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

歷史1.88W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要求上,明確指出:“要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歷史教學中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應如何通過歷史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

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

一、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歷史唯物史觀

要培養學生歷史分析的思維方式,教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把歷史人物、制度、思想等置於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並堅持不懈的運用,可以讓學生以公正地、辯證地思維方式,評價不同時期的不同事件、人物等的歷史地位及作用。

以歷史人物爲例,在進行中國近現代史“洋務運動”一節的教學時,教師可有意識地運用歷史分析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曾國藩放到特定的歷史背景中去評價,使學生們認識到他有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消極一面,也有辦洋務的積極一面。理由是由於洋務運中引進了一些西方近代的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員,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西方經濟擴張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經過這樣的分析,使同學們對曾國藩這一歷史人物有

一個辯證的立體認識。善於把事件和人物放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的思維習慣。每個具體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

產生的。因此,對事件或人物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進行評價時,一定不要用今天的標準去評價古人,而要看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些人是否順應了歷史潮流,是否比他們的前人提供了新的、有進步意義的東西;評價以往歷史事件,看它是推動了還是阻礙了歷史的進步,這是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歷史事件是非的唯物史觀,也是良好的歷史思維品質。

二、在歷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前後聯繫的思維方法

歷史上的一切現象和事件本來就是彼此聯繫、互相制約的。所以我們在看待這些歷史現象和事件的時候,應當具體地、全面地、綜合的分析與之相聯繫的諸多方面,以便準確地加以把握和分析。例如,在分析“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這一問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綜合分析當時的國內、國際形勢,即國民黨親英派和親日派的利益,張學良、楊虎城的處境,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在這個問題上的主張等。通過融會貫通地分析,讓同學們對“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有了全面的瞭解,從而培養了學生能夠觸類旁通,有機地聯繫思維方法來分析所遇到的歷史問題。

三、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法的思維能力

“分析”和“綜合”是認識歷史現象和形成科學概念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分析的目的是爲了綜合,綜合必須以分析爲

基礎。例如,在進行《南京條約》的講解和分析南京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時,可以先引導學生把中英《南京條約》分析爲“割地”、“賠款”、“開商埠”、“協定關稅”等項目,再將分析出的各項逐條認識後加以綜合地觀察理解,得出結論: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四、比較分析法的思維能力,是歷史教學中要培養的能力

運用這種方法,對客觀事物既能看到它的.正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主體,也看到與它相聯繫的外部條件;既分析現象,也能透過現象看到它的本質;既能認識它的現狀,也能比較準確地預見它的未來。比較分析法是一種具體的、實用性的複習方法,在時間安排上沒有明確規定,可以與及時複習法、小結複習法、總結複習法交叉使用,形成立體複習網絡。

比較分析法是在確定事物之間同異關係的一種思維方法,是矛盾的統一性與對立性的直觀運用,比較的思維過程就是根據一定的標準以確定事物的異同。分析的思維過程就是把事物的整體分解爲若幹部分,然後再把事物整體的個別特徵或個別屬性分解出來的思維過程。具體地講,比較分析法就是通過對歷史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對比,通過對客觀歷史事物進行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改造製作,能夠比較客觀、全面、深刻地認識事物的思維過程和方法。通過比較,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質。當然比較並不要求面面俱到,而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選取不同的角度加以比較。比如,“戊戌變法”與日

本明治維新進行比較,可以從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變革歷史背景的不同角度,去分析成敗的原因,說明戊戌變法失敗、明治維新成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思維能力在人的諸多能力中居於核心地位,是各種能力發展的基礎。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按照歷史學科自身的特點進行思維活動,提高歷史思維的品格,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把啓發學生的歷史思維,着力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並把它作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