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無聲告白》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5篇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

終於讀完了這部壓抑的小說,本來只是試着讀讀看,但是慢慢地被小說扣人心絃的故事吸引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邏輯思維以及細節的描寫,如此沉重的主題竟然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越來越想讀下去。

父親詹姆斯是中國人,母親瑪麗琳是美國本土人。現在的美國開放包容,而那個時候的異鄉人的確與衆不同。所以他們倆的結合也是衝破各種束縛,瑪麗琳不顧母親的勸說找一個“和她更像的人”,而毅然決然嫁給了一個哈佛教授詹姆斯李。理所當然,他們的孩子也承受了更多的本不屬於他們的外界的壓力,因爲他們的與衆不同。

瑪麗琳在組建家庭並擁有倆個孩子的情況下想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於是她不辭而別,然而這樣的選擇是不理智的。顯然可以看出,一個結婚後的女人再想做出點成績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割捨的太多。

莉迪亞受盡父母的寵愛,享受這種愛的代價是承載父母的夢想,按照他們規劃的人生去實現所謂的夢想。這種愛是自私的,他們只是在彌補自己人生的遺憾而已。“如果你不願意笑,就不要笑。”書中描寫過幾次利迪亞的笑,淡淡的,有超出同齡人的成熟,這種成熟也讓她爲了整個家庭的平衡做出犧牲。以至於最後徹底崩潰選擇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而傑克卻是截然相反的,他肆意的活着,是小說裏最自由的靈魂。“至少我知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面對隱晦禁忌的感情不懼怕,用花心的外表來隱藏自己內心深處純真的眷戀。

不談關於這本書中的關於種族和性別這麼嚴肅的主題,只是想說說關於教育和成長的自己的一些看法。前段時間看的電視劇《小別離》中的朵朵也是國中生,喜歡寫小說。而媽媽確是很要強的女人,唯成績論者,朵朵成績簡直就是家庭晴雨表,一言不合就可能來一場母女大戰。還好朵朵有個明智的爸爸,然而還是躲不過虎媽的步伐。備受壓力的朵朵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僵,甚至恨自己的媽媽,媽媽當然也很委屈。這是中國家庭常見的模式,只是通過電視劇表現出來就更加激烈。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是並不是父母的複製品,不需要繼承所有的東西,比如夢想。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爲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真正能做到的都是勇士。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2

希望一個人的逝去,能換來一個家庭的重生

其實,以一個人的逝去去換一個家庭的重生,這本身就很殘忍。但對於這個原本就支離破碎的家來說,可能是最好的結局。

剛讀這本書時,覺得無聲地壓抑。起這麼一個溫情的名字,着實覺得有些違和感。

讀到最後一章,看到詹姆斯和瑪麗琳選擇了對兩個孩子訴說,學着對他們表達時斟酌自己的言辭,留意自己表達時的情緒,才覺得莉迪亞真的是在訴說一場無聲的告白。

人生來無法選擇的事情很多,而偏偏一個人的家庭和童年,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性格。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書中的主角,可能本身沒有那麼幸運。

但換句話說,即使是認認真真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你,也明白,你不是永遠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甚至有時候是自己努力爭取之後,也未能達成的目標。人人皆如此,皆有不如意之處,又何必強求事事完美呢。

正如在書中讀到的:你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你只是學會了如何得過且過而已。

在同情莉迪亞的同時,也在無聲地祝福,未來的漢娜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得到無盡的寵愛。

對於每一個作用力,都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個向下,另一個向上。一個失去,另一個得到。所以人生,還是有諸多被期待的美好瞬間。希望這一場無聲的告白,是送給這個家庭在別無選擇之下最好的一份禮物。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3

“莉迪亞是家中的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莉迪亞的屍體被發現後,她的父親內疚不已,母親則一心報復。莉迪亞的哥哥覺得,隔壁的壞小子鐵定脫不了關係,莉迪亞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很可能只有她知道真相……”

壹:人物瑪麗琳:

1950年代的美國高中女生都要學習家政課,瑪麗琳的母親在丈夫離開她之後開始教授家政課。但瑪麗琳對於母親終生從事的“烤蛋糕、做縫紉”這些家政工作嗤之以鼻。她的理想是當一名醫生,希望人們在提到“醫生”二字的時候不再僅僅想到的是男人。她期待自己可以踩着響亮地高跟鞋,自信地走在醫院的廊道里,認真地檢查病人的情況,用她的專業知識贏得人們的尊重。

爲此她一直在跟母親抗爭。爲了實現夢想,她選修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這些只有男生纔會選的課程。她甚至忍受男生往自己的燒杯裏倒上尿液,也在所不辭。她就是要與衆不同。

詹姆斯:

詹姆斯雖然出生在美國,但他從不覺得自己屬於這裏,他的父親當初是頂着假名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六歲的詹姆斯因爲勤奮好學成爲勞埃德學院裏唯一一個勞工(而非教師)的子女,也是這家學校裏第一位東方學生。他希望可以自己上學放學,不必接送,這樣他就可以假裝普通學生,只要穿着勞埃德學院的校服,就很好假裝。學校的學生似乎都是清教徒、參議員或者石油大亨的子女,班上搞家譜調查的時候,他會假裝忘記這項作業,不願畫出自己的複雜家譜。

三個孩子:

老大內斯執著於自己的天文愛好,最終被哈佛大學錄取。詹姆斯一直擔心內斯因爲華人面孔而被孤立被歧視;

老二莉迪亞,聰明乖巧,一直是父母最偏愛的孩子,內斯常常因爲父母過於關注莉迪亞而備受冷落;

老三漢娜,從出生一直被忽視。她生活在家庭的角落裏,小心謹慎地觀察着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喜怒哀樂。

傑克:

鄰居家的野孩子,跟着單親媽媽生活,上課睡覺,下課泡妞。莉迪亞去世之前整個整天都跟他在一起。傑克玩弄過很多女孩,卻未曾傷害過莉迪亞。內斯討厭傑克,傑克對內斯有幾分懼怕。

貳:

讀大學三年級的瑪麗琳,第一次上老師詹姆斯的課,愛上了這張與衆不同的東方面孔,不顧母親的反對和詹姆斯結了婚。爲了家庭被迫中斷學業,過上了全職家庭主婦的生活。母親去世之後,瑪麗琳去料理後事。她整理了母親的全部遺物,只留下那本烹飪書。母親死了,唯一可以讓人記住的只有她做的那些食物。瑪麗琳憂心忡忡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每天一連幾個小時準備早飯、晚飯,把午飯放進乾淨的紙袋。

“做雞蛋需要你們長時間嗎?單面煎的給詹姆斯,煮熟的給內斯,炒雞蛋給莉迪亞……”

“一位好妻子,應該掌握蛋的六種基本烹飪方式。”不知何時,她成了自己最厭惡的類型。

母親的去世給瑪麗琳巨大的觸動,於是她離家出走,去學校周邊租個房子,準備繼續完成自己的學業。重拾學業讓瑪麗琳再次找回了自信,她彷彿看到自己脖子上掛着聽診器,走在醫院裏的樣子。她每天拼命地學習,拼命地告訴自己忘掉家裏需要她照顧的丈夫和孩子。

然而,在離開家後的第九個星期瑪麗琳暈倒了。她發現自己懷孕了。雖然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舊沒能修完學分。

莉迪亞在媽媽離家出走期間,從廚房裏翻出了那本烹飪書,莉迪亞發誓一定要滿足媽媽的願望,不讓她傷心和失望。

瑪麗琳重新回到家裏,但她拒絕再做那個“掌握蛋的六種基本烹飪方式”的主婦。她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乖巧的莉迪亞身上。

媽媽覺得莉迪亞有當醫生的潛質,媽媽覺得莉迪亞擅長化學,媽媽覺得莉迪亞物理很好,媽媽覺得莉迪亞應該再報一個輔導班;爸爸覺得莉迪亞擅長跳舞,爸爸覺得莉迪亞很好地融入了校園生活,有很多朋友......

莉迪亞默默承擔起父母所有的願望,從來不敢反抗和質疑,她知道這是她換取媽媽在家的代價。

但父母不知道莉迪亞的物理已經不能及格了,莉迪亞口中的那些朋友其實很久跟她都沒有來往,莉迪亞每天晚上坐在樓梯那給朋友打電話的“社交活動”不過是做做樣子。漢娜在分機旁邊默默地聽過,她打的電話根本沒有“對方”。

在內斯被哈佛錄取之後,莉迪亞即將失去唯一一個可以交心的夥伴。不堪重負地莉迪亞發現繼承父母的夢想是多麼艱難。

傑克說得對,她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她不知道除了恐懼還能做什麼。——她害怕有一天媽媽會再次消失,爸爸會因此而崩潰,全家再次瓦解。

她想重新開始,她想對媽媽說,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遠當不了醫生,那也沒關係。她再也不要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爲另一個人,從現在開始,她要做想做的事情。

莉迪亞深夜從家裏跑到湖邊,踏上小船,劃到湖中央,跨出小船,走到水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感言: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那些我們拼命想給孩子的所有,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4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題記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莉迪亞是家中的老二,是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作爲中國人父親的黑頭髮和美國人母親的藍眼睛,這對夫妻對她寄予厚望,將所有注意力傾注在她身上,在她的屍體被發現後,家裏一直維持着表面的平靜終於被打破,最終一家人開始了新的生活,而莉迪亞自殺的真相,將會永遠埋藏在小妹妹漢娜的心底。

故事的背景是70年代的美國,本書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沒有世界名著那樣的波瀾壯闊,但它是如此的扣人心絃,這本書的感情是如此的力透紙背,就好像在一個明媚的秋天的下午,你剛睡醒午覺,帶着再好不過的心情,你拉開了房間的窗簾,然後你發現——陽光灑滿了房間。

也許我們這輩子不會遇到與種族有關的敏感問題,但就如書的封面上的那句話一樣——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們,有找尋過真正的自己嗎?

沉浸在題海里,因爲覺得自己總有一天能出人頭地,參加各種補習班,一步一步走向父母給自己設定好的未來,沉迷網絡,試圖在虛幻的世界中尋找真實,在所謂的愛情裏糾纏不清,因爲自已還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或者是認爲自己再也無法面對那一雙雙充滿期盼的眼睛,像懦夫那樣逝去。

我們到底忘記了什麼?

忙忙碌碌地過着每一天,自以爲自己找到了一個偉大的理想並且要去實踐它,結果卻在現實中不斷迷失自己,辨不清方向,看不清前途,感受不到親情的溫度,體味不到四季的輪迴……

我們被虛妄的希望拖下水,然後溺亡在希望的深淵。

站起來吧,捫心自省,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心靈的皈依。

我輕輕的合上散發書香的《無聲告白》,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滿眼的透着生命氣息的綠色,感受初秋的涼意,卸下一身的燥熱,此時,清風拂面,鳴蟲靜默。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5

最近把《無聲告白》看完了,它講述了一個混血女孩因爲無法抵禦外界壓力而最終結束自己生命的故事。

故事以女孩失蹤,報案後警方把附近的湖水抽乾最終發現女孩的屍體爲開頭。女孩的父親是中國人,那個年代被美國人歧視的外來物種。只能透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成爲了一所學校的教授,雖然年輕時遭遇各種不公。但是最終還是有所成就。但是內心卻忘不了那段歷史,每每想起會難受。女孩的母親是美國人,不顧母親的反對嫁給了中國人,她無所謂別人的議論,甚至也沒有思考未來孩子的.境遇。放下自己的醫生夢想,努力把孩子帶大,照顧好這個家。

女孩爲什麼會自殺,原因在於缺少依靠,原本唯一的依靠哥哥即將離開去學習,而自己的母親把自己未完成的醫學夢想都寄託在她的身上,甚至父親讓她廣交朋友在她眼裏也是無形的壓力。她沒有朋友,因爲她和別人長得不一樣,她自卑,她想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媽媽開心,她甚至已經在做不是這個年齡層還做的事,比如學習高年級的知識。只可惜她失敗了,不懂不會不喜歡。導致成績下降,爲了不讓媽媽難過,她開始欺騙,然後謊言把她壓得喘但是氣來。她無處發泄走向盡頭。

看完這本書挺壓抑的,雖然無法體會當時種族歧視的程度。但是再怎樣樣也不就應走向絕路。這不是解脫的辦法。

這讓我不得不想到了自己,很多時候感覺是爲他人活着。小時候爲了讓爸爸開心,我會努力的考出好成績,這樣開家長會爸爸就會很有面子。長大後努力工作賺錢,雖然沒有怎樣給過爸爸錢。但是已經不需要爸爸爲我出錢了。讀書永遠讀的是最便宜的。記得國中考高中那會兒,有個公辦轉制的學校,感覺很貴,當時就沒有填。只到考試前夕,一個同學和我說,直升考進去學費就是別人的三分之一。於是我填了,也考進了。

可能這是環境造就的吧!有可能也是讓我繼續走下去的支柱之一吧!很多時候感覺是自己想太多,賦予自己太多的職責感和使命感。認爲自己就就應都能做到。唯一和女孩的區別就是我要比她樂觀和自信。即使失敗我還是會鼓勵自己。

只有自己才最瞭解自己!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6

1.她吻他的時候,被自己嚇了一跳。那種衝動竟是如此強烈——她曾經憑着這股傻勁,追逐過風中的落葉,跳過雨天的水坑——不假思索、不加抗拒、意義不明、單純無害。

2.在她面前,他覺得從容自信,這似乎是他人生中從未有過的感覺

3.他開始猜測她的心意,做出她可能會喜歡的改變

4.他害怕告訴瑪麗琳這些事,擔心一旦和盤托出,她就會像他一直以來看待自己那樣看待他——瘦骨嶙峋的棄兒,吃剩飯長大,只會背誦課文和考試,還是冒名頂替的騙子。他怕她形成了這個印象之後,就再也不會改變對他的看法。

5.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停止問問題,向前看,決不向後看

6.他的父母從不出門交際,也不在家請客,沒辦過晚餐派對,沒有橋牌牌友、獵友或者午餐會上認識的哥們。和莉迪亞一樣,他們沒有真正的朋友。

7.葬禮之後的第二天早晨,太陽一出他就醒了,一切彷彿歷歷在目——光滑的棺木,路易莎的肌膚在他身上摩擦,他爬到她身上時她的柔聲呻吟——他突然覺得自己髒,身上像是沾滿了厚厚的污泥。

8.她的畢生追求黯然消散,猶如微風吹拂下的薄霧。

9.她想起她的母親,那些年裏,她一個人守着一座空房子生活,除了臥室的牀單是新的,別的東西都沒有變化,因爲她女兒再也不會回來,她丈夫也早就消失,現在睡在別的女人牀上。你曾經愛得那麼深,懷有那麼多的期望,最後卻一無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後只剩下你自己,還有空蕩蕩的房間。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7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這是寫在封面的文字。很簡潔,卻很犀利。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生活在愛的“牢籠”之中,卻渾然不知……

期待

曾經我一直認爲“期待”是個褒義詞,是對未來某種美好的嚮往和憧憬。殊不知,期待也會變成一個可怕的夢魘。莉迪亞的失蹤和死亡,點醒了這個畸形的家庭。但是付出的代價,太讓人感到惋惜。她在最後一刻想明白了,她並不想變成媽媽期待的那樣,她決定去告訴媽媽,她喜歡什麼,她不喜歡什麼,她並不想死……但是如果沒有死亡,她的父母會被喚醒嗎?我不知道。

期待是個僞命題,更多的原因是因爲他們的家庭背景。瑪麗琳是單親,詹姆斯是亞裔,他們作爲父母本身的成長背景,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的下一代。瑪麗琳成爲母親後,由於自身的夢想沒有實現,而把這種期待移嫁給了自己的孩子——莉迪亞。瑪麗琳和詹姆斯把莉迪亞視爲掌上明珠,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她,以爲他們給的,就是她想要的,從來沒有關注過孩子本身的想法,從來沒有問過莉迪亞到底喜不喜歡。

家庭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包括我們自己成長的家庭背景對我們的影響,都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我們自己身上很多的脾氣、秉性,其實都會有父母的影子。有時候,我們看到了父母的缺點,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變成父母一樣的人,然後用力想要擺脫。但是終其一生,在我們骨子裏流淌着他們的血液,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我們能做的,是學會坦然和成長。坦然面對自己的一切,拋棄固化思維。試着把自己性格里好的一面發揚光大,把不好的一面通過不斷的學習讓它越變越小,算是一種修煉吧。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學會愛

期待必然會有,但重要的是我們懂得如何去平衡期待,包括對自己和孩子。平衡期待的根本是懂得如何去愛。學會傾聽、學會承擔風險、學會面臨衝突、學會尊重孩子的獨立性,這纔是愛,而不是以一種自以爲是“愛”的愛,去強加給孩子。與你們共勉。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8

《無聲告白》這本書通過講述一個家庭的故事,來說明一句話: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這是一個混血家庭,父親詹姆斯·李,中國人,小時候隨父母偷渡到美國,頂替他人的名字讀書求學,成爲優秀的哈佛畢業生,在大學教授美國曆史。他一生的夢想就是融入美國社會,成爲真正的美國人。母親瑪麗林,美國白人,她一生的夢想是成爲一名醫生,渴望與衆不同、出類拔萃。在這個家庭裏成長着三個孩子,或者可以說一個孩子:大兒子內斯和兩個女兒莉迪亞、漢娜。三個孩子中莉迪亞最特殊,一張中國人的臉龐,一雙藍色的眼睛,加之聰明過人,吸引着父母的注意力。瑪麗林在成爲母親、迴歸家庭之後就失去了追求夢想的天地,詹姆斯即便成功拿到了終身教職,卻依然沒有朋友,內心孤獨。莉迪亞的獨特,使得夫妻倆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大女兒身上。詹姆斯希望女兒求同,多交朋友,成爲受歡迎的人;瑪麗林希望女兒日後可以成爲一名醫生。父母將自己的夢想移植到女兒身上,關心她,愛護她,重視她也要求她。他們將自己的期許滲透進女兒生命中的點點滴滴。父母的愛,就像是一片片飄落的白雪,看似輕盈,日積月累終於壓垮了孩子。所以這本書開篇就是莉迪亞死了,接下來在對莉迪亞死因的探尋中展開了這個混血家庭的故事。

莉迪亞的死因是什麼?是自殺。她無法承受父母沉重的愛,無法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夢,無法擁有真正的自己。這些痛苦令她難以再生存下去,她只好選擇死亡。生前莉迪亞最大的願望就是父母可以說一句,做你想做的事情。沒有,一次也沒有。父母以爲自己很瞭解女兒,他們從不問莉迪亞的想法,自以爲是地規劃着、主宰着她的人生。莉迪亞看懂了父母的心思,她隱藏真實的需要,迎合父母的期許。如同父親一樣,她沒有朋友、孤獨無依,但卻假裝與朋友通電話、看電影;如同母親一樣,她學習優秀、與衆不同,打算今後學醫。這樣的莉迪亞是父母想要看到的,卻不是莉迪亞本人所期望的。但是她愛自己的父母,爲了父母她選擇隱忍下去。

在這個家裏,內斯和漢娜是被父母忽視的存在。儘管內斯很優秀,拿到哈佛的錄取通知,卻依然引起不了父母的注意;儘管漢娜是家裏最小的孩子,似乎應該備受寵愛,然而她也是被忽視的角色。因爲他們長着一張中國人的臉龐,因爲他們兩個身上寄託不了父母的夢想。在這個家庭裏,內斯和漢娜像是旁觀者一般,清醒的羨慕着莉迪亞,同情着莉迪亞。只有他們懂得莉迪亞內心的痛苦與畏懼。在莉迪亞的內心,內斯是最懂她的人,也是支撐着她活下去的重要力量。

當發現父親出軌,當內斯要離開家裏遠走哈佛,莉迪亞心裏的兩根支柱轟然倒塌。她所堅持的,她所守護的都不存在了,心裏的孤獨與恐懼迸發出來,無法抑制。自始至終,莉迪亞都是沒有自我的,支撐她的始終都是對父母的愛、對家庭和睦的期待和對哥哥的依賴。在這三者不復存在之後,莉迪亞迷失了。爲了找到自我,她選擇結束生命,重新開始。

但願在“天藍色的彼岸”,莉迪亞可以找到自我,做自己。但願每個人,不要綁架他人的人生,不要讓他人爲自己的夢想買單。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9

《無聲告白》這本書的英文名是,真正是最切合每個人內心想法的。

詹姆斯,從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他內心的孤獨,他被別人孤立的自卑感。

瑪麗琳,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她想要成爲一個與衆不同的人,她想要成爲一個女醫生的願望。

內斯,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他的願望是想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想告訴他們自己想從事航空事業。

漢娜,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她想受到家裏人的關注,她想簡簡單單的獲得爸爸和媽媽的擁抱。

莉迪亞,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她不想當一個女醫生,她不想出去和別的同學交朋友,甚至於她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反觀自己,在我們從小到大長大的過程中,總是會受到他人這樣或那樣的期待,很多都是以愛爲名,但是有些時候這樣的期待只是他們無法實現,而強加在我們身上的願望。

也許我們完全的做自己不太可能,但是也一定要努力的去探尋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內心真實的渴望,努力去靠近它。

人生苦短,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0

我不知道該點評些什麼,但是很想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無聲告白,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呢?

是一個善良懂事因爲童年的變故而不得不去體察和順從父母心思的女孩,用自己的離開讓那對沉浸在自己思維中的父母懂得他們自己所作所爲對自己的孩子家庭造成怎樣後果的故事。

莉迪亞的自殺是命中註定的。母親的離開,父親的崩潰對她造成了童年不可磨滅的傷害。以至於在之後的日子裏只會對母親的希望說:“是的”。對父親的希望自己融入朋友和社會,看起來正常一點只能報以微笑和贊同。

父母體會不到莉迪亞的心思嗎?是的。瑪麗琳將自己的夢想強加於女兒之上,想讓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自己母親希望自習變成的樣子,卻沒意識到自己和自己母親運用了一樣的方式。詹姆斯希望能在莉迪亞身上找到自己未能擁有的自信,於是他最喜歡莉迪亞那雙藍眼睛。

內斯和漢娜都是被忽略的孩子,他們內心各自的想法因爲自己父母視莉迪亞爲掌上明珠而無法公佈於衆。因此內斯想逃離,漢娜想隱藏。

我們從每個主角的視角在看着整段故事,也許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也誤會了故事中每個人的情感。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1

選擇終身伴侶時,你是否一時衝動?當父母提出反對意見時,你依然固執己見?

因家庭瑣事繁擾,你是否曾想逃避現實,重拾人生理想?

當發覺自己人生黯淡時,你是否轉寄理想到孩子身上,並施予壓力希望借他們來實現?

當家中幾個孩子稟賦不同,你是否會有所偏愛,並明顯表露出來?

如果讓《無聲告白》的母親瑪麗琳·李來回答這些問題,她的答案必定全部爲“是”。正是上述這些因素,催生了本書一個壓抑沉重的悲情故事。

本書第一章第一句“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剛一開始,作者就讓女主角死了,你說能不讓人鬧心嗎?莉迪亞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

爲何這孩子會死去呢?在主角猝逝之後,作者通過抽絲剝繭的推理、回憶,探尋死因。全書條分屢析地展開,終於案情明晰。結局大出父母意外,孩子居然是受不了父母的重壓而尋求逃避。女孩選擇在別人酣睡的深夜坐一艘船划向湖中,踏入湖水,最終溺水而亡。其實,根據書中描述看,應不是自殺,而是一場女孩主觀臆想而出的意外。

這本小說看得很壓抑,甚至有些切膚齒寒。好在結局微露希望之光。莉迪亞死了,夫妻兩人在悲痛、逃避、指責、出軌與捉姦之後,兩人終是幡然悔過,開始關注他人,憐惜家中長期遭受忽視的另外兩個孩子。莉迪亞之死似乎成了這個悲傷壓抑家庭的一劑解救良藥,雖然那般苦澀。

深究小說中父母心理內在動因,似乎可以管窺蠡測。

  首先,因爲缺少而夢想。

父親是華裔,家庭赤貧,他靠着優異的成績衝到了哈佛。他娶她,更多是因爲,他太想融入白種人的社會,在那個種族歧視嚴重的70年代。母親,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白人女孩,她的媽媽一心想讓她成爲醫生,並且嫁一個哈佛畢業生。確實是嫁了一個哈佛畢業生,只是對方是華裔。

因爲缺少而夢想,這很正常的人生驅動力。但不幸的是,似乎越是想依靠婚姻去拯救什麼的時候,往往越是得不到。

  其二,因爲我是爲了你好

白人母親因爲懷孕未完成學業,未能如願成爲孜孜以求的醫生。哈佛畢業的華裔父親事業發展也未必盡如人意。母親在有兩個孩子後曾想再度追求自己的夢現離家出走,但最終又因發現懷孕而回歸家庭,之後將自己女醫生之夢,寄望於長女身上,一心希望莉迪亞成爲醫生,來實現自己未竟的夢想。家庭閉塞,沒有社交,沒有朋友,過度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又與孩子缺乏有效的溝通。

而當莉迪亞的哥哥終於熬到了可以去大學,他如出籠的鳥一般,迫不及待的出走。而這成了壓死莉迪亞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我是爲了你好,但不幸的是,你對我的好,都是你以爲的好,不是我需要的好。愛就變成深重的心理暴力,讓人窒息壓抑。因爲愛,所以恨。

每個人都有成爲父母的權利,然而成爲一名成功的父母,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做父母,是責任,是學問,是藝術。若盲然而無知地進入這個神聖領地,又將一個無辜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則有可能是一場人生的劫難。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又想起身邊的一些案例:

有這樣一個男孩,父母寄予厚望,嚴格要求,曾經成績優秀,又考上名校,但上大學後遇到發展瓶頸,又遭受學業、戀愛各種打擊,得了精神分裂症,只得退學被父母養在家中。

有這樣一個男孩,因爲父母離異,他每次談女友都還順順當噹噹,但當談婚論嫁時,就分手,因爲他潛意識中總覺得自己也會像父母一樣離婚的,所以遲遲不願踏入婚姻殿堂。

有這樣一個女孩,因爲父母離異被拋棄,幸得好心人收養。女孩天資聰潁,學習優異,考上大學,工作順利。但抑鬱症卻一直伴隨,幾度想自殺。

有這樣一個女孩,父母出生貧寒,於是商海搏擊,撈金無數。女孩中學即被送出國留學,後因爲婚戀、工作屢屢受挫,在異國自殺未遂。勸其回國,她說不想回去,父母除了給錢,什麼都沒有。後症實這女孩得了狂燥型抑鬱症,經常將家中的東西悉數砸爛,父母來看望卻被打得頭破血流。

有這樣一個女孩,姐姐太過優秀,在學校、在父母眼裏都被樹爲標杆,妹妹就一直生活在姐姐的陰影中,陷入壓抑的心理狀態長期不能自拔。

想想,人有時候是不是非常愚昧無知?甚至非常自私自我?他們的眼裏只有自己曾經得不到的東西但又十分渴望的東西,卻未曾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別人又真正需要什麼?若是成人,已有足夠的辨識與心理承受能力,但換作自己年幼的孩子到底因之承受着怎樣的壓力與苦痛?

儘管這本《無聲告白》是一本閱讀體驗並不算愉快的書,但爲人父母確實都應該來讀讀此書,對照檢查反思一下,是否自己也有着同樣的心態,甚至做着同樣的行爲,而書中的悲劇在現實中是極有可能會發生的。

末了,又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困苦於父母常常吵架,夜自習歸來都不想回家,而是留戀於家中附近的荷塘,沉醉於月影婆娑,荷葉翩躚,大自然的美好讓我忘卻世間的繁擾,想像着自己必定會有遠大美好的前程可以脫離這個家庭。如今再回首,想着父母當年一定不知道年少的孩子是如何內心憂傷與掙扎,以及是如何努力地尋求自我救贖與突破。慶幸,那些年我依然頑強而努力地生活着,而且至今還活得好好的!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2

特別喜歡這本書中的一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關於我是誰的哲學問題,回答好真難,於是我們一直在從別人口中知道自己是啥樣的人,在社會中有什麼樣的價值和地位,其實00後10後他們更勇敢,知道自己的價值並不僅是單一的爲社會做貢獻,在多元文化中他們更有自信, 他們的小宇宙中有各種華麗閃耀的可能性,做各種自己想做的事情。

無聲的告白不再是語言,那些小心翼翼遵守父母的話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其實內心心思細膩而敏感,他們爲了不讓父母師長同學失望,一直乖巧聽話,按照預先設定好的軌道走,而一旦出現了較大的偏差,他們會非常恐懼,如果再失去了外界支持,結果會有些糟糕。書中的小女孩莉迪亞在窒息的家庭環境中,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要實現父母無法實現的夢想,儘管她不喜歡,她一一按照母親的吩咐,努力的想當一名醫生,一直以來,她都只是爲了讓父母開心,守護一家人脆弱的幸福,一個不敢說出拒絕的女孩。小女孩一直生活在水裏,當一直託着她不讓淹沒的哥哥內斯去上大學了,她最後的支持也失去的時候,她選擇了沉溺,用無聲的方式向父母傾述自己的內心,真相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誰都可能成爲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父母的愛是偉大的,但有時也會過於沉重。他們爲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想把世間最好的一切給你,無形之中我們就有了沉重的負罪感,一種道德的枷鎖,而朋友同學之間的情誼是不一樣的,他們有時會比我們的親人更理解我們,那些一起度過的荒唐歲月似乎都有了鍍金的色彩。

今天收到好友的坦白說,說我心思敏感細膩,其實我有時候神經也很大條,很多事情都是後知後覺。畢業即將分離前,那些溫暖的擁抱,那些善意的囑託,都值得用一輩子來回憶。畢業了,看着同學朋友們的刷屏照和視頻,越看越揪心。用朋友的話說,有一條路只能往前走,那就是青春。青春縱然有些遺憾,但我們都有很認真的告別。感謝青春的那兒可愛的人兒,和你們的點點滴滴都讓我原本單調的生活有了繽紛的色彩,有了前行的動力,讓我知道原來青春還可以這麼活。原本的生活枯燥無味,而你們就像一束光,像黑夜中明亮的星光。

無論我們的青春歲月是荒唐,還是充滿奮鬥的色彩,那些都將成爲回憶,前行的路上會帶着彼此給的鼓勵和勇氣,這些是無堅不摧的盔甲,擋得住風吹雨打,也是最有力的武器,不再擔心前路的未知和迷茫,到時定會如期赴約。

最後只想真誠的說一句:有像你們這樣的同學真好啊!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3

一切都像極了…壓抑的喘不過氣的氣氛,每個人如筆記般的晦澀難懂的心事,各式各樣在某個不經意瞬間的誤解,弄巧成拙的“爲你好”,竭力衝破卻無從下手的尷尬,千瘡百孔脆弱不堪的生活…藝術來源於生活,大概每個人都能從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如何跳出這種怪圈…這是一個關於愛的答案,真正做到把愛的人放在心上,放在眼裏,和而不同,莉迪亞的家庭充斥着以愛爲殼的自私,每個人都期望其他人給予或者培養自己所稀缺的:爸爸媽媽希望莉迪亞實現自己未實現的醫學夢想和合羣性格、莉迪亞希望媽媽一直的陪伴而委屈順從、長期揹負關注與期望像抓住救命稻草樣抓住內斯、內斯和漢娜因長期缺乏關注而心思敏感對莉迪亞也沒有正常兄弟姐妹的深情…試想如果有人走出第一步,大膽表達:詹姆斯可以說:“我一直自卑自己作爲華裔不合羣”瑪麗琳:“當醫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我希望你們可以支持我實現”莉迪亞:“我只想做我自己”內斯漢娜:“我們也很棒,爲什麼不關注下我們?”一切是否都會不同?沒有什麼是不可直視的,沒有什麼是一起同心連理解決不了的!

很喜歡作者細膩的文筆,精細刻畫了每一位人數的微動作微表情微妙心理變化,步步推進,潛移默化,淋漓盡致地傳達了那種透過皮膚毛孔滲入骨血的壓抑和心疼,一點道理都講不起來。後來發現,是個女作者,一切都合理啦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4

“莉莉亞死了,但他們還不知道。”

小說的開篇沉重而倉皇,如同打開的煤氣閥門,令人失措,只想逃離。

是的,莉莉亞死了,她在午夜划船到湖的中央,自溺而亡。在這之前,沒人想過她會離開,尤其是以這樣殘酷的方式,她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和朋友相處融洽,有着明確的未來規劃——做醫生——就和她母親年輕時的理想一樣,可是,正是這看似相同的目標,一點一點摧毀着她的心靈防線,她是在絕望中精神崩潰邁進死亡的深淵,她的自我被家庭吞噬了。

莉莉亞出生於一個混血家庭,她的母親瑪麗亞是白人,父親詹姆斯則是偷渡來的華人。因爲太過與衆不同,詹姆斯努力地融入人羣,試圖掩飾自己的存在,而瑪麗亞卻追求標新立異。她不願做家庭主婦,想成爲一名醫生,於是,在婚後的某一天,當她發現自己在碌碌無爲地度日時,她“醒悟”了,她要去尋回年輕時的夢想。她逃離了,在精心策劃之後,丟下丈夫和女兒,懷着不願重蹈母親覆轍的信念,重新邁入了大學的校園。這是書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自我”逃離。可是家庭卻深深拉扯着她,令她無法輕盈地越上雲端擷夢。逃離失敗了,生活有恢復了常態。瑪麗亞卻從未甘心,她自己無法實現夢想,便寄希望於她的大女兒莉莉亞,莉莉亞成爲了母親“自我”的犧牲品。

因爲害怕母親再度消失,莉莉亞甘於接受母親的一切安排,並且從不表現除自己的真實想法。她把她的自我封閉起來,成了父母關係的紐帶以及這個脆弱家庭的維護者。她極度缺乏安全感,哥哥漢斯即將上大學令她驚慌失措,發現父親婚外情的徵兆令她憤怒難忍,但她卻小心翼翼地將一切掩藏起來,裝出一臉燦爛的假笑,並將自我沉溺於其中,窒息靈魂。她的死亡是必然的,承受了太多與自己無法匹配的負擔,她永遠無法邁過這條無形的線。

喪失自我的不僅是莉莉亞一個人。漢娜是家中的小女兒,父母不愛,兄姐不疼。她努力不讓家人爲自己而生氣,學會了僞裝和模仿。在姐姐去世之後,她有成爲了母親的另一個夢想承擔着。傑克有着對漢斯的同性之愛,卻不敢表達,他在學校中沉迷聲色,卻只是自我外的表象,他是脆弱的,他的自我被深深埋在池水之下,從此再無機會見日。

故事發生在1977年的美國。特殊的背景也許是這場家庭悲劇的誘因,但卻絕不是根源。父母對子女的愛,夫妻之間的愛,兄妹之間的愛,不曾明說,只是以每個人自己特有的方式默默表現出來,在無聲中形成束縛對方的繩索,將自我禁錮於一座小小的房子之中,不讓它有機會逃離。瑪麗亞是幸運的,她至少有過逃離,有過對自我的釋放,而其他人卻在她的陰影之下,連擁有自我都不曾有過。家庭殺死了自我。

再看向現在的社會。我們固然不會再聽到子女因家庭壓力而自殺的新聞。卻總不乏父母逼迫子女他們年輕時的夢想,以愛的名義。很多孩子都在父母的自我下生活,當他們再爲人父母時,又會讓自己的兒女實現他們的子女,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對自我的束縛讓孩子產生恐懼,於是如漢斯一樣,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想到是的可以逃離這個家庭逃離父母。這是何等的諷刺和悲哀。以愛爲名的舉動成了令人恐懼的利器,自我和家庭兩敗俱傷。

莉莉亞死了,可是她的家庭悲劇卻不會因此改變。如果每個人都能在擁有自我的基礎上再給予愛,家庭與自我兩存的美好畫面便不會再絕跡,莉莉亞之死,也不會再出現。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5

有些罪,從我們出身起就有了……

莉迪亞死了,於是他們試圖找出殺害她的兇手...

儘管他們不願意面對,但他們都是兇手...

於是他們開始反思,在她的成長軌跡裏,從哪裏開始出了錯...

是啊,從哪裏開始出了錯呢?這個問題值得千千萬萬個家長們反思,爲什麼自己的孩子會變成這樣?

有些孩子一出生,就被當做大人來對待,成長的基本軌跡也被預設好了。任何偏離預期軌跡的行爲都會被遏止。孩子的天性就這樣一步、一步的扼殺在萌芽之中。於是,家長和孩子就這樣在對立的狀態中愈走愈遠……

人啊,總要有活下去的理由。

這是我第二次意識到這個問題,第一次是《三體》中楊冬的死,而這一次是莉迪亞的死。

一扇又一扇的窗戶關了,照進莉迪亞內心的光越來越少了,直到,內斯鬆手了。最後一扇窗也關了,她的內心徹底的失去了光明……

於是她放棄了求生的本能,無視內心的恐懼,淡然的走向了自己生命的終結...

她知道她不會游泳,她知道她到不了碼頭,她也知道她再也見不到內斯了,可是,她依然跨出了小船,走進了水裏……

莉迪亞的死,讓這個家庭漸漸恢復了正常,可是莉迪亞呢?

我也想體驗一下水面在頭頂閉合,靜靜的懸浮在水中的感覺。體驗一下水爲我分擔沉重的‘現實的引力’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