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佛山傳統文化資料

作文1.3W

佛山是著名的“藝術之鄉”,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技術精緻的佛山民間工藝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地方特色,素負盛名。那麼,佛山傳統文化有哪些呢?

佛山傳統文化資料
  佛山文化藝術概覽

佛山南獅

中國是龍獅運動的發源地。中國南獅在廣東,廣東南獅源自佛山。佛山是南獅的發源地,佛山的龍獅運動更是走在國內和國際發展的前列,歷屆 比賽一直佔據前列。佛山南獅有“獅王之王”之美譽。佛山的傳統“三星”“七星”獅,技藝精湛,神、形、態美,是難得的一種民間文化藝術。獅子 採青是集醒獅技巧、技藝於一身的表現,是傳統舞獅中一個重要環節。所謂 “青”,狹義上講是一份彩物,代表獅子需要採擷、捕獲的食物。通常用幾 棵連頭的生菜,紮上利是(紅包),代表發財吉利。也有在紅包上紮上樹葉, 喻稱事業有成。都是吉祥如意,鴻圖大展的意思。 雖說是採青圖吉利,通常爲了吸引來客和考究獅隊的實力,客戶會擺出 各種青陣,獅隊也會使出混身解數,拿出看家本領,取悅於大衆的歡心。這 是因爲獅子採青,不僅考究獅隊表現獅子的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神態的功架、 技藝、智能,既使採青既增加了獅藝的觀賞,又是一種互動的羣衆娛樂形式。

石灣藝術陶瓷

石灣藝術陶瓷俗稱爲“石灣公仔”,是在日用陶高度發展,商業流通活躍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它的藝術創作植根於民間,每件作品充滿着渾厚、粗獷、質樸、率真的審美情趣。石灣公仔上釉別具一格,釉色渾厚斑斕,造型生動傳神。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現人體肌膚,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溫情和人性”的藝術效果。自明代以來,“石灣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兼收幷蓄、善仿善創的發展進程中,成爲中國乃至世界陶藝史上的一朵奇葩。

石灣藝術陶器其產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數百年來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稱之爲“石灣公仔”。唐宋時期,隨着對外貿易的發展,石灣公仔就開始遠銷日本、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明代以後石灣公仔的生產進入鼎盛期,產品種類繁多,逐步分支爲人物、動物陶塑、器皿造型、園林陶藝及微塑五大類,成爲獨具嶺南特色的工藝品。

佛山粵劇

粵劇又稱爲廣東大戲、廣府戲等,它繼承了古代代歌舞、百戲、元明南戲、 明清傳奇等優秀傳統藝術,經過數百年兼收幷蓄,已成爲流傳五大洲的一大劇種。

早在漢代,佛山已有歌舞表演。明代正統年間,佛山人以演戲助威,阻止了 黃簫養對佛山的進攻。據明代《霍氏族譜》記載,當時戲劇在佛山已相當流行。

明萬曆年間,佛山出現了粵劇第一個行業組織瓊花會館。本地班常乘專用船隻赴 鄉村演出,稱爲紅船班。清咸豐年間,粵劇藝人李文茂在佛山率領粵劇藝人起義反清,在廣西建立大成國。起義失敗後粵劇一度被禁,經鄺新華等人努力,粵劇 得以重生,並組成了粵劇同仁的新組織八和會館。

辛亥革命前,黃魯逸等建立了志士班,對粵劇進行了種種改革,培養粵劇人 才,粵劇藝人李文甫等還參加了黃花崗起義。二十年代,省港班的崛起及“薛(覺

先)馬(師曾)爭雄”,促進了粵劇的改革和興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粵劇得 到繁榮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粵劇在滿足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只益重要的作用。

佛山剪紙

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於宋代,盛於明清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已有專門行業大量生產,產品銷往省內及中南、西南各省,並遠銷南洋各國。

佛山剪紙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分別有銅襯、紙襯、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純色等大類。其利用本地特產的銅箔銀箔,用剪、刻、鑿等技法,套襯各種色紙和繪印上各種圖案,形成色彩強烈、金壁輝煌,富有南方特色的剪紙。佛山剪紙既有纖巧秀逸、又有渾厚蒼勁的表現手法,按使用的需要而選材施藝。

古代,剪紙主要用途是節日禮品的裝飾、祭祀裝飾、刺繡雕刻圖樣、產品商標等。隨着社會的發展,佛山剪紙在傳統的基礎上,以其構圖嚴謹、裝飾性強、剔透雅緻、金壁輝煌的特點,多以反映時代生活題材爲特色,開創了傳統藝術創新之路,在我國剪紙藝術中較具代表性。

佛山木版年畫

始創於明永樂年間,有五百多年曆史,《辭海》記:“佛山木版年畫是我國民間年畫之一,是華南地區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因在廣東佛山鎮生產而得名。”

佛山木版年畫有原畫、木印、工印工筆三種,包括門神、年畫、神像畫,以門神爲主,內容多是“神茶鬱壘”、“秦叔寶、尉遲恭”、“福祿壽全”、“五子登科”、“加官進爵”、“天姬送子”、“和合二仙”、“金錢童子”以及各種神像和歷史人物、戲曲故事等。題材廣泛,表現人民的希望和理想。

扎獅頭

佛山扎作獅頭源於明代,興起於清代乾隆年間。相傳在明代,佛山一帶有一隻獨角怪獸,眼大口闊,發出“連連”的怪叫聲,百姓稱爲“連獸”。這怪獸時常夜出糟蹋農作物,殘害禽畜,弄得雞犬不寧,於是百姓相議要消滅怪獸,就根據稱爲獸中之王的獅子形象特點,用竹篾、彩紙製成形狀兇猛的獅子,再用彩布做成獅身,挑選精壯漢子戴着獅頭,帶着鑼鼓,埋伏在怪獸出沒的地點。當怪獸出現時,鑼鼓齊鳴,“羣獅”猛向怪獸衝去,那怪獸嚇得拔腿就逃。此後,怪獸再沒有出現過了。因此,舞獅驅邪便相沿成俗,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至清代乾隆年間,佛山已設有“獅頭”製作行,不少地方、團體定做佛山獅頭。現在,舞獅已人微言輕民間傳統娛樂,比武競技活動遍及華南、港澳和東南亞地區,及至歐美的華人地區也常見這一民間傳統活動。

瑞獅採青

這是舞獅的一種固定環節。舞獅子過程中,尤其春節期間,"獅子"通過一系列的套路表演,獵取懸掛於高處或置於盆中的"利是",因"利是"往往伴以青菜(以生菜爲多),故名。採青一般包括操青、驚青、食青、吐青等套路。當彩禮用竹竿挑起高懸時,舞獅人會搭人梯(九人配合)登高採摘,人梯搭得越高,則技藝越高,掛"青"者多會圖得吉利。另一類是"採水青":在一張條凳上放有一盛水的盆,盆內放有"青",舞獅者要跳上條凳作各種表演,最後站上盆沿,用手穿過獅嘴去撈得"青"。有時,獅子更需從由少則二三人多則數十人的"疊羅漢"而成的五六層"人山"底層踏肩而上,摘取"利是",這是舞獅的高潮。技藝精湛的表演給人們帶來驚險、熱烈、富有節日氣氛和娛樂情趣的'一種享受。

廣東醒獅

醒獅是融舞蹈、武術、音樂等爲一體的民間舞蹈。

廣東醒獅,是從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着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也傳入嶺南地區。爲了避開皇權禁忌,民間藝人另闢蹊徑,創造出另一種獅子的外形和舞獅的形式,在民間流傳,出現於明代,起源於佛山。

標籤: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