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音樂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音樂6.3K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

今天我上了一節學校的晨曦杯音樂課,對於沒接觸過合唱的三年級學生來說,也許會稍感吃力。我在執教《夏夜》後有瞭如下的感想:

一、學校晨曦杯教學比賽選了《夏夜》這首歌,國小階段的第一節合唱教學課,所以對於學生和教師都有點難度。本冊教材共三首合唱歌曲,《八隻小鵝》(低聲部一種節奏與旋律,相對簡單)、《夏夜》(低聲部兩種節奏與四種旋律)、《月亮鉤鉤》(輪唱)。輪唱相對複雜,一種旋律和節奏的低聲部又顯得單調,而把平時練聲時運用的跳音與連音唱法有機地運用到一首歌曲中這還是第一次。選擇《夏夜》確實有理由:首先學生有連音與跳音唱法的基礎,其次對學生把握演唱方法是個不小的提高,再次歌詞具有趣味性,也很容易被學生理解。

二、對於歌曲教學環節,不採用先聽合唱版本,在學生沒有聽賞出歌曲是合唱還是獨唱(或者齊唱)形式的前提下,先讓學生聽合唱版的歌曲,顯然沒有教學的遞進層次性,學生的學習基礎也被忽略。常規下,合唱教學肯定先教學高聲部,假象讓從來沒學唱過合唱的學生聽一首擁有兩個聲部的歌曲來學習高聲部,低聲部肯定干擾學生對於高聲部的學習。反過來想,先學習獨唱版本,再聽合唱,學生有了高聲部的基礎,很容易聽出低聲部歌詞的出現地方,甚至發現高低聲部旋律和節奏在兩聲部之間的聯繫:低聲部好似高聲部的回聲。

三、把歌曲中連與斷的節奏和螢火蟲閃爍與飛舞聯繫起來學生易於理解,這個方法比較有效。

四、把節奏形象化的同時,也把節奏律動化,讓學生邊唱邊跳,跳的部分不宜難,只用兩個動作,而節奏方面也僅有連與跳的節奏,這樣學生唱與跳的部分一致,載歌載舞,內心的感悟也會同步。

五、拓展歌曲《蟲兒飛》對學生的審美啓示。《蟲兒飛》似乎有一種藝術魔力,學生在聽第一遍時就深深被吸引,且歌曲相對簡單易上口,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曲。上課結束後一個平時調皮的男生再次問我歌曲叫什麼名字,說是回家網上搜來聽。

對於這節課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1、導入可以在語言引導上更流暢些,比如:學生從畫面之中看出漫天的繁星,被微風吹動的衣角後,可讓學生聯繫生活想象自己印象中的夏夜還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以便,在接下來的帶有自然蟲鳴蛙叫的《舒伯特小夜曲》中給學生更多生活的聯想與想象。

2、螢火蟲的謎語,可以讓學生嘗試有感情地嘗試用音樂的節奏朗讀,既給學生熟悉歌詞的機會,又從感情的層面給學生感染,等於在學習一首旋律化的散文詩。

3、連與跳的節奏分別表現螢火蟲翩翩起舞和忽明忽暗的亮光的舞蹈律動可以分別先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動作,然後再統一動作,既讓學生提高,又讓學生的表演與音樂演唱方法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4、二聲部的演唱教學方法可以從節奏與音準兩方面入手,只有先節奏後音準學生纔會學得輕鬆。可以先講解二聲部的第一拍前半拍休止,從後半拍唱“啊”,在拍子上搞懂後,再在節奏上下功夫。可以讓學生念節奏。跟着範唱唱二聲部,第一遍唱在心裏,第二遍輕聲地唱出,第三四遍跟着鋼琴學唱歌譜、並填詞。既然是合唱教學,兩個聲部絕對不能有偏頗,一視同仁,這樣合唱纔有真正的根基。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

二胡獨奏曲《賽馬》是國小音樂第五冊中的一首聆聽曲目。音樂結構是常見的帶再現的三段體。樂曲描寫蒙古族人民在歡度節日舉行賽馬盛會時的熱鬧而歡快的場面。它以二胡這種獨特的民族樂器,表現了賽馬時那種萬馬奔騰、蹄聲“得得”的壯觀場面。聽來使人彷彿置身於駿馬在草原上狂奔的情景中,令人隨着跳蕩的節奏而心潮起伏,對遼闊神祕的內蒙古草原無限神住,同時也了表達內蒙人民對草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樂曲有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段音樂熱烈奔放,刻畫了賽馬場上馬兒飛奔的沸騰場景,第二段音樂抒發了人們在節日賽馬的歡樂情緒,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部分再現,使賽馬場面又一次呈現在人們眼前。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律動引發學生的興趣,體驗樂曲,幫助學生理解樂曲內容;以打擊樂器的伴奏來增強學生對音樂元素的感悟,以及培養學生聽音樂的習慣。

整個教學過程以總分總的形式展開。首先是瞭解草原文化,初聽樂曲,感受基本情緒,並認識演奏的樂器二胡。然後分段細聽,第一段着重從律動出發,旨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並瞭解樂曲基調,加上簡單聲勢;第二段在律動之外,又加上打擊樂器的伴奏,引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並與所聽到的音樂進行交流;打擊樂器的節奏進行變化後延入到第三樂段,實現比賽快到終點時的氣氛與前幾段的比較,並加入人聲的節奏,重現賽場的白熱化。最後,總體感受樂曲,把律動與聲勢結合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抓住聽,並嘗試培養學生好的聆聽習慣,從細處入手,努力與本課的三個教學目標靠攏。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3

一、教材依據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七彩的生活第二課。

二、課標要求與分析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 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爲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本課《白鴿》教學中通過學習歌曲的二聲部輪唱,或者輪奏能聽辨兩個聲部,感受團隊配合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白鴿》是一首捷克民歌,二聲部輪唱歌曲,共有三個樂句組成,歌曲旋律採用級進的 方式,上升,下降,旋律清晰流暢,但同音反覆處等地方,音準還是有一些難度,旋律的走向和力度的變化緊密結合,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要很好的練習的。

四、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個性差別大,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對自然界和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和樂器進行模仿,能夠隨着熟悉的歌曲和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樂於參加各種演唱活動,並能在唱歌演唱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用自然的聲音進行獨唱、合唱、輪唱等等。並且樂於參與各種演奏形式。

五、教學目標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要讓學生學會看《白鴿》的歌譜進行二聲部輪唱,能用口風琴吹奏旋律,並進行,合奏、輪奏;能聽辨兩個聲部,感受兩個聲部表現出的和聲美,能有感情的演唱《白鴿》表現出白鴿的可愛,同時引導學生更加的熱愛生活,感受到身邊事物的美好。

六、教學重難點

重點:準確有感情學唱歌曲,能用口風琴吹奏旋律。

難點:準確、有層次地輪唱歌曲。

七、教學策略

爲了把本課的課標和教學任務完成好,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策略:

1、營造情感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新課之前,播放一段天安門廣場白鴿放飛的視頻伴着一段美妙的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清晨我放飛一羣白鴿。。。。讓學生從內心感受美麗的白鴿,代表世界和平,這是和平的飛翔,友誼的飛翔。

2、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巧妙設計教學環節,根據歌曲的內容,巧妙設計教學環節,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歌曲時,把教學重點放在歌曲的認識與表現以及二聲部輪唱和處理上,首先通過講故事導入新課,讓學生們有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設計音階遊戲熟練的掌握歌曲的旋律,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音準,對於下一步的二聲部輪唱起到很好的作用。

3、感受歌曲意境,合作探究。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展開討論,根據歌曲內容、情緒對歌曲進行創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意識。學習歌曲時教師讓兩位同學爲一組進行歌詞二聲部朗誦訓練、單聲部口風琴訓練、二聲部口風琴訓練、爲表現二聲部歌曲輪唱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充分感受二聲部和聲的美妙,最後,讓學生們課後收集關於白鴿的一些歌曲,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八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激情引趣

1、視頻導入:天安門放飛白鴿

今天有一位小嘉賓和我們一塊來了,它是誰?

大家說說這是在哪放飛白鴿?

哪位同學來描述下鴿子的形態,它長的什麼樣子?

鴿子形態美麗,性格溫順,那它有什麼本領呢?

它能爲我們傳遞書信,是人類的好夥伴,傳說,在聖經故事《創世紀》裏記載說:當時發生了特大洪水,諾亞造了一個方舟在水上漂流。有一天他放出一隻鴿子,要它去探問洪水漲落的消息。鴿子飛回的時候嘴裏銜着一根新鮮的橄欖枝,諾亞高興地知道洪水已在開始退去,出現了陸地,於是鴿子和橄欖枝成爲和平象徵的由來。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天安門前放飛白鴿的壯觀場面,感動學生,讓學生初步瞭解白鴿的可愛的形象,)

2、音樂遊戲:音階爬爬爬

課件展示C大調音階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熟悉音階的每個音,因爲歌曲旋律採用級進的 方式,上升,下降一定要唱準確

3、聲音練習,模仿鴿子的聲音。

你們會學鴿子叫嗎?(咕咕咕咕)真好聽!老師引導輕聲地模仿。

4、感受旋律:

(1)聽這隻可愛的小鳥想歌唱了!

師範唱:54 44 ?43 33? 2 2?5 -?54 44?43 33? 2 2 ?1 - ?

用咕哼唱

(2)小鴿子呼喚大家一起唱吧!

(3)來,擡頭、挺胸做一隻神氣的小鴿子。

(4)唱的真好,小鴿子們聲音再輕巧些,有點彈性就更好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實踐練習,感受音樂,激發興趣,爲學習新歌打下基礎。)

(二)學習新歌

1、欣賞歌曲(播放歌曲、出示單聲部歌譜)

今天,小鴿子就爲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白鴿》。好聽嗎?

(播放第一遍)

2、仔細聽,歌曲共有幾句?先聽老師讀讀歌詞,你們試試。剛纔這三句中有哪幾句旋律我們很熟悉?對了,這兩句旋律是一樣的,但是歌詞有變化了。(播放第二遍)

3、那我們一起讀讀歌詞吧。(有節奏、咬字清楚)

4、我可要出個難題了,誰會唱歌曲的第一句啊?

(學生可以提出不同意見,試着演唱)(播放第三遍)

5、真好,我們來完整的唱一唱。

6 學生掌握了歌曲旋律,進行口風琴演奏練習。

6、你們說小鴿子飛到窗前幹什麼?

7、小男孩睡的可真香啊!我們用什麼樣的情緒來呼喚他呢?急促,親切,跳躍的聲音。

(通過欣賞歌曲、練習歌唱、口風琴演奏等方式,使學生充分感受歌曲、學習歌曲)

(四)歌曲輪唱與提高

1、小白鴿這麼可愛,那老師要組織一個小白鴿合唱團,你們說說我們除了齊唱還有什麼不同的演唱方式嗎?領唱,齊唱。

2、今天我們再來試試輪唱。輪唱的特點就是有兩個聲部,一前一後的演唱。(出示二聲部動態歌譜)

3、我們來看看,第一聲部和第二聲部的旋律一樣嗎?那哪個聲部先唱?注意了,第一聲部比第二聲部多了一個快起牀。

我們大家分爲兩個聲部,一起來唱唱。

4、把學生兩人分爲一組來嘗試着練習,更好的完成歌曲、表現歌曲。

5、用自然的聲音演唱,自己演唱的同時還要聽到另一聲部的聲音。

6、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7、歌表演《白鴿》

我們小鴿子除了唱歌好聽,當它的舞姿也是很優雅的哦。誰願意和小鴿子一塊跳舞(播放歌曲)

(五)總結

願我們大家都能愛護鴿子,維護和平,希望小鴿子能把我們的祝福的歌聲送到世界各個地方。在歌曲聲中,引導學生邊表演、邊演唱歌曲,走出音樂教室,結束這一節音樂課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4

成功之處:

1、在請學生讀課文環節,我發現每個孩子都讀得很認真,他們讀書時不僅聲音響亮,而且非常富有感情,他們的朗讀不僅讓全班學生投入到了故事情節之中,而且也深深的吸引了在場的每一位老師 。

2、和孩子們一起理解課文,我讓孩子們找出留給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並且認真讀一讀,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當我請同學們回答這個問題時,大多數同學回答的是小動物們怎樣嚇走強盜和怎樣趕走強盜這兩部分。這一教學環節達到了我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

3、我讓孩子們說說自己認爲這四個小動物怎麼樣時,孩子們總結出了“聰明、機智、勇敢”這些詞語,我感到很欣慰。這時在前排的一位女同學把手舉得高高的,我讓她發表自己的見解,她說:“這四個小動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改變了自己悲慘的生活。我們應該向它們學習這種敢想敢做的精神。”多麼流暢的表達,我給了孩子一個會心的笑,這是自己備課時不曾想到的,順着他的話,我順利地過度到了下一個環節的教學。

也許這節課當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但孩子們獨特的感受和精彩的發言,卻讓我對他們又多了一份欣賞,對孩子多一個讚賞的微笑,多一句鼓勵的話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新的成績。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5

《小小羊兒要回家》這首歌曲的我的教學目標是能用親切地柔聲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體驗到家是個讓人感到安全、溫暖、幸福的地方,增進對母子親情的珍惜與對家的熱愛;樂句之間換氣要求演唱,柔和聲音表現意境。認識全音符並準確演唱。經過這節公開課以及其他綜合其他老師的意見,我總結以下幾點不足:

1、即時評價不夠準確貼切:對於學生的回答我沒有給予一個恰當,豐富的評價,只是用你說的真好這樣的句子帶過。沒有說出你好在哪裏的依據。

2、歌曲處理方式單一。在學習歌曲過程中,沒有采用多元的方法,比較單一;歌曲內容比較冗長,處理不太細膩,可以採用分段的方式。

3、提問方式過於直接。教師在課堂中應該是一個引導者,對於問題的拋出,應該有更多的思考。如何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明白你要他回答的點。

4、豐富學習內容,可以加入律動,加入樂器。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6

三年級的學生對歌曲(樂曲)的理解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對歌曲(樂曲)進行比較貼切的分析,可見學生的音樂能力有一定的基礎了,這和二年級時的能力培養是分不開的,所以音樂教學,或者說學生音樂方面的各種能力都是要從一開始慢慢培養的,我們教師要重視

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的培養。

近兩年來學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較狹隘,容易跟着別人走,自己的創新意識不夠強,有部分學生的表現慾望不是很強,畏畏縮縮不敢在同學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這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表演能力方面,當然這其中也有老師的責任,比如說沒有更好地考慮到一部分能力較弱的同學;沒有爲學生創設更多的表現自己才能的平臺等等。建議學校或老師多搞一些文藝方面的活動,比如班級的歌手比賽,小小舞蹈家的比賽等等,爲學生創設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7

音樂教學應該充分體現其育人功能,使課堂真正成爲培養熱愛生活和具有鮮活個體的搖籃。反思《蘇珊娜》的.教學,我認爲成功的關鍵在於整個教學過程將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感受,體驗、想象、表現的機會,從而能夠充分展示才華,挖掘潛力,釋放情感,體驗成功。

一、關注學生及其情感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創設了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關注學生的情感。從談話中、表揚中、活動中充分讓學生說、玩、跳、唱、想象和創造。孩子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知識的拓展中,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豐富的表現力和成功的喜悅。

二、充分感受和表現對美的感受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要點。本課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聽,是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藝術實踐最重要的過程,因而要從聽入手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熟悉音樂的旋律,再引導學生從歌詞中感受歌曲的情感。本課,我從課前聽歌曲《蘇珊娜》伴奏開始,師帶領學生跟隨音樂自由律動,使學生身心放鬆,體會音樂課的快樂,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爲學生掌握節奏做好鋪墊。講故事導入新課,在背景音樂《童年的回憶》的渲染下,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勾起了主人公對美好童年的回憶,同時也加強學生對歌詞的記憶、對歌曲的理解,使學生懂得友誼的珍貴。

通過老師用唱名唱歌曲兩種旋律,讓學生聽辨並用不同動作用捻手指打節奏的方式表現,聽辨結束音、唱結束音、用“啦”哼唱歌曲旋律等教學手段,使學生輕鬆的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在不斷的提問和回答中和學生接唱歌詞,使學生快速熟記歌詞。提高了學生的反應力,通過創編歌詞,培養了學生即興創編的能力,體現了音樂課的趣味性。讓學生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學跳邀請舞,體現新課標中的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爲本,在每節課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進步的機會。以開“音樂會”的形式,提供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使每個學生既是創造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賞者。歌曲拓展部分,讓學生欣賞黑鴨子組合演唱《噢!蘇珊娜》,進一步使學生感受到合唱帶來的音樂美,本課結束時用總結性的語言闡述朋友之間友誼的珍貴引出歌曲《友誼地久天長》再次將本課推向高潮,使本課內容得到昇華。

通過這節課的實踐探索,也又一次的讓我認識到,在常規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訓練還需加強,對學生的整體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還需不斷的滲透與培養,發揮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爲學生綜合音樂素質的提高打好基礎。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8

對於這堂課我的教學設計思路是以三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以他們的體驗爲教學起點,把抽象的音樂具體化、形象化、戲劇化、自我化,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音樂、參與音樂、認識音樂、喜愛音樂、理解和表現音樂,體會音樂豐富的內涵。通過具有引導性、挖掘性的提問,啓發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進行自由探索,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現能力。

開始部分從他們熟悉的樂曲導入,通過律動(音樂選擇了教材中的《真善美的小世界》)讓學生帶着愉快的情緒進入教室,加深2/4拍拍號的印象,同時爲歌曲學習作鋪墊,開始下一個環節的教學過程。

對於三年級學生的音樂教學來說,要從多方面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學生已經養成的學習習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輕鬆、自然的狀態下進行,因此課堂上十分注重情境創設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快樂的歌是一首旋律琅琅上口的印尼歌曲,我將教學目標定爲:學生能用自然、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快樂的歌》,並嘗試爲歌曲設計舞蹈動作及隊列變化,進行展示。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首歌曲,特別是男孩子,個個都唱的很認真、帶勁兒。三(4)班的孩子表現突出,他們各顯神通,表演的非常精彩!

在課的設計上,始終圍繞本課教學目標,通過觀看錄像《印尼風光片》和老師生動的講解,學生初步瞭解印尼這個國家大概的情況,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通過多種方法的範唱,再次感受音樂風格,熟悉旋律,來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景。根據歌曲的內容,通過合作表演,加強相互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學生在學會歌曲後,很希望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再現歌曲,在和諧、平等的評價中,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長,給每個學生一個屬於自己的舞臺,做學習的真正主人。

綜上所述,這節課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上老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需要加強平時的積累和訓練。對於學生演唱時的要求還不夠細緻,聲音位置、氣息的要求不多,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認真踏實地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9

這是三年級音樂教材中第二課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人在教學時以讓學生感受音樂情緒及通過模仿杜鵑叫聲來引入歌曲學習,通過模仿“咕咕”、學習5?3兩個音,學生很快就能將樂譜中的5、3唱準並且認識了頓音記號。

按節奏讀歌詞,這既是節奏的練習又讓學生感知了歌曲情緒,學生學起來比較上口易於接受它,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節奏感。在學生基本上學會歌曲後,我又讓學生創編歌詞,把喜歡的小動物編到歌裏唱一唱。學生熱情高漲,一起討論、決定所創編的歌詞。教師然後根據這種動物的特點,進行集體自由創編歌詞。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編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比如小貓、小狗。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了學生與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表現力。本課教學,我摒棄“花架子”的教學觀念,利用國家專用的“遠程教育資源”,以真實、樸實、踏實爲課堂風格,切實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認知規律,做到了讓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獲,學有所樂。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0

春天的腳步姍姍來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春天來了》,那麼在那裏麼呢?柳樹的嫩芽了;流動的小溪裏;布穀鳥的叫聲裏;這節課我和同學們一起尋找春天的腳步。

首先音樂倒入,活躍氣氛。《春天在哪裏》是篇歡快、活潑的課文。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以學生爲主體,充分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人人蔘與。教學一開始我沒有按照常規先學課文,而是播放了學生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裏》,把學生帶入了濃濃的春天的氣氛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爲大多數學生對這首歌曲較爲熟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想唱歌,想展示自己的慾望就非常強烈地表現出來。學生在對音樂的欣賞與演唱中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其次,爲了激發學生興趣,利用動畫吸引。動畫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它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裏,我把課文的難點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在學生們一問一答的朗讀中,學生興趣高漲、精神專注,不知不覺中課文中的難點就解決了。

再次,爲了更好的熟練歌曲,分組對比更顯效果。如何才能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課文內容?我認爲僅僅學會課文是不夠的,教師還應深挖教材中蘊含的更深層的東西。這篇課文中四段內容用類比性的寫法,便於學生對課文的創編,加之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經驗也不少,我把精心蒐集到的關於春天的素材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學生面前,聲、畫並茂,強烈的刺激着學生的感官,激發着學生的創作慾望。通過教師的肯定、鼓勵性的語言,通過小組討論、大組交流,學生們暢所欲言,當了回小詩人,說出了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在哪裏,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創作的樂趣,也從中體會到了創作帶來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合作學習的精神。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1

《音樂課程標準》的頒佈,對音樂教學改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新的課程標準突出以審美爲核心,深刻體現了“以人爲本”的音樂教育觀。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爲主體,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師生雙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溝通與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對學生的學習給予肯定和讚賞。

《開心裏個來》一課主要是通過學習數板歌詞,學唱歌曲《開心裏個來》和感受生活中的數板這一過程,讓孩子感受現代都市變化之快,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讚頌新生活,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聯繫,通過音樂體驗身邊都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都市霓虹燈下用心去開拓屬於自己的音樂空間。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天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對於音樂的感受總是喜歡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那麼如何讓這堂課變的生動而有趣,如何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設計這節課時,針對以上幾個問題,又結合個人對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解,進行了以下幾種教學嘗試:

一、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音樂新課標中指出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就用聽音樂回答問題的方式導入,而且用的是以前課堂上學過的歌曲。這樣做,不僅幫助學生回顧舊知,輕鬆自然的導入課堂內容,還發展了學生的音樂聽覺,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音樂感受能力。

二、以合作爲手段,創造爲目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重視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音樂新課標告訴我們,一切學習的方式都應該用符合兒童情趣的方式,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自主探討,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學習數板歌詞這一環節中,孩子的合作和創造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數板的朗讀需要體現出強弱的變化,在課上我請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討論,相互合作,找出表現數板歌詞強弱規律正確的朗讀方式。當孩子們將自己的親身體驗表現出時,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節奏認知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合作能力,既尊重個性,又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

三、以審美爲核心,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

新課標中要求注重以審美爲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的美、聽覺的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在教學生演唱歌曲時,我先讓學生充分而完整地聆聽歌曲,感受帶有數板的現代民歌的特點,接着用整體聽唱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歌曲,然後通過難點和情緒的處理,最終學生熟練地掌握歌曲的演唱。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體驗了歌曲的特殊音響形式,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特別是在解決歌曲難點時,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自己找出唱的不好的地方,這種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方式也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以課件爲輔助,有效地進行音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音樂新課標中指出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它有助於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生音樂鑑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能力。在這節課的拓展部分,我用課件給學生欣賞了現代說唱音樂、廣告音樂,將這些內容較爲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聽的同時,更是比較直觀的看到了說唱音樂、廣告音樂的魅力所在,帶來了視聽新感受。

通過對音樂新課標的學習,在這節課中,我運用了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其光彩之處,但也存在着不少遺憾。在學習朗讀數板的過程中,有讓學生注意其強弱規律,但是過於強調學生用動作來體會,而忽視了朗讀聲音上的表現,所以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數板部分強弱規律朗讀的不明顯。另外,在歌唱教學時,對於歌曲本身所表達的涵義,老師不僅沒有在課堂上強調,而且也沒有讓學生表達出來。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繼續深入研究新課標,吃透教材,積累經驗,吸取教訓,使課堂教學再上新臺階!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2

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是開啓人類智能的一把鑰匙。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這是因爲音樂充滿着想象,學生在藝術欣賞、演唱、演奏中展開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創造心目中的音樂畫面形象及內心感受。

在音樂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如果教師將創造能力的培養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中,啓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不用“標準答案”去束縛學生,這樣的音樂課堂會因創造而精彩。在我的實踐、失敗和成功中我深刻體會到創造想象的開拓是音樂教育的宗旨和靈魂,下面我把自己的點滴認識談之一二。

  一、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創新思維。

音樂作爲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只有創設一種與音樂情境相和諧的環境與氣氛,才能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走進音樂的殿堂去尋找、去探索、去創造。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音樂的語言表達出來。

在欣賞一年級《小寶寶睡着了》這一課時,爲了激發學生興趣,瞭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我採用多媒體演示與實物演示相結合。用多媒體演示一幅夜空的畫面,我抱着一個洋娃娃,在《搖籃曲》伴奏音樂下描述:“在一個佈滿星星的夜晚,周圍寂靜極啦!一位慈愛的母親輕輕得搖着搖籃,哼着歌兒哄小寶寶入睡。”學生一下進入了一個恬美的意境。接着我問學生這時媽媽的歌聲應怎樣?學生會說是柔和的、優美的、輕聲緩慢地等等。然後我讓個別學生也來扮演一下媽媽,扮演的那個學生在伴奏音樂下自發性地邊表演邊用“m”哼唱了起來。可見,妥帖的環境不但能促進兒童對音樂的感知理解、鑑賞、更能有效地引發創造的可能性。

  二、啓發想象,喚起學生創新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是啊,想象力是人的知識、智慧、願望、追求的延伸與拓展,有了想象力便有了創建新形象的能力。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及所謂標準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傳統教學模式牢牢束縛着老師和學生的思維,甚至有許多教師認爲:把學生教得沒了任何問題是教學效果好。而美國教師則認爲:把學生教得有許多問題纔是教學成功的表現。事實證明:美國學生比中國學生更具個性、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古人也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學不問,難有學問,思維從疑問開始。在藝術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出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共產兒童團歌》這首歌曲時,我就嘗試着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完成教學目標。我先讓學生觀察課本中的歌詞歌譜,找出最不能理解的地方發問。果然,一雙雙小手陸陸續續舉了起來:“蘇維埃是什麼意思?”“中板是什麼意思?”“在歌詞下面爲什麼有橫線?”……小小的幾個問題,就像一塊塊神奇的魔石,激起孩子“心動”的漣漪。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首先便有了一種很強的求知慾,迫切想解開這些疑問,在接下來進行集體研究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聽得也特別認真。

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能夠有一點看法,有一點問題,有一點收穫,哪怕只是那麼一點點,也是學生所得。在上課時,如果我們能多問問學生的意見,多采納他們提出的建議,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懶”一點,在旁稍作點撥、引導;學生忙一點,忙着提出學習目標,設計學習方法,這樣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而教學卻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爲呢?

  三、主動參與,激勵學生創新實踐。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通過切身體會與感受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並在參與過程中得到實踐的創新。

人們在欣賞、演奏或演唱音樂作品是,往往通過音樂想象來重新塑造音樂中的形象,創造音樂情節,從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達到審美的目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想象中,鼓勵他們嘗試獨特、大膽的想象讓學生擁有創造的靈感。低段孩子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自己講故事。如在欣賞二胡齊奏曲《小青蛙》時,讓學生隨着音樂的發展創編故事。這樣一來,同學們想象的閘門打開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在高段年級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獨立地去感受音樂帶來的震撼,進而喚起無盡的遐想。音樂結束後,讓同學講出自己的所想所感,充分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對每位同學的創造性思維作出充分的肯定,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四、捕捉時機,誘導學生創新動機。

在歌曲教學中,有好多知識點

適合學生進行發散性的創編,如果教師不能做個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學生就會喪失一次創新的實踐。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誘導學生去創新。

如在欣賞《鴨子拌嘴》時,聽着音樂孩子們高興地當了一回“小鴨子”。爲了激活思維,挖掘潛力,給學生充分展示的舞臺,我由衷地說了這麼一番話:“小朋友真能幹,既是遵守紀律的國小生,又能編動聽的故事,還是了不起的舞蹈家。一定還有其他的本領吧?”學生馬上就七嘴八舌起來,有個小朋友說他能把這音樂曲敲出來,“可是沒有樂器怎麼辦?”其中有一個大叫起來:“我能自己製作樂器!”“好,那咱們就回家做做,練練。”第二節音樂課的課堂上出現了很多瓶瓶罐罐,我和孩子們玩成了一團……從中學生進一步瞭解了打擊樂器的特殊功能,也提高了創作能力。

  五、留有餘地,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一方自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引導他們參與各種藝術實踐,最終形成自己的個性。讓學生盡情地表現形成個性化的表演,恰恰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創造,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天地。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提供儘量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幫助學生能夠運用自身的優點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如在引導學生聆聽《野蜂飛舞》時,我就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音樂。有的學生就用畫畫的方式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有的學生以野蜂爲主題,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物品或身邊的物體模仿野蜂飛舞時的聲響;也的有學生用體態語言來表現。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探究、親身體驗的機會,因此學生個個神采飛揚,不亦樂乎。

綜上所述,只有創造性的教學才能激發孩子無窮的想象力。孩子的潛力是無可估量的,教師的任務已不只是教他們技巧,方法;而是要引導他們通過思考,探索掌握方法。在思考與實踐的過程中,創造力才能得以激發。另外,課堂始終是孩子們的。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側重理念,且淺顯易懂。提出問題以後不應多加約束,讓學生自由思考,暢所欲言。討論時,教師只是指路燈,結論應該讓學生自己獲得。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3

這是一首簡單的合唱曲。有二個聲部,在教學中,我去掉了第二聲部中與第一聲部中相同的部分,保留了不同的部分,進行教學。

先要求大家學好第一聲部,再引導學生傾聽第二聲部。這時,學生感受到了聲音的層次,感受到了一種協和音程帶來的奇妙聲音效果。表達出的情感也更豐富了,學生很喜歡演唱這首歌。

學會後,我請同學邊唱邊輕輕擊拍,然後再請同學分組視唱歌譜。四組進行交流,在學生自己的互動中學會了全曲。

在演唱這首歌曲時,學生基本能唱出集中、統一的聲音效果。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4

教學目標

學習歌曲《嘀哩嘀哩》創編歌詞、律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以輕快的聲音和喜悅的心情演唱歌曲,表達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以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XXXXX?XXXO?XXXXX?X—‖這一樂句。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音樂問好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5

教學目標:

1、通過視聽結合法學習,能用高亢、嘹亮的聲音演唱山歌《放牛山歌》。

2、要以自己參加勞動而獲得豐收的喜悅心情來演唱曲調和歌詞。

3、體驗四川方言“喲啥、喲喂”、“哥兒??埂鋇瘸拇試詬棖?械腦擻茫?し⒀??悅褡迕竇湟衾值娜勸??/p>

4、瞭解山歌的幾種演唱形式。

5、對歌曲進行創編成旋律悠長,節奏自由的形式。

教學重點:

1、能用高亢、嘹亮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四川地方方言與語氣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風格。

難點:

1、切分節奏和附點音符時值的把握

2、音樂創編活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用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導入山歌,讓學生找出歌曲中歌詞的特點。如歌詞中的“羅兒、朗朗採光採、朗羅”等襯詞。解釋襯詞的作用:它一般多用於山歌、小調、勞動號子中,用上襯詞,可以抒發人的情緒、協調勞動時的節奏、烘托氣氛。剛纔這首《太陽出來喜洋洋》就是人們在砍柴時唱的山歌。人們一邊勞動一邊唱歌,心情是怎樣的呢?(高興的)對,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我們的手創造出來的。

下次的勞動課,我們可要積極的勞動,因爲勞動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美好!

二、新課

1、初聽、發聲練習

2、打開暢言資源,初聽《放牛山歌》旋律(伴奏)。生隨老師律動。

師:那這些動作都是跟什麼有關係啊?抽生答。

師:跟農村勞動有關係。雖然現在是冬天了,但是春天和現在不一樣,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春天的農村,好不好?

師一邊講解,一邊粘貼一些圖片(太陽、牧童、牛兒、花朵、青草)同學們看一看,多美啊!其實小牧童啊一邊走一邊唱着歌兒呢!你們聽聽是什麼歌兒?

師彈琴唱:哥兒羅喂,哥兒羅喂。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唱。(半度上行、下行)師:(指黑板)春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這讓老師想起一首兒歌:太陽出來照北巖,趕着牛兒上山來,背上背個大背篼,又放牛兒又撿柴。太陽伯伯西山落,牛兒吃得肥又壯,背上背篼挑擔柴趕着牛兒回村莊。同學們,其實沈老師唸的這首兒歌和我們剛纔的律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歌曲,名字叫做《放牛山歌》。師板書:放牛山歌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歌。

2、復聽歌曲並認識四川盤子抽生說說歌曲與沈老師唸的兒歌有什麼區別。(有喲,啥什麼的)師課件出示歌詞(注:襯詞,襯句用紅顏色的字標出):這些紅顏色的字就是剛上課時老師說的襯詞、襯句。師用四川話唱一遍(暢言伴奏)提問:沈老師唱的和剛剛一體機上唱的有什麼區別?生:不是普通話。師:說得真好。沈老師唱的是四川話。這是一首四川兒歌。它屬於四川民歌中的一種,它的字句很精練,節奏很短小。這首歌當中有些字音有了變化,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解說村cen、啥sei、哥guo、巖ai這四個字在字音上的變化。師帶生讀)師:下面沈老師帶同學們用四川話來讀一讀這首兒歌。師帶生讀整首兒歌師:其實四川的民族民間的音樂裏更是豐富多彩。今天,王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種很民族民間的,

在四川曲藝裏經常用到伴奏樂器,(出示四川盤子)這叫四川盤子。我們看一看,用兩個指頭夾住盤子的底部,小指翹起來。(師演示)

3師生一起手持盤子,敲打節奏讀歌詞。(一、二、三、四,太陽出來喲喂)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接龍遊戲,看看是左邊的三小組同學讀得好,還是右邊的三小組同學讀得好。左邊的同學讀前半句,右邊的讀後半句(左邊:太陽出來喲喂,右邊:照北喲巖,左邊:趕着那個牛兒啥,右邊;上山來)

3、跟琴學唱歌曲學唱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在這個環節採用了:先念後唱,聽唱結合,跟唱,對唱,一領衆合等方法進行歌唱教學。

課件出示樂譜:

(1)跟節奏再念一遍歌詞,想想小牧童都做了什麼?這樣容易記住歌詞。

(2)跟老師的琴聲輕聲哼唱歌曲。提出要求:背挺直,臉上帶着笑容。同學們的歌聲讓老師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3)教唱一遍,生再齊唱一遍。

對唱。師生對唱,男女生對唱。師:太陽出來了,山坡上長滿了青草,牧童趕着他心愛的牛兒,你們說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啊?(高興)那同學們得唱出這高興的心情啊。好,下面請同學們用高興的心情再對唱一遍。

三、創編活動同學們,下面老師想把這首歌唱給同學們聽一聽。不帶伴奏的哦!請你們聽一聽,我唱的和同學們唱的有什麼不同。師唱第一段(山歌風味)抽生說:前面慢,後面快。師:同學們說是不是啊。這首歌曲就是帶了那麼點兒山歌的味道,

山歌是人們在山野裏勞動時歌唱的曲子,它的節奏很自由,旋律很悠長。又因爲山歌是在戶外演唱的,所以它的聲音特點是很高亢的,很明亮的,只有這樣,它的聲音纔會在山間傳得很遠。下面,我們就把它改成山歌形式。老師就不伴奏了,看着老師的手。

師指揮,生唱(前四句即可)一遍。師:下面我呀把同學們分成兩部分,假設這是山谷,左右兩邊都是兩座大山。週末了,同學們作業都做完了,太陽出來了,山這邊的小夥伴要找山那邊的小夥伴一起放牛,怎麼辦?(喊)怎麼喊?(如:哎,太陽出來???仙??┳蟊叩男』鋨橐黃鷙埃òィ??舫隼???仙??┠巧秸獗叩男』鋨樵趺窗歟浚ㄈ紓號叮????┯冶叩男』鋨橐黃鷙埃ㄅ叮????JΓ涸諫繳戲磐昱#?窈昧瞬瘢??粢慘?律攪耍?⒆用鞘遣皇歉酶獻排6?丶伊恕D悄忝撬底詈笠瘓洌?⒆用塹納?粼躚?。吭誶咳跎嫌惺裁幢浠?浚ㄈ躋壞悖┠俏頤鞘砸皇浴A???椋??粢嫋吭嚼叢叫 JΓ航酉呂矗?頤前迅嶄蘸靶』鋨櫚模?由銜頤歉謀喙?模?由轄嵛駁囊黃鶩暾?睦匆槐欏?/p>

師:牧童越來越遠了,回家了。今天我們學唱了放牛山歌,並且創造性的表演了歌曲。同時,咱們在一起充分的感受到了有四川風味的山歌韻味兒,其實在我們中國大家庭中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後有機會老師再跟小朋友們一起來學學祖國各地的民歌!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了。

四、師生再見

  教學反思:

《放牛山歌》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放牧裏的一首農村題材的歌曲。在教學中,我用《太陽出來喜洋洋》導入新課,知道襯詞的作用,並進行勞動思想教育。再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春天的農村美,提高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因爲這是一首四川兒歌,所以在教學中,我先帶同學們用四川話有節奏的朗讀兒歌歌詞,爲後面的四川方言演唱歌曲做好鋪墊,再用民族樂器四川盤子爲歌曲伴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唱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在這個環節採用了:先念後唱,聽唱結合,跟唱,對唱,一領衆合等方法進行歌唱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