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淺談如何讓音樂課堂充滿趣味性

語文6.23K

  教研方法:課例分析

淺談如何讓音樂課堂充滿趣味性

  教研目的:

1、加強理論學習,正確認識《新教學大綱》中“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的意義。

2、提高音樂教師教學研究和實踐的能力。

3、更新教師觀念,讓音樂課堂教學達到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

  教研做法:

確立本階段研究課題:如何使音樂課堂充滿趣味性

老師爲了針對這一課題而準備的一堂研討課《貝多芬與歡樂頌》。這堂研討課,體現了教師教學觀念的大膽轉變,令整個課堂充滿了樂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整個教學活動更是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具體剖析反思課例,有幾點可取的地方。

  一、能根據需要,大膽對教學內容作適當的調整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選自音樂課《反覆記號、連線、連音線》。它原來的編寫意圖是:1、重點學習反覆記號與連音線,與歌曲的學習緊密結合,做到學以致用。2、介紹音樂家貝多芬,瞭解貝多芬的生平,簡單介紹他的作品《歡樂頌》。在這,教材的目的有些偏重於對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而把對音樂作品的感受、理解以及音樂家的瞭解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爲了改變這種機械式的學習法,老師大膽地把這一課的教學內容做了調整,把重心放在對音樂家的認識和對其音樂作品的感受和學習上,而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則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

  二、教學手段靈活多樣。通過音樂遊戲的形式認識音樂家貝多芬

  1、方法:“聽音樂(《歡樂頌》——由老師彈奏)傳遞盒子(該盒子裏藏着關於貝多芬的若干條信息),當音樂停下來時(每兩個樂句停一次),盒子傳到誰手裏,就由誰來把盒子裏的信息讀給大家聽(如此反覆數次),。接着,老師再把這些信息分別展示在黑板上。”整個過程,不僅令學生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還享受到了音樂遊戲的樂趣,最重要的是對音樂知識的瞭解、記憶的深刻度大大超乎平時填鴨式教育法的效果。

  2、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功效。

在教授樂理知識重複記號與連音線時,教師藉助多媒體把這兩個符號擬人化,再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有趣、形象的畫面以及生動地對白頓時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結果,不用老師多費口舌,學生就能很快地把這抽象且枯燥的樂理知識牢牢掌握。

3、寓情於教

在演唱方面: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要做到姿勢正確,能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能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有表情地演唱。

誰都知道,歌唱是一種情感表白的藝術。那麼,如何才能使孩子們的歌聲充滿感情呢?這裏,教師以《歡樂頌》的歌詞內涵爲突破口,讓學生明白貝多芬是熱愛和平的人,他希望人民團結起來,驅除黑暗,保衛和平。然後問:“那你們的願望是怎樣的?是不是也希望世界和平,人民團結成兄弟?”回答十分肯定。接着又問:“你能不能把這種願望在歌曲演唱中表現出來?”學生興致高漲,於是,開始認真地、充滿感情地演唱起來。教師的這種先讓學生“曉之以理”,再讓學生“動之以情”的做法,不僅有助於演唱技能的提高,還突出了音樂與人的情感世界的關係,充分發揮了“音樂主要是表現情感世界”這一重要的美學特徵。當前,我國的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樂觀、堅強、善良等精神品質和高尚的情操。這種通過音樂審美活動,引領學生進入人的情感世界,讓他們在音樂世界中感受並體驗人類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的教學方式將有效地推動音樂教學目的的最終實現。

 4、鼓勵學生參與創作實踐

這個環節把整個課堂推向了高潮。教師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步驟是:邀請部分學生出來表演→談談舞蹈意圖(師:“你們的舞蹈想表現什麼?”生:“……團結”)→創編舞蹈動作(師:“‘團結’除了用這個動作來表現之外,還能用別的什麼動作來表現?”)→自由表演(自由組合,五六人爲一小組,表演時,要求把歌曲的內容體現出來,最後的造型一定要有意義。)→老師點評。——這整個過程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沒幹涉,也沒有太多指導,只作爲一名忠實的觀衆或偶爾當當客串主持靜賞孩子們的表演。……在如此開放、輕鬆和諧、有趣的環境裏,學生的創作天份得到了充分發揮。

  5、祕密武器

一臺小小的數碼相機爲趣味濃濃的課堂,劃下了完滿的句號。學生作爲創作的主體,卻欣賞不到自己的創作成果,多少讓人感到意猶未盡,但是,當老師利用數碼相機播放出早已悄悄攝下的學生的創作、表演過程的鏡頭時,孩子們的表演慾得到了滿足,情緒更加高漲。這種教學手段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致,同時,還促進了今後課堂上的即興創作表演活動的發展,使學生越來越喜歡音樂創作實踐活動,越來越投入地參與音樂知識的學習,越來越樂於上音樂課。

  教研總結

這是一堂普通的音樂綜合課,卻又是值得探討的一節課。儘管它還有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就以上幾點來說,它又有值得提倡的地方。——是什麼讓教師和學生得以同樂?是什麼讓原本鬱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其實關鍵在於觀念的轉變。教師不再一味地牽着學生的鼻子走,也不再強調學生一定要聽老師的。只是創造一個歡樂、有趣、輕鬆的氛圍,讓學生學習音樂,掌握音樂,喜愛音樂。這堂課真正體現了“音樂教學應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這條《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同時,也啓發了我們“如何使音樂課堂充滿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