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關於化學教學設計

設計3.25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化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化學教學設計

關於化學教學設計1

一、設計思路

本課題包括化學式、化合價和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三部分內容,“化學式”這部分內容屬於化學用語教學,在研究物質組成、構成的基礎上用元素符號和數字連接而成的式子即化學式。

本節內容即是對前一部分知識的總結,同時也爲學好化合價打下了基礎,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本節課在教學時採取分散法完成該內容的教學,對於化學式的定義較容易理解,因此可將其放在預習中自主學習,爲了更好的理解化學式表示的意義,可藉助模型,通過形象的事物加深學生的理解以便將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利於突破化學式的意義這個教學重點。對於單質的化學式的書寫方法可通過書寫常見單質的化學式進行分類總結。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化學式及其意義。能用化學式表示一些物質的組成。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物展示,理解化學式及數字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對物質從宏觀到微觀的認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科學的想象力。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化學式的寫法、讀法、意義。

2、難點:化學式周圍數字的意義

四、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實物展示啓發、歸納分析

五、學情分析

本課題的內容比較抽象,教材首先講述了化學式的概念,以學生最熟悉的純淨物——水爲例,介紹了化學式表示的意義;

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具有了有關元素符號的知識,用元素符號來表示某種元素,學生興致很高;但是,對於物質能否用專門的符號來表示呢?學生比較茫然,因此通過實物展示以及討論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生更易接受。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展示

1.寫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號。

鈉銅鋅鋁鎂鐵 硫磷碳氦氖 氫氧氮氟

2.請寫出這些物質的化學符號。

(1)紅磷(2)硫(3)二氧化碳(4)氧氣(5)水(6)過氧化氫(7) 氧hua汞(8)四氧化三鐵

(二)課堂探究

新課導入:同學們剛纔寫的這些化學符號像CO2、H2O等就叫化學式,本節課我們

就來學習化學式。

活動與探究一、化學式的定義:

師:請同學們結合老師剛纔介紹的和教材中83頁1、2自然段內容總結出化學式的定義並完成導學案中的討論

生:完成導學案中的內容。

1、 化學式是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2、討論: ①任何物質都有化學式嗎?

②同種物質可以有不同的化學式嗎?

3、練習:用你手中的氣球可以表示出哪些物質的化學式?

活動與探究二、化學式的意義。

師:回憶元素符號有哪些意義以Fe、O爲例。那麼化學式有哪些意義呢?以H2O

爲例看看你能說出幾條?

生:總結歸納。

師:請用你手中的氣球表示出水的化學式,看看能否幫到你呢?

生:總結出化學式的意義。

化學式能表示:①某種物質 ②該物質由哪些元素組成

③表示某種物質的一個分子 ④還表示一個分子中原子的構成。 師:請用球擺出CO2的化學式,並說出有哪些意義。

生: 回答

知識補充:Fe、NaCl 這兩個化學式有哪些意義?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活動與探究三:化學式周圍數字的意義。

師:用你手中的球還能擺出哪些形狀,它們有什麼意義呢?

生:練習,然後擺出H、2H、H2、2H2並說出意義。

鞏固練習:說出屏幕上顯示的圖示表示什麼?

①元素符號前邊的數字表示 原子的個數

②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 分子的個數

③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數字表示 一個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

④化學式周圍的數字只要大於1時就只具有 微觀 (填“宏觀”“微觀”) 活動與探究四:化學式的寫法和讀法。

給出一些常見的單質引導學生總結其讀法與寫法

有些單質由原子構成 寫法:用 元素符號 直接表示

讀法:直接讀出元素名稱。

由分子構成的單質 寫法:用“Xn”表示

讀法:元素名稱後一般加“氣”字

根據HgO、 SO2、 Fe3O4 NaCl KCl 的寫法和讀法總結出化合物的寫法和讀法。

寫法:氧化物 氧在後 ,金屬左 非金屬右 ,原子個數比爲1時“1”省略 讀法: 某化某

練習:請擺出常見物質的化學式,同桌寫出並讀出該化學式。

生:完成屏幕上顯示的題。

(三)課堂小結:通過對化學式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

(四)課堂檢測:檢驗一下你真的收穫這些了麼?

完成屏幕上顯示的內容。

(五)挑戰會考:

展示近三年的會考題,看看學生是否能挑戰成功

(六)佈置作業:“我”的化學式是H2O,向不認識“我”的人介紹一下“我”自己。

七、板書設計:

課題4 化學式與化合價

八、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國中化學學習時碰到的一個難點,很重要但難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在保證教學三維目標完成的情況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爲了降低國中化學難度,讓學生用氣球擺出常見物質的化學式,這樣更容易表述其意義。

九、教學點評

單欣 葫蘆島市建昌縣國中教育研訓部化學教研員

本節課的優點:採用了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點撥引導。應用了自制的教學工具,氣球上標註了元素符號,並用氣球擺出了一些物質的化學式。突破了難點,突出了重點。缺點:設計的內容過多,時間安排上前鬆後緊。

李廣金 娘娘廟中學副校長兼九年級化學教師

本節課的優點:學生動的較多,課堂比較活躍,教師只是起到了引導作用,做到了學生探究爲主的教學模式。缺點講解習題時應更深入一些,爭取使大多數學生都能接受。

關於化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通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實驗,使學生了解鑑別它們的方法。

3.使學生認識對比的學習方法。

4.使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5.通過了解侯德榜制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2o2的性質。

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鑑別方法。

教學難點:過氧化鈉和水、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用具

投影儀、小試管、大試管、小燒杯、脫脂棉、膠頭滴管、酒精燈、火柴、氣球、小燒杯、鐵架

臺、鑷子,na2o2、na2co3、nahco3固體,nahco3、bacl2溶液,稀鹽酸、澄清的石灰水、水、酚酞試劑。

課時安排:共1課時

第一課時:鈉的氧化物:氧化鈉與過氧化鈉

教學過程

[設問]有人打電話119,意味着有什麼事情發生?

[學生]有火情發生。

[設問]這時,我們首先想到用什麼滅火呢?

[學生]水、滅火器等。

[講解]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是由於反應產生了比空氣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燒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來點火,大家相信嗎?

[演示實驗2—6]蘸有na2o2的脫脂棉與水的反應。

[補充實驗]在一個盛有少量碳酸鈉固體的小燒杯中加入鹽酸,並用鑷子夾取蘸有過氧化鈉粉末的脫脂棉伸入燒杯,脫脂棉劇烈燃燒。

[補充實驗]也可以用此法:用脫脂棉包一定量的過氧化鈉,請學生用玻璃管吹氣,過一段時間,棉花就會劇烈燃燒,所以也叫“吹氣生火”

[設問]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展示過氧化鈉]

[教師]原來,是這種叫做過氧化鈉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課]由於鈉的性質活潑,其化合物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鈉的化合物。

[板書]第二節鈉的化合物

[板書]一、過氧化鈉

[教師]由剛纔的實驗我們可知,na2o2可與h2o和co2發生化學反應,它們反應後的生成物是什麼?

[演示實驗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試管中,檢驗生成的氣體,並在反應後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講解]由剛纔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和溶液變紅可推知,na2o2與水反應後生成了相應的鹼naoh和o2,請大家寫出該反應的反應方程式,並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學生活動]

[教師板書]2na2o2+2h2o====4naoh+o2↑

[講解]na2o2與co2反應時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脫脂棉的燃燒),同時生成了na2co3。na2o2

[板書]2na2o2+2co2====2na2co3+o2↑

[補充實驗]在盛有少量酚酞試液的試管中逐漸加入na2o2粉末,振盪。

[學生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溶液先變紅,後褪色。

[講解]上述實驗說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實際應用中,我們常用其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

[投影思考題]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來做供氧劑,說明理由。

2o2應怎樣保存?

設問:na2o2與鹽酸反應產物呢?學生完成

[學生活動]2na2o2+4hcl====4nacl+o2↑+2h2o

[過渡]同樣是由鈉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na2o,卻有着與na2o2不同的性質。

關於化學教學設計3

【教材版本】

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

【課標分析】

知道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通過生產、生活中的實例瞭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從化學鍵入手,說明化學健與能量的密切聯繫,揭示了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本質原因,然後分析了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儲存與吸、放熱的關係,爲後面“質量守恆、能量守恆”奠定基礎。第二部分,教材通過三個實驗說明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主要表現爲熱量的形式,引出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術語。第三部分,教材爲了開闊學生的科學視野,圖文並茂的說明了生物體內生命活動過程中的能量變化、能源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使學生在更廣闊的背景下認識能源與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關係,認識化學技術在其中的重大,甚至關鍵的作用。

通過化學能與熱能的學習,學生將對化學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開發新能源中的作用與貢獻有初步認識;初步樹立起科學的能源觀;這將增進學生對化學科學的興趣與情感,體會化學學習的價值。

【學情分析】

學習者是高中一年級學生,通過在國中的學習,他們對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這一現象已經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概念。在這堂課中他們要初步明確產生這一現象的本質原因什麼,就是要求他們要從感性認識升級爲較爲理性的認識,這就要求他們要有化學鍵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們剛剛學習過,所以接受本堂課的內容對他們來說就顯得比較輕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之間的關係;

2、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吸放熱反應的概念,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過程與方法:

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能夠發揮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質疑、思考,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善於與人合作,具有團隊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

2、有參與化學活動的熱情,將化學能與熱能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樹立正確的能源觀;

【教學重點】

用化學鍵、物質總能量大小、物質穩定性來解釋和判斷吸、放熱反應。

【教學難點】

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理性思考化學反應能量變化的深層微觀本質。

關於化學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掌握Na2O Na2O2 和 Na2CO3 NaHCO3 的性質。

2.瞭解焰色反應及常見金屬的特徵焰色。

【學習重點】

Na2O Na2O2 Na2CO3 NaHCO3性質。

【新授知識】

閱讀教材55—57頁

一.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實驗3--5】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Na2O2固體的試管中,立即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現象 ;用手輕摸試管外壁,感覺 ,說明反應是 熱反應;向試管中溶液滴入酚酞溶液,現象 。

性 質 氧化鈉(Na2O) 過氧化鈉(Na2O2)

製備

色、態

氧元素的化合價

與水反應

與CO2反應

用途 不作要求

二.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物質 Na2CO3 NaHCO3

俗名

色、態

水溶性

水溶性大小:

酸鹼性

酸鹼性強弱:

熱穩定性

穩定性強弱:

與HCl反應

同濃度的溶液與鹽酸反應速率比較:

與NaOH反應

相互轉化

三.焰色反應

1.定義:很多 或它們的 在灼燒時都會使火焰呈現特殊的顏色,這在化學上叫焰色反應。

2.實驗步驟:

(1)將鉑絲(或光潔無鏽的 )放在酒精燈外焰灼燒,至與原來的火焰顏色 時爲止。

(2)用鉑絲蘸取Na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爲 色。

(3)將鉑絲用 洗淨後,在外焰上灼燒至沒有顏色時,再蘸取K2CO3溶液作同樣的實驗,此時要透過 觀察。

3.應用:離子檢驗(鑑別鈉,鉀等金屬或其離子)節日燃放的煙花。

【限時作業】

1.關於Na2CO3和NaHCO3性質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水中溶解性:Na2CO3

C.同濃度溶液與足量酸反應的速度:Na2CO3

2CO3不能轉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轉化爲Na2CO3

2. 焰色反應每次實驗都要用試劑洗淨鉑絲,這種試劑是( )

A. 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 C.硫酸 D.稀鹽酸

3.在蔬菜生長過程中,常噴灑農藥防治蟲害.據有關專家介紹,用鹼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殘留在蔬菜上的農藥的毒性降低,因此,買來的蔬菜在實用前最好用稀鹼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時間,浸泡蔬菜時可加入適量( )

A .純鹼 B.白酒 C.白糖 D.食醋

4.下列各組物質混合後,不能生成NaOH的是( )

和H2O 2O2和H2O (OH)2和Na2CO3 (OH)2和NaCl

關於化學教學設計5

【課程目標】

1、舉例說明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關係及其應用。

2、會應用生活中的材料製作簡易原電池。

【教材分析】

生活在現代社會,學生對“電”有着豐富而強烈的感性認識。當學生了解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轉化的原因,並感受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過程後,會對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轉化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能量轉換角度看,本節課程內容是對前一節課中“一種能量可以轉化爲另一種能量,能量是守恆的;化學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它同樣可以轉化爲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熱能和電能等”論述的補充和完善。從反應物之間電子轉移角度看,原電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還原反應本質的拓展和應用。從思維角度看,“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爲電能”的思想,是對“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思維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學情分析】

中學生對“電”的內容的認識不僅來源於生活經驗,而且來源於學科學習。在生活經驗方面,不僅接觸了火力發電(或水利發電),而且接觸了乾電池等化學電源;在學科學習方面,學生不僅接觸了摩擦起電,而且還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了電能,此外還學習了關於電的初步知識(如電源的正負極、電壓和電流等內容),因此對電並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學1》已較爲系統的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也學習了鈉、鎂、鋁、鐵等有關的金屬知識,以及電解質溶液的內容。這些經驗基礎爲本課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基礎。爲本節的學習做了知識、能力上的準備。

同時原電池是高中化學學科體系的核心知識之一,它的教學是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的延伸與應用,也是後續電化學知識的基礎。原電池的教學是體現學科交叉,科學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學生在第一節學習了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關係,本節課則學習化學能轉化爲另外一種能量即電能,由於電化學知識是學生首次接觸的新領域,存在着強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個好的開端十分重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原電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構成條件,同時掌握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2)通過學生設計完成原電池構成條件的實驗,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

(3)能舉例說明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關係及其運用。

2、過程與方法

(1)分析火力發電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爲電能”的新思路,通過對氧

(2)通過實驗和科學探究,對比、歸納,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和分析、歸納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化學能與電能轉化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化學能轉化爲電能對現代化的重大意義,

(2)通過原電池形成條件的探究,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科學態度和方法,體會實驗在化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原電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條件

關於化學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離子鍵的概念;掌握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能夠熟練地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氯化鈉的形成過程,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發展,綜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學會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宏觀到微觀的研究過程,逐漸養成科學的探究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離子鍵、離子化合物的概念。

【難點】

離子鍵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通過學習元素的知識,思考氯化鈉是由哪幾種元素組成的?

【學生回答】鈉元素和氯元素。

【提出問題】鈉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形成氯化鈉的?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播放視頻】金屬鈉在氯氣中燃燒

【提出問題】觀察實驗現象,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

【學生觀察並回答】金屬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產生很濃的白煙。

【提出問題】思考產生的白煙是什麼,如何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這一過程?

【學生回答】產生的白煙是氯化鈉固體,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Na+Cl2=2NaCl。

【提出問題】如何從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學生回答+教師解釋】氯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有7個,鈉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有1個,要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鈉原子會失去一個電子,氯原子會得到1個電子。由此可知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變成Na+,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變成Cl-,Na+和Cl-共同構成氯化鈉晶體。(教師結合原子結構示意圖板書或者動畫的方式進行講解。)

【教師講述】利用電子式表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講解原子的電子式如何書寫。)

2.離子鍵

【提出問題】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氯化鈉晶體的構成粒子是什麼?

【學生回答】氯離子和鈉離子。

【提出問題】既然氯化鈉晶體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說明陰、陽離子的電荷並沒有中和,這說明陰、陽離子之間存在哪些作用力?

【學生回答】陰陽離子結合在一起,彼此的電荷不會中和,說明陰陽離子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說明陰陽離子之間除了吸引力之外還存在排斥力。

【教師引導】這種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的靜電作用稱爲離子鍵。

3.離子化合物

【教師提問】由離子鍵構成的化合物稱爲離子化合物。觀察以下的化合物中哪些屬於離子化合物?

MgO、Na2S、NaCl、Na2SO4、NaNO3、NH4Cl、(NH4)2SO4

【學生回答】MgO、Na2S、NaCl、Na2SO4、NaNO3

【教師補充】NH4Cl、(NH4)2SO4也屬於離子化學物。

【教師總結】離子化合物存在於:

(1)活潑金屬(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屬元素)與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間形成的化合物。

(2)金屬元素與酸根離子之間形成的化合物(酸根離子如硫酸根離子SO42-、硝酸根離子NO3-、碳酸根離子CO32-等等)。

(3)銨根離子(NH4+)和酸根離子之間,或銨根離子與非金屬元素之間,例如NH4Cl、NH4NO3。(4)NaH、KH等活潑金屬氫化物。

環節三:鞏固提升

【提出問題】如何用電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過程。

解析:用電子式表示如下,教師要強調帶有相同電荷的離子分開來寫。

環節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穫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

佈置作業: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過離子鍵形成物質之外,還可以通過什麼形成物質?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關於化學教學設計7

第一節 重要的氧化劑和還原劑(1、2課時)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氧化劑和還原劑是性質相反的一對物質。

2.使學生掌握重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常見反應。

3.對學生進行矛盾的對立統一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教學重點】

氧化劑、還原劑與元素化合價的關係,重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常見反應。

【教學難點】

重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常見反應。

【教具準備】

試管、膠頭滴管、濾紙。

飽和氯水、飽和NaBr溶液、飽和KI溶液、鐵粉、濃硫酸、稀硫酸、溪水、KSCN溶液、濃硝酸。

【教學方法】

複習、歸納法及實驗、分析、總結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重要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第二課時 重要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常見反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言】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等有關知識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的嗎?通過高一的學習,大家對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知識已經有了較好基礎,今天我們將進一步學習重要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板書】第一節 重要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提問】氧化還原反應中物質變化的特徵是什麼?實質是什麼?什麼物質是氧化劑?什麼物質是還原劑?

【投影】(師生共同完成)

【練習】在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的反應中,還原劑是 ,氧化劑是 ,還原產物是 ,氧化產物是 ,4 mol HNO3參加反應,其中被還原的是 mol。用“雙線橋”表示該反應。

【過渡】在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裏,除了用箭頭表明反應前後同一元素原子的電子轉移外,還可以用箭頭表示不同元素原子的電子轉移,即“單線橋”。

【板書】一、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

關於化學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掌握Al2O3 、Al(OH)3的兩性。

2.掌握Al(OH)3的製備方法。

【學習重點】

Al2O3、Al(OH)3的兩性。 (OH)3的製備方法。

【新授知識】

閱讀教材57—59頁

1.氧化鋁

(1)物理性質: Al2O3 溶於水;熔點 ,能有效地保護內層金屬。

用途:氧化鋁是 的原料,也是一種較好的 材料。

(2)化學性質: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改成離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

Al2O3和NaOH ,

結論:Al2O3既可以與酸反應,又可以與強鹼反應,因此Al2O3是 氧化物。

兩性氧化物:既能和 反應生成鹽和水,又可以和 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氫氧化鋁

【討論】

在硫酸鋁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後將溶液分爲三份

現象 化學方程式 離子方程式

一分中加入鹽酸

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

一份中加入氨水

氫氧化鋁

(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

①與酸的反應

②與強鹼的反應

結論:Al(OH)3 既可以與酸反應,又可以與強鹼反應,因此Al(OH)3是 氫氧化物。

③Al(OH)3的不穩定性

Al(OH)3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討論】

1.能否用氧化鋁製備氫氧化鋁?爲什麼?

2.如果實驗室用Al2(SO4)3與鹼反應制備Al(OH)3,選擇NaOH溶液還是氨水爲好?爲什麼?

(3)Al(OH)3製備

化學方程式

離子方程式

【限時作業】

1.下列關於Al2O3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可制耐火材料 B.鋁製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爲Al2O3

2O3易溶於氨水中 2O3易溶於KOH溶液中

2.下列既能跟鹽酸反應,又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物質是 ( )

①Al2O3 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把少量金屬鈉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鋁溶液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析出金屬鋁 B.產生白色沉澱 C.產生紅褐色沉澱 D.產生無色氣體

4. 某無色透明溶液能與鋁作用放出氫氣, 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

A. Cl-、SO42-、Na+、K+

B. K+、ClO-、Na+、NO3-

C. HCO3-、Na+、NO3-、K+

D. NO3-、Ba2+、Cl-、NH4+

5. 兩份鋁屑,第一份與過量的鹽酸反應,第二份與過量的NaOH溶液反應,產生氫氣的體積比爲1:2,則第一份與第二份鋁屑的質量比爲 ( )

A、1:1 B、1:2 C、1:3 D、1:4

6.將0.1 molAl投入到3 mol/L NaOH溶液100mL 中,充分反應後,再滴加1mol/L H2SO4溶液120mL,最後的結果是( )

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溶液的pH<7

C、溶液的pH>7 D、再加入NaOH溶液會產生大量沉澱

標籤:教學