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八年級語文評課稿:大雁歸來

其他1.61W

年級語文評課稿:大雁歸來1

和很多老師一樣,這節課我也是參與者,參與者的意思就是授課者在進行備課構思的過程中我們也一直在關注。說自己是授課者並沒有因上得好壞邀功或者避責,表明自己的身份有利於我表達自己的意願:爲什麼要選這課,爲什麼要評這課,這個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的。

八年級語文評課稿:大雁歸來

選這課和憑這課的原因出自一句話:怎麼樣的課纔是好課,以及這句話的一個答案: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是有一個適宜的教學內容。我們爲了什麼上課,這個問題很白癡,因爲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回答。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我是否把握好了這節課,這篇文章的脈搏,能讓我很自然在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

我們應該關注的是生命,這是選擇這課的目的,以及評這課的'原因。

一堂課應該有一箇中心,說得上檔次點就是靈魂。這也可以作爲一個人的原則,或者很多人的思想、行爲準則。這個中心也不會只是體現在某一節課或者某一篇文章,而應該是一種長期的、穩定的、內在的呈現好表達。

上這篇課文的時候定位在哪裏,這個在上這篇課文之前就應該決定了的。課文只是一種表達授課者想法的一種手段,這裏不評價學生與老師的地位之爭,孰是孰非實在是一個沒有必要討論的問題。鄧爺爺說了,不管是白貓黑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老師的指導和影響還是至關重要的。

作者表達的首先是對大雁的關注,大雁在他筆下,是調皮的小孩兒,是優雅的紳士,是勇敢的遷徙者,是憂鬱的孤獨者,因此授課者在上課時有意地抓住這幾個可以表達的意象,向學生傳遞着這樣的信息:課文不只是在寫一隻飛來飛去的鳥。

那不是鳥又是什麼呢,那就要求學生去關注文本,去閱讀,去體會,這應該是這節課的重點和核心,從閱讀中去體會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從閱讀中完成授課者想要完成的目的。可惜的是,課堂上學生文本的把握還不夠,或者說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對學生的反應還沒能有充分的準備和預想,在引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和文字感悟時多少欠缺了些東西,學生要想真正從課文中領悟些什麼也比較難。

其次是對環境的關注。草叢、遠山、沼澤、河流,這些景觀在文中都表現出了感性和靈性,都不是沉默不語的配角。授課者也留意到了這一點,也通過種種方式讓學生體會到了這些確實與衆不同。但這種不同是否能真正被學生了解和接受呢,也是一個未知數。

八年級語文評課稿:大雁歸來2

張老師的這堂課,總的來說上得較成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重視學生閱讀文本,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反覆閱讀,力求讓學生和作者一起去“觀察和思考”,通過對文本語言文字的整體性品味和理解,深層次地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真正理解作者“土地共同體”的思想。

2、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理解,掌握有關大雁的知識,讓學生知道要與動物和諧相處,不僅讓學生學會欣賞自然界美好的和諧畫面,且能給予他們一種思想上的“碰撞”,讓他們改變人們一貫以自然的“主宰者”身份居高臨下審視“自然”的角度,學得一種新的世界觀、人生觀。

能做到這兩點,這堂課應該說是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不足。

1、教學設計不夠“活”。課文中體現的有高度有難度的`環保觀念——“土地倫理”,讓八年級學生真正理解確實有難度,應尋找一種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又能夠行之有效活動形式來實現教學,而不是像這堂課所採用的研讀、討論等如此“家常”化的教學形式,對學情估計不足。

2、教師調控不夠“靈”。在這堂課上,始終感覺教師的親和力還不夠,還不夠機智。其實學生的發言還是相當出彩的,缺少的正是老師在語言、行動、情緒方面的靈活“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