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5篇)

設計3.17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草船借箭》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5篇)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

教材說明:

《草船借箭》是三國赤壁之戰裏的著名橋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教學要求:

1.瞭解本課的情節,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認識學習以記事爲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並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草船借箭》。請你回憶,“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麼?

(周瑜妒忌諸葛亮,用10天造十萬枝箭的命令來設計陷害諸葛亮。)

2、文中哪句話點出了原因?齊讀第一句。

3、“草船借箭的結果”怎樣呢?齊讀最後一句。

4、請問,“神機妙算“是什麼意思?

(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於估計客觀情勢,決定策略。)

板書:神機妙算:

5、過渡:諸葛亮到底神在哪裏?妙在何處?我們繼續學習“借箭的經過”。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首先要渲染氣氛——創造情境——引出主題,因此,在這個環節的設計,我主要讓快速進入課文,爲接下來的授課做好鋪墊。】

二、深入探究

1、學習要求:

自由讀第6-9段“借箭的經過”,想想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 找到相關的語句讀一讀,並試着寫下自己的感受。

2、小組討論

3、學生彙報: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他算到了什麼?又算準了什麼?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爲接下來的授課做好鋪墊。】

知天文:

(1)“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1、他算到了什麼?(大霧漫天)

板書:大霧漫天

2、這是一場怎樣的霧?指導朗讀

3、爲什麼選擇這樣的天氣?

(什麼都看不清,敵人不明真相,曹操纔不敢輕易出動)

4、也許這大霧是碰巧呢?你從哪裏知道不是碰巧?

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

師問:爲什麼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

5、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算準了會有一場大霧,所以他是那樣 -----?

或者:所以他前兩天才那樣不慌不忙,從容不迫------

(胸有成竹、從容不迫)指導朗讀

6、第三天,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是什麼心情?(高興、期待)指導朗讀

識人心:

(3)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近前”

1、自由讀讀這句話。他算到了什麼?(曹操一定不敢派兵)

2、諸葛亮算得對嗎?

果然不出所料,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引讀)“江上……近前。”

3、曹操爲什麼一定不敢派兵出來?(大霧漫天、看不清虛實、生性多疑)

4、小結:在這種大霧漫天、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如果是別人也許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絕不會派兵的,因爲曹操生性多疑。曹操曾經帶劍睡覺,夢中殺人,甚至殺害了醫術高明的華佗。正因爲對曹操的這一特點了如指掌,所以此時諸葛亮鎮定自若,談笑風生。

他笑着說(齊讀):“霧這樣大……就回去。”

5、你再看看這句話,聯繫上下文,覺得諸葛亮在笑誰?笑什麼?好好揣摩。

小組討論

6、學生彙報:(笑曹操。) 板書:曹操

聯繫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輕易中計。

這是諷刺的笑、輕蔑的笑、這是嘲笑。指導朗讀

7、還在笑誰?(笑周瑜。) 板書:周瑜

聯繫周瑜本想害諸葛亮,而現在將計就計,把輕易就把十萬枝箭借回來了,周瑜

的陰謀落空。

這是瀟灑的笑、勝利的笑。指導朗讀

8、還在笑誰?(笑魯肅) 板書:魯肅

聯繫魯肅的吃驚,指出他在笑魯肅的忠厚老實、不知底細。

這是寬厚的笑、幽默的笑。指導朗讀

9、還在笑誰?(笑自己)

聯繫“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笑出了他的自信,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笑出了他的神機妙算。指導朗讀

10、小結:這一笑,包含了多少內容呀!他這一笑,早就算準了曹操不敢派兵出來,只會放箭如雨;早就算準了周瑜會敗在他的手下。這就是料事如神的`諸葛亮,這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啊!

懂地理:

(4)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爲什麼把船連接起來?

既便於統一行動,避免走散。

(5)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爲什麼一字兒擺開?

既便於統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當,增大受箭面積。

爲什麼擂鼓、吶喊?虛張聲勢,爲了製造進攻的假象,又讓曹軍明確射箭方向。

(6)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爲什麼掉轉船身?船頭朝東,船尾朝西?

兩面受箭,又可保持平衡,也爲了撤退的方便,節省時間。

(7)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駛出二十多裏,要追也來不及了。

順風順水是巧事嗎?說明什麼?

長江江水正是由西向東流,正是趁着順風順水的時刻,二十條船像飛一樣放回二十多裏,曹操追也來不及了。

板書:船順風順水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引導學生從一些句子中去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小結

1、諸葛亮並沒有呼風喚雨的本領,但他知天文、懂地理、識人心---------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經算準了這場大霧;諸葛亮考慮周密,算準借箭的位置,並且進行了巧妙的安排;諸葛亮料事如神,算準了曹操多疑不敢出兵。

板書:知天文、懂地理、識人心

2、過渡:這就是神機妙算啊!怪不得文章結尾,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3、想像一下,周瑜說這話時,心情怎樣?(佩服、讚歎----)指導朗讀。

4、千百年來,諸葛亮的形象成了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只是其一,關於他的故事你還知道有哪些?如:借來的箭怎樣還給曹操呢?

又如:周瑜真的服氣了嗎?他和諸葛亮之間還有哪些明爭暗鬥呢?

苦肉計 借東風 火燒赤壁 劉備娶親 三氣周瑜 諸葛亮弔喪

5、你還會用什麼詞語來讚美諸葛亮?(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智慧超羣---)

6、草船借箭,每個環節都關係着借箭的成敗,每個細節都彰顯着諸葛亮的智慧。

後來人們寫了一首詩歌,來讚美諸葛亮:

草船借箭不尋常,要論成敗有文章。

都督周瑜欲陷害,孔明先生巧應對。

妙算天文霧漫天,通曉地理蒙曹操。

洞悉人心妙計成,箭如雨下滿載歸。

神機妙算諸葛亮,世世代代美名揚。

【設計意圖:再次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讓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留在學生心裏。】

四、拓展

1、《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讓人難忘的人物和故事------

2、同學們,希望你與書爲友,課外閱讀《三國演義》,從文學中汲取力量,感受文學經典的魅力。

【設計意圖:教材只是優秀文化的縮影,我們語文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教材,還要把課內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從讀好一篇文章到讀好一本書,從讀好一本書到讀好一段人生。】

板書: 草船借箭

知天文:大霧漫天

神機妙算 曉地理:順風順水

識人心:曹操、魯肅、周瑜

點評:在這節課中,在教師和學生的一次次對話中,在教師和學生的一次次細細品讀體味中,一個活生生的搖着鵝毛扇談笑風生的,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的大智大勇的諸葛亮躍然紙上,也躍然在學生的心中。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2

人教12冊 10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人教12冊 10 《*船借箭》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要膽量,有膽略。

2.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3.掌握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瞭解*船借箭這件事情發展的前因後果和一步步的發展過程。

2.從*船借箭這件具體的事情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

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想到了哪些問題呢?

通過預習,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呢?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2.指名回答。

三。理清層次

1.小組學習,想想課文按怎樣的`順序敘述的?

2.交流,總結段意。

四。迴歸問題

1.通過剛纔的學習,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2.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小組討論,找找課文中哪個詞語最有研究價值。

第二課時

一。回憶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你們小組認爲課文中哪個詞最有研究價值呢?

二。深入探究

1. 教師引入: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你認爲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劃出來,再用心體會,諸葛亮到底神在哪裏、妙在何處。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哪些地方最能突出諸葛亮神機妙算呢?

4.相機提問,引發思考: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他會想些什麼呢?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這是話中有話、話後有話呀!你能把諸葛亮沒說出來的話寫出來嗎?《*船借箭》這篇課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11處之多,但只有這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諸葛亮他在笑誰?

5.應該怎麼讀出來?

6、現在,你弄明白了爲什麼要借箭,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嗎?

三。作業

閱讀《三國演義》。

 第三課時

一。回憶

說說自己弄懂的知識。

二。延伸

說說自己讀的能突出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故事。

三。創見

課文與自己課外閱讀的內容相比較,有什麼不同之處。提出自己的疑問。

四。總結

1.說說自己解決的問題。

2.說說自己學過課文後的收穫。

五。作業

我看歷史人物。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認讀本課“瑜、督”等生字,會寫“妒、忌”等生字。理解“妒忌、都督、委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文章內容。

(3)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2.過程與方法

用精讀、略讀、默讀、瀏覽等多種學習方法,品讀語言文字,領略經典名著語言的魅力。

3.情感與價值

從“草船借箭”這件事情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他的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生字,瞭解“草船借箭”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和一步步的發展過程。

【教學難點】

從“草船借箭”這件事情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他的創新精神。

【教學準備】

學生:瞭解《三國演義》的相關資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批註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看過《三國演義》這部書或電視劇嗎?那你最喜歡三國裏的哪個人物?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兩位三國裏比較聰明的人物,他們就是周瑜和諸葛亮。(板書:周瑜、諸葛亮)識記生字“瑜”和“葛”。

2.在他們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們快來看一下吧!

(板書課題:草船借箭)

二、檢查預習情況

1.介紹《草船借箭》的.背景資料。(學生彙報預習資料,相互補充。)

《草船借箭》是選自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相互討伐,史稱“三國鼎立”。曹操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戰前發生的。

2.說說你瞭解的周瑜與諸葛亮。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現在請同學們翻開書,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篇課文,記住把字音讀準了,句子讀通了。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這篇課文主要講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師適時引導。

2.生字詞學習。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比較長,生字詞也比較多,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誰來給大家讀一讀?(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師:對於這些生字詞,在意思上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小組交流,全班彙報。)

3.朗讀詞語,鞏固練習。

妒忌、都督、幔子、水寨、弓弩手、吶喊、神機妙算、擂鼓、丞相。

四、梳理脈絡,全文把握

1.預設。

起因(第1自然段):心生妒忌。

經過(第2~9自然段):巧妙借箭。

結果(第10自然段):自嘆不如。

2.按起因、經過、結果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周瑜妒忌諸葛亮有才幹,設計要諸葛亮在三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利用草船,用妙計向曹操“借箭”,諸葛亮如期如數向周瑜交出十萬支箭,周瑜自嘆不如。表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五、指導寫字

書寫“妒、忌、曹、督、委、魯”等生字。

六、佈置作業

1.規範書寫本課生字詞。

2.按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給家長講講這個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批註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1.出示本課詞語,請學生讀一讀。

2.回憶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相互補充,師適時指導。)

二、精讀課文,領悟研究策略

師:請同學們細讀第2~9自然段,把你認爲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畫出來,再用心體會,諸葛亮到底神在哪裏、妙在何處。

(一)“諸葛亮知天文”

1.師:誰來說說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詞句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生: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師:這場大霧,諸葛亮和魯肅都看到了。請大家體會體會,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生:魯肅會感到很害怕。那麼大的霧,船要是誤進了曹軍的水寨怎麼辦?

生:魯肅會大吃一驚:前兩天還是好好的,怎麼現在會有這樣大的霧?

師:那麼,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生:諸葛亮會暗自高興。這場大霧,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指導讀句子)

2.師:但是,光讀這句話,就能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嗎?不能!爲什麼?因爲這場大霧也許是湊巧碰上的。所以,我們得再往前面讀一讀,聯繫上文看看從哪句話可以看出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生: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

(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此句,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

(二)“諸葛亮識人心”

1.師:誰來說說你從哪兩個句子中讀懂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生: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生: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

2.在《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十多處,但只有這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諸葛亮他在笑誰?

(聯繫魯肅的吃驚,指出他在笑魯肅的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寬厚的笑、幽默的笑;聯繫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指出他還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輕易中計,這是諷刺的笑、輕蔑的笑;聯繫“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陰謀落空,這是瀟灑的笑、自信的笑。)

(三)“諸葛亮懂地理”

1.師:你還從哪些詞句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生: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受箭。

生: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駛出二十多裏,要追也來不及了。

2.問題探討。(小組交流,全班彙報。)師:他們爲何“一字擺開”?生:既便於統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當,使受箭面積增大。師:爲什麼“擂鼓吶喊”?生:既是爲了虛張聲勢,製造進攻假象,吸引曹操軍隊的注意力,引曹軍出來射箭,又是讓曹軍明確射箭的目標和方向。師:爲什麼開始船頭朝西,後來船頭朝東?生:這樣既能兩面受箭,又可保持船體平衡,便於箭滿後順風順水返回,省去掉頭的時間。

三、回讀課文,類化研究

師:剛纔,我們通過抓前後句子之間的聯繫,真正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同學們,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來研究問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讀書方法。請大家用這種方法,再次研究“霧中借箭”這部分內容,看看你還能從哪些句子中讀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學生研讀,教師巡視。讀後組織交流。

四、分角色朗讀,感受形象

1.分角色朗讀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

2.通過對話描寫你感受到了什麼?

3.全班交流。

諸葛亮胸有成竹,周瑜心胸狹窄。

五、拓展延伸

1.積累本課中的好詞佳句。

2.思考:文中的諸葛亮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

六、佈置作業

1.規範書寫本課生字詞。

2.文中還有一些體現人物特點的詞句,畫出來和同學交流。

3.推薦閱讀《三國演義》全書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4

教學過程:

(課前誦讀詞:<三國演義>(卷首詞)羅貫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事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教學引入:剛纔,同學們背誦了<三國演義>的卷首詞。這一節課,我們就要來繼續學習《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草船借箭》

一、整體感知

1、讀課題,誰來說說是誰向誰借箭?(板書:諸葛亮)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說說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麼?(板書:忌妒、造箭)借箭的結果怎樣?(板書:交箭、歎服)

3、請同學們翻開書迅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個詞最能概括諸葛亮的特點?(板書:神機妙算)你從哪句話知道的?生讀句,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4、針對“神機妙算”,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或你想知道些什麼?)(預測:爲什麼要用“神機妙算”?神在哪裏?妙在哪裏?怎樣神?……教師擇要板書問題。)

5、交待目標: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學習借箭的經過,研究諸葛亮“神機妙算”到底“神在哪裏、妙在何處?

[過渡: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寫了借箭的經過?(6——9自然段)]

二、重點學習借箭經過。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6——9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從哪些詞句中能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展示屏出示自學要求:

自由讀課文6——9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從哪些詞句中能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把你認爲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詞句劃出來,用心體會。

2、自學——然後(同桌)交流。

3、集體交流:

師: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情況一)生:我從這兒體會到諸葛亮算準了三天後必有大霧:生讀句——“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師:這場霧有多大?你能不能通過讀讓我們感受到?齊讀此句體會霧大。)(師:這場大霧也許是湊巧碰上的呢,你怎麼知道是他算準了的?再聯繫上文的句子進一步體會:第一天……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看出諸葛亮懂天文。(板書:懂天文)[不過,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羅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麼可以寫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爲什麼?“只有這樣寫,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機妙算。]讀句體會

(師可以過渡:好一個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他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會有這場大霧的。引導學生讀周瑜的一聲嘆息:“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繼續彙報: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情況二)生: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與“曹操聽到……”相照應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師:(引導讀重點句)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11處之多,但只有這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諸葛亮他在笑誰?(聯繫魯肅的吃驚,指出他在笑魯肅的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寬厚的笑、幽默的笑;聯繫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指出他還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輕易中計,這是諷刺的笑、輕蔑的笑;聯繫“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陰謀落空,這是瀟灑的笑、自信的笑。)

小結:你們看一個“笑”字,可以體會出諸葛亮善識人心。板書:識人心

[師:借箭過程中,諸葛亮、魯肅、曹操說話時各是怎樣的神態,讓我們來看錄像體會。]

師:看完錄像後,你們能模仿他們的神態讀他們的話嗎?請同學們自己試試。

師:(試讀後)讓我們分角色讀他們的話,(老師讀旁白,請一個學生讀魯肅的話、男生讀曹操的話、女生讀諸葛亮的話)

(師:好一個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他算準了曹操不敢出兵、只會放箭如雨,這說明了諸葛亮不僅知天、而且識人。)再讀周瑜的話:“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4、你還從哪些詞句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生:順風順水。師:諸葛亮是如何做到讓船順風順水的呢?生:調船。諸葛亮幾次命令掉轉船頭?找句讀。他爲什麼要這樣做?]

5、4人小組合作:一人讀句子、一人畫圖、另兩人用文具盒或者鋼筆當船,演示船頭船尾的掉轉方向。

6、請一個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講解。哪是曹軍的水寨?哪是東吳?怎樣掉轉船頭?爲什麼要這樣做?(啓發學生說出:多受箭、保持平衡、回來順風順水)從這兒你可以看出諸葛亮算好了什麼?(算好了借箭的地理位置)(板書:曉地理)

讀句“曹操知道上了當……”體會神機妙算。

小結:好一個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當魯肅告訴了周瑜諸葛亮借箭的經過時,(引讀):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總結延伸

1、小結板書:剛纔通過對借箭經過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他懂天文、識人心、曉地理三個方面;聯繫全文,你還能從課文哪些地方體會到他的神機妙算?(生:算到了周瑜是故意陷害的;知道了魯肅是忠厚老實的。知道了周瑜會懷疑、所以才把魯肅叫上做見證的……諸葛亮真的是神機妙算。)讓我們再讀周瑜的話:“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讀周瑜的話,試着從不同角度把句中的“神機妙算”換一個詞來說。出示字條: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我真比不上他!”(解疑;擦去課前質疑時的問號。)

2、師描述小結:諸葛亮神機妙算,他懂天文、借了長江的霧;曉地理、借了長江的風和水;識人心、借了魯肅的兵和船,從而借到了曹操的箭。(完成板書:)

3、再讀課題:想一想,諸葛亮借了曹操的箭,那麼有借就有還,他還要找機會還箭。師:你知道他什麼時候去還嗎?(《赤壁之戰》去還箭)

你們課外可以繼續去閱讀《三國演義》,課後召開一次“我眼中的三國人物”讀書交流會。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本文出自於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本文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而成。講述了周瑜因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而以造箭爲由陷害諸葛亮,諸葛亮神機妙算,巧用妙計向曹操成功借箭,有力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羣。本文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對話精彩紛呈,人物形象鮮活生動,有利於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藉助“起因—經過—結果”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3.以研讀故事起因爲範例,初步學會用“抓重點,巧添加,換方式”的方法講故事。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藉助“起因—經過—結果”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以研讀故事起因爲範例,初步學會“抓重點,巧添加,換方式”的方法講故事。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介紹故事出處;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簡介故事出處: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是三國赤壁之戰中很有名的一個橋段。

二、初讀故事,把握主要內容;

1.自由讀文,夯實字詞;分類識字,重點理解“妒忌,軍令狀”。

2.理清脈絡,把握大意

(按起因—經過—結果把握文章大意)

三、試講故事,示範滲透方法;

1.默讀一二自然段,想一想:你怎麼給大家講清楚故事的起因?

2.交流展示,教師隨機引導

預設:(1)從語言表達的`流暢,故事情節的完整,主要因素的把握等方面評價引導

(2)依據學生的展示隨機引導概括講故事的技巧:抓重點,巧添加,換方式。

3.結合“技巧“,藉助板書再講故事。

四、學以致用,鼓勵續編故事;

以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七分實事,三分虛構的原則,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嘗試創編故事。

板書設計:草船借箭

抓重點

講 巧串聯

換方式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⒈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讀準讀通課文。

⒉分主角朗讀課文,初步領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⒊理清課文順序,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

教學重難點:

分主角朗讀課文,初步領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改寫的課文《草船借箭》。板書課題。

二、解釋題意,瞭解時代背景。

⒈誰明白“箭”是什麼樣貌的?板書“劍”字,這個“劍”和“箭”一樣不一樣?周瑜問諸葛亮“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你明白嗎?

⒉誰明白“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三國”指哪三國?(出示地圖)它們分別由誰統治?

⒊“草船借箭”的故事,講了哪幾個人物?他們分別是哪個國家的,幹什麼的?

⒋當時,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史稱“三國鼎立”。周瑜、諸葛亮怎樣會走到一齊的?

⒌師出示多媒體邊簡介背景:

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忙作戰。“草船借箭”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

三、讀通讀準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⒈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借箭的過程是哪一部分?剩餘部分分別講什麼?

①生自由讀書。

②指名回答。師板書:起因、準備、經過、結果。教師指出:這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

四、分主角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⒈初讀了課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想設計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對白。我讀提示語,一、二組讀周瑜的話,三、四組讀諸葛亮的話,想一想:從對話中能夠看出周瑜和諸葛亮分別是個什麼樣的人?(師生讀書)

⒉這一段對話的提示語太單調,總是“周瑜問,周瑜說”?我們學過的提示語中,常常有恰當地描述說話人的動作、神態等的語句,能夠幫忙我們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我們接下去就來透過人物對話的朗讀和揣摩,給文中加上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提示語,再讀讀這段話,進一步體會人物的人性特徵。老師那裏也帶給一些提示語,看看能夠用在何處,並說明爲什麼用這樣的提示語。多媒體出示。

⒊學生默讀、思考。

⒋討論交流。

⒌分主角朗讀。如男女生讀,分組讀等。

⒍小結:這一段的語言交鋒,句句緊逼,刻畫出兩個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表現了他心胸狹窄,兇狠狡詐。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爲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五、播放fiash動畫。

六、作業:

⒈思考: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⒉課外讀一讀《三國演義》中跟本課有關的部分。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7

教學要求:

1、瞭解草船借箭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和一步步的發展過程。

2、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周瑜的心胸狹窄。

3、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介紹背景。

1、揭題。

2、這篇課文是我國著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寫的是東漢末年的事。(幻燈演示“三國演義羅貫中”)

3、誰明白這三國指的是哪三國?三國的代表人物分別是誰?

出示幻燈:

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孫權、劉備聯合對付曹操的時候。

二、檢查預習。

1、透過昨日的預習,你明白這個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板書: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

你明白他們分別是哪國的?什麼身份?教學:都督(dū)

三、初讀課文。

1、草船借箭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試着用幾句話簡單說說。

2、透過閱讀這個故事,文中的諸葛亮和周瑜給你留下什麼印象?(你能分別用上書中的一個詞來評價嗎?)

板書:妒忌神機妙算(理解這兩個詞)

四、細讀課文。

(一)過渡:

草船借箭這件事從開始到結束哪些地方充分地表現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和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只要我們認真讀課文,想象當時的情境,就能處處體會到他倆各自不同的個性,做到真正理解人物。

(二)講讀第一段。

1、我們先來看故事的開頭,周瑜和諸葛亮商議與曹軍水上作戰用什麼兵器最好?(板書:議)

2、在這場討論中,周瑜有意要爲難諸葛亮,默讀ξ1-2,找找看,從哪些地方能夠看出?

3、諸葛亮明白周瑜的心思嗎?你怎樣明白?教學:懲chéng罰fá

4、小結:故事一開始,在周瑜和諸葛亮之間就展開了一場智鬥,一個設下陷阱,步步緊逼;一個胸有成竹,從容應對,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場面,想象兩人對話時的神態。(男女生分主角讀)

(一)講讀第二段

1、爲了到達進一步陷害諸葛亮的目的,周瑜還做了些什麼?

周瑜說的話充分暴露了他的險惡用心,要置諸葛亮於死地而後快。(指名朗讀)

2、那麼,諸葛亮是怎樣做的呢?從中能夠看出他的神機妙算嗎?(板書:備)

3、魯肅是周瑜的部下,諸葛亮爲什麼找他幫忙?(板書:忠厚守信)魯肅確實忠厚守信,從哪兒看出?哪個詞最能說明?

(二)講讀第三段。

1、魯肅照諸葛亮說的`,引讀——

諸葛亮爲什麼“直到第三天才行動?”爲什麼“四更”時候行動?爲什麼“祕密”地請來魯肅?爲什麼要請魯肅一齊去取箭?(結合看插圖)(板書:取)

2、整個取箭這一段集中地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找找看,還有哪些地方能說明?四人討論交流。

3、諸的神機妙算表此刻他知人心,通天文、識地理。

這些條件少一條行嗎?爲什麼?

4、出示諸葛亮的話(出示幻燈)

“凡爲將者,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曉軍情,不明陳圖,乃庸才也”。

5、齊讀取箭經過,想象當時的情境,想象人物的神態,進一步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講讀第四段。

1、引讀“二十條船靠岸的時候,……”(板書:搬)

2、真的是準備來搬箭的嗎?

結果呢?

3、你認爲周瑜什麼地方比不上諸葛亮呢?

4、總結:我們這天讀課文,明白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邊讀邊想象。透過體會人物的神態、心思來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閱讀寫人物的文章,真正理解人物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讀書的主要目的,這樣的做法,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將繼續練習。

(四)質疑,體會課題“借”的好處。

1、課文基本上寫完了,還有什麼問題嗎?

2、一個“借”字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才華。

(五)引導課外閱讀。

1、假使周瑜真的認爲比不上諸葛亮,會怎樣呢?真的這樣做了嗎?《三國演義》中還有很有精彩的故事,回家看。

2、同學們回去再讀讀課文,讀讀有關諸葛亮的小故事,準備下節課改寫《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8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棄面面俱到,重在梳理情節脈絡,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理念。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生詞,讀通讀懂課文。

2、瞭解古代軍事知識:都督、軍令狀、水寨、弓弩等。

3、深刻領會諸葛亮神機妙算在什麼地方。

重點難點:

圍繞“神機妙算”,緊緊抓住重點句,前後聯繫,讀、畫、思、議、悟深入理解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從草借箭這件具體事件中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課前準備:

1、自學生字詞;

2、讀通讀熟課文;

3、課前收集諸葛亮、曹操、魯肅等有關人物的資料;

4、教具準備:課件若干。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提出任務

1、複習: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你們知道了什麼?(學生回憶教師小結)

2、導入:諸葛亮如何神機妙算利用草船借箭?周瑜的險惡用心諸葛亮是否也算到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讀議、探究、感悟第二段。

(1) 學生默讀課文,想這段話你讀懂了什麼?發現了什麼?這段話中最吸引你的詞、句有哪些?它你爲什麼特別吸引你?

(2) 檢查自主探究情況。①學生彙報自主探究的收穫。②出示投影片1: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回來報告我。”

(3) 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諸葛亮既然算到了爲什麼還要立下軍令狀?而不揭穿周瑜要陷害自己的陰謀?從哪些地方式看出來?從同瑜的談話中,你悟到了什麼?諸葛亮還算到了什麼?

(4) 小結:是啊,諸葛亮很了不起,那麼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過程中又算到了什麼呢?

2、讀議、探究、感悟第三段。

(1) 此時此刻,你們最想知道的是什麼?(生答……)

師:好吧,答案就在第3段裏,還是用你們最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吧。

(2) 讀後交流,重點研讀下面一段話:出示投影片2:這時候大霧漫天……天亮時就回去。

諸葛亮爲什麼這樣安排?諸葛亮當時已經充分估計到了哪幾種情況?研讀後,聽錄音,讓學生感悟文中所描述的情境。

(3) 曹操敢不敢派兵?諸葛亮借到了箭沒有?請同學們隨着鏡頭去感受當年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情境吧。(放課件“草船借箭”的精彩畫面)

剛纔同學們看了草船借箭的情境,請你們再研讀課文,用“五字”法去學,你們學懂了什麼?發現了什麼?讀後交流。

請同學們再自由讀第3段,分組討論:諸葛亮爲什麼算得這樣準?

(4) 小結:諸葛亮知識淵博,知識天文地理,所以算到了第三四天更有大霧,算到了回來時順風水。他又善於分析人物個性,所以算到了周瑜總賢妨能,算到了魯肅忠厚、講義氣,所以說他神機妙算。

3、讀議、探究、感悟第四段。

(1) 齊讀第4段。議:事情的結果怎樣?

(2) 出示投影片3:周瑜看到……,心裏很忌妒。周瑜長嘆一聲說:“……,我真比不上他!”

生齊讀後,討論:課文的最後一句和開頭一句是什麼關係?

4、總結課文,深化主題:

這堂課,我們圍繞“神機妙算”緊緊抓住重點詞句,前後聯繫,讀、畫、思、議、悟深入理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四)延伸拓展,引申探究:

1、填空。(題略)

2、在《三國演義》這部歷史著中,諸如《草船借箭》這類反映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故事很多,請同學們下去讀一讀,讀完後,寫一篇文章:內容是有關諸葛亮的故事,題目自擬。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

我在《草船借箭》教學設計中,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即:以主爲本,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設計是以學生爲主,而改變了以往設計圍繞老師的講爲主的舊觀念。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上也有了新的突破,改變了以前老師在傳授知識,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在設計中,我緊扣“借”字,牢抓“神機妙算”這個關鍵詞,打破了傳統繁瑣的句段式的教學模式。始終貫穿“讀儀、探究、感悟”的教學特點,充分體現了“三本”即以人爲本、以思爲本、以創爲本。“三重”即重讀,重感悟、重積累的教學思想。全課堂基本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目標讓學生自己設計;方法學生自己歸納,問題學生自己提出,自己質穎,自己探究,自己感悟,自己解決。這就充分體現了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但本設計美中不足的是:只能突出體現出某一方面的理念,其它理念尚未得到充分體現。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妒、督、魯”等10個生字,會寫妒、忌、曹、督等14生字,會寫商議、推卻、探聽等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並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2.認識學習以記事爲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並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瞭解本課的情節,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4.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1.查找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國演義》人物資料。

2.準備《三國演義》草船借箭影視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從《赤壁之戰》故事引入。

師:《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裏面人物或機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別成功,其中諸葛亮這個人物尤其生動。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以諸葛亮與周瑜爲主的課文。

2.揭題、讀題。

3.審題。

什麼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麼意思?

4.再讀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出示:誰草船借箭?爲什麼要草船借箭?怎麼樣草船借箭的?最後借到了箭沒有?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回答問題。(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經過、結果。這也是在解決課後第二題)

2.我們把草船借箭的經過看成借箭前的準備和借箭的過程。

3.自學課文字詞,標好節號,讀通課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趕造十萬枝箭

借箭前的準備:草船、軍士

草船借箭的過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駛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結果:如期交貨、周瑜歎服

4.據此提綱給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

四(10自然段)

這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l段。

什麼叫“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2.從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對話中我們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嗎?

(1)指名2學生分角色讀課文第2節,師讀旁白。

大家聽2個學生對話共幾輪,爲每一輪編上序號。

(2)每一輪對話中,都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讓我們再來看看,周瑜在與諸葛亮對話時,心中是怎麼想的吧。

3.學習第一輪對話。

(1)齊讀,邊讀邊根據老師提的問題想想周瑜是怎麼想的。

師問:周瑜是大都督,難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問。

(2)那周瑜這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呢?兩人一組討論。

交流:2人一組,一人讀周瑜說的話,一個說周瑜的`心理活動。(可發揮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這樣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會說是弓箭,那樣就正合我意”……

(3)過渡:顯然,周瑜正在設計想陷害諸葛亮,那他怎樣一步一步進行下去的呢?

4.學習第二輪對話。

(1)指名2人讀對話,師在其間提問讓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動。

“公事”是什麼意思?“推卻”又是什麼意思?爲什麼不能推卻?(周瑜以公事來壓諸葛亮,使諸葛亮無法不答應。)

(2)同桌一起像剛纔一樣討論周瑜的心理活動。

交流:“我用公事來壓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學習第三--六輪對話。

(1)分四組討論~六輪對話,學着剛纔的方法,先分角色對話,再說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最後一輪,周瑜沒有問話但有動作──裏軍令狀、白酒招待

(2)討論、交流。

6.小結,我們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緊逼,把諸葛亮圈入了他設置的圈套。從每一次對話中,我們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讓周瑜計劃得逞了。真的是這樣嗎?

A、思考:諸葛亮在與周瑜對話時心理活動怎樣?

B、他爲什麼答應周瑜如此難辦到的任務?默讀1~2節,思考這些問題。

(1)(諸葛亮其實已識破了周瑜的計劃,但他以國家大計爲重,爲水戰勝利考慮,不顧個人恩怨,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

(2)分組分角色,指名一生讀旁白,朗讀第1.2節,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四、小結。

周瑜想害諸葛亮,而諸葛亮更是立下軍令狀,那麼事情又是怎麼發展的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節選自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它講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想以造箭爲名陷害他,諸葛亮識破詭計,運用計謀,從敵人那裏借來十萬支箭,周瑜自嘆不如。作者通過這個故事,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激發學生對古典文學的閱讀興趣。

[學情分析]

學生在多年的語文學習中,養成了較好的預習習慣,第一課時中已對文章熱熔和人物特點有了具體的瞭解,已完成課後練習題,因此熟讀課文後,抓住人物特點進行習作訓練將作爲本課重點。

[設計理念]

注重教授抓住人物特點,分析人物性格的讀後感寫作方法,尊重學生感受和個性選擇,培養學生的短時習作能力和閱讀分析能力,學會全面辯證地看待問題,允許學生有自己獨到的合理見解。

[教學目標]

1.能抓住細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2.提高學生的課堂習作能力。

3.培養學生全面辯證地看待問題,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全文,體會人物。

1.三分天下,烽火硝煙,多少豪傑令後人讚歎;一部演義,嬉笑怒罵,無數英雄隨你我評說。同學們,看到這幾幅圖畫,你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三國演義》中的哪段故事嗎?出示課題《草船借箭》。

2.默讀課文,回顧文章主要內容。

看來同學們對本課印象深刻,那就讓我們回到文中,回顧文章主要講了件什麼事?(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想借造箭爲名除掉他,結果被諸葛亮識破,利用自己的神機妙算從敵人曹操那兒借了十萬支箭,讓周瑜自嘆不如。)

3.文章中鬥智鬥勇的主要人物是誰?(諸葛亮和周瑜)

諸葛亮何等人也?(神機妙算有膽有識)

周瑜何等人也?(嫉賢妒能)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他們是這樣的人?(找出文中的依據)

(二)習作。

1.三國人物風貌大家已經瞭解,接下來讓我們記錄下你對他們的印象和認識,好嗎?(出示寫作要求)

2.指讀要求,其他人跟讀。

3.對於習作的要求,你能否爲大家的寫作做以解讀?(第一部分要簡寫;第二部分要抓住一個人的一個特點,點到即止;第三部分要細寫,抓住具體字、詞、句來分析;第四部分應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來談。詳略要安排合理,一、二、四部分略寫,三部分詳寫。時間15分鐘,字數在二百字以上。)

4.結合本課,你能將習作題目補充完整嗎?

讀《草船借箭》有感

或《草船借箭》讀後感

5.說說你打算分析本課哪位主人公的哪個特點呢?

6.動筆習作。(放音樂,生習作,師巡視指導)

(三)學生互評習作。

評價中教師參與指導,學生既可按習作要求評價,也可說說自己的見解。

(四)拓展。

1.提出不同評價,完善學生思維。(出示陳壽的`兩句評語治戎爲長,奇謀爲短性度恢廓)

引發學生思考,得出原因:歷史是生動的,歷史人物是鮮活的,我們不能用一兩個詞來完整全面地評價一個人的一生,所以請大家一定要閱讀原著,閱讀歷史本身,相信大家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2.認識三國人物。

閱讀原著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英雄豪傑,老師這就請出幾位來,看看你認識他嗎?(出示魯肅、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的頭像和人物特點,請學生辨認。)

(五)總結。

說到這裏,我們彷彿已經展開了歷史的畫卷,那些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們好像已經跨越歷史的長河,正緩緩向我們走來。有道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出示課件,結束)

[課後反饋]

重視讀寫結合的教學,對於語文這樣重視形象思維和應用性的學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教會學生如何習作,如何正確地看待問題,評價問題,是本課的語文教學所希望達到和完成的。課堂中學生在體味到了課文深刻的思想內涵,古典文學獨特的藝術魅力,將自己的收穫用正確的方式記錄下來。當然也有評價不夠得當,個別學生沒有充分理解文章的不足存在。需要在今後進一步總結實踐。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1

課題

草船借箭

課型

講讀課文

授課時間

2課時

教學

目標

1.認識“瑜、忌”等9個生字,會寫“妒、忌”等11個生字,正確讀寫“妒忌、推卻、都督、遲延、探聽、幔子、私自、軍令狀、自有妙用、神機妙算”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內容。

3.緊扣課文語言,感悟文中周瑜、諸葛亮等人物的特點。

4.通過學習,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親近古代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點

1.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故事的內容。

2.緊扣課文語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點。

3.通過學習,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親近古代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難點

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點。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瑜、忌”等9個生字,會寫“妒、忌”等11個生字,正確讀寫“妒忌、推卻、都督、遲延、探聽、幔子、私自、軍令狀、自有妙用、神機妙算”等詞語。2.默讀課文,理清層次,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教具準備

課件: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三國演義》及作者簡介、詞語解釋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8 )分鐘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1)【出示課件1】教師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請同學們欣賞。

(2)播放完畢後出示歌詞:【出示課件2】

(3)學生閱讀歌詞,說說對這首歌的瞭解。(這是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歌。)

(4)學生互相交流,說說自己對歌詞的理解,教師評議並梳理詞意: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地日升日落。江上白髮漁翁,早已習於四時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爲世人下酒閒談的材料。

(5)問題交流:歌詞裏說“浪花淘盡英雄”,你最崇拜《三國演義》中的哪個英雄?(學生自由發言。)【出示課件3】老師相機呈現三國人物形象。

(6)導入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節選自《三國演義》的一篇課文《草船借箭》。(板書:草船借箭)學生齊讀課題。

2. 簡介《三國演義》。【出示課件4】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齊名。

學生閱讀,師生交流。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三國演義》中人物的瞭解。

3.簡介作者。【出示課件5】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山西太原人。

以《三國演義》主題歌導入交流,激發學習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

簡介《三國演義》,同時瞭解作者及寫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激發了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新課

教學

( 32 )分鐘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後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

三、再讀感知,整體感知

(一)理清順序。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敘述的?是按照什麼順序將故事串接起來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交流讀後的收穫,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彙報交流的結果,其他同學做補充。

4.全班交流,教師訂正。

(二)瞭解起因、經過、結果。

1.快速瀏覽課文,試着瞭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小組同學的意見。

3.小組派代表作彙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評議並小結。【出示課件6】

(1)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用十天內造十萬只箭的任務來爲難、陷害諸葛亮。

(2)故事的經過: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萬只箭。

(3)故事的結果: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嘆不如。

四、細讀課文,瞭解起因

1.教師簡介“草船借箭”的時代背景。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稱爲“魏、蜀、吳”三國。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

2.請同學們默讀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看看從這部分課文能瞭解到哪些信息。

3.學生作批註,自我品讀探究。

4.學生小組交流自學結果,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人物對話交流自己的感受。

5.小組派代表作彙報發言,全班交流:

(1)從這部分課文中,你瞭解到什麼?(周瑜要陷害諸葛亮。)

(2)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周瑜爲什麼還要害諸葛亮?【出示課件7】

周瑜對諸葛亮心懷妒忌。(學生齊讀)。

從這句話你瞭解到周瑜的什麼特點?(嫉賢妒能。)

(3)周瑜要害諸葛亮,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詞句瞭解到的?(他們的對話。)【出示課件8】

①當時,周瑜是吳國的是大都督,難道他不知道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好嗎?(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問。)

②周瑜這樣問的目的是什麼?(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諸葛亮。這是周瑜設好圈套,明裏共商軍事,暗裏設陷阱害人,明知故問。)

(3)周瑜設計想陷害諸葛亮,他是怎樣一步一步達到自己的`目的的?【出示課件9】

①“公事”是什麼意思?(朝廷之事;公家之事。)“推卻”又是什麼意思?(借理由推託、拒絕。)爲什麼不能推卻?(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好”,這正中周瑜下懷,於是假借“公事”逼迫諸葛亮承擔造箭任務。)

②從這段對話中你覺得周瑜是個怎樣的人?(周瑜是個具有險惡用心的人。)

③同桌一起交流,想象周瑜當時的心理活動。【出示課件9】(請同學根據自己的課文內容的理解,選擇描寫人物說話時動作和神態的詞語填入括號裏。)

④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⑤再讀加入描寫人物語言和神態詞語的語段,總結下列問題:【出示課件10、11】

A. 周瑜設計想陷害諸葛亮,諸葛亮是怎麼做的?

B.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爲什麼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趕造十萬枝箭的任務,還要立下軍令狀,說三天造好十萬枝箭呢?從中可看出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

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⑥指名讀這段話。

⑦當週瑜聽說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還立下軍令狀,他的心裏爲什麼很高興?(周瑜知道在當時,三天肯定造不出十萬枝箭,既已立下軍令狀,完不成是要殺頭的。周瑜以爲他的計謀要成功了,所以很高興。)

⑧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爲什麼還要立下軍令狀,說三天造好十萬枝箭呢?(諸葛亮爲顧全聯吳抗曹的大局,不計個人得失。)

⑨從學習中你瞭解到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胸有成竹,顧全大局。)

⑩全班交流,教師小結。【出示課件12】

(4)教師小結:學了這部分課文,我們知道了諸葛亮,顧全大局;而周瑜卻妒忌諸葛亮,心胸十分狹窄,陰險狡詐。

(5)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要讀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如讀出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讀出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爲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6.談話過渡:從課文第1~2自然段的學習中,我們瞭解到:周瑜想害諸葛亮,他步步緊逼,把諸葛亮圈入了他設置的圈套。而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讓周瑜的計劃得逞了。(板書: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用十天內造十萬只箭的任務來爲難、陷害諸葛亮。)

那麼事情又是怎麼發展的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此環節的設計是教師幫助學生找到梳理文章結構的方法,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採用讀、思、議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節。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讀拼音,寫詞語。

他dù jì( )小亮的才幹,sī zì( )逼迫小亮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務的jūn lìng zhuàng( )。但小亮shén jī miào suàn( ),先他請來了cáo ( ) 老師。在老師的幫助下,輕鬆地完成了任務。

二、給加粗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妒忌(yǐ jì) 幔(màn wàn)子 都督(dū dōu) 水寨(zhài zài)

丞(chéng céng)相 吶喊(nèi nà) 調(tiáo diào)度

三、比一比,再組詞。

諸( ) 虛( ) 妙( )

都( ) 慮( ) 沙( )

著( ) 虎( ) 炒( )

四、根據課文填空。

1.《草船借箭》節選自《 》,作者是( )。

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準備是( );草船借箭的過程是( );草船借箭的結果是( )。

【答案】

一、妒忌 私自 軍令狀 神機妙算 曹

二、妒忌(jì) 幔(màn)子 都督(dū) 水寨(zhài) 丞(chéng)相 吶喊(nà) 調(diào)度

三、諸位、都督、著作;虛心、考慮、老虎;絕妙、沙場、炒菜;

四、1.《三國演義》 羅貫中

2.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爲難諸葛亮。準備:請魯肅幫忙準備好船隻、草把子、青布幔子、士兵等。 經過: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結果: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神機妙算,自嘆不如。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2

一、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爲一方。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同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二、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分角色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四、教學方法

以讀爲主,以讀促思,以讀促悟。

五、學習方法

自讀自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

六、教學設計

1.快速讀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爲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講曹操借箭的起因。

第二部分(3、4):講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

第三部分(6-9):講草船借箭的經過。

第四部分(10):事情的`結果,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嘆不如。

2.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默讀課文,藉助周瑜的話,概括出諸葛亮的特點。

(隨着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諸葛亮 神機妙算)

3.逐段精讀課文,自主探討,說一說諸葛亮都做了些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做?(教師可做一些適當的引導)

如第一部分:諸葛亮爲什麼敢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第二部分:爲什麼跟魯肅借船,而又不讓告訴周瑜?第三部分:爲什麼選擇大霧漫天的時候去取箭?爲什麼把船連起來,排成“一字兒”?爲什麼讓軍士擂鼓吶喊?爲什麼先船頭朝西后船頭朝東?……

(學生弄清這麼多爲什麼後,學生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就會有所領悟。)

4.自主閱讀,合作探究。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者不懂的問題,跟大家討論。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可相機選擇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如“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教師在大家交流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把內容梳理清楚。)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知人心(板書:知人心)即對身邊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瞭如指掌。

周瑜:諸葛亮對周瑜的險惡用心瞭然於胸。當週瑜提出請他十天造十萬支箭時,他已看透了周瑜意欲加害的用心,因爲十天無論如何也“造”不出十萬支箭。但他不動聲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並按周瑜意願立下軍令狀,周瑜大喜過望,以爲陰謀得逞,實際上諸葛亮早有妙計在胸;他也清楚周瑜聰明過人,所以借船之事,不讓魯肅告訴周瑜。

魯肅:諸葛亮深知魯肅忠厚老實,因此特向他借船並且讓他保密。

曹操:諸葛亮也清楚曹操用兵謹慎小心,看不清虛實,絕不會輕易派兵出動,因而霧夜大張旗鼓佯攻曹營。

(2)有豐富的知識(板書:懂知識)

①當週瑜提出請他十天造十萬支箭時,他敢於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這是他知道第三天的四更時分一定有大霧(有天文方面的知識);②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③箭取到手後,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要追也來不及了。(精通地理)

(3)有膽量(板書:有膽量)

面對強大的曹敵,諸葛亮敢帶着600個軍士親自去取箭。

以上這三方面都是草船借箭的原因,在這裏我們不能不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產生敬佩之情。畫簡筆畫,即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課出現了四個主要人物,性格鮮明,語言各具特點。周瑜的陰險狡猾,諸葛亮的從容鎮定、胸有成竹,魯肅的忠厚老實,曹操的謹慎多疑,都體現得很充分。要通過朗讀把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出來。

如第二自然段,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就很能反映兩人的個性特點和內心活動。要讀出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爲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組合,把這一部分內容演一演。

6.複述課文。

本課故事性和趣味性很強,可按“思考·練習”第一題的要求首先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敘述順序。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給學生比較充裕的時間練習。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讓學生通過合作複述、接龍複述等形式,練習複述課文。

7.課後作業。

課外讀一讀《三國演義》中跟本課有關的部分。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課堂分爲課前預習、課堂導讀、遷移延伸三個部分,體現了課堂的完整性;注重抓住課文的重點,擺脫通讀通講的毛病,注重課堂教學的發展性,擺脫了課時的限制;重視對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注重展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從而促使學生知識、技能的提高。

設計特色:

抓住重點詞語切入教學內容,達到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並能正確讀寫。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複述課文內容。

4、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農村國小也可以用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課前預習

1、自學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藉助字典結合課文理解意思。

不理解的詞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課文:從文中提出幾個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跟大家討論。

我想提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課前檢查預習情況,收集、整理有關信息。(如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明白的詞語,以便在課堂上釋疑。)

二、課堂導讀

(一)、解讀課文。

1、讓學生在小組中輪流朗讀課文,並及時進行正音。注意下列讀音:

才幹的幹應讀gàn

草把子的把應讀bà

調度的調應讀diào

擂鼓的擂應讀léi

丞相的.丞應讀chěng

2、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學生可能提出下列問題)

爲什麼周瑜要逼諸葛亮立下軍令狀?

爲什麼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

諸葛亮怎麼知道第三天會有大霧?

爲什麼諸葛亮要把船一字排開並連接起來?

對於學生回答不出來的問題,留到深讀課文後再進行解答。

三、深讀課文

師問:在感知課文內容以後,你對諸葛亮和周瑜這兩個人有什麼看法?(從學生的的回答中提煉出妒忌和神機妙算這兩個詞。並解釋這兩個詞的意思。)(板書:周瑜

諸葛亮

妒忌

神機妙算)

課文中從哪件事來體現兩個人的不同性格。(草船借箭)

(一)、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瞭解事情起因,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1、朗讀對話,分組討論(出示問題)

①、周瑜知道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

嗎?他爲什麼要這樣問?(引導學生從

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託。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等語言,體會周瑜表面客氣,暗藏殺機的陰險心理。)

②、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找藉口爲難自己嗎?他爲什麼要接受任務?(引導學生從諸葛亮

都督委託,當然照辦,只要三天,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立下軍令狀等語言,體會諸葛亮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2、指導朗讀:我們明白了他們兩人的內心想法,那我們應該用什麼語氣來把他們的內心想法表現出來呢?

(二)、朗讀草船借箭部分,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齊讀後出示問題,分組討論:如果你也在場,你會發現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處呢?(教師參與討論,隨機點拔引導。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詞句感悟以下幾方面的意思,從而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相機板書:人

天文地理)

(1)安排周密。從準備二十條船,佈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條船上還站着二十個軍士。把船連接起來,一字擺開,兩面受箭。等詞句可以看出諸葛亮的周密安排。

(2)熟悉天文地理。從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霧還沒有散順風順水等句子可以看出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對天氣早有預測。

(3)瞭解別人。得請你幫幫我的忙,不能讓都督知道,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可見諸葛亮對魯肅、周瑜、曹操的性格很瞭解。

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感受體會,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積

極思考給予讚揚,特別要鼓勵那些有創見的看法,不要太強調學生見解的正確與否。

從我們剛纔的分析,你認爲諸葛亮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神機妙算)

四、拓展延伸

1、組織學生即興表演課本中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部分。

分配角色,明確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上臺表演。(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多表演幾組。)

2、讓學生複述課文內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結合畫草圖的方法,簡述草船借箭的部分。(先指名讓兩三名學生複述,再讓同桌進行相互複述。)

3、拓展作業

①、閱讀有關《三國演義》的故事。

②、抄寫新詞。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變的。課文寫周瑜由於嫉妒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想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學情分析:課文寫了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周瑜不得不爲之嘆服,稱諸葛亮“神機妙算”。教學時,教師就引導學生圍繞“神機妙算”這個詞展開教學。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語文綜合素質。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自主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體現在知天文、動地理、識人心、巧安排。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周瑜與諸葛亮對話時的言語態度的特點。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要求學生熟讀課文,能簡要複述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解題質疑。

1、我們國家有着燦爛的歷史文化,我國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你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它們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學習著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草船借箭(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或想法嗎?(學生質疑,對於學生提的有價值的問題請學生書寫在黑板上。如:(1)誰用草船向誰借箭?(2)爲什麼要借箭?(3)怎樣借箭?)

二、自由閱讀,相互討論。

1、學生帶着問題自由閱讀,提出閱讀要求。

(1)做到“四不”:不錯字,不多字,不少字,不讀破格句。

(2)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3)讀到有疑問的地方多讀幾遍。

2、四人小組交流剛纔所提的問題,對於無法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小組所提的問題。

三、讀課文,講故事。

學生再讀課文,做到能簡單的講述這個故事。(意在使學生弄懂故事的前因後果。)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進一步熟讀課文,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步驟

一、快速閱讀課文,找出關鍵的詞語。

通過上節課的研究學習,你認爲課文中的哪個詞語最有研究價值?(神機妙算)

二、精讀課文,理解神機妙算。

1、要求學生劃出能表現諸葛亮到底神在哪裏?妙在何處?

2、討論交流。

知天文

出示“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小黑板)

(1)這場大霧,諸葛亮和魯肅都看到了,請大家體會體會,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會是怎樣的心情?(吃驚)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暗自高興,因爲這場大霧是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2)你從哪裏看出這場大霧是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許是湊巧碰上的呢?(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出示“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時候,諸葛亮祕密把魯肅請到船裏。”(學生自由讀,在讀中體會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3)老師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羅嗦,前幾天不是沒有動靜嗎?沒動靜有什麼好寫,完全可以改成這樣: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的把魯肅請到船裏。這樣寫即清楚有簡練。行嗎?好嗎?爲什麼?(組織討論,體會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神機妙算。)

(4)怪不得周瑜長嘆道:“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我比不過他。”

懂地理、巧安排

(1)劃出諸葛亮的借箭的路線圖,並上黑板來擺一擺,說說理由。

出示“天還沒有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出示“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頭,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受箭。”

(2)討論諸葛亮爲什麼要先船頭朝西,船尾朝東,再船頭朝東,船尾朝西。(讀句子,體會諸葛亮的考慮周密,算準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識人心

識曹操

出示:諸葛亮笑着說:“霧這麼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靠近。”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11處之多,但只有這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他在笑誰?這是一種怎樣的笑?(笑自己的神機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這是自信的笑,勝利的笑;笑魯肅的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幽默的'笑,寬厚的笑。)

識魯肅

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殺機,魯肅又是周瑜的心腹,爲何還要請魯肅幫忙?他不怕魯肅向周瑜告密嗎?請同學們仔細的討論一下。

三、進一步體會人物的特徵。

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幹。而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幹,想設計陷害他。課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對白,老師讀提示語,一、二組同學讀周瑜的話,三、四組同學讀諸葛亮的話,體會一下從他們的對話中你還可以看出諸葛亮和周瑜分別是個怎樣的人。(讀後討論)

四、。總結全文。

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料事如神、寬宏大度、謙虛禮讓的大將風度。使得氣量狹窄、妒才忌能、才氣輸諸葛亮一籌的周瑜不得不歎服。(出示;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板書設計

11 草船借箭

知天文

神機妙算 懂地利、巧安排

識人心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理清文章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3、認識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諸葛亮有知識、有計謀、有膽量、有膽略。更重要的是有利創新精神。

4、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敘述順序,通過草船借箭這件事瞭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難點:

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教學時數:

約二課時

教學準備:

1、師生課前收集草船借箭有關資料;

2、教學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生可以跟着節奏齊唱,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

師:會唱這首歌的同學還真不少,有誰能說說,這首歌哪部電視名著的主題曲?

生:根據自己的瞭解彙報。

師:關於《三國演義》,你們都有哪些瞭解呢?(引導學生回答課前收集到的資料,重在強調學生收集資料的過程和方法。)

2、談話。

同學們收集的資料還真多,說明大家都讀過不少的課外書籍。這節課,我們也來學一學根據《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改寫而成的有關“草船借箭”的故事。

3、板書課題:11草船借箭

二、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想想從中知道了什麼?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旨在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教師要善於抓住來自於學生的每個契機,強化學生“讀”的本質訓練。)

2、聽讀課文錄音,觀看課文錄像。想想課文寫了哪幾個有關人物?主要人物是誰?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本環節在於把學生引入課文中去,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把握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師相機板書:諸葛亮神機妙算

3、再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一步步寫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的?

重點引導生體會“神機妙算”,並以此爲突破口,引導學生弄清諸葛亮做了些什麼?爲什麼這樣做?

(或以“從哪些地方體現了諸葛亮神機妙算?”爲問題,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作進一步的探究。)

4、根據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試着分析與概括一下,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麼?用關聯詞連起來說一說。

生小組爲單位展開討論,然後小組選派代表彙報討論結果。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有:知人物、識天文、巧安排。)

師相機板書:知人物

通天文、地理

巧安排

三、課堂回顧,體驗文本,感情讀文。

1、在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中,作者匠心獨運,着力刻畫了四個典型的人物形象。周瑜陰險狡猾,諸葛亮從容鎮定,魯肅忠厚老實,曹操謹慎多疑。他們的這些性格特點,大多數都體現在人物之間的對話之中,請同學們把這些對話找出來,同桌或小組內試着分角色讀一讀。要讀出不同的語氣。

2、小組推薦代表分角色讀文,或者小組與小組之間挑戰朗讀。

四、實踐天地

1、你還知道《三國演義》中的哪些歷史故事?請給大家講一講。

2、將《草船借箭》改成課本劇,演一演好嗎?

五、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在我國的古典名著中,還有許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希望同學們課外注意收集,講給家人或朋友聽一聽。

設計理念:本案以“大語文”觀爲指導,把課堂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寓學生的主動研究於閱讀活動之中。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綜合素養;同時注重體現出“反覆誦讀,情感薰陶,自主感悟”的語文學科個性。

設計特色:課內、課外結合,以讀感悟,抓重點句進行突破性教學。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通過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學習後能較生動地複述課文。

課前準備:

1、教師、學生讀《三國演義》第42————46回。

2、要求學生讀後互相交流:

(1)當時魏、蜀、吳三國的對陣形勢怎樣?

(2)周瑜因何要加害諸葛亮?他說過哪些要加害諸葛亮的話?

(3)“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什麼季節?這對於借箭成功至關重要嗎?

3、佈置學生預習課文。

4、佈置學生了解一個“兵不厭詐”的故事或實際戰例。

5、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創設情境,交代背景,複習舊知。

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曲終畫面定格於“火燒赤壁”:

(1)簡介魏、蜀、吳的局勢(即:“草船借箭”的時代背景)。

(2)三言兩語憶“火燒赤壁”。

(周瑜巧用火攻之計以少勝多,足見其善謀略,是個足智多謀之人。)

2、談話導入。

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有許多這樣光彩不滅的人物形象、膾炙人口的故事。今天將要學習的“草船借箭”就是發生在“火燒赤壁”之前的又一個爲人民羣衆熟知的故事。

(創設情境,複習舊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慾望。)

二、讀題,破題,質疑。

1、板書課題,讀題。

2、抓住學生朗讀的重音點破題。

3、質疑。

(由破題入手,再由疑激趣。)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要求:通讀課文試填空

1、周瑜很(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十天造十萬之箭)來爲難諸葛亮,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2、諸葛亮深知(魯肅)爲人忠厚,可以信賴,請其幫忙,積極做着“草船借箭”的(準備)。

3、諸葛亮用(霧中曹營借箭)的妙計來對付周瑜的暗算,這是“草船借箭”的(經過)。

4、諸葛亮(如期如數)交箭,周瑜的陰謀被(挫敗)了,這是“草船借箭”的(結果)。

(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帶着問題去讀課文,引導學生更好的整體感知全文。)

四、再讀課文,尋求突破點。

1、本故事中主要人物有哪幾位?本故事着力讚美誰?請劃出文中直接讚美他的句子。

2、交流。

3、讀句子:

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解釋“神機妙算”)

(在初讀到位的基礎上,把握本課的研究主題。)

五、精讀課文,深入研究。

1、諸葛亮到底“算到了什麼?”,竟讓周瑜這樣一個自恃甚高、心高氣傲的人自嘆不如呢?讀課文劃出你認爲最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再用心體會。

2、彙報、交流。

a、識天時

生:諸葛亮算到三天後江上會出現大霧: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指導學生反覆讀此句,表現出霧的大。)

師:何以見得這場大霧是諸葛亮事先算到的?(師引導學生抓住相關句子體會,並指導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

生:1、諸葛亮敢立三天造好十萬支箭的軍令狀,立下軍令狀後並不是急於造箭,而是悄悄向魯肅借好20條草船,是因爲他算到三天後有大霧,心中早已想好利用大霧去借箭。

2、諸葛亮在前兩天按兵不動,偏等第三天四更時分才行動,也是因爲他早已事先預知到這場大霧。

師:當三天後江上果如其所料,出現大霧時,諸葛亮心情如何?被祕密請來船中,全然不知的魯肅當時的心情又會如何?試想象一下:當時倆人各會想些什麼或說些什麼?

(諸葛亮暗喜、得意:老天果然助我,公瑾你何以能加害於我?魯肅害怕、吃驚:這麼大的霧,若誤入曹軍水寨,如何能脫身?)

師:同看這場大霧,倆人心情截然不同,試以倆人的口吻分別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一句。

師引導學生議:草船借箭發生於何季節?(冬季)這對借箭成功至關重要嗎?

總結:

1、諸葛亮算到冬季霧在四更時最濃,以霧做掩護,曹操定會上當;

2、冬季刮西北風,使借箭後船能順風順水地離開。

b、懂地利

生:諸葛亮借箭的過程考慮周全,安排巧妙,因爲他熟悉地形。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相關語句,組織討論:諸葛亮是怎樣利用地理位置巧妙、周全地實施借箭妙計的?

c、識人心

(一)根據學生要求,讓學生自願組合成三個學習小組:

a組研究:諸葛亮對周瑜:

b組研究:諸葛亮對魯肅:

c組研究:諸葛亮對曹操。

(二)依據各組的研究提綱彙報、交流,得出:

1、諸葛亮看透周瑜是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爲顧全大局於是果斷的決定將計就計;

2、諸葛亮深知魯肅爲人忠厚,守信義,因而知人善用,請魯肅幫忙做好借箭的準備併爲其保密;

3、諸葛亮利用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謹慎的弱點,巧用天時、地利一舉借箭成功。

(三)抓相關語句朗讀;引導發現諸葛亮“識人心”的內容主要通過人物對話來表現。

1、深究“笑”的內涵,體會用詞之準確。

諸葛亮在笑誰呢?

(1)他笑魯肅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寬厚的笑。

(2)他笑周瑜自不量力、陰謀落空,這是勝利的笑。

(3)他笑曹操生性多疑、輕易中計,這是諷刺的笑。

(4)他想到自己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輕鬆擊敗周瑜的暗算,這是自負的笑。

2、練習添加提示語。

諸葛亮那一“笑”,讓我們看到一個談笑風生、充滿自信的諸葛亮。可見提示語中描寫說話人動作、神態的詞能反映人物的個性特點,使人物更鮮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周瑜、諸葛亮倆人的語言交鋒,卻缺少這樣的畫龍點睛之筆。請大家合作試添加。(學生合作探究,組織全班交流。)

(重點圍繞中心詞“神機妙算”展開研究,並以此爲點輻射全篇,擺脫傳統的逐句、逐節講解模式,儘量讓學生在反覆誦讀的過程中,自由感悟,合作探究。)

六、總結,歸納。

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諸葛亮全考慮到了。這“箭”借得好,這就叫“神機妙算”。而這一切,周瑜都沒設想到,當他從魯肅口中知道這一切,惟有“自嘆不如”。指導讀好中心句“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七、深究“借”字,再塑諸葛亮的智者形象。

1、組織辯論:是“借”箭還是“騙”箭?

2、全班交流:“兵不厭詐”的故事。(如:空城計)

(通過辯論和課外拓展,喚起學生的探究意識,變換角度對課文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

八、觀看經過精心“剪輯”的電視劇中“草船借箭”的精彩片段,深化理解。

九、複述課文。

(通過列提綱複述,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十、拓展談話。

周瑜陰謀落空,沒能殺掉諸葛亮,這成了周瑜的一塊心病。此後,倆人還有過多次較量,周瑜均敗於下風,以至臨死前還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嘆。想知道更多故事,,課後大家可以去讀原著。

(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和愛好,開拓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十一、課外排演課本劇。

標籤:草船借箭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