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未選擇的路課堂實錄

語文3.01W

導語:《未選擇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詩,詩人以含蓄清新、別具匠心的藝術風格再現出了優美的自然風光,並且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反映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波瀾。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未選擇的路課堂實錄,供各位參考。

未選擇的路課堂實錄

課前三分鐘演講

學生推薦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背誦並向大家推薦此文。

(受前幾天得滿分同學影響,7班最近課前流行文言文推薦,劉奕推薦《小石潭記》黃宇濤大秀《出師表》背的酣暢淋漓,講的慷慨激昂)

師: 在承天寺夜遊中的蘇軾是那樣的豁達坦然,他在被生活欺騙的時候,沒有悲傷,沒有心急

學生笑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師:昨天我們學習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同學們還記得現代詩學習基本方法嗎:

生:一讀,二品,三思,四誦。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外國詩《未選擇的路》,誰來讀一讀作者的名字:弗羅斯特(因爲3班讀的是費羅斯特)

出示作者簡介: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他的詩樸實無華卻又細緻含蓄,耐人尋味。

學生齊讀。

師:人們評價這首《未選擇的路》“平凡中見睿智,簡單裏見深刻”,首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詩歌,思考該怎樣讀:用怎樣的語速語調,爲什麼?

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再請兩個學生分別讀詩,大家評議誰讀得好些。

師生點評並討論:

生:我覺得這首詩應該用中速稍慢來讀,讀出一種低沉的語調。因爲詩中寫的是一個人在樹林裏“久久佇立”不知道選擇哪一條道路,所以應該是猶豫不決,所以要慢些。

師:有些道理,那麼大家讀了這首詩感覺到詩人的情緒了麼?再讀一讀,體會一下哪些詞語傳達了詩人的情緒。

生1:詩人是懷着惋惜的心情的,因爲開頭第二句就有:黃色的樹林裏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這裏“可惜”這個詞表現了作者對不能同時去走兩條路感到遺憾,惋惜。

生2:詩人的心情很猶豫,“久久佇立”說明他在思考,不知道該選哪一條路。

生3:詩人的心情通過景色我感覺到的是有些憂傷的,你看“黃色的樹林”“清晨落葉滿地”這些景物帶給他的是清冷的,所以應該是憂傷,還有後面說“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這裏“輕聲嘆息”表明了詩人內心還是有絲絲傷感,有一種遺憾。

師板書——憂傷 遺憾

師: 請大家用憂傷低沉的語調,稍慢的語速再齊讀這首詩。

學生齊讀此詩。

師:大家讀的不錯,把詩人的憂鬱的情緒讀出來了。可是爲什麼詩人爲選擇一條路而悲傷呢?請大家回到文字裏去思考這個問題。

生1:因爲詩人一旦做出了選擇就無法再回頭了。

師:爲什麼呢?我們在樹林裏選擇一條道路爲什麼不能再回頭呢?

生2:老師,因爲這條道路決定一生的道路,這不是一條普通的路,而是人生之路,人生之路不能回頭啊!

師:說的很好,這裏的路並非是實際意義的林間小路,而是採用了象徵手法,意指我們的人生。正如昨天有同學推薦的那篇文字: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

學生頗有感觸接: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聰明的,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反了呢?

師:是啊,詩人爲人生之路不能再回頭而憂鬱。那麼詩人自己選了一條怎樣的路呢?細讀詩歌,說說通過作者的選擇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弗羅斯特。

學生再讀詩歌第二節。

生:作者選了一條人跡罕至的路,說明作者是個隱士,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是不願意與世俗在一起.

師笑:你看到了一個美國的陶淵明?是麼?這裏作者在強調隱居與淡泊名利,不願與世俗爲伍嗎?大家想想看?

生2:我認爲作者突出的是那條路無人涉足,體現的是他的冒險精神,或者說是探索精神。

師:大家同意誰的觀點呢?我們把這幾句再齊讀一遍,體會一下。

生齊讀。

生3:應該是探險的精神,作者不喜歡隨大流,走別人走過的路。作者認爲人應該走自己喜歡的路。

師:嗯。魯迅先生也有一段對人生之路的名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得多了,也便有了路……讀了詩歌,我們明白了詩人選擇的路是更美麗更誘人,既然如此,詩人何必憂傷呢?

學生思考。

生七嘴八舌:因爲他覺得他只能走一條路,不能有很多種選擇;因爲他不滿足,還對未選擇的路念念不忘;因爲他過得不好……

師出示弗羅斯特的簡歷:

父親在他11歲時去世。中學畢業後,在哈佛大學肄業兩年。這前後曾當過紡織工人、教員、記者、經營過農場,辦過私立學校,並開始寫詩。他徒步漫遊過許多地方,閱歷豐富,被稱爲“新英格蘭農民詩人”。

讀一讀簡歷,思考詩人爲什麼將詩歌題爲“未選擇的'路”,這帶給你怎樣的思考?

生:大概詩人覺得人總是爲自己未選擇的道路而遺憾,因爲沒有選擇,所以更加好奇。

生:我明白了詩人對待選擇很慎重,因爲人生只有一回。我們要選擇有個性的路,不要隨大流。

師:那麼爲什麼用“未選擇的路”做標題呢?他想突出什麼?

生:其實對於人生來講,雖然有很多條路貌似可以選擇,但是最終你還是隻能選一條,那麼沒有選擇的路其實被你放棄了,放棄也是一種選擇,不知道我說的你們明不明白啊?

師笑:老師明白你說的意思,就是人生的選擇很無奈,有遺憾在於必須放棄,而那些放棄的更加讓人嚮往。是嗎?所以漢語裏有個詞,它總是帶給我們安慰或是無限感慨,是哪個詞呢?

生搖頭不知。

師笑:這個詞就是“假如”,或者是“如果”

生恍然大悟並認可。

師小結:

弗羅斯特的這首哲理詩之所以有很多人喜歡,是因爲它觸及每個人心靈深處那個“如果”,人生總是總是充滿着遺憾,未選擇也是一種選擇,無論你選擇了哪一條路,你都會對未選擇的道路浮想聯翩,這也是很多人心靈的真實寫照。

請大家再次齊讀這首詩,體會期間的哲理

生再讀。

師:最後老師送給大家幾句詩作爲這一課的結語,請大家齊讀:

你接受了幸福

也就接受了痛苦

你選擇了清醒

也就選擇了糊塗

你征服了別人

也就被別人征服

你贏得了一步

也就失去了一步

你擁抱了晨鐘

怎麼可能拒絕暮鼓

生齊讀。

課文:

黃色的樹林裏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着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後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標籤:課堂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