當中,分析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展開教學,能夠有效提升高職道德教育水平,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

二、心理學教育在高職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學重視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關心學生的內心世界,主張以學生的實際感受和心理變化爲道德教育的出發點,在讓學生感受到關心的同時學會關心他人、關注社會,以社會行爲規範來要求自己,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心理學教育在高職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提升學生對社會道德規範的認同度

從心理學角度講,學生只有對社會道德規範形成高度的.認同,纔會在認識和情感上產生將其內化爲自身道德規範的意識,並追求自身行爲與社會道德規範行爲相一致。因此,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應使用心理學對學生的個性心理進行深入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尋求學生心理與道德教育的銜接點,引導學生對思想道德規範進行深入瞭解,並能夠將晦澀的思想道德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繫,從而提升對社會思想道德的認同度,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

(二)促進社會思想道德內化

學生對社會思想道德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認同到內化的過程,不是屈服於社會思想道德的強制性,而是在內心深處將社會思想道德作爲自己思想和行爲的出發點。因此,學校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內化教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而不是道德綁架,將規範化的社會道德強行施加給學生。只有讓學生獨立思考,對社會道德形成自己的認識才能實現社會思想道德的內化。

(三)營造關心的氛圍

從心理學上講,關心的環境有利於學生形成健全人格,主動自覺地形成關心、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從而促進道德素質水平的提升。這一關心理論強調了關心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將心理學應用於高校教育當中能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關心,在社會實踐中感受到社會思想道德帶來的益處,因此會主動投身於社會思想道德建設當中,在生活和學習中更注重發揮關心、理解和尊重的作用。因此,將心理教育運用於高職道德教育中有利於促進關心氛圍的營造。

由於高職道德教育與社會現實相脫離,且教學模式落後使其教學效果很差,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很差。而將心理學教育應用於教學過程中有利於促進學生對社會思想道德的認同和內化,爲學生營造一個關心的氛圍,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

積極心理學 篇12

[摘要]

爲了提高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本文從分析當前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入手,闡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以及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和新目標,探索新形勢下積極心理學在消防院校應用的新途徑,目的是突破傳統心理學側重治病救人的消極模式,轉向積極開發學員的心理潛能,培養學員的優秀品質,讓心理健康教育惠及到每一名學員,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

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

消防院校作爲向全國基層消防部隊輸送優秀指揮人才的院校和主力軍,在開展學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一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是,與地方高校一樣,在開展學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還是沿用傳統的病理心理學和消極心理學模式,工作任務主要定位在如何減少學員的心理疾病和矯正學員的心理問題,這一功能性目標在長期的實踐中雖然解決了少數學員的心理問題,但忽視了大多數學員的心理髮展需求。當前,消防院校學員進入學校學習後,雖然生活模式趨於簡單輕鬆,但生活環境的變化和學員入學前火場戰鬥經歷對其心理衝擊大,導致學員心理素質偏低,加之教育課程的針對性有待加強等諸多原因,決定了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開闊教學視野,創新研究理念,合理個性和共性的關係,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從過去的預防、輔導和治療逐漸轉變爲引導學員的心理自主發展、自我完善。讓每一名學員在校學習期間,都能夠體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助其成長。

一、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

積極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塞裏格曼提出並展開研究的一個全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積極心理學認爲傳統的心理學過於關注人的疾病和缺陷,忽視了人的潛能和活力。所以積極心理學注重對激發人的潛能和心理機能的規律進行研究,認爲心理學應該着重探尋人生活的價值和意義,積極挖掘人的潛力和優勢,主動引導和提升人的自尊自信。積極心理學主要注重三方面的研究:一是積極的情緒體驗,側重於對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受進行研究,強調人們需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我們的生活。二是積極的人格特質,側重於個人能力的發展研究。三是積極的社會關係,主要任務在於引導個體建立積極的家庭關係、學校關係和社會關係,系統地培養個體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從而建立一個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在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導學員完善人格品質,挖掘學員的學習潛力,激發學員的奉獻精神,以及應對各種環境變化和壓力時的應變能力,將爲消防院校培養更加優秀的消防人才,爲基層消防部隊輸送能力更加全面,素質更加過硬的指揮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二、積極心理學指導下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將教育教學目標定位爲培養全體學員積極健全的心理品質和幫助個別學員解決心理問題兩個方面。在積極心理學框架下就健全和完善學員心理品質方面要達到以下幾點目標:1、增強學員的積極情緒體驗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師能夠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正確客觀地認識自我,發現自身的長處和優勢,充分挖掘個人潛力和智能,提高學習和生活自信心,體驗成就感、幸福感。從而變得積極向上,熱愛生活。此外,積極心理學還要求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培養學員立足現在,展望未來,接受並滿意過去的良好心態。2、塑造學員的積極人格特質積極心理學家賽裏格曼認爲教師應當致力於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幫助其樹立自信、培養樂觀生活態度、形成積極人生觀,提高社會適應力。積極心理學把增進個體的積極體驗和培養個體的自尊作爲塑造個體積極人格的最主要途徑。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員勇敢、熱情、主動地探索,培養創造能力和良好品質,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成爲教學重中之重。3、創建積極的校園關係積極心理學認爲一個人的積極情緒體驗和積極人格品質與積極的社會關係密不可分。[1]學員在校學習期間,校園是其主要的活動場所和生活環境,因此,在開展學員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要爲學員提供活躍、積極的校園環境和氛圍,讓環境薰陶學員品質,讓氛圍陶冶學員的情操,從而形成人人互信互助,互相尊重的社會關係。

二、積極心理學在消防院校應用推廣的途徑

積極心理學爲消防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途徑。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消防部隊的心理健康教育當中,對推動消防領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向積極方向轉變提供了理論支持。1、建設積極的校園生活環境對於高校來說,整體的積極氛圍對學生解放思想,勇於探索,發揮能動性至關重要。而對於消防院校這樣軍校性質的學校來說,由於嚴明的紀律和嚴格的管理,讓學生一直都處於一種神經緊繃的狀態,課餘時間,很少有學生在校園活動,失去了作爲學生的那種朝氣蓬勃的活力。所以很難讓學員體驗到幸福、滿足的感受。作爲學校,應該廣泛聽取在校學員的意見與建議,在校園提供各種平臺,鼓勵學員走出宿舍,參與到室外活動中去,讓學員勇於嘗試,挖掘自己的優勢,體驗成就感,增強自信。此外,幹部作爲學員在校學習的導師和領路人,要勇於突破管理和被管理的關係,充分體現亦師亦友的角色,讓學員在校學習期間能夠放開束縛,體驗大學的美好生活。只有這樣,消防院校的校園才能恢復大學應有的那份活躍和朝氣,才能讓學員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2、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離不開完善的教育系統做支撐,更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強大的後勤保障,消防院校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全校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爲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創新和發展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這也是這些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系列成績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消防學校基礎設施還很不完善,導致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也受到了一定的侷限性。譬如,沒有符合標準的諮詢室,供心理輔導的.團體諮詢場地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助器材等,使心理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出現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在努力探索,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和設施的同時,應該儘快完善消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讓軟件和硬件共同搭建起消防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3、增加積極心理學教育課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開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經途徑。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學員的自我體驗,使學員的心理素質不斷提高,激發並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美國,積極心理學被稱爲“幸福課”,它主張在學生參加學習和體驗活動時教會學生如何獲得幸福感。在消防學校開展積極心理學教育和教學,並不是要完全摒棄傳統的心理學教育理念,而是要依託原有成果,轉變以往以消極心理教育模式一頭重的現狀,將心理教育的重心均衡到怎樣減少和預防學員的心理問題和如何激發學生內在的優秀品質兩個方面,並幫助學員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以獲得更加美好的生活,在教學方式上,可以採用案例式體驗教學、角色扮演式體驗教學和團體活動式體驗教學等形式,調動學員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讓其在教學過程中邊學習邊感受。4、融入積極的心理諮詢技術心理諮詢工作已經成爲消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每年新學員入學後開展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已經成爲每年的慣例工作。雖然這項工作很好地幫助學校篩選出具有心理問題傾向的學員,但在進行心理干預時,過於急促,給學員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對於新學員,初到一個新的環境,生活的適應,集訓的艱苦,都給他們帶來一定不適感。特別是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問題的學員,本身就具有較爲敏感的心理特點,心理較爲封閉,同時帶有恐懼、焦慮和排斥感,若在心理健康測查之後馬上進行心理諮詢和干預,勢必會給其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會使學員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和恐懼心理,最終結果不但不能解決其現有的不良心理問題,還會加重其心理的應激反應。因此,此時採取積極心理學的理念進行心理干預就比較恰當,即不進行單獨的心理諮詢,而是在大環境下,通過學生的集體活動或是團體輔導的方式給予更多的關注,圍繞學生的積極品質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員在沒有壓力的情景下,潛移默化地接受心理輔導,在解決其不良心理問題的同時,維護學員的自尊,提高學員的自信,增強學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這才能真正達到測查預防的效果,也更有利於消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

積極心理學 篇13

美國積極心理學家泰勒.本.沙哈爾博士在《幸福的方法》一書中強調:積極心理學雖然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興起於西方的心理學流派,但積極心理學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卻發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想。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中,有很多倡導積極樂觀心態的思想,培養優勢和美德的理念。“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儒家的“知足常樂”的.人生態度,提倡“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追求,以及儒家提出的關於智力國家的一些思想方法都是積極心理學四喜那個的體現。《中庸》有這樣的一句話:“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意思是”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道家思想也強調了積極的人格品質。”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體現了誠實、仁慈、勤奮、正直、善良等多種積極的人格品質。中國的孝文化也體現了積極心理學中”感恩“這一美德。常懷感恩之心的人往往具備諸如溫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

塞利格曼認爲,心理學的一更更加重要的使命應是讓普通人生活得更有 意義和更幸福,過分關注“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而忽視人類自身所擁有的積極力量和品質,會使得心理學不能真正發揮出它的價值。由此,心理學的關注焦點應當從”心理疾病“轉向”人類的積極品質“,通過大力提倡積極心理來幫助人類真正擁有幸福。他在《持續的幸福》一書中提出了幸福2.0理論,提出幸福由5個元素決定----積極情緒、投入地工作、目標和意義、和諧的人際關係、成就感。指出,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幸福人生,這與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天下大同“的立項也有不謀而合之處,積極心理學找到了天下大同的心理基礎----我們人類共同擁有的積極品質,也發現了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幸福。

今天的教師們遇到了比以前更多的挑戰,積極心理學給了我們新的視野和方法,當我們聚焦於消極面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都是問題和失望,當我們聚焦級級面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進步和希望。

標籤:心理學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