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家鄉的味道作文15篇

作文2.6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味道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味道作文15篇

家鄉的味道作文1

家鄉,是一種情懷;家鄉的味道,值得一生細細品嚐。——題記

“開飯囉!”隨着媽媽一聲響亮的吆喝,我們立即圍坐在了餐桌旁。瞧着一桌熱氣騰騰、色香俱佳的菜餚,我饞得直流口水,可沒等我動筷,我親愛的老媽早就吃開了,還一個勁地誇着:“好吃,好吃,家鄉的味道……”

被媽媽一說,我才注意到,今天的一桌菜比較特別,毛筍燒肉、油燜筍、馬蘭頭、青菜、番茄炒蛋……很普通,但是卻不平常。原來,這些菜都是早上我們從山裏的外公家帶來的。鮮嫩的竹筍和毛筍是早上外公剛從山上挖來的,青菜和馬蘭頭摘來時還帶着早上的露珠碧綠碧綠,鴨蛋是外婆剛從鴨棚裏撿起的……怪不得媽媽吃得那麼迫不及待,原來這些菜裏真的有家鄉的味道!

說起這些家鄉菜,最先想起的是外公家門前的小菜園,不管什麼時候去,那裏總是一片生機勃勃,青菜、捲心菜、黃瓜、玉米、辣椒等,時令蔬菜應有盡有。對我來說,這片菜園還是我的樂園,每次去,我和弟弟總喜歡拿個小鋤頭,挖挖這裏,撬撬那邊,澆水、搗泥漿……玩得盡興,玩得不知疲倦。我還在這片菜園鬧出很多笑話呢?每次回家,阿姨總喜歡圍着菜園子出些問題考考我和住在城裏的弟弟,“這是什麼菜?”順着阿姨手指的方向,我仔細地分辨着這一叢既像菜又像草的植物,琢磨了好半天才說:“這不就是青菜嘛!和別的青菜有區別嗎?”“怎麼沒區別?”阿姨說,“你再仔細看看它的葉子?”我蹲下身子一比較,確實有不同,我只得瞎猜:“菠菜!”哈哈,阿姨笑開了。“不是菠菜,是莧菜。”“那是什麼?”阿姨又問開了。“嗯,辣椒!”我回答道。“小笨蛋,辣椒分明長在枝上,怎麼會爬在地上……”幾個回合,對於沒有生活經驗的我完全戰敗,反而逗得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全家捂着肚子笑個不停,也就是在這一次次笑聲中我慢慢認識了菜園子的各種蔬菜,也更加喜歡這個菜園子裏的味道。

媽媽和我從小生長在那裏,特別地喜歡家鄉的菜。只要是家裏帶來的菜,一向愛挑食的媽媽和我飯都會多吃一碗,我們也特別喜歡那一方水土給予我們的饋贈:一盆子筍裏有我童年在竹林間的嬉戲的身影;青菜和馬蘭頭上有我仔細觀察停留在上面的眼神……

那裏是我的家鄉,有我的思念,還有那濃的化不開的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2

丙辰元旦,歡天喜地,大樂,作此篇,懷念家鄉。

半年時間在外求學,許久沒有見到家鄉親人。踏上歸途,經過四五個小時的奔波,纔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家鄉。

一進城,冬風中清新的味兒直衝來,輕輕嗅,彷彿帶着參天大樹的古老之氣和小城大樓的威武之息。夜裏閃爍的霓虹燈鋪滿了大街小巷,燈塔尖上的明亮的星燈模糊了一邊;街上的行人歡聲笑語,廣場上人山人海,音樂充斥着整個天空。趴在車窗上,擡頭仰望星空,擡頭仰望星空,浩瀚無邊;月近滿圓,散發出柔和的光。

進了家門,熟悉的餃子味兒撲面而來,還有學校吃不到的釀豆腐。拂去心中的躁動,坐下細細品嚐,湯汁飽滿,皮香肉嫩。這是回家吃到的第一餐飯。

次日清晨,奶奶早早熬出白粥,雖樸素,我卻愛它稀淡的米水,愛它滲透得香甜。媽媽也秀出了她的甜酒衝蛋,一口便深觸到我的味蕾,讓我深情“一口悶”。

吃完飯後到處走走,遠方的太陽普照大地,我帶着微微的醉意,拐過房角,空中飄來令人垂涎三尺的炸雞味。我朝那家小店看過去,那兒排滿了好吃的食客。終於到我了,老闆熱情地招待,幾分鐘後拿到一份雞蛋仔,我心情大好,說了聲“生意好”,一直傳到了小巷的盡頭。

烈日當空,又到了午餐時間,好客的鄰居阿婆邀請我們去她家趕午飯。我們推讓一番後,還是被阿婆的好心所打敗了。聊一聊天后,阿婆的兒媳端出好酒好菜,有我想念已久的血鴨、鯉魚、紅燒肉……兩家人其樂融融,好不開心!

一杯香茶下肚,幾個小菜馬上吃完,臨走時不忘說聲謝謝,阿婆一家站在門外送我們。“慢走嘍——”

到處晃悠晃悠,夕陽復西下,火燒雲姿態萬千,賣粑粑的老人漸漸走近。我買下幾個,芝麻糖裹在嘴裏,還是童年的味道。

即將起身返航了,兩天就在家鄉味道中一逝而過,讓我留戀,讓我沉醉,讓我癡迷。

這就是讓我懷念的家鄉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3

小時候很期待遠房親戚回老家。記得莫家每次回來,總會帶很多家鄉沒有的珍奇之物,最喜歡的就是各種煙花。他們要上班了,所以不願意讓他們走,悄悄把包藏起來。但是把包藏起來也沒用,就看着我媽給包了點土特產,送到河邊。我們站在院子裏,看到船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才依依不捨的回了家,然後期待着下一年。

我姐姐比我更早參加工作。她一個人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總是把假期攢到新年。當時從沙市回家花了一天半,先轉車再坐船。我妹妹暈車,每年還是趕回團委。回到家,我坐在壁爐旁,聊了很多如何買禮物,買票,擠車擠船的事。在家裏,我媽幹薯片,泡,做豆豉,魚和辣椒,燻肉和香腸,掃除灰塵,洗幾年前的被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布口袋裏買的栗子,掛在我和弟弟夠不到的地方,就等着妹妹回家過年。

當時我就想,外面的世界真好。當我可以在外面工作的時候,我必須買大包小包的東西回老家過年。

我參加工作的時候,喜歡回老家過年,不管是回孃家還是婆家。買禮物,擠車擠船,做年夜飯,烤柴火,說很多話,藏包,寫網文,裝特產,一個個再現,但我成了主角。我的侄子們一定和我一樣期待我回家過年。

移民,我們親戚都在縣城住過,三天就能見面,完全沒有過年的感覺。經常聽人說今年回老家過年特別羨慕。看到熟悉的人,總愛問;“今年過年在哪裏?”答案總是回家。我想,還是找個老家親戚過年吧。這裏很無聊。想想兩邊父母都在的情況下怎麼跑到親戚家。過年回家的感覺只是回味很久。

老家沒了,老人都搬來搬去了。過年找個老家也只是個玩笑。再近的距離,再短的重逢,陪老人過年,回憶家鄉的味道,也是一種享受。

我妹妹現在回來很方便。她可以在四小時內到達。姐姐說,兩年回來一次。她婆婆講道理。每年臘月二十七,她都會早早組織一個小組,督促他們回來。媽媽還是習慣每年臘月初打電話,但是沒問什麼時候回來,問回來不回來。姐姐一邊說不一定,一邊問侄子穿什麼尺寸的衣服合適。總想回來,因爲家鄉的味道醇厚,家鄉的溫暖。

家鄉的味道作文4

又漫步在家鄉的街道,手指撫過那熟悉的墨瓦紅磚,耳畔迴響的是熟悉的鄉腔鄉韻,看周圍人來人往,心底漾出一股莫名的心安。

故鄉的清晨往往是由雞鳴開始的,天邊剛泛出魚肚白,晨練的老人,早起的小販便已開始忙碌,伴着聲聲鳥鳴,開始洗漱,踏着朝陽的光芒走向早點鋪子,忙碌的店主,排隊等候的食客,伴着空氣中的飯菜香,買來一碗胡辣湯,再配上一份水煎包,濃稠湯汁和胡辣湯獨有色香在朝陽下泛着麥芽糖般的光澤與氣味,趁熱喝下肚,額頭與鼻尖總會沁出一層細汗,感到湯汁的濃香火熱在身體中衝開一條路,從你的四肢百骸遊走而過,帶出你體內一夜的濁憊,打一個機靈,徹底醒過神來,給你一上午的動力。如果你不喜歡胡辣湯的衝辣,西大街有一個小店,乍一看貌不驚人,可是生意卻是極好,臨街支着一口大鍋,鍋內煮着羊骨羊雜,湯汁濃白,熱氣蒸騰中,氤氳出了陣陣香味,東邊的肉架上掛着幾隻宰殺好的山羊,個個膘肥肉嫩,小店中充斥着羊肉特有和羶味。自湯的滾頭中舀出一大勺肉湯,濃香中,又沒有羊油的肥膩,各種配菜巧妙的掩去了羊肉的腥羶,碗中的羊肉被切成薄薄的一片,肥瘦相宜,肉質軟爛,吹一口氣,小囁一口,再配上本地的燒餅,實乃一絕。一高外,有一家賣豆腐的小攤,爺爺最喜歡那的熱豆腐,每天下午都會特意拐去吃上一碗,配上石磨辣椒油,香椿菜汁,芝麻醬調成的醬汁,豆質細膩,漿味濃香,用爺爺話說“舒坦”。東菜市場有一家“北舞渡牛肉老店”每年過年都少不了它的登場。如果你吃膩了這些個油膩的東西,油茶、鹹豆腐腦、各種特色粥食,精美小菜,再配上舞陽特產槓子饃,也是一大特色……

說起家鄉的美食,開個頭就說了這麼多,家鄉的美食真是訴也訴不盡,說也說不完,但是具體滋味如何,還需親自品味一番才知箇中滋味。

難怪人們總說,離家再久也忘不了故鄉那一口,他鄉的食物吃再久,也品不出家鄉的踏實與暖意,小小的飲食像一根線牽着我們對家鄉的思念,愛家鄉,就是愛家鄉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就是這樣一絲絲,一縷縷的留在記憶中,勾起無數人的思緒。

家鄉的味道作文5

家鄉是一壺酒;家鄉是一杯茶;家鄉是一股清泉。我的家鄉在吉林通化,那裏有肅慎,東胡,穢貊族等先民的足跡;有風景宜人的松花江;有人民英雄——楊靖宇的烈士陵園。在我的家鄉有早在四五萬年到七萬年前的遠古人類。據文獻記載,吉林省在歷史上,除漢族外,主要有三大族系:肅慎,東胡,穢貊族。這些遠古人類在吉林大地上繁衍,生息,書寫了吉林的輝煌歷史。

美麗的松花江位於吉林,它風景秀麗,是個值得觀賞的好去處。松花江是黑龍江水系在我國境內最大的一級支流,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流域面積五十四點五六萬平方公里,有南北兩源,北源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裏山中段南側,長達一千零八十九公里,南源第二松花江發源於長白山主峯白頭山天池,長八百餘公里,南北兩源於三叉河匯合後稱松花江,幹流長約八百六十七公里,由右岸注入黑龍江。東晉至南北朝時,上游稱速末水,下游稱難水。隋、唐時期,上游稱粟末水,下游稱那河。遼代,全河上下游均稱混同江、鴨子河。金代,上游稱宋瓦江,下游稱混同江。

元代,上、下游統稱爲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間始名松花江。它的存在爲早期生活在吉林的先民提供了有利條件。1939年2月18日我們的民族楊靖宇在蒙江縣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犧牲,年僅35歲,楊靖宇死後,日軍剖開了他的遺體,想知道,在冰天雪地的林子中,是什麼支撐着他一直戰鬥。後來,發現裏面沒有一粒糧食,只有野草和樹皮。我們可以這樣說;人民英雄楊靖宇永垂不朽。因爲楊靖宇愛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他有愛國的崇高精神,我們應向他致敬。家鄉是你永遠也品不完的。我愛我的家鄉——通化。因爲它給予了我無限的愛,是它滋養我,讓我不斷進步,不斷成長,讓我成爲一個有才華,有知識的人。家鄉是一壺酒,它會讓你去細細品味。

家鄉是一壺茶,它是你閒暇時休閒品。家鄉是一股清泉,它會在你心頭上源上一絲清甜。家鄉使你受益無窮!家鄉使你有了一顆樸實而善良的心!它給予了我關懷的力量!我愛家鄉吉林通化!

家鄉的味道作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今年臘月十九,我陪奶奶去了一趟她孃家,讓我親眼目睹了奶奶兒時的家鄉習俗——打芡地瓜粉。

來到奶奶家,我一眼就看到舅公一家人在忙前忙後,我好奇地問奶奶:“舅公他們在幹什麼呢?”奶奶告訴我,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會打芡一大鍋地瓜粉,分享給左鄰右舍。在芡地瓜粉之前要準備食材:大舅公在準備原汁原葉的大骨湯底,小舅公在準備清涼可口的白蘿蔔幹,舅婆在準備爆炒後的瘦肉,小姑在準備富有高蛋白質美稱的海蠣,小叔在準備能要開食慾大門的鹹花生等等。

一切準備就緒,他們就開始打芡地瓜粉了。奶奶先把鍋擦乾,舅婆去燒開水,小孩子們背上小竹筐,上山撿乾草和柴火,孩子們手腳麻利,不一會兒就撿來了好幾筐。首先,要倒上開水,鄰居把乾草和柴火放入竈裏,點燃後,用扇子扇風調整火候,隨即放入地瓜粉,地瓜粉像一朵朵小白花,裝飾着一件黑色的小裙子,爲了讓地瓜粉做成糊狀,舅公把鍋蓋蓋上去,鄰居還得蹲在竈旁,拼命地扇風調整火候,當時天氣非常寒冷,而舅公的額頭上卻閃爍着豆大的汗珠。大約三十分鐘後,舅公掀起鍋蓋,哇,地瓜粉和三十分鐘前的截然不同了,現在的地瓜粉成了一鍋粘乎乎的東西,很像麥芽糖,勺子一搯起來還藕斷絲連的。接下來,舅公就要芡地瓜粉了。只見他雙手握住一根又短又粗的地瓜杆,一圈一圈賣力地芡,在芡的同時加入海蠣和瘦肉。接着換下一個人芡,這個人比舅公有力些,只見他雙手緊握地瓜杆,沿着鍋邊順時針一圈一圈地打芡,一邊芡一邊在地瓜粉的四周撒上白蘿蔔乾和花生……直到地瓜粉已經夠Q彈爲止,再加入大骨湯底,輕輕一撈,地瓜粉就芡好啦!

芡地瓜粉做完後,要分給左鄰右舍共同品嚐,小孩子們個個高興得手舞足蹈,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不一會兒便端着碗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看高甲戲了。我和奶奶也各盛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Q彈Q彈的芡地瓜粉吃起來滑溜溜的,真是太美味了,吃着吃着,奶奶和舅公不禁聊了他們小時候過年的趣事,大家都樂呵呵的。

如今,由地瓜粉而釀成的各種家鄉味道已然化成了一種鄉愁的寄託,每到春節,這種家鄉的味道更是時常纏繞着奶奶,因爲那是奶奶小時候的年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7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過年的喜慶氛圍濃烈來。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每年的臘月二十八前後,膠東地區的人們都習慣蒸一些棗饅頭,取蒸蒸日上之寓意。人們經常叫它大棗餑餑。棗饅頭在春節中有重要地位,是必不可少的。

棗饅頭用途很大,可以食用,可以供佛,還可以送給親朋好友。大棗饅頭又稱棗花饅頭,取早發之意。

揉麪故爲重要,面可能影響的棗饅頭的賣相和食用。經常看母親揉麪。一推,一拉,沾上點水。麪糰好像在母親手裏的一個娃娃,時而伸長,時而收縮。柔完後,要醒發二十分鐘,做出來的味道更美。

到了最關鍵的一步了。將麪糰倒出後,面盆上還有餘存,總想拿來當橡皮泥捏小人,可是粒粒皆辛苦。母親有一雙巧手,總能將不討人喜歡的麪糰做成一個個美麗的事物:有普普通通的包着棗片的饅頭,也有美麗的鑲嵌着大棗的花兒,還有像生日蛋糕形狀似的一層一層的小餑餑。紅棗寓意在新的一年裏生活紅紅火火,還有驅邪祈福的含義,是必不可少的。真是大飽眼福了。

除了棗餑餑,還有一種與它相近的麪食盾。它跟棗餑餑相似,都是面跟棗片做成的,也都是供奉佛祖。但是棗餑餑供奉在佛祖前,而盾是除夕夜裏發紙敬天地的時候供奉。擺放上兩者也有區別:棗餑餑是五個一組,三個放在下面,兩個對着壘在上面。而盾就是一對一對擺放就可以。

中國有句俗話:不蒸饅頭,要爭氣!過年蒸棗饅頭,也有爭氣的含義。蒸棗饅頭,蒸出一年的好彩頭!滿滿的都是過年的味道。象徵來年的日子會蒸蒸日上。饅頭是發麪做的,蒸的時候會發起來,所以也象徵會發財發家。

蒸棗饅頭時,可謂是口水直下三千尺了。需要二十分鐘之久,對我來說可是一種煎熬。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終於,在鑼鼓齊鳴,狂擂亂敲的響聲中,在饅頭和盾齊齊出鍋了。我卻已經是飢餓多時了。饅頭香甜,福壽臨門,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有什麼能比家鄉更好?

有什麼能比家鄉更親?

有什麼能比家鄉的棗餑餑更美味?

家鄉的味道,在舌尖上異彩紛呈。真想一嘗再嘗,好好地品嚐家鄉的味道,品嚐家鄉棗餑餑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8

我來到北京將近十年了,對北京愈加熟悉,這裏是我的第二故鄉,這裏擁有和南方截然不同的味道。

由於北京的氣候原因,北京的春天短,往往給人一種剛一越冬就入夏的感覺。各種花要把握好這短暫的時機,爭先恐後地開放。北京的花開得密,它們爲了時間只得放棄疏密結合的交錯美,花團錦簇,風一吹,落英繽紛,花香撲鼻而來,使整個人都沉醉在花海中。玉淵潭公園是賞花聖地,門口還經常有騎着車賣糖葫蘆的,3-5元一串,各種口味的都有,那時喜歡進園時買一串、出園時再買一串,我喜歡聽糖在嘴裏被嚼碎的聲音,更喜歡回味糖漿在在嘴裏化開的香甜味。這便是北京大自然的味道和老北京著名小吃的味道。

剛來到北京時,我對這裏人們的說話方式尤感奇特,“我接個電話兒”“這袋兒可真沉”“別忘了關門兒”這可是我從來沒聽過的。後來瞭解到這種說話方式是老北京人特有的,叫做兒化音,並且這個“兒”字添加的位置還很有講究,有的字後面就不能加,倘若隨意加上會讓人感到很彆扭。聽的時間長了,我漸漸覺得兒化音似乎還挺好聽的,有一種隨意的音韻美,好像很符合老北京人的熱心腸兒、做事兒豪放的特點。我現在也時不時地說幾句帶兒化音的正宗老北京話兒。

到北京參觀古建築,你會發現這些古建築多是紅牆綠瓦,有的再搭配上黃、藍等顏色反差極大的色調,給你巨大的視覺衝擊,當你置身於北京古建築前,你會不由地產生一種莫名的嚴肅莊重感。而徽州則多白牆灰瓦,依水而建,優雅婉轉。北京的建築大氣、氣勢磅礴。如果將南方比作文人墨客的話,那麼北京則是帝王的象徵,容不得侵犯,處處彰顯莊嚴美。北京在新中國成立前就已經是六朝古都了,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也就是爲什麼北京的建築會給你帶來那麼強烈的感受了,這也就是爲什麼北京的文化這麼吸引人了。

我家鄉北京的味道是複雜多樣的,夾雜着自然與人文,這些統稱京味,這種味道只有長期生活在北京、把北京當作故鄉的人才能感受到。

家鄉的味道作文9

暑假的最後一天,我隨父母回到了家鄉。雖說農村沒有城市的霓虹閃爍,高樓大廈,卻有着最淳樸的綠色,綠樹,綠水,綠色的田野,連空氣中也夾雜着綠色的味道。

當我們的車行駛在窄小的村間小道上,顯得那樣的不協調,彷彿打擾了這一片寧靜的綠色。我搖下車窗,向兩邊張望,不時的朝爸爸喊道:“慢一些,別壓壞了田埂邊的辣椒。”那辣椒,小小的,有的火紅火紅,有的嫩黃嫩黃,有的青白青白......一個個小巧玲瓏,可愛的讓人不忍去碰它。一回頭,又發現一池開滿白色小花的菱角塘,整池的綠色挨挨擠擠,而那星星點點閃亮的白色小花,竟是陽光陶醉在這片綠色上的傑作,美輪美奐,美不勝收。家家戶戶的院子裏,柵欄上,牆角邊,全是滿滿的絲瓜藤,那一片片碧綠中,開盡了金燦燦的小花,那花兒散發着淡淡的暗香,沁人心脾。花與葉之間的絲瓜條,顯得更加新鮮﹑苗條﹑碧綠了。小道的盡頭,爺爺和奶奶早已等候在家的門口,我跳下車,迫不及待的朝他們飛奔過去,久別的重逢讓親情格外的珍貴。此時已近黃昏,每家每戶都飄出了飯菜的香味。我也不閒着,幫爺爺壓井水,幫奶奶燒火做飯,幫爸爸把飯桌擡進院中,又搶着跟媽媽擺放碗筷,忙的不亦樂乎。香噴噴的飯菜在忙碌中擺滿了一桌,我們圍坐在一起,談論着,說笑着,那笑聲,竟引來了幾隻白色的鳥兒,停在院牆外的蘆葦梢上,朝我們張望,一點也沒有飛走的意思。院牆邊的棗樹,梨樹,銀杏樹,雖已被飽滿的果實壓彎了腰,但卻在微風中隨着我們的笑聲左搖右擺,好像能聽得懂我們的快樂。家鄉的味道不僅是一桌美味的飯菜,更是淳樸的美景,無限的快樂。

夜幕降臨,我漫步在微風徐徐的田埂上,傾聽着草叢中蟲兒的鳴叫,望着那月光下的稻田,竟是那樣的柔美與恬靜,仰望無垠的夜空,早已密密麻麻的灑滿了閃爍的星星,熠熠生輝。遠離城市的喧囂,如此美妙寧靜的夜晚,豁然與舒暢填滿了我的心靈。

家鄉的味道作文10

提起我的家鄉,鼻邊又飄來熟悉的味道,那是清甜的西瓜味。如果有人問:“你老家哪的?”我便會自豪的回答:“某某鎮某某村,西瓜之鄉啊!”

西瓜就是我家鄉的標誌。一到夏天,滿地滿地的西瓜熟了,一地都是綠油油的藤蔓。站在地頭,面對着地裏的瓜藤,我常摸不着頭腦,瓜呢?爺爺卻眯起眼睛,感嘆上兩聲:“哎呀,好瓜!”瓜究竟在哪裏呀?我瞪大眼睛順着爺爺的手指的方向使勁兒望,卻總是看不到瓜的身影。哎呀!瓜啊!你是故意躲着我藏到了藤蔓底下嗎?爺爺下地去了,我便在地邊的溝裏,便擺弄着什麼帶刺的灌木,便往地裏看,西瓜啊,西瓜,我又不是烏鴉,你躲着我幹嘛!

西瓜的種子那麼小,轉眼就長得那麼大,這時,就是賣西瓜的時候了。家鄉把賣西瓜叫做發瓜。發瓜前,我在爺爺自行車前的橫樑上,隨着爺爺在田間轉悠,每當聽爺爺說:“這瓜好發了。”我就滿心歡喜。發瓜那天,我就坐在樹底的陰涼中,伴着蟬的聒噪,愜意地嗅着滿地溢出的西瓜味。眼前是專心忙碌着的人們:女人靈巧的手指操着剪刀把瓜蔓剪斷,叔叔伯伯們都脫了上衣,露出壯實的脊樑,笑着把瓜們一個個裝上車。渴了,敲開一個瓜,我就趕忙去幫着分一分,瓜自然是很甜的,咬一口,紅得透透的結的緻密的瓜瓤裏,就流出淡紅色的汁來。我常吃的臉上衣服上都是。

西瓜市場上,到處都是賣瓜收瓜的人們,在噪聲中,西瓜味更濃。我愛躺在三輪車的簾子上,盡情的嗅着那種甜味兒,心裏不知不覺就有什麼情感在微漾,舒服又愜意地摸着身旁圓滾滾的瓜,突然又捨不得賣了,十分愛惜地摸着它漲滿了濃綠的表皮。

到處都有人在吃瓜,似乎到處都瀰漫着清甜的西瓜味兒,甜甜蜜蜜,清清爽爽,驅走夏天那股子燥熱的氣。雞們的菜譜上也多了一道甜點:西瓜皮。看他們咯咯咯地歡喜地吃着,別提有多美了。

曾經有一個同學和我說:“西瓜是沒味的。”我便氣憤的辯解:“那是你沒遇到好瓜!”回家後,我便切開一個瓜來,專門聞了一聞,淡淡的,淡淡的,還是有一股味道的,但我一踏進家鄉,迎面就會吹來一陣濃郁的瓜香,我的家鄉是浸泡在瓜香中的啊!

我的家鄉就是西瓜味所在的地方,那清甜清甜的瓜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11

中華傳統節日之多如天上的繁星,如沙灘上的沙子,地上的石頭,數也數不清。萬節之首-春節;糉葉飄香-端午;望月思親-中秋……這些節日都匯聚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這些節日也飽含了古人崇高的思想及節操。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這些節日中揮毫潑墨“爆竹聲中一歲除”,“明月幾時有?”……

但這個節日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大腦之中,它便是“萬節之首”-春節。想必大家對他都很熟悉吧!唐代詩人劉長卿,吟出“鄉新居碎切,天畔獨潸然。”的千古佳作。過年時雖然很冷,但人們的心卻激動無比。春節,對於兒童而言實在太愉快了;對大人來說便太忙碌了。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可以說是春節的彩排。從這天開始人們就要陸續準備將近一個星期吃的用的,大人們通常會領着我們去買新衣服,美哉美哉!整個春節香味四溢,在大街小巷上走着都能聞到家家飯菜的撲鼻香味。三十兒,大人們便忙裏忙外準備年夜飯,進進出出竈房,酒肉飯菜擺的整整齊齊。晚上一家人齊聚一堂,互相拜年,討論自己一年的經歷。到處洋溢着幸福的味道,不亦樂乎!人人的肚皮鼓得像小鼓似的!年夜飯過後,鞭炮聲響徹雲霄,燈火通明。人們都要守歲。就連那鞭炮聲也從不間斷。

正月七年級,我們給長輩們拜年。還能領到壓歲錢!到了晚上,我跟着爸爸和爺爺,拿着蠟燭。去已逝親人的墓前,把蠟燭插進土裏,讓先人的靈魂順着燈光找到自己的家,跟我們一起過年。

正月十五到啦!他便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元宵節。他可是一個重頭戲!猜字謎,賞花燈那肯定是少不了的。晚上我們提着花燈,到街旁的店鋪猜燈謎。還可以把自己猜對的燈謎從登錄上撕下來,到店中去兌換獎品。這些東西可以吃玩具或者小零食。跟我同輩的人總是要比誰猜的多!可以說整個春節我們都是在歡笑聲中度過的。

這邊是我喜歡的春節!

家鄉的味道作文12

家鄉是溫暖的故土,家鄉是童年的回憶。作爲北京人,我打小就生在繁華的街市中,說起傳統文化,實屬慚愧。但令我記憶猶新的,還當屬小時去衚衕裏吃的冰糖葫蘆啦!

邁進城裏,景觀那可就真不一樣。窄窄的衚衕裏住着不少人家。矮矮的樓房上,斜搭幾塊兒有棱角的灰色磚瓦;隔幾米就有綠樹矗立在那裏,樹梢伴隨着鳥叫,頭頂着藍天大明鏡,給人一種安靜悠然的感覺。偶爾看見宅門,暗紅的主色調,門把手金黃閃閃發亮,兩頭石獅白淨地在那裏點綴着,威嚴而又可愛。經整治改進,朝街的小商鋪招牌琳琅滿目而井然有序,遠遠望去,兩側的房屋構成了平行線,向遠處伸展,一直消失在拐彎處。這樣美的景觀着實一點不遜色於城外高樓大廈。正邊看邊跑着,遠處就傳來城裏聽不見的叫賣聲:“賣冰糖葫蘆嘞——”只見遠處依稀有一個着裝樸素的人,騎着老式自行車,後面插着麥色的一個棒狀物,圓通通而紅潤的一個個小球成串狀排列,彷彿一個個糖果一閃一閃地鑲嵌在上面一樣,吸引着我的目光,使我饞涎欲滴。正想着,那獨特而渾厚的嗓子又發出聲來:“老北京糖葫蘆嘞,三塊三塊哎,一串三塊錢嘞!”這聲音簡直讓我沒有抵抗力,我緊忙喊着叫媽媽給我買一串兒。說着,那叔叔便騎了過來,笑臉相迎的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急,便立即遞給我一串兒。熱情而甜蜜的笑容,在叔叔臉上洋溢着:“來,小朋友,拿好!”咬一口,先是蜜一般的冰糖觸動了你的未來,回味帶酸,可甜甜的味道在你嘴中一直環繞着。這就是那令人回味無窮,吃起來賽神仙的`冰糖葫蘆!它不是糖果,但口味遠比糖果要好吃幾倍,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啦!

衚衕的風光,叔叔的熱情,山楂的甜香……我再沒在超市和其他商鋪中吃過那樣美味的冰糖葫蘆,也在沒品過那樣的甜蜜……

我愛故鄉北京!

家鄉的味道作文13

家鄉的味道,一絲絲一縷縷地從記憶中飄出,溫暖了心靈,使人回味無窮。家鄉的味道,淡淡的,甜甜的,似一杯濃濃的甘茶,像一塊甜甜的糕點,無與倫比,在舌尖上跳躍,飛舞。

四月中旬是槐花盛開的時候,全村沉浸在槐花的香味裏。老人們往往將自家新鮮採摘下的槐花,東家送一些,西家送一些,“嚐嚐俺家的槐花!”送去時每個人都會這麼說,使人感到這濃濃的鄉情味。

新採下的槐花,很香,很香,放到嘴裏一嚼,說是滿口花香也不爲過。而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姥姥親手烙的槐花餅了。姥姥將新鮮採下的槐花用僵硬的手指在水裏洗着,撈出,控幹水,調好作料,放入少許麪粉,和成糊狀,放入鍋中,麪糊滋滋地來一個華麗的轉身,在鍋裏烙成一大塊香氣四溢的餅。

纔出鍋的槐花餅,看起來令人十分有食慾。那金黃色的面,還摻着一點翡翠似的綠與羊脂白,冒着熱騰騰的熱氣。輕輕一咬,滿口餘香。這,就是我記憶中家鄉的味道。

如今搬了家,家中那棵從我記事開始就有的槐花樹,也有幾年未見了。時常在夢裏夢見家鄉的老槐花樹開花了。也想念着那美味的槐花餅了,想念着記憶裏家鄉的味道,想念家鄉人那熱情的笑臉,淳樸的眼神,想念着……

前幾日,我的一個遠房表叔從他家的老槐花樹上採了一些新鮮的槐花送給我們,我又嚐到了那甘甜的槐花的味道,多少年,這槐花的味道,這家鄉的味道,竟一直未變,那槐花餅的味道,一樣美味可口。吃着槐花餅,我又想起了我的家鄉,那家鄉的老槐樹……

有人說,家鄉是一罈酒,年輕時它是啤酒,渴了,喝上幾壇就很爽;年紀越大,這壇酒就越烈,只喝就口,就會醉倒;年老之後,這壇酒不用喝,只要一起封,就會醉在這家鄉里。我那家鄉的味道啊,它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那家鄉人的熱情,將永遠的留在我的心底。

家鄉的味道作文14

“老闆,請給我來一碗稀豆粉和兩個油糕。”“老闆,再來一個油糕。”“老闆再來三個……”“老闆,我要兩碗稀豆粉和六個油糕。”這樣的聲音天剛亮就此起彼伏,它是昭通特色小吃油糕餌塊店裏傳出來的。

還沒步入店內,遠遠地就可以看到一條長龍似的隊伍排在店口,紛紛報出自己需要的早點數量。這樣的場面還爲街道增添了一道道風景線和人間煙火的味道。

步入店內,只見擠擠攘攘的人們並排着或吃油糕或喝稀豆粉,好不熱鬧!到了週末,我這種油糕餌塊的忠實粉絲,一定要在清早吃上油糕,否則,我會覺得非常遺憾的,嘿嘿。

作爲忠實粉絲,我就來爲你們介紹介紹它吧。油糕餌塊是昭通人的主打早點。製售油糕餌塊對經營場地要求不高,可擺攤,可開店。製作油糕餌塊也是非常簡易,只要洋芋、餌塊和佐料就行。把烤好的餌塊,抹上香香的花生醬、甜醬及熬製好佐料的辣椒醬,裹入油糕就加工完成。輕輕地咬一口,油糕的酥脆,餌塊的糯軟,辣椒醬的香辣,便會充盈着你整個味覺世界,久久不易散去,整張嘴都是滿口香。油糕餌塊因爲物美價廉,購買方便快捷被衆多的食客青睞,有人戲稱他是“昭通的肯德基”。

油糕除了包在餌塊裏,還有另一個最佳拍檔——稀豆粉。稀豆粉的主料爲豆子,碾細熬成糊狀,就熱吃。熬成後的稀豆粉色澤淡黃,清香宜人。盛一碗,再撒上翠綠的蔥花,鮮紅的辣椒麪,深褐色的花椒粉,再放入炸好的蕎皮。最後浸入油糕,碗裏就有稀有幹,有軟有脆,有蔥花的清香,有辣椒合着花椒產生的麻香,有豆粉的甜與油糕的鹹合着產生的甜鹹,簡直是色香俱全,堪稱昭通一絕。

我今天介紹的並是山珍海味,龍蝦鮑魚,它隨處可見,製作簡便,但它卻是伴隨着一代又一代的昭通人成長的食品。每一個離開昭通到外地居住的人回到故里,一定要吃一套油糕,喝一碗稀豆粉,在吃着的過程中泛出舊日的歷歷往事,在喝的過程中呷出家鄉的絲絲情懷。

家鄉的味道作文15

所戀在哪裏,哪裏就是我們的故鄉。

——題記

餐館的桌上擺着盤清炒胡蘿蔔。我拿起筷子嚐了一片,略帶甘味,卻沒有新鮮之感,乾澀,便沒有再吃第二口的慾望了。嚼着口中的胡蘿蔔,猛然間回想起爺爺的胡蘿蔔。

小鎮上,一座不起眼的白色的屋子坐落在街道旁,這是爺爺生活地方,也是我成長的地方。清晨的陽光灑進屋子,照亮每一個角落。暖暖的空氣中懸掛着點點薄霧,喚醒了鎮上的人們,開始爲一天忙碌着。爺爺大早便起來了。他拿着鋤頭,提着一包種子,帶我走進了他的後園。我提一小桶水跟在爺爺身後,穿梭在田間。等爺爺把種子扔進剛挖好的小坑中,我便往坑中踢些土,澆上水,蹲下來與種子說幾句悄悄話,再不捨得離開。就這樣,我在爺爺的園子裏玩了三年。

時間流逝,爺爺的園子,呼喊着在土地裏沉睡的種子們。漸漸地,黑黝黝的土壤披上披一層淡淡的綠色,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雖不及麥浪的澎湃,但這些小巧的、柔嫩的綠葉也舒張着自己的身體,表現自己的活力。每當這時,爺爺臉上便笑成花,親自提着水壺,蹲在綠葉中打理他們。彷彿這地是他的孫子般,細緻地照顧着。

於是,每到暑假,回到爺爺家中,桌上總有一碟胡蘿蔔。除了一點油和鹽的調味和蔥花的點綴之外再不需別物。咬一口,鮮嫩多汁,淡淡的清香與甘甜在味蕾中綻開,讓人回味無窮。這就是大自然本來的味道,也是老家的味道,淳樸真實。

這真實的老家的味道是無法替代的,它那種無法描述的親切也同樣是無法忘懷的。爺爺給予我的愛和關心融在這味道之中伴着童年的回憶,在空氣中醞釀着,愈來愈濃。最後封存在這一小碟菜中等着我回來品味。

有人說過:“到不了的地方是遠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家鄉。”在家鄉中我們所經歷的每個平凡的日常,也許就是連續發生的奇蹟。因爲這些奇蹟,我們也更加牽掛着那裏。我喜歡那家鄉的味道,喜歡走進爺爺的園子裏撫摸每一片葉子,喜歡看到爺爺的笑容。

願時光停駐,家鄉依然,那碟胡蘿蔔的味道依舊。

標籤: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