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生物

生物的分類教學反思

生物1.71W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物的分類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的分類教學反思

生物的分類教學反思1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是第四章《物種的多樣性》的第一節內容,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分析以及技能訓練,引導學生學習分類的一般方法,並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徵對生物進行分類。

又因這節內容是在學習了前邊內容的基礎上展開的,所以學生很容易區分生物的相似與不同之處,但也有少數學生學的不紮實,可能會有差錯。這時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對生物的分類,然後,在學生分類過程中,對於個別學生進行糾錯,共同找到錯誤原因,讓其明確各類生物的主要特徵。

之後讓學生嘗試採用不同的分類依據對生物進行分類。第一個班我是按照課本上的過程對同一組生物採用不同的標準分類,結果學生好象產生了厭煩感,失去了興趣,部分學生覺得自己會了,不再認真分類。第二個班我準備了另一組生物體讓學生嘗試採用不同的分類依據給其分類,並且說看誰分得快分得準。學生起勁了,都抓緊時間分起來,而且分類的結果也多種多樣。雖然同是完成一個教學任務,但只是換了一組生物體,教學效果卻明顯不同,這就是教學技巧,需要教師稍做改動,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這節課後,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假如讓學生自學(當然是簡單的章節),比教師的講解效果要好的多,教師只需在關鍵時刻點出主題即可。這樣,學生會找到學習的樂趣,會增加學習的自信,還避免了一部分學生眼高手低,自以爲會了其實還有欠缺的現象。更好的是,教師的話少了,那麼,每一句話都是主題、重要內容,學生會聚精會神地聽你說的每一句話,因爲這正是他通過自己學習需要得出的最終結論,這樣,學生有學習動力,教師真正起到點撥作用,很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生物的分類教學反思2

本課說明:

《生物的分類》一節內容包括四條線索:

1、生物分類的目的—對生物進行分類是爲了更好地認識和研究它們。

2、生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是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營養方式、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以及在進化上的親緣關係等。

3、生物分類的等級是將各種生物在整個生物界加以“定位”的.關鍵,也是判斷各種生物相互親緣關係遠近的依據。

4、種的特點:種是最小的分類單位,種的基本特徵有三個方面:⑴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相似;⑵生態分佈基本相同;⑶能繁殖後代,且後代也應具有生殖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創設探究情景,導入新課展示圖片、列舉事例觀察辨析、討論分析,表達交流。讓學生透徹認識生物分類的目的。生物分類依據的探究提出問題——我們依據什麼給生物分類呢?學生閱讀(包括插圖和文字)自學讓學生了解生物分類的依據,掌握生物的主要類羣。生物的分類等級設計討論題目,小黑板出示問題小組討論,表達交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爲基礎,通過思維碰撞,互相提高。種的特點提出問題:馬、驢、騾是否一個物種?倡導學生互相爭辯學生反思自己的生活經驗,敢於提出新觀點。讓學生理解種的特點。潛能開發創設寬鬆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暢談學習疑問大膽提出自己的疑惑,發揚團結互助精神把學生真正放在學習主人的位置上,關注學生差異,實現資源共享。

教學反思:

課後本人感覺本節課的教學成功之處有兩方面:

1、課的引入,首先展示八角茴香和莽草兩種植物的圖片,讓學生辨析(着重從兩種植物的果實如下圖所示),說明一旦分辨不清就會出現嚴重事故,只有具備分類知識才會避免事故的發生。繼而又以益母草爲例,說明同物異名影響植物學研究以及在國際學術交流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最後以蘿芙木爲例說明只有具備分類知識才能充分開發、利用和保護植物資源。通過以上內容的補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生物分類的意義有了更透徹的認識。爲本堂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課的結尾,讓學生在本節學習的基礎上提出各自需要解決的問題,如:真菌屬於植物還是動物?冬蟲夏草屬於哪一類生物?中藥中的靈芝是屬於生物的哪個部分?昆蟲的複眼與其他動物的眼睛在視覺上有何不同?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句中癩蛤蟆指哪類動物?與蛙有何分別?龜鱉有何分別?田雞與青蛙有何分別?蜘蛛與昆蟲有何區別?

不足之處在於學生雖然通過課堂討論,能夠利用生物的分類等級給一些生物確定“戶口”,但對於生物的分類等級單位門、綱、目、科、屬、種缺乏感性認識,理解上欠佳。我想通過課下開展“校園植物掛牌”活動,會進一步鞏固課堂內容,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生物的分類教學反思3

本節內容是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章第一節《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的第一課時,本節的主要策略是通過學生的分類活動讓學生學習分類的方法。以下是對本節課的一些反思:

首先,本節課基於課標的基礎,合理的確立了教學目標,重難點得到較好體現。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幾點是自己認爲比較滿意。

1、遊戲引入:

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遊戲“快速找出某本書”,讓學生親身體驗分類的過程,同時讓學生在分類中體會分類的重要性以及分類的前提條件是數量很多,然後通過生物種類的呈現,讓學生自己感受到對於生物分類的重要性。這個環節充分結合學生生活,不光激發了學生興趣,使學生在“做中學”,同時對於學生養成好將書籍分類的習慣也有一定幫助。

2、自主學習的應用: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學習分類的方法,而對於所需要分類的生物學生在七年級的時候都已經學過了,所以對於所需分類生物的特徵,通過學生查閱資料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可以對前面知識查漏補缺,同時增加了前後知識的連貫性。

3、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在進行分類體系確定時,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讓學生用自己的分類體系來分,同時給予肯定,並告訴學生爲了增加研究成果的交流,所以我們來介紹一種被人們普遍接受的符合生物進行的體系,這樣即使的學生有了自主探究的空間,同時也比較能接受書上提出的分類體系。

4、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

在對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比較中,教師給出學生兩組植物的葉片和花的圖片,但不急於告訴他們區別在哪裏,而是讓學生自己觀察並嘗試總結,這個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的過程要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印象深刻,而且這個探索的過程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5、板書設計合理:

利用圖表式板書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梳理,和學生一起完成板書,同時通過板書呈現出了生物進化的歷程以及分類的標準,使學生一目瞭然。

標籤:反思 教學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