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教育

孩子教育攀比案例

教育2.86W

教育攀比孩子好嗎?很多家長都遇到過,自己的孩子喜歡和別的孩子攀比的現象,看到別人買了什麼自己也想要,看到別人花錢痛快,自己也想花。做爲一個普通職工家庭來說該如何教導孩子呢?教育攀比孩子好嗎?

孩子教育攀比案例

  孩子教育攀比案例

近日,家住長沙市銀盆嶺的李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原本計劃國慶長假帶孩子去張家界玩,沒想到當他滿心歡喜地將這一計劃告訴正在讀國中的兒子時,兒子卻一臉不屑地說:“我們班有同學都去過歐洲旅遊了,去張家界有什麼意思,還不如不去呢。”兒子的話讓李先生心裏很不是滋味。如何避免孩子陷入這種物質層面的攀比?作爲家長,引導很重要。

孩子:因鬥富帶來“自信”

每天懷揣着幾十塊錢的零花錢,穿一身名牌衣服,上學和放學有爸爸的名車接送,家裏住的是大房子……在河西某子弟國小上三年級的小凱口中,這些都是值得在同班同學面前炫耀的資本,因爲出手闊綽,經常請同學們吃零食,許多同學都願意和他一起玩,這也讓小凱顯得格外自信。“現在誰要沒有一件名牌穿在身上,會被同學笑話的。”採訪中不少孩子希望通過追逐名牌、進行“貴族消費”來提高自己在同學們面前的地位。

在開福區某國小上四年級的小敏最近總是悶悶不樂,經過媽媽再三追問,她才委屈地說出原因——她同班同學的手機都是新款,各種功能應有盡有,而她的手機卻是爸爸以前用過的,款式已經不時尚,功能也很有限,同學們在一起時,經常拿出各自的手機炫耀,還總是笑話她,讓她覺得很沒面子,在同學面前也失去了自信。

據許多家長和老師反映,小到文具、衣服上的攀比,大到汽車、住房的攀比,校園裏暗涌的攀比現象愈演愈烈。很多國小生聚在一起常常會討論,哪個同學買了新款的手機,誰的爸爸又給他買昂貴的新玩具了,這個假期某某同學全家又出國旅遊了,議論起各自家裏的情況口無遮攔。在他們看來,用的東西比別人貴,感覺更神氣,更有自信。

家長:怕傷孩子自尊,儘量滿足要求

和很多家長交談後發現,其實很多家長並不願意孩子這樣攀比,不想助長孩子任性的習氣,但同時覺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甚至覺得如果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就對不住孩子。面對孩子的諸多要求,家長總是不忍拒絕,怕傷孩子的自尊。

“真讓孩子給愁着了,我到底該不該給他買呢?”家住銀盆嶺的陳女士向記者大倒苦水,她兒子上國小四年級,剛開學沒多久,孩子多次提出要買手機,說是班上有很多同學都有手機,他沒有顯得很寒酸,並且還用“方便聯繫家人”等各種藉口來要求。

“我們家庭條件很一般,不過孩子有什麼要求一般都儘量滿足,可是孩子自控能力差,我真擔心有了手機會影響孩子學習。但是要不給他買又怕他傷到他的自尊,在同學面前覺得自卑。”兒子的要求着實讓劉女士犯了愁,但猶豫再三後,她還是滿足了兒子買手機的要求。

周先生是一傢俬企的職員,家庭條件並不算寬裕,但爲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把大部分積蓄都花在孩子身上。把孩子送到一所雙語幼兒園,孩子幼兒園同學的家長們來頭都不小,最近孩子回家就經常說起某某同學家長開的是某名牌的豪華汽車,某某同學放假經常去旅遊……看着孩子露出羨慕的表情,周先生不禁有些擔心:孩子這麼小就感受到自己與周圍同學的差別,有了潛在的“階層意識”,但家庭條件又不允許他獲得和同學一樣的物質生活,孩子會不會因此產生自卑心理?

專家:“窮爸爸”不要掩飾自己的窮

所謂“天下父母心”,無論家庭的經濟狀況如何,愛子心切的父母總想讓孩子獨享相對富裕的.物質供給,卻忘了讓他們分擔辛苦和責任。不少老師認爲,對於學生間的攀比現象,家長和學校應該及時做好引導,讓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條件要靠自己創造,父母的成就並不是孩子的榮譽,應把孩子的競爭注意力從比較家庭條件引向個人能力和學習成績上。

相關專家建議,“窮爸爸”不要掩飾自己的窮。孩子的觀察力非常敏銳,家長遮遮掩掩,不僅遮不了窮,反而會讓孩子看到你的心虛,覺得窮實在是丟臉的事,這才真正會打擊他的自信。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轉移“興奮點”,比如物質上的攀比是以“擁有”或“享受”爲標準,還可以選擇新的比較維度:誰的零花錢花得更有意義,誰穿的衣服美觀大方又舒服,誰的學習用品更有利於學習,誰的生日過得簡樸又與衆不同;另外,在學習上比,誰進步大,誰勤于思考回答問題最積極;在人際關係上比,誰的朋友多,誰與同學的關係最好……使孩子從中建立正確的價值判斷。

攀比心理存在的原因

生活水平的提高,爲孩子攀比心理提供經濟基礎。

家長的這份溺愛,爲幼兒的攀比滋生了依賴。

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爲攀比提供心理基礎。

家長的自卑心理,是導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有些家長經濟不太寬裕,或下崗了,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讓人瞧不起,當孩子說某某有什麼東西時,父母便迫不急待爲自己的孩子買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這也是導致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

正確對待孩子的攀比

大人們要把握孩子攀比心理髮展到什麼程度,適時給與鼓勵,保護童心。

年輕父母不要過分疼愛子女,防止出現攀比慣性。

大人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小培養幼兒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運用合理的方法來處理攀比問題。

孩子攀比的對策

對於孩子來說,攀比不一定都是壞事,問題在於父母向哪個方向引導。這裏向你推薦應對孩子攀比的四大策略:

反攀比

孩子們在攀比的時候,最典型的理論就是“別人都有,所以我也應該有。”對付這樣的孩子,比較快速生效的辦法是實行反攀比。比如:小明雖然有新書包,可是你有新的滑冰鞋啊……

改變攀比興奮點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說明孩子的內心有競爭的傾向或意識,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平或超越別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這種上進心理,改變孩子攀比吃穿、消費的傾向,引導孩子在學習、才能、毅力、良好習慣方面進行攀比。比如:當孩子埋怨老師經常表揚某同學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這個同學的優點,讓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學比一比,看能否超過他。

把攀比變成動力

當孩子攀比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攀比的條件,從而巧妙地將攀比變成動力。如:孩子跟別人攀比四驅車的數量和檔次,父母就可以鼓勵孩子積攢零花錢自己購買四驅車,或者進一步引導孩子查找資料、購買四驅車零件進行組裝,從而形成節約的意識,養成動手動腦、發明創造的良好行爲習慣。

縱向攀比

不妨多鼓勵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例如,讓孩子今天和昨天比,這個月和上個月比,本學期和上一學期比。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會經常看到自己的進步,原來不會的拼音現在都會了,原來不認識的字現在都認識了,原來不懂的道理漸漸地懂了。

標籤:攀比 案例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