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音樂教學設計18篇

設計2.4W

作爲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音樂教學設計18篇

音樂教學設計1

【教學設計理念】

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多元文化,激發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產生興趣。在對音樂作品的比較聆聽中,引到學生自主探究,認識並瞭解我國古代音樂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樂作品和這些作品中反映出的一種“曲風文雅、意境高雅”的品質和豐富的情感內涵。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聆聽、賞析古琴曲《流水》,使學生初步瞭解古琴的基礎常識,並引導學生用心感受和體驗古琴曲追求的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過程與方法:通過聽、看、討論、體驗、探究等活動,體驗名曲的意境和古琴曲的風格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思想感情,增進他們對祖國音樂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流水》的欣賞,通過伯牙、鍾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學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時激發學生對中華瑰寶——古琴的熱愛。 【教學難點】感受、體驗古琴曲的深邃意境。

【教學方法及教學策略】

1、用聆聽、講解、感受、思考、討論、體驗、探究等方法組織教學。 2、通過講故事、撥動皮筋引領學生探古尋音和引發學生產生賞樂臆想3、古琴知識和樂曲意境的瞭解和理解,通過各種不同層次的提問,啓發學生自己探索。

【教學過程】

一、閉目靜神創心境

導入:爲更好的進入本堂課的欣賞,現在請同學們閉目靜神片刻。

二、古韻聲聲續心境綿情源

師:很好,現在請同學們繼續閉目靜心聆聽一段音樂,想想音樂會帶給你怎樣的心境?(注:播放古琴曲《陽關三疊》)

生:音樂帶給我一份優雅恬靜的心境;音樂帶給我靈動而又深遠的心境;音樂帶給我一種莫名無語的心境

師:那同學們想過你爲何有如此心境呢?(注:問題設坎打下伏筆)

生:(注:此環節因不同的班級會出現不同的反應,但大多班級的同學會產生茫然無語的境地)

師:(話鋒迴轉,導問漸入課題)那剛纔同學們聽到的是什麼音樂?或者說是由什麼樂器演奏的音樂?

生:古琴音樂;古箏音樂(注:因知識不一,會出現音色辨別的爭議)說明:此環節如學生們出現音色辨別的爭議,可適時加入簡述古琴與古箏的基本區別。(注:此環節學生傳發介紹古琴樂器的相關資料。目的是:引發學生自主學習,延伸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學習視野。)

師:很好,剛纔同學們通過聆聽古琴曲引發了很多美妙的心境,與此同時又讓我們產生了無語的感覺,那麼今天我們將通過古琴音樂來領悟其深邃的意境。(注:出示課題)

三、故事反倒設懸疑,問題引入思因由

(設計意圖: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傳,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對此故事情節有所瞭解和耳聞,但故事背後蘊涵的古琴曲大音希聲之境界所帶來的曲高和寡卻讓學生耐人尋味,此環節通過懸疑問由引領學生探古尋音)

師:同學們知道一曲《高山流水》激盪出“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傳,那同學們對於故事中俞伯牙遇知音後又失知音做出的'摔琴嘆息之舉是如何理解的呢?

(注:此環節請學科代表分發與古琴相關的故事資料)問題提出,同學們議論紛紛最後學生感悟到:

師:很好!從剛纔同學們對“伯牙遇知音”的故事理解以及我們剛纔初步接觸到的古琴琴韻,古琴曲意境之深遠帶給我們曲高和寡之感,接下來,我想和同學們一起通過古琴曲《流水》來嘗試“演繹”一番新世紀版的“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不知同學們意下如何啊?

生:(同學們會意一笑,滿懷期待)

四、皮筋調動心鳴,引發賞樂臆想

(意圖說明:古琴曲意韻深邃、曲高和寡,對於現代國中生在欣賞時難免會出現無所適從的現象,通過隨琴曲撥動牛皮筋的手段來促使學生與古琴音弦達到共振的效果,以此來引發學生產生賞樂臆想)

師:在“演繹”之前請同學們拿出剛纔進教室時老師分發給每一位同學的牛皮筋,(此時同學們眼神中略帶疑惑)請同學們保持剛纔賞樂的心境,繼續閉目靜心聆聽古琴曲《流水》並隨琴音的起伏輕輕撥動你手中的“弦”(注:皮筋),把自己置身於鼓琴者的心境,想想你在述說什麼?傳遞什麼......?

師:剛纔我們靜心完整聆聽了古琴曲《流水》,請問,你在述說什麼?傳遞什麼......?

生:暢所欲言

五、問題拓展深入,賞樂探古尋音

師:剛纔同學們對古琴曲《流水》有如此奇妙之感受,想過它通過什麼手段或手法來演繹如此神韻的嗎?那麼接下來,我們結合課本:“拓展與探究”中第1、2題中所提出的問題來進一步深入探知感尋古琴曲《流水》帶給我們的神韻。師:首先,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段介紹古琴音色及演奏技法的視頻,想想古琴曲《流水》中是如何運用琴音及演奏手法來表現其深遠意境的? (注:投影板書:一、古琴音色之特點二、古琴常用演奏技法)

師:有了對古琴音色及常用演奏技法的初步瞭解及之前聆聽古琴曲的感悟,我們再請同學們結合課本中拓展與探究中提出的問題來談一談,古琴曲《流水》所表現的是實景、還是實情?還是虛幻、還是臆想?

生:(注:問題提出,同學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討論)師:很好!此時同學們都有各自的觀點和想法,與此同時也引發了我們對古曲音樂風格特點的思考,那接下來,我們帶着這份思考和疑惑再來聆聽一遍《流水》,看看同學們在這次聆聽中是否能找到你心中確切的答案?

在這次聆聽時請同學們帶着水的流動和心的靈動繼續閉目靜心聆聽琴曲《流水》,再入佳境探古尋音(註釋:此環節老師出示若干裝有水的盆或桶,引導學生把手置於水中隨琴韻在水中游動)

(意圖說明:古琴曲《流水》乃表現流水之形態,意通過對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繪來抒發對大自然壯麗的讚頌。此環節在前面同學們用皮筋與琴音產生共振帶來的神韻中,再通過俱像的水來引發琴音(鼓琴者)與心靈(賞樂者)的碰撞,那豈止是課堂的昇華更是古韻的迴盪)

師:有了水的流動和心的靈動,你已經有“弦外之音”了嗎?生:暢所欲言

師:很好,同學們對琴曲《流水》進一步的心靈感悟爲我們打下了非常好的感情基礎,那麼同學們想過琴曲《流水》是如何通過古代音樂的語言和結構手法來表現“大音希聲”之境界的嗎?

音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以明亮、圓潤而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現歌曲活潑、熱情、生機勃勃的情緒。

2、初步感受二聲部,並唱一唱。

教學重點:

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初步感受二聲部。

難點:

1、以輕柔、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唱準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時值。

教學準備:

課件、電子琴、夢想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彩虹,人人都見過。誰來說說彩虹?它有什麼特點?

生自由說。(像橋,有七種顏色……)

師:聽了你們有聲有色的描述,我彷彿在自己的眼前又看到了一道美麗的彩虹。是的,雨後的七色彩虹,是那樣的美麗、生動,令人讚歎,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七色光之歌》。

(板書:七色光之歌)

二、學習歌曲《七色光之歌》。

1、初聽歌曲。

師:說說這首歌的情緒。

生:歡快、活潑

2、學習第一聲部旋律。

(1)師範唱,生輕聲跟唱。

(2)觀看視頻,學唱歌曲第一聲部。

師:找出難唱的地方、特殊符號、解決的辦法。(波音、下滑音等)

(3)全體同學完整演唱第一聲部旋律。

3、學習第二聲部旋律。

(1)師範唱第二聲部旋律。

(2)師教唱第二聲部,生仔細學唱。

(3)完整演唱第二聲部旋律。

4、演唱全曲。

(1)播放歌曲,請學生完整聽一遍。

(2)師用電子琴,教唱歌曲。

(3)解決難點。

(4)齊唱。

師:多美的七色光,多美的七彩世界,那我們就一起帶着快樂,帶着希望完整的演唱這首歌曲吧!

(5)老師唱領唱,學生唱其他部分,師生合作。

三、課堂拓展。

(1)師:唱得真好!在這麼美麗的七色光的照耀下,我相信你們的七彩夢會更美,孩子們,拿出課前準備的夢想卡,在夢想卡上寫出你們的`七彩夢想吧!

生寫。

(2)師:雖然不知道你們的七彩夢是什麼?但是我相信你們的七彩夢一定會很美。讓七彩橋帶着我們的七彩夢走向未來吧!

(3)師生共舞。

師:我一起唱起來,舞起來吧!(播放音樂《七色光之歌》)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彷彿看到了多年後的你們,正用你們的勤勞和智慧編制七彩的世界,我相信你們編制的世界一定會像七色光一樣美麗!

音樂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初步瞭解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種歌唱方法的演唱特點。培養學生感受美,體驗美的能力,提高學生音樂鑑賞能力。

教學難點:

知道歌曲有三種歌唱方法並能加以分辨。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課間播放歌曲《我的太陽》

新課教學

1、美聲唱法

A、導入新課:歌曲《我的太陽》導入

B、美聲唱法:美聲唱法一詞出自Belcanto,這是18世紀流行於意大利的一種歌唱方法,其目的在於造就美妙的歌聲。

C、欣賞歌曲《黃河頌》片段。

D、結合實例講解美聲唱法的演唱特點:聲音悅耳、圓潤靠後,具有聲音本質美的聲音。要求聲區統一,聲音連貫不斷,音準完美,講究聲音的.位置、共鳴、氣息。

2、民族唱法

A、歌曲《歌唱祖國》導入(教師親自演唱)

提問:演唱的表情、音色?

B、民族唱法:“民族民間唱法”“中西結合”的統稱,也成爲中國唱法。

C、欣賞歌曲《大阪城的姑娘〉〈北京的金山上〉〈茉莉花〉片段

D、瞭解民族唱法的特點:注重聲音的民族性、音色真實、明亮靠前、語言十分講究,注重聲請並茂,韻味濃郁。

3、通俗唱法

A、導入:同學們平時喜歡唱些什麼歌曲

鼓勵學生積極上臺演唱。

B、通俗唱法:即流行歌曲的唱法,也叫自然唱法,是以“自娛”爲其表現的主要目的。

C、分析通俗唱法的演唱特點:無嚴格的技術規範,把“自娛”作爲重要表現目的,強調其“傾訴性”和“宣泄性”力求演唱的生活化,大衆化的口語化。

D、討論,是不是流行歌曲都適合我們?

4、請學生分辨三種不同的演唱方法。

5、讓學生嘗試用三種不同的演唱方法唱同一首歌,再次體驗各自特點。

6、小結。

音樂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簡介中國民歌的分類,欣賞《川江船伕號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風箏》三首民歌。

教學難點:聽辨號子、山歌與小調

教學過程:

一、簡介中國民歌的三大類的不同特點:

勞動號子:音調鏗鏘有力、豪邁。

山歌:節奏舒緩、旋律明朗。

小調:結構規整、旋律優美。

二、欣賞一組民歌。

1、四川民歌《川江船伕號子》: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對歌曲所起的作用。

說說歌曲音調有什麼特點?屬於哪類民歌?

2、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的旋律特點—延長音較多。

說說山歌爲什麼用那麼多長音

3、河北民歌《放風箏》:想一想這首歌與剛纔的有什麼區別?你能根據歌詞內容畫一幅圖嗎?

三、活動與練習:分組說說自己收集的.有關中國民歌的知識。

四、教師小結民歌種類及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結合音樂知識進行民歌欣賞,引導學生從民歌的不同特點進行區別、歸納。

教學難點:說出號子、山歌與小調不同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賞陝北民歌《腳伕調》,想一想:歌曲屬於哪種民歌類型?

二、哼唱雲南民歌《放馬山歌》,感受山歌的曲調特點——節奏自由、襯詞多。

三、欣賞河北民歌《盼紅軍》,想一想:歌曲的曲調屬於山歌類嗎?爲什麼?

四、隨伴奏音樂哼唱《盼紅軍》,感受小調旋律優美、結構規整等特點。

五、聽辯練習:

1、《黃河船伕曲》、《碼頭工人歌》屬於哪種類型的號子?

2、《牧歌》、《小白菜》、《茉莉花》屬於哪種民歌類型?

六、活動與練習

1、你會唱哪些廣東方言歌?

2、創作民歌:

應用1、2、3、5、6五個音創作一首有民歌風格的歌曲。

3、教師示範再集體創作。

七、集體評議。

八、小結。

音樂教學設計5

課時:

一課時。

目標:

1、通過聽賞與學唱體會非洲黑人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與音樂風格,體會非洲黑人音樂濃郁的地方特色。

2、體驗非洲特有的節奏型,學唱《達姆、達姆》

3、能夠完整並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並能運用所學節奏爲歌唱伴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程

1、導語: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美麗而神祕的地方,到底是哪呢?一起來看看。(播放介紹非洲的視頻)

2、師生齊齊說非洲。

二、欣賞《沙克舍提》,體會黑人非洲音樂的特點。

1、欣賞並思考

a、主奏樂器是什麼?

b、節奏、唱腔各有什麼特點?

c、營造了怎樣的情境?

教師小結:特殊的節奏是黑人非洲音樂中的重要因素。非洲音樂中的節奏強烈奔放,複雜多變。要表現這些節奏則要通過靈魂樂器——鼓

2、介紹非洲鼓及其社會功能(播放幻燈片)

3、節奏練習

列出非洲音樂常見節奏型,學生用盆或飯盒當非洲鼓,自選一段節奏進行練習,隨後跟隨音樂一起演奏。

常見節奏型:

三、學唱歌曲《達姆,達姆》並用所學節奏爲其伴奏

1、初聽,學生邊欣賞邊閱讀歌詞。

2、復聽,教師範唱,學生輕聲跟唱,身體自由律動。

3、學生跟伴奏完整學唱一邊,找出難點。

4、就提出的難點教師進行細節教唱。

如:

切分音。

附點節奏。

長音的拍數。

教師教唱:

a、根據歌曲節奏帶領學生邊打節拍邊念歌詞。

b、提醒學生注意作品的情緒,保證唱夠長音的拍數。

c、休止、附點處用吸氣動作來控制掌握時值。

5、分組自行練習。

6、完整有感情的演唱一遍,並讓學生用所學節奏爲歌唱伴奏。

四、教師小結

五、下課瞭解非洲風土,爲導入非洲黑人音樂及欣賞作品作好鋪墊

邊欣賞邊思考,歸納出本段音樂的特點,敦促學生自主學習。

通過擊打節奏,體會節奏賦予非洲音樂的.韻律,並對音樂特色有進一步的瞭解。

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學生在此環節一邊跟唱一邊尋找難點,提出難點,老師教唱。

與上半截教學內容銜接,將節奏運用到歌唱中,豐富表演的同時再一次強調節奏在非洲音樂中的作用。

音樂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初步感受聲音的強弱

②會唱《山谷回聲真好聽》,並唱出歌曲的強弱。

能力目標:

①能區別生活中聲音的強弱;

②形成初步的音樂感受能力;

③培養初步改編歌詞的能力。

情感目標:

①培養對音樂的濃厚興趣;

②培養熱愛自然,用歌聲讚美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並表現聲音的強弱。

難點:較準確地用歌聲表現回聲的強弱效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聽音樂(課件播放《郊遊》歌曲)學生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3.導入。

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好多動物朋友,你們能模仿出他們的叫聲嗎?試一試(課件出示動物形象:狗、青蛙、小雞、羊、蜜蜂、虎)。

學生逐一模仿動物的叫聲。

二、聯繫生活,自主感受

1.辨析叫聲,感覺強弱。

師:誰能告訴老師,蜜蜂和考慮的叫聲有什麼不一樣?

2.打擊樂器,感覺強弱。

節奏型 x x│x x│xx xx│xx xx│x x │x—│

f p│f p │ff ff│pp pp│f x │f—││

師:動物朋友們給你們帶來了兩種禮物,瞧,一個是大鼓,一個是雙響筒。你們喜歡這兩樣禮物嗎?誰想上來敲一敲?(點兩名同學),其他的同學閉上眼睛,仔細聽聲音,分辨是哪一個禮物發出的響聲。

師:你們是怎麼分辨出來的?

3.聯想生活,辨別強弱。

師:嗯,聲音有大有小,有重有輕,在音樂課中我們把大的、重的聲音叫強音,用字母f表示;把小的、輕的聲音雖弱音,用字母p表示。小朋友們想一想,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們聽到過什麼聲音是強的,什麼聲音是弱的?

學生討論後回答。

4。敲擊節奏,辨別強弱。

小白兔凱麗想請大家來進行一場比賽,大家想不想參加?

a.課件出示比賽規則:每組推選一位選手,這兩位選手分別敲大鼓和雙響筒,選手聽從老師的指揮,奏出一段強弱分明的節奏,看哪一組選手敲得最準確。

b.課件逐一出示節奏,選手按課件提示擊節奏。

c.引導學生用嘴或身體發出強音或弱音。

師:大家這麼高興,是不是都想親自參加比賽呀(是),可是,老師沒有這麼多大鼓和雙響筒呀,怎麼辦呢?(引導學生利用嘴或身體發出強音或弱音。如:考慮叫<強>、密蜂叫<弱>、拍肩<弱>、跺腳<強>, 用拍手、拍肩表示一。

三、巧設情境,探究學習

1.聽回聲、析強弱

師:同學們表現棒極了,老師真高興,心情特別好,孩子們、能和老師一塊兒去效遊嗎?

(課件出示美麗景色,老師解說畫面:你們瞧,鮮豔的花朵露出了燦爛的笑臉,清澈的小溪唱着歡快的歌曲,銀白的瀑布似一條條白玉帶,遠處的高山在雲霧中時隱時現,碧綠的河山圍着山腳蜿蜒盤旋。啊,我們終於登上了山頂,多狀觀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山連綿起伏,一道道山谷深不見底。我真想大喊一聲。)

教師示範大喊:“啊—————”。

課件出示回聲,師作聆聽狀:咦,孩子們,這是什麼聲音?

生答:回聲。

師:老師的喊聲和回聲有什麼不同?

2.練回聲,感強弱。

師:小朋友們,你們和山谷一起來表演老師的回聲好嗎?(同時進行唱歌的'發聲練習)

師:(強)①你們好?————————— 生:(弱)①你好嗎?———————

② 12 3 4 5—— ② 12 3 4 5—— 、

啊 啊

③ i 6 i 6 5 — ③ i 6 i 6 5 —

啊 啊

(小組討論)師:你們想對山谷說些什麼呢?好好想一想,想好了和同組的同學說一說(小組討論,爲創編歌詞的五一節教學打下基礎)

討論結束,師:想對山谷說什麼呢?誰先說,對着山谷大聲喊出來吧!老師表演你們的回聲。

學生輪流說。

3。唱歌曲,練強弱。

①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師:同學們這麼熱愛山谷,山谷可高興了。聽,它唱起歌來了(課件播放歌曲)

②示範唱,讓學生找出喊聲部分和回聲部分。

③師:你怎麼知道這兩句是喊聲,這兩句是回聲呢?喊聲和回聲分別該怎麼唱呢?

學生自由回答,師點評:喊聲強,回聲弱。

④多種形式教學歌曲。

a.按節奏跟讀歌詞。

b.跟琴模唱。(用la唱)

c.齊唱。

師:瞧,山谷邀請我們一起唱呢?

d.學生分兩組輪流練唱回聲。

e.表演合唱。

師:同學們喜歡這美麗的山谷嗎?那我們把這首好聽的歌獻給它好嗎?(教師指導學生站好合唱表演隊伍,程序完整地表演合唱。)

四、拓展延伸,創編歌詞

1。激發創作興趣。

師:當同學們看到美麗神奇的山谷時,有好多好多的話想對山谷說,那麼大家想不想把我們對山谷說的話唱進歌裏去呢?好,讓我們都來做小小詞作家吧!

2。合作創編歌詞。

3。小組彙報演唱。(老師也想做一做,能不能讓老師先寫一寫,出示“你好嗎?”發動小歌手,小小作詞家開始工作了。

個人展示:學生表演時話筒沒響:可以即興說一句:可以集體表演)

五、課後總結,激情延伸

今天,小朋友們真能幹,不但學會了聽辨強音、弱音,模仿強音、弱音,還學會了一首好聽的歌,會新編歌詞,希望同學們每次學習都有很多的收穫,將來成爲一名真正的音樂家。哦,時候不早了,看,小火車來接我們回去啦!孩子們,跟山谷說再見。

(課件:火車開啦)學生律動出教室。

音樂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學習歌曲《豐收之歌》,體會歌曲中歡樂、熱烈的情緒,能感知歌曲的旋律走向。

2、技能目標:

能運用簡單的打擊樂器進行創編,並能參與到不同的音樂活動中。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歌曲,能體會豐收的喜悅,懂得珍惜勞動成果,願意與他人分享勞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學會歌曲,能體會歌曲中歡樂、熱烈的情緒,並能用正確的情感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能用簡單的道具和打擊樂器進行創編,並能參與到不同的音樂活動中。

教具準備:打擊樂器、電子琴、課件

教學方法:聽唱法、學唱法、合作法、創編法

二、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欣賞一組圖片,並說說欣賞後的感受。

師語:同學們,欣賞完這一組圖片,你從圖片中看到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

生彙報

師語:同學們說得真好,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在豐收時節創作的歌曲。

2、學習新課

1)初聽音樂,說感受。 A、聽完這首音樂,你感受到歌曲的速度和情緒是怎麼樣的?

B、生彙報

師小結:歌曲的速度是稍快的,情緒是歡快地。這是一首丹麥民歌,描述的場景是丹麥人民在地裏勞作時的情景和豐收後的喜悅心情。)那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首歌曲的速度可以用稍慢的速度來演唱嗎?

生彙報: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真好。那這首歌曲的旋律走向有什麼特點呢?下面老師來範唱一遍,你們細心聆聽,感受一下旋律的走向。

2)師範唱

3)按節奏領讀歌詞

4)跟琴唱簡譜

5)跟琴學唱第一段歌詞

6)自主學習第二段歌詞

7)檢驗學習成果,並解決難點句

8)跟錄音完整唱

三、拓展創編

1、變換速度唱(改用稍慢的速度演唱)

1)請學生說說採用不同速度演唱的感受

2)師小結

2、器樂伴奏

1)拿出鈴鼓、碰鈴等樂器爲歌曲伴奏

2)老師演示,生練習

3)師生合作(要求學生可根據自己喜歡的音樂感覺來拍打節奏。)

3、豐收的.季節是如此的美好,老師也想表達一下自己喜悅的心情(老師拿出道具邊唱邊演)

1)師表演

2)師生合作,跟隨音樂一起動起來

四、小結和拓展

1、課堂小結——(師結語: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是一個與他人分享快樂,分享勞動成果的季節,所以,同學們,你們也要學會做一個懂分享的人哦。不同的國界,不同的地方,表達豐收喜悅的方式也會不一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中國民歌《豐收鑼鼓》,瞭解不同地方的人慶祝豐收的場景,用愉悅的心情來結束今天的音樂課堂吧。

音樂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清新、歡快的情緒,體會校園歌曲自然樸實的風格。

2、通過聆聽、模唱等環節的學習,能夠清晰、準確的演唱歌曲、表現歌曲。

3、感受不同演唱風格對同一首歌曲的演繹,嘗試創編不同的歌曲表現形式,體驗創造的樂趣。

教材分析:

《清晨》是一首旋律明快流暢的校園歌曲,三段體結構,表現了人們在陽光明媚的早晨鍛鍊身體的快樂情景。兩個基本樂段的旋律都是在重複的基礎上稍作變化,只是在尾音上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會給學生音準把握上帶來一些困難。三個樂段的情緒有對比變化,第一樂段歡快活潑,第二樂段優美舒展,描繪美麗的景色,第三樂段重複第一樂段的旋律,歌曲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教學重點:感受和表現歌曲的美。

教學難點:兩個樂段之間的.對比銜接,容易造成音準和情緒把握不準。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對話激趣

師:同學們,你今天早晨幾點起牀?早晨起牀後你都做什麼?(問題貼近生活經驗,學生自由回答)你知道老師早晨幹什麼了嗎?請仔細聽。(問題引起好奇,聆聽教師範唱)

二、新課教學

1、初步感受。聆聽歌曲範唱,瞭解歌曲內容,體會歌曲情緒,整體感受歌曲。

2、復聽歌曲。設問:歌曲可以分成幾部分?引導學生體會樂段之間旋律、情緒的對比,爲表現歌曲做準備。

3、聽辨遊戲。通過遊戲讓學生輕鬆區別樂句之間的變化,模唱旋律,突破難點。

4、演唱歌曲。根據學情及時指導。

5、聆聽另一種風格的演唱,體會不同風格對歌曲的個性表現,爲創編活動做鋪墊。

6、多媒體課件展示無伴奏合唱音效,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讓歌曲更豐富地表現,激發學生的創編熱情,學生對歌曲進行演繹。

三、評價激勵

通過自評、互評等形式回顧本課。

音樂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完整而充分地聆聽樂曲,感受西方交響音樂的美,拓寬國際音樂文化視野,理解多元音樂文化。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聽賞作品、講授法以及小組合作探究法,學生能夠進一步提高音樂鑑賞能力,感受作品背後的人文內涵。

【知識與技能】

能夠充分聆聽並記憶音樂主題,掌握樂曲的情緒變化。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聆聽並記憶音樂主題,結合作曲家生平理解樂曲表達的精神內涵。

【難點】

學唱音樂主題,掌握樂曲背後的音樂史知識。

三、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教師爲同學們展示電視劇的片段,並提問同學們:“剛剛我們在片段中聽到的插曲叫什麼名字呢?”

學生自由回答。(《歡樂頌》)

2.教師介紹《歡樂頌》出自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響曲》,這部交響曲被認爲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高峯和總結,順勢導入本課。

(二)初步感知

1.教師初次播放樂曲《歡樂頌》音頻,並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師:《歡樂頌》是舉世聞名的經典樂曲,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對《歡樂頌》的認識嗎?西方的.聖誕節和唱詩班都經常演唱;作者是貝多芬。(學生根據已有的常識各抒己見即可。)

2.教師請同學們說一說貝多芬的成就及代表作品,隨後師生共同總結。(貝多芬是古典主義時期的鋼琴家、作曲家,被人們稱爲“樂聖”。一生最重再現要的貢獻在於他創作了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樂、一部聲樂套曲和一部歌劇,代表作品有《第三(英雄)交響曲》《月光奏鳴曲》以及歌劇《費德里奧》等等。)

3.再次聆聽歌曲,並請同學們思考樂曲選擇什麼音樂體裁來陳述樂思。(交響樂)

4.教師介紹交響曲的相關知識。(交響曲是按照奏鳴曲的曲式原則創作而成的一種管絃樂套曲,結構宏大、內容深刻而富於戲劇性、寫法複雜並且音色對比鮮明。)

(三)探究學習

1.教師播放歌曲,並提問同學們歌曲的情緒和速度分別是怎樣的?(堅定、莊嚴地;中速)

2.老師再次播放《歡樂頌》的管絃樂演出視頻,請同學們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特點劃分部分。(師:請同學們仔細思考一下,這首樂曲一共可以分爲幾個部分呢?兩個部分,序奏和人聲。)

3.引導同學們梳理《歡樂頌》的音樂要素。

(1)播放核心音樂“歡樂”主題,並提問樂曲的旋律有什麼特點?(級進、平穩的上行和下行,無跳進)。

(2)這段音樂表現了什麼內容?(傳達歡樂主題)

(3)教師提問,引導同學們邊聆聽音頻,邊觀察樂譜,探尋音樂作品的情緒變化。(師:作者是如何傳達歡樂主題的呢?通過情緒變化逐步推進。)

①學生自主探尋音樂情緒變化的過程。(過程:由抒情到堅定的情緒變化)

②師生共同總結音樂情緒的多種推進方法。(力度:由弱漸強;配器:絃樂—管樂—打擊樂—轉折—加入人聲;演奏/演唱形式:獨奏/領唱—合奏/合唱)

4.教師進一步追問,作者通過《第九(合唱)交響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同學們以小組討論爲單位展開思考。(師:《歡樂頌》雖然只是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但是這個“歡樂主題”曾經在前三個樂章中出現、又被中斷過,最後在第四樂章加入人聲將作品推向高潮》。這樣的做法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主旨呢?衝破困境,得到全人類的自由和解放、勝利和歡樂、團結和友愛。)

5.教師與同學們分享貝多芬的生平故事,將貝多芬戲劇性的人生與《第九(合唱)交響曲》相結合,輔助學生理解作品的人文內涵。(這首交響曲從憂鬱的小調開始,最終由明亮的大調結束全曲,這正象徵了貝多芬不畏懼苦難的束縛,衝破命運的牢籠,最終走向光明的人生軌跡。)

(四)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觀賞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拓寬音樂視野。

(1)學生分組討論,各抒己見。

(2)教師引領同學們理解貝多芬的卓越歷史成就。(貝多芬不但在交響曲上有着突出的成就,與此同時,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是西方音樂的經典之作,被譽爲西方音樂的“新約聖經”。)

(五)小結作業

1.師生以問答的形式共同總結本課主旨。(生活中要勇於面對困難,克服瓶頸,生活終將迎來光明。)

2.課下請同學們蒐集一下莫扎特的《第40號交響曲》,並思考兩位古典大師在音樂創作中形成迥異的音樂風格的社會原因是什麼?用文字的形式帶來,200字左右,下節課與同學們共同交流討論。

五、板書設計

音樂教學設計10

教材:國小音樂(沿海版)第六冊

課題:第三課《小白船》第二課時

課型:綜合課(樂器進入課堂實驗課)

執教者:華康國小劉舜妙

一、教學對象分析:

本班學生音樂表現力較強,已能用律動與打擊樂器表現

不同拍子的旋律,不足之處是音色較弱,須加強引導。

二、教材分析:

1. DO在第一線音樂知識的學習。E大調DO在五線譜上的位置,以此類推,掌握五線譜上E調的各音位置。

2.學習歌曲《小白船》,《小白船》是朝鮮三拍子民歌,學生通過

律動、鍵盤、打擊樂器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習這首歌曲,啓發學

生感受歌曲那富有幻想色彩的美的意境。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律動、學歌謠,感受、區分二拍子與三拍子。

2.學習DO在第一線的'音樂知識。

3.各環節注重創造性培養。通過學生自己設計歌曲伴奏型、

創編動作,增強學生的美感。

四、教學媒體準備:

錄音帶、音響、地上五線譜、VCD、電腦、軟件。

五、 教學設計構思:

1.看電視畫面說月亮,培養興趣引入新課,由教學內容想到文化範疇。

2.學習歌謠,通過律動感受而拍子和三拍子。

3.學習歌詞啓發學生美感。

4.學習音樂知識,通過地上的五線譜——手上的五線譜——板書上的五線譜,循序漸進,學生很容易掌握。

5.加入打擊樂器與口風琴伴奏創編動作,培養學生即興創作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律動進課室

聽着歡快的音樂,做律動進入音樂室。

(二)新課導入

1.看電腦軟件圖片A、滿月;圖片B、彎月。

2.談話:請同學們說出有關月亮的傳說(例如:嫦娥奔月、黑狗吞月等)。

(三)學習歌謠

1.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月兒圓圓,像個銀盤,轉呀轉呀,越轉越彎。

2.學習二拍子:三拍子:

3.爲歌謠伴奏(拍手、拍腿、打擊樂器)。

(四)新歌教學

1.VCD範唱《小白船》,做三拍子擺動。

2.提問:歌曲中的小白船在哪裏飄蕩?什麼顏色?有槳嗎?有帆嗎?飄到哪裏去了呢?

3.手拍三拍子,按節奏讀歌詞。

4.學習bE調do的位置在第一線,通過地上的五線譜——手上的五線譜——黑板上的五線譜進行學習。

5.學唱譜(先分爲兩個聲部單獨練習,再合唱)。

6.歌曲表達了什麼情緒?

1)抓特點:每個樂句結束有6拍。

2)設計樂句最後6拍的伴奏。

7.拍手爲歌曲伴奏。

8.用樂器爲歌曲伴奏。

9.創編動作

1)想象自己是一顆種子……

2)創編動作表演《小白船》。

(五)小結: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很多音樂知識,也學會了《小白船》這首優美的歌曲,老師覺得很高興,你們覺得高興嗎?好,這節課上到這裏,請同學們聽着歡快的音樂離開音樂室。

音樂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聽賞《進行曲》,感受樂曲的情緒、瞭解樂曲的結構,並記住主題一,能用歌聲、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樂曲。

2、能用豎笛吹奏《進行曲》的旋律,按節奏準確地敲擊大鼓、小鼓、三角鐵,與他人合作演奏《進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鋪墊

1、導入

夏天的.感覺真好!烈日當空火辣辣,辣得我們心中樂開了花。我們在池塘裏嬉戲,我們在草地上奔跑。夏令營已經準備好,等待着我們出發!讓我們把火辣辣的情懷溶入到歌聲中,歌唱我們快樂的夏令營!

2、演唱歌曲《夏令營》

二、學做巡邏兵

1、導入

師:今天我們夏令營的第一個活動是學做巡邏兵。你們聽,遠處走來一對巡邏兵,想想他們是怎麼巡邏的?

2、初聽《巡邏兵》,回答問題

3、用動作模仿巡邏兵

師:你能不能用一個動作把他們巡邏的樣子表現出來?請你演一演教官,其他同學學一學。教官同學要檢查其他同學是否模仿得對,是否神氣!

4、唱音樂主題一

師:剛纔我們聽到的音樂是這個樂曲的主題一。這段音樂表現的是什麼?我們一起用鼓的聲音“咚”來模唱。

5、分析音樂主題一

師:人們講話是一句接一句的,音樂也是如此。主題一由幾個樂句組成?我們再用吹號的聲音“達”來唱一唱,邊唱邊想問題。

生:……

6、完整聽賞樂曲(聽樂曲結構)

師:主題一在這樂曲中出現了很多次,是幾次呢?我們一起來聽聽。請小教官們上場,全體同學列隊。聽到地一遍主題的時候跟着一號教官走一走,第二遍時跟着二號教官,第三遍跟三號、第四遍跟四好……準備,開始!主題一一共出現了幾次?

生:……

7、再次聽全曲,用動作參與(聽樂曲結構+主題一樂句)

師:真聰明!下面我們巡邏的難度要加大了,我們聽到主題一的時候不但要踏步,而且還要每聽一個樂句就向右轉一次,檢查四周是否有敵情。巡視、表演都要到位,纔像真正的巡邏兵。

8、小結

音樂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以積極的態度感受非洲音樂,以寬廣的胸徽接納、瞭解、吸收世界多元的音樂文化。

1、本節音樂課將以非洲近代和當代社會生活的優秀歌曲作品作爲重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和喜歡非洲的音樂文化,增寬音樂視野,培養審美情趣。

2、以音樂審美爲核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鑑賞和創編優秀樂曲作品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情緒、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學生培養音樂鑑賞和評價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裏受到陶冶、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設計思路:

一、確立主題

本人以“快樂的非洲之旅”爲主題來展開這一節課。

二、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材

由於這一節課歌曲涉及作品衆多,除了選教材規定欣賞的曲目外,還應選擇一些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時代特點的樂曲,因此我選擇了最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戰之舞”和中國的“擊缶而歌”等。

三、在感受、體驗、理解非洲鼓的基礎上,採用討論的方式,拓展探究非洲音樂的特點。

教學目標:

本節課以聆聽非洲鼓樂作品爲主線,對比中國鼓樂的主題和風格不同點,比較中外作品風格異同,拓展思維訓練。並根據本班學生自身特點的開展綜合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高尚的音樂興趣,發展音樂鑑賞評析能力,創造並表現音樂作品能力,提高了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重點:

1、新的時代爲音樂發展揭開了新的篇章,這一時期世界音樂題材廣泛,題材多樣,民族文化多元化,音樂作品浩如煙海。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樂曲的情緒,認識樂曲的時代特點及社會內容,進而瞭解當時創作歌曲的基本特徵。

2、通過合作演奏,鼓勵學生參與嘗試創作和表演的綜合活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圖片、音響、影象等有關的資料,製成課件使學生更直觀的瞭解教學內容。

2、以小組爲單位就坐,隨時進行討論和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中國音樂“擊缶而歌”片段,提出音樂是一種無國界的藝術。

2、接着通過播放非洲音樂“戰之舞”片段引出課題——“快樂的非洲之旅”。

二、感受認知

1、鼓室非洲最普遍流行的樂器。

(1)、看,熱情的非洲朋友正在友好的問候我們哪。(播放非洲鼓樂片段視頻)

讓我們熱情的做個迴應吧。

2/4XX X | XX X‖

(2)使用的是什麼樂器?

結論:鼓是非洲最普遍流行的樂器。

2、鼓是非洲人最喜愛的樂器。

(1)、介紹非洲鼓的種類。

(2)、非洲爲什麼有這麼多鼓得種類?

(3)結論:非洲人非常喜愛鼓,並且用途廣泛。

3、鼓在非洲人生活的重要地位是不可被替代的。

(1)、播放視頻請同學們思考非洲的鼓都有什麼用途?

(2)、結論:鼓在非洲主要有四種用途音樂性、實用性、象徵性、宗教性。鼓在非洲人生活的重要地位是不可被替代的,被稱爲“非洲傳統樂器的靈魂”

4、感受探究非洲音樂的靈魂-------節奏

(1)、這種只有簡單音高的樂器靠什麼來表達思想感情或情緒哪?

(2)、結論:靠得時節奏、力度、變化。在非洲,節奏被稱爲“非洲音樂的.靈魂”、

5、感受探究非洲節奏最重要的特點------複雜多變

(1)、教室演奏鼓樂片段,請同學們探究非洲鼓樂的節奏喲什麼特點?

(2)、同學們親自嘗試敲非洲鼓。

(3)、結論:非洲音樂節奏的特點是複雜、多變。

三、體驗探究

1、感受探究非洲節奏最典型的特徵----跨節奏

(1)做“跨節奏”聯繫。

沙錘2/4XX X | XX X ‖

響板2/4OX OX | OX OX‖

鈴鼓2/4O XX | O XX‖

(2)、這種方式被稱爲“跨節奏”是非洲音樂最典型的特徵。

2、通過欣賞“啊伊亞”探究非洲歌曲形式的特點-----樂句短小,經常重複,多聲部。

(1)、播放“啊伊亞”片段。你對哪一句印象最深?爲什麼?

結論:第一句是歌曲的主題,一直在重複。

(2)、模唱訓練。

(3)、重複的時候有無變化?

結論:非洲歌唱的特點是,樂句短小、經常重複,常爲多聲部。

(4)全曲都是非語義性的歌詞,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結論:表達思念,相互呼應的心情。

四、歸納總結

總結非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非洲音樂風格特點。

a、非洲音樂中最重要的樂器是鼓,被稱爲傳統樂器的靈魂。

b、非洲音樂中最突出的因素是節奏,其特點爲複雜多變。

c、非洲音樂中歌唱的樂句較短,常做反覆,常爲多聲部。

d、非洲音樂最典型的特徵是“跨節奏”。

四、結束部分

五、播放一段關於非洲鼓在中國演出的情況視頻

1、播放視頻

這段視頻是由幾段不同的地方演出組成,請找出它們的共同點。

結論:都是非洲鼓樂在中國的傳播,中國人都喜愛並熱烈參與到演出中。

2、這個情況你們的心中有什麼樣的感想?爲什麼?

結束語:

我們看到了中國正在敞開心扉不斷地接納、吸收世界多元音樂文化,用來不斷地充實、完善、發展自己的音樂文化,展現了優秀民族和大國的寬廣胸懷。中國的盛唐時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然而我們更希望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欣賞中國的音樂,通過音樂瞭解中國,喜歡中國,把中國燦爛的音樂文化傳播到世界的每個地方去。吧世界上優秀文化融入到中國的文化中來,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地球村的文化交流使者吧。給學生留一道課後拓展題“非洲音樂知多少”,同學們各自查找,非洲音樂還有怎樣的藝術形式,有什麼特點?然後相互交流,談談你的感想?

音樂教學設計1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所選的第一首作品《非洲讚歌》是即興演唱的非洲民間歌曲,這首歌句式方整短小、旋律由高像低並多次同音重複、模進等方式進行,用馬林巴樂器伴奏,用真聲演唱,具有傳統非洲音樂的特點。

第二首作品《鼓舞》,體現了非洲節奏的重要特點,《鼓舞》由鼓樂、聲樂、鼓樂與聲樂協奏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節奏均勻、熱烈,貫穿着基本的節奏型;第二部分以聲樂爲主;第三部分以多種節奏形成一種類似於多聲部旋律的複雜的節奏織體,情緒熱烈、激動。

第三首作品《門庫爾雅》是一首由兩架馬林巴琴演奏的坦森尼亞民間樂曲。一架馬林巴是高音琴,另一架是低音琴,高音琴從頭到尾反覆演奏一個固定的旋律,低音琴演奏的節奏和音調則變化多樣。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非洲音樂的特點,認識馬林巴等幾件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非洲樂器。

2、通過對非洲音樂的節奏練習,讓學生掌握非洲節奏的兩種主要形態。

3、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總結非洲音樂的特點,感受非洲音樂獨特的魅力。

三、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對非洲音樂特徵的感受與分析,而難點在於對非洲鼓樂複雜的節奏形態的認知、學習與掌握。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學唱《非洲讚歌》,直接導入課題——非洲音樂

(二)非洲概況介紹

1、地理概況(出示地圖)

2、非洲音樂的概念界定。

非洲作爲地理概念是指整個非洲大陸,但從文化角度來說,屬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

(三)作品欣賞

a、欣賞作品《非洲讚歌》

思考:

1、伴奏樂器的音色?

2、歌曲的演唱形式?

3、節奏與旋律的特點?

4、音樂與語言的聯繫?

小結:在非洲音樂與語言的聯繫非常密切,許多非洲語言和中文類似,都是屬有音調的語言,音樂傳遞語言訊息在非洲十分普遍。此一特徵的運用,最有趣的現象是所謂的“說話鼓”。鼓聲的節奏及高低抑揚,完全根據語言而來,因此聽衆能立刻了解其含義。

b、器樂

1、出示圖片,介紹馬林巴琴

2、欣賞作品,馬林巴琴二重奏《門庫爾雅》,感受音色

3、依次介紹非洲各種鼓,鼓爲非洲音樂之魂。

C、欣賞《鼓舞》——布隆迪聖鼓

思考:

1、注意歌曲的演唱形式(應答)

2、提煉音樂中不斷重複的節奏型,並用手拍出來。

d、非洲音樂的主要形態及節奏的練習體驗

1、單線型

2、多線型

e、非洲歌舞欣賞

1、觀看視頻,感受非洲舞蹈的特點。

2、在視頻中找出非洲音樂的`特徵

五、知識小結:非洲音樂的主要特徵

1、音樂與語聯繫緊密,偏愛敲擊樂器,尤其是鼓。鼓不僅可作爲樂器演奏,還能模仿語言,傳遞信息。

2、非洲音樂的節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般分爲單線型和多線型兩種節奏形態。

3、歌唱最常見的形式是“呼應歌”,歌曲中旋律、節奏常重複。

4、在多數情況下音樂與舞蹈緊密結合,舞蹈伴隨着歌唱與鼓的演奏,常伴有喊叫,以抒發感情,增加氣氛。

5、有較強的即興性。

六、課堂小結,宣佈下課

出示圖片,非洲音樂對世界音樂影響甚廣,促成了藍調,爵士樂的新音樂風格,也運用於很多的舞蹈中,比如拉丁舞、街舞、踢踏舞等,下節課我們一起進入受非洲音樂影響的拉丁美洲音樂,感受不一樣的魅力!

音樂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歌曲《清晨》是一首校園歌曲,簡單瞭解校園歌曲的由來,創作背景,滲透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歌曲是一首曲調規整,旋律明快而又流暢的歌曲。2/4拍,宮調式,三段體結構。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個方整的樂句組成,第一、第三樂句是旋律的重複,第二、第四樂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變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節間奏,更使曲調輕快活潑,富有動感,它生動地表現了人們早起迎着晨曦鍛鍊身體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優美舒展,與前段形成了對比。歌曲通過了對春天的草原、綠油油的秧苗、叢叢的山林等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繪,不僅表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充分地表現了人們只爭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隨後,歌曲在“D·S”反覆後又重複了第一部分的曲調,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特點、生活範圍和認知進一步提高,體驗感受與探索音樂的能力增強。但由於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自控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個體差異。因此,我將以活潑的教學方式和音樂獨特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同時,針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基礎和拓展教學,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我所教的兩個班級中,兩個班學生比較喜歡音樂,學生的基礎較強,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上課發言比較積極,學習主動性比較強,對於學習音樂的興趣較濃。我選用了鋼琴伴奏、課件等吸引學生注意力,運用聽唱法、自主學習、合作、示範表演等方式讓這節課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二聲部歌曲《清晨》,欣賞樂曲《晨景》,能哼唱其主題旋律,知道樂曲結構、以及採用6/8拍。

2、能力目標:

能和同學合作,設計多種演唱形式來豐富和表現歌曲《清晨》,並從中享受音樂的樂趣。

3、情感目標:

在學習歌曲中讓學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時光,珍惜兒童時代的美好時光,通過欣賞音樂作品,瞭解不同演奏樂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培養學生上課認真傾聽,勤於動腦、大膽發言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運用多種活動進行創編,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清晨》。

2、區分聲樂的兩種演唱形式——合唱與重唱。用輕快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樂於表現歌曲

3、瞭解不同樂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4、多種形式表現歌曲三段體結構

5、熟悉並哼唱音樂作品的音樂主題,分辨不同樂器。

音樂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聆聽《草原放牧》《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感悟音樂的表現和創造,逐步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鑑賞的興趣和信心,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觀。

【過程與方法】

對比欣賞,感受音樂要素在兩部作品中發揮的不同藝術作用。

【知識與技能】

學習掌握聆聽音樂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感受音樂要素在作品中所發揮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

探究音樂要素在不同作品中體現出的不同特點。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音響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學會聆聽》節目,我是這期節目的主持人。在我們開始聆聽音樂之前,我想先問大家兩個問題。大家平時在生活中聽歌嗎?通過歌曲大家都能感受到什麼,可以舉例子說明。

(生舉手發言)

師:音樂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當播放一段音樂時,我們不只是聽,還要會聽,聽它在音樂方面的特點,聽它表達的情感狀態等等。我們可以用音樂來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許我們不是作曲家、音樂家,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聽,可以看,可以鑑賞。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鑑賞兩首作品,那麼大家知道從哪些方面進行鑑賞嗎?我們首先來回憶一些基本知識。

(二)新課教授

1.回顧音樂要素

音樂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

音樂的形式要素:節奏、旋律、力度、速度、調式、曲式、和聲等等。

一般音樂是通過其形式要素來體現情感和特點的。節奏是指音樂運動的長短和強弱,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力度是音量的強弱程度;速度是音樂進行中的快慢程度。

2.欣賞《草原放牧》

(1)欣賞並回答問題

①哪些音樂要素髮揮了主要作用?(節奏、力度、速度等推動音樂的發展變化。)

②獨奏樂器是什麼?(琵琶)

③音樂情緒是怎樣的?(生機勃勃、活潑的,能想象到美麗的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情景。)

《草原放牧》是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作於1972年春。創作這部作品的目的是:嘗試着使用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琵琶爲主奏樂器和西洋管絃樂隊結合,來表現社會主義革命的現實題材。

這部作品是根據蒙古族少年龍梅和玉榮在暴風雪中保護公社羊羣的真實故事寫成的。樂曲採用無標題協奏曲與標題交響詩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將多樂章的劃分與單樂章的歸納結合起來,將民族傳統曲式中的`多段體與交響樂中常用的奏鳴曲式結合起來,將有情節的敘事性與純音樂的抒情性結合起來,進而形成這部既有鮮明民族特色、又有強烈時代精神的優秀音樂作品。

(2)分別欣賞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題

學生練習分別打出兩個主題的節奏,再加入旋律線哼唱主題旋律,最後加入速度、力度感受主題情感。通過練習對比分析兩個主題:

①第一主題是根據吳應炬作曲的電影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題歌改寫的。着力刻畫“小姐妹”天真、活潑、樂觀、富有朝氣的少年形象以及她們勤勞放牧的生活情景。這一主題經過幾次反覆,通過節奏、配器上的一些改變使音樂趨向熱烈、歡快。

②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另一角度表現了內蒙古人民的現實生活。它好像在對美麗而遼闊的草原進行着如歌似的讚美,又好像在描畫着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更像內蒙古人民在抒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第二主題是一段頗具內蒙古長調色彩的旋律。

3.欣賞《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

(1)欣賞並回答問題

①作品表達的情緒是怎樣的?(緩慢的哀歌)

②說出這個樂章調式調性和曲式結構?(b小調,省略展開部的奏鳴曲式)

《第六(悲愴)交響曲》是柴科夫斯基創作的最後一部交響曲,也是他最鍾愛的一部作品。通常,交響曲的第四樂章都是熱烈歡騰的快板,而這部作品的第四樂章卻是一首緩慢的哀歌,其中浸透着“安魂曲”一樣的情緒。

(2)再次播放音樂,並分小組討論其中一些音樂要素的發展變化。之後每小組抽代表,教師分段播放作品,小組代表邊聽邊解說,主要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度。

(三)鞏固提高

最後分別完整欣賞《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學生比較兩個不同感覺的作品在旋律、速度、力度方面各有什麼不同。

通過比較發現不同風格情緒的作品通過各自的音樂要素體現出來,可見音樂要素在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小結作業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已經瞭解如何聆聽感受一首音樂作品。同學們課下先自己欣賞一下《長江之歌》,並學唱。下節課,老師找同學先來進行歌曲的解說。這節課就到這裏,下課!

六、板書設計

音樂教學設計16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草原上》

2、表演歌曲《草原上》

3、音樂知識:四分、二分音符

4、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草原上》,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初步感受內蒙古的民族民間音樂的民族風格。

二、引導學生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草原上》,並進行表演。

三、引導學生在遊戲中學習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四、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1:導入:(談話、多媒體出示內蒙古大草原和內蒙古人民的風土人情,並配以《草原上》伴奏音樂)

教師介紹:在這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個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們以放牧爲生……老師唱一首給你們聽吧。

教師範唱,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聽後回答,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

2、再聽音樂,學生自由隨音樂表演,教師可稍做指點。

3、學習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聽歌曲錄音《草原上》(也可選看光盤影片內容);

2)教師範唱,引導學生小聲隨唱;學生輕聲跟着範唱錄音唱。唱出優美抒情的情緒。

3)結合豎笛進行視奏練習

4)多媒體出示大草原,學生用中速、悠揚的歌聲演唱,注意唱出對草原的讚美之情,開展聯想與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5)邊唱邊即興表演。

6)教師出示打擊樂器,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自由選擇並進行編配爲歌曲伴奏。

三、音樂知識

1、學生跟着琴邊看譜邊唱唱名。

2、師:歌譜裏出現最多的是哪三個音?mi sol la

看老師用柯爾文手勢邊唱表示着“3 、5 、6”三個音。(學生唱)

教師彈琴,開火車遊戲,教師彈一組,學生按節奏唱一組,一個接着一個。

(唱音高時結合柯爾文手勢進行訓練,讓學生從立體的直覺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時值唱一唱3 6 5 ― 6 2 5 ―認識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節奏入)

Ⅹ Ⅹ Ⅹ ―讀一讀唱一唱邊拍手邊讀

4、節奏遊戲找媽媽

將《草原上》的歌譜分割成卡片,將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別貼在黑板上歸類,邊聽音樂邊貼,以小組爲單位,比一比看哪一組貼得快,貼得最正確。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音樂教學設計17

一、讀準字音

攜帶xié慰藉jiè上顎è顫動chàn骷髏kūlóu縈繞yíng縹緲piāomiǎo

蟾蜍chánchú戛然jiá模型mó魚鰭qí

二、弄清詞義

剔除:把不合適的去掉

聲納:利用超聲波測距的裝置

徵募:招收募集

領地:佔有的土地

和絃:音樂術語,三個以上的音同時發響

迄今:到現在

湮沒:埋沒

冒昧:言行不合地位、場合的要求,多用作謙辭

三、語段閱讀

我們面臨的問題之一,是隨着我們擁擠地生活在一起……只是因爲我們還有音樂。

1、文中的兩個“之一”是否可以刪除?爲什麼?

2、既然說“我們很難從這噪聲裏選擇出有意義的信號來”,那通訊系統還有什麼用呢?

3、“我們好象一定”句中的“好象”和“一定”是否矛盾?

4、末句有什麼作用?

鳥類歌聲中事務性通訊的內容已有人作了那麼多的分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說:“畫眉在這兒。”

1、“事務性通訊”和“八小時以內的事務性語言”指什麼?

2、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說:“畫眉在這兒。”這句的意思是指

3、作者認爲音樂的性質是什麼?

4、作者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答案:

1、“之一”不能刪掉。“我們面臨的問題”和通訊的內容繁複的原因都很多,作者在這個話題中都只談了一個方面,所以用“之一”。

2、一個通訊系統內部,信號的`含義還是明晰的。而在系統外,複雜的編碼信號就成其爲“噪聲”了。

3、用“好象”是因爲假定的未來事件,不能用歸納法做出定然的結論。但人們會利用信息傳遞技術來“閒聊”,這一點情理上是“一定”會發生的。

4、強調音樂的巨大作用,也爲下文闡釋“大自然的音樂”引出了話題。

1、指的是鳥之間用於溝通和聯繫、交流的聲音信號。即起着“警告、驚叫、求偶、宣佈領地、徵募新友、要求解散等”作用的鳴叫。

2、“我”認爲它不只是進行“事務性通訊”,而且是在進行不帶功利性質的“音樂演唱”。

3、沒有功利目的,只是自得其樂,或是“沉思的、若泣若訴”地抒發情緒。

4、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寫得生動、形象、活潑。

音樂教學設計18

教學內容:表演《甜甜的祕密》、初聽《飛來的花瓣》

教學目標:通過表演唱《甜甜的祕密》,聆聽《飛來的花瓣》,表現學生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之情,培養學生與他人之間的交流能力。

教材分析:

歌曲《甜甜的祕密》

這是一首曲調輕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借物抒情,通過饒有趣味的活動,揭示了學生的心理,唱出了對老師的熱愛之情。歌曲爲4/4拍、大調式,由二個樂段組成。第一樂段較多地運用了八分休止符,把學生一連串“悄悄”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第二樂段以較自由的節奏展開,樂句從弱拍起,曲調的跳進形成高低起伏與孩子的親切語氣非常貼切,表達了學生盼望老師發現“祕密”的急切心情。

歌曲《飛來的花瓣》

歌曲開始,旋律平穩,節奏時作休止和切分,頓挫有致,表現出學生深切的思念和誠摯的問候。在片刻的靜謐無聲之後,歌曲進入混聲四部合唱,主旋律的音區升高,在兩句基本相同的樂句之後,旋律扶搖直上全曲的最高點:片片花瓣在春風中傾吐芬芳

有如老師打開了信封,信中敘述的熱烈的思念、優異的成就如春風撲面而來,老師的感情升騰,幸福的暖流在心中涌動。接着旋律回落,漸趨平靜,傳達了學生們溫馨、美好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唱出神祕、急切的感受,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之情。

2、旋律中的大跳音程要唱準。

課前準備:桔子1個、箱子、歌單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組織一次特別行動,願意參加的同學請舉手。我有一個請求:我來當這次行動的總指揮可以嗎?好,既然這樣,一切行動可要聽指揮哦!

說到這裏,同學們肯定特想知道,這會是一次什麼行動呢?噓,這是祕密,而且這個祕密呀,味道有點甜!

二、初聽:

聽音樂(出示歌詞),誰來說一說,這是個什麼樣的祕密?

(師拿出一個桔子),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桔子,讓我們一起來賦予它神奇吧。請大家閉上眼睛,把你的祕密悄悄地裝進桔子裏。現在我感到手裏桔子沉甸甸地,因爲它裝了那麼多同學的小祕密,我要把它放好。

三、熟悉歌詞:

1)在行動開始之前呢,我們要先來熟悉一下這次的任務。請你們按歌詞的內容有感情地念一遍。(自己念————指名————齊念)

你覺得他們在行動的時候是帶着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神祕急切地

2)配樂朗誦。

四、學唱歌詞:

1)再聽音樂,假如你是一位小導演,讓你爲這首歌配上畫面,你會選用怎樣的畫面?

2)一邊想象,一邊隨着琴聲用“LU”哼唱。

3)輕輕地跟唱歌詞。

4)齊唱。

5)處理:爲了把這首歌唱好,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提醒別的同學在哪些地方應該注意一下?(教師點撥:這首歌你覺得最重要的是體現哪兩個詞?哪一部分應該唱出“悄悄”,哪一部分唱出“甜甜”?)

爲什麼這個祕密是甜甜的?僅僅是桔子的味道嗎?(生討論:這不僅僅是一個甜甜的桔子,更是同學們一份甜甜的心意。)所以,今天我們要完成的也是一次甜甜的、愛的行動。

6)以“領+齊”的形式演唱歌曲。

五、學唱歌譜:一起把歌譜連起來唱一遍。

六、表現:

1)剛纔大家在這個桔子裏悄悄地裝了心裏的小祕密,現在我想請大家換一種方式來表達。大家都帶了紙筆,請你們把你對老師說的話語、想法畫下來或者寫下來,行嗎?

2)展示。將好的作品和想法予以展示。(投進箱子)

3)歌表演

分小組合作排練

4)彙報

一齊朗誦+表演唱。

七、聆聽《飛來的花瓣》(機動安排)

1、有許多的學生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長大成人,成爲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爲祖國的建設發揮着他們的聰明才智。那他們是怎樣表達對老師的熱愛之情的呢?(放《飛來的花瓣》)

2、師:是呀,不只在校生愛老師,已經畢業的甚至全社會的人們都尊敬老師。現在,你想對尊敬的老師說句什麼呢?(背景音樂《飛來的花瓣》)

先想一想,每人說一句話。

八、課外延伸:採訪你最尊敬的老師

1、我相信每位同學心中都有自己最尊敬的老師,請你在課外找到他進行採訪,向他說說自己的心裏話,相互溝通。

2、結合採訪的內容和所學的歌曲,排一個歌頌老師的小節目。下節課進行交流。

標籤:教學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