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中學課文《小石潭記》名師教學實錄

中學課文《小石潭記》是一篇經典的課文,它通過對一個地方美輪美奐的描述,讚美了自然表達了作者闊達的思想,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分享提供的中學課文《小石潭記》名師教學實錄,一起來看看名師是怎麼進行這一課的教學的吧!

中學課文《小石潭記》名師教學實錄

  中學課文《小石潭記》名師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識記“篁、洌”等10個文言實詞和“以、其”2個文言虛詞的意義。

2、理解作者筆下小石潭的特點。

3、反覆朗讀體會作者借景所抒發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重點實詞和虛詞的含義。

2、作者借景所抒發的感情。

  【課堂實錄及反思】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請坐。遊山賞水,探勝尋幽,歷來是我國文人的傳統愛好。或抒發平步青雲的喜悅,或詠歎仕途坎坷的感悟。唐朝的文學大師──柳宗元,借遊小石潭,唱吟了一首寧靜與感傷的詩章。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小石潭記》。

作爲一篇文言遊記,你最希望老師和大家一起學會哪些知識呢?

生1:學會文言字詞的音、義,一些重點實詞和虛詞的含義。

生2:弄懂文意。

生3:瞭解所描述景色的特點。

生4:古人往往借景抒情,本文是否也是這樣?抒發了一種怎樣的感情?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老師認爲我們應先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出示課件1)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世稱柳河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東集》。《小石潭記》是他被貶永州時所做的遊記之一。

生:(一齊)朗讀並背誦。

師:根據同學們的要求,老師確定了以下3個學習目標,請同學們看屏幕,並且讀一遍。

  (出示課件2)

1、識記“篁、洌”等10個文言實詞和“以、其”2個文言虛詞的意義。

2、理解作者筆下小石潭的特點。

3、反覆朗讀體會作者借景所抒發的感情。

師:我們先聽一遍課文錄音,感知文章內容,標註出下列生字詞的讀音。初步領悟作品的思想內涵。

  (出示課件3)

  一、走進錄音棚

1、聽錄音,爲下列加粗字釋義:

篁竹(huáng)_______ 清洌(liè)_______

爲坻(chí)_______ 爲嶼(yǔ)_______

爲??kān)_______ ?倘?yǐ)_______

?m爾(chù)_______ 差互(cī)_______

幽邃(suì)_______ 悄愴(chuàng)_______

師:放錄音。

生:(聽完後)齊讀字音,並帶拼音寫一遍漢字,交流詞的意義。

師:請同學們反覆誦詠,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出示課件4)

2、結合註釋疏通文意,劃出不會的字、詞、句交流討論。

生:(邊讀邊結合註釋)自主學習。

師:接下來,我想考一考同學們,請看屏幕。

  (出示課件5)

3、理解下列每組加粗詞的含義:

⑴ 全石以爲底 ( )

⑵ 以其境過清, ( )

⑶ 以天下事爲己任 ( )

⑴ 其岸勢犬牙差互 ( )

⑵ 以其境過清 ( )

⑶ 益習其聲 ( )

  (討論後)

師:(找兩名學生回答其它學生補充)明確答案:由、因爲、把 那、那種、驢子。

師:同學們字詞理解得很好,再努力,看誰能理解了文章內容。

生:相互交流,疏通文意,不會的提出,商討。

師:(學生討論結束後)哪位同學願意把自己的理解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1:解釋文意(其它學生補充)。

師:同學們對文意理解得非常好,你能否用自己的方式給同學們分析一下你所喜歡的句子?請看示範:

  (出示課件6)

  二、進入探究園

1、結合文意,大膽想象,用自己的方式給同學們分析一下文中你喜歡的句子,並用最美的語言描述出來。

如:第二段的“似與遊者相樂”可理解爲:魚兒一會兒鑽出水面,一會兒又潛入水底,一會兒游到你的面前吐着水泡,一會兒又遊得遠遠的望着你,好像故意逗你呢!

  (學生思考、討論)

師:哪個同學願最先表達自己的見解呢?

生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一句,可理解爲:樹木和藤蔓鬱鬱蔥蔥,枝葉相連,環抱着小石潭,如同一位母親輕輕搖動着睡夢中的嬰兒。

師:很好!比喻新穎。

生2:“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搖!幣瘓洌?衫斫饢?菏?返牡祝??返謀擼??返牡河歟??返陌叮?桓鎏烊壞氖?放杈俺氏衷諮矍啊?/p>

生3:我認爲“日光下徹”中“徹”用的好,彷彿讓我們感到陽光直接照射在潭底,潭中沒有任何東西一樣。從而更好地表現出小石潭水之清澈。

師:在描寫方法上這屬於哪一種呢?

生3:側面描寫。

生:(一齊)爲生3的精彩回答一齊鼓掌鼓勵。

師:非常好!這三名同學的'思考很具獨創性。哪位同學還想再試一試?

生4:我認爲“影布石上”一句也具這種功能。看起來是寫魚影,但實際上仍在表現潭水之清。正因爲水清小魚的影子才能極其清楚的“布”在石上。一個“布”字用的極妙。

生5:“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一句,表現了小石潭地處偏僻之地,與前面“伐竹取道”相互應。又能看出小石潭周圍的環境極其幽靜,幽靜的能讓人產生寒意。又與下文“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相聯繫。

師:同學們理解得非常好,在此基礎上你能否再歸納一下作者筆下的小石潭具有怎樣的特徵呢?

  (學生討論)

生1:小石潭的──清。

生2:小石潭的──靜。

師:作者又是分別通過哪些景物的描寫來突出這兩個特點呢?

師生共同交流,用課件明確答案。

  (出示課件7)

2、小石潭的顯著特點:

小石潭的“清”是通過(水、石、樹、魚)

小石潭的“靜”是通過(四周環境、作者的感受)

師:既然同學們對課文理解的很深刻。那麼老師有一個不理解的問題,你能否幫老師解決一下嗎?

  (出示課件8)

3、作者描寫了那麼美的景色,開頭也說“心樂之”而爲什麼結尾處卻說“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學生分小組討論)

生1:景色雖美,但此地過於荒涼。

生2:我卻認爲:景色雖美,但作者遭貶,心情抑鬱。

其它學生補充。

師:由此可見,人在欣賞景色時,心情是關鍵。心情不佳往往會觸景傷懷。作者心中被貶的陰影揮之不去,抑鬱之情時時體現在字裏行間。請同學們再讀一遍第四段,體會文中的這種感情。

生:朗讀、品味、感悟。

師:針對本段所體現的感情,你認爲語調、語速和輕重音怎樣處理呢?

生1:語調平緩深沉,語速放慢,“寂寥、悽、寒”等字應重讀。

師:理解的很好,那麼你試着讀一下。(放配樂)

生1:配樂朗讀(結束後,其它學生鼓掌表示讚賞)。

師:請同學們一邊體會作者此刻的心情,一邊再讀一遍這段文字。

生:(一齊)體會朗讀。

師:通過同學們的讀書聲,已得知你理解了作者當時的心情。如果真的有時光隧道的話,你站在柳宗元面前會跟他說些什麼呢?

  (出示課件9)

三、說說心理話

假如柳宗元在你面前,你將跟他說些什麼呢?

  (學生思考)

生1:柳宗元先生,我聽說仕途坎坷,何必在這條道上走到底呢?你看東晉的陶淵明歸園田居,過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不也很瀟灑嗎?還是想開一點好。

師:這位同學的想法深藏禪理!如果語氣上再親切一些會更好。

生2:柳兄,宦海沉浮是常事。我認爲職位越低越應該奮發圖強,幹出政績,以圖東山再起。自我消沉,非大丈夫所爲。

師:這位同學也未免太親切了吧,都“柳兄”相稱了!

生3:柳宗元先生,我在課外閱讀時看到了你的《捕蛇者說》的譯文,得知你是一位關心百姓疾苦的好官。好官遭貶,可見你所處的社會多麼黑暗啊!

師:我相信同學們還會有精妙的答案,小組內交流一下。

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師: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課後認真複習,一定會從本文中得到新的收穫,請看屏幕。

  (出示課件10)

佈置作業:結合課文內容,給自己佈置一個作業,課後實現它。

如:“歸納出本文遊蹤”或“替柳宗元向朝廷寫一封表達心曲的信”等等。

師:這節課就上到這裏,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