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春節教學設計集合14篇

春節1.49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教學設計集合14篇

春節教學設計 篇1

一、複習

1、聽寫:初旬、蒜瓣、翡翠、榛子、栗子、鞭炮、風箏、截然、逛廟會、張燈結綵。

2、回憶課文講的主要內容。

【評析:本環節的設計目的是檢測學生對上一節課所學的生字詞的認識情況;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是爲了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爲繼續學以下內容作鋪墊。】

二、交流探討,感受年味

1、師: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字裏行間都瀰漫着濃濃的年味。請同學們以朗讀方式各自品嚐老北京人過年時有什麼年味?待會一起交流。

2.學生讀後填表,然後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你感受到的年味找出有關句子

3.全班交流彙報

(1)濃濃的爆竹味

欣賞有關語句: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二件大事就是買爆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響起來;除夕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七年級,門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正月七年級元宵節,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在家有聲有光地玩耍。

整個春節都瀰漫着爆竹的味道、煙火的味道,過年的熱鬧、火爆氣氛盡在其中,已經與傳說中恐嚇叫“年”的怪獸無關了。

(2)濃濃的香甜味

欣賞有關語句:臘八粥、臘八蒜;雜攔兒;二十三,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準備充足;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過年時都吃餃子;正月十五,這一天,大家必須吃元宵啊。人們一年辛苦勞動之後,對自己勞動所得的展示與享用,洋溢着幸福感與滿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將年過得有滋有味。

(3)濃濃的開心味

欣賞第9、10自然段關於正月七年級逛廟會,元宵節的燈會的句子。體會人們的輕閒、娛樂、高興的心態。

4、師總結:老北京的春節年味十足,其實這些年味在我們的家鄉也同樣有,然而老北京的`年味比較特別,具有很濃厚的地方色彩。比如在吃的香甜味上,就很有它自己的特色了。

【評析:本環節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內容,既是對課文內容深層的理解,又是對老北京年味的品嚐,從而讓學生達到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所表達的情感??對傳統年文化的熱愛和認同。

三、品一品課文的寫作特點

1、師:品課文的語言

師導:引導學生從具體語句中,感受老舍將自己的情感融於平易簡約而又頗有些幽默的“口語化”語言之中,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整條大街都像辦喜事”“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等。

2.師:品寫作方法

師導:一是按時間順序來有條理地寫春節,二是有詳有略,對於春節中的高潮部分進行詳細描寫,而其他部分則簡略介紹,使我們對通宵達旦的除夕和張燈結綵的元宵節,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評析:本環節是教學難點,主要是通過師生共同參與評議,讓學生體會作者樸實自然,通俗易懂以及耐人尋味的語言,領悟按時間順序的寫作方法,懂得作文的詳寫和略寫的好處。】

拓展延伸

1.學生展示蒐集各地春節“吃”文化。

教師預設自己蒐集的資料(課件出示):

(1)東北人進入臘月後會先殺一頭豬,請村裏人吃一頓,以示慶祝。然後再包粘豆包、做豆腐。大年七年級和初五吃餃子。(注:廣東的客家人也有在過年時殺一頭豬來吃的習俗。)

(2)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餃子時,餃子皮不是一個一個擀出來的,而是將面擀成一個大片後用碗扣成的。(注:吃餃子現在很多地方都會有這種習俗。)

(3)豫南一帶除夕的年夜飯吃到午夜,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再端上一盤魚,以示年年有餘。七年級早上,又將餃子和麪條同煮着吃,麪條代表錢串子,爲發財之意。

(4)上海人大年七年級吃湯圓、年糕、蜂糕、米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黃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徵萬事如意,吃發芽菜(用蠶豆泡發的)寓意發財。

(5)四川除夕時,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鍋,七年級早上吃湯圓,意爲團團圓圓。

(6)湖南人除夕會吃雞、肉、魚三樣。雞要求是雄雞,將其整隻清燉,裝盤時要讓其頭昂起;魚要選用白鰱,將其燉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粉,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

(7)廣東珠三角一帶會在七年級吃青菜和髮菜(發財的意思)等齋菜;八年級吃鵝。

2.學生展示自己蒐集的春聯或者描寫春天的詩歌。

教師預設自己蒐集的資料(課件出示):

春聯欣賞:

(1)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

(2)一年四季春常在 萬紫千紅花永開 橫批:喜迎新春

(3)春滿人間百花吐豔 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

(4)百世歲月當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5)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6)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7)百年天地回元氣 一統山河際太平 橫批:國泰民安

(8)春雨絲絲潤萬物 紅梅點點繡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9)一乾二淨除舊習 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10)雪裏江山美 花間歲月新 橫批;紅梅報春

描寫春天的詩歌欣賞:

《草》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夜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評析:本環節的設計是對課文學習的補充延伸,目的是加深學生對美好春節的嚮往熱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心願。

五、作業佈置:

學生按照本文的寫作方法寫一篇《家鄉的春節》的作文。

六、板書設計:

春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體會作者對北京、對生活的熱愛。

2、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並體會文章詳略得當的特點。

教學重點:

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書寫好的對聯

教學過程

一、 歌曲激趣導入。

1、 課件播放歌曲《恭喜》,回顧過年情景。

師:從這首喜慶的歌曲中,你想起了什麼? 生:(過年的有關事)

這首歌是我們常在過年時唱到的一首歌。

2、 課件出示關於北京春節的圖片。

師:瞧,這是哪在過春節呢?生:北京。板書:北京

3、 引入: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在語言大師老舍的引領下,去細細品味北京的春節。板書:的春節

[意圖:通過歌曲的導入,感受快樂喜慶的氣氛,雖說是課堂剛出發,但希望學生能從歌曲圖片中能有熱流在沸騰了。]

二、 複習課文,用童謠來回顧北京過年前的準備。

1、 回顧課文1—7自然段。

師:北京人過春節都會做些什麼呢?

2、 出示童謠,用韻律表現童謠。

師:同學們,你們能用我們學過的一首歌謠來回答嗎?

[意圖:練習與遊戲結合,童謠是基礎訓練上的誦讀題,韻律是下課自編的,在課堂上演練,體會成功的喜悅,也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也是快樂的。]

三、 深入片段,品讀課文

<1>除夕

1、 引入片段學習。

師:過年之前,北京人就已做好了精心的準備,做了這麼多精心的準備,是爲了迎接哪一天的到來?(除夕)

師:你們喜歡這一天嗎?

2、品讀除夕片段。

1)同學們,老舍把除夕這一部分安排在哪一自然段?

2)讀第8自然段。

師:同學們,你們都喜歡除夕,那就讓我們高高興興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8自然段吧!

師:從你們剛剛讀的情況足以看出你們很興奮,的確很喜歡除夕。那麼,你爲什麼會中愛除夕了?你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嗎? 板書:除夕 熱鬧

師:從哪可以看出除夕很熱鬧呢?

還從哪可以看出除夕很熱鬧呢?

師:說得非常棒,能抓住關鍵詞句來回答,回答也很完整。

師:誰還能像剛剛這些同學那樣表現得如此出色,再來說說。

師:噢,除夕那天各種鞭炮從十二開始,一點、兩點……直到天亮,響個不停,這就是日夜不絕,真是熱鬧呀!

師:除了鞭炮聲,還有什麼熱鬧之處? 這天,出門在外的人……

師: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其實,我們現在也有守歲的習俗,讓我們回到春節的現場一起來守歲,手拿出來,一起倒數迎接新年。5、4……(播放新年鐘聲)

3 小結:對呀,從零點鐘聲開始一直到天亮,人們圍坐在一起辭舊歲、迎接新年的到來。

4 延伸:孩子們,除夕夜你們一家在做什麼呀?

師:是啊,我們的除夕和北京的除夕一樣的熱鬧,也會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守歲。真可謂是熱熱鬧鬧辭舊歲。(貼上聯:熱熱鬧鬧辭舊歲)

5、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8自然段。

師:把書拿起來把熱鬧的除夕展現在大家的面前,來讀第8自然段。(課件播放《春節序曲》

師:這才叫讀得有滋有味,老北京的除夕真熱鬧!

[意圖:抓住課文內容,深入分析,同時又讓學生談談我們南方的年俗,所謂“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

<2>元旦——初六

1、自學9—11自然段。

師:領略了熱鬧的除夕,還有哪些日子吸引你?

我相信你們的學習能力一定很強,自學9—11自然段,做好自學筆記。

2、 交流體會。

(1) 學生做好筆記後交流。

(2) 教師做小結詞。

師:這些活動可以看出北京人在這幾天十分休閒,真是高高興興迎新年。 板書:(板書:休閒)貼下聯:高高興興迎新年

3、 小結:同學們你們用精美的語言把我和在座的老師帶進了熱鬧的元旦,謝謝你們。

[意圖: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已經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了,老師牽線去學不利於學生的個體發展,所以自學、交流是不必少的,這也需要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去做。]

<3>元宵節

1、配上音樂,讓學生自由想象

師:如果說除夕是家庭爲單位的熱鬧,那麼元宵節的燈會則是全民同慶的狂歡。現在,就讓你們來做一回導演,請你精心爲元宵節籌備一個燈會,你會做哪些準備?

2、小組交流。

師:小組討論交流下,比比哪組最有創意。

3、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的'點子真是多,讓我們享受了如此美麗的元宵節。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北京的元宵節是怎樣的?

4、 默讀12、13自然段。

師指導用課文原句回答。

(燈的數量多: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要掛出幾百盞燈來。老舍用上一連串的有的,這是一種什麼修飾手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生:突出燈的種類多)

5、過渡: 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 );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元旦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着春聯,人人穿着新衣裳,可它們都沒元宵節美好快樂。

(板書:美好快樂)

5) 配樂有感情的讀這一片段。

[意圖: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多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再來組織學生說,想、說結合,也能有效的提高口語能力。]

<4>春節結束

1、師: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春節結束了。

2、師:過了一年,你們又將長大一歲,希望你們在新的一年裏努力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

3、貼橫聯:新年快樂。

[意圖:讓學生活生生的瞭解春聯的特點。]

四、領悟寫法

1、課文:從臘八到正月十九,一個多月的時間,課文卻只記敘了六個時間段的主要活動,就爲我們勾勒出了一個熱鬧喜慶、歡樂祥和的春節。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去用心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你從課文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

[意圖: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老舍的寫作方法,再加以實踐指導,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3、 假如此時再請你寫春節,你打算怎樣寫?

師:昨天,同學們寫了一篇日記《我的春節》,如果此時再讓你重寫,你打算怎樣寫?

五、自主小結,自主作業。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呢?

[意圖: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總結,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你認爲這堂課應做什麼作業。

[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特色進行鞏固或延伸,真正做到尊重學生,讓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出來。]

六、結束語:老北京的春節結束了,同學們可別遺憾,再過兩過月,20xx年的春節就要來到了,同學們到那時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我們資興的春節。

春節教學設計 篇3

《慶元旦,迎春節》學情分析

元旦、春節都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節日氛圍濃,慶祝節日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學生們從小就對這兩個節日有所瞭解,他們喜歡節日的歡樂氣氛。但學生對兩個節日的由來,節日的相關風俗、飲食文化不太瞭解。在親友間表達祝福的技巧和方法還有待提高。在節日中涉及到的文明用餐、待客做客等良好習慣還需要培養。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驗歡樂的節日氣氛,通過交流親友間祝福的方式和語言,感受其中蘊含着的親情和友情。從春節團圓中體驗親情的溫馨、團聚的可貴,感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熱烈嚮往。教學難點是:培養尊重長輩、文明用餐、禮貌待人、待客做客等良好習慣。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關注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成長,以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爲教學基礎,將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主題活動作爲教學載體,把情感的引導作爲教學主線,使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和活動體驗來感悟生活,體驗情感,發展品德,真正做到在活動中學習,在生活中成長。在教學中藉助信息技術的發展,激發主動學習。

設計思路 1.通過多媒體、網絡助學,激發主動學習。有意地讓學生自己去查找,學生會覺得很有意思,這樣也引起了學生對網絡的興趣,他們就會產生“想上網”的念頭,從而達到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的目的。

2.多彩活動,體驗自我。藉助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談一談,演一演,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開發創造潛能,提高道德辨析能力、道德宣傳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團結合作的能力以及道德行爲實踐能力等等。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學會主動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向親朋好友表達祝福,發展人際交往、語言表達及創意設計的能力。培養尊重長輩、禮貌待人、文明進餐等良好習慣。

行爲與習慣:喜愛並積極參加新年慶祝活動,體會節日的熱烈氣氛,感受親情的可貴和溫馨,保持快樂美好的心情。

知識與技能:學會安全使用剪刀等簡單工具,嘗試做簡易賀卡,並能初步關注春節期間的飲食衛生,交通安全等問題。瞭解全國各地人們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和一些有關春節的風俗人情,培養學生髮現新鮮事、探索新鮮事的意識和能力。

過程與方法:藉助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談一談,演一演,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開發創造潛能,提高道德辨析能力、道德宣傳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團結合作的能力以及道德行爲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體驗歡樂的節日氣氛,通過交流親友間祝福的方式和語言,感受其中蘊含着的親情和友情。從春節團圓中體驗親情的溫馨、團聚的可貴,感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熱烈嚮往。

教學難點 培養尊重長輩、文明用餐、禮貌待人、待客做客等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以“元旦”“春節”爲主題的學習網頁,設置在班級網站中,讓學生到班級網站中去學習,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網絡真正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

學生準備:精心準備一些節日禮物,以及讓學生自編自演一些文藝節目,使課堂氣氛更加的活躍。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55-P56頁內容,話題爲“慶元旦”。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57-P60頁內容,話題爲“迎春節”。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活動一:瞭解元旦 (多媒體出示日曆)

1.師:同學們,再過不久就是元旦,也就是說新年快到了,你們知道是哪一天嗎?快在日曆上找一找吧!

(生觀察日曆)

2.師:同學們真聰明!元旦是我們全世界人民的節日,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用各種方式慶祝元旦。咱們快到班級網站中去找一找看看世界各地的人們是怎樣慶祝元旦的。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在班級網站中查找有關世界各地人們慶祝元旦的資料,並且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師指導在網絡上查找資料的方法。)

展示一:許多人聚集在“世紀鐘”前,懷着高興而激動的心情倒計時,等待

展示二:五顏六色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周圍到處聽得到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展示三:人們聚集在一起以各種各樣的表演形式慶祝新年的到來。

【設計意圖:製作以“元旦”爲主題的學習網頁,讓學生上網學習,逐漸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網絡真正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這樣也引起了學生對網絡的興趣,他們會產生“上網學習”的念頭,從而達到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的目的。】

活動二:慶祝我們自己的元旦 1.師:我們的元旦也快到了,你能說一說我們學校爲了慶元旦準備開展哪些活動嗎?

(學生自由回答)

2.師:那我們現在就舉行一次簡短的慶元旦文藝演出吧!大家小組內準備一下,可以一個人表演,可以兩個人表演,也可以幾個人一起表演。

(各小組積極準備。)

(小組推選代表進行表演。表演的節目有集體舞、模仿動物的叫聲、背誦古詩、師生齊唱《新年好》等等。)

【設計意圖:此活動力爭學生人人蔘與,個個獻計獻策,在準備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集體,樂於參加班級活動的意識和自主活動的能力。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大膽表現並友好相處。】

活動三:給自己的親友送祝福

1.師:去年的元旦我收到了我的表妹送給我的賀卡,賀卡上寫着“表姐元旦快樂!祝你天天開心,心想事成!”當時我可高興了,還小心翼翼地把這張賀卡保存着。那麼你想向大家表示祝福嗎?(生:想!)那你打算把祝福送給誰?又怎樣表達你的祝福呢?

2.師:大家的設想都非常好!我聽到很多同學都想把自己的祝福送給我們在座的老師和同學,那麼我們就送出自己的祝福吧!(生積極地把自己準備好的小禮物相互贈送。)

【設計意圖:通過親友間祝福方式的交流,感受其中蘊含着的親情和友情。想一想、議一議,動手做一做的活動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開發創造潛能,提高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宣傳能力。】

第二課時活動一:春節喜洋洋 1.師:(手持中國結、鞭炮,身着唐裝廠喜氣登場。)小朋友們,看到老師,你們想到了什麼?

2.師:查查日曆,看看今年的春節是幾月幾日?今年的元旦離春節相差多少天呢?

3.師:你們知道人們爲什麼把春節叫做過年嗎?

(學生說自己的見解)

(CAI播放《“年”的傳說》。)

4.師:過年又叫春節,春節是農曆的正月七年級廠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就讓我們走進這歡樂的節日裏,一起迎接春節的到來!(出示課題:迎春節)

5.師:看,人們都在忙着做過年的.準備呢!

(CAI播放春節前人們貼窗花、年畫,進行裝飾的視頻,《步步高》音樂聲響起。)

【設計意圖:旨在讓學生了解公曆新年和農曆新年的區別,懂得農曆新年就是我國傳統的春節,並讓學生算一算今年的春節是幾月幾號,離現在還有幾天。引導學生思考爲什麼過春節又叫過年,讓學生了解有關“年”的傳說故事。】

活動二:年俗樂滋滋 1.師:過年了,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孩子們,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學生說說自己家過年的情景,師相機進行安全教育)

2.師:大家都收集了很多資料,你們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民族過年時有什麼有趣的風俗?

3.師:是啊,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過年時的風俗也不相同,咱們一起來看看!(CAI視頻介紹各地、各民族不同的年俗文化。)

小結:雖然各地、各民族的風俗人情不盡相同,但是人們家人團聚的溫馨、節日活動的歡樂、幸福平安的祝福卻是一樣的!

【設計意圖:活動中引導學生多方收集調查有關春節的風俗,講給大家聽,同時,教師自己也可多準備一些各地春節風俗的圖片。在收集、交流、感悟、體驗的過程中,節日的歡樂氣氛、家庭團圓的和美,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深深地印記在孩子的腦海裏。】

活動三:年飯暖融融 1.師:(戴上“媽媽”頭飾,作炒菜樣)過年了,親人團聚,都要吃一餐團圓

飯,媽媽也要做飯了。孩子們,你能幫我做點什麼呢?

2.師:(作擦汗樣)多虧有你們幫忙,年飯做好了,誰來幫媽媽端端菜呢?(數生上臺來,邊端菜邊介紹菜名,把菜擺到餐桌上。)

3.師:(CAI出示“魚”、“元子”、“年糕”、“湯圓”等傳統美食)這幾道菜,媽媽每年都做,每年團圓飯的餐桌上都有它們,你們知道爲什麼嗎?

4.師:人們的願望多美好呀!節日美食,真是好吃又吉利!孩子們咱們也來吃年飯吧!

(教師邀請幾名學生,戴上頭飾,扮演孩子、爸爸媽媽…起吃團圓飯。孩子們,爭着搶到位置坐下,興奮不已》’

5.師:(略顯責備地)喲,你們這麼快就坐下了,爺爺奶奶呢?

(孩子們互相對望,不知所措,隨即目光四處搜尋,發現“爺爺奶奶’’在教室後排的座位上,生1招手,着急地呼喊他們快過來;生2跑下座位,奔到“爺爺奶奶”面前,另兩生趕到跟前,三人攙扶着爺爺、奶奶來到餐桌前。)

師:(輕輕撫摸着生2的頭)多麼孝順的孩子呀。知道吃飯前把爺爺奶奶扶到座位上。(生1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師:(注視着生1,微笑地)沒關係還有好多機會讓你在爺爺奶奶面前好好表現呢!來,舉起杯來!咱們先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一家人”碰杯祝福,孩子們臉上洋溢着幸福釣微笑。落座後,有孩子和長輩互相夾菜,媽媽囑咐孩子多吃青菜……)

6.師:香噴噴的餃子來了,真香啊!這麼譽的餃子,放在哪兒好呢?

7.師:夥伴們都很羨慕你們一家呢!(轉向大家》瞧,他們相處多融洽,年飯吃得多溫馨呀!咱們也在小組裏,吃一餐團圓飯。

學生在小組裏組成“家庭”,吃團圓飯,教師隨機觀察、指導、調控。(CAI播放音樂《步步高》。)。

8.小組代表交流吃年飯情況,師生評比出最“幸福的家庭”“最禮貌的孩子’’“最溫馨的年飯”。

【設計意圖:複雜的團圓飯準備中,一句‘‘孩子們,你能幫我做點什麼呢?”熱心的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伸出了一雙雙熱情的小手,擇菜、洗菜、端菜、擺桌椅……在無序又有序的餐桌上,教師及時點撥,聰明的孩子幡然領悟,他們的點點言行、滴滴舉動、絲絲神情都傳達出一個信息:這餐“團圓飯”、很溫馨,“生活”很愉快。一家人同做一餐飯,一家人共享團圓情。家人團聚時濃濃的幸福溫馨感包圍着孩子,爲家人分擔勞動的責任意識、文明用餐的禮儀、尊重長輩的禮貌、均衡飲食的習慣也在點滴中浸潤孩子的心田。】

活動四:拜年笑呵呵 1.師: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

生:(齊聲倒計時)5-4-3-2-1

2.師:新的一年來到了,大家拜年噦!(CAI播放拜年動畫)

3.師:見到爺爺奶奶你準備說些什麼呢?如果遇到了叔叔阿姨呢?見到了小夥伴又該說什麼呢?我們來演一演!

進行拜年模擬活動,互相評議,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拜年時尊重長輩,講究文明禮貌。(CAI播放音樂《步步高》。)

小結:今天咱們不僅感受到了春節的快樂,瞭解了許多有趣的年俗,還懂得了在家愛勞動,吃飯講文明,待人有禮貌,拜年送祝福,我家過年樂陶陶!

【設計意圖:祝福聲聲的拜年中,孩子們面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們”,祝福語由生澀、單一變得豐富、自然。在生活中他們漸漸成長,他們會更好地生活。】

春節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課程。

春節,俗稱大年,是中華民族第一大節,作爲正月歲首的春節,在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習俗內容,主要包括辦年貨、裝飾門庭、爆竹除夕、守歲等。

本課通過“看年貨”“做年貨”“扮環境”“比作品”“一起樂”的教學流程,藉助閱讀、參觀、製作、評比、遊戲等方式,將過年、“辦”年貨、裝飾環境爲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感受,認識和了解中國過年的民間習俗。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用書法、剪紙、彩塑等美術表現方式,欣賞、創作、交流的美術活動形式貫穿始終。既突出了美術學科的特點,又營造了濃烈的過年的喜慶氣氛,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過年的快樂心情。

二、教學思路

採用“探究—體驗—嘗試”的教學策略。探究過年的文化起源,在綜合探究學習領域中,以造型遊戲的方式,採用音樂、視頻相結合等方式,進行有關過年的主題的想象、創作和展示活動。在教學中,首先看動畫討論年的由來,年的習俗,發現人們在過大年時的一些做法,通過大家合作,自制年貨,一起享受過年的樂趣。

三、教學建議

(一)動畫導入

1.同學們喜歡過年嗎?誰知道過年是哪一段時間?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在民間從除夕到正月十五都稱爲過年。

2.關於“年”還有一個傳說呢!誰能告訴我們?

看一段剪紙動畫片《除夕的故事》

神話傳說《除夕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怪獸叫“夕”,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就出來危害百姓。聰明勇敢的孩子“年”,用爆竹除掉了“夕”。爲了紀念這次事件,於是大家就把臘月三十叫做“除夕”,正月七年級叫做“年”。過年時,家家貼對聯,放爆竹。過年的風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二)觀察感悟

1.過年的時候,各族人民都以最隆重的形式來慶祝。看,圖中的人們都在幹什麼?

(背景音樂《春節序曲》)

貼對聯、貼窗花、舞龍、買年貨。

2.想一想:過年爲什麼要準備年貨?

增加喜慶的氣氛,祈求來年的富足安康。

3.找一找:圖中都有什麼樣的年貨?認真觀察它們的形狀和顏色,說一說。

窗花、福字、爆竹、糕點、魚等。

(三)探究體驗

1.全班分成四組進行造型活動。

一組,剪窗花;

二組,塑年貨;

三組,畫年畫;

四組,做面具(“年”與“夕”)。

2.製作窗花和年貨,讓我們的教室充滿過年的喜慶氣氛。

(1)窗花製作方法

仔細觀察,什麼樣的窗花最好看?

顏色:選用鮮豔的顏色。

摺疊:兩折或三折,不要折得太厚。

形狀:外形整體,方形、圓形、花形。

花紋(鏤空):運用點和長短大小不同的形狀來剪。

展開:就是一張好看的窗花。

(2)塑年貨

運用彩泥,用團、搓、壓、捏、刻等方法制作水餃、玉兔包等年貨。

(3)畫年畫

畫年畫,將自己美好的祝願融入到年畫中。

(4)做面具

用彩紙拼貼的方法制作“年”和“夕”的面具,可進行扮演。

3.作業要求

各組選一個主題進行合作,用作品裝飾教室,營造過年的氣氛。

給自己的.作品取個好聽吉慶的名字。

整理桌面和地面的紙屑,保持整潔。

(四)作品展示

用自制的作品來裝飾教室,讓教室也來傳遞我們期盼過年的喜慶心情。

以小記者採訪的形式,評一評誰的窗花最漂亮、誰的窗花最獨特!

小作者自己介紹:

我們的作品叫《 》。

我是用()方法讓作品變漂亮的。

我的作品裏蘊涵着()的祝福。

(五)拓展

過年真快樂!過年的時候你還要準備哪些年貨?

自己動手,讓我們的教室、家庭充滿年的喜慶、吉祥和快樂!

四、評價建議

1.能否合理使用材料動腦筋、想辦法制作有創意的年貨。

2.能否和同學團結協作。

3.能否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春節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過春節更有着濃郁的民族特色,本活動以“漫畫春節”作爲活動主題,貼近了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輕鬆喜慶的氛圍中參與活動,瞭解春節的相關知識。從春節的由來,到春有哪些習俗……,一個個問題在學生的腦海中跳躍,有太多的問題等待着學生去探究,去實踐。

本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掌握與人溝通、交流、合作的技巧。通過對春節的瞭解,使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通過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充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才能,使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示。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收集春節相關的信息,瞭解“春節”的內涵和它歷史特點與地方特色,及其春節文化在新時期的發展和繼承。

2、提高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發現問題和探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引導學生關心參與社會問題和生活現實問題逐步形成國小生的時代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春聯、年畫等節日用品。

四、教學重難點:

學生對於“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的理解及體會。

 五、教學實施過程:

本次活動共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激發興趣,提出主題,確定小組分工,制定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研究問題階段。

第三階段:成果彙報,活動延伸

第一階段:主題確立階段

活動目的:

1、讓學生收集春節的相關信息,瞭解春節的涵義及特點。

2、提高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活動設計過程:

(一)、問題導入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是哪個節日?那麼過春節時,你們家裏會有哪些變化呢?

2、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地方的小朋友要在春節前做什麼?(課件展示)

3、你們每年的春節都是怎麼過的啊?大家一起來說說。

(二)提出問題,歸納問題

1、大家都喜歡過春節,那我們從哪些方面來研究春節呢?

2、提出問題,歸納問題。

(1)春節的由來

(2)春節的風俗

(3)不同的地區過春節有什麼不同

(4)春節與春聯

3、選擇你喜歡的活動主題,重新組成活動小組。給小組起一個年味十足的名字,並選出組長。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階段教學活動的實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藉助多媒體教學,激活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歸納出相關子課題,明確活動方向。

第二階段:完善活動方案,開展實踐活動階段。

活動目的:

1、提高學生整理信息,發現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活動設計過程:

(一)制定活動計劃

各小組重新進行組內角色分工,制定小組活動方案。

(二)修改活動方案

1、各小組彙報活動方案;

2、其他小組幫助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共同提出可行的方案。

(三)、實施調查活動。

各小組按照活動方案進行調查研究活動,蒐集相關信息。並記錄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存在的問題,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和肯定學生的調查結果,同時爲學生提供更多的'查找資料的方法。

【設計意圖】這一階段,學生會隨着調查活動的深入開展,遇到許多的實際困難。教師在緊密關注學生動向,確保學生自主開展活動的同時,適時輔助學生,對學生加以方法指導,以確保活動有序、有效的開展。

第三階段:成果展示階段。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2、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以及熱愛中國傳統民俗的情感。

(一)、各小組彙報成果:

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本組的實踐成果。教師指導學生要具有自己組內的特色。

(二)、活動延伸:

1、各組彙報本組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並介紹自己的解決方法。

2、對過春節發現有哪些問題或有哪些好的建議提出來,大家一起進行討論。

3、開展寫春聯、包餃子等系列活動的小比賽。

【設計意圖】學生在展示自我成果的同時,通過小組間的彙報交流,進一步加深了對春節的瞭解。並且在這一階段中,學生還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感與自豪感。“小比賽”這一環節,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春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文的8個生字,認識並會寫新部件欠字旁。

2、能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擴詞練習,豐富詞彙,體會本課的新詞,學着積累和運用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新春歡樂的氣氛,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的喜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並引導學生喜歡讀兒歌,有主動讀兒歌的願望。

教學重難點:認識本課的生字,學會其中的4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朗讀情景教學

學習方法:小組合作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質疑激趣

1、播放歡慶新春佳節的場景,激發學生情感。

2、讀課題,說說新春佳節你最喜歡幹什麼。

3、藉助拼音讀通課文,說說讀完這首兒歌后你瞭解新春佳節是怎麼過的。

二、自主識字,同桌交流

1、提出本文的生字,以請小老師的`形式正音鞏固。

2、自主識字、學詞,同桌交流檢查。

3、以開火車的形式集體交流,老師適時點撥難點。

三、誦讀課文,體會情感

1、再讀兒歌,想象一下小朋友在新春佳節時的摸樣,體會他們當時的心情。

2、請學生讀,集體評介。

3、請同學們同樣懷着高高興興的心情再讀讀兒歌,比比誰讀得最好。

四、聯繫實際,暢談感受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說說自己的體會。

2、說說自己家怎麼過年的。

五、擴展活動

1、唱《新年好》。

2、交流介紹春節的風俗習慣。

3、讓學生了解其他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能瞭解多少就瞭解多少。

板書:

17新春到

貼對聯

掛紅燈

看晚會

放鞭炮

(真熱鬧)

春節教學設計 篇7

1.完整聆聽

師:(1)初次完整聆聽樂曲,教師請學生談談聆聽後的感受:樂曲情緒,有什麼聯想等。

(2)再次完整聆聽樂曲,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3)第三次完整聆聽,樂曲情緒有無變化、對比?

2.分段聆聽

(1)聆聽A段音樂主題,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2)聆聽B段音樂主題,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3)教師哼唱民歌《賣餃子》,學生聽辨這首民歌與哪段主題音樂相似。

(4)對比聆聽A段主題、B段主題,請學生說出A、B兩段主題音樂情緒有何不同。

3.表現音樂

(1)完整聆聽音樂,學生可分組用打擊樂器堂鼓、錢爲樂曲A、B兩段主題伴奏。

(2)也可請學生用動作、線條、圖形、色彩等分別表現A、B兩段主題。

師:請你找一找家中的“小樂器”爲《新春樂》伴奏。

師:可以是裝着米的小水瓶,也可以是一次性杯子和筷子。在正式伴奏前,我們先練習一下這個節奏型,讓我們來重複兩遍。

(1)讓我們拿上小水瓶試一試;

(2)紙杯和筷子又是不一樣的節奏,你看換了順序你還會不會敲呢?

師:嗯,聰明的小朋友都反應過來了,試着敲一敲吧!

師:我們一起來爲《新春樂》A段主體伴奏吧!

水瓶:XX

紙杯和筷子:XX

師:我們爲《新春樂》進行的.小樂器伴奏讓你聯想到什麼情景?對的,過春節時敲鑼打鼓的景象、歡度佳節時的喜悅情景。

師:原來情緒的變化(速度快和速度慢)給人帶來截然不同的情緒和感受。

春節教學設計 篇8

一、教材解讀:

本篇文章以時間爲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爲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緊接着,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七年級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後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裏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二、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及理解“翡翠、萬象更新、摻和、萬不得已、截然不同、嫺熟、通宵、殘燈末廟”等詞語,讀準文中的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瞭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重點)

3、揣摩作者爲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順序及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並體會其好處,品味作者俗白樸素的語言特色,學習遷移。(難點)

4、收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收集與節日相關的古詩詞加以整理積累。

三、課前準備:

師:課件——文中涉及的民俗藝術品春節童謠重點語段原文片段等

生:熟讀課文。收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過春節的習俗(特別是我們家鄉的),收集與節日相關的古詩詞

四、過程預設:

板塊一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一、創設情境,回味過年

1、說說家鄉的春節印象。

(1)談話引入:同學們,開學已經三、四個星期了,雖說時光匆匆易逝,可過年的情形分明還在眼前,年的味道似乎還讓人回味無窮。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2)師補充過春節的俗語。

(3)這麼多的春節習俗要不要把它們全寫下來,該怎樣寫?

二、揭示課題,整體把握

讓我們一起走進語言藝術大師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節》,看看老舍先生是怎麼來介紹老北京的春節習俗的。

1、大聲讀課文

(1)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字音,圈劃不理解的詞句。

(2)、老北京過春節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印象?

2、交流

(1)、完成《語文作業本》第二題。

(2)、詞語理解:臘月殘等末廟

(3)、抽讀感興趣的部分,(隨即呈現附有文字解釋的圖片幫助理解)

(逛廟會逛天橋熬臘八粥買雜拌兒貼年畫…… )

(4)、老北京過春節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印象?

喜慶熱鬧隆重忙碌祥和(板書)

板塊二理清脈絡瞭解習俗

一、默讀課文

1、想想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在課文中找出依據)?

2、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老舍寫了哪些天的哪些風俗特點,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熱鬧、忙亂、喜慶、團圓?

用不同的符號在書中圈劃

二、自學,小組交流

三、全班交流,師注意歸納指導:有的可以在文中直接劃出,有的要用最簡潔的語言歸納,(如:第二個時間段,可歸納爲:購置年貨。)有的要在課文中跳躍式的劃出,如寫除夕這一時間段。

四、課件出示下表,對照。

時間

風俗習慣

臘月初八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

臘月二十二

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購置年貨)

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

大掃除把吃的準備充分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

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正月七年級

店鋪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廟會

初六

鋪戶開張逛廟會逛天橋聽戲

元宵

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初九

春節結束

五、觀察表格,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板塊三深入研讀領悟表達特點

一、從表格上看,北京過春節的習俗也太多了,老舍先生是怎麼來安排的呢?

或者:在老舍爺爺眼裏,老北京的春節哪幾個日子最熱鬧喜慶?(除夕、七年級、元宵)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寫得特別具體,留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他又是怎麼來介紹熱鬧的情景的呢?

二、從詳寫的三個日子入手,探究表達特點

(一)、研讀除夕的熱鬧

1引:除夕是春節的重頭戲,也是過年的第1個高潮

2這段話中哪句話最能概括除夕的氣氛?圈出其中的中心詞。這份熱鬧還可以從哪些詞語感受到?

3這是怎樣的一種熱鬧呀!你會用那些詞來形容?(普天同慶、通宵達旦、團團圓圓)老舍先生對這份熱鬧的描寫可謂匠心獨具,調動了多種感官來感受這份熱鬧,你覺得他是從哪些方面來體現這份熱鬧的?(香味、色彩、聲音)

4預設學生有難度,讓生思考後,提示:看標點符號,可能還是有難度,讓生直接完成課堂作業本練習13面。

5、補充:當然還寫了“團圓”(能不能這樣安排,待考慮)

6、體會結構特點

7、引導學生朗讀

過年嘍,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一種普天同慶的熱鬧——

這是一種通宵達旦的熱鬧——

這是一種團團圓圓的熱鬧——

(二)、研讀七年級部分,感受作者的表達特點

1、正月七年級給人又是怎樣的感覺?(悠閒快樂)

作者又是抓住了哪一點來具體描寫的?(人們的活動)

2、引讀

1、同樣是熱鬧,作者抓住紅火而美麗來突出十五的節日特點,那麼七年級作者又是抓住了哪一特點,怎麼展開介紹的呢?自主研讀。

2、完成課堂作業本中針對性的練習。

3、交流

除夕——喜慶團圓

人們的.活動——做年菜穿新衣守歲吃團圓飯香味——色彩——聲音

七年級——悠閒快樂

人們的活動——鋪戶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廟會、

(三)、研讀正月十五元宵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作者着力描寫了什麼來體現?

讀圈關鍵詞

交流燈的數量多燈的種類多(排比)

3、按照文章的總分總結構,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十五的紅火美麗

(四)、體會有詳有略的寫法

如果作者文中提到的那麼多日子都像這三個日子一樣介紹得這麼具體,大家覺得好不好?那老舍爺爺爲什麼就選這三個日子來詳細地介紹?(印象深刻,最熱鬧,最有年味等)

詳略安排有什麼好處?重點突出,點面結合,讀來印象深刻。

三、圈劃文中語詞,品味語言特色

樸素自然耐人尋味

1、以“臘八”段落爲示範,領着學生欣賞老舍的語言風格——樸素自然,聊天式的,俗雅共賞

2、出示朱自清的《匆匆》片段,對比閱讀中感受其語言風格

3、學生自由閱讀,從不同的語段欣賞老舍的語言特色

主要句子羅列:

1、臘七臘八,凍死寒鴉——俗語引用,說明一年最冷的時候開始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語言簡練,誇讚臘八蒜

3、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和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非常自然地運用了排比和比喻,通俗有趣,說明粥的材料豐富,表達對豐收的自豪和期盼

4、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

板塊四小結寫法遷移運用

一、引入:

老舍爺爺以其樸素自然、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按時間順序抓住每個節日的最主要的特點有詳有略地簡單勾勒,爲我們展現了一幅熱鬧喜慶、歡樂祥和的春節畫卷。讓我們讀後回味無窮。

二、閱讀“閱讀鏈接”,比較寫法上的不同

1、採用反話的寫法,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年的忙碌與熱鬧,過年時那份真實的情懷;2、由回憶外婆入手,重點寫了一家人過除夕的喜慶與熱鬧,其中細緻地描寫了準備過程和圍爐情景。

三、練筆:

假如此時請你介紹家鄉的春節全景,你打算怎樣寫?

預設:以地點變換爲線索——超市,菜場,服裝店,車站,碼頭,飯店,各家各戶……

以不同人物爲線索——老人,大人,小孩,打工回家的,做生意的……

板書設計:北京的春節

熱鬧忙碌喜慶團圓祥和

時間順序詳略得當樸素自然

春節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A.應知:瞭解有關春節的文化、歷史,欣賞不同地區的不同習俗,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熱愛生活、體會美好生活的情趣。B.應會:嘗試着採用多種材料和工具來製作春節的小禮物,表達自己美好的心願。將記憶中春節的美好場景用繪畫的方法表現出來,畫面要體現出春節喜慶的氣氛、熱鬧的場面。

(2)隱性內容與目標:使學生簡單瞭解有關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瞭解民族傳統文化。啓發學生感受並表現周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而體驗到生活的樂趣。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通過了解春節的歷史、文化、習俗,加深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瞭解。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喜愛之情、讚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製作各種小禮物,來表達自己節日愉快的心情和對他人的美好祝願。

(2)難點:繪畫要表現出歡樂的場面,畫出生動有趣的畫面。工藝製作時各種材料的選擇、設計、製作。

教學準備:電子課件、範作、各種繪製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在《春節序曲》的樂聲中,電子課件(拓展)、(讓學生分組交流後回答感受)學生回答完後教師進行小結。

學生交流自己對我們民族的節日——春節的看法。談談自己過春節的時候的見聞。

二:欣賞範作,歸納繪畫方法和技巧。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表現春節的各種藝術作品:繪畫、雕塑、剪紙、泥塑、布玩具、農民畫等。學生分析他們的製作材料、製作過程

教師出示範作,小組討論範作的藝術特色,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歸納總結:構圖——繁密,色彩——鮮豔,筆觸——歡快,造型——生動。

三:探索實踐。

在學生感受、欣賞、瞭解各種節日及作品的基礎上,自己創作一幅作品,表現節日熱鬧、歡快的氣氛,或是自己在節日裏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是表達一種美好的祝願,鼓勵學生採用詩配畫,書法,手工等形式進行嘗試,學生選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師播放背景音樂並巡迴指導。

四:作業展評。

讓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從選擇的材料、構思、構圖及用色等方面進行評價,討論改進方法,把所有作品貼在一起,構成各民族、各地區(學生個性奔放的節日聯想畫面)歡慶節日的盛大晚會,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

五、教學拓展。

學生回家後上網查找或通過翻閱課外書籍瞭解國內外的一些節日,他們分別以怎樣的方式來慶祝的?

春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領悟到民俗背後的文化。

2、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本課的教學難點:作者爲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回顧課文內容

2、給這些詞語排序,找出文章的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3、導入課文:老舍先生僅用了一千多字就把老北京過春節的一幅幅歡樂喜慶的畫面呈現了出來。那麼他是怎麼寫的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4、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想一想:北京的春節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認真閱讀感受深的.部分,請簡單寫出批註。

(3)、練習有感情朗讀。

二、深入課文,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一)、對照自學提示,自學課文

(二)、交流彙報,提示學生要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彙報,交流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讀悟結合。

1.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1)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體會到臘八粥材料的豐富及作者運用到了打比方的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了臘八粥不僅材料豐富,還表達了豐收的景象,是豐收的代表。

(2)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雙美”兩個詞,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給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也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總起句“除夕真熱鬧”來體會。

(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來體會。“家家趕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全都在慶祝除夕,當然熱鬧了。

(2)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

3.正月七年級。主要通過人們的活動來體會。

(1)與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數鋪戶要到初六纔開張。

(2)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販們在寺廟外邊擺攤,小孩子們則愛逛廟會,還有很多人蔘加賽馬賽駱駝的比賽呢!總之,每個人都沒閒着,或者走親訪友,或者逛街、比賽,可謂輕鬆自在。

4.元宵。主要通過對燈的描寫來體會。

(1)勾畫出寫燈的語句,自由朗讀體會。

(2)談談自己的體會。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麼?

爲了突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突出“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這也是寫元宵的總起句和總結句,作者採用的是總—分—總的段落結構。

三、回顧全文,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引導學生經過討論懂得:老舍在整體介紹春節習俗的同時,着力突出“臘八、除夕、正月七年級和元宵”這四天,讓春節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也是詳略得當寫法的好處。

四、引人資料 感悟深情

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離開了北京25年之後再次回到北京所寫的文章,充滿了他對北平春節的嚮往與喜愛。通過引入老舍先生曾寫的《想北平》一文的片段,請學生讀一讀,進而感受到本文中字裏行間都流露着作者的這種想北平、愛北平的深深情感。

五、拓展延伸

自由交流說一說自家都是怎麼過春節的。

六、總結全文

春節是我們國家特有的一個傳統節日,各種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延續到我們的身邊,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節日了,更是我們所特有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一定會繼續延續下去,延續到將來的。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臘八 慶豐收

二十三 求平安

有詳 除夕 共團圓 美好

有略 七年級 送祝福 期望

十五 好兆頭

十九

春節教學設計 篇11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共話春節

1.“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慶中,春節向我們走來。這是我們中國人最隆重、最傳統的節日,相信大家對它再熟悉但是了。

2.交流自己蒐集到的關於春節的資料:

①關於春節的來歷: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它是農曆一年的歲首,即正月七年級,傳統好處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竈,一向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爲高潮。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七年級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七年級,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爲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春節不但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在此期間人們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資料,如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春節,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融入了無限的留戀、回味和憧憬。中國的春節,是最具文化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個節日。

②關於春節的習俗:祭竈掃塵貼春聯守歲鬧元宵等

③關於春節的傳說:年的傳說歲的故事等

3.假如請你來寫春節,你打算寫些什麼?

4.的確,春節到了,意味着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古都北京,過起春節來更是京味十足。這天,就讓我們隨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節。

二、放手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檢查課文自學狀況:

①同桌互查讀文狀況。

②出示本課需會寫的生詞羣衆認讀。

③對這些生字你有沒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導學生從生字的音、形、義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讀課文,思考: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4.選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其餘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作者寫了哪些天中人們的活動?你能夠用筆畫下來,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培養學生邊聽邊想,讀書動筆的習慣。)

5.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圍繞春節的熱鬧,作者都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順序說一說。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概括:

臘月→小年→除夕→七年級→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節像一場大戲,在臘八粥的濃香中悄悄的拉開了序幕,請同學們速讀瀏覽,按照年前、過年、結束的順序找出相應的段落。

三、細讀鑑賞,感受春節。

(一)默讀全文,思考課文爲我們具體展示了北京春節哪些熱鬧、濃烈的畫面,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幾幅。

(二)小組研讀。

出示研讀提示:

①選取自己喜歡的段落反覆讀一讀,劃出最能表現春節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②小組內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據小組交流的狀況,自己再讀相關段落,補充完善自己的閱讀感受。

第二課時

(三)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1.體會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節前的年味主要表此刻哪?重點交流節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這些日子裏人們的主要活動、講究及人們的心態。

②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③引導學生找出文中關鍵的詞語,讀中體會人們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悅和期望: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的。

④指導學生抓住學生反饋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

⑤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你在過春節的.這段時間都幹些什麼呢?

2.體會過節的熱鬧

①交流過節時重點寫了哪幾個日子?過節最大的特點是什麼?(熱鬧)

②同是熱鬧,但鬧中各有不同,默讀思考:除夕、七年級、正月十五這三個日子各自的特點是什麼?抓住文中關鍵詞句反覆讀一讀,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體會,教師相機引導:

除夕:喜慶、團圓;七年級:悠閒、快樂;十五:紅火、美麗。

④再讀一讀,討論、交流:這些感受你們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到的?

⑤交流反饋“除夕”一段,師相機指導朗讀,進一步體會喜慶、團圓。

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烈;

抓“除非,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⑥閱讀“閱讀鏈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較:同是寫除夕,作者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生自由交流,教師及時梳理:老舍筆下的除夕爲我們展現的是全景圖,抓住除夕人們主要的活動簡單勾勒,語言簡潔明快;而“閱讀鏈接”短文二由回憶外婆入手,重點寫了一家人怎樣過除夕的情景,其中細緻描述了準備過程和圍爐情景。

⑦交流反饋“七年級”一段,師相機指導朗讀,進一步體會七年級的悠閒、快樂。

重點指導朗讀“逛廟會”時人們的表現來體會悠閒與快樂。

⑧交流反饋十五一段,師相機指導朗讀,進一步體會十五的紅火、美麗。

找出文中描述花燈的句子,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引導想像:還會有哪些花燈呢?除了燈,還有什麼?

出示老舍的原文,創設情境:“除夕是熱鬧的,但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元旦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着鮮紅的春聯,人們穿着新衣裳,但是它還不夠美。元宵節,處處懸燈結彩,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十五的紅火、美麗。

⑨總結:從臘八到正月十九,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卻被作家僅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此刻讀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個節日最突出的特點,用極其凝練的語言爲我們勾勒出了一幅幅熱鬧喜慶,歡樂祥和的春節畫卷。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去用心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比較閱讀,領悟寫法。

1.先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

①課文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②再讀臘八一段,思考:臘八的活動很多,爲什麼單寫臘八粥、臘八蒜,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種抓主要特點描述的方法文中還有很多,你能再舉一例嗎?

2.自主閱讀“閱讀鏈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較:同是寫過年,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3.假如此時再請你寫春節,你打算怎樣寫?

引導學生借鑑學到的寫法談,如:選材要詳略得當、描述節日要抓最主要的特點、能夠加入自己的感受夾敘夾議等。

五、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以“春節”爲主題,辦一期手抄報。資料如下:

1.春節印象:自己修改或寫一篇關於春節的習作。

2.春節花絮:從蒐集到的關於春節的傳說、習俗中選取編寫。

3.精彩再現:摘抄自己認爲描述好的關於春節的詩詞佳句或優美片段。

4.春節推薦:春節怎樣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推薦。

5.節日集錦:除了春節,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哪些,把你調查的結果記錄下來。

春節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造文境。

二、反饋詞句,悟言韻。

1.檢查字詞預習狀況。

守歲殘燈末廟天一擦黑

摻和榛子風箏

雜拌兒零七八碎兒玩意兒

(1)理解第一組詞語的意思。

(2)讀出第二、三組詞語的味道。

2.練讀段落,感受老舍語言的北京韻味兒。

三、初品年味,感文意。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2.學生自由說,師相機板書:熱鬧、喜慶。

3.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在這段時間裏,老舍先生寫了哪些節日風俗,讓我們有了這樣的感受

4.彙報交流預學單上的表格。

5.引導學生髮現本文的寫作特點。

(1)文章按照時間順序所寫。

(2)作者有詳有略地介紹了老北京的春節。

四、摩挲除夕,習文法。

1.走進除夕段落,透過品讀詞句、鏈接資料、情境練說等方式感受熱鬧。

重點品句一: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裏貼好了各色的年畫。”

(1)學生交流感受。

(2)播放過去老北京叫賣春聯、年畫的吆喝聲。

(3)生讀對聯,感受人們對新年完美生活的嚮往。

(4)出示年畫,引導學生解讀其中的寓意,感悟人們的對新年完美生活的祈盼。

重點品句二:

“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1)學生交流感受。

(2)抓重點詞“除非萬不得已”“必定”,引導學生讀出人們對春節的重視及回家的堅定。

(3)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說話:在外邊做事的`人爲什麼千辛萬苦地趕回家吃團圓飯。從而體悟中國人過年的情結啊。

2.引導學生髮現本段的寫作特點和老舍先生的語言風格。

(1)寫作特點:作者就是從香味、色彩、聲光、情結這幾個方面寫出了除夕的熱鬧。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濃濃的年味。

(2)語言風格:簡潔、樸實。

3.情境引讀第七自然段。

4.輻射全篇,在其他的語段中進一步體會老舍俗白的語言風格。

預設: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裏最冷的時候。”

“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

5.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方言、“民間俗語”,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經常出現。這樣樸素自然,通俗易懂的語言,讀起來,就好像拉家常一樣親切有味。

五、比較閱讀,賞文風。

1.比較閱讀斯妤所寫的《除夕》片斷,思考兩篇文章在年俗、年味、言味這幾方面的不同。

2.分小組學習交流。

3.推薦閱讀老舍其他文學作品。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年味,言味

熱鬧,京韻

喜慶,俗白

春節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分析】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過春節,都有着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本文作者——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知道多音字“假”的用法,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瞭解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春節濃濃的年味。

2、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歌謠,激趣導課出示歌謠

同學們,我在網上下載了一首歌謠,是關於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的。你們想讀嗎?1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讀了這首兒歌,你有什麼感受?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寫了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題目就叫:北京的春節。板書課題。

老舍,(1899~1966),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龍鬚溝》《茶館》等。1950年創作話劇《龍鬚溝》、,獲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稱號。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淺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北京的春節》,把自然段標出來,同時想一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會兒提出來。

1、整體感知: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交流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⑴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讀懂了哪些地方?如:臘月:農曆的十二月。臘月的最後一天,就是我們說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七年級,也就是我們說的過年。初旬:一個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個月的開頭十天。⑵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空竹:可以看看錄像或圖片,瞭解空竹有不同種類,玩法很多,還能發出哨聲,很好玩。逛天橋:不是逛我們平常說的人行天橋。天橋是老北京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當時有河也有橋,所以叫天橋。天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有很多民間藝人在賣藝,有很多北京小吃,還有很多說書的,還可以買賣各種東西等。殘燈末廟:結合註釋,聯繫課文內容,可以知道是指春節結束的時候。交流彙報,

3、默讀課文,合作填表: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老舍先生寫到的時間畫出來,填在表格的左邊;再看看在這些時間裏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填在表格的右邊。填表的時候可以同桌合作,一會兒再向大家彙報。時間風俗習慣3、彙報交流,瞭解寫作的順序和春節的習俗:⑴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做上記⑵根據表格的提示,同學們發現了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教師隨機板書:臘八——十九——除夕——大年七年級——元宵節——正月十九(開始)(高潮)(結束)

4、你覺得哪些段落寫得最有趣?自己找出來讀一讀、主要內容:主要介紹了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人們在臘八那天要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七年級的光景卻截然不同,到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三、分清詳略,練習朗讀

1、分清詳略: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⑴⑵默讀思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詳寫的部分做上記號。集體交流:明確作者詳寫的是“臘八、除夕、正月七年級、元宵”四個部分。2、練習朗讀:朗讀詳寫的四個部分,注意讀得正確、流利。自由練讀。展示朗讀:你覺得自己哪部分讀得好,就讀哪個部分。在朗讀、評價、集體練習中達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目標。

四、深入詳寫片段

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深入詳寫片段,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註,準備和大家交流交流。整個交流過程要注意讀悟結合,在深入瞭解北京春節的習俗的同時,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氛圍,體會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交流重點如:1、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⑴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的通俗和有趣。⑵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雙美”兩個詞,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給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也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總起句“除夕真熱鬧”來體會:⑴從人們活動的角度來體會:“家家趕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全都在慶祝除夕,當然熱鬧了。⑵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

3、正月七年級,主要通過人們的活動來體會:與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數鋪戶要到初六纔開張。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販們在寺廟外邊擺攤,小孩子們則愛逛廟會,還有很多人蔘加賽馬賽駱駝的比賽呢!總之,每個人都沒閒着,或者走親訪友,或者逛街、比賽,可謂輕鬆自在。

4、元宵,主要通過對燈的描寫來體會:勾畫出寫燈的語句,自由朗讀體會。談談自己的體會: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⑶老舍先生着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麼?爲了突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突出“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這也是寫元宵的總起句和總結句,作者採用的是總—分—總的段落結構。

五、回顧全文

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引導學生經過討論懂得:老舍在整體介紹春節習俗的同時,着力突出“臘八、除夕、正月七年級和元宵”這四天,讓春節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也是詳略得當寫法的好處

六、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1、自己修改或寫一篇關於春節的習作。

2、春節花絮:從蒐集到的關於春節的傳說、習俗中選擇編寫。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臘八——十九——除夕——大年七年級——元宵節——正月十九(開始)(高潮)(結束)

熱鬧喜慶團圓祥和

春節教學設計 篇14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4.積累詞彙,培養語感,能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作者爲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尤其是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播放鞭炮聲(你會想起什麼場景,引出春節) 師板書春節

師:老師找了一首關於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的歌謠,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孩子孩子你別饞,

過了喇叭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兒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殺只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七年級扭一扭。

師:同學們讀了這首兒歌,有什麼感受?

生:……

師: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寫了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題目就叫:老北京的春節。補充完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把自然段標出來,同時想一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自己做好記錄。

1.整體感知:

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出示難讀詞語,檢查預習

分爲三類:生字新詞、兒化音、輕聲音節

3.交流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⑴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讀懂了哪些地方?如:

臘月:農曆的十二月。臘月的最後一天,就是我們說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七年級,也就是我們說的過年。

初旬:一個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個月的開頭十天。

⑵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

空竹:可以看看錄像或圖片,瞭解空竹有不同種類,玩法很多,還能發出哨聲,很好玩。

逛天橋:不是逛我們平常說的人行天橋。天橋是老北京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當時有河也有橋,所以叫天橋。天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有很多民間藝人在賣藝,有很多北京小吃,還有很多說書的,還可以買賣各種東西等。

殘燈末廟:結合註釋,聯繫課文內容,可以知道是指春節結束的時候。

三、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時間和風俗習慣

1.瞭解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

(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後一段又寫了“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可見北京的春節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2.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老舍先生寫到的時間畫出來,再看看在這些時間裏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一會兒大家彙報。

3.彙報交流,瞭解寫作的順序和春節的習俗:

⑴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對照自己找出的答案,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做上記號,呆會兒一起討論。

⑵同學們在瞭解老北京春節的時間和風俗習慣的同時,有沒有發現課文的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四、自由朗讀,練習難讀的句段

1.自由練讀:

師:通過閱讀與交流,我們對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得更清楚了。現在自由練習朗讀課文。如果有覺得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讀的熟練準確。

2.展示朗讀:

五、結束語與作業佈置

師:這節課,我們瞭解了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練習了難讀的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詞,下課後請同學們認真抄寫,準備在下節課聽寫。

標籤:春節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