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必備】職業規劃職業規劃範文集錦九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我們的努力下收穫新的成績,該好好規劃一下自己接下來的職業發展道路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做職業規劃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職業規劃職業規劃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職業規劃職業規劃範文集錦九篇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1

知道了專業選擇和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後,不少 () 的讀者一定會問,我們怎麼才能知道什麼樣的專業最適合我們,我們又怎樣規劃5-10年以後的職業呢?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對所有可能的選擇進行了解,二是,瞭解自我。下面,我們首先來談一下美國大學生選擇專業的過程,然後看看美國大學裏的專業設置,最後解釋各個專業所通向的職業之路。

和我們中國的大學不同的是,大部分的美國大學在新生申請和入學時,並不要求學生立即選擇專業。即使那些要求申請者在填寫申請表格時指明專業的學校,也都允許學生在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以後轉專業。至於在填寫申請表格時,應不應當指明專業,我們在填寫表格的章節中有詳細的說明。

新生入學以後,每個人都會被分配一個導師。導師的職責不是指導學生具體的學習生活,而是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安排課程,選擇專業,幫助新生儘快適應大學生活。根據學校規模的大小,一個導師可能指導幾個或是幾十個學生。新生在與自己的導師交談以後,開始基礎課程的學習。不同的專業要求的基礎課程不盡相同。換句話說,雖然新生不必立即決定專業,但是心裏還是應當大致有個譜,知道自己傾向於哪個方向。

基礎課程的學習一般持續1-2年。在這期間,學校會通過各種活動提供機會是新生們更多的瞭解各個專業。常見的有組織一二年紀學生輪流參觀各系,請各系高年紀學生,以畢業校友,或是任課老師介紹本專業及畢業後的去向,或是定期召開專業說明會。有些學校甚至要求一年級學生必須參加一年的專業說明會以獲取一種特別的學分。學校這樣做正是因爲他們看到了專業選擇的重要性,希望學生能夠在充分了解事實的基礎上,做出理智的抉擇。

在經過了一年的瞭解以後,進入二年級,學生就可以決定專業了,從而開始高級課程的學習。高級的課程非常專業化,難度和強度都明顯增大。但是,學生在這個時候仍有退路。在美國的大學裏,開學以後的第一週和第二週被稱爲“選購時期”,即學生們可以隨意聽課,然後選擇自己喜歡且能夠勝任的課程。這時候一些受歡迎的老師的課往往擁擠不堪,不僅座位被佔滿了,還有很多人坐在窗臺上,走道的地上,甚至是擠在門口 -- 蔚爲壯觀。但是一個班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報着試聽念頭的學生等到決定選課的時候才發現該老師早已不再招生了。另外,開學頭兩週的公開課並不意味着這兩週的授課內容不計入總分。所以,除非你打定主意只是試聽,否則,一定要記得按時做所有的作業,因爲每次作業的分數都會影響你最後的總分。所以,自由帶來的是責任。選課在美國的大學裏也未嘗不需策略來指導。

有意思的是,即使在選定了一門課以後,學生還是可以在規定時間內退課。這個規定時間一般是期會考試之前。有些學生在發現自己糊里糊塗荒廢了半個學期的時間,沒有努力用功,擔心過不了期會考試,成績單上留底,還影響最終的平均分,就會選擇退課,轉向一些容易應付的課。但是這個時候退課就有可能遭受罰款。對所退之課,學校只會退還學費的一部分,而對新選之課,如果任課老師同意接受,學校是一分錢的學費也不會少收。所以記住,每一個選擇都意爲着一定的代價。

最後,一個學生到底按哪個專業算,以其修選的課程爲準。即,只要學生所修課程達到該專業的要求,通常是基礎課加幾門高級課程,該生即可爲本專業學生。如果該生在校期間所修課程能夠達到兩個專業的要求,那麼他的畢業證書上將顯示雙專業。由於一些相近相關的專業往往共享一些基礎甚至是高級的課程,譬如經濟和統計都需要有一定的數學和統計基礎。在美國雙專業是非常常見的。雙專業同時也拓寬了就業之路,雖然壓力很大,還是有很多學生願意挑戰自我。

美國的各類大學裏林林總總有多達逾700種專業和方向。從職業規劃的角度來劃分,專業可分爲文理專業和職業預備專業。文理專業包括我們常見的數理化,生物,計算機科學,經濟,統計,社會學,歷史學,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文理教育不以培養“職業型人才” (這裏特指商業管理人才,律師,醫生,政府及非營利組織的管理人才) 爲目的,更側重學生對一般性知識的掌握,注意教授研究方法,以及培養對科學的廣泛的興趣。雖然文理教育的目的不是單一的讓畢業生進入研究生院進一步深造,成爲博士,而且事實上,決大部分的畢業生還是立即踏入社會成爲上班一族,但是文理教育的確在有意識無意識之間鼓勵學生科學鑽研的精神。正是由於這些學生綜合素質高,能夠觸類旁通思考問題,很受用人單位歡迎。

與此相對應的是,選擇職業預備專業的學生大多是爲大學畢業後進入碩士級別的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做好準備。選擇職業預備專業的學生一般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努力方向。他們通過在大學四年的學習,打好基礎,根據不同職業院校的要求,可能需要然後經過幾年工作勵煉,進而申請職業學位。比如商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通常要求申請MBA和MPA者具有至少3-5年的工作經驗,而法學院和醫學院則沒有這樣的要求。

對激烈的競爭,職業院校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以吸引優秀的人才。芝加哥大學兩年前就面向本校的本科畢業生推出了一個新項目,即,本科畢業生可在畢業前申請商學院的“預錄取”。但是,經考覈錄取的成績優異,富有領導才能和商業潛質的本科生畢業以後並不直接進入商學院進行學習,而是開始爲期兩年的工作。兩年後重新回到學校攻讀MBA學位。現在的一批預錄取的學生剛剛開始商學院的學習,這個實驗成功與否,我們拭目以待。

需要澄清的一點是,文理專業與職業預備專業並不矛盾。比如說,醫學院要求申請者的成績單上必須有一定數量和難度的化學,物理,和生物課程。那麼,一個化學系的學生,可以在修完指定的物理和生物課程以後,稱爲醫科預科生 (Pre-Med student) 。此外,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從長遠的角度講,專業不絕對的決定職業走向。很多從事非商業性質工作的人,如工程師,藥劑師,化學家,實際上把上商學院作爲通過再學習,實現職業轉變的機會。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2

1) 職業方向

很多人認爲簡歷對自己究竟要找什麼工作需要保持一定的模糊性,這樣求職時可以選擇的職位更多,贏得offer的機會也將多。

在進行求職之前,不妨先做一個全面的職業規劃,其中特別包括職業性格、職業傾向性等測試,在科學測評的數據基礎上,查證自己更加適合於做哪個行業,哪種職能工作。自己知道該找怎樣的工作,在哪裏可以獲得這樣的工作機會,簡歷就能“投其所好”。

2)自我評價

在求職者書寫“自我評價”時,千萬不要有虛假成分,例如誇大自己的能力、優點或工作經驗等。經驗豐富的HR很容易通過求職者的措辭判斷求職者是否中肯而踏實。一旦語句讓人感覺到浮誇,HR往往會不露聲色地把求職者的簡歷淘汰出局。

在自我評價部分,求職者應該簡明扼要地表明自己最大的優勢所在,同時儘量避免使用空洞、老套、外行話等泛泛而談的語言。最重要的是表明你的專業、能力、經驗與該招聘職位高度匹配,你是該職位的不二人選。達到了這樣的效果,HR自然對你求賢若渴。

3) 工作經歷

對於職場人士而言,含金量更高的是實際工作經驗而非學歷,求職者最好把工作經驗放在簡歷的最前面,如從哪年到哪年做了什麼事情、擔任何種職務、主要成績如何等。獵頭認爲,經歷不等於經驗,不是擁有豐富的經歷就能轉化爲有效的競爭力,HR想要看到的是你從工作經歷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學習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瞭解你在過去的工作中得到了怎樣的成長。

因此,簡歷上應該提供客觀的可以證明或者佐證你資歷、能力的事實和數據。即把個人職業生涯亮點、主要成績以語詞形式概括出來放在簡歷的開頭,讓獵頭一目瞭然你的“賣點”是什麼。

有效的業績中能展現你對過去工作的勝任,以及對目前所應聘職位的勝任。在這其中,要表現出的核心則是——所有的工作經歷都是緊緊圍繞着我的職業目標和生涯規劃而穩步發展的。

4)終綜合體現

其實,一個懂得運用職業規劃知識來武裝簡歷的人,簡歷處處都會滲透着職業規劃的“氣息”。獵頭不管是你的教育背景還是培訓經歷,抑或是以往的工作經歷,都是以自我職業定位爲中心,內容都是相互緊密關聯,整體加以體現的。需要重申的是,簡歷中展現個人職業規劃,還應結合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企業文化以及發展戰略來製作,切忌不要寫與用人單位無關的“個人長遠想法”。

5) 貫穿始職業期待

很多企業會在面試中問應聘者:你期望從工作中獲得最重要的回報是什麼?五年內的職業目標是什麼?獵頭公司想要看的是求職者如實表現出自己的職業期待,可以向招聘企業表明,自己對於此次求職是有計劃、有想法、方向十分明確,而不是隨意海投簡歷、靠撞大運而隨機求職的行爲。

有的放矢,針對性強。一份好的簡歷應該根據不同的職位有明顯的針對性和側重點。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3

篇一:國小教育職業規劃書

前言:

人生路艱難而又漫長,我們要怎樣走這漫漫長路。剛從高中過度到大學,一切都讓我很感到很茫然,生活沒有規律,學習沒有安排,對於未來更是失去了目標和方向,到底我們要怎樣過這四年的大學生活,到底我們將來要從事怎樣的工作,這一切都讓我感到很困惑。當說到要寫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我覺的很有必要,它能讓我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思考自己將來要走什麼樣路,開闢一條通往未來的大道。

一、自我分析:

1、興趣愛好:我是國小教育專業的一名學生,性格活潑開朗,喜歡與人交流;愛好廣泛,喜歡聽歌,看書(自己喜歡類型的,比如講歷史上大人物的書或者是後宮的故事),看電視,

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比如爬山,野炊,郊遊等),睡覺等。

2、以往經歷:(1)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知道材米油鹽的不容易,人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所以從小就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對於未來我相信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堅定的走下去就一定能夠取得一定的成績。

國小和國中擔任班上的班委,當時對這些也不瞭解,更不用說思考什麼職業方面的事了,只覺的當班幹部很陽氣。到了高中當了學生會副主席,也只感覺到是一種虛名,在別人看來也許覺的很光榮,但我覺的自己什麼都不是,還是一樣的平凡。人們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而我也體會到了他和國中和高中的差別,在這裏我們不僅要知道怎樣學習,怎樣玩,更要知道怎麼處事,怎樣完善自己,以至於在這充滿競爭的社會不會被淘汰。

(2)獲獎情況:20xx——20xx年度獲校級三好生

20xx——20xx年度獲市級優秀幹部

20xx——20xx年度獲市級三好學生

3、優勢:(1)性格開朗活潑的我很容易與人交流

(2)學習也比較認真,對工作很負責任

(3)細心也很有耐心,比較喜歡小孩子

(4)能吃苦,對於事情也很積極樂觀

(5)對於緊急問題應變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4、劣勢:(1)做事情有事會有點懶惰,但只要調整也很快會恢復

(2)其次做事情不怎麼自信,剛從忙碌的高中生活過度

大學,看到每個同學都多才多藝的,自己什麼才藝也沒有感到很自卑。感覺自己什麼都不行

(3)做事情有時優柔寡斷,缺乏果斷性

(4)有時候做事太固執自己的意見,不太想和別人辯論

二、大學四年簡單的規劃:

1、短期目標:在大學學習期間掌握老師講的所有理論和技能的知識,努力完善自己,成爲一位品學兼優的大學生

2、中期目標:看自己這幾年的發展方向,也許會繼續深造考研,或者就直接出來工作了,不管是哪方面都希望自己開心愉快的生活

3、長期目標:去一個不錯的學校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然後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另一方面也想搞點副業,比如說開個自己的店

三、具體的實施步驟:

1、 大一主要是適應從高中這個過渡階段,適應大學生活,找到大學的學習方法,並且制定大二的學習計劃;學習方面還是要跟的老師走,專心聽課,認真複習,過英語四級和計算機省一級

2、 大二主要是專業課的學習,熟練的掌握專業知識,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過英語六級和計算機國家一、二級 所以你很希望跟你前任複合。看來我的夢是個預言。我要工作了

3、 大三的時候我們因努力鍛鍊自己和挑戰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爲自己以後找工作提前作好準備

4、 大四我們即將畢業,所以我們要提前準備畢業論文,接着準備找工作,面臨新的競爭與挑戰。

四、職業規劃:

作爲國小教育的一名學生,將來應該會當一民國小老師,老師這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是我一直很崇敬的。他們桃李滿天下,播下了無數的種子,爲我們社會播下了無限多的希望,他們在平凡中孕育偉大,在平凡中譜寫着精彩的華章。我一直覺的當老師很好,尤其是國小老師,我看上的是它的假期,每學期同學們放假的時候,這也是老師們的假期,因爲我比較愛玩,所以希望以後有多一點時間出去走走看看,飽覽這世間的美景。我以後就想回自己的家——XX,去一個好一點兒的國小任教,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如果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發展一下副業,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掙錢去很多地方旅遊。

五、就業前景:

現在的大學生遍地都是,到處都是競爭,這就加劇了我們的就業困難。對於我們小教這個專業以後一般都是去國小任職,而現在很多城市對國小老師的需要挺大的,所以就業前景方面還是挺廣的。但如果想進大城市裏的好的國小,還是很困難的,所以還是總歸一句話,要想就業沒問題,就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讓自己成爲優秀中的優秀,精英中的精英,這樣纔不至於被社會所淘汰。

六、評估整理:

成功不相信眼淚,成功不相信懦弱,成功只相信汗水,只有辛勞付出了纔會有收穫,只有流過汗的人才能體會豐收的喜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經過磨練的寶劍纔會更加鋒利,只有經過寒冬的冷凍纔會有梅花撲鼻的香味。沒有人生來就是寶劍,沒有生來就有梅花的香味,這是日日夜夜的磨練,這是一滴滴汗水的澆灌。

這篇規劃書也讓我重新找到了方向,重拾的.目標,讓我的生活不再是茫然。所以從現在起,加油!

教育學院國小教育20xx級2班

劉XX

篇二:國小教育職業規劃書

一、自我分析

(一)職業興趣分析

1。我在研究生階段所選擇的專業是上國小前教育,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爲我對與上國小前教育的熱愛和對孩子的喜愛。所以我希望在畢業之後可以從事與幼兒教師相關的職業。

2。我喜歡簡單而又充滿活力、富於變化的事物。我希望我將來的工作對象是生動活潑的、不斷髮展和變化的人,而不是冰冷的機器和一成不變的機械操作。幼兒教師這一職業非常符合我這方面的要求。

(二)個人特質分析

首先,在曾經做過的氣質類型測試中,得出的結論是我屬於多血質與粘液質的混合氣質類型。所以我本人雖然活潑好動、富於變化卻也能夠堅持自己的決定,穩定自己的情緒,有耐心和信心。所以我認爲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很適合我。

其次,我本人是一個追求安穩的人,沒有太大的野心和抱負,希望生活可以簡單和快樂。對於工資高低沒有過高的要求,最爲看重的是輕鬆愉快的工作環境。我想這些幼兒教師這個職業都可以帶給我。

再次,我非常喜歡孩子的人,和孩子們在一起會讓我覺得更輕鬆自在,使自己永遠保持一顆年輕向上的心,於是我選擇了上國小前教育專業,並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成爲一名幼教工作者。朋友也都認爲我很具有親和力,適合做幼兒教師。

二、SWOT分析

(一)優勢及應用

1。我認爲我最大的優勢在於我的專業。本科階段我學習了教育學專業,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和師生相處之道,研究生階段又重點學習上國小前教育的相關知識,想必這在我今後的工作中會起到相當大的指導作用。

2。我喜歡唱歌、畫畫,能製作一些簡單精美的手工,我相信這些愛好可以幫助我更快地走進孩子,與他們愉快的相處。

3。我是個細心的人,做事情時會考慮的很周全,同時又很靈活,可以對突然發生的事情作出迅速穩妥的處理。這讓我有信心照顧到孩子的每個細小問題。

4。我的性格活潑,爲人熱度坦率,有較強的合作精神和服務精神,可以與周圍的同學和朋友相處融洽。我想這會對我今後處理好同事之間關係有所幫助。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可以幫助同事分憂解難。

5。我喜歡變化,樂於創新。在工作中能夠不斷的開拓進取,使幼兒教學更加的新穎和充滿樂趣,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熱忱。

(二)弱勢及彌補

1。我討厭複雜和繁瑣,不喜歡過多的規則和條條框框。

2。習慣安於現狀,着眼當下,難以對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很好的打算。

3。傾向於只接受事物的表面現象,忽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和思維條理

三、職業規劃

(一)短期目標: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未來兩年內首要的任務是認真學好各門學科,紮實專業知識,培養學習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充分利用校園環境及去幼兒園實習的條件優勢,適當做一些兼職工作鍛鍊自己的實踐能力,併爲就業做好準備。

(二)中期目標:畢業後在幼兒園從底層做起,不能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的工作。同時,擴大自己的社會交際網,增強與人溝通能力。當然,積累資金,改善生活水平,尋求更好的出路。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4

十招教你清晰職業規劃

第一步:明晰職業規劃,確定職業目標——價值觀和人生定位

自我的人生價值和角色定位、人生主要目標的設定等等,簡單的說就是:你準備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你的人生準備達成哪些目標。這些看似與具體壓力無關的東西其實對我們的影響卻總是十分巨大,對很多壓力的反思最後往往都要歸結到這個方面。卡耐基說:“我非常相信,這是獲得心理平靜的最大祕密之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而我也相信,只要我們能定出一種個人的標準來——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比起來,什麼樣的事情才值得的標準,我們的憂慮有50%可以立刻消除。”

第二步:心態調整——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擁抱壓力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思想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也可以使地獄變成天堂。”

我們要認識到危機即是轉機,遇到困難,產生壓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個問題處理過程,就成爲增強自己能力、發展成長重要的機會;另外也可能是環境或他人的因素,則可以理性溝通解決,如果無法解決,也可寬恕一切,儘量以正向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件事。如同有人研究所謂樂觀係數,也就是說一個人常保持正向樂觀的心,處理問題時,他就會比一般人多出20%的機會得到滿意的結果。因此正向樂觀的態度不僅會平息由壓力而帶來的紊亂情緒,也較能使問題導向正面的結果。

第三步:理性反思——自我反省和壓力日記

對於一個積極進取的人而言,面對壓力時可以自問,“如果沒做成又如何?”這樣的想法並非找藉口,而是一種有效疏解壓力的方式。但如果本身個性較容易趨向於逃避,則應該要求自己以較積極的態度面對壓力,告訴自己,適度的壓力能夠幫助自我成長。同時,記壓力日記也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理性反思方法。它可以幫助你確定是什麼刺激引起了壓力,通過檢查你的日記,你可以發現你是怎麼應對壓力的。

第四步:建立平衡——留出休整的空間,不要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回家

我們要主動管理自己的情緒,注重業餘生活,不要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回家。留出休整的空間:與他人共享時光,交談、傾訴、閱讀、冥想、聽音樂、處理家務、參與體力勞動都是獲得內心安寧的絕好方式,選擇適宜的運動,鍛鍊忍耐力、靈敏度或體力……持之以恆地交替應用你喜愛的方式並建立理性的習慣,逐漸體會它對你身心的裨益。

第五步:時間管理——關鍵是不要讓你的安排左右你,你要自己安排你的事

工作壓力的產生往往與時間的緊張感相生相伴,總是覺得很多事情十分緊迫,時間不夠用。解決這種緊迫感的有效方法是時間管理,關鍵是不要讓你的安排左右你,你要自己安排你的事。在進行時間安排時,應權衡各種事情的優先順序,要學會“彈鋼琴”。對工作要有前瞻能力,把重要但不一定緊急的事放到首位,防患於未然,如果總是在忙於救火,那將使我們的工作永遠處於被動之中。

第六步:加強溝通——不要試圖一個人就把所有壓力承擔下來

平時要積極改善人際關係,特別是要加強與上級、同事及下屬的溝通,要隨時切記,壓力過大時要尋求主管的協助,不要試圖一個人就把所有壓力承擔下來。同時在壓力到來時,還可採取主動尋求心理援助,如與家人朋友傾訴交流、進行心理諮詢等方式來積極應對。

第七步,提升能力——疏解壓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設法提升自身的能力

既然壓力的來源是自身對事物的不熟悉、不確定感,或是對於目標的達成感到力不從心所致,那麼,疏解壓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去了解、掌握狀況,並且設法提升自身的能力。通過自學、參加培訓等途徑,一旦“會了”、“熟了”、“清楚了”,壓力自然就會減低、消除,可見壓力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逃避之所以不能疏解壓力,則是因爲本身的能力並未提升,使得既有的壓力依舊存在,強度也未減弱。

第八步,活在今天——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壓力,其實都有一個相同的特質,就是突出表現在對明天和將來的焦慮和擔心。而要應對壓力,我們首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觀望遙遠的將來,而是去做手邊的清晰之事,因爲爲明日作好準備的最佳辦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第九步,生理調節——保持健康,學會放鬆

另外一個管理壓力的方法集中在控制一些生理變化,如:逐步肌肉放鬆、深呼吸、加強鍛鍊、充足完整的睡眠、保持健康和營養。通過保持你的健康,你可以增加精力和耐力,幫助你與壓力引起的疲勞鬥爭。

第十步,日常減壓

以下是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減輕壓力的10種具體方法,簡單方便,經常運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早睡早起。在你的家人醒來前一小時起牀,做好一天的準備工作。

2、同你的家人和同事共同分享工作的快樂。

3、一天中要多休息,從而使頭腦清醒,呼吸通暢。

4、利用空閒時間鍛鍊身體。

5、不要急切地、過多地表現自己。

6、提醒自己任何事不可能都是盡善盡美的。

7、學會說“不”。

8、生活中的顧慮不要太多。

9、偶爾可聽音樂放鬆自己。

10、培養豁達的心胸

壞上司是一所好學堂,教你三堂職場課

壞上司是一所好學校,在這所學校裏有許多功課可以學,並且是非常重要的功課。課:壞上司能增加你處理組織內部事務的政治智慧。一個人在自己創業之前遇上一個壞上司,逼迫你學習組織政治學,那就太幸運了。

壞上司是一所好學校,在這所學校裏有許多功課可以學,並且是非常重要的功課。想到這個題目,是因爲收到一位朋友的來信。這位朋友剛剛留學回國,在一所大學供職。前幾天來信向我訴苦,說他的那位“混?”系主任千方百計地擠兌他。這本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爲我這位朋友機敏多才,初來乍到即嶄露頭角,而且性情剛烈,生就一把刀子嘴,上司既然少才缺德,不怕他、恨他纔怪。

爲他頗感不平之後,卻突然想到,照他的個性,發展下去於組織、於他人、於自己、於事業都沒啥好處,遇上個跟他過不去的上司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於是寫信給他說:壞上司是一所學校,在這所學校裏有許多功課可以學,並且是非常重要的功課。

我想,如果你有一個壞上司,至少有三門功課好學:

第一課:壞上司能教會你一種面對逆境的平常心。

這應該是人生最寶貴的一課。在面對一個不能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客觀環境時,有兩種態度可以選擇:一是心平氣和、平心靜氣地接受它,因爲這是一個客觀的環境;二是從心理上不接受這個不能改變的事實,爲它而煩躁、嘆息、憤慨。第一種態度至少能夠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第二種態度則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在客觀上受損失的同時,再加一層心理的傷害。

一座山擋住你的去路,你不會對着山生氣,只能想法攀越它,或者繞過它。一羣狼圍住你時,你也不會對着狼羣生氣,你會用最大的智慧和力量戰勝它們、消滅它們或者逃避它們。一叢荊棘刺破你的手時,你也知道刺人不過是荊棘的本性而已。爲什麼這些元素代換成“人”的時候,就令你怒火中燒或者憤憤不平呢?古人說:君子不跟牛執氣。跟牛執氣,就是把自己降低到牛的層次,跟小人執氣呢?

有一位名字叫弗蘭克的心理學家,他在希特勒的集?營裏呆了十幾年,在那裏他的一個重要發現就是:如果一切都不能改變,至少還能改變自己的感受;如果一切都不能控制,至少還能控制自己的風度。還有誰面對的環境能比希特勒的集?營更糟糕呢?

還有人說,婚姻的意義,就是讓一對冤家相互磨礪,以培養出堅韌、自制、溫和、穩重、耐心、責任感、善與人相處、容忍不同意見等種種單身所不需要的品質。用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的話說,“娶一位好老婆的男人會變得快樂;娶一位壞老婆的男人會變成哲學家。”既然婚姻可以成爲培養治國、平天下的能力和美德的學校,壞上司爲何不能呢?

要成爲一個領域的領袖人物,首先需要培養節制、堅韌等諸多品質。現在你遇上了一個壞上司,不應該感謝上蒼的厚愛嗎?你應該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心,勇敢地面對你的壞上司。然後,在與壞上司的相處中努力培養你的各項美德。

第二課:壞上司能激發你的潛能。

臺灣的劉墉寫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他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天,一位已經就業的同學對他抱怨他的美國老闆“吃”他,不但給他很少的薪水,而且故意拖延他的綠卡申請。劉墉當時對他說:“這麼壞的老闆,不做也罷。

但你豈能白乾這麼久,總要多學一點再跳槽,所以你要偷偷地學。”他聽了劉墉的話,不但每天加班,留下來背那些商業文書寫法,甚至連怎樣修理影印機,都跟在工人旁邊記筆記,以便有一天自己出去創業,能夠省點修理費。隔了半年,劉墉問他,是不是打算跳槽了?他居然一笑:“不用!現在我的老闆對我刮目相看,又升官,又加薪,而且綠卡也馬上下來了,老闆還問我爲什麼做事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變得那麼積極呢?”他心裏的不平不見了,他做了“報復”,只是換了一種方法,而且他自我檢討,當時其實是他自己不努力。劉墉接着說:你喜歡鬥狠嗎?你總是心裏憤憤不平嗎?你要知道,敵人、仇人都可以激發你的潛能,成爲你的貴人。你也要知道,許多仇、怨、不平,其實問題都出在你自己。你更要知道,這世間最好的“報復”,就是運用那股不平之氣,使自己邁向成功,以那成功和“成功之後的胸懷”,對待你當年的敵人,且把敵人變成朋友。

人沒有敵手是很難發揮自己的全部潛能的,因爲最難的是“戰勝自我”。沒有敵手的激勵,難免怠惰、難免放縱、難免降低追求的目標。

精神病學家J·A·哈德菲爾德深入研究過危機環境在人的身體、心理、感情和精神上激發的非凡力量。他說:“我們過着拘謹的生活,避開困難的任務,除非我們被迫去做或者下決心去做時,纔會產生無形的力量。我們面臨危機時,勇氣就產生了;被迫接受長期的考驗時,就發現自己擁有持久的耐力;災難降臨時,我們會發現內在的潛力,彷彿是出自一個永恆手臂的力量。一般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無所畏懼地接受挑戰,自信地發揮我們的力量,任何危險和困難都會激發能量。”

當“怨怨相報何時了”的兩敗俱傷,變成“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雙贏時,不是人生的最大成功嗎?

第三課:壞上司能增加你處理組織內部事務的政治智慧。

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政治。有人說,一個好的企業家,必須是好的政治家。組織中的政治鬥爭,從來就不會停止,只不過好企業與壞企業的分別是,好組織有明確的政治鬥爭規則,而壞的組織則沒有。或者說好的組織的遊戲規則鼓勵積極的鬥爭,而壞的組織則放任大家內耗,從而導致組織在與別的組織的競爭中落敗。

專家出身的人往往缺乏這一課。著名的“陳天生怪圈”就是例證。

1986年,陳天生到廣州,用1500元自有資金,加上800元稿費,另加一位朋友的5000元,辦起了一家技術經濟發展公司。公司迅速獲得了發展。爲了圖謀進一步發展,他去海南考察。這時,公司內部有人冒充他的簽名私收貨款。司法機關找上門,內部馬上有人栽贓陳天生,甚至合夥“要在思想上、組織上徹底肅清陳天生的流毒”。於是,法人代表的工資被停發,辦公桌被搬出門外,連鋪蓋卷也被扔了出來。一時間,各分公司紛紛倒戈,百萬資產瞬間付之東流。

198?年,陳天生在廣州鼎湖區再度白手起家,創辦了鼎湖科技實業城。自籌資金,自生自滅。經過三年的苦幹,鼎湖開發區終於興旺起來了。然而,歷史悲劇再次重演。就在陳天生雄心勃勃,準備擴大開發區規模時,突然被這個由自己親手創辦的經濟組織拋了出來。他抗爭無效,靜悄悄地走了。

1992年陳天生與蒲圻市簽訂合同,以民間方式籌資在蒲圻建赤壁長江大橋、創辦開發區。很快,陳天生在家鄉這塊熟悉的土地上再次顯示出傑出的組織協調、招商引資、宣傳鼓動等各方面的才能。企業又興旺起來了。不曾料想,腳下的跳板被人抽走了!陳天生跌了有生以來最大的一跤。鄉親亦無情,他再一次飲恨離開。

一個人在自己創業之前遇上一個壞上司,逼迫你學習組織政治學,那就太幸運了。就算你永遠不打算自己創業,學好這門功課對你的職業生涯也大有助益。

有一位在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之一高級管理人員遇到了一個難題:一方面他喜歡自己的工作,對薪水也很滿意;另一方面,他痛恨自己的上司。他已經忍氣吞聲好多年了,現在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於是,他決定通過一個獵頭公司找個新工作。在與獵頭公司的交流中他獲得了靈感,他把上司的情況告訴獵頭公司,委託了獵頭公司爲上司找一份工作。當這位上司接到電話被告知有一份新的工作在等他時,正好也厭倦了當前的工作,爽快地接受了新的職位。妙就妙在當上司的職位空缺時,這位高級主管申請補缺並且成功了。他從這次調職中領悟了一種高超的政治智慧,讓他在這個組織中一帆風順。

在與壞上司的過招中,你還會悟到許許多多的“招數”。譬如,寧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的原則。你現在就得罪小人了——因爲一句話,他就要運用他的職權,找茬扣工資獎金。這已經表明是典型的小人了。但是,你能做到不得罪小人,反而利用小人爲你服務嗎?再譬如,統一戰線原則,不要四面出擊,一次只能打擊一個對手,同時與其他人聯合。這點你做的怎樣?同上一級領導的關係、與上一級各職能部門的關係,與外界的關係,與一般同事的關係,都是你的環境的一部分。在與上司的鬥爭中,你做到了“有理、有利、有節”了,還是負氣而爲?

這三門功課學完,你的功力必會大長,今後的事業一定會因此而順利。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讓他遇到壞上司。

職場5種人加薪最快

1、職業目標清晰。

不少職場人工作不開心、動力不足、盲目跳槽的根本原因是職業目標不清晰。而職場生涯前3年是鍛鍊能力、積累資本的黃金期。如果這段時間內還不清楚自己的目標,那就很可能成爲一個碌碌無爲、甘於平庸的打工者。因此,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所在,結合3年來的經驗教訓,找出適合自己的目標。

2、有足夠的“亮劍”資本。

不少職場新人會說,我要找到一份月工資上萬的工作,爭取到中層管理的職位。但此時若問他:“你憑什麼達到這樣的目標?你的資本是什麼?”他往往就會啞口無言。有抱負是好事,但要多問自己:我的業績和能力提升了嗎?我在一年內看過多少本對職業有益的書籍?我參加過幾次培訓班來爲自己充電?如果沒有,就趕緊着手去做吧。

3、保持“空杯心態”。

有些名校生剛進職場喜歡吹噓、抱怨,說自己本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迫不得已纔來這裏。有個故事值得深思: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去拜訪禪師。最初是小徒弟接待他,他很不屑。後來禪師接待了他,併爲他沏茶。可明明杯子已經滿了,禪師還不停倒水。他很不解,禪師卻說:“是啊,既然已經滿了,爲啥還倒呢?”禪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很有學問了,爲啥還要找我求教?這就是“空杯心態”。它告訴我們,真正優秀的人都有着“虛懷若谷”的心態,有能包容一切的胸懷。

4、遵守遊戲規則。

有些人覺得,職場上處處是約束,充滿不公平。比如遲到了會被扣工資,但加班時卻從沒拿過加班費。但公平永遠是相對的。員工和老闆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是一場遊戲,遊戲規則當然是老闆定的。記住這句話:“如果你不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你的選擇只有兩條:要麼屈從,要麼離開!”

5、時刻做好準備。

俗話說,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人。適當的時候要給自己“充充電”。也許花上半個月工資,佔用三四個週末,就是對自己未來最好的投資。千萬不要有捨不得的心態。現在不學會“舍”,以後將永遠也“得”不到。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準備不僅包括專業技能,還包括溝通能力、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管理能力等。

教你如何向上管理自己的老闆

瞭解老闆並構建雙向關係

當我作爲職場新人第一天報道時,我很好奇將要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老闆。那是一個斯斯文文的中年人,個子不高,戴副眼鏡,書生氣十足,一看就是從程序員升上來的管理者。他給我指定了一個mentor(導師)後,就很少管我,除了週會,我們只是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聊聊無關痛癢的事情——往往是新聞上那些無聊的八卦。他給我分配什麼任務我就做什麼任務,我從來不挑工作,但也沒太多主見。就這樣,我唯唯諾諾地度過了職場新人的第一年。

坦白的說,我的老闆對我挺好,還幫我申請了公司的一個大獎。但是我們除了技術和八卦外,從來沒有深入的交流,他不會問我有什麼樣的訴求,未來希望有一個什麼樣子的發展方向;我也從不關心他揹負的壓力,以及他究竟對我有些什麼期望。工資獎金什麼的,多一點少一點,哪怕心裏不平衡,我也不會跟他說,更別說抗爭。我和大多數職場新人的想法一樣,我不會刻意討好老闆,也不會和老闆作對,你說什麼我做什麼就好了。

後來我換了家公司,是個業界很有名望的外企。

我的新老闆比我大不了幾歲,愛玩,開一輛二手大切,霸氣!他總是在給大家安排任務的時候跟我們嘮嘮家常,偶爾還會在小黑屋子裏兩人一起聊點嚴肅的話題。起先我不太適應,還會把自己遮得很嚴,不怎麼敞開心扉,後來也漸漸放開了一些。有次他邀請我參加他們幾個同事朋友的私人聚會,我有點受寵若驚,又有點不安,反正半推半就去了。我們在一個河邊燒烤,聊着各自的家庭,生活,事業和理想。回來的路上,我看到了他野性的一面:途中有輛馬六非常危險地超車,差點弄出個小事故,他不幹了,一路猛踩油門狂追馬六,嘴上還罵罵咧咧,全然不顧他媳婦讓他冷靜的呼喊。大切本是跑不過馬六的,但在不那麼平坦的村間小路上,也不落下風。追了好幾百米後,馬六被這氣勢嚇住了,默默靠邊讓出車道停了下來。他驅車靠近馬六,搖下窗戶狠狠瞪了馬六車主一眼,然後揚長而去。

這次聚會後,我們的心理距離一下子被拉近——我重新認識了我的老闆。對我來說,他的形象逐漸豐滿起來,開始有血有肉。

瞭解老闆(及其訴求)很重要。知道他的性格特點,工作經歷,家庭成員,住在哪,喜歡吃什麼等等有助於你把他當成和自己一樣平等的一個人去看待。我們在臺下和朋友聊天能滔滔不絕,爲什麼一上臺講話就磕磕巴巴無所適從呢?雖然面對的還是同一羣人,但一上臺這種平等,親密的關係就被打破了;和老闆相處也是一樣,你越把他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如同圖騰一樣,你就越無法和他有正常的關係。

管理雙方的目標和期望

後來我們oneonetalk就有意思多了,我漸漸有話直說。他提出他對我的期望,我告訴他我對他的期望和我的工作目標,然後我們一起試圖把雙方的想法協調起來。老闆自然要管理你的期望和目標,但我的經驗是:作爲下屬,你也需要好好管理雙方的期望和目標。如果老闆對你的期望和你對自己的期望有所偏差,一定要及時反饋;同時將你對他的期望及時傳達。這就和談判一樣,老闆對你施加影響,你也可以反過來對他施加合理的影響。當然,如果雙方的目標差距太大,那麼除非你更換工作崗位,否則你需要以老闆的目標爲主——因爲他是給你定崗發工資的那個人。

管理雙方的期望和目標非常重要。它決定了今後的日子裏你工作是否快樂。在年度review中,我會明確告訴我的老闆我不希望做的事情,比如說監控項目、把握進度等項目經理的工作等,當然,緊急情況下需要我做也沒問題,但前提這些別成爲我的日常工作。我喜愛琢磨技術勝過這些,如果讓我去做,我即使能做好,也會不開心。老闆一般會在這樣的小問題上讓步的。如果你不把這些想法和你對老闆的期望告訴他,他可能想當然認爲你比較適合某某你不喜歡的工作,或者爲了你的「前途」考慮而給你分配這樣的工作,於是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好這樣做下去,久而久之你會越來越厭倦這份工作從而萌發離開的念頭——如果以這種原因離開一家公司,對大家而言是雙輸。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一個人離開一個團隊,公司去尋求更好的發展是一種必然。不要羞於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在第二家公司裏,我總共呆了六年,換了三個團隊。我換團隊的原因要麼是我覺得某種技術上我已經做到瓶頸了,再做是重複勞動;要麼是因爲公司的需要,我得接手某個團隊。總之,不管換團隊還是換公司,別藏着掖着,把你自己背後的想法和原因直截了當地跟老闆溝通,很多時候你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零八年初的時候覺得自己在當時的team裏已經做到最好了,再做下去的動力不大,於是找了幾家公司面試,最終決定去其中一家。接着我就把我要離開的想法,背後的原因直接跟老闆談了談。當時我認爲大家關係也挺不錯的,早點說讓彼此有個準備,尤其是把交接做得跟平滑一些。跟我聊的過程中,我的直接老闆看我去意已決,沒有太多阻攔,反而給了我很多不錯的建議,以及讓我談談對他的工作的建議;後來大老闆找我深入地談了一下,幫助我發現其實我想要的東西目前的公司都能提供:薪水,成長,空間。他還重點提到了公司的那種創業文化和基因,以及我在公司裏積累下來的口碑和人脈。他讓我好好休息幾天,然後再仔細分析利弊,做個SWOTanalysis綜合考慮。後來我照着他教我的方法做了——列了整整兩頁紙,最終想通了,就留下來了。這種分析的思路後來對我考慮問題幫助很大,再有類似的想法時我還會詳細地做SWOTanalysis,綜合各種輸入,想明白後再做決定。很多人跳槽僅僅爲了20%-40%的漲薪,這樣真得很不值。換團隊或者換公司是爲了實現個人財富(價值)的提升,而薪水僅僅是你財富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其它的東西,比如說人脈,是無法用薪水估量的。我很感謝自己那次敞開心扉和老闆溝通,它讓我看問題的角度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

英語中有個短語叫"mutualrespect",就是相互尊重,在管理的課程中經常提到。老闆和員工相互尊重的基礎是相互瞭解,相互信任。作爲員工,不要被動地等待這一切的發生,通過自己工作上的努力,通過敞開心扉地,直截了當地溝通,主動尋求「被尊重」。

管理老闆的時間

前面提到,我在第二家公司的六年時光裏,換過好幾個老闆,和每個老闆間都保持非常有效的交流。我逐漸變得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主動地找老闆交流,管理他們的時間。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事情越多,你的可分配時間就越少。老闆的可分配時間更是如此。我現在的老闆管裏跨着時區的幾個大團隊,每天忙得不是在會議室裏開會,就是在去會議室的路上。當他來北京出差的時候,我們還常常能有一些時間聊聊;當我到總部出差時,卻連見一面的機會都很少。所以作爲員工,你要懂得管理老闆的時間——主動地要求他們在日程表上勻出爲你服務的時間。否則,一忙起來,他們就會把你的事忘得死死的。

我一般會主動和老闆約見面的時間。頻度一般會至少每個月定期聊一次,大概半小時。這聽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想象一下如果你有好幾十人要管,每個月不計其數的會議,那這點時間真得彌足珍貴了。如果我老闆說不行,那我會退讓一下,或者讓他給一個合適的頻度和他比較舒服的時間點。——這裏有個小技巧,如果你看過『影響力』一書,那麼你應該知道這樣一個談判技巧:先提一個不那麼合理的,對方肯定會拒絕的方案,等拒絕後再拋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案,那麼達成一致的機會要大很多。

我不僅會跟直接老闆要時間,還會跟老闆的老闆,甚至有可能的話,跟跨兩三級的老闆約時間聊聊。工作中我們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疑問,比如說對自己未來發展的看法。找一些過來人聊聊,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很多工程師除非逼不得已,否則從不會找大老闆跨級聊天,覺得這樣做不妥,有打小報告的嫌疑,或者覺得沒有必要。其實不然。在企業裏工作,要儘可能利用一切資源幫助自己成長,讓自己增值。很多人想成爲更好的工程師,也有不少人想成爲一個管理者,這都是很好的想法。但是,光坐在那裏自個琢磨,或者抱一堆書學習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善於利用過來人的經驗。不少公司會給初入職場的人分配Mentor(導師),但僅限於初入職場的人。其實縱觀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不論走到什麼樣的位置,都需要mentor或者advisor(顧問)。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何況是比自己閱歷豐富的老闆們呢?同樣的一個疑問,把它拋給不同級別的老闆,你會得到不同程度的見識(insight)。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待問題,你還會覺得找大老闆跨級聊天是件不妥的事情麼?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歪,心裏沒鬼,什麼時候腰板都挺得直。

公開支持,私下質疑

談了這麼多,我想越講越明白——老闆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他會有正常人擁有的七情六慾,也會有正常人都會有的各種缺點。

當你跟好朋友私底下在一起的時候,你們會無話不說,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評對方。批評的程度越深,說明你們間的信任度越高。但是,在公開場合下,尤其是很多不那麼熟悉的朋友面前,你肯定不會毫不留情地把他的缺點暴露出來,對吧?因爲那樣會使對方下不來臺。當你的好友需要支持和鼓勵的時候,你除了會在私底下提供各種各樣的支持,往往還會在公開場合對他支持,這種公開的支持和鼓勵,彌足珍貴,如雪中送炭,好友會非常感激。

好朋友尚且如此,其他人更不必說。所以,跟老闆提意見的時候,最好在oneonetalk的時候,兩個人坐在一起,心平氣和地擺事實講道理。在外企中,直言不諱是大家比較接受的方式。所以私底下我常常會比較直接地跟自己老闆說某件事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處理。

當老闆需要支持和鼓勵時,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你認同,那麼公開場合就應該旗幟鮮明地支持他。

最後,總結一下管理老闆的方法:

1.瞭解老闆(及其訴求)並構建雙向關係。

2.管理雙方的期望和目標。如果老闆對你的期望有所偏差,及時反饋;同時將你對他的期望及時傳達。

3.管理老闆的時間。每個老闆的時間都不是均勻分配給所有員工的,你可以要求定期一對一溝通,要求更多的時間和心思花在你身上。

4.公開支持與鼓勵,私下質疑與建議。

4招教你告別慢性拖延症

互聯網時代,企業的發展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於中小型創業公司來說,時間就是金錢。爲了業務成長,就必須得腳踏實地,把每件事情都落到實處。作爲一個團隊的領導者,懂得如何克服拖延症將會提高團隊的生產力,工作更加有效率。

這年代,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點拖延症。不過,如果還有一種週期性拖延症患者,他們的症狀是:幾乎會拖延每一件他們必須得做的事情。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20%的慢性拖延症患者。他們往往會拖到汽車沒油了纔會去加油,會因爲遲遲不去買票而錯過想看的演出,會因爲拖延症逾期工作項目。

另外,還有一種拖延症,醫學上稱無法做出決定的拖延者(decisionalprocrastination),他們往往會不肯做決定,往往要拖到最後一刻纔會做決定,或者讓別人替他們做決定。他們是主動、有意識地、策略型的拖延症患者。

對付這種慢性拖延症,這裏有4個妙招:

1、拆分整個項目爲一個一個小的任務。

拖延症患者通常會傾向於關注更大、更爲宏觀的部分,一個大的項目對於他們來說太爲難了。他們往往會看到整個森林,卻忽略了這樣的事實:森林是由一棵棵樹木構成的。他們總以爲自己能夠搞定所有,但結果往往不是這樣,所以就很容易產生挫敗感。所以,把整件事情拆解爲一個一個目標清晰、明確的、可執行的小任務,這樣將更有利於事情的完成。

2、階段性目標或任務完成後小小犒勞一下自己。

鼓勵讓人產生動力。雖說犒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對你的下一個目標卻有着巨大的鼓勵和推動作用。每當我們實現自己的目標後,要記得好好的犒勞自己一下。如果你發現一件事特別難完成和堅持,那麼可以考慮把它和最大的獎勵聯繫起來,這樣可以讓你把注意力專注在要做的事情上,它可能是看最愛的美劇、聽喜歡的音樂、十分鐘的個人時間、玩個休閒小遊戲、喝咖啡等等。設置一些心水的獎品,讓它們成爲你完成任務的推動力。任務的難度係數越大,獎品越好。

俗語說,積習難改。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形成一種固定的神經元模式,神經迴路連接得越緊密,行爲習慣化的程度越強。當你在試圖改變一個習慣的時候,記住不要把自己逼得太急,不要完美主義。習慣形成背後的科學原理告訴我們,一箇舊習慣對應着的神經迴路是無法一下子就消失的,它可能會反覆而頑劣地重複打攪我們的生活,只能靠新習慣打造更強大的新神經迴路,用新的神經迴路去戰勝舊習慣,循序漸進,慢慢來就可以了。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即使你只重要能完成目標的80%,就是成功。

3、公開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決心。

一旦你向其他朋友宣告你要幹某件事,你會覺得其他人都在看着你,這樣以免你毅力不足,爲自己找藉口中途放棄。你可以社交媒體上發佈自己的目標,和朋友成羣結伴一起減肥、跑步,或者公開發表日記,開始記錄自己的心得。

當然這也適用於團隊作業。如果責任太過於分散,反而更容易產生拖延。最佳的辦法是清晰列出每個人負責哪一部分工作任務、截止日期、公開透明權責分明地落實每一個人身上,並且可以清晰地追蹤整個過程,這樣,每個人的工作都可以獲得公開公正地評估,哪位團隊成員工作出色,對團隊產生價值,一目瞭然,更容易得到公開地認可,即使是在異地遠程協作。

4、開始了就不要停下來。

根據牛頓第一定律:運動的物體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將會一直運動。做事也一樣。一旦患上懶癌,就永遠都開始不了了。所以,當你一旦開始着手一件事情,你就得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完成它。選擇任務列表中最簡單的事情,逼迫自己現在就開始。關掉瀏覽器,關閉電子郵件提醒、整個熒幕充斥的只有你要做的那件事情。就在現在,開始吧!

6條建議教你積極面對職場批評

職場之中一定既有讚揚也有批評,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接受來自其他人的指教,有時甚至容易惱羞成怒。心平氣和的接納來自外界的批評,是情商邁向更高境界的修煉。

茱莉接到了一封來自同事的郵件,言辭非常憤慨,對茱莉在一項剛剛完成的項目中的表現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茱莉的第一反應是生氣,然後是立刻還擊,最後又遷怒在別人身上——不管人家究竟有沒有參與這個項目。

作爲一個完美主義者,茱莉很難接受別人的批評——無論這個人是誰,或是出於一片好意。茱莉覺得,自己本身就對自己的表現夠挑剔的了,別人憑什麼還要來指手畫腳?可是,當心裏最初想要還擊的念頭慢慢消失之後,茱莉終於盡其所能控制了整個局面。

她意識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當她試着不帶個人感情去重新審視整個局勢的時候,會很容易看到同事在電子郵件中所傳達的那些非常中立的信息,她甚至承認自己對其中的幾點非常認同。

其實,在我們的職場中,有過茱莉這樣遭遇的人一定不計其數,那麼究竟要如何面對來自職場的批評和指責呢?不妨來聽一聽職場達人們的建議吧。

建議一:別把批評當成個人恩怨。

很多時候,當我們受到批評,自尊心會第一反應立刻跳出來質問自己——到底自己做錯了什麼要經受這樣的指責和傷害!接着,只要我們開始把別人的批評當成了個人恩怨,被憤怒的情緒矇蔽了理智的結果就是讓事情進一步惡化。

下一次,當你意識到別人的批評讓你覺得受到攻擊、被人看低了,你就得開始注意一下這個時候你接收信息的方式如何。你的反應與信息傳遞的方式相稱嗎?還是你因爲感覺被人身攻擊所以才情緒激動起來?

在面對批評的時候,你得學會堅持自己的立場,而且不要因爲不能接受批評的方式便關上自己的耳朵。

建議二:聽完批評,然後再回應。

有時即便別人提出的批評相當有建設性,但因爲一聽到批評我們就會立刻做出錯誤的反應——關掉耳朵——所以這些有建設性的建議往往就被忽略了。

從茱莉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事件中,處處都有可以接收的信息——比如下次當茱莉完成類似項目時可以幫助她,還有幫助她理解公司對她的工作期望等等。

打開耳朵聽一聽,你不會因此失去任何東西,而且你也並不是要放棄自己迴應批評的權利。你是在接受各種信息,以便可以採取更爲有效的方式來回應批評。

建議三:注意批評意見的來源。

如果某個同事或是上司走到你面前,發表了一番過於嚴厲的批評,那麼他們的行爲很有可能根源於其自身面對的一些事情,而跟你在工作中的表現關係不大。當然,也許他們處理事情的方式就是如此。

無論是這兩種情況的哪一種,要有所保留地接受信息。你要有自己的想法——注意那些你本應該換另外一種方法做的事情,但同時你認爲自己正確的地方,一定要堅持到底。

建議四:把批評當成一份禮物。

在這個世界上,最有效率的職場達人會把批評當成自己通往更高職業層次的跳板。怎樣做到這一點呢?

其實很簡單,這些達人要麼把批評當成從那些經驗更爲豐富、知識更爲淵博的人身上搜集信息的方式,要麼僅僅將批評當成促進自己更爲努力地工作的動力。無論是哪一種,都算得上一份禮物,對吧?

建議五: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反擊。

當我們覺得受到人身攻擊的時候,會把大量時間浪費在如何防守上。有的時候防守很必要,但更多時候你的防守只會讓雙方陷入僵局。

其實你可以表明你的觀點和立場,但是不要讓自己陷入防禦狀態——否則你會覺得更加無力、更加無法掌控局面。接受那些你需要的建議,然後繼續你的工作好了。

建議六:不要糾結這件事太久。

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糾結這件事,那麼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可能會變成大災難。任何的批評對於我們來說,就像是雷達指示屏上的一個小亮點,整個指示屏纔是你真正的自我。不要因爲一個亮點而忽略了別的部分。

在你從整個事件中獲取了所有有用的信息之後,趕緊做點別的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把你的“悲慘”遭遇告訴身邊每一個人,否則你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精力。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5

在許多人的職業生涯中,都有轉行的經歷。有人說:轉行,好比是換個跑道重新跑。日前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該公司接待的諮詢者中,超過85%的人認爲:不適應目前行業時,轉行是第一選擇。轉行的主要依據通常是主觀感覺和對職場潮流的跟隨,僅9.8%的人在轉行前會對新行業做科學而仔細的分析,再根據自己的特點做出判斷。換言之,轉行時絕大多數人比較盲目。其實,當你準備換跟跑道重新跑時,是否該考慮這樣一些問題:轉行能否帶來一線生機?轉行成功的可能性大不大?轉行也有風險,萬一轉不成怎麼辦?轉行是否也有最佳時期?轉行前該做哪些準備?

轉行並非救命稻草

當你的職業生涯陷入暫時的困境時,轉行是否是根“救命稻草”,能夠把你從困境中解救出來?先來看Samuel的轉行故事。

Samuel在證券行業鼎盛時期進入了證券公司做客戶代表,在開始的一年中,行情看好,高佣金提成使他獲得了不菲收入,Samuel自覺入對了行,高興萬分。可始料不及的是,在接下來的2年中,股市滑坡,券商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Samuel的收入受到了直接影響。在低迷的日子裏,動搖Samuel信心的已不僅是公司,而是對職業的、行業的憂慮。此時,正好有家會計師事務所看中了Samuel的專業背景,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在無奈和衝動中,他捨棄了已經熟悉了的行業和職業去了會計師事務所,做起了審計工作。然而,3個月之後,枯燥的數字,頻繁的加班,單調的流程使得Samuel又對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業產生了懷疑:工作內容過於單一,收入也不象證券業那麼令人期待。在困惑中,是否要再度轉行成了他日思夜想的問題。可已經換了兩個行業了,情況都不令人滿意。自己究竟該怎麼辦呢?

張建勤給Samuel做了這樣的分析:Samuel在職業受阻、個人發展停滯的情況下選擇跳槽轉行,屬於被動轉行類型,同時,在轉行時未能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導致轉行比較盲目,所以出現了比較尷尬的局面。根據對Samuel的性格及職業潛能測試,Samuel偏於外向,善於思考和邏輯推理,具備一定的創造力,習慣於有條理有節奏的生活與工作。這樣的個性也使得他很難在枯燥繁重的審計助理上有所作爲。同時,Samuel爲自己訂立的目標是金融業務的資深顧問、投資分析師、精算師等高端專業金融類職位,而轉行後的職業方向明顯與目標南轅北轍,短期職業方向偏離了發展軌道,使得職業生涯陷入迷茫。

類似Samuel這樣因爲職業發展暫入低谷而放棄本職業的人很多,在這些人中,有的碰巧會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行業和職位,而大部分則發現自己又陷入了另一個泥潭。張建勤認爲,轉行並非救命稻草,盲目轉行非但不能帶來發展,而可能是另一種職業滑坡。

盲目轉行可能使職業滑坡

當你像Samuel一樣陷入了職業困境、感覺前景迷茫,人們通常在現有職業發展出現問題時纔想到轉行,轉行的目的是爲了改變目前的困境,而並非是出於對自我職業發展的理性思考。從大多數人的轉行經歷看,要麼是糊里糊塗,要麼是對現有職業發展通道失去信心,要麼便是對某個熱門職業盲目崇拜。

其實,在一個人有限的職業生命中,能夠專注於一個專業,朝着一個目標做精、做深是最好的選擇,比頻頻換行、打一槍換一地更容易做出成績。所以,當一個人已經確立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之後,如果不是確信自己已經不能在這個行業有所發展,或者自己的個性與職業要求出現明顯偏差,一般不要輕易轉行。

張建勤也認爲,從職業生涯發展來說,轉行相當於改變職業定位和職業目標。有時候轉行是給職業生涯帶來生機的必要手段,但在這一敏感而又不可彌補的環節上,隨意轉行往往容易帶來危害和倒退。錯誤的轉行很可能帶來長期的職業低迷,從而影響終生。每個人的職業發展都會有低谷,當職業發展出現低迷時,不要在衝動中選擇轉行。

轉行意味着改變職業規劃,對一個人長期的職業發展來說是個敏感環節。在轉行前最好要做以下三方面的準備:

首先在轉行前,要搞清楚,自己目前職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是否是轉行所能解決的,還是由於自己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溝通能力不行,缺乏人際交往能力等。要打開思路,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確定轉行的必要性;

其次,轉行前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個人的職業潛力來分析目標行當是否適合自己,形成合理的職業規劃,使得整個職業進入良性軌道。

最後,在轉行時要多充電,增長技能,以便更快更好地適應新工作。

轉行小貼士

1、何時最適宜轉行?

從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來看,最適宜轉行的時間段是30-35歲左右。30歲之前大多數人還處於摸索階段,尚未找到明晰的職業定位;35歲之後可能因爲年齡的關係,轉行的困難和風險會加大。

2、轉行的成本如何計算?

轉行的成本包括經濟上的成本和爲此放棄的在舊行當的資歷。經濟上的成本包括因轉行而造成的薪水下降,爲轉行做準備而充電、考證的費用,等等;當然,比起經濟上的投入來說,捨棄過去苦心經營的資歷、過去的經驗積累等,這些成本更大。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6

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可能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還不是很清晰,相反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兩年工作經驗了還是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那麼當你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對你的印象肯定會不太穩定,沒有目標,沒有上進心。相信大多數公司都不太會喜歡這樣的人,尤其是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公司。

職業規劃也是人生規劃的重要部分,它指引着你不斷朝着目標奮進。作爲一個java程序員,我的職業規劃是怎麼樣的呢?讓大家瞧瞧我寫的職業規劃,希望對不同行業的你們有所幫助!

第一步,技術上的反思和提高

作爲一個java程序員到了成熟階段後,往往有一種狂奔到終點後的那種感覺,身體疲乏無力,特別需要調整再戰。這時候身爲java培訓程序員的我需要坐下來反思一下自己了。(java認證)看看自己的技術發展之路,哪些走的比較踏實,哪些走的比較急促;哪些是自己的技術特長,哪些是自己的技術薄弱環節。反思後抽出時間抓緊學習,把自己的技術上明顯不足的地方給補上,這樣身爲一個java程序員的技術水平加上豐富經驗和工作能力會使得自己更加具有實力,可以應付各種挑戰,爲今後的發展鋪平道路。

第二步,走向軟件設計師

在擁有了豐富的經驗後,大多程序員開始做軟件設計師的工作了,這也是大多數程序員發展的必經之路。這個轉變很大程度是程序員意識的轉變,就是說要把java學習編程的時間,逐步分攤到軟件設計上,要把重點從編程實現轉變到項目的功能設計上。一般這個轉變需要一到兩年時間。

第三步,走向項目經理

如果自己對設計的工作比較滿意,而且具備項目經理的要求,則可以向項目經理這個方向發展。項目經理承擔着項目管理的職責,對項目負主要責任。它和程序員的作用也不相同,項目經理的重點已經從編程轉移到對人、對技術、對進度、對項目的管理。由於軟件的項目經理與軟件項目的相關性太大,因此,他必須要了解軟件開發的各個環節、瞭解開發的各種技術和運用、瞭解開發隊伍人員的水平和特點。而且,項目經理的收入在公司中的地位也是比較高的。項目經理是程序員的另一個發展空間,程序員在擔任項目經理之前最好要把軟件設計工作做好,這樣在做項目經理的時候,就會有很好的基礎。

第四步,走向管理者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爲公司中的主管、經理、老總、老闆,程序員也不例外。走向管理者其實要求程序員要比一般人做更多的準備,要做更多的轉型工作,並不是想當管理者就能成爲管理者的。如果java培訓程序員有這個志向和愛好,有積累了這方面的工作經驗,自己也感覺在這個方面能夠發展,更重要的是有這樣的機會,走向管理者也是可能的。軟件公司的管理不同於一般公司的管理,專業能力要求很強。因此,當程序員把所有的基礎都打好了以後,成爲管理者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7

近年來,中職畢業生的高就業率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但其就業的穩定性、就業質量不高也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職生在專業選擇、就業定位和未來發展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較大的盲目性,很多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缺少規劃,不知道將來該做什麼,要做什麼。由此可見,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是十分重要的。那麼,中職畢業生該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呢?本人認爲應該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要點:

一、全面瞭解自我。

在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中職學生應該從職業需要的角度去分析自我,明確自己適合幹什麼,能幹什麼,只有在認識了自我個性、自身條件的情況下,才能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就如個子矮的人不能成爲傑出的跳高運動員,即使彈跳力好也於事無補,而個子太高的人當舉重運動員一定會吃虧。

在分析自我的過程中,既不可高估自己,覺得自己有多麼的了不起,又不能妄自菲薄,覺得自己樣樣都不如人。要客觀的認識自身條件,瞭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這樣才能使自己理性地面對紛繁複雜的職場,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瞭解自身條件的基礎上,中職生還應該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和變化的趨勢。個人所處的家庭以及所生活的地區,提供個人發展的機會是不同的。如,有的學生家庭條件好,自己畢業後想繼續深造,他可以按照自己想法去做。有的學生家庭比較困難,可自己又想畢業後繼續升學,繼續上學是不允許的了。那麼在規劃職業時,可以先選擇就業,後再去學習,也可以一邊就業,一邊求學,完成自己繼續學習的願望。

總之,充分認識自己,對將來的職業選擇和傾向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確定職業方向。

中職生在完成了認識自我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確定職業方向。只有確定了職業方向,你才能理性地去選擇職業。

當前中職生中存在着這樣一些心理,他們認爲找工作是學校和家長的事,覺得中職生找不到什麼好工作,因而,學校推薦的工作即使不滿意也只能接受。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職業方向怎能去確定呢?

那麼怎樣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呢?職業方向的確定,既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工作找不到;也不能定得太低,太低,又覺得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

確定職業方向要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個人所處的就業環境,看這個職業對從業者素質的要求。因此,中職生要知道國家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瞭解本地區的經濟特色和未來發展趨勢,儘可能利用區域的經濟發展機遇,瞭解市場需要什麼人才、當地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哪些人際關係資源有助於實現職業理想等,必須做好準備,待機而動。

只有“知己”——全面瞭解自我,“知彼”——瞭解就業環境和職業需求,才能選擇方向,確定方向。

三、規劃發展方向。

職業理想既應該有遠期的方向,也應該有近期的具體方向。列寧說過:“要向大的方向走去,就得從小的方向開始。”遠期的方向,不可能一揮而就,需要努力攀登一個個的階梯,才能到達理想的頂峯。因此,職業生涯規劃中要有一個個具體的階段方向。

對於中職生來說,除了科學合理地規劃職業生涯發展的遠期方向外,更應該關注階段性方向。古人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有從具體的一個個階段方向出發,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因此,制定階段方向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方向必須是“跳一跳”才能獲得。

“跳一跳”,即必須爲之付出努力、必須爲之拼搏,不是輕而易舉能達到的。

中職生在制定階段方向時,不能把方向定得太高,太高了,經過努力拼搏完成不了,就會有挫敗感,容易產生悲觀情緒,失去信心,從而放棄方向。階段方向也不能定得太低,太低了,方向是容易達到,可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就不會珍惜,也不知道珍惜。因此,中職生在制定階段方向時,要從“跳一跳”就能達到方向開始。

2、方向要切合實際。

階段方向通過努力能達到,可望又可及,不能脫離自身條件,不能脫離社會現實。

天上的彩虹很美,如果讓我們把它摘下來,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制定階段方向,不能把某種不切實際的慾望當作要付諸行動的方向。否則,這樣的方向必定指向失敗。

中職生在制定階段方向時,要根據階段方向對職業能力、思想品質、日常行爲習慣等方面的要求,制定與自身興趣、性格、能力等個性特點相匹配的方向。脫離自身條件,脫離社會現實的方向是不可能達到的。

3、方向要具體、明確。

階段方向要十分具體,不僅要表明需完成的任務、所能達到的狀態,還要列出措施,並保證措施明確、得當、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洞、不着邊際。

中職生在制定階段方向時,要有比較明確的時限,或者3-5年,或者1-2年,如果沒有具體明確的要求,就等於沒有方向。只有具體、明確並有時限的方向才具有行動指導,纔會有激勵的價值。

階段方向是實現職業理想的重要保證,而各階段方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階梯形的,前一個方向是後一個方向的基礎,後一個方向是前一個方向的方向,所有的階段方向都指向遠期方向。

四、不斷調整方向。

要使職業生涯規劃行之有效,就應該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具體內容和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各種情況的變化,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從而修正職業生涯方向,改進職業生涯策略,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中職生要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必須與時俱進,在不斷學習提高的同時,還要根據職業發展的動態,適當調整職業發展方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有科學合理、合身的職業生涯規劃,相信中職生也一定能獲得成功。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8

所謂熱門專業,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學生未來好就業,但目前的熱門專業,並不一定是四年以後的就業熱門。

英國劍橋大學約教授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表示:如果只是爲了進入劍橋而放棄自己心愛的專業,那絕對是一個錯誤。選擇感興趣的專業遠遠比選擇學校的牌子更加重要。

出國留學,同學們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要冷靜下來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資金情況、學術背景、興趣愛好以及行業發展前景等,且要具備國際化的眼光和清晰的職業規劃,而不是被目前市場上的熱門專業牽着鼻子走。

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冷門專業招不到人

選哪個專業,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是一頭霧水。分數剛出來,學生和家長就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哪些是所謂的熱門專業,但報了熱門專業,畢業後不見得好就業,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困境?

因爲大多數學生沒有仔細地瞭解不同專業的課程安排及就業方向。

同學們在高中階段缺乏對學習科目以外問題的關注,學校也缺乏相關引導,因此,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只能聽從家長安排或憑直觀感覺,從而導致學生在大學階段不能充分發揮潛力,造成人才的嚴重浪費。

雖然去國外留學更換專業相對容易,但出國前有明確的目標無疑對學生規劃職業發展是有幫助的。

此外,中國學生選專業存在扎堆兒現象。據20xx年衆多國外院校及教育機構在全國範圍內針對8000多名海歸進行的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59%的海歸在國外學的專業是管理學和經濟學,且這一數據多年居高不下。

目前市場的情況是,熱門行業人才過剩,冷門行業招不到人才。針對此特點,出國留學前應規劃好自己的人生路,選擇合適自己的專業深造,不要盲目選擇熱門專業。

選專業,先進行職業規劃

留學選專業應以職業規劃爲指引。留學前先清楚自己將付出的成本,包括時間、費用和其他的機會;其次要考慮留學的經歷是否會對自身的長期發展有幫助?讀完以後打算做什麼?最好根據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選擇學校和專業。

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學有所成。遺憾的是,很多中國學生在出國留學前並不真正瞭解興趣所在,因此,才產生專業選擇的困惑。

選擇專業前,應先分析自己的興趣、愛好、優點或優勢。高中生還不夠成熟,從興趣入手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有助於成長,並且爲將來擇業提供了餘地,成功的機率較大。

真正保證你衣食無憂的不是學校的品牌而是從業技能。所以,在留學選擇學校時最忌迷信名校的心理。

要避宏擇細

選專業還需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和前瞻性,結合自身能力,選擇相對好的職業發展方向。

最好不要選擇那些大而全、覆蓋面大的專業,如金融學、貿易學、計算機科學等。因爲大類別的課程其實是對整個學科的一種概括性及發展趨勢的研究,應用性和操作性不強。

學生可選擇一些細分交叉專業,這些專業通常操作性強,也是市場緊缺的。

比如,目前外資企業對商科人才的需求非常細化,不同的職能部門需要不同的專業人才。所以,學生選擇專業性強的職業能力型專業,就業優勢更明顯。

酒店管理專業悄然興起

奧運會後,酒店業蓬勃發展,所以,從回國就業來講,具有國外酒店工作背景的中國畢業生髮展空間將會更大,前景更好。

到20xx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將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等將成爲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而這些產業下面還會分爲若干子行業,因此,學生可以選擇與生物、環境、能源、化學、電子工程、電氣工程等相關的專業。

這兩年,各國留學生傾向選擇的十大熱門專業包括:精算、金融、市場營銷、建築學、石油工程、MBA、電影、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機械工程,這是因爲在傳統觀念裏,學習這些專業未來就業更容易,薪水更高。

就讀熱門專業固然令人豔羨,但是由於申請人數多,會對申請及未來就業造成壓力。另外,各個國家都有自己擅長的專業,如日本的動漫專業、瑞士的酒店管理、荷蘭的國際商務等都世界聞名,因此,同學們選擇時建議綜合考慮。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9

職業的選擇,總的來說,無非就是銷售、市場、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財務、技術、幾個大類,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500強的CEO當中最多的是銷售出身,第二多的人是財務出身,這兩者加起來大概超過95%。現代IT行業也有技術出身成爲老闆的,但實際上,後來他們還是從事了很多銷售和市場的工作,並且表現出色,公司才獲得了,完全靠技術能力成爲公司老闆的,幾乎沒有。這是有原因的,因爲銷售就是一門跟人打交道的學問,而管理其實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學問,這兩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東西,他們的共同就是“讓別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而財務則是從數字的層面瞭解生意的本質,從宏觀上看待生意的本質,對於一個生意是否掙錢,是否可以正常運作有着最深刻的認識。

公司小的時候是銷售主導公司,而公司大的時候是財務主導公司,銷售的侷限性在於只看人情不看數字,財務的侷限性在於只看數字不看人情。公司初期,運營成本低,有訂單就活得下去,跟客戶也沒有什麼談判的條件,別人肯給生意做已經謝天謝地了,這個時候訂單壓倒一切,客戶的要求壓倒一切,所以當然要顧人情。公司大了以後,一切都要規範化,免得因爲不規範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同時運營成本也變高,必須提高利潤率,把有限的資金放到最有產出的地方。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股東纔不管你客戶是不是最近出國,最近是不是那個省又在搞嚴打,到了時候就要把業績拿出來,拿不出來就拋股票,這個時候就是數字壓倒一切。

前兩天聽到有人說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開始的時候我們想“能做什麼?”,等到公司做大了有規模了,我們想“不能做什麼。”很多人在工作中覺得爲什麼領導這麼保守,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錯過很多機會。很多時候是因爲,你還年輕,你想的是“能做什麼”,而作爲公司領導要考慮的方面很多,他比較關心“不能做什麼”。

我並非鼓吹大家都去做銷售或者財務,究竟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和你究竟要選擇什麼樣的有關係,有些人就喜歡下班按時回家,看看書聽聽音樂,那也挺好,但就不適合找個銷售的工作了,否則會是折磨自己。有些人就喜歡出風頭,喜歡成爲一羣人的中心,如果選擇做財務工作,大概也幹不久,因爲一般老闆不喜歡財務太積極,也不喜歡財務話太多。先想好自己要過怎樣的人生,再決定要找什麼樣的職業。有很多的不快樂,其實是源自不滿足,而不滿足,很多時候是源自於心不定,而心不定則是因爲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麼,不清楚要什麼的結果就是什麼都想要,結果什麼都沒得到。

我想,我們還是因爲生活而工作,不是因爲工作而生活,生活是最要緊的,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總是覺得生活的各方方面都是相互影響的,如果生活本身一團亂麻,工作也不會順利。所以要有娛樂、要有社交、要鍛鍊身體,要有和睦的家庭……最要緊的,要開心,我的兩個銷售找我聊天,一肚子苦水,我問他們,2年以前,你什麼都沒有,工資不高,沒有客戶關係,沒有業績,處於被開的邊緣,現在的你比那時條件好了很多,爲什麼現在卻更加不開心了?如果你做得越好越不開心,那你爲什麼還要工作?首先的首先,人還是要讓自己高興起來,讓自己好起來,這種發自內心的會讓你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氣質,更能包容……否則,看看鏡子裏的你,你滿意麼?

有人會說,你說得容易,我每天加班,不加班老闆就會把我炒掉,每天累得要死,哪有娛樂、社交、鍛鍊?那是人們把目標設定太高的緣故,如果你還在動不動就會被老闆炒掉的邊緣,那麼你當然不能設立太高的目標,難道你還想每天去打高爾夫?你沒時間去健身房鍛鍊身體,但是上下班的時候多走幾步可以吧,有樓梯的時候走走樓梯不走電梯可以吧?辦公的間隙扭扭脖子拉拉肩膀做做俯臥撐可以吧?誰規定鍛鍊就一定要拿出每天2個小時去健身房?你沒時間社交,每月參加郊遊一次可以吧,週末去參加個什麼音樂班,繪畫班之類的可以吧,去嘗試認識一些同行,和他們找機會交流交流可以吧?開始的時候總是有些難的,但邁出這一步就會向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而每天工作得很苦悶,剩下的時間用來咀嚼苦悶,只會陷入惡性循環,讓生活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