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書筆記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無聲告白》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

終於看完這本書,這期間情緒上有些許波動,看到中間部分有些許氣憤,集爸媽寵愛於一身的莉迪亞,和與爸爸很相像的羅斯,和被忽視的漢娜有着不一樣的歸宿。

在美國這個所謂平等的國度,種族歧視存在着,平等只是針對於白種人。

心疼莉迪亞的同時,也有點怒其不爭的感覺,一直掩藏真實的自己。爸媽的期望與焦點聚集在她身上,這種過度關注其實給她帶來極大的負擔,爲了自己許下的諾言,一直按照媽媽的期望活着,明明是不感興趣的醫學類書籍,卻也嘴上迎合着,爲了母親開心,而終有一天這種狀態終將崩潰。我作爲一個個體,首先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而不是活成按照別人期望中的自己。

莉迪亞的死對於她自己來說是一種解脫,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是一種警醒,爲爸媽敲響了警鐘,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另外一點比較受感觸的是,孩子與父母之間有太多相像的地方,無論是從外貌來說,還是性格什麼的,都受父母的影響,這種相似度令人震驚,但父母和孩子之間如何處理這種複雜的關係,令人深思。

想起之前在少年說裏,聽到的主持人講的一句話,很有感觸,媽媽首先是她自己,其次纔是你的母親,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孩子,他首先是個個體,其次纔是你們的孩子,每個人都有活成自己的權利,不畏他人眼光,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然後盡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好。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2

“她學習努力,但是她顯然不合羣。”

淺淺的讀完這本《無聲告白》,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並非是瑪麗琳爲心中極度渴求實現的夢想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並非是詹姆斯那令人心酸,孤僻且荒蕪的童年,並非是內斯從最初希望父母的視線有一天能落到他的身上變成後來他雖洞悉這個家裏所發生的一切細節卻再也不去在乎的心情,也並非是漢娜處於一個懵懂的年紀卻早已習慣躲在餐桌底下觀察那間房子裏發出的一切動靜。

而是莉迪亞去世之後,她的物理老師在報紙上用簡短的幾句話紀念她的學生,紀念一個在學校的人的眼中,就是一個那樣性格的莉迪亞。

學習努力的,一個高一的學生卻上着高二的物理課的,一個孤獨的、不和任何人來往的、來自混血家庭的、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的,學生。

莉迪亞無疑是痛苦的。如果痛苦能夠被繼承,那麼她便繼承了父母所有的痛苦。在瑪麗琳害怕自己重蹈母親那可悲且虛度的一生後,她選擇拋下一切,拋下丈夫和兩個年幼的孩子,拋下家務事和一切跟她的夢想無關的事出逃,某種程度上看,瑪麗琳是勇敢的,儘管離開學校已經有八年的時間,她仍然揹負着害怕自己平庸度過一生的重擔而不惜一切代價的奔赴夢想,但她同時又是膽小的,她的身上總是縈繞着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她知道這次若是失敗了,她將再也沒有第二次的勇氣重新開始,她選擇逃避,彷彿只有避開她眼裏阻礙她實現夢想的絆腳石她就能成功一樣,如果她壓根不留戀這些絆腳石那麼她至少會成功一次,可口袋裏裝着的屬於家人的小物品卻被她當成了救命稻草一般的寄託,她的腦子裏一直有兩個人在拔河,一頭是夢想,一頭是家庭,最後家庭更勝一籌。

在瑪麗琳心裏,夢想磨滅了也還有個念想,她的女兒,莉迪亞。在她把夢想和那些本科的教材書、筆記本一起塵封進塑料紙箱之後,她開始把自己的所有念想都寄託在莉迪亞身上,與其說是她認爲她的女兒是個十分具有天賦,聰明且聽話的人,不如說她更希望莉迪亞成爲那樣的人,成爲她想象中她原本可以成爲的人,好像只要莉迪亞成功了,便是她成功了。

生活與夢想,在本書中成爲了矛盾的對立面。像力與反作用力,一個得到,另一個就會失去。瑪麗琳得到了可以與心愛的人共度一生的權力,便接二連三的失去了夢想與夢想的繼承人。詹姆斯得到了一個終生教授的職位,終於可以讓瑪麗琳不要再出現要出去工作的想法以此來滿足他一直以來想要與周圍人變得一模一樣的慾望,卻失去了與重要的人之間的理解、溝通和心平氣和。莉迪亞,在死之前她從未得到過什麼,在死之後,她至少得到了解脫。

對於一個十五歲的孩子來說,合羣比努力學習更爲重要。更何況,她已經與周圍的孩子與衆不同了。與衆不同,並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如果那並不能讓她交到朋友的話。

一直以來,她在家中呈現出的是一個懂事、聽話、善解人意的形象,她戴着一副面具生活,遵從她的父親詹姆斯送她的那本書裏寫的那樣“你不想微笑,怎麼辦?逼自己笑。”於是她微笑着對母親說“好的”,微笑着對父親說“我很喜歡這份禮物”。到底好不好,到底喜不喜歡,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一定無數次躲進自己的房間裏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歇斯底里,聲嘶力竭反駁別人的畫面,可她做不到,因爲她害怕母親會再次在這個家裏消失。

母親消失的時候她曾想過,不論讓她做什麼都行只要母親回來,後來母親回來了,她還有什麼理由不聽話?

莉迪亞肩上的石頭從未滑落,甚至於瑪麗琳和詹姆斯一直將愛的石頭摞在她的肩膀上,好像摞的越高,他們的女兒就越優秀。是這塊石頭把她壓沉至湖底,是這塊石頭讓她的背脊貼着佈滿沙泥的湖牀,最後動彈不得,水灌入五臟六腑,她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

故事的結局呈現出了一種缺憾美,他們最終接受了莉迪亞已經徹底從這個家裏消失掉的現實,因爲錯誤而犯下的錯誤——丈夫的出軌,內斯壓抑着心中長久以來的'怒火對那個沉默的愛着他的男人大打出手,都得到了原諒,這是一種夾雜着救贖的原諒,而錯誤的源頭,莉迪亞,沒有人會忘記她。

他們知道,有句話只能永遠深藏於心底,又或許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虔誠且沉默的說出來,那句我愛你,終究變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3

完成了對《無聲告白》的閱讀。這本被稱爲“橫掃美國亞馬遜排行榜”的書,與其說是懸疑類小說,不如說是一本有關愛和教育的傑作。

小說開篇便告訴讀者,迪莉婭死了,就此埋下伏筆:她怎樣死的隨着作者謀篇佈局的深入,讀者漸漸自己撥開了真相的面紗:這女孩活的好痛苦,那些愛她的人,那些在她生前對其百般關注、死後痛不欲生的人,實際上是以愛之名,行謀殺之實。

書中提到,每一代人的言行往往都與上一代人有關。母親是一個不甘平庸、期望與衆不同的女人,最終卻還是嫁人生子,成爲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儘管中途她掙扎過,沒留下隻言片語離開這個家,期望繼續完成擱置的夢想,但卻因腹中孕育了第三個小生命——漢娜而再度放下。她短暫的離去卻在迪莉婭身上留下了童年的陰影。小姑娘陰錯陽差發現了母親保留的外婆的烹飪書,看着被淚水浸溼的紙張,誤以爲是母親的眼淚。她暗暗發誓,只要母親能回來,她會盡力去完成母親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期望。而母親回來了,錯誤開始了,她這短暫的一生,承載了母親不甘平凡的夢想,被壓得喘但是氣。父親是一箇中國人,在黃頭髮、藍眼睛的美國人中間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遭到歧視和嘲笑是再正常但是的。自己的卑微弱小在兒子內斯的身上顯露,“游泳事件”讓他以爲兒子也要重蹈覆轍。反而他卻覺得迪莉婭是受歡迎的姑娘,有着和身邊人一樣的藍眼睛,那麼漂亮可愛。因此,迪莉婭短暫的一生承載了父親“合羣”、“要受歡迎”的理念,用一生,去彌補父親小時候的陰影。

愛的重量把迪莉婭壓垮了。這是愛嗎愛她,請給她選取的權利,讓她能夠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在她生日的時候,母親送解剖書、父親送連衣裙,告訴她去實現長久以來她不喜歡的“夢想”,去融合長久以來她無法融合的“圈子”。

太多的愛給了迪莉婭,其他孩子呢內斯的事情,父母已不怎樣關注。漢娜有時會被totally遺忘。或許內斯小時候會有些憎恨這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妹妹吧,不然也不會做出推她入水的舉動。而當他把妹妹就上來,妹妹不撒開他的手時,讀者就應瞭解了,內斯是迪莉婭在這個家庭中唯一一個能夠依靠、求助的人了。內斯大了,也能體會到迪莉婭的不易,也會在飯桌上岔開話題,解救她於水火,但他畢竟還有自己的路要走,他要離開這個家,他要去哈佛。所以,當他要離開家的時候,迪莉婭是真的絕望了。當他承諾callback卻食言的時候,迪莉婭真的悲哀了。畢竟,內斯是一個心思沒那麼細膩的男孩子,他有自己的生活和夢,他不會一向關注妹妹的心理變化,畢竟他不是她,不能真正體會到她的痛苦。

一切的錯,迪莉婭想,來自恐懼。恐懼母親再次離開,恐懼自己不能讓他們滿意。需要糾正這個錯誤,從哪裏開始呢她一腳踏入了湖中心的水面。那個夜裏,迪莉婭死了。作者描述的很美,讀到那裏,有種relieve的感覺,她最後解脫了。

關於文中傑克對內斯的暗戀、父母最初的相遇結合、父親的出軌,不再贅述。迪莉婭這個從頭就死的人物牽動着每個人的心。她的死亡讓所有人陷入悲傷,甚至歇斯底里,但文章最後,結束的很“暖”。母親原諒父親的出軌,二人擁吻,內斯揍了傑克,但和妹妹爲他上藥療傷,隨着迪莉婭完全地消失在這個世界,每個人似乎都漸漸地從悲傷中甦醒,讓生活步入正軌,去理解事實。但每個人都不會忘記她,她給每個人都上了一課。

天下的父母,你們可知,孩子的許多告白是無聲的,需要你們用心去發掘,不然可能會鑄成大錯,輕則誤其終身,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悔恨。一個人活在世上,有那麼多無法掌控的事情,如果連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掌控,還有什麼意思呢也需一個人不怕寒言冷語,但溫柔的刀子怕是能讓你痛不欲生,等回過神來,已無力掙扎回天乏術。

我會想,如果迪莉婭早早地跟父母溝通呢早點告訴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就能夠避免杯具的發生了嗎不,她不會。有一種心理畸形叫童年陰影,有一種可怕的力量叫習慣,當你習慣去迎合別人的想法,那你就很容易被別人掌控了。迪莉婭是自己投降了,從小到大的習慣驅使着她硬着頭皮向前走,一旦路走不下去了,到了無法忍受、不得不解決、而又無人商討、無法可解的時候,只好選取死亡,一了百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入戲了。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我沒慘到那個地步,也沒勇氣透過死亡來結束一切,但我很難過地看到自己與她身上的相似點,也再次敲打自己,如果一向以來在走別人的路,終有一天,我會手足無措,會走不下去的。也不要祈禱會有人拉你一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可能在你入水後會有人拉你一次、兩次,但無法救你於水深火熱,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學會游泳,讓自己變得剛強。總去袒露自己的傷疤,展示一副可憐的樣貌,時間久了,只會招來人的嘲笑和瞧不起。但必須要有1-2個個性體己的朋友,讓你的心事有個outlet,這樣,不至於抑鬱。

懂了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爲什麼因爲你不去按照道理去做,去行動。

去吧,去做正確的事,不要再爲自己找藉口,懶惰懈怠。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4

無聲告白,讀罷無聲。這不是一個輕鬆愉悅的故事。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小說開篇的第一句話一下就揪住了我的心,這個開頭一下子讓我想起加繆的《局外人》。“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一樣的沉重、無奈,一樣的單刀直入、簡潔有力。莉迪亞爲什麼而死?是怎麼死的?無聲的告白,告白什麼?

是的,莉迪亞死了。不是從小缺少關注,極其敏感,極具洞察力的妹妹漢娜死了。也不是一直知道自己喜歡天文學,堅持追求,並得到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哥哥內斯死了。是莉迪亞,詹姆斯教授和瑪麗琳小姐的掌上明珠莉迪亞死了。16歲的少女選擇溺死湖中,什麼原因?有人說,孩子有問題,家長肯定也有問題。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出身於窮困的華人移民後代,從小努力、刻苦並一路讀完哈佛博士,最終成爲大學教師。他這一輩子最大的夢想是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白人世界,希望成爲一個不會引人側目的普通人。他母親瑪麗琳是美國人,年少時揹負着母親的期望,希望在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中取得成就,成爲女醫生,她暗自發誓,絕不要成爲母親那樣的家庭主婦。當她正在朝自己的目標奮鬥時,她遇到了詹姆斯。像大多數女性一樣,結婚、生子,繼而管理住宅、照顧孩子,成爲了最不想成爲的人。用自己的人生去實現他人的願望,從此,失去自我。悲劇從這裏開始。兩個人組成了這樣的一個家庭:“由愛而生、個性相反、目標相悖、因愛生怨、情感相離、溝通爲零。”在他們表面的琴瑟和鳴之下,其實隱藏着巨大的認知分歧。

在這個背景成分與衆不同的家庭裏,莉迪亞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因爲三兄妹中,只有她繼承了母親的藍眼睛,父親的黑頭髮,於是受到了父母最多的期望與愛。哥哥和妹妹都是陪襯。

然而,正是這萬千寵愛令其不堪重負。美裔母親瑪麗琳將自己無法實現的“與衆不同”夢——卓越女醫師,完全寄託到女兒身上;而身爲教授的華裔父親詹姆斯,雖看上去功成名就,卻始終處於社會的邊緣,糾纏半生不被他人認同的孤獨感令其將“與他人一樣”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莉迪亞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她的成績和她的社交直接影響父母的心情,進而影響全家人的情緒。可是,誰又願意成爲這個中心呢?她被迫承載父母的夢想,壓抑着心底不斷涌起的苦澀泡沫。伴着莉迪亞長大的,是長達十年的壓抑。她母親最希望她與衆不同,她父親卻最想要她融入人羣,而這兩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愛是陽光,可是太多的愛也容易把人灼傷。極端的愛註定無法喘息,莉迪亞用死終於掙脫了父母早已給她安排好的命運!

我總覺得一個碧玉年華的生命體,會有無數的鮮花掌聲,會有無數的不值得一提的憂慮煩惱,會有無數難忘的悸動美好。不過區區十六歲的莉迪亞,在本該精彩的年紀卻承受了太多不應該承擔的東西。她的敏感脆弱、迎合順從、矛盾掙扎,最終用死亡這種殘忍手段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無法知道當她走進冰冷的湖水中時是什麼樣的心情,是釋然還是一種自我救贖?

最後莉迪亞終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何重新開始,這樣,她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獨了。當她的雙手鬆開纜繩撐起那條小船駛向湖心,她和所有人的生活都將重新來過。所有人都在關於死亡這件事上得到了活第二次的機會。

所幸的是,故事結尾,所有人都獲得重生,一副溫馨柔軟的家庭生活圖景在我眼前緩緩鋪開……

無聲告白,無聲的反抗,也是無聲的提醒。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就必然有自己的痛苦,迷茫,這些都應該自己通過努力自己解決。對於孩子,他們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既不是上一代生命的延續,也不是所謂的附屬品。他們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以愛之名強加期待,這不是愛,是害!

這個故事裏沒有一個我喜歡的角色,但絲毫不影響它成爲了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每個人都是普羅米修斯,無論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我們每個人都是。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5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題記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莉迪亞是家中的老二,是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作爲中國人父親的黑頭髮和美國人母親的藍眼睛,這對夫妻對她寄予厚望,將所有注意力傾注在她身上,在她的屍體被發現後,家裏一直維持着表面的平靜終於被打破,最終一家人開始了新的生活,而莉迪亞自殺的真相,將會永遠埋藏在小妹妹漢娜的心底。

故事的背景是70年代的美國,本書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沒有世界名著那樣的波瀾壯闊,但它是如此的扣人心絃,這本書的感情是如此的力透紙背,就好像在一個明媚的秋天的下午,你剛睡醒午覺,帶着再好不過的心情,你拉開了房間的窗簾,然後你發現——陽光灑滿了房間。

也許我們這輩子不會遇到與種族有關的敏感問題,但就如書的封面上的那句話一樣——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們,有找尋過真正的自己嗎?

沉浸在題海里,因爲覺得自己總有一天能出人頭地,參加各種補習班,一步一步走向父母給自己設定好的未來,沉迷網絡,試圖在虛幻的世界中尋找真實,在所謂的愛情裏糾纏不清,因爲自已還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或者是認爲自己再也無法面對那一雙雙充滿期盼的眼睛,像懦夫那樣逝去。

我們到底忘記了什麼?

忙忙碌碌地過着每一天,自以爲自己找到了一個偉大的理想並且要去實踐它,結果卻在現實中不斷迷失自己,辨不清方向,看不清前途,感受不到親情的溫度,體味不到四季的輪迴……

我們被虛妄的希望拖下水,然後溺亡在希望的深淵。

站起來吧,捫心自省,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心靈的皈依。

我輕輕的合上散發書香的《無聲告白》,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滿眼的透着生命氣息的綠色,感受初秋的涼意,卸下一身的燥熱,此時,清風拂面,鳴蟲靜默。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6

整本書都是憂鬱的藍色調,似乎每一個文字都在訴說着不安和壓抑。

沒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父母可以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你以爲自己一定不要像父母那樣活一輩子,可不幸的是,你活的越來越像你看不慣的他們,甚至連體型都越來越相似……

因爲很多時候,父母以愛的名義,不知不覺對我們造成了傷害。我沒有見過不愛自己小孩的父母,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怎麼去愛。

可是我們也不該把所有的缺點和不幸,都歸罪於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而應該去正視那些問題的根源,去達成與自己和家人的諒解啊。

是的,我們有那麼多不完美,並不全是我們自己的錯,沒有必要困在懊惱裏無法釋懷。

回想過去這二十多年,雖然很多時候我也會想我是不是跟別人不一樣?爲什麼別人的父母都可以怎樣怎樣而我的父母卻只會怎樣怎樣……可是,我很慶幸自己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慶幸自己在一個溫和的環境下長大。我的父母從來沒有過多地過問我的成績,甚至也很少告訴我他們希望我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我也不知道哪裏來的動力,這些年一直靠自覺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得越來越開心。

感謝背後所有的支持,感謝跟我一起成大讓我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另類的小夥伴們。

情人節前夕,希望你學會愛自己,愛父母,但也爲自己而活。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7

暑假剛剛放假不久,無意中在小紅書上看到了大學生必看書的推薦文章。裏面一本名叫無聲告白的書深深地吸引了我。它的主題是關於自我的,這引起了我深刻的反思。這本書的作者是在美華裔、香港移民第二代,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本書是其耗時六年寫就的長篇處女作。

書以“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開頭,以終爲始,剛開始我以爲會是一本懸疑的推理小說,可是書中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混合家庭中的悲傷故事。死者莉迪亞是家中老二,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有個哥哥叫內斯,即將到哈佛上學,有個妹妹叫漢娜,是個不受寵的可憐小姑娘。然而,莉迪亞死了。一個青春期的美麗女孩,成績不錯,父母寄予厚望,是什麼讓她在深夜選擇了走向湖面,並最終死在那裏?

書的封面有一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想這句話已是代表了本書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以及作者的人生態度。這句話引起的共鳴應當也是本書暢銷的最主要原因吧。蔣方舟說過一句話,“孩子在年幼時候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一種向大人們獻媚。”無比正確。一句誇獎,一次和諧的晚餐,那都是孩子努力學習的目標。至於想當科學家,畫家,也不過是從小聽大人說多了,就記住了,鬼知道科學家是什麼東西。

人天生都是要被認同的。被家人父母社會,或者自己。即使一時短暫的叛逆也不過是想要某一瞬間能吸引到別人的關注,說白了還是因爲一種廣義上的虛榮心。這種被認同的心理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清晰,越來與具體。比如,我想成爲一個小範圍的網紅;我要創業,賺錢;我要成名;我要做一個酷的人,讓別人都羨慕我,這是認同,是虛榮心的一種結果。

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承擔了過多自己本不該承受的壓力,因爲天生的與衆不同而不得不面對來自不同種族的眼睛,所以最大的希望是能夠與衆相同進而少一些卑微;因爲興趣愛好的大部分性別屬性自信並驕傲於自己的與衆不同,所以渴望掙脫平凡乃至平庸的生活;雙方父母對自己以及對方的不明確導致了孩子們感知不到愛的力量,而愛卻是可以給人最大的自信,卻也給了人最大的壓力,哥哥內斯和小妹妹漢娜對比莉迪亞感覺少得到了太多的愛,莉迪亞又因爲承載着父母的自身缺乏和盼望得到了太多她承受不來的“愛”。

擺脫他人的期待不那麼簡單,我想她還是沒有足夠勇氣,所以她沉入湖底。而不是從容的將小船靠岸,大方的回到家,不需要害怕吵醒任何一個人,如果有人醒着,那麼正好。她就告訴她們一切。

告訴媽媽,我不想當醫生,我只是愛你。

告訴爸爸,我會擁有真正懂我的朋友。或許不需要那麼多。

告訴內斯,我會想你的。

告訴漢娜,我會是你永遠的朋友,我愛你。

我們沒有必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裏。別人眼中的妥善和完美,都比不上讓自己歡喜,真實的日子只與自己有關。也許吧,人越成長會越來越多的思考活着的問題。一方面這是因爲成長,一方面則是因爲大部分人活得並不盡如己意。有時,別人眼裏的你棒極了,但或許你就是覺得糟透了,甚至沒有什麼比這更糟!自我的價值從來不是看他人的期待來實現的

從小到大,無論是父母、親戚、朋友,爲了獲取更多的關愛,我們表現着,爲了讓那些好聽的話,溫柔的笑容再持久點,我們拼命去碰他們的心思,去做他們會開心的事,去想都不想的走他們認爲是對的那條路。

我們在意別人的眼光,在意他人的評價,在這過程中,有時對於別人的要求和請求,儘管自己不喜歡,不願意,但還是會答應。甚至有時候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就算拒絕了,又怕別人會不高興。所以,就只能委屈自己而答應。年少時,我們不覺得!因爲你好我好大家好,周遭一團和諧,姥姥疼舅舅愛,來個人老媽就會把你往人前拽,那種驕傲、自豪和環繞感會讓你感到滿足。

但人終究是一個人。會有自己的想法,會有自己的夢想,會有自己的分辨和選擇,包括對各種事物的價值觀。選擇專業、選擇工作、選擇戀人、選擇今後的生活方式……我們慢慢發現那麼多的選擇時刻,不是隻要別人高興,自己就什麼都ok的!我們不是木偶,如果所做的事情根本不能讓自己再感到滿足、快樂、有希望,有未來,那何談有意義的活着呢?

其實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你是自己唯一的司機,千萬不要讓別人駕駛你的生命之車,你要穩穩地坐在司機的位置上,決定自己何時要啓動、要倒車、要轉彎、要加速、要倒車……所以千萬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裏,哪怕是自己的父母親友。自己的路自己走,哪怕是錯的,也絕不會後悔。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8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這是無聲告白的開頭,作者以極其平淡的語氣宣告了莉迪亞的死亡。

事實上,正是莉迪亞的死亡牽引出這個特殊家庭的過往,也讓我們一步步在作者的指引下找出莉迪亞的真正的死因。

讓我們回到莉迪亞的母親瑪麗琳和父親詹姆斯相遇的時候,瑪麗琳是哈佛的一名學生,而詹姆斯是歷史課的助教,兩人相互吸引並墜入愛河。這看似是一個十分美好的愛情故事,實則暗含深意。

首先,詹姆斯是隨父母偷渡到美國的華人,儘管他成績優異,但始終不被周圍環境所接納,而這一切都源於他那黑頭髮黃皮膚,可他卻十分渴望融入美國社會融入人羣,於是他選擇了瑪麗琳來作爲他實現這一目的的跳板。

其次是瑪麗琳,她對當時社會倡導女性迴歸家庭的思想不屑一顧,她追求與衆不同並夢想着成爲一名醫生,於是自見到詹姆斯起她就被迷住了,只因他是如此的與衆不同。

但一切並未向他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瑪麗琳懷孕了,由於當時法律禁止墮胎,她不得不放棄學業與當醫生的夢想轉而成爲一名家庭主婦。

與此同時,這個奇特的家庭也似乎與周圍的鄰居格格不入,詹姆斯的追求也沒能實現。

兩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而他們悲劇性的人生也對三個孩子,尤其是莉迪亞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莉迪亞是三個孩子中最像母親的也是最懂事的,她小心翼翼的按照母親規劃的爲成爲醫生而努力,同時她也爲父親的要求而努力多交朋友。

她似乎寄託了父母全部的期待,她是家裏的網連接着每一個成員,並努力讓這個早已支離破碎的家庭維持穩定。

但她活得太累,事實上她並不喜歡化學和當醫生,而平時與她交往的那些朋友也是爲了抄她的作業纔在詹姆斯面前裝裝樣子。

她的生活是扭曲的,沒有希望的,但她仍想通過自己努力克服對水的恐懼來獲得新生,但最終她還是在水中失去了生命就如墮入期待的泥潭裏越陷越深。

本書的主題就是開頭的那句,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們終此一生,不能讓愛捆綁住飛翔的心靈,我們之間的愛,是託舉你飛得更高,讓你去做更好的自己。

莉迪亞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縮影——生於期待,死於期待。我們每個人都理應擁有繁花似錦的人生,這個繁花似錦不是他人眼中所謂的美好,它只能是純粹屬於我們自己。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9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國外的媒體報刊對這本書相當的高,正如《紐約時報書評》所說即使我們熟知身邊有這類故事,也從來沒在美國小說中見過,起碼,在伍綺詩之前,沒有誰處理過這類故事。這部小說寫的是成爲“異類”的那種負擔與壓力,這種負擔與壓力,通常會摧毀一個人,而不是塑造一個人。

本文講述的一個高中女孩突然失蹤,幾天後在家附近的湖底找到。

而在母親眼中,認爲這不是單純的意外或自殺,因爲她的女兒是如此的優秀,因爲兒時夢想的破滅,她傾注了所有的熱情來教育女兒並使她幾乎一直活在自己的期待中。而她絲毫不知高壓機制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被引爆。

最寵愛孩子的離去,引出父母身上的祕密。

一個“異類”的不堪重負生活,兒時夢想的破滅,不能明說的感情,婚姻裏的“越獄”……

隨着案件的進展,家庭人員各自祕密的浮現,女孩溺死動機的線索水落石出。

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始終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機械的做着不喜歡的事,時時處在崩潰邊緣。

在中國,虎爸狼媽式教育的惡果比比皆是。

幾乎每年大學聯考前後都會孩子重演因壓力自殺,父母痛心疾首悔過的事情。

爲何曲終人散,纔想起爲時已晚?

機器需要檢修,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時常反省自己,調整自己?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0

讀完這本書感覺,莉迪亞無聲的告白真的是很悲慘,一直到很久他的父母才認識到原來一直以來,莉迪亞並不是像他們所認爲的那樣快樂,莉迪亞一直在迎合母親的期望,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最後想明白了,卻不敢對母親說不,思想和行爲完全被設計好了的,就如同電腦一樣,按照指令進行作業。她母親將自己的人生期望強加給女兒來實現,這讓我想到了阿米爾汗主演的那部經典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裏面校長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認爲兒子必須當工程師,女兒必須當醫生,他兒子其實一直想要當一位作家,但根本不敢去說不,最終跳火車自殺了。電影裏,校長不讓一個學生畢業,那個學生也選擇了自殺,在葬禮上阿米爾汗對校長說這是謀殺!來自精神壓力謀殺,莉迪亞應該也是如此!如今的小孩子學習任務真的很大,週末兩天全是補課和興趣班,最多可能休息半天,而且還要做作業,不光學校佈置了作業,補課班興趣班也還佈置了作業,真替這些孩子惋惜。其實有的孩子並不一定真的是去上興趣班,他們不一定對他感興趣,但是家長期望,同學比較,讓他們也不得不去,他們中應該有小莉迪亞吧。

當然莉迪亞所處時代社會還面臨女權,種族歧視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堆積在一起才造就莉迪亞的無聲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