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歷史

廣東順德華僑中學2018屆高三歷史周測歷史題

歷史6.89K

一、選擇題

廣東順德華僑中學2018屆高三歷史周測歷史題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爲仁由己”。朱熹對“克己”作如下解釋:“克”意爲“勝”,“己”指的是“身之私慾”。這種解釋

A. 將人性置於天理之上

B. 以滿足個人慾望爲目標

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與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孟子認爲:“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這表明他主張

A. 知識分子應重視農事

B. 知識分子應參與政治

C. 統治者應維護分封制度

D. 統治者應該有民本意識

《韓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則利害易,利害易則民務變,民務變謂之變業。故以理觀之,事大衆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宰;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由此可知

A. 法家思想力圖以變法推動社會進步

B. 法家思想中存在着民本成分

C. 法家思想阻撓變法以維護自身利益

D. 法家思想重穩定而不重變革

西漢初期,陸賈在其天人學說中,把陰陽家的“天人感應”說引入了進去;叔孫通等人把“禮”與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陰陽”“四時”聯繫在了一起;賈誼在其《新書·道德說》中則公開用《老子》的宇宙觀作爲其儒家道德論的依據。這表明,當時儒學

A. 具有成爲漢代官方正統思想的趨向

B. 奠定了漢代新儒學的發展基礎

C. 繼承了先秦諸子思想的精華

D. 開始融合道家及陰陽家的學說

《愛日齋叢抄》中記載"大概唐末漸有印書,特未盛行,遂以爲始於蜀也。當五季亂離之際,經籍方有託而流佈於四方,天之不絕斯文,信矣!"據此可知

A. 活字印刷術在唐末開始使用 B. 雕版印刷術推動了文化發展

C. 刻板印刷技術已經傳入西方 D. 造紙技術出現了重大的改進

在宋代理學興起的過程中,出現了尊孟排荀的思潮,宋代學者,特別是理學家對荀子多持否定態度。這是因爲

A. 理學家以孔子儒學爲正宗

B. 兩者對人性的認識不同

C. 佛教思想影響了理學形成

D. 荀子主張把握自然規律

顧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寫道:“夫子所以教人者,無非以立天下之人倫。……是故有人倫,然後有風俗;有風俗,然後有政事;有政事,然後有國家。”顧炎武意在強調

A. 風俗關乎國家命運

B. 政治改革的條件

C. 君主專制黑暗腐朽

D. 社會教化的作用

明清鼎革之際。學者轉入對儒學典籍的輯佚和校勘,以“禮學”代“理學”,希望重塑原始儒家關於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的禮樂秩序。這種現象

A. 助長了心學空談心性之風 B. 體現了儒家學者的理想訴求

C. 加劇了思想專制和文字獄 D. 導致程朱理學喪失統治地位

?[初、思想家唐甄說:“人之情,孰無所欲!得其正而安之,不得其正而棄之,是爲君子。”陳確說:“真正無慾者,除是死人。”但“人慾正當處即是理。”費密說:“欲不可縱,亦不可禁。”由此可知他們的共同主張是

A. 徹底打破理學的禁慾主義

B. 理性地把握人慾與社會秩序的關係

C. 把程朱理學作爲統治思想

D. 順應資本主義萌芽要求構建新思想

漢字獨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爲各方言區的人羣及各民族用來交際的共同工具。漢字把廣大地域內的居民拉近,從而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這主要體現了

A. 漢字重意境的特徵 B. 各地文字完全一致

C. 中國語言的多樣性 D. 中華文化的內聚性

許仙與白蛇的故事,最早見於唐人小說《白蛇記》。經宋話本的發展,到明末時,不僅內容與唐宋傳奇有本質的差異(由神怪故事變爲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婚戀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變而爲“生藥鋪主管”了。這種變化可以反映出

A. 專制制度日益衰落

B. 社會風氣漸趨敗壞

C. 市民價值觀念變化

D. 社會主流思想改變

二、簡答題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規模的都城營建活動對關中地區的森林造成了毀滅性破壞,而且隨着關中地區人口的大幅度增長,人口與環境的.關係日益緊張。農業生產的過度開發,加劇了關中地區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造成了農業經濟的停滯甚至衰退。唐高宗在文告中說,因長安糧食供應困難,而洛陽有運河,運輸方便,故建爲東都。自唐高宗時到玄宗開元二十四年間,皇帝均住在洛陽。五代時期,除後唐都洛陽外,其他朝代均都開封。宋太祖趙匡胤建都非在洛陽、長安,而在河南開封。北宋大權集中於中央政府,鑑於中央政府消耗大,又鑑於長安離江淮太遠,洛陽雖較佳,但開封更好,故建都於開封。

——摘編自全漢羿《中國社會經濟通史》等

材料二

朱元璋定都南京,爲中國統一後建都江南的第一個皇帝。居於長江下游的南京,山川險固,氣象十分雄偉。但是,北方邊疆的防禦問題,北方元朝殘餘勢力的存在等,都關係着國家的安全,南京遠離要防,不便用兵,對北方的控制鞭長莫及。朱元璋曾有遷都的意向,但終未成行。明成祖朱棣,出身燕王,對政治中心脫離軍事中心的危害很有體會,成功的遷都北京。北京雖然遠離全國經濟最發達的江南地區,但有京杭大運河聯接江南經濟中心,還可以通過海運從東南補給京師。明朝對國都的選址問題,爭論一直非常激烈。

——摘編自李傳永《論中國曆代都城之變遷》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朝至北宋都城變遷的主要特徵並簡析其原因。

(2)根據材料一、二並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述朱棣遷都北京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業革命”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概念。湯因比在1880—1881年間的一系列講座使“工業革命”一詞流行起來。湯因比的觀點代表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傳統觀點,他強調歷史的非連續性或斷裂,用“革命”來表達英國經濟和社會質的變化:舊有的秩序由於蒸汽機和動力織機的強大打擊而突然地瓦解成碎片,各種經濟技術的革新“毀滅了舊世紀,創造了一個新世界”。

然而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一些學者對上述觀點提出質疑。質疑者強調歷史的連續性,認爲英國的所謂“工業革命”並非短時間完成的。克拉潘在他的名著《現代英國經濟史》中提出:“1830年以前英國沒有一種工業已經度過了全面的技術革命”,“我們發現工業革命進行了兩個世紀。之前還準備了兩個世紀”,“一場持續了150年,而且又至少爲之孕育了150年的革命,看來真的需要一個新標記了”。

——摘編自董正華《世界現代化進程十五講》等

評材料中關於工業革命的觀點。(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安史之亂後,唐代漕運遭到極大破壞,更使中央財政空竭。當時的漕糧都是散裝散運,不僅沿途消耗量大,而且便於沿途官吏的截留和盜竊。漕運都由地方承辦,納稅戶均出腳錢,從民間無償徵發船工與船隻,委託富戶爲“船頭”。他們對船工虐待勒索,以致“人不堪命”。漕船因徵自民間,窄小破舊,極易損壞。

爲了解決漕運的問題,鹽鐵轉運使劉晏對漕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命“囊米而載以舟”,把米裝進麻袋,再上船起運。又立綱運之法, “十船爲綱,每綱三百人,篙工五十,自揚州遣將部送至河陰。”同時,他在淮河以北列置巡院,在揚州設置漕轉院,由國家訓練船工水手,漕務完全由中央管理,漕船也由國家制造。從此漕船堅固,使漕糧得到了安全。此外,再利用鹽利的收入,分別僱用船工進行漕運,並由國家直接管理。此次漕運改革,成效十分顯著,成功地解決了安史之亂後財政調撥上存在的許多困難和問題。

——摘編自葉振鵬《中國曆代財政改革研究》

(1)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劉晏漕運改革的內容。

(2)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劉晏漕運改革的作用。

三、連線題

【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材料

司馬昭是西晉王朝的開創者之一,是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公元260年,魏帝曹髦率宮人三百餘人討伐司馬昭,司馬昭馬上派兵鎮壓,其手下將領成濟將曹髦刺死,後來司馬昭以“大逆不道”罪誅殺成濟一族。後人多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帶有貶義色彩的評語來評價他。公元264年司馬昭平定蜀國,採取措施進行治理。他下令“特赦益州士民,復除租賦之半五年”,緩解百姓的困境,如果遷到中原地區的,官府供給二年的糧食。爲了防範蜀漢政府的殘餘勢力在益州東山再起,司馬昭把蜀漢政權中非益州籍的文武官吏,全部召回到中原地區,賜以官職,有的還賜以爵位。爲了爭取益州地主集團的歸附,司馬昭對蜀主劉禪採取了安撫籠絡政策,使其在政治和經濟上得到了較好的待遇。司馬昭死後,280年西晉完成統一。

——摘編自朱子彥《論司馬昭》等

(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析後人多以貶義色彩的評語評價司馬昭的原因。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司馬昭治理蜀地的措施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