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生物的遺傳教學說課稿

生物1.07W

關於生物遺傳方面的教學說課稿,教師們應該要怎麼進行制定才能提升教學的質量呢?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生物的遺傳教學說課稿,歡迎大家瀏覽。

生物的遺傳教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第三章第4節的內容。本節的課題點明瞭基因與DNA的關係,既是對本章內容的概括與提升,又爲第四章《基因的表達》作鋪墊。這一節內容雖然不多,但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本節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認識到:從化學本質上看,基因是DNA的片段;從功能上看,基因具有遺傳效應。運用數學方法推算鹼基排序,理解抽象的內容,認同DNA分子結構的多樣性和特異性。通過介紹DNA指紋技術在刑偵、醫學等領域的重要作用,讓學生感受理論知識的奇妙應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大綱要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①舉例說明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

②說明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係。

2.能力目標:①運用數學方法說明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

②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通過了解DNA指紋技術的應用,進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形成熱愛科學探究的良好習慣,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三)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舉例說明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和說明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係。學生雖對DNA分子有一定認識,但對基因的本質和特點仍不是很瞭解,而通過具體的實例分析,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基因與DNA的關係,逐步構建基因的概念。因此本節課將上述兩個知識點設爲教學重點。

(四)教學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脫氧核苷酸序列與遺傳信息的多樣性。這個內容較爲抽象,學生僅從字面上來理解,難度很大,需結合相應的探究活動來獲得感性認知。因此將這個內容設爲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1.啓發式教學:導入——創設樂學情境,啓動思維,激發學習興趣;過程——精心設疑,啓發思考,以趣激學。

2.合作-探究式教學:以學生爲主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究問題,交流學習心得。

3.講練結合式教學:將講解與練習進行有機結合,及時反饋,鞏固新知。

  三、說學法

1.小組合作學習法

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有目的、有側重地閱讀教材,自主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

2.歸納法

引導學生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和推理,確立事實、推理和結論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地得出結論。

3.構建數學模型法

結合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用數學方法解決生物學問題,將數學模型遷移到鹼基排列序列多樣性的問題中。

4.討論法

創設課堂論壇,使學生具有展示自我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在討論中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知識爲載體,思維爲主線,能力爲目標,我設計瞭如下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展示PPT,介紹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華裔首席刑偵鑑定專家——李昌鈺,觀察DNA指紋檢測圖,學生交流問題:DNA指紋圖上的片段代表什麼?是否就是基因(很多學生都會回答是基因)?繼續引出核心問題:基因是什麼?基因是否等於DNA呢?基因和DNA是什麼關係?

設計意圖:引用傑出華人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其引入新課題的學習。

(二)資料分析,解決問題

爲解決導入環節提出來的問題,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兩次小組合作探究,對教材P55-56的資料進行分析、推理和歸納,逐步構建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

小組合作探究①

指導學生閱讀新教材P55-P56的資料1和3,從數量關係上分析基因與DNA的關係,並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任務(如下表)。通過對比DNA的鹼基對總數和基因的鹼基對總數,得知基因並不等於DNA,基因只是DNA的一部分。

DNA分子數 DNA的總鹼基對數

基因數 基因的總鹼基對數

大腸桿菌

人類基因組

小組代表彙報討論結果——基因是DNA的片段。

小組合作探究②

閱讀資料2和4(從基因的作用進行分析),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 爲什麼海蜇這一熒光的性狀能在小鼠身上表現?(教師點撥:小鼠能夠

發光,說明海蜇的基因不僅傳給小鼠,而且能表現出來,起到控制小鼠特定性狀

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應”,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效應呢?)

爲何要設置3號小鼠?(教師點撥:我們設計實驗要遵循哪些原則?)

2. 吃得多就一定能長胖嗎?資料4中的HMGIC基因起什麼作用?

小組討論得出結論,派一個小組代表彙報結果——基因具有遺傳效應。

綜合以上4個資料分析,師生共同給基因下定義: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討論、推理、分析和歸納,在教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得出結論,逐步確立基因與DNA的關係。這種合作型的學習模式,與傳統“自顧自”的學習截然不同,能夠鍛鍊學生的協作能力,在協作中學會共享與分享,這是團隊精神的良好表現;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獲取有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境探究,深入問題

前面的學習解決了基因本質的問題,接下來還要繼續深入探究DNA分子特異性和多樣性的問題。

先複習DNA分子的結構,DNA由4種脫氧核苷酸組合而成,那麼,僅僅4種脫氧核苷酸,它們的排列序列能夠滿足地球上豐富多彩的物種需求嗎?PPT及時展示一系列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生物圖片,引發學生認知上的共鳴。

爲解決這個問題,進行第三次小組合作探究,採用數學建模的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下模擬4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

小組合作探究③

小組長髮放數量充足的鹼基卡片①,各小組根據以下特定情境進行探究:

情境1:若1個鹼基對組成一個基因,4個鹼基能形成多少種基因?(41)

情境2:若2個鹼基對組成一個基因,4個鹼基能形成多少種基因?(42)

……

情境3:若N個鹼基對組成一個基因,4個鹼基能形成多少種基因?(4N)

深入探究:

假如決定臉型的一個基因有17個鹼基對,那可能有多少種排列形式?兩人臉型完全相同的可能有多大?(417)=172億種,1/172億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進行的排卡片活動,感受鹼基對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進而上升到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理性認識;同時,通過計算臉型相同的可能性,得知其概率微乎其微,又獲得DNA分子具有特異性的認識。

在以往的教學案例中,探究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往往是“紙上談兵”,只講講理論知識,或畫簡圖解釋,甚少提供實物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而如果能夠提供諸如卡片之類的器具,讓學生親自動手嘗試排列,縱使沒有正確,也至少可以在錯誤的經驗中收穫更爲深刻的認知,這無疑比“紙上談兵”式的教學更加有效。

(四)聯繫生活,拓展知識

結合教材P58的“科學技術社會”,將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聯繫生活實際,簡要介紹DNA指紋技術(如右圖),讓學生嘗試扮演刑偵專家進行破案,以此瞭解DNA分子的結構特點在刑偵、醫學等領域的重要應用。並提供介紹DNA指紋技術的網站,方便學生課後拓展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DNA指紋技術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從書本學到的理論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此激發學生未來更加努力學習,擴大知識面,體現STS教育。

(五)知識總結,堂上練習

1.知識總結

組織學生討論染色體、DNA、基因和脫氧核苷酸之間的關係,並嘗試自己畫一個概念圖,總結染色體、DNA、基因和脫氧核苷酸四者之間的關係。PPT展示供參考的概念圖(如右圖),對於學生的構思,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2.堂上練習

【1】下列有關DNA和基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以準確地複製

B.能夠儲存遺傳信息

C.是4種鹼基對的隨機排列

D.是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解析:選D。考查基因與DNA的關係,D不正確的原因是DNA上存在沒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2】細胞內與遺傳有關的物質,從複雜到簡單的結構層次是( )

→染色體→脫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體→脫氧核苷酸→DNA→基因

→染色體→基因→脫氧核苷酸

D.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

解析:選D。考查與遺傳有關的物質之間的包含關係。

【3】不同的基因攜帶不同的遺傳信息的原因是( )

A.不同基因的鹼基的種類不同

B.鹼基對的排列順序決定基因的不同

C.磷酸和核糖排列順序決定了基因的不同

D.鹼基種類的不同決定了基因的不同

解析:選B。間接考查DNA多樣性的原因。

3.佈置作業:複習第三章內容,完成教材P60“自我檢測”。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內容,板書爲左中右分佈,設計如下:

標題正中: §3.4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

一、資料分析:說明基因與DNA的關係

▲探究1:基因是DNA的片段

▲探究2:基因有遺傳效應

小結 基因的定義: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關係,作用)

二、DNA的片段中的遺傳信息

▲探究3:構建模型,探究遺傳信息的多樣性

小結 DNA分子的特點:多樣性,特異性

三、DNA指紋技術(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

四、總結歸納:染色體、DNA、基因和脫氧核苷酸之間的關係

  六、說教學反思

本節的課題“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一句話點明瞭基因與DNA的關係,這一表述雖然言簡意賅,但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通過啓發學生思考基因等於DNA嗎?然後閱讀材料1、3,從數量上認識到基因是DNA的片段,然後再從材料2、4上理解什麼是遺傳效應。用數學方法推算鹼基排列的多種組合方式推理出DNA分子中遺傳信息的多樣性和特異性。通過介紹DNA指紋技術引發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的過程中,本節以學生爲主體展開,通過展示豐富的圖片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交流討論,師生共同分析資料。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並能得出準確、深刻的見解,這是出乎老師們的意料的,聽課的老師們一致認爲本課的合作探究真正達到了效果。在介紹DNA指紋技術時,不僅提供圖片和材料,還介紹了相關的網站,學生也十分好奇和興趣,課後紛紛討論,並來向老師摘抄網址。所以,從新課程理念出發,我認爲這堂課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在課堂中並沒有照顧到全體同學,有的同學很想發言,但卻沒機會,這也是本課的遺憾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