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反思

生物1.33W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反思1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這一節內容,我主要通過前期精心的設計特別是在分析科學家的代表性實驗上重點下功夫,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共同探討分析從而得出相關結論,掌握相關知識,重點培養學生依據實驗現象推理分析的能力。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反思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的動態圖片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先展示一種常見的材料——彈力布,讓學生判斷是否可以作爲製備生物膜的材料並說明理由。進而再引導其他同學思考“你還能想出更好的製備細胞膜的材料嗎?”這麼做一方面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引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進行更廣泛和深入的思考。實踐證明,學生能說出雞蛋的卵殼膜與細胞膜功能相近,可作爲細胞膜的製備材料等實例,說明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層次,作爲教師,我們應該適時、恰當地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幫助並使其能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

其次在本節的教學設計上應主要突出科學史實教育。我將多位科學家的實驗過程加工成一連串環環相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自動手模擬幾個代表性實驗的過程,體會從實驗現象——提出假說——進一步驗證完善——不斷髮展的科學方法。學生通過體驗科學家研究的邏輯性和嚴密性,認識到科學發現的漫長和不易,進而正確認識實驗技術手段的進步在促進科學研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最後學生們將自己親手製作的靜態模型與多媒體動畫展示的動態模型結合起來,共同總結並歸納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一靜一動,相得益彰。學生們不僅在課堂上展示了自己製作的生物膜模型,還結合多媒體的優勢掌握了生物膜的真實結構。既鍛鍊了自己動腦動手能力又使自己的推理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這節課的內容較爲抽象,高一學生不易理解,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體驗科學發現的探索過程,進而在自主探索中獲取知識。我在設計時既有小組討論學習,又注意通過多媒體課件、學生製作模型等手段讓學生進行動腦、動手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在落實新課程標準實現三維目標的要求。課堂上,學生的配合情況讓我很滿意,只是自己在開頭時有點緊張,對於一些問題銜接方面處理的不是很好,最後,由於時間緊張沒有來得及處理隨堂練習題,課堂環節有所遺漏,下次需要引起注意。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反思2

這是10月25日上的一節校級公開課,高一這個時候還沒有上到這個地方,猶豫再三,還是挑選了這節課,之所以選這節課來上,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爲這節課相對獨立,前面的知識沒學也不妨礙本節課的教學;二是因爲這節課是探討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這是生物學知識的核心觀點,有必要濃墨重彩。在上這節課之前,我詳細地看了教學參考,網絡上的教學設計、教學視頻,也看了很多,一時還是有些焦慮,不知如何下手,才能充分體現全程導學,纔會避免落了俗套,最重要的是能讓學生學得快樂又能真正創新課堂。

一開始試上是這樣的流程:由探索膜成分入手——探索各成分在膜中的排布形式(學生在學案上先自己畫,後組內糾錯,再組間展示)——探究排布好的這些分子是靜態的還是可以運動的——修正完善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畫出完整模型——對模型進行解說——課堂演練。經過反思及組內討論,發現讓學生着手在學案上畫效果並不顯著,而且很難進行小組間的展示交流,也不便實施糾錯修正。思慮再三,對教學設計進行了改進,具體如下:學案呈現科學家實驗及相關資料讓學生自主探究細胞膜的成分——關於成分學生提出自己的假說,學生設計實驗驗證(或看科學家實驗驗證)——根據學生得出的成分探究成份之一磷脂在細胞膜中的排布——自制磷脂模型教具分發給每個學習小組各8個,小組活動:在紅紙上擺出磷脂分子在空氣—水這個界面上以及在細胞膜中的排布,組間展示交流,相互糾錯修正,構建正確磷脂分佈模型——把另一成分—蛋白質(有模型)也建構到前面的磷脂雙分子層上,組間展示交流,糾錯修正——根據實驗現象探究磷脂和蛋白質是靜止還是運動,學習小組模擬——得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與教材模型比對,發現組成膜的新成分—糖類——修正完善模型,並作解說——回顧科學家探究生物膜結構的過程,讓學生感悟科學探究過程的嚴謹、艱辛與持續性,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要體現這種精神。

一節課下來反思不斷,這次的`課堂有一定的亮點:自制模型發入學習小組充分調動了學生組內辯論與合作的熱情,一個學習小組內的學生一起討論、一起探究、一起修正、一起得出正確的結論,膽子放開了,表現積極了,不再怯於回答(尤其是聽課者衆多的公開課上),即使自己是錯誤的,也毫無保留的表達了自己獨特的觀點,是很好的教學資源,且在其他小組同學的糾正下表示理解並及時修正自己小組的錯誤。當然,更多的是不足,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商榷改進:

1、關於學生構建模型的設計應該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也就是在最後課堂結束時,每個小組應該構建好一個比較完整且正確的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能作爲一個作品或成品展示出來給大家看,也就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最好能固定在紅紙上,而不是活動的,否則最後隨着課堂的結束,學生在課堂中構建的模型最後全部又恢復成一個個零件,回到了模型袋裏,這樣,不利於學生在整體上加深對生物膜結構的印象與理解,學生也體會不到製作模型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2、在細節上更應該注重科學性。如在探究蛋白質分子在細胞膜上的排布時,有這樣一些形式:鑲、嵌、貫穿。而在PPT顯示着三種形式時,更好地應輔以科學的解讀,如“鑲”是整個蛋白質分子附着於磷脂雙分子層內外表面;“嵌”是蛋白質分子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貫穿”是蛋白質分子整個橫跨於磷脂雙分子層間,兩頭露出於磷脂雙分子層。因爲課堂上未作適當科學的解讀,學生只是看了PPT上的圖片留有淺淡的印象,對實際蛋白質的分佈還是模棱兩可,這是失誤的一個地方。

3、最後總結得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後,讓學生對照書本上的圖片模型進行比較前,應先對各組學生製作的模型進行賞析評價,如很多組的模型中沒有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的蛋白質排布等,應其他小組在相互糾錯中指出或由老師點評出,加強科學教學。

以上只是個人對本節公開課的一點教學後的感悟,從這次公開課的準備到實踐,感受頗深,老師和學生一樣,學無止境,只有不斷反思,不斷修正,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的教學不斷髮展,學生可以讓我們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