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精品】讀後感的作文集錦6篇

讀後感9.67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讀後感的作文集錦6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同學們,你們愛不愛自己的老師?你們肯定會說:“愛是的,一個人不論多有學向,也是小時候由老師教出來的。人的一生有高興的事,也有難過的事,可是一過去就不大清楚了。唯有自己小時候上學的事情,小時候的母校,小時侯的老師,都記得很清楚,因爲是老師給了我們許多知識。

前些天,我讀了《奇怪的客人》,這本書記敘了愛學校、愛老師的故事。書中介紹的故事有國小生、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還有白髮蒼蒼的老爺爺、老奶奶,他(她)們都熱愛自己的母校,尊敬自己的老師。

書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使人看了很受感動。在北京第一實驗國小廠六年級的同學要畢業了。每個同學都對母校、老師產生了依戀之情,商量着送給母校一件禮物,留作紀念。有的同學提議送一隻鬧鐘,讓每個同學都懂得愛惜時間。可是怎麼能隨時提醒大家珍惜時間呢?小林提議送一面鏡子,;希望每個同學的心靈象鏡子一樣純潔。他的建議得到同學們一致同意。於是,同學們把自己平日積攢的零錢拿出來,買了一面鏡子,在舉行畢業儀式的時候送給了母校。他們送給母校的不是一面普通的鏡子,而是幾十顆熱愛老師、熱愛母校的心呀!

我們的班主任也很關心我們。記得期會考試前夕,我們都投入了緊張的複習階段。這個階段老師比我們更忙碌:她備課細緻周到,精益求精,講課嚴肅認真,清晰透徹。同學們問她問題時,她總是耐心講解,直到弄明白爲止。在老師的精心輔導下,期會考試時同學們的成績都提高了。每當課間,我們在校園裏嬉鬧時,而老師卻在辦公室裏堆備下一節課的教材了;夜晚,當我們進人夢鄉的時候,老師仍坐在燈下,握着那充滿智慧,沾着她心血的紅筆,爲我們備課批改作業。

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象園丁一樣辛勤哺育我們茁壯成長,他們象紅蠟燭一樣,獻出了自己的光和熱,他們象春蠶吐絲一樣,把知識毫不保留地傾吐給我們。

讓我們愛老師吧!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許多人,總是在茫茫人海中,一直等待着成功,當成攻來時,卻又驚慌失措,於是,成功走了。

在小王子的心中,那朵玫瑰花是小王子等待的成功。小王子承諾對玫瑰花不離不棄,小王子承諾會對玫瑰花照顧一生,因爲,小王子希望小王子開。但是,故事是個沒有結局的故事,即使到了最後,也不知小王子是否回到了行星,是否到了小王子的天地,又是否照顧了那朵玫瑰花一輩子。

故事中的玫瑰花也許太傲嬌了吧,她堅信小王子會回到她身邊,會想以前那樣去照顧她。但是,當小王子走後,玫瑰花又怎樣了呢?我們無從知曉。

或許小王子走後,她受到了挫折,沒有人爲她澆水,沒有人對她精心護理,亦沒有人與她說話、談心,然後她死了;

或許小王子走後,她努力汲取養分,卻越來越憔悴,孤獨而死;

又或者是,小王子很努力地等小王子回家,一直等,一直等。

我們是不是行星上的那朵玫瑰花呢?

是否有人曾對我們盡心呵護?

是否有人曾對我們細心照料?

又是否有人曾在我們毫不之情的情況下離我們而去,只留下一些珍貴而美好的回憶?

徐志摩的詩中曾寫到:“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生活就是這樣,永遠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會來,亦永遠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會走。當她來時,輕輕笑,揮揮手,說:“嗨,你好!”

當她走時,輕輕笑,揮揮手,說:“嗨,再見!”

沒有什麼快樂是永遠的,亦沒有什麼悲傷是永遠的。人生的頂峯,需要去攀登,而那些悲傷,勇敢者視爲墊腳石,踩在底下,一步不回頭,將小王子遺忘,懦弱者將小王子視爲絆腳石,絆倒在地,一步一回頭,將小王子感慨,甚有者絆倒在地,永遠沉迷。

其實,無數次的羈絆,只爲那一次仰天長笑!

我若爲玫瑰花,

我會不停地生長,

在,

小王子回家的那一刻,

綻放!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這個暑假,我讀了《種下美德的種子》這本書,受益匪淺。

這本書收錄了數百個動人的小故事,並附有一段心靈感悟與名人名言。使我認識了誠實·守信,善良·關愛,正直·忠誠,感恩·孝順,寬容·孝順,寬容·謙讓,尊重·禮貌,勇敢·機智,勤奮·堅毅,認真·負責,遵規·守法,自尊·自愛,自立·自制這十二種美德。

書中《自己站起來》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這本書記敘了患了小兒麻痹症,不能站立行走的世界組名小提琴演奏家伊扎克·帕爾曼在一次演出後,不要別人的攙扶,獨自向觀衆致禮的事。他試了四次,才站了起來,接受鮮花並向觀衆致意。事後,他對採訪的記者說:“成功來源於自己,世上沒有什麼事是不能做的,只要你想做……”

是呀,他說得對,成功來源於自己。記得有次中段考試,做到試卷中最後一題時我被難住了。我開始冥思苦想起來,一會兒畫圖,一會兒演算。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有多少人能樂觀面對生活,因爲當人遇上了貧苦的生活﹑悲慘的身世時,總是會去抱怨爲什麼我會淪落到這種生活。可是綠山牆的安妮,就是擁有樂觀面對生活品質的小女孩。

安妮的父母都是中學老師,當我在書裏讀到這段話時,認爲安妮的家庭是知識分子家庭,可是讀到後面一段,就覺得安妮的家庭並沒有我想象中的幸福。而且安妮還變成了孤兒。安妮悲慘的生活,是我想到了自己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放學回到家就能看自己的父母,還有那充滿愛的擁抱,可是這些安妮都沒有感受到過,讓我覺得安妮的可憐。可是,安妮到了綠山牆之後,是我憐憫的想法沒有了,反而使我感受到了她的樂觀、快樂。

綠山牆沒有讓我們愛不釋手的電腦、電視機、手機﹔沒有讓孩子口水直流三千尺的零食﹔沒有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玩具﹔沒有刺激、夢幻般的遊樂場,可是安妮還是生活的很快樂,即使遇到了麻煩、困難,她還是樂觀的面對現實。

安妮生下來的頭髮就是紅的,所以安妮想把頭髮染成別的顏色,安妮就到小販那買了一瓶黑色染髮劑,結果是更可怕的顏色。反覆搓洗,可還是沒洗掉。最後只能把頭髮剪了,只剩下短短的一點。雖然安妮有大哭過,但是,安妮不斷地想它的好處,沒過多久,安妮用樂觀的心態接受了它。而我,之前因爲長蝨子,所以必須把頭髮給剪了,但我沒有像安妮一樣,想它的好處,最後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它。

在綠山牆第一個喜歡上她的人———馬修,不幸心臟病去世,壓抑不住自己的心情,大哭了一晚,不過第二天就若無其事。在我外太公去世後,只要別人一說起自己的外太公,鼻子就酸酸的,有想哭的衝動。

安妮就像在冬天綻放的梅花一樣,能在如此貧苦的生活下,還能快樂的生活着。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年末夜讀,寒氣環繞,安坐於書桌前,敲打着鍵盤。

關注李政濤教授緣於火車校長推薦的一篇關於小組合作探究的文章,近來又品讀李教授的著作《重建教師的精神宇宙》和《教育常識》,收穫頗豐。

教育之所以重要,無非是因爲它與每個人的人生同在。作爲教師,思考今日教育的起點,不再是我們要給學生什麼樣的教育,而是我要給學生什麼樣的人生。不同的教育,造就不同的人生:有的教育讓人獲得自由和解放,從而擁有自由創造的人生,有的教育則使人受到束縛和壓制,度過的是充滿枷鎖的一生;有的教育賦予人生以尊嚴和價值,有的教育則會降低人生的層次降落到動物和工具的層次。

教育是他人和自我的生命能量彼此轉化生成的過程。面向他人的教育,指向他人,致力於有計劃、有目的地影響和改變他人的生命,因此可稱爲他向教育。教育的全部神聖和莊嚴均來源於此這是一項改變他人、提升他人生命境界的事業。面向自我的教育,以自我爲教育對象,目的在於自我的完善與發展。我向教育,其實就是自我教育,它追求的是自我的不斷更新再生。教育的過程,是在他向教育與我向教育之間穿梭或穿越的過程,更是二者之間雙向轉化的過程。

葉瀾教授最早提出生命自覺。生命兼有自然、社會和精神等多重屬性,是充滿活力的不斷生長變化的有機體。自覺是人的生命成長和發展的基本取向,它強調人的生命發展主要是內在動力主導和自主推進的結果,而非緣於外力的促進。在給予學生豐富、博大、優雅、有品位、自主、自覺和強健有力的精神生活之前,自己先要有同樣甚至更高品質的精神生活,使自我在具有自主、自覺的態度和意識的基礎上,擁有豐沛的情感生活。

教師宇宙的發現和重建,不能仰賴他人,只能寄希望於自身。作爲一個教師,自己的優勢在哪裏?劣勢在哪裏?潛勢又在哪裏?應如何規劃職業生涯?

盧梭指出:人生而自由,但無所不在枷鎖之中。欲打破纏繞身心的諸多枷鎖,不能一味指望他人,自身擁有足夠的打破枷鎖、贏得解放的力量,或許是根本的出路。

教育始終是爲了生命。教育實踐是以生命的成長和發展爲指向與目標的實踐活動,它所做的一切就是爲了把所有的資源都轉化爲促進生命成長和發展的力量。理想的教育之美認定:教育之美,是成長之美,沒在真實、健康、主動地成長。無需教師的存在和教育的力量,人依然會成長,教師的責任就是爲學生確立成長的標杆,營造適合成長的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生命自覺,讓學生的生命自己活、自主成長。

教師是一切可能性背後的驅動力。北京育英學校密雲分校李志欣校長,在他的最新力作《優秀教師的.自我修煉》一書中詳細地闡明瞭如何保持融洽的師生關係、與家長合作、處理同事關係等諸多問題的路徑。教師處理好了與他人、與環境、與自我的關係,從而突破成長瓶頸,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教育的本質一定是靜默的,而不是喧囂的,因爲人的成長,是內在的成長,其過程必然是安靜且樸素的,而不是招搖和華麗的。真正的教育生活,是需要師生共同體驗靜默、思索靜默、實踐靜默的生活。教師的靜默,首先是一種態度和耐心,表現爲對生命花期到來的安然靜待,不催促,不張揚,更不威脅、恐嚇;教師的靜默,也展現爲不急於搶在學生前面提問、質疑,避免匆忙間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他會主動從課堂的中心退隱,轉而把學生推上教學舞臺的中心,他只是在靜默中觀察、點播和微笑……這樣的教師,是既有靜默之心,也有靜默之能的教師。

能否成爲最美的教育者,取決於教育者對待生命和人性的態度。最美的教育者,是能呵護人性,尊重人性,並善於挖掘、轉化人性的教育者,是對人的生命具有悲憫、仁慈和愛人的教育者。

誰如果不曾經歷漫漫長夜的寂寞煎熬,不曾深深浸潤於孤苦無依的境地,誰就難以走向真正的成熟。這裏的成熟,不是爲人處世的圓滑老道和虛與委蛇,而是在一無所有中仍然擁有自生長的能力,能夠始終保持內在精神力量的自給自足。這樣的成熟並不易獲得,人們習慣於依憑各種標籤或標記,如身份、職務、榮譽、地位和財富等,來展示自己的強大;習慣於製造各種喧鬧和騷動,通過誇張的舞姿和嘶吼,以博取關注;更習慣於朝向外在於己的世界,在追逐式的快跑和趨附中,忘記了本己的自我世界。

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質或根底,在於自我精神力量的生長。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力,歸根結底是人格影響力。人格不是抽象的,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人格的具體體現。是否熱愛學習、善於學習,也是教師人格的一部分。學習是爲了豐厚教師的積累。教師需要有三大積累:閱讀積累、實踐積累、寫作積累。能否實現積累,取決於有無閱讀和寫作習慣,即學習自覺。

葉瀾教授稱自己爲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她認定教育是一個需要理想打底和理想先行的事業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造還給老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把精神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

再見,我的20xx。一個崗位,就是一個平臺,在未來的教育時光裏,放下舊我,走向新我,期盼燦爛如花。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蘇教版小語六年級下冊《理想的風箏》這一課描寫了劉老師頑強,對生活熱愛。非常適合學生讀。但是我覺得更適合我們教師來讀。因爲這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一個生命教育的先行者(劉老師):他熱愛教育事業,他有自己的理想(教好自己的學生)。他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在課堂上頑強地用知識教育學生,在生活中用頑強不屈的意志力影響學生。劉老師用行動告訴我們當一個老師既要教會學生知識,又要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劉老師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下面我們就來讀讀文章:

一、劉老師的理想

劉老師的他的理想就是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做人,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爲國家的有用人才。劉老師是個殘疾教師,爲了實現自己的這個理想,他要付出常人幾倍的努力,他要克服別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但劉老師做到了,他用他那頑強的生命克服了一切困難,實現了他的理想。

二、教知識,課堂上放飛“理想的風箏”

劉老師爲了不影響孩子們的學習,他克服殘疾帶給他的困難,不斷地站着,不斷地旋轉着,不斷地板書着……他這一切都是在爲了讓學生們儘快成才,他這一切都是在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同時他還向學生們展示了什麼叫頑強,什麼叫生命。

三、教做人,生活上放飛“理想的風箏

劉老師放風箏不僅僅表現他熱愛生活、意志頑強。放風箏是爲了教育學生(培養學生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做人)。“他故意地撒脫手……嘴裏還不停地喊着:‘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在這裏劉老師向孩子們展示了生命的內在,生命的靈動,通過這些觸動學生們的靈魂深處。劉老師用行動在影響學生,他向學生們展示了什麼叫頑強,什麼叫生命。讓學生學會堅強,學會怎樣面對生活,面對生命。讓他的學生生命增色。作者在文章中寫到:這情景使我深深感動。一個年過五十的殘疾的老師,對生活有着那樣純樸、強烈的愛與追求,一個活潑的少年又該怎樣呢?

四、劉老師給我們的啓示

劉老師的理想是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做人,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爲國家的有用人才。那劉老師爲了實現這個理想。他在課堂上爲了交給學生知識努力的旋轉着;劉老師爲了實現這個理想他在生活上給學生們展示了生命的強壯,帶給學生們心靈的衝擊,震撼着學生們的心靈,讓他的學生們在心裏騰起堅強之氣。他放飛了自己的“理想的風箏”,同時也影響了自己的學生,給了學生數不清幻想的風箏。一個殘疾教師都能這樣,一個幾十年前的老師都能這樣,我們又該如何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