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家鄉的味道作文[精品15篇]

作文5.91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味道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味道作文[精品15篇]

家鄉的味道作文1

隨着春節腳步臨近,家家戶戶都在爲過年而忙碌。閩南地區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習俗,那就是蒸碗糕!這不,一聽媽媽說要蒸碗糕,我自告奮勇地要幫媽媽打下手。

只見媽媽先是從冰箱保鮮櫃把提前一天發酵好的米漿取出來,發酵好的米漿,表面能明顯地看到很多小氣泡。媽媽往米漿里加入泡打粉,她一邊攪拌一邊對我說道:“涵涵,你把這些紙杯一個個放到蒸籠裏排好,等我把米漿攪拌均勻後就可以倒進紙杯裏啦!”我應了一聲,開始忙活起來。

媽媽攪拌完後,開始往一個個紙杯裏倒入米漿。媽媽每個紙杯只倒到大約六分滿的位置,倒完又等了大概半個小時左右,這時候米漿已經漲到七分滿的位置。媽媽小心地把蒸籠放進鍋裏,先是大火蒸了十分鐘,然後又燜了兩分鐘,碗糕就可以出鍋了。

這時候的每個碗糕頂部都有四五個脹開的口子,像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香甜氣息。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起來,剛出爐的碗糕熱氣騰騰的,一口輕咬,糕體軟潤,濃厚的米香盈滿口中,味蕾也感受着糖的'香甜。而碗糕的中間部分則彈性十足,細細咀嚼後脣齒留香讓人回味。

媽媽看到我饞樣,她笑着問道:“涵涵,你可知道爲何每逢重要節日,閩南地區都要蒸碗糕嗎?”我聞言一愣,脫口而出道:“難道不是碗糕很好吃嗎?”媽媽樂不可支地爲我解釋了起來。

原來,碗糕的製作過程需經過發酵,人們取其“發”的寓意,象徵發達、發財、發家致富,以此寄託心中美好的祝願。此外,碗糕發得適當,旺火蒸,頂部就會有四五個脹開的口子,像一張“笑臉”,象徵全家歡歡喜喜笑呵呵。由此,逢年過節吃碗糕的習俗一直從古代延續至今。

後來,從爸爸那得知,碗糕已經不僅僅只是一種糕點,代表的更是家鄉的味道,它是所有在外打拼的閩南人,對家鄉深深的思念。

家鄉的味道作文2

家鄉的味道,一絲絲一縷縷地從記憶中飄出,溫暖了心靈,使人回味無窮。家鄉的味道,淡淡的,甜甜的,似一杯濃濃的甘茶,像一塊甜甜的糕點,無與倫比,在舌尖上跳躍,飛舞。

四月中旬是槐花盛開的時候,全村沉浸在槐花的香味裏。老人們往往將自家新鮮採摘下的槐花,東家送一些,西家送一些,“嚐嚐俺家的槐花!”送去時每個人都會這麼說,使人感到這濃濃的鄉情味。

新採下的槐花,很香,很香,放到嘴裏一嚼,說是滿口花香也不爲過。而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姥姥親手烙的槐花餅了。姥姥將新鮮採下的槐花用僵硬的手指在水裏洗着,撈出,控幹水,調好作料,放入少許麪粉,和成糊狀,放入鍋中,麪糊滋滋地來一個華麗的轉身,在鍋裏烙成一大塊香氣四溢的餅。

纔出鍋的槐花餅,看起來令人十分有食慾。那金黃色的面,還摻着一點翡翠似的綠與羊脂白,冒着熱騰騰的熱氣。輕輕一咬,滿口餘香。這,就是我記憶中家鄉的味道。

如今搬了家,家中那棵從我記事開始就有的槐花樹,也有幾年未見了。時常在夢裏夢見家鄉的老槐花樹開花了。也想念着那美味的槐花餅了,想念着記憶裏家鄉的.味道,想念家鄉人那熱情的笑臉,淳樸的眼神,想念着……

前幾日,我的一個遠房表叔從他家的老槐花樹上採了一些新鮮的槐花送給我們,我又嚐到了那甘甜的槐花的味道,多少年,這槐花的味道,這家鄉的味道,竟一直未變,那槐花餅的味道,一樣美味可口。吃着槐花餅,我又想起了我的家鄉,那家鄉的老槐樹……

有人說,家鄉是一罈酒,年輕時它是啤酒,渴了,喝上幾壇就很爽;年紀越大,這壇酒就越烈,只喝就口,就會醉倒;年老之後,這壇酒不用喝,只要一起封,就會醉在這家鄉里。我那家鄉的味道啊,它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那家鄉人的熱情,將永遠的留在我的心底。

家鄉的味道作文3

燒餅,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在爐子裏燒成的餅。但是,我家鄉的餅在寧波市很少見的。

每當我在放寒假回老家的時候,奶奶總要準備一桌的好菜,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縉雲燒餅了。

燒餅的做法十分簡單。首先,端出麪粉,加水,使勁搓,使麪粉變成固體狀態,然後,用面棒或手揉成條狀,做燒餅的步驟就已經完成一半了,再用刀把麪粉切成一塊塊條狀,再壓成圓形餅狀,燒餅的外形就完成了。最後,把自己喜歡的餡塞進餅裏,並把餅貼在爐子的璧上,靜待十多分鐘,就可以吃了。剛做好的燒餅,還是熱氣騰騰的,吃進嘴裏,那味道,是不可描述的。

燒餅的吃法很多,可以用千姿百態來形容了,比如說,有些人一定要把燒餅切成好多塊,坐在沙發上,慢慢品味;有些人則是狼吐虎咽,見到燒餅就往嘴裏塞,還沒有嚐出味兒,就把一個燒餅吃完了。

記得有一次,我和妹妹爲了爭奪一個燒餅,還大打出手,她邊打我,邊把燒餅往她那邊扯,我也不甘示弱,使勁的.把燒餅往我這邊攥,突然,我一不小心沒有站穩,一屁股摔倒在地,手不由自主的鬆開了,妹妹哪知道我會突然鬆手,因慣性,也摔了一跤,“啪”燒餅掉到了一個臭水溝裏,媽媽見狀,把我們都罵了一頓,上樓去,又給我們拿來兩個剛燒好的燒餅。我和妹妹各自跑到椅子上,津津有味的吃起來了。

燒餅啊燒餅,每當我想起你,只能在不盡的還念中追尋了……

餡的味道也有許多種,有梅乾菜餡,肉餡,蔥香餡……我最喜歡蔥香餡,一咬,滿嘴留香,味道也很好。

家鄉的味道作文4

這,就是家鄉的味道。

依稀記得道路旁所散發的紅棗味,廚房裏洋溢着甜蜜的味道,更洋溢着我心中的甜蜜久久不散。

兒時的我喜歡吃外婆做的甑糕,外婆常說:“別看到淨甑糕看似簡單,但實際啊,還是十分複雜的。”外婆笑着說,“這道菜也可得花好大的功夫,可是你這個小饞貓啊,還就喜歡可給我找麻煩。”外婆走進廚房,先將浸泡好的芸豆,糯米,紅棗《這一泡,可足足泡了一整夜》熟練地拿起材料,一層又一層的疊加,似疊疊樂一般,她將此放入蒸籠,蒸七七四十九分鐘後,便大功告成。甑糕柔軟細膩,這種甑糕特有的香味甜到心裏,糯米染上了棗色,呈成一種晶瑩鮮潤的絳紅色,上面一層芸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一層便是紅棗,早已爛成暗紅的棗泥,再淋上棗花蜜,一口下去,口感軟綿細軟,入口既化,味道清甜,讓人慾罷不能。

城市中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成都的火鍋,北京烤鴨,都不過如此,家鄉的味道,是暖暖的陽光,古色古香的民俗,更是那甑糕的芬芳,令我眷戀的味道。

後來,因爲學業的繁忙,再加上外婆不捨田園風光,我便很少再品嚐到那等美味。我經常再夢中夢到兒時那快樂的味道,那楊柳隱蓋着的小路通往我的家鄉,那路邊銀杏歷經一年又一年,葉綠,花開,葉落。歲月荏苒在我的心中卻永遠不散。

家鄉的味道,異域城市的車水馬龍,流光溢彩,遠離一窗暖陽一方蔚藍,一盤甑糕,遠離了家鄉的味道,遠方的家鄉牽連着無盡的思緒,如今回想着你的味道。

懷念,懷念,那逝去的.歲月。懷念,懷念,家鄉是“甜”的,它滋潤着我的心,家鄉的味道是摸不着的,但我們可以用心將無盡的味道永恆的包裹起來,細細品嚐,慢慢品嚐。

已入冬,寒冷的風凜冽地掠過,我多麼想再次品嚐那香甜的味道,想想兒時那快樂的回憶,不禁熱淚盈眶。

此時,電話響起,熟悉的聲音迴盪在耳旁。“小饞貓啥時候回來,外婆給你做鏡糕……”

那甑糕的味道縈繞在身邊,給我溫暖,牽引那回家的路。因爲你,我愛上了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5

先人說:“要了解一個地方,先要了解這個地方的味道。”

——題記

我們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地方,可能出生時就不在家鄉,但我們依然相信那家鄉特有的“味道”。

每年春節我都會跟媽媽回老家,這次也不例外,經過幾個小時,我們終於到了。一進門,我就聞到了姥爺做飯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廚房,映入眼簾的菜板上一排排的抄手。姥爺說:“你們大老遠跑過來,路上又這麼久,可別受了寒!吃碗紅油抄手暖暖胃吧!”

我乖乖地坐在桌子旁等姥爺做好,不一會兒,一股火辣的紅油味飛進了我的鼻子,“啊,真香!”我感嘆到。姥爺端上來了,我仔細地打量了它一番,沒什麼特別的`,一碗紅紅的湯裏面浮出幾個白色的團團,但我把它夾起來一聞,有肉的香味,還有辣椒的沖鼻味,一咬薄薄的白色外衣,裏面的細皮嫩肉都到我嘴裏了。一口、兩口、三口……根本停不下來!眨眼間,一碗抄手被我吃個片甲不留。再看看湯,黑裏透着紅,紅裏又透着黃。“咕嚕咕嚕”也被我一起收拾乾淨了!可我還是意猶未盡。

臨回北京前,還讓姥爺做一碗,可姥爺卻說:“一次吃夠了,下次就再不也想吃了,你下次回來,我再給你做!”這麼多年,我一直到處吃抄手,但我發現不管是哪一家的抄手,都不能撼動姥爺的抄手在我心中第一的位置。

相比糉葉飄香的端午節,滿街都是花燈的元宵節,月亮又圓又大的中秋節,我獨愛春節,不是因爲它的習俗多,更不是因爲它有壓歲錢,而是因爲在春節,我能吃到姥爺做的紅油抄手,因爲它是姥爺做的,它讓我想起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6

家鄉的味道,沒有什麼山珍海味,只是一些家常便飯,但卻能扣人心絃。我的家鄉在漢中,那裏有“魚米之鄉”的美稱,美食自然不計其數。

我最愛吃的就是我們老家人人都會做的土豆餅。土豆餅的做法很簡單,先把土豆去皮,用刀切成細細的絲,放進盆裏,加入麪粉,打上幾個雞蛋,加入鹽、胡椒粉等調料,然後把它們攪拌均勻,使麪粉和土豆絲能粘在一起。起鍋燒油,把和好的土豆絲夾入油鍋,分成小份並用鍋鏟壓成餅狀。鍋裏立刻就發出“嗞嗞嗞”的油炸聲音,香味也撲鼻而來。等餅子一面熟了以後,要趕快翻面,不然很容易炸焦。剛出鍋的'土豆餅金黃油亮,撕下一塊放到嘴裏,哇,這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人人都說漢中的米皮好吃,我來教大家它的做法:首先,把大米磨成漿,在鍋裏燒上水,架上蒸籠,鋪上油布。然後,把米漿在油布上薄薄地倒上一層,蓋上鍋蓋,大火蒸兩三分鐘。最後,揭開鍋蓋,蒸氣散開,就會看到雪白的米皮。提起油布的角把米皮粘到案板上,輕輕地把油布揭下來,再將米皮切成條,放到碗裏,調上醋、油潑辣子、豆芽……美味的米皮就做好了。

菜豆腐纔是漢中最獨特的美食。把黃豆磨成漿,濾去豆渣,倒入鍋中煮,等快開鍋的時候,慢慢地一次次加入漿水,很快就會看到豆腐出現,漂在豆漿上面,由薄到厚,由少到多。等鍋裏的豆漿由白變透明時,停止加入漿水。把淘淨的米放入鍋中,加入幾片青菜,像煮粥一樣把米煮熟。菜豆腐有清熱解暑、增強食慾的功效,老少皆宜。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些美食都是人們用勤勞的雙手做出來的。我愛這些美食,它們真是讓人百吃不厭。

家鄉的味道作文7

記憶中的那個味道還是那麼深刻,它伴隨我長大,伴隨着我生活,那是家鄉獨有的味道,是我一生的味道……

不知你們是否聽說過康縣的麪皮,如果你來過康縣那你肯定吃過這裏的麪皮吧,如果你沒有吃過,那你肯定是白來了。

記得小時候,每到逢集家裏人都會去趕集,我首先就會向他們要一碗麪皮,然後回家的時候總會提一大碗給我吃,那時候在家等麪皮的心情和在家吃麪皮的心情是那樣的激動和幸福,直到現在都令我記憶猶新。

我喜歡麪皮涼涼的感覺,吃到口裏滑滑的,特別有嚼勁,它裏面有各種配菜,比如:土豆絲、豆芽、黃瓜絲絲、白菜等,每一種配菜我都十分喜歡,它的配料可謂是特別的足,酸辣感很強,吃完之後都會有淡淡的蒜泥香味兒呢。

慢慢長大上了離家不遠的中學後,離我心中的'美味也越來越近了,學校就在我們村的那個鎮子上,每當逢集我都會跑到學校外面吃一碗麪皮。那時候沒有太大的心願,只希望天天都是逢集,天天都能吃到麪皮,學校的飯真的枯燥無味。而逢集的麪皮就是拯救我味蕾的最佳良藥。

後來上了高中後,離家也有好幾公里了,吃不到家鄉的麪皮了,不過麪皮作爲康縣有名的美味,在康縣的每一個地方當然都不會少的,這裏也少不了麪皮館,而且還有好多家呢,味道雖然和家鄉的有一點點差別,但還是很美味的,麪皮的靈魂依然在。每到這裏逢集的時候街上都會擺出大大小小的麪皮攤子,這一幕讓我感受到濃濃的家鄉味兒。

直到現在,一天三頓我至少有一頓是要吃麪皮的。

我還真不想長大,不想走出家鄉,不想走出康縣,那樣我就吃不到家鄉的美味麪皮了,離開家鄉的味道我該如何成長。

家鄉的味道——麪皮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8

一到星期五,我就特別興奮,因爲——又可以回老家嘍!

回到老家,聽說爺爺在地裏種花生,我迫不及待地衝出家門,奔向田野。

田間小路上長滿不知名的小草,綠綠的,軟軟的,在微風裏輕輕搖曳。她們應該是一羣小姑娘吧,不然哪裏會有這麼柔軟的腰肢啊!草叢裏點綴着五顏六色的野花,像絨球,像圓盤,像小姑娘的劉海……我不禁停下腳步,俯下身子,耳邊是蟲子的呢喃,調皮的小草在我的臉上撓癢癢,鼻尖氤氳着家鄉花草特有的清香,哇,真好!

擡起頭來,天空像純淨的藍寶石,幾片白雲輕盈地散着步,我的腳步也跟着輕快起來。陽光比城市裏燦爛得多,一點也不刺眼,灑在臉上,暖暖的,特別舒服!風輕輕柔柔地撫過臉頰,新翻的泥土氣息迎面撲來,瀰漫全身,彷彿身上每一個毛孔也全都張開,貪婪地吮吸着。哦,我喜歡這醇醇的泥土味!

不遠處爺爺正在田裏耕地,牛拉着犁,褐色的泥土持續不斷地翻起來,邊上幾頭牛悠閒地吃着草。我一下子興奮起來,跑過去,跳進地裏,也學着拿起鋤頭把地翻了起來,惹得爺爺抿着嘴笑個不停。不一會兒,地耕好了,爸爸也來了,還提着裝滿花生種子的籃子。我們脫下鞋子,捲起褲管,彎下腰,把花生種子一粒一粒地放進犁溝裏,再踩進土裏。聽爺爺說,只要勤澆水、施肥,很快就能長出花生來。我心想:等花生成熟了,還要來拔花生。嗯,一言爲定!

回家的路上,蹦蹦跳跳的我不小心踩到了一塊牛糞,我跳起來大叫:“臭!”爸爸笑嘻嘻地說:“這可是家鄉原汁原味的牛糞,城裏想要還沒有呢!”

爸爸的`話讓我忍俊不禁。是啊,牛糞肥沃了家鄉的田野,家鄉的田野又養育了家鄉的人民。不管我走到哪裏,總會想起那股牛糞的味道,還有那花草香,還有那醇醇的泥土味……

家鄉的味道作文9

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我最喜歡吟誦蘇軾的那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你一定會好奇我爲什麼對這首詩情有獨鍾,悄悄告訴你,我的家鄉素有“河豚之鄉”的美譽,而且我最喜歡吃河豚。

說到家鄉的河豚,燒、燉、炸、刺身……做法五花八門,光聽這些做法也能讓人多咽兩口口水呢!要是你有機會親自嘗一口,那香味就會像刀刻一樣留在你的記憶深處:紅燒的味道濃郁,肥而不膩;清蒸的舒爽可口,清淡怡人;河豚刺身水分十足,充滿彈力……真可謂“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

每逢節日,我家的飯桌上一定會有我最喜愛的“白汁河豚”。帶着短刺的豚皮那麼滑溜,雪白的魚肉那麼嬌嫩,點綴上清脆可口的竹筍、碧綠生香的香菜,再加上稠密濃厚的湯汁,看着就讓我垂涎三尺!我常常顧不上燙,捧起碗就喝,那奶白的湯,黏稠不膩,喝一口齒頰留香;再挑上一塊魚肉,鮮嫩香醇,入口即化,回味無窮。

活河豚穿着斑斕的.外衣,受到驚嚇的時候就鼓起氣兒來,活像個圓圓的氣球。爺爺說,河豚的價值不在光鮮的外表,也不在鮮美的味道,而在其豐富的營養。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煙酸、鈣、磷、鐵等,經常食用不僅可以美容,還能增強免疫力呢!愛美的我當然最喜歡啦!可別小瞧了它的魚皮哦,聽說還有健胃的功效呢!

我們家鄉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河豚節,無數的中外遊客走進海安,一嘗河豚美味。河豚,這家鄉的味道也隨着他們走向各地,走進人們的心中。

家鄉的味道作文10

家鄉是美麗的,家鄉是親切的,家鄉是南京。南京,作爲六朝古都,有古樸的建築,還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有美味的夫子廟小吃;更有老南京人的熱情好客……最讓我難忘的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老城南古樸的建築。

家住城南,學校亦在城南,所以對於老城南的建築再熟悉不過了。無論是老門東還是夫子廟都瀰漫着古樸的味道。或許是被青磚瓦黛所吸引,雖然只是雙色的黑白建築,但卻總是那樣親切,也許是小時候住過的原因吧,雖然被風雨侵蝕的白牆上已有了淺黃的印記,黑色的瓦上長了些青綠色的苔蘚,更多的是自然、復古。太太家住城南的飲馬巷,小時候常去那玩,舅舅家也住那幾年了,因爲屋子大,我也常常去那住幾天。墨綠色的石磚地上長滿了毛茸茸的金錢花和青色的苔蘚。雨後,夾雜着新鮮泥土的香氣,院子裏香香的,自然的香,不濃郁、亦不刺鼻,只是淡淡的。我難忘這種味道,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夫子廟風味小吃。

“糖芋苗!糖芋苗!”叫賣的人又開始推着那輛沾滿繡色的三輪車,在小巷中緩緩行駛,聽到叫賣聲的人,更多的是孩子,從家中衝出來,嘰嘰喳喳地說:“爺爺,給我一碗!”我也不例外,總是非常興奮地從家中衝出去,就爲了一碗糖芋苗。有時,我們這一大家子都想吃,買個五六碗,圍着圓桌吃,邊吃邊聊,甚是愉快。最多的.時候,一家四代人圍着圓桌吃,糖芋苗的味道也讓人回味:甜而不膩,稠稠的,讓人回味無窮。我難忘這種味道,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老南京人的熱情好客。

記得一次,我去太太家住了2天。住在太太家後面的一個奶奶包了許多蛋餃,巷前巷後的人都聞到它的香味。奶奶便盛了一大碗,先是送到太太家,太太剛說完謝謝,奶奶又拿着幾碗送到別人家,那天,嚐了蛋餃的味道飽了口福,更體會到老南京人的熱情好客。我難忘這種味道,家鄉的味道。

我愛家鄉,家鄉景美、物美、人美,我愛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11

中國人的年夜飯是一個特別值得深挖的話題,其中凝聚的家庭情感、記憶和關係不必細說。對我家而言,年夜飯也體現家人的家庭地位,甚至是家庭權力的象徵。

我媽媽非常強勢,基本不讓我進廚房的。直到現在,每次回家過年,年夜飯我最多隻能打打下手,掌勺是絕對不可能的。甚至,如果我趁她不在家在廚房做些打掃,她不僅不會誇獎我,反倒會把我訓斥一通。當然,好處是,我媽媽特別會做菜,到現在還統治着我們一家人的味蕾。不僅我和妹妹,還有孫輩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她做的滷味。這道滷味,應該是我媽媽自創的一道菜。至今,她都堅決不告訴我祕訣,說要到自己做不動那一天才肯傳給我。

這道滷味,有點像大雜燴,是把牛肉、豬肉、豬肝、雞肉等各種原料,加以佐料,放在一鍋裏煮,差不多要煮上三個多小時。每次做這道菜的時候,媽媽會一直守在旁邊,每種配料是要分時段加的,甚至生抽和老抽也要一點點加。她做這道菜的時候,甚至不讓我靠近,我至今也沒有偷學成功。

每次做年夜飯,我媽媽至少會提前三天準備,炸圓子、藕夾、珍珠丸、糖醋魚、蒸肘子、扣肉……,每次一定至少8個菜,甚至是16個菜(我媽媽特別喜歡8的倍數)。

以前曾經覺得,中國人的年夜飯,做得累,吃得更累。一家人忙忙活活的,根本沒有時間好好聊一聊。一年難得一聚,反倒因爲忙於這頓飯,疏於更重要的情感交流。但是現在,對於年夜飯也有了返璞歸真的'認識,覺得這纔是特別符合中國人的表達方式。媽媽每次忙完,都會說:“我腰都累斷了。”以前會心疼而且不理解,覺得既然這樣,何必要這麼辛苦呢?現在卻覺得,這頓飯對於她,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正是通過這頓飯,她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也維繫着家庭的感情。

想念家鄉的味道,想念家人。

家鄉的味道作文12

家鄉是溫暖的故土,家鄉是童年的回憶。作爲北京人,我打小就生在繁華的街市中,說起傳統文化,實屬慚愧。但令我記憶猶新的,還當屬小時去衚衕裏吃的冰糖葫蘆啦!

邁進城裏,景觀那可就真不一樣。窄窄的衚衕裏住着不少人家。矮矮的樓房上,斜搭幾塊兒有棱角的灰色磚瓦;隔幾米就有綠樹矗立在那裏,樹梢伴隨着鳥叫,頭頂着藍天大明鏡,給人一種安靜悠然的感覺。偶爾看見宅門,暗紅的主色調,門把手金黃閃閃發亮,兩頭石獅白淨地在那裏點綴着,威嚴而又可愛。經整治改進,朝街的`小商鋪招牌琳琅滿目而井然有序,遠遠望去,兩側的房屋構成了平行線,向遠處伸展,一直消失在拐彎處。這樣美的景觀着實一點不遜色於城外高樓大廈。正邊看邊跑着,遠處就傳來城裏聽不見的叫賣聲:“賣冰糖葫蘆嘞——”只見遠處依稀有一個着裝樸素的人,騎着老式自行車,後面插着麥色的一個棒狀物,圓通通而紅潤的一個個小球成串狀排列,彷彿一個個糖果一閃一閃地鑲嵌在上面一樣,吸引着我的目光,使我饞涎欲滴。正想着,那獨特而渾厚的嗓子又發出聲來:“老北京糖葫蘆嘞,三塊三塊哎,一串三塊錢嘞!”這聲音簡直讓我沒有抵抗力,我緊忙喊着叫媽媽給我買一串兒。說着,那叔叔便騎了過來,笑臉相迎的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急,便立即遞給我一串兒。熱情而甜蜜的笑容,在叔叔臉上洋溢着:“來,小朋友,拿好!”咬一口,先是蜜一般的冰糖觸動了你的未來,回味帶酸,可甜甜的味道在你嘴中一直環繞着。這就是那令人回味無窮,吃起來賽神仙的冰糖葫蘆!它不是糖果,但口味遠比糖果要好吃幾倍,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啦!

衚衕的風光,叔叔的熱情,山楂的甜香……我再沒在超市和其他商鋪中吃過那樣美味的冰糖葫蘆,也在沒品過那樣的甜蜜……

我愛故鄉北京!

家鄉的味道作文13

天空像是被颶風吹了整整一夜,乾淨得沒有一片雲,只剩下純粹的藍,張狂的渲染在頭頂,像不經意隨手打翻了墨水瓶,暈染開千絲萬縷的藍。

七月流火,正是北京最熱的時候,小院藤蔓灑下大片涼蔭,一個老奶奶,坐在底下,手中執了把蒲扇,一邊爲懷裏的小嬰兒打扇子,一邊聽寂寥的蟬鳴。

小小的四合院裏,紅牆灰瓦,丹漆的木門,小孩子們的紙風車,勾勒出北京最細微的模樣。牆根的'小草,街角的豆汁店,巷尾賣糖葫蘆的老爺爺。這就是北京最原始的模樣。

老奶奶腳邊的小貓動了動,像跳上來蹭蹭扇子的涼氣,卻被熟睡的小嬰兒一腳踹在地上翻了個圈。而那小嬰兒一臉不滿,在睡夢中紅了鼻頭。老奶奶笑了笑“囡囡乖,寶寶乖……”蒲扇也微微調轉,給貓兒一點涼意。小姑娘醒來便開口要糖葫蘆吃。老奶奶只得邊笑邊把手邊的糖葫蘆遞給了她。

這是家,北京的家,它的味道早已繾綣在韶光裏,婉轉在衚衕的每一個轉角處。

故宮,紫禁城。

明黃的屋檐歷經數百年的洗刷也沒褪去那銳利的顏色。角樓,城樓可有多少人曾在這裏觀望,跪拜,向國家致以崇敬,立下大志,保家衛國。有多少詩人寫下詩句,爲進入皇宮深處一探它的神祕。有多少士兵在這裏整裝待發,用堅韌鑄成盔甲。當他們迴歸之時,滿城的銀杏葉將飽蘸宮殿屋檐的色彩在大道兩旁相迎。國之風采,國之自豪,盡在這一方水土。

數不清的歷史,文化,堅毅的品質在時間的長河中沉澱下味道。藏於北京的一磚一瓦,一人一景,一草一木,便是無情也動人。

北京,國之都,是國家的味道,是家、國的味道,溫馨與莊嚴無縫融合,這便是北京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14

我忘不了,我忘不了那一望無際碧藍的海,忘不了那又紅又大,又脆又甜的紅富士蘋果,我忘不了,那是家鄉的味道。

我忘不了,煙臺的海——

春天,海水變得綠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從北面遙遠的地平線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邊,剛一觸摸到岸邊的礁石、沙灘,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後又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大海也不例外。脫去冬裝的'漁民們駕船駛過平靜的海面,到養殖區去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着收穫,想象着收穫時一筐筐新鮮的海鮮。一次回老家,吃着美味的海鮮,心裏既溫馨又感動,(吃得多了我也不會長痘痘,哈哈)而那各種各樣的美味海鮮印證了那句老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感覺海里不管什麼東西,經過我們的一番處理,都可以成爲餐桌上的美味佳餚,真可謂是大自然的一種饋贈。

我忘不了,煙臺的水果——

每到秋天的收穫季節,我們都能吃到新鮮的水果,由於煙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各種水果口味都非常爽口。許多遠離家鄉的遊子都很留戀家鄉的水果,我們在上海生活的日子裏,最想吃的就是家鄉的水果。雖然上海也盛產許多美味的水果,但是,這些水果卻缺少了家鄉的氣息……

我忘不了,煙臺的小吃——

煙臺有好多特色小吃,比如煙臺燜子,就是獨具特色的家鄉風味小吃。每次爸爸要回老家,我都會讓他幫我帶上幾盤,拿飯盒盛着,每次爸爸一回來,我就跑出來,吸吸鼻子,說道:“嗯!家鄉的味道!一點都沒變!”爸爸則欣喜地看着我,看我風捲殘雲地將滿滿一盒吃完,讓後抹抹嘴,再說一遍:“嗯!家鄉的味道!真好吃!”

我忘不了,煙臺的一切,一輩子都忘不了。每當我,便涌起“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的思鄉情懷。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家鄉的味道總縈繞在我身邊,因爲——那是我的家鄉,煙臺!

家鄉的味道作文15

前幾天外婆帶來一袋家鄉的地瓜,地瓜裹着一層泥土,帶着鄉間樸素的味道。蒸熟了,洗淨手輕輕拿一個,怕手勁大捏壞地瓜可愛的造型,聞着那味道,香香的,甜甜的,我的思緒回到了遙遠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村,重重疊疊的高山,青山綠水養育着祖祖輩輩的家鄉人。去年國慶回家,只見以前那些瓦房都不見了,現在道路兩旁都建起了樓房,商店到處可見,現在的農村都變得現代化了。

家鄉在變,變得讓人不認識了,空氣中充滿了新時代,家鄉的人事已非昨日,景和物都在變,可是家鄉的味道是不會變的`。最美的是童年的味道,混合着淘氣的氣息。我記得四歲的時候,家裏的院子都種上花花草草的;有寶珠茶。李樹。夜來香。後院還有一株葡萄……因爲爺爺喜歡種花,特別是夜來香種了四棵。後院還有一顆龍眼樹,很大很大,要三個小孩才能抱得過來,到了秋天樹上結滿了果子,樹枝都彎下來了,微風輕輕吹來,果子在枝頭上跳起舞來,好看極了。

我最喜歡的還是夏夜,那時夜來香就會悄悄的開放着,散發出奇特的花香,淡淡的,那花香圍繞在你身旁。這是夏夜的氣息,香味在空氣中似有似無,當你再走近一步時才感覺得更真切,夜來香總是引來一些螢火蟲,我們便關了燈,看那些螢火蟲帶着淡綠的微弱的光芒飛來飛去,那是夏夜的點點星光,吃飯時,晚風吹來夜來香的馥郁芬芳,螢火蟲在腳邊飛舞,於是,吃飯也變成了一種享受。

而記憶就這樣融化在這家鄉的味道里,任由一點點思念,也會牽引出無盡的思念,讓我們這些在異鄉的人靜靜的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